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定盈投资标的赤裸裸标明万达相关资产、旗下产品无任何第三方存管说明、180天投资产品无息静默期长达6天……随着万达集团近日半年报的披露,曾因王贵亚出局而淡出人们视线的万达金融再度回归,从数据上看,这个没有了专业掌舵者的业务条线数据相当亮眼:上半年收入155.1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62.5%;然而继“稳赚1号”后,旗下产品再度陷入自融嫌疑,号称千万用户的飞凡卡被指活跃度不够,存在可能刷用户的种种问题,让看似亮眼的万达金融充满风险。
快定盈再涉自融嫌疑 在万达金融的网络金融业务中,快钱(万达控股)旗下产品成为万达金融主要产品。北京商报记者下载快钱钱包App后注意到,目前快钱的产品主要是活期理财产品“快利来”、固定收益产品“快定盈”。 但是在购买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打开活期产品“快利来”,除了“零钱理财,随存随取”宣传字眼外,没有对于资金投向的任何介绍。而在飞凡App中,介绍称“快利来”是飞凡和快钱金服推出的个人灵活期限理财产品。 除了活期产品隐晦的资金投向外,如快定盈新手专享产品,预期年化收益9.9%,期限14天,起投金额为100元,介绍称该产品是由快钱发起的投资产品,《投资合同》显示,委托投资标的为万达相关资产或金融机构发行的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 此外,在购买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并没有第三方进行存管或者托管,《投资合同》几乎没有吐露任何关键信息。 一位监管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第三方资金存管,按照银监会此前出台的《征求意见稿》确实存在不合规。 另外,在购买了快定盈180天项目后,6天后才会起息,这6天时间投入的资金去往何处并不知晓。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万达旗下金融产品存在自融嫌疑。 所谓自融,是指实体企业自己在线上开办网贷平台,融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自己企业或关联企业使用,目前业内较为一致的判断是自融涉嫌非法集资。 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来看确实有自融嫌疑。“即使是大型企业,一方面要警惕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此类模式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可能使得投资效率变得低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同样分析道。严跃进补充道,金融业务如果要与实体产业结合,应该引入一些第三方资金监管模式,这样产品才能更加稳健并具备可信度。 对于产品投资于万达相关资产究竟是什么资产,是否有自融风险,北京商报记者就此联系万达集团企业文化部,但得到的反馈是万达金融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品牌部门,集团也未对金融领域颇为敏感的自融质疑予以回应。 产品一再挑战监管 事实上,这并非万达金融旗下产品首次陷入自融危机。 不少热衷于互联网理财的投资者或许还记得,去年万达集团首款50亿元规模的商业地产项目众筹“稳赚1号”上市三天就被一抢而光,随后的第二期产品同样被“秒杀”。就在不少投资者期待第三期产品时,这款国内首款商业地产众筹产品匆匆收场。 这款号称是万达首个商业地产众筹产品,投资门槛仅为1000元,最高认筹100万元,预计年化收益可达12%以上,但由于“稳赚1号”投资标的主要为万达2015年新开工且在2016年开业只租不售的万达广场项目,市场对于万达自融的质疑声不断。 不仅如此,万达方面还强调,其有权根据筹集情况调整基础资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前“稳健1号”的下线就与政策管制加大脱离不了干系。此番快定盈明目张胆将投资标的依然写为万达旗下资产,说明万达金融自融的“老毛病”并未改掉。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此前发行的众筹产品合规风险不小,市面上也有自融争论。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比如万达此前的地产产品,没有提及任何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万达和快钱的关系难以脱离自融嫌疑。 “同时没有明星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曝光度和产品体验度不够,是万达金融产品面临的最尴尬问题。”一位接近万达的知情人士直言。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在去年“稳赚1号”陷入自融时,曾有媒体引用万达高管的回应称,“通过快钱方式营造一个分销平台,国家正在进行试点,设计产品时已规避掉了合规风险”,而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的金融业专业人士均表示,从目前各级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来看,不可能允许任何自融嫌疑的“试点”存在。 人多但不活跃的飞凡用户 虽然在市场看来,万达金融的产品满是槽点,但万达集团在半年报中,依然用数据“证明”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用户,特别是“黑马”飞凡,是万达的吸粉神器。 数据显示,飞凡网络公司上半年注册活跃会员4461万,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1%;上半年飞凡公司新增大型商业合作项目779个,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52%;飞凡公司累计对外合作大型商业项目(不含万达广场)1256个,其中已开业1029个。飞凡公司合作商业项目上半年总客流量40.83亿人次,预计到2016年底飞凡公司线下客流将超过百亿人次。 北京商报记者下载飞凡App后注意到,其页面布局类似大众点评、美团网等,快钱也已深度融合进飞凡卡的布局路线中去,同时载入了虚拟一卡通飞凡卡。 飞凡卡是在今年1月18日举行的香港亚洲金融论坛上,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曝光的万达集团一个新战略举措。按照王健林的预想,这张集优惠、积分互换、存款、汇兑、信用卡等功能于一身的飞凡一卡通要在随后五年内发卡5亿张,2016年发行将不少于5000万张,合作的大型商业中心新增1000个。“飞凡将会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发卡机构,覆盖7亿-8亿消费人群。”王健林曾放豪言称。 李子川透露,飞凡公司作为载体或者通道,并不如财报披露的乐观,其所谓的注册活跃用户4461万人,观察实际线下的App端日均活跃情况,在最近“6·18”活动中峰值也仅冲到20万人左右,平时是4万人左右,这些无疑成为万达实践金融O2O过程中急需要突破的瓶颈。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飞凡的活跃用户并没有那么多。 此外,令人疑惑的是,活跃用户超千万的飞凡,在苹果App Store下载飞凡App时,评论数仅有10条,而同类型的App评论数少则上千条多则上万条。 马骏也认为,飞凡注册用户也许有千万,但活跃用户应该没那么多,刷数据确实是行业潜规则。严跃进直言,目前看来,万达金融业务发展不如预期,和政策打击以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万达来说目前在业务扩张上刻意追求注册活跃会员数量,反而会影响企业发展计划。 然而,让金融行业不解的是,业务内容更偏向O2O商业领域的飞凡,并没有金融属性,为何会划分在金融板块,难道仅仅为了充数?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