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众投注:本文作者沙梓社,《iOS应用逆向工程》第一作者,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创业18个月,未果。本篇文章节选自他的《我的失败与伟大》系列创业心得,原文全文共9则篇章,这里节选出两个篇章,关于产品原型的打造及初次融资。
这个系列是他走出程序员的世界,结合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对人、事、物的思考,对初次创业的剖析和总结。这些心得看上去很“技术男”、也有些“小白”,绝不是什么创业(商业)老手的自白,但无疑,此刻仍然有大量的技术男小白创业者正走在沙梓社走过的这条路上,用跟他类似的思维、犯一些类似的错误、碰一些类似的壁,所以本文或对这样的创业者会有一些启发,也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作者原文发布于 iOS逆向工程论坛。 2016年6月下旬,因为核心团队在产品发展、公司规划、合伙理念上出现了较多分歧,我结束了第一段为期18个月的创业历程。 作为公司的初创团队成员及技术合伙人,我从2015年1月开始,在公司和项目上持续投入了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力争在2016年带领公司成为这个行业的全国龙头,最终未能如愿,难免有些遗憾。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失败”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段旅程是硕果累累的: 万事开头难,作为初次创业的技术团队负责人,我踩了无数明坑暗坑,屡次跌倒屡次爬起,找来了足够优秀的人才,辅助大家形成合力,完成了前2个版本产品的研发,并藉此拿到了天使轮融资; 作为公司决策层,我参与到了缔造公司、打造产品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亲身经历并主导了一次完整的从0到1。 这段少有人拥有的宝贵经历,让我从18个月前懵懂天真的纯技术工程师,蜕变成了现在对事业发展有全面清晰认识的一专多能型选手,让我在待人、处世、做事上的能力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 任正非也有类似观点: 第三,以后我们不能随便使用“失败”这个名词,要使用“探索”这个名词 ,因为“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在任何不走错路的关闭项目中,去分析项目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即使告诉我们此路不通,也是一种探索。把做这个总结的人调到另外一个项目去,炮火就能打得更准。 我们要承认英雄。珠穆朗玛峰的探险家多艰难,现在有人攀登上去才发现一百多年的探险家遗体,他怎么不是人类伟大的英雄呢?阿波罗登月,13号飞船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那三名宇航员也是英雄。 所以,我们要重新看待成功与失败,失败的经验对我们是宝贵财富。失败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最宝贵的学习。“一生能有几次败”,所有一切不能重来。我们把失败项目中的奋斗者留下来,以后就不会失败。干部部门更要重新去看待这个问题,评价系统不能僵化,应该有灵活的考核方式。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尽管这18个月的经历算得上是一条“未选之路”,但我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前辈早就已经淌过了这条路;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地方。但是,我愿意尽可能全面、翔实、深入地剖析这18个月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并将它们总结成文,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还勉强可以算是“比较伟大”的。(画外音:臭不要脸!) 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我会从18个月的创业经历出发,结合我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对人、事、物的深度思考,将创业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对我的初次创业作一个剖析和总结。在文中,我既会将我的不足之处如实道来,给他人敲响警钟,也会将我的改进方案一一呈上,供大家参考指正。 创业前期之产品原型的打造 注:本文中的所有“产品”,均指“互联网产品”;其他行业的执行细节可能不同,但大体思路是一样的。 在找到合作伙伴,确定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开始打造产品原型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下,业界对产品原型的要求已不再是一个画在纸上,或者用原型工具做出的Mockup,而是一个 不够完美、有些瑕疵、会出bug,但可以使用 的beta产品;这个产品是可以小范围投放给用户,来验证市场的。 要打造这样一款产品原型,大概需要这么几个角色:业务掌舵人、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如果能够找到身兼数职的人,当然是坠吼的。其实这些角色也是一个初期创业团队的标配了,缺一不可。 当这样一个初期团队组成后,打造产品就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了,无非就是几个大步骤: 业务掌舵人和产品经理主导,其他人参与,根据前期调研得知的解决方案,设计出产品草图及流程图; 内部头脑风暴,外部了解调研,改进产品草图及流程图; 设计师主导,其他人参与,根据产品草图及流程图,出设计稿; 内部头脑风暴,外部了解调研,改进设计稿; 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主导,其他人参与,评估技术难点,制定开发排期,开始开发; beta产品面世,用户试用反馈,持续迭代改良;回到第1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上看似简单的6步,在执行过程中会衍生出无数让大家焦头烂额的问题,创业者要做的就是各个击破,不留死角。 作为一个创业菜鸟,我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可能碰到的问题给出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案;但是我想针对创业初期大家可能踩的3个坑,谈谈我的看法,希望我踩过的坑,大家就不要再踩了;或者大家自己踩的时候,能摔得轻点。 大坑1:对产品理解的片面化、狭隘化 刚创业的时候,正是移动开发最火热的档口,我对产品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产品就是一款App;被各种创业文章洗了脑,觉得就凭一款App,随随便便融个几千万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吗? 半年之后我们的App出来了,于是信心满满地开始找投资人了,结果我被啪啪打脸…… 印象最深的,是跟晨兴创投的合伙人刘芹在他们闹中取静的办公室从下午5点多聊到晚上9点;虽然刘总对我们的项目概念非常感兴趣,但因为我们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所以对他在商业模式、业务闭环等落地环节上提出的问题都仅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这次会议变成了我们的自说自话,刘总的不知所云。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我们得到了礼貌的回绝,且再也没能踏进晨兴的大门。痛定思痛,当我在一年半之后的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时,发现不是我们准备不充分,不是刘总问题太尖锐,也不是项目方向太小众,而是我对产品的理解太狭隘——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完整的商业产品,是由解决方案、商业模式、业务闭环等方方面面因素综合形成的。单一的App,顶多只能算是解决方案的某一部分的具体实现,只是产品的1/N。 也就是说,刘总口中的产品,和我口中的产品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我翻来覆去说的那些东西,根本不能称之为产品。刘总不惜对牛弹琴4个小时,苦口婆心地点醒我这个菜鸟,刘总费心了,跪谢 T_T。 从此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从更宏观的产品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且把我的反思运用在我自己的产品上,来验证我的想法。如同我在《奔向三张,不破不立:一个iOS开发工程师的职业规划思考》所说,我给《iOS应用逆向工程》的定位,从最开始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要解决的问题, 是帮助iOS逆向工程菜鸟入门这项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出了2版书,建了QQ群,开通了微博,搭建了论坛,开源英文版,还有今年下半年准备实施的某个行动,暂且卖个关子。 好了,考考大家:试问,2版书、QQ群、微博、论坛、英文版,它们是___个产品? A. 5 B. 6 C.1 D.7 请留言写下你的选项,看看你对产品的理解片面吗~ 大坑2:对产品实现自动化的过度追求 在《我的失败与伟大 —— 创业方向的选择》一文中,我提到: 计算机能做的事情,人一般都能做,尽管效率低点、耗时长点。一个基于计算机的解决方案,一般也是可以通过人工来完成的,或者起码有部分工作是可以通过人工来完成的。 我的建议是,在确定方案,技术人员开始动手写代码前,先全员出动,把解决方案的整个流程用纯人工的方式跑一遍(部分人做起来效率极低的工作,可以用程序完成),一看跑不跑得通,二看问题解决没。如果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由技术人员开始动手实现了;否则就继续打磨解决方案,直到流程跑通、问题解决为止。 也就是说,解决方案本身是否可行,跟它是由人工执行还是机器执行一般是无关的,区别可能仅在于效率和速度。因此,在初创公司当前资源还不足以支撑产品实现的100%自动化时,不妨把一些环节抽取出来,由人工完成;这个阶段更重要的任务是验证解决方案可行性,我们要得到的答案是 行不行,而不是 好不好。 等解决方案可行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业务多到人手都忙不过来时,投资人可能就持币上门了。有了资源,再把解决方案朝着100%自动化的目标打造嘛! 一些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做事的准则之一,是 机器能完成的事情,就不要让人来做。我非常同意这一准则,但绝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公司当前的状况量力而行,找到适合公司的方案;不管是人工还是机器,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节选Peter Thiel著作《Zero to One》中第12章“Man and Machine”中发生在PayPal的一个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虎嗅注:以下引用部分原文是英文,由虎嗅翻译): 电脑与人之间的互补性不仅仅是一个宏观因素。这也是构建一个宏大商业的路径。我从自身在PayPal的经历中了解到这一点,在2000年年中的时候,我们从互联网泡沫的大潮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快速发展。但我们也面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每个月因信用卡诈骗我们损失达到1000万美元。由于我们每分钟要处理成百上千笔交易,我们不可能核实每一笔交易,没有一只人工团队可以以这么快的速度完成这么大工作量的工作。 所以我们选择了所有工程师的选择:我们试图找到一个自动化解决方案。首先,Max Levchin选择了一支精于数学的团队研究欺诈性转让的细节。然后我们用了解到的东西编写一段程序,能及时区别并终止欺诈交易。但很快我们发现这个方法也不起作用:在一小时或两小时后,欺诈者总能发现并改变他们的策略。我们正在与一个强大的对手交手,我们的软件无法做出回应。 行骗者的逃税行为扰乱了我们的自动检测,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无法欺骗我们的人工分析。所以Max喝他的工程师们重新设计了软件,让人工和机器同时工作:电脑将标注最有嫌疑的交易,人工将做出最终判断。由于这套名为“Igor”的软件,在俄罗斯的欺诈者扬言他们可以轻易的击败我们的这套系统,我们在2002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一年以前的同一时期我们亏损了2930万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询问我们是否允许他们使用Igor系统调查金融犯罪。Max有资格称自己是“互联网界的福尔摩斯”,而且这是真的。 这项人工与机器的配合系统让PayPal成功的活了下来,确保了成百上千的小企业通过网络收款,尽管大部分人没有亲眼所见或有耳闻,但如果不是采用人工与机器配合的办法,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大坑3:对早期产品技术选型过分纠结 今年5月14、15号两天,我作为PHP创始人Rasmus的随身翻译,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了第2届PHP全球开发者大会。虽然我对自己的英语比较有信心,但当得知Rasmus原籍是欧洲之后,也担心这哥们的口音太重,我听不懂,所以提前在网上搜了一些他的资料,看看听听,稍作了解。 在会议的宣传文案里,我看到Rasmus的介绍是这么写的: 编程语言PHP的创始人,编写了PHP的头两个版本,并参与PHP后续版本的开发。2002年9月至2009年11月6日间,在Yahoo!公司担任基础设施架构师。2010年,加入WePay公司帮助开发其API。2011年起,担任 创业顾问。 因为我正好在创业嘛,所以就对他“创业顾问”的角色比较好奇,想找机会请教一下Rasmus,在创业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Rasmus的演讲在15号下午2点左右,他12点半就到会场调试设备,调整讲稿,非常认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去吃饭了,会场里人不多,我就在那一边给他打打下手,一边跟他唠会儿嗑。于是我就问他(大意):“作为创业顾问,你应该给不少创业公司做过咨询了。这次参会的许多工程师,也有创业的想法,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吗?” 他说(大意):“我见过许多的创业公司,在最初的技术选型上纠结不已;到底是用PHP,还是用Java,亦或是用Go?他们在工具的选择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却忽略了应该用工具解决的问题。这是彻头彻尾的本末倒置,是错误的,你们应该避免。” 我想起了自己用Objective-C语言写爬虫的一段经历。如果你百度一下“爬虫 语言”,就会发现,编写爬虫,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Python,几乎没人用Objective-C。但是我的实际情况是: 我有比较多的闲置iOS设备,爬虫所占资源不多,在一台iPod Touch上,完全可以跑得起来; 我对Objective-C的熟练程度远高于Python。从我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Objective-C无疑比选择Python更好: 我的闲置设备可以用起来,不至于放在那里吃灰; 因为对语言较熟悉,所以爬虫代码的质量有保证。 然后我利用清明节假期3天时间,完成了7个爬虫的编写;其中4个明文协议,3个密文协议,需要通过逆向工程来还原加密算法;这个爬虫跑在我的一台闲置iPod Touch 4上,从清明节之后一直到现在,没有出过问题。 多多动脑,不要教条,鞋大鞋小,冷暖自了。没必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最重要。 最后,给大家来个彩蛋。我很喜欢知乎上一位朋友对他参加第2届PHP全球开发者大会动机的阐述: 我去参加参加大会的动机是沐浴大神的气息,特别是父与鸟哥的气息。气息这种事情很虚,远比“PHP7为什么这么快”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是影响深远,一旦捕获受益终生。 这种事情很难线上体验,会有很多缺失。但是其他的如分享的内容,你总是可以免费得到的,无非就是晚一点。找基友也有群,也不用太腼腆。 新浪微博的架构师胡波,录制了一段Rasmus的演讲(英文,无中文翻译)和问答(从50分开始,英文,有中文翻译)视频。大家可以看看创造者和使用者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听听他对“工具”的理解,隔着屏幕感受一下“父”的气息,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创业中期之初次融资的门道 我们的天使轮融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具体的时间我忘了,只记得是在去年穿长袖的季节开始融资,先在上海见了几家,没有理想的投资方;然后到了穿短袖的季节,前后去了北京2次,又见了几家,进展还是不大;最后是到了穿棉袄的季节,在上海找到了投资方。 有趣的是,我们每阶段找融资的心态,都跟当时的天气差不多:从最开始在上海的萌动期待,到北京的满怀热情,到最后上海的心平气和,经历了一次心态的起落,体味了一次欲速则不达,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把心思放在找投资上,你就找不到投资;把心思放在做产品上,投资就会来找你。 因为每个投资人的风格都不太一样,我也仅参与了一轮融资,只见了20来家投资人,所以跟“产品原型的打造”部分一样,就不以偏概全了,只谈3点我拥有切身体会,觉得应该注意的地方。 Pitch小贴士 拉投资时,给投资人做汇报的行话叫“pitch”。pitch逻辑如何梳理,幻灯片如何制做,pitch时的语气、表情应该怎么样,把“pitch”作为关键词,网上随便一搜就是一大堆,很多都说得很有道理,值得集思广益。 但是,pitch的骨架可以参考别人的,内容却一定得自己原创。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pitcher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说自己能听懂的话,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不懂装懂,不要盲目使用网上看到的“潮词(buzzword)”,结果投资人一问就懵圈了。 我记得Peter Thiel去年在上海参加中欧大师课堂时,举了一个buzzword例子,引来满堂哄笑。大意是: 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分布式VR系统,它支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其实啥也没说。 在我的理解里,pitch跟毕业答辩性质类似。写好了论文,准备幻灯片,然后在几位老师面前把你毕业设计的项目给讲一遍,让他们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肯定你的成绩,就达到目的了。在准备pitch时,不妨在脑袋里多过几遍学校里优秀答辩的细节,他们是如何把老师带入自己的节奏,引人入胜的:先交代项目背景,然后介绍国内外行业现状及发展动态,接着引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再展开来讲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延伸到用户、市场等等…… 不要只看钱 很多创业菜鸟认为,自己现阶段唯一需要的就是钱;就像我牵头做第一个独立项目时一样,认为只需要技术人员就可以搞定了。其实这个想法,就跟不少人吐槽的“我有一个好的想法,只差一个程序员啦~”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很幼稚。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我真是傻得可爱。 还记得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的话吗: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完整的商业产品,是由解决方案、商业模式、业务闭环等方方面面因素综合形成的。单一的App,顶多只能算是解决方案的某一部分的具体实现,只是产品的1/N。 这方方面面的因素,有的是钱可以搞定的,有的是有钱也不好搞定的,有的甚至是钱不能搞定的;但一般都是可以搞定的。“投资人”里的“资”,很多人狭隘地理解为“资金”,其实是有偏差的,我认为应该理解为“资源”;对口的资源,往往比钱重要得多。我随口编个例子: 淘宝准备开通一项业务,帮助平台上的网店店主开实体店。然后淘宝想投资我前公司,并且把所有有意开通实体店的网店店主,都推给我们,让我们来帮他们找实体店。 如果是这样,如果我还在公司,那我愿意一分钱都不要,甚至倒找钱给淘宝,来促成这笔投资。我傻不傻? 所以,在找投资人时,要全面分析公司现阶段需要什么“资”,综合看待投资人能给你带来什么“资”;这2个“资”,都绝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一位业界前辈曾跟我说: 只有钱的投资人,是最不值钱的。 我深以为然。 另外,虽然我们社会目前的(歪曲)价值观是有钱即成功,但很多有钱的“成功人士”,本身其实是一泡烂稀。如果你碰到了只能给钱,同时还要插手公司业务,或者要求3年上市,甚至约定下轮退出的投资人,那你很可能遇到了赚快钱的投机分子,而不是做事业的翩翩儒商,就要提高警惕了。成天把心思放在投机倒把,算计别人的人,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做事呢?远离这种人吧。 留一手 前文中有一句话: 你们互联网人自由创新、开放分享的思维在专业领域是绝对优势,而在资本运作、人情世故的江湖上也许就是巨大的短板。 我举一个例子。在第二次去北京找投资时,随行的有一位CEO的朋友,她介绍了一个投资人,而且这家公司的来头很大,目前总资产已近2000亿元。 我们下午4点多到了这家公司,开始pitch。三伏天里,穿着休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X总,十分仔细地听取了我们的pitch,然后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表露出了对我们的浓厚兴趣;整个pitch持续了2个多小时,结束后,CEO的那位朋友还跟他们一起吃了饭,回来也跟我们反馈说,他们很感兴趣。 但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他们也没有主动联系我们,我们联系他们时,得到的回复也是“在考虑”。正在我们纳闷的时候,他们自己的产品上线了——一个跟我们同一领域,性质一样的竞品。 朋友的朋友,资产2000亿的公司,都能干出这么low的事来,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留一手?其实我心里倒是比较平静,只是衷心希望那位大夏天穿西装的X总,不是因为心虚肾亏而怕冷。
让我感到安慰的是,他们的产品上线了半年之久,到今天仍然是一坨屎。屌丝就是屌丝。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