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野蛮生长的众创空间,终于迎来了退出机制。日前,杭州市科委公布了2015年第一批市级众创空间发展情况评价结果。一家众创空间因没有通过考核,受到了“黄牌警告”,这意味着它在下一年度将无法享受国家给予的30万元补助,也无缘杭州市的各类投资补助。 “政府希望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培养出好的创业孵化企业,而不是只做提供场地的‘二房东’。”杭州市科委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副处长潘学冬告诉记者,这家众创空间未通过考核的原因主要是孵化企业的数量不够和投融资效果不佳。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在“创业创新”热潮的影响下,各类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在两年内增长了46倍。机构统计显示,去年底全国众创空间已达到1.6万家。 然而,遍地开花的众创空间渐渐出现泡沫隐忧。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众创空间除了提供办公场所外,并不能为创业者带来投融资、运营推广等核心的创业配套服务。在一些地区,众创空间空置率居高不下,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营。 如今,野蛮生长的众创空间终于迎来了优胜劣汰。潘学冬说:“我们要求众创空间必须要有创业投资和特色服务的功能。如果它(众创空间)的企业没有得到下一轮融资的话,评分就会比较低。” 据介绍,在杭州此次评价工作中,众创空间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创业空间的面积、孵化企业的数量、新增孵化企业的数量、创投基金或个人投资众创空间的企业数量、孵化专利的申请情况和孵化服务与孵化体系的建设情况等。 依据《杭州市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杭州对当年考核不合格的众创空间,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暂停享受次年扶持政策;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取消市级众创空间资格,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设置淘汰制是为了激励它们做得更好。”潘学冬强调,淘汰制并不代表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正在收紧,而是对众创空间的要求更高。“政策的扶持力度是在加大,好的创业项目会得到更多的扶持。好中选优的扶持倾向也避免了政策优惠的过度集中。”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现有75家市级及以上的众创空间,自认定之后,每年都会进行评价,依照《杭州市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进行优胜劣汰。潘学冬相信在淘汰制的鞭策下,杭州的创业质量将有所提高。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