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食品是中国最大的肉製品生產企业之一,旗下有“雨润”、“旺润”、“福润”、“大眾肉联”四大品牌。但近年来雨润食品的发展可谓“惨澹”,市场关於其财务造假的言论更是“雪上加霜”,重重压力之下,公司“有惊无险”走过2017年,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业绩疲软
3月20日晚间,公司发佈了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7年度业绩,报告期內,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7.81%至120.57亿港元,毛利增长2.12%至7.23亿,年內亏损缩减18.23%,由2016年的亏损23.42亿元收窄至2017年的19.15亿元。
图:雨润食品2017年部分营业数据
亏损原因在於:2017年国內肉类市场竞爭环境持续剧烈,全年猪肉產量5340万吨,增长0.8%,猪肉平均价格较2016年下降约8.8%,对猪肉製品企业运营有所影响。面对整体低迷的市场,公司减少资本性开支,有效控制销售成本,使得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毛利实现同比增长,整体毛利率由2016年的4.2%提升1.8%至6%,亏损因此有所缩减。
财务“深陷泥潭”
雨润食品的年报中披露,公司的独立核数师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对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作出任何意见,而核数师为评估综合财务报表的理由是:未能从公司管理层处取得综合财务报表中所记载的有关持续经营假设的足够支持基础,因此不能確认公司能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这也说明,对於目前所陷入的僵局,公司亦不能证明自身能持续经营。
公司亏幅虽有所收窄,但财务状况却越加“严峻”。如下图所示为笔者整理的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017年,雨润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2016年均有下滑,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资產周转率由0.8倍下降至0.63倍,资產负债率亦上升至58.73%。
图:雨润食品主要财务数据统计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国內若干家银行向雨润若干附属公司提出诉讼,要求即时偿还14.81亿港元的银行贷款或保证偿还同等价值资產,有关诉讼令集团帐面价值约1.73亿港元受限制冻结。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仅3.55亿港元,但从年报披露之日起十二个月內,有72.15亿港元将到期,由此可见,雨润的财务状况著实“令人堪忧”。
何以至此?
作为中国最大的肉製品生產企业之一,雨润曾有和双汇发展一较高下的潜力,但现在,双汇发展年收入已超500亿,雨润仍在100多亿徘徊且“摇摇欲坠”,不禁让人感慨。
不得不说,公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领导者世界观、方法论的折射。雨润以並购起家,通过对南京罐头厂、江苏东海肉联厂、哈尔滨肉联厂的收购,迅速壮大。以並购快速扩张的甜头像“罌粟”的味道留在了领导者的脑中,2005年登陆资本市场后,腰包“鼓”起来的雨润再次开启並购模式,除了肉製品行业,其並购领域甚至伸向了地產、旅游等產业。
结果可想而知,在公司快速扩张之后,未能与市场大环境顺利接轨,猪肉製品市场低迷,令资本开支及借贷成本增加,一年年经营压力加重,直到累成目前“苟延残喘”的模样。但凡领导者稳一稳並购的脚步,对市场发展有所预见,亦不会发展至今日。毕竟像“吉利李书福”一样有优秀並购整合能力的领导者不多见,这其中还需考虑行业发展等重要因素。
现在留给雨润食品的选择並不多,其一是“断臂求生”:变卖资產,以换取现金流支撑公司运营,可以想像,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其二“寻找战略伙伴”,公司层面欲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以改善现金流,从公司亏损、债务以及市场竞爭对手看,对於投资人来说,风险稍大,但公司核心资產优势也较为明显,在2017年4月的中国消费市场发展年会暨商品销售统计新闻发佈会中,公司低温肉製品、冷鲜肉均是国內市场冠军,能否遇到“胆大”的金主,还真不好说。
不管走上了哪条路,相信对於雨润的领导者来说,都会是个深刻的回忆。
■ 作者|杨世宏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想转载请关註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码,留言获取授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