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主导的信托行业评级的初评结果出炉。来自各信托公司的消息显示,此次初评结果以邮件形式“一对一”正式向68家信托公司公布。 结果出来后,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互相打听各家评级结果的同时,信托公司对于由行业协会牵头的评级体系与此前银监会主导的监管评级系统的异同也表达了己见。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两套评级体系均具有正向引导及激励作用,但在具体评价方式和标准上,不同评价体系的要求各异,信托公司希望有更为完善与相对趋同的评价标准出现。 初评结果“出人意料” “对于有那么多公司能拿到A级,我们真的有点意外。”说起此次信托业评级的初评结果,一家中型信托公司人士表示。此前业内对于此次行业评级结果的预测相对一致,认为A级公司与C级公司的数量都应该是以个位数计算,B级公司相对居多。 而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初评结果获评A级以上的公司较多,至少有10家以上。除了类似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业界标杆式公司获评A级外,部分在资本金、管理规模等方面均不占据优势的中小型信托公司,此次也在A级公司名单中出现,令业界部分人士对于评级结果大呼“意外”。 对于此次评级,多位信托业内人士的感受是,行业评级似乎更为重视风控及其他因素。此前公布的评价标准中,风险管理部分被赋予最大的评分权重,占据了36%的比例,因此部分在资本金或者业务规模上占据优势的公司可能因为风控问题反而不能获评A级,相反一些经营稳健的中小型公司反而获得了A级。 此外,据记者了解,此次初评结果出炉前,信托业协会也曾就评价结果与各家公司有过“预通知”。也有某些公司针对自评分数与协会评分的差异与协会有过沟通,并要求复议。“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发现协会最终还是认可了我们提供的相关材料,采纳了公司的复议要求。”某获得A级评价的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依据此前的规定,初评结果出炉后,若信托公司对评级结果存在异议,应当在收到评级结果的10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信托业协会也会再次复议,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复议结果及理由反馈给信托公司。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评级的正式结果将在本月底公布。 业界热议双评级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此次评级属于行业内的首次评级,但此前由银监会主导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其实是一个对于信托业更早进行评级的体系。最初发布的评级体系中,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考评主要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资产管理及盈利能力等5个方面进行;之后,银监会对该标准又进行了调整,评级要素包括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三大部分。 而协会主导的行业评级的具体评价体系中,包括了资本实力板块(28分)、风险管理能力板块(36分)、增值能力板块(26分)以及社会责任板块(10分)。 有信托业内人士分析称,与协会主导的行业评级完全以定量分析为主不同,监管评级的内容是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的评价,其对信托公司的评价分级也更为细化,含有6个档次的细分。 “最为关键的是,行业评级是供监管评级参考的,但从目前的评级结果看,我们发现两套评价体系还是存在不同之处,各自侧重的部分也有所不同。此前一直有说法称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以后分类监管的依据,因此作为公司层面,我们也存在一定的疑惑,以后我们该按照哪套标准来规范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某信托公司人士坦言。 不过,华东地区某信托公司负责风控的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无论是协会发布的行业评级指引还是监管评级标准,多种评价指标均传达出监管部门对于信托公司审慎经营的要求。他认为,这一趋同性在当前行业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这会在未来引导信托公司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将之作为核心能力建设。”该人士表示。 而沪上某家获得A级评分的信托公司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两套评级体系均具有正向引导及激励作用,可以引导信托公司弥补短板,改善经营中的缺点。”他更是指出,当前对于大部分信托公司而言,作为风控的要素之一,便是增强自身的净资本实力,因此增资扩股应是很多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此前业界关注的另一个热点——行业评级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这一问题,此次初评结果出炉后也有新的说法。来自消息人士的说法是,此次评选结果可能会有选择性地公布结果,只公布那些获得较好评级的公司名单。此前,业界一直有声音称,协会公开行业评级结果将使得评级较低的公司在日后的产品发行和展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此次,某获得C级评分的信托公司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这一忧虑。因此,最终结果出炉后是否会让大众看到全部名单,目前谜底尚待揭晓。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