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注意事项
P2P平台爆雷后那些追不回的钱都去了哪里?
发布时间:2016-11-14 07:47 来源:简书 作者:简书

  最近几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整个行业出了这么多问题平台,不管是资金体量大的还是资金体量小的,除主动停业的平台外,能做到完全赔付的平台几乎没有。在过往的统计中,不少人仍处于维权的状态,而接近两成的投资者对于追讨已经不报任何希望,很多情况好一些的,也仅仅只是拿到了50%左右的赔付金额。
 
  那些钱,到底去哪儿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不同平台为什么爆发问题的原因去推测一二。
 
  隐形蒸发——偿还旧债
 
  在一部分人看来,认为这些平台是将一部分钱用去投注了广告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所以当平台资金链断裂时,投资人的钱往往已经用了很大一部分,导致即使资金冻结也追讨不回,是这样的吗?
 
  其实这仅仅是寥寥几个平台的做法,在统计过的问题平台中,大部分平台在出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平台,这说明这些平台在广告方面的支出并不多,一方面为了防止受到监管及经侦的注意,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钱用到了别处。通常我们都说这些平台是自融,那自融的钱花到哪去了,为什么即使报案处理也要不回来?
 
  在查看数十家自融的平台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自有产业的资金链上出现了问题,才会想到用P2P的钱来缓解危机。也许,他们在想,当自己的主产业撑过来后,再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钱还上,岂不是妙计?不过这种想法在怎么玩都赚钱的年代属于挖小坑填大坑,而在整个社会经济都在下行的现在无疑就是挖大坑填小坑。
 
  本来依靠用户的投资资金慢慢的完全把产业问题给填上,在平台负责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可控的事情,但一旦自有产业赚不到钱,又或者被一些聪明的投资人发现了端倪,这个时候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用户选择撤离平台。不过这个时候用户的资金实际上却已经投入到产业中,所以很多平台一开始做的措施都是限制提现,他们认为只要产业获得收益,那么一切将重归于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平台负责人总是喜欢大骂爆料人。但在做这种事情之前,为何不想想脑子是个好东西呢?这类事情的结局通常以提现困难,然后投资者报警,警察介入冻结资金而告终。
 
  等等…钱去哪了,那些转移到产业中的钱为什么不拿来赔付投资人呢?据笔者推测,当一个产业出现问题时,很大概率是因为还不起银行或者其他借款来源渠道的钱了,才会想到通过P2P来补这个窟窿。所以当平台出事之后,除了留在平台上的资金外,其他已经流入到产业中的资金大多被用来先还更早一些时候其他渠道的欠款。而最后剩下的到投资者手里,百不存十。
 
  资产转移——进钱就提
 
  上一个自融的例子,是对于那些企业家而言,他们的目的是救活自身的产业,而对于纯粹的诈骗平台,钱的流向又是另外一个路数了。
 
  诈骗平台一开始就没有将钱还掉的一丁点打算,平台上线的初衷就纯粹是为了圈钱而已,能撑多久是多久。这类型的平台在吸引用户投资后,只会留下一小部分可预估满足提现需求的钱,其余的资金一旦进入平台,立刻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转移,最后即使抓到了人,钱也无法追回。
 
  刚才说,留在平台上的资金仅仅能应付平常的提现需求,而当有一部分人集中提现时,平台立刻就会暴露本质。在以前,很多人不解为了会出现四天五天就跑路的平台,甚至有的平台成立一天就跑路,观止推测,这或许是因为在羊毛党的快进快出下,平台的预留资金根本不足以兑付,导致平台一上线,资金刚刚转移就发生跑路的现象。
 
  这些资金转移渠道,一般要么是在海外进行资产配置,要么是通过洗钱的方式完成,干脆一点的,就是携款潜逃,甚至有人提出,P2P平台创办的先决条件应该让平台负责人定期进行行踪报告。因为这种平台不仅对投资者深通恶绝,对于经济发展也没有任何益处,有人说任何事情都讲究的双面性,在这里根本行不通,这也是为什么集资诈骗罪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慢性死亡——死于老赖
 
  最后一种,也是大多数平台死得最莫名其妙的一种,很多投资者会诧异,为何好好的这个平台就出问题了。其实现在绝大多数平台是资金池的做法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事实,之前就有人说,银行也是资金池,为什么监管偏心不让P2P平台做,非要做什么信息中介。
 
  这种舆论导向性的思维听一听就好,在笔者看来,银行是有兜底能力的,项目出现坏账而影响到整个银行资金出现兑付危机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对于P2P平台来说,资金池模式其实是一种炸弹模式,你永远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爆发,因为在大环境下,一个以往即使征信正常的人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老赖,而很多情况下,老赖很有可能成为拖垮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说P2P平台坏账标准不统一也是如此,比如一个人借了钱,然后逾期了,这个时候平台无法把他定义为坏账,然后时间越来越长,钱仍然还是没还,但老赖这个人还在,你也不能说他永远还不起钱。那怎么办,平台垫付逾期呗,钱从哪里来,资金池里面取后面还钱了再补上,于是一个窟窿出现了,而当这个窟窿还没补上平空又遇上另一个老赖的时候,就慢慢的窟窿越来越大,最后平台倒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窟窿越来越大的这个过程中,他永远不是一笔逾期或者一笔坏账那么简单。在用户的视角中,看到的是平台运营一切正常,然后突然就出问题了,这种风险谁都没办法预测,你也没办法依靠以往的经验去判断它,因为标的是真的,资金流向也是真的,唯一不真的是,投资资金与项目需求资金的一一对标,这就是资金池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发。
 
  这种情况下,平台即使出现问题,用户能拿回的资金比例应该也是最高的,但肯定做不到完全回款,一部分钱还在老赖那没还呢。最后,银行存管与信息中介并不能避免老赖这个问题,但起码能让人知道,风险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以上,是对于一些问题平台钱去向的一些思考,真正的原因肯定不会只有以上几种。最后,P2P就是一个在不断修剪的树苗,在我们唾弃那些蛀虫时,或许也应该对认真做实事的平台保持信心。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