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三天两提 六大报告聚焦 拯救民间投资最“强”音6份大型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摆在议事桌上,李克强总理6月22日这天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是“民间投资”,国务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就此足足议了3个多小时,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很少出现的场景。 “这些材料太典型了,各部门都要拿回去认真看一看,找一找涉及自己部门的问题,对号入座!”李克强说,“我们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切实整改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 这也是总理3天内第二次公开提到民间投资。6月20日,李克强考察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期间强调,引导商业银行多措并举满足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助力民间投资,防止对一些信誉好、有市场的企业惜贷压贷抽贷。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前5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已跌至3.9%,不及去年10.1%增速的一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这种下滑趋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更让人头疼的是,如果最具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速不能企稳,未来的潜在GDP增速和生产能力都会出现下滑。”刘元春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钱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并不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其实,从2014年起这一迹象就开始显现,当年民间投资增速为18.1%,未能保持住以往20%至30%的速度,到2015年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0.1%。 步入2016年,增速则是逐月下滑,从6.9%、5.7%、5.2%到3.9%。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注意到,民间投资不仅增速惨遭腰斩,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64.2%下降到今年1-5月份的62.1%。“5月份的民间投资增速急剧下行,和全部投资增长的曲线形成剪刀差。”辜胜阻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个多月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派出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这样的行动也不常见,且规格相当高,9个督查组全部由副部级官员率队。”一位参与调研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与以往不同,国务院还委托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行政学院做了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发展改革委、新华社也做了大范围专题调研。辜胜阻为此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辜胜阻走访多地感触到,民间投资分地区来讲是冰火两重天严重分化,东北地区负增长,西部下行的也很快;但另一方面,广东的民间投资增速重回20%。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广东大量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相关,特别是深圳,深圳民间投资之所以好是因为他转型好。而东北民间投资下滑,则是因为转型慢。”辜胜阻说。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各督查组、评估调研机构共同反映的突出问题。辜胜阻在调研中也发现,大量的钱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信贷资源流向实体企业受阻。 李克强考察建行、央行时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解决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减少和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等方面的收费。在6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再次强调要严格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 制度性交易成本高 除了融资难融资贵、缴费负担重,督查组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披露了影响民间投资下滑的其他原因,其中就包括,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与国企的同等待遇。 “民企准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空间狭小的第三产业,而投资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还是由国企主导,所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同时,国有独资最近的投资却出现340%的增长。”刘元春说。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调研发现,今年全面实施营改增影响到民间投资。他对本报记者说,在营改增之前,地方政府有时候会跟民间投资讨价还价,比如你多搞一点投资可以少报点税,甚至可以稍微虚报一些,这是地税局代表地方政府跟民企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纳税上做了一个交易。 “可是现在,这个交易很难做了,因为纳税征管的权力从地税局转到了国税局,原则上也可以做,地方政府给民企些‘补贴’,但交易成本提高了。”李稻葵称。 刘元春认为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问题,并把问题归结于信心的缺乏上。督查发现,部分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落实不到位,一些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少数地方政府失信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有一个细节,在6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翻阅督查报告时看到所附的数张表格,其中列举了一家民营企业新建一个项目需要的90项行政审批事项,以及日常经营中需要的56项审批事项。此时,总理感叹道:“大家都应该认真看看这张表,真是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并指着表格的栏目连续追问,“这么多审批项目、涉及这么多部门,有些都是重复审批。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了,民间投资怎么能不难呢?” 该取消的审批就彻底取消 在辜胜阻看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的能力和动力,最根本原因还是能力。 具体而言,能力问题是因为现在面临很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转型升级,但是民营企业现在很纠结很困惑,不转是等死,转的不好可能就是找死;动力问题则关系到有没有意愿投,有没有胆量投,有没有空间投。 “我们迫切需要提升民企的转型能力,让民企能投资,在动力方面要接近实体成本,让企业有利可投。还要让民企想投资,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让民企敢投资。”辜胜阻说。 而解决民企的能力和动力问题,关键还是要靠改革。李克强最近不止一次要求以不断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辜胜阻建议,首先要解决空间和渠道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我们要发挥政府投资和国企投资的引导协同效应,避免挤出效应。 国务院为促进民间投资开出了四张“药方”:要以深化改革和政策落地见效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要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要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责任追求,建立严格的对政府违约和政策不落实的问责机制。 “我们要多倾听民间呼声,多办便民之事!”李克强说,“该取消的审批就要彻底取消,该给市场的权力就要完全放给市场!”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