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专项排查整治的不断推进,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的种种猫腻,渐次浮出水面。这场始于今年6月的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摸底排查行动,如今开始将工作重心逐步下探至地方保险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记者获悉,近日,多个地方保险市场开始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情况的风险进行深度排查,相关保险公司已陆续收到地方保监局下发的内部通知。
据记者了解,目前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展开的合作形式大致有五种,包括签署合作协议、购买保险公司产品、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提供互联网平台技术支持、保险公司为互联网公司提供增信服务。而在这些合作的背后,或存在超资质经营、非法经营、渠道垄断等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排查五种合作形式
知情人士透露称,此次风险排查主要针对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上述五种合作形式展开,排查工作深入到每种合作形式的主要内容、合作期间等环节。
以上海保监局下发的相关通知为例,此次排查的主要内容即为:保险公司是否与相关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以及具体的合作形式。
如果是保险公司和相关互联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须说明协议的签署时间、期限、合作主要内容;如是互联网公司购买保险产品的,须说明购买的保险产品名称、保障范围,已承保的保费、保额;如是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须说明代理的产品名称、代理保费,是否获得代理资质,使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是否符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规定的资质和信息披露要求。
此外,如果是为保险公司提供互联网平台技术支持的,须说明技术支持的具体内容,费用结算方法,已支付的技术支持费用;如是提供增信服务的,须说明提供增信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从上海保监局发出的这份排查通知来看,被纳入排查的保险公司主要有华泰财险、合众人寿、中英人寿、瑞泰人寿、永安财险等在内的35家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以及6家总部在沪的法人保险公司;涉及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有上海诺诺镑客金融信息服务、上海微汇金融信息服务、华夏信财股权投资管理、中民财富管理(上海)、上海米缸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上海你我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14个平台。
猫腻背后风险须严控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背后,的确存在一些猫腻,风险须加以严控。
有保险公司人士自曝内幕,为了追求市场规模,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在业务经营风险控制上把关不严,不排除与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或与存在提供增信服务、设立资金池、非法集资等行为的互联网信贷平台进行合作。这些互联网平台是典型的无证照经营、超资质经营和非法经营。
另一方面,在保险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些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还存在着利用保险公司名义或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信用,来进行虚假宣传销售、非法集资的恶劣情况。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去年以来,国内多家财险公司先后在排查中发现,有不法第三方互联网理财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冒用财险公司总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营销活动,他们借着眼下“P2P+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合作模式的火热,上演了一出“以假乱真”的戏码,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险公司与一些主流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还逐渐出现渠道垄断的迹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正在同步开展摸底排查。 以国内某主流在线票务服务平台为例,近日就有业内人士向记者爆料称,该平台在互联网意外险销售渠道上存在垄断情况,不断抬高各种名目的手续费。“保监部门正在针对保险公司与这些垄断平台在意外险方面的合作展开调研,主要包括具体的竞价和招标流程,除了手续费外是否还有其他各类费用要求,代理机构是否对保险产品有要求,比如限定价格、保险期间等。”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