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火热的增长后,P2P网贷终于停下了“疯跑”的脚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数量呈现阶梯下降的走势,正常运营平台半年时间共减少246家。 除了监管的因素,今年以来资产荒的加剧,或许才是导致不少平台“殒命”的因素。不少专家和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仍然将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不少网贷平台为了揽客各显神通,除了各种补贴加息揽客,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制造“假标”。 资产荒背后的“假标” 实际上,优质资产荒已经出现在金融的各个分支领域。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伴随着网贷平台越来越多,有限的资产端就成为了各家平台的“命门”。如果没有足够优质的投资项目支撑,不但新的投资人市场很难开发,现有的投资关系也很难维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假标”在P2P网贷业内并不算新鲜事。但是今年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有一些规模不小的平台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P2P业内人士透露,“在优质资产荒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平台只能铤而走险,其中不乏一些中大型平台。不过规范的大平台还算好的,最多只是会把投资人的钱投到货币基金这种地方去,然后剩下的利差就自己掏腰包来补。如果遇上那些不规范的平台,就直接给你造一个‘假标’,逾期或者亏损一部分都不叫事儿了,跑路才是最要命的。”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有247家,恶性退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共有268家。其中,多家问题平台出现“假标”。 业内人士透露,平台方面发布假标的目的主要是虚增人气、自融和诈骗等方面。虚增人气主要是一种营销手段。一些平台为了维持或提升平台人气,在缺乏优质投资项目的情况下设立假标,避免平台资金的大量流失,由于没有实际的优质投资项目存在,平台方将背负偿还利息压力。平台自融多用于输血给自有实业或偿还债务等,平台运用虚假标的把资金私自挪用到别的地方,比如说平台老板用于清偿债务或投资股市等高风险领域。二者均与平台有关,一旦平台资金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逾期亏损甚至血本无归,存在极大的风险。诈骗又分为两类:纯诈骗和庞氏骗局。纯诈骗类平台利用假标圈钱,往往配以高息诱惑,当资金汇进资金池账户后便卷款跑路,如一些新建平台开业不到一月便跑路。而庞氏骗局,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设立假标来借新还旧。由于风控缺位,或者坏账率高使得平台只能以借新还旧的形式存续,为了大量的借新往往采取虚构借款标的的方式,危害在于资金链断裂。 在专家和P2P网贷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假标”,对于这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将是致命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像这样一个行业,在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不好的状况下,出现大量的经营风险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运营能力通常比较弱、融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遇到压力就跑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爆出来的问题中道德风险占比太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了。在出现大量道德风险的情况下,这个行业中规规矩矩发展业务的人,其实是很难受的,因为目前这个行业的自律其实很难做到。” 不少P2P网贷平台高管直言,优质资产荒背后的“假标”问题必须尽快肃清,否则对于行业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等待“达摩克利斯之剑”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达到22075.06亿元,上半年累计成交量为8422.85亿元。按目前的增长态势,2016年全年的网贷行业成交量或突破2万亿元。2016年下半年,网贷行业有可能将迎来第三个1万亿,如何肃清“假标”等行业毒瘤成为行业的期待。而在专家和P2P网贷业内人士看来,完善的监管细则,尤其是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是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内人士认为,从信息披露层面,一方面,强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向各级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进行产品备案和送报标的信息,做好完备的事前披露,并制定虚假信息惩戒制度,从而压缩企业作假的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全行业统一的、详尽的、面向公众的资产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保证借款人隐私的前提下,严格披露债权资产信息。同时,完善虚假信息举报制度,发动全市场的力量对平台的虚假标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资金存管层面,银行可以监控互联网金融平台每笔贷款资金的流动,从而确保借款标的真实存在。资金存管可以极大抬升平台资产标的造假的成本,最大程度上限制伪造虚假标的行为。“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存管工作推进缓慢,给平台伪造标的留出了机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协会联手推动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存管合作,尽快落实对借贷资金的监控。” 业内人士提出,“对于平台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监管层要提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有关风险控制方面,具体怎么做,要予以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对平台要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检查、监督、事后评估等。我们要对监管的制度、方法、路径加以完善,把这个行业很好地管起来,管起来这个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据悉,监管部门对P2P平台等新领域的非法集资高度警惕,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案件高发领域和新风险点将成为监管和防控的重点。 资产端开发是下一个“战场” 除了打击虚假标的,专家认为,平台乃至整个行业都应该积极转型、挖掘更多优质的资产端。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发现,个人消费、个人贷款抵押、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成为当下最热的资产新“风口”。 业内人士直言,之前行业过度看重线上拓展资金而忽视线下放贷资产,对资产端的建设投入太少,急功近利的平台在一个发展阶段之后就必然会面临资产荒的窘境。 资产端开发将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下一个“战场”。资产建设,尤其是个人抵押类贷款的资产端建设,靠的是苦功夫、细功夫,没有捷径可以走。对于未来,他称,“个人抵押贷款业务是非常优质的资产类型,具有物权归属明确、流动性强易变现、市场规模巨大等特点,是当前P2P资产端的优势选择”。 另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除了需要拓展资产,还应学会管理资产,并真正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有效判断风险,做好风险定价。“但是这个要求比较高:第一,你得有数据。第二,你得会分析。如果数据来源都一样或者说用的是类似的分析,未来的竞争压力会很大,因为大家都可以做,最后就看谁获得的数据多,谁的分析能力强。”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