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正面对内外交困的挑战,在当地经营业务的外资银行亦不能幸免。面对中国经济下行的周期、不良贷款持续攀升,市场关注外资银行会否大举收缩中国业务,甚或“壮士断臂”撤出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曾经被视为增长点的中国业务,彷彿变成了“负资产”。
在华外资银行灵活经营抗逆境
然而,回顾过去中国多个经济周期,经济发展并非永远一帆风顺。例如在1980年代末期、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1990年代推行宏观调控时以及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经济表现同样低迷,当时投资者普遍看淡中国经济发展。相反,部分对中国市场持长远目标的外资银行却能抓紧经济低潮中的机遇,令他们的业务在中国茁壮成长。在新一轮的经济逆境周期下,外资银行在华的布局将有何变化,能否再次展现“逆转胜”的局面?
无疑当前中国内部和外围经济环境,都对银行业的经营带来压力。外围环境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令中国出口持续低迷。内部方面,中央政府积极推动包括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为重点的供给侧改革。虽然这些措施长远有助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短期经济增长速度将必然受到影响。
此外,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令净息差收窄。而近年推出的部分监管要求亦影响到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比如,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导致外资银行跨境融资业务受到较大限制。营改增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务改革导致银行业税赋有所增加,操作和管理成本上升。另外,银行在拓展业务时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代客人民币利率互换等部分业务的准入门槛较高,部分存管类业务还没有对外资银行开放等。
以上挑战为在华的外资银行的盈利和经营成本带来冲击。2015年外资银行税后利润按年下跌22.5%至152.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则由2014年底的0.81%上升至2016年第二季末的1.41%。
然而,外资银行大多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能因应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市场定位,这亦是他们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成功之道。例如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下,不少外资银行早已避开高风险的贷款业务(如钢铁、煤炭、水泥等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将贷款重点放在较为安全的领域以及具备良好信贷记录的客户。
以东亚中国为例,该行目前正转向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如物流、环保和食品安全等。此外,外资银行亦通过加强财富管理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以应对利率市场化令资金成本上涨的影响。内部管理方面,外资银行审慎控制成本,当中包括整合零售银行网点,务求提升营运效益。据统计,东亚、花旗、渣打和恒生在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已合共削减逾20个网点。
调整布局为未来发展铺路
外资银行除了提升业务效益及控制成本,以应对当前经营环境的挑战外,更值得市场注意的是,他们如何调整布局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一、积极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外资银行除了透过在岸子公司为中国企业和居民提供传统银行服务外,近年亦积极在中国发展及完善其金融服务平台,向中国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多家主要的外资银行近年通过和中国机构组成合资公司,藉此丰富所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
二、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由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网点的覆盖度难与国内的大型股份制银行比拟,令扩大零售业务市场份额的难度增加。但是,随着中国网民数量增加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各家主要的外资银行近年已投放大量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抢攻发展迅速的零售银行市场,尤其是针对潜力较高的高端及年轻客户。有市场报告显示,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增长202%,而介乎20岁至49岁的网民占中国网民总人数约67%。
除了发展自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外资银行更积极与中国互联网公司合作,借着互联网平台庞大的用户量,利用大数据分析,让银行更有效地争取目标客户群,以销售金融产品。去年,东亚中国便率先公布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领域包括客户互荐和产品销售等,牵起了外资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潮流。
三、“走出去”政策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下,不单是国有企业,更多民营企业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同时,随着中产阶层崛起,中国居民到海外旅游的人数正在不断上升,而由于资产分散配置以及子女海外升学的需要,中国居民到境外置业的需求也在上升。
为在岸客户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这股由在岸客户带动跨境金融服务的庞大需求是不容小觑,亦是外资银行致力争夺的市场之一。
原因显而易见,外资银行相较国内本地银行拥有更广泛及完善的国际网络,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是理想的指路明灯;更重要的是在华发展多年的外资银行,深谙中国文化,对企业及个人的风险评估有更独到的分析,因而相较一些在中国缺乏据点的外资银行,更愿意提供跨境借贷及更贴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为企业客户提供内保外贷、外滙掉期和远期、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为个人投资提供跨境投资理财、海外楼宇按揭服务、海外账户服务等。
目前中国再次经历新旧经济交替的调整期,尽管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将放缓,但科技和个人消费将会有长足发展,并成为新一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或许我们应以更广义的眼光去审视外资银行的中国业务。对于外资银行而言,“中国业务”除了在岸子公司所提供的传统零售及企业银行服务以外,还包括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跨地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以至跨境的业务联动。尽管经济周期正处于低谷,在华的外资银行拥有充足的条件和优势转危为机,在业务发展上再次取得突破。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