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监管细则如何严格,资本市场仍未减少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趣和关注。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174起,融资金额约为610亿元。与2015年同期数据相比,2016上半年的投融资规模增长达337%以上,单笔投融资额上升明显。 与此同时,互金概念股价节节攀升,激发了不少上市企业参与其中。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7月,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到网贷平台之中的上市公司有82家之多。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受到资本市场较多青睐的多为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以及金融集团类公司。但由于面临较大政策风险,互金机构直接上市成为奢望,大多数平台采取曲线上市路径。 对此,业内人士陈挺认为,政策环境方面,互金行业的监管正处于高潮期,国内资本市场选择了观望态度;市场方面,行业整顿不断,分化加剧,良莠不齐,能够直接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少之又少。此外,绝大多数互金平台尚未实现盈利,而A股门槛较高,如必须连续盈利3年就已经拒绝掉一大批;从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互金企业既要适应监管也要在竞赛中生存,当前更多的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企业运营管理、商业模式、风控体系、平台信用度等诸多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 上市路径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可谓有目共睹。据中投顾问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7.8万亿元,2020年预计将达43.0万亿元。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67%。 达安金控中小事业部负责人徐北认为,当监管细则出台意味着游戏规则的落定,一些大的机构更愿意在游戏规则下进行资本运作。而且监管越严,实力雄厚的企业更容易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军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各类互金机构的上市路径不尽相同,结局更是有喜有忧,也不乏失败收场的案例。 截至目前,除了宜信旗下P2P平台宜人贷于去年底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纽交所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外,更多互金机构仍以国内市场为重。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目前“上市系”概念互金机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借壳、挂牌新三板以及冲刺A股主板上市,而事实上A股大门尚未放开,主板上市更多依赖引入上市公司持股。 首先,较长一段时间内,证监会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申请上市的态度不甚明朗,借壳上市成为不少互金平台的首选路径。去年5月,钱包金服完成对中融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同年10月底,A股上市公司奥马电器收购了中融金。据了解,主营信贷、财富管理等业务的钱包金服目前是奥马电器的金融科技事业部品牌。 与此同时,早在去年2月份,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便放言三年内实现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目标,而三元达则一直是红岭创投借壳上市的“绯闻对象”。不止借壳A股,前一两年,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借壳曲线进入新三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纷涌进入新三板市场,这与相关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自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在主板、创业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后,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陆续登陆新三板。 网贷平台方面,融都科技成功登陆新三板,被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系统第一股正式诞生的标志”。此外,国资系网贷平台民贷天下、PPmoney等也在纷纷筹备挂牌新三板。互联网保险方面,灵犀金融成为登陆新三板的“互联网保险第一股”。消费金融领域里,新三板挂牌公司南京软智科技全资收购北京钱得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金蛋理财因而挂牌新三板。 不过,随着今年上半年《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类金融企业被明确阻于新三板门外,且已进入新三板的P2P公司将无缘创新层并受到交易限制。 对此,陈挺表示:“新规出来后,民贷天下已决定放弃新三板挂牌。目前正在寻求其他途径上市。” 冲刺A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主动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比如今年9月,东华软件正式推出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华金在线。另一种是引入上市公司持股,比如去年11月,联金所被A股上市公司浩宁达收购,成为上市公司系P2P平台。 其中,在上市公司主动进军互金领域层面,互联网保险收到热烈追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9家非保险传统上市公司涉足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有13家公司的股价在相关业务发布后的一年中增幅超过20%。另外,据曲速资本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初,2016年国内至少发起了17次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其中亿元级别融资5起。 事实上,自去年6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后,上市公司大举进军消费金融的案例也不胜枚举。从上市公司的布局情况看,不止重庆百货(24.670, -0.37, -1.48%)发起成立马上消费金融,A股上市公司苏宁云商、南京银行、小商品城等,以及在港上市公司重庆银行、物美等均涉足了消费金融。此外,在美上市的京东、阿里等大型电商也开始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在陈挺看来,互金与资本市场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互联网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将有利于互金平台在商业模式、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检验与提升,资本市场的认同也是互金作为细分行业确立的关键。反过来,资本市场与互金对接,也可以进一步壮大完善自身。未来,资本市场对互金行业的接受度将越来越高,态度也越来越放开,两者的结合也将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困境 不过,从上述互金企业挂牌新三板受阻,及部分企业冒险借壳上市等情况来看,互金行业与资本市场的亲密接触并非一帆风顺。尤其进入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连出重拳措施,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尤以网贷行业的细则最为严格。 在此影响下,一方面,下半年以来,不少早先布局互金领域的上市公司,先后开始剥离P2P业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红星美凯龙、盛达矿业、东方金钰、匹凸匹以及高鸿股份在内的至少有7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的布局。盛达矿业公开表示,转让上市公司持有的互联网金融资产股份,主要由于行业发展空间受限。 对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和P2P公司分手的原因,主要是监管趋严之后,业务受限,P2P行业不可能再像此前一样“野蛮生长”,爆发力大大减弱,此前“赶时髦”的上市公司审时度势之后,决定放弃。此外,目前P2P的成本大幅增加,大量资金的投入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见不到效果,一些想赚“快钱”的公司也知难而退。 另一方面,部分公司的融资策略也生出变化。熊猫金控近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市场政策变化等原因,决定终止其38.5亿元的再融资项目。该项目募集资金原计划全部投入互联网金融行业。 不得不提的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互联网公司这一因素,也使得其上市之路受到诸多条件限制。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兴金融公司大多以规模为首要着眼点,希望培养用户的体验和习惯,而非快速盈利,这一点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企业盈利的要求。 此外,并非所有人都看好资本市场对互金行业的青睐。在许北看来,随着监管的完善,互金平台现在只能作为撮合通道,功能越来越单一,估值越来越低。 陈挺认为,目前不管是求生存还是求进一步发展,互金平台都需要关注自身的合规性建设以及发展模式。在寻求上市过程中,这两点也是平台需要注意的。合规性意味着身份的合法,而发展方向与模式则意味着平台能否可持续生存,能否实现盈利,能否在竞赛中保持优势,这也是登陆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