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与众多机构一同卷入债券违约事件。此次事件发生在债市长牛崩塌的大背景下,爆出机构内控不严、协议上出现伪造的“萝卜章”等严重问题,突破银行间债市交易机构间互相信任的底线,成为具备历史性意义的负面事件。 12月18日上午,国海证券公告确认,这一事件涉及的公章确系伪造,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公告称:“根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结果,相关涉事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印章与我司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不符。” 有观点认为,公安机关立案后,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有关合同的履行会被延后。这对债市及相关机构年底的资金周转,仍会造成负面影响。 记者看到的机构相关材料表明,至少有20多家国海证券的交易对手牵扯其中,大多为证券公司,也有个别城商行。在五矿、华龙技术性违约,爆出国海证券原固收团队成员在外和多家机构交易,案涉伪造公章行为后,多家机构派人来到国海证券北京分公司紧急沟通,但没有获得其希望的“认可交易”的承诺。 截至目前,国海证券与众多机构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前者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冒用公司名义、伪造公章的前员工,国海证券是受害者(这是甩锅吗);机构方面认为这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责任身上,涉案者确为国海固收团队成员,不管案发后是否离职,不管是否涉及伪造公章,国海都该承认相关交易,承担债市暴跌造成的浮亏。 12月15日,国海证券债券事件发酵的第二天,国海证券众多交易对手机构纷纷来到国海证券位于北京市腾达大厦的分公司“讨说法”。16日,仍有部分机构在分公司与国海沟通此事,当天一位人士将其表述为“我们是来讨债的”。 15日的沟通会议召开了一整天,国海证券总裁项春生、常务副总胡德忠、副总卢凯、董秘刘峻、投资总监陈列江、投资管理部负责人陈嘉斌都有出席,并分别在会议上对各家被卷入机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12月16日,记者来到国海证券北京分公司探访,大门开启,公司业务照常。直到16日晚间,仍有相关机构留在国海证券的贵宾室,焦急地等待国海的高管,与之沟通违约事件的处理办法。记者看到,国海证券的董事长何春梅也于当日来到北京分公司处理这起紧急事件。 国海证券已经在15日的公告里,对事件的关键问题作出交待,包括认定张杨、郭亮所涉业务相关协议中加盖的印章纯属伪造,也确认国海证券未授权二人开展这些业务、签订相关协议。这被市场认为,国海此举是为了撇清自身的责任(甩锅)。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违约事件发酵之后,国海证券就下达内部通知,“公司的公章要封印。” 面对国海证券的态度,机构显然不满意,认为国海证券不应将全部责任推卸到两个自然人身上。记者了解到,一位人士表达了所在机构的诉求,即国海要认这笔债券,哪怕现在因为流动性的问题很难接手,这些都可以协商,但是前提就是要认。 一位机构人士透露,已经向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反映该事件,希望借监管向国海证券施压,迫使其承认这些协议和交易。 记者获得了12月15日国海证券与各机构对于违约事件处理的沟通会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违约事件爆发之后,相关地区的部分地方证监局也已经向国海证券询问情况。 希望监管施压 12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腾达大厦的国海证券北京分公司。国海证券共占据两个楼层,分别是15层和25层。15层是企业金融服务委员会的相关部门,25层包括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研究所、金融市场部等部门。 时值16日下午,分公司的贵宾室仍有两三批机构人士等待与国海方面沟通,但是无实质性进展。 其中一位机构人士在电话中表达机构立场:“我们的诉求就是国海要履行这些协议和承认这些交易,如果因为流动性的问题暂时不能履行,这个可以协商,但是前提就是得认。”同时,所在机构已经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报告该事的来龙去脉,希望借由监管部门对国海证券施压。“先停掉他们其他的业务,不要让他们发债了,要给他们压力嘛。” 据此前报道,国海证券与华龙证券、五矿证券发生的违约纠纷系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会议纪要显示,此案涉及的债券还不止前述这几笔。一位机构人士提及,“张杨张罗的这些债券有一些是国海发行的债券,这些债不见得那么好,有一些本来是包销的。”从16日当天机构人士的表现来看,国海证券尚未给出令机构满意的答复,机构人士对此事十分焦虑且不愿多谈。甚至一位机构人士看到记者故意绕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 真假公章 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的机构关心的核心问题在于:协议的公章是否为假?国海证券是否承认与22家(甚至更多)机构的债券交易,是否承担浮亏。 关于公章的真假问题,15日早上,国海证券方面已经向前来“问责”的机构给出较为明确的说法,“第一,我们查了一下我们的OA流程(行政部流程)以及相关部门的用印记录,我们可以确定,所有的用印都不是我们办公室有相应记录的;第二,我们也比对了公章,这个公章跟我们在公安局报备的公章是不一致的,所以所涉及到的协议的公章是伪造的。” 15日中午,国海证券发布的上市公司公告也明确提及,这些相关协议里的印章纯属伪造,公司未曾授权二人开展这些业务、签订相关业务协议。张杨已于2016年8月1日离职,郭亮已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然而,“讨说法”的机构并不认可这些定论。一位机构人士表示,应该将公章送到双方都认可的鉴定机构去鉴定,并非由国海单方面地自己鉴定。 为此,国海证券的代表律师反过来指责该机构人士,说道“根据《合同法》,一个组织、一个单位行为时看的是公章的,而你们提供的合同上,代表人签字是直接打印上去的,这就说明,你们自己的风险把控是有问题的。” 从会议纪要来看,公章的真假或决定了国海证券方面处理此事的态度方向。国海证券投资总监陈列江向机构回应了对于公章的态度:“如果是真的,我可以去给公司建议,哪怕再大的代价也要承担下来。如果公章是假的,那就另当别论,一定与真章区别对待。” 危及同业信任 毫无疑问,从业人员张杨和郭亮的身份也是此次违约事件的焦点之一。 张杨和郭亮都曾供职于国海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张扬处于失联状态,国海证券的公告明确了张杨已于2016年8月1日离职。郭亮则在案发后向公安机关自首。但国海证券的公告未确认郭亮在投案前是否还供职于国海证券。 机构则向国海一再追问,张杨和郭亮的离职手续是否办理完毕,张杨现在身在何处。 在12月15日的沟通会上,国海证券代表律师表示,张杨的离职手续办完了,八月份就离职了,郭亮的(劳务)合同在八月份到期。 据多家机构反映,张杨和郭亮如此操作已经很久,甚至有机构人士表示,“他们至少在签订协议时还是国海证券的员工啊,至少郭亮一直是。” 记者了解到,多家机构也理解由于债市暴跌,这批协议产生了巨大的浮亏,机构认为履行协议的时间可以商量。也有机构人士提出,由国海方面提供一个时间表,今年先给一部分(钱),以及剩余的分多久给。 然而,在会议沟通会上,国海证券总裁项春生表示,对于认还是不认,目前无法给大家满意的答案。国海内部也在做核查,需要各家机构整理相关材料配合国海来分析。 多家机构人士表示,此次事件中,国海证券发出公告表明的态度,不仅影响了整个债市的流动性,还伤害了同行之间的信任。甚至有机构人士质问项春生,现在到底哪些员工属于正式员工,交易时没人能够判断此人是在职还是不在职,他认为这样下去,没有人敢和国海做交易。
在15日的沟通会上,项春生承诺各家机构,接下来会对牵扯到的机构做逐一拜访,“最迟一周之内全部拜访完毕。”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