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容易,退网难。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50款App账号注销及自动化推荐退订测评报告》,点名20款App存在注销账号难的问题,对象包括常用App淘宝、饿了么、麦当劳、腾讯视频、南方航空等等,存在的问题包括未注明注销条件、条件设置不合理、流程设置不合理等。深燃发现,被注销账号困扰的网友不少。总结下来,网友们觉得,注销账号难在找不到入口、流程太复杂、审核至少要一周等等,以至于很多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不了了之。有人抱怨,“注册账户的时候只需要手机号和验证码,注销的时候又要身份证正反面,又要手持身份证照片。”有人还遇到过更匪夷所思的要求,需手抄注销确认函并加盖手印。网友表示,设计如此复杂的流程就是摆明了不想让用户走。更糟心的是,账户注销成功也不代表完全自由。网友表示,好不容易通过层层关卡注销了,但还是会收到App发来的短信。“宽进严出。”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苗苗给了深燃一条直截了当的理由。我们回归到产品层面聊聊这件事,假如不注销App账号,用户有什么风险?“严出”对App来说意味着什么?用户的退网自由,有没有更好的解法?一、“误注册了众包平台,注销前要先成为骑手”注销账号难,难在有的App在注销时要提供比注册时更多的信息。用户小鱼向深燃讲述,她错把菜鸟旗下的点我达当成闪送一类的同城跑腿App,进去之后直接通过淘宝账号登录了。“登录后的下一个页面就是劳务协议,让我签署成为点我达众包平台下的骑手,我的身份证号和姓名一板一眼地被写在了乙方处。”平台让小鱼签署的劳务协议 来源 / 受访者供图小鱼发现弄错了,但是不同意这个协议就无法进入到App内部,她只好在网上搜索到点我达的客服电话,“机器人指导音还说,我是骑手请按1,我是商家请按2,我只好按了个1。”“您可以在签署劳务协议之后,点进页面自主注销的。”小鱼收到人工客服的回应后很崩溃,跟客服你来我往好几轮,也没能得到另一套解决方案。客服还告诉小鱼:系统这边查到,您是配送员。“因为我一再坚持,另一个客服给我电话回访了,解释说他们是众包平台,所以用户只要登录就会显示是骑手,但不签约的话就不会正式成为骑手,不需要履约。只能签署协议进去自己注销,要不然就把信息留在平台里,客服说没什么影响。”小鱼只好作罢,“毕竟我不可能随便乱签劳务协议啊。”要注销,就要先签劳务协议,不注销,就把信息留在平台上,这道题走进了死胡同。用户思南告诉深燃,她在申请注销游戏“浮生为卿歌”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以一换一”的操作。“我在腾讯视频里总是刷到这个游戏的广告,看多了觉得有点意思就下载了。注册的时候填了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玩了一个小时不想玩了,我就打算注销掉账号。”思南在QQ上找到官方客服,客服给她一个链接,里面要她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客服答复:“您不提供的话是无法注销的。”她找到微博上有同样经历的网友,对方用“好玩友”平台注销成功了,该平台和浮生为卿歌同属一家公司。不过,通过“好玩友”注销也要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还要手抄账号注销确认函并加盖手印。思南和小鱼一样,放弃挣扎了。思南与客服的对话 来源 / 受访者供图思南和小鱼遇到的情况不是孤例,此次被中消协点名的20款App在注销账号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中消协在报告中指出,被测对象共有50款,涵盖了网络约车类、即时通信类、网络支付类、网上购物类、餐饮外卖类、交通票务类、房屋租售类、用车服务类、网络直播类、在线影音类共10类。其中,万顺叫车App没在页面中注明账号注销条件;嘀嗒出行和麦当劳注销账号后在一定时期内无法使用同一手机号再次注册;百合网和翼支付不允许注销信息过时的账号,只有更新个人信息后才能注销;翼支付、1905电影网和饿了么都要满足一定的注册时长才能注销;淘宝、欢乐购、枫叶租车是需要完成交易后满一定期限才能注销。此外,Soul、TT语音、南方航空和腾讯视频还设置了“注销冷静期”,也就是用户在申请注销之后,需要等待少则7天,多则60天,才能完成注销,冷静期随时可以撤销,甚至再次登录也算撤销。让用户更糟心的情况如人工审核无人受理、无法通过App直接注销也出现在中消协的报告中,有网友看到名单表示:这只是冰山一角。来源 / 中消协报告由于App注销账户没有一套通行的标准,所以注销流程纷繁复杂,让用户摸不到头脑。尤其是碰到索要身份证件、要求签署合同的情况,先不说是否合理,用户首先在心理上就很难接受这种条件。那么,不注销会有什么风险?二、账号没注销掉,有多大风险?思南和小鱼最后还是没能成功注销账号,一些用户则表示,从一开始就嫌注销流程太麻烦,根本没想注销这回事,“干脆卸载,注不注销无所谓了”。如果没有注销账号,只是卸载App,对用户影响大吗?资深产品经理判官对深燃解释,用户没注销账号可能会存在两层数据安全风险。一是如果平台的数据库被攻击了,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二是用户自己因手机丢失或手机号被运营商回收又重新释放等情况,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不过,第二种情况下,很多平台会采取风控措施,比如沉睡用户突然登录,平台会做几重校验,先要看是否是机器人,再看是否是本人,有的App还会进一步在用户权限上添加限制。简单来说,用户的信息只要是留在平台内,不管你用不用,都可能存在风险。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平台数据库遭攻击的情况并不常见,用户自己泄露信息也有保护条件,按照这个逻辑,不注销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有用户向深燃表示,自己还遇到了别的问题。一种是短信骚扰。用户姜云注册过几个网贷App,“我当时听说了几个网贷平台,出于好奇,下载了进去看看都是怎么操作、能借多少钱。”之后,她就经常接到问她要不要借钱的客服电话,“每个月能有两三次。”姜云不堪其扰,决定一一注销。“有几个直接注销了,但是有个宜人贷,我跟客服多次沟通,他们说给我发个邮箱,再让我通过邮箱填写信息,过程特别复杂。加上在线客服很难联系,人工电话半天打不进,一点小事处理了很久也没完成。”最后,姜云放弃注销了,直至今日,她还在接到电话。“甚至有一些我没有注册过的网贷平台,也给我打电话了。”她不清楚是不是网贷平台之间会互通信息。二是手机号更换引起的不方便。用户子玉几年前用手机号注册了微店App,顺便绑定了微信。最近子玉换了手机号,虽然还能正常通过微信登录微店,但是她还是觉得更换一下绑定的手机号会更方便些。“App里是有修改手机号的选项的,而且有三种方式。”子玉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三种方式全把子玉难住了。选原手机号收验证码,收不到;选密码登录,系统通知“因系统维护,账号密码验证方式暂不可用”;选忘记密码,结果要她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和一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这让她觉得是在侵犯个人隐私。没注销有烦恼,有的用户注销后也有烦恼。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注销了Soul很久了,但还是经常收到短信:谁谁谁来看你了。用户注销账号,在平台端会有什么操作?一位不具名的人士透露,主要看公司的体量有多大,原则上来说注销之后数据是要删除的,至少也要脱敏,也就是删除用户相关信息,不过有些小公司可能不会特别关注这件事。判官解释,脱敏之后,用户使用过的UID(用户账号)会被回收并保存在平台内。如果用户某一天回来了,还用原来的手机号注册,平台会分配全新的UID给用户,不会把以前那套数据返还。“相当于一个无名氏在这个平台上做过什么,很难去把它反向追溯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但是如果这个用户明明注销了账号,下次用同一手机号再次注册,进去之后以前的信息还在,那就不太对劲了。”理论上来说,脱敏是个关键步骤,完成了脱敏,注销用户在平台内只是一串没有意义的UID。但是如果连脱敏这种基础操作都没有完成,就说明用户详尽的个人信息还偷偷地保存在平台上,所谓的注销只是糊弄用户的说辞。三、阻挠用户注销,App想干什么?对于注销账户为什么这么难,用户们普遍猜测的原因是“平台不想让我走”。事实确实如此,平台要保证用户留存率,具体做法是,降低App账号的注册门槛,同时提高注销门槛。来的时候,只要下载App,随便点击一个涉及用户个人数据的模块都会启动注册程序。从产品角度,注册本身也是一个门槛低、成本也低的行为,除了给平台带来新的用户数据,基本没有附加成本;走的时候,注销键一般放在三四级入口,大多要打开“我的”,找到设置,下拉到底,才能看见。平台为什么要绞尽脑汁留存用户?判官解释,对于平台来说,现在是一个数据时代,不同于过去的增长时代。大多公司都会将用户数据拿去做个性化推荐和数据统计,每一个用户数据是平台数据体系的一部分,所以用户注销之后,数据也移除掉,对整个平台的分析会产生一些影响。“平台会更想把手里的、现有的这些用户和数据利用好,所以用户数据对平台来说很重要。”苗苗向深燃表示,一些App规定矩阵号捆绑注销,也是出于尽量保证用户留存的原因。此前有用户反映,注销闲鱼还要连带注销淘宝,但现在已经可以单独注销了。苗苗解释,平台很看重旗下几个矩阵号的用户规模,更何况开辟多个矩阵号就是为了在不同领域积累业务,用户在一个App内,经常会收到旗下另一款App的下载广告,“这样成本会比自己拉新低很多。”保证留存,只是最表层的原因。注销流程如此之复杂,平台还有一些考虑。一是规避风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注销的时候要提供身份证照片。判官表示,用户注销时,平台需要确认是本人且本意操作。填表单、身份证照片可以证明是本人,防止手机被盗、账号信息泄露,导致他人盗用用户的设备和信息来注销账号。手持身份证是为了证明用户本人是有意识地操作,而非无意识或误操作。还有,平台为了防止注销账户之后,用户某天回来要求恢复数据,所以会更严谨一些。二是保留内容架构。对于一些UGC平台来说,用户在平台内不仅是搜索、点击、阅读等基础行为,还会涉及内容输出、点赞、评论、转发等动作,每一步都搭建起了平台的生态。有些内容平台在注销账户之后会连带删除该用户在平台内的所有痕迹,例如作品、发言等等,但有些内容平台只会在前端做脱敏处理,用户此前的痕迹还会保留下来。“UGC也是平台内容体系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用户注销掉,痕迹抹除,那么他此前在平台内发的帖、盖的楼也都塌了。”判官说,平台也是为了维护内容的完整性。说到底,平台基于自身成本、利益等因素,阻挠用户注销App账号,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从法律层面上讲,很多流程设置未必合规。首先,用户有走的权利。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律师向深燃解释,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其次,平台也有放人的义务。《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也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者账号的服务。李圣还表示,用户注销账户意味着撤回对App运营者使用其个人信息的同意,App运营者应当停止使用并删除个人信息。也就是说,注销代表收回信息和不再接受平台信息。“用户可以向App运营者客服进行投诉,要求其停止使用个人信息,停止发送短信行为。若发送短信的行为严重影响用户生活工作,用户可以向工信部相关部门进行投诉。若造成严重损失,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李圣说。归根结底,用户应该有自由退网的权利,平台也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让注销流程更简化更透明。好聚好散,在数据时代也是一个宝贵的品质。应受访者要求,苗苗、小鱼、思南、姜云为化名。...
RCEP今天 (2022年1月1日) 正式生效!一大批商品关税立降为零!买更便宜,卖更赚钱锐说锐话:RCEP今天正式生效,这个花了8年时间谈判,超过1.4万页的协定,将让整个区域九成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其中,印尼对我橡胶轮胎、菲律宾对我可可等一大批商品的关税从生效起就立降为零。对于成员国家的民众来说,进口商品买买买将更便宜;对于成员国家企业来说,出口商品卖卖卖会更赚钱。超大自贸区改写全球经贸格局2022年1月1日,备受关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随着这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全球经贸格局将被改写。RCEP是各项指标领先的超大自贸区,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人,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5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左右。各方普遍认为,RCEP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空间,将为本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有望带动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模拟结果显示,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区域经济福利累计增加1628亿美元。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RCEP大多数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受阻和全球价值链重塑背景下,RCEP生效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量。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指出,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贸易额角度看,RCEP都几乎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其生效标志着亚太这一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地区的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协定具体内容看,RCEP各成员普遍实现了较高的自由化水平。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主要产品生效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有望在较短时间内惠及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中方与其他RCEP成员间还普遍相互承诺了对少量税目降低部分关税税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区域内关税税率逐步下调、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以及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区域内贸易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进而增强区域内贸易黏性,该区域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带来供应链重构增效等积极效应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发生了结构性改变。通过提高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RCEP还将带来供应链重构增效等积极效应。RCEP在货物贸易领域的另一大亮点是原产地累积规则。原产地累积被广泛称为RCEP货物贸易领域最亮眼的成果。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可将各RCEP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来满足最终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说,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门槛,这将鼓励生产商更多使用区域内原产材料,便利成员国共同享受协定零关税待遇,有助于本地区形成更加紧密、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倪月菊分析称,投资进一步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原产地累计规则实施,使成员国将更趋向于在RCEP区域内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起到“稳链”和“强链”作用。随着开放度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本地区对外资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升,从而促进成员国经济快速增长、内部市场不断扩大。总体而言,倪月菊认为,更优惠的关税税率、更便利自由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增强区域内贸易和投资黏性以及区域价值链韧性,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从而提升亚太地区在世界经贸格局中的影响力,促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和风向标。RCEP元旦正式生效,与你我有哪些关系?协定生效将大大提振疫情背景下经济复苏的信心,将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提振贸易和投资信心,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文 | 海上客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了!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 图:中国政府网犹记得整整一年前,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签署时的景象。当时的世界——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另一方面,拥有22亿人口、占全球将近30%市场的RCEP,历经8年终于谈妥。如今,又一年过去,RCEP比较稳妥地进入正式生效之时。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非东盟4国。01这是个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2021年1月6日之前,谁能想到单单一些“勤王军”就能占领美国的国会山?谁又能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旷日持久,哪怕疫苗已出,却在2021年经历种种变异——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奥密克戎令全球疫情再次严峻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在一份简报上表示,2021年最后一个星期,“确诊病例比上一周增加了60%,奥密克戎占确诊病例的59%,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在美主要流行毒株”。尽管也有一些研究称,死亡率正在下降,可无论如何,疫情发展到今日,下一步全球疫情向何处去,确实存在未知数的一面。12月30日,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高质量实施RCEP促进外贸平稳发展有关情况。 图:央视新闻客户端这种情况下,RCEP的顺利生效,无疑是个好消息。用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昨天(2021年12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所说——协定生效将大大提振疫情背景下经济复苏的信心,将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提振贸易和投资信心,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在海叔看来,RCEP的签署,以及如今的生效,显示的无疑仍是——开放合作过去是,如今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尽管有美国媒体酸溜溜地说,“RCEP是美国的东南亚盟友与中国签署的贸易协定”,可海叔要说,美国大可不必如此。该睁开眼睛看看,什么才是共谋发展,什么才是互利共赢。并且,如果世界能够进一步繁荣,对美国本身也没什么坏处。02毫无疑问,RCEP的实施,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RCEP是全面、现代、高质量的自贸协定,将促进中国实现更好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好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大市场建设。”任鸿斌如此说。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已经证明,中国需要更好的扩大开放回看2021年末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外贸规模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年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增量预计达到1.3万亿美元,是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对外贸易又驶上一个不错的快车道。而海关总署披露数据,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10.9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RCEP即将生效国内实施各准备工作已就绪。图:新华社当RCEP生效后,海叔相信,下一步中国外贸发展的一大重点就是这一自贸区范畴内的国度。当然,对欧盟、美国等其他经济体,中国也仍然会非常重视。不妨看看RCEP已核准成员之间的情况——九成以上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以及10年内降税到零,这意味着RCEP各国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兑现贸易自由化承诺。如此一来,譬如东盟国家在进口中国产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化工、机电、钢铁制品时,将会更加积极。中国和日本之间,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等产品上也能更多互通有无。中国的进口方面,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进口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日用消费品、医药和护理设备,以及进口设计研发、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更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03当然,海叔也注意到,除了加入RCEP以外,中国亦提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停步,只要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发展有利的朋友圈,中国都感兴趣。今年——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年。说实话,20年前,国内一些人,一些产业,对入世还是心存畏惧的。但20年的发展证明,中国入世,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对于你我来说,眼看着中国经济总量在过去20年一路上升,也感受到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生活越来越好。随着RCEP的生效,海叔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获得感将会更强,与外界的交流也会更多。未来,随着得以加入CPTPP、DEPA之日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原标题:7成下跌、9成破净,银行股悲惨的一年)2021年仅剩2个交易日。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整个银行板块(申万一级)跌幅约为5.15%,总市值较年初蒸发近2000亿元,超过七成个股价格下降,其中以城商行、农商行跌势最猛,跌幅最高者接近腰斩。年内首发上市的4家新股最大回撤霸屏榜首,其中1家较最高价已经腰斩,还有2家银行破发。2021年银行股走势如何?2022年有何预判?分析人士指出,从基本面来看,银行业利润已有超预期反弹,不良率也有明显改善。但在低利率大背景和减费让利持续影响下,银行发力中间业务的趋势增强,明年息差压力有望改善。相较疫情肆虐的2020年,经历了国内有效的防疫和政策纠偏,2021年机构对银行股的调研热度翻倍,特色和成长性成为最吸引机构的要素。有券商预测,在政策托底+纠偏落地后,明年一季度银行股有望迎来一波“春季躁动”。七成银行股下跌,城、农商行表现最“惨”自今年5月以来,在宏观政策变化预期以及房地产爆雷影响中,A股银行板块开启了两个多月的深度下挫,叠加热门板块的虹吸效应,银行股整体进入低位震荡期。截至12月29日收盘,A股41家上市银行总市值约为9.32万亿元(其中A股市值7.11万亿元),较年初的9.64万亿缩水3000多亿元(其中A股缩水约2000亿元),相比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有所好转,去年该板块仅A股市场缩水规模就接近6000亿元。据Wind数据,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作为昔日A股市值最大的板块,银行在去年的大消费行情中“让位”食品饮料之后,至今仍处于行业第二位,但差距有所收窄。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刺激下,年内电力设备作为年内涨势最猛的板块已经大涨45%,总市值正逐渐向银行逼近。(记者据统计整理)具体来看,今年41只银行股中只有11只(新股以发行价为基准)上涨,其中涨幅在10%以上的有7只,瑞丰银行以36.82%涨幅位列榜首,其次是成都银行上涨15.47%。另外下跌的30只个股中,厦门银行以46.88%跌幅成为年内“最惨”银行股,民生银行、青农商行、郑州银行等跌幅也超过20%。总体来看,城商行与农商行跌势更为明显,贵阳银行、青岛银行、紫金银行、西安银行等跌幅也都在15%以上。对此有银行业人士分析,中小银行因为“盘子小”成为爆炒、投机标的的时代已经是过去时,尤其是板块缺少关注度时,市场对业绩、风险也会更加敏感。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银行在11月24日至12月21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并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该股今年以来高层人员频繁动荡、业绩下滑,近期还将迎来17.2亿股限售股巨量解禁。在此背景下,该行上周发布了年内第二份《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提示性公告》,计划继续通过回购股票、高管或股东增持等方式稳定股价。新股方面,瑞丰银行作为今年6月上市的新股,上市之初最高一度涨至17.08元/股,较发行价8.12元/股翻倍,但最大回撤也一度超过40%。相比之下,今年首发上市的另外3只新股走势“更惨”,其中除齐鲁银行上涨3.92%外,重庆银行、沪农商行分别较发行价下跌了18.19%、24.38%,期间最大回撤分别高达55.65%、43.10%、35.61%,均在回撤榜前列。根据Wind数据,截至12月29日,41家上市银行中只有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瑞丰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PB(市净率)超过1,破净银行占比接近88%。另据公开资料,兰州银行将在近日上市交易,IPO的发行价(3.57元/股)罕见低于4.33元的每股净资产。而为了稳定股价,除紫金银行外,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十几家银行,通过管理层或股东出手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截至目前,除了已经拿到证监会上市批文的兰州银行,还有12家地方中小银行在排队IPO,其中有4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但IPO申请新受理明显放缓。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银行上市相比其他行业受到政策影响更大,除了证监会审核外还要达到银保监会要求。而当前的客观事实是,未上市的多为基本面较弱且风险更高的地方中小银行,对于此类主体的审核将会越来越严格,银行股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化解风险或是首要任务,像中原银行吸并其他中小城商行的模式还会继续。机构调研热度翻倍,春季躁动能否如约到来?与过冷的二级市场相比,今年尤其下半年以来银行业的基本面都有超预期表现,其中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超过1.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较上半年也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有14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在贷款结构优化、低利率时代揽储难度加大等背景下,多数银行向中间业务发力,非息收入成为重要业绩支撑,也成为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与市场表现背道而驰的现象是,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大幅加仓银行股,虽然主动型偏股基金整体对银行板块仍处于低配状态,但三季度部分基金降低了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估值较高的股份行持仓,部分“差中选优”的农商行、城商行反而得到基金经理的“偏爱”,比如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等均获得大幅增持。当时申港证券曹旭分析指出,有自身特色、成长性较强的银行,以及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农商行更容易获得机构青睐。早在三季报披露结束后就有多家券商表示,目前银行的估值已经充分反映市场的悲观预期,随着政策托底,市场的悲观预期和银行经营环境都将出现改善。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机构对银行的调研热情出现明显回暖,总体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1550家,最新调研时间多集中在今年12月份,调研对象多为城/农商行,其中参与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调研的机构数量均超过300家,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调研机构也在100家以上。国盛证券银行分析师马婷婷分析,近期托底+纠偏政策不断落地,年底到明年一季度社融信贷有望“先行企稳”,银行板块或迎春季躁动。安信证券李双认为,结合经济增速下行压力,降准、财政发力支撑社融,息差压力缓解,以及合理偏低的估值状态等情况,2022年银行板块的处境与2018年底、2019年初比较类似,整体而言机会大于风险。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则指出,考虑到低碳转型背景下政策红利期长、市场空间大,未来绿色金融对于缓解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压力、提升银行估值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出版于1999年的《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约翰·戈登的代表作。伊利运河修建带来的经济繁荣,造就了大都会的第一场大牛市,也让华尔街从纽约成千上万条街道中脱颖而出,成为财富与名利的聚集地。此后的几百年,华尔街逐渐走向行业繁荣的巅峰,这一条街道,也几乎和美国整个金融投资行业划上了等号。历史的发展总是有迹可循的相似。当年元大都城西南角的金城坊,如今是机构林立的北京金融街;四十多年前的陆家嘴,还是一片荒凉的“下只角”烂泥渡,那时刚刚被画了个圈的深圳,看上去也还是一个小渔村的模样。如今中国金融业的几分天下中,“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在金融中心的角逐里,是你争我赶。那么,从25万亿体量的公募基金视角来看,哪里能称得上是中国的“华尔街”呢?注:可视化地图数据来源阿里云,卫星地图定位可能与实际位置有一定范围内的偏差。一、谁管了最多的钱掰手腕首先要看体量。如果以各城市标志性的金融密集区域、著名建筑为锚点,统计区域内的公募基金公司,全国公募基金合计规模排名前四的区域分别为:上海陆家嘴、深圳中心区、广州珠江两岸和北京金融街,其中尤以陆家嘴最为密集。其中,上海陆家嘴是所有区域中公募基金合计规模最大、公募基金公司最多的区域:45家公募基金管理者合计约5万8千亿元的资产。从单个体量上看,在陆家嘴区域内的千亿级公募基金公司也有17家之多。陆家嘴的“富庶”,也在一条公交线路里展露无疑——陆家嘴金融城3路。这趟全程仅6公里、14站的环线公交途经的公募基金公司足有24家,管理的资产合计约3万8千亿,途径的千亿级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有13家。上海陆家嘴金融城3路公交线路图不过,上海虽然是公募基金最为集中的城市,但公募基金业内排名前十的“头部顶流”基金公司实则均匀地分布在几个城市中。值得一提的是,相对陆家嘴的百花齐放,广州的公募数量虽然少,但把基金业的“马太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两家万亿级别的公募基金公司——易方达和广发,隔着一条珠江相望,直接把这片水域的资产管理规模抬上了全国第三。广州珠江两岸的“双龙会”二、哪里的基金经理最多基金行业是一个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基金经理是每个公司最稀缺的资源,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若从基金经理的人数上来看,陆家嘴也是全国范围内公募基金经理数量最多的区域。论头部基金经理(两百亿以上管理规模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也是全国第一。在陆家嘴,拥有基金经理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是富国基金,但拥有头部基金经理最多的是中欧基金,这或许也和中欧曾经采用的,用明星基金经理做事业部制的打法有密切的关系。三、谁赚了最多的钱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社会价值绝不仅仅是把体量做大,更重要的是,给基民赚钱。我们通过Wind基金公司5年期收益率,找到了过去5年公司整体收益率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数据时间截至2021年12月24日,不足 5 年的公司仅统计成立以来的业绩这些基金公司中,上海陆家嘴有8家、上海浦东嘉里城有4家、深圳中心区3家、北京其他区域2家、深圳前海、北京奥体中心、海淀各有1家。总体来看,陆家嘴上榜基金公司最多,不过由于陆家嘴本身基数大,也理应涌现更多会赚钱的基金公司。但在这张榜单中,还有一处神秘的地界悄然展露了头角——许多人心中的“中国奥马哈”,浦东嘉里城。这座综合写字楼,恰好处于金融中心陆家嘴和科技中心张江连线中点。据精通风水的大师称,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水汽被东方明珠牵引,穿过三件套,一路沿着世纪大道深入浦东腹地,汇入面积140公顷的世纪公园后,也让旁边的这座嘉里城尽享“财汽”。说起来也巧,榜单中5年期收益排名第一的恒越基金或许有些人没有听说过,这是一家总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地理位置也处于嘉里城周边。而实打实落址于浦东嘉里城的公募基金共有三家——睿远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它们分别排在榜单中第7、第10和第18的位置,5年期收益率全都进入了业内前二十。嘉里城的故事还有很多——傅鹏博、陈光明共同执掌的“爆款专业户”睿远基金、业内颇有口碑的“精品店”兴全基金、“景气度捕手”华泰柏瑞基金。相较于行业平均情况来看,他们在保持了长期业绩较佳的同时,发产品也相对克制。四、尾声从数据来看,兵强马壮的陆家嘴从数量、人员还是收益率来看,都位居国内公募行业榜首。但只是当下这个时点的结果。放在十年前,很多基金公司还没有成立,当年如日中天的皇冠明珠们也发生过令人唏嘘的新陈代谢。那么,放眼十年后,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说到底,卫星地图的定位不是最重要的,规模、财力也是其次,品牌度和美誉度才是更稀缺的无形财富。在投资者心里占据长期的位置,比在超甲级写字楼租下工位、在超黄金地段买下大楼,更珍贵。...
运煤车在排队等候拉煤最近一个月,于振文一直在考虑转行。从事煤炭生意几十年,他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被“刺激”过。从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短短10天之内,煤炭价格从顶峰直接被“腰斩”,他以亏损超过5亿元的代价,清空了手中囤积的几十万吨动力煤。“越来越不好做了”,他叹气道。他并不是唯一想转行的煤老板。在2021年的这个秋季,动力煤从最高点2600元/吨跌破1300元/吨的行情,让人们经历了什么叫心惊肉跳。在深一度近期的采访中,不少煤老板表示“估计明年会更难。”包头煤炭贸易商王安平低价卖光手里的存煤后,给自己放了长假,他打算四处走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12月3日,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日照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交易会中长期合同的签约,首次实现了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据了解,合同中明确要求,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而需求方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要签订中长期合同。“这意味着,终端用户可以直接和煤矿联系购煤,省下了贸易商环节。”鄂尔多斯煤炭贸易商徐清波表示,这或许意味着,作为煤炭贸易商的“煤老板”,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截至12月28日,煤价仍在下跌价格暴跌,“砸”中了囤煤商12月15日上午,于振文一早就到了办公室。他打开电脑,来自生意社的数据显示,这一天秦皇岛港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为1075元/吨,相较于最高位的2580元/吨,下跌了将近60%。办公室里很清净,这和两个月前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基本上没有要煤的了。”就连手机也安静了很多,不用再随时充电。于振文还不习惯这种落差,计算亏损成了他现在每天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作为山西一家煤炭贸易公司的“一把手”,他的工作重心是分析政策,判断煤价走向, 控制采购和销售的节奏,“在哪个价位赶紧买,哪个价位快速抛。”这一个多月以来,于振文一直在反复复盘自己当时的操作,“政策出来之后,完全没想到价格会直接砸得这么厉害,当时想着观望一下,没有马上降价销售,吃了大亏。”他总结道。都是不甘心在作祟。在今年国庆假期,每天找他买煤的企业和个人都很多,到假期结束时,他之前囤的所有煤已经卖光,赚了近2亿元。当时,他觉得煤价肯定还会涨,又准备了几个亿的资金,打算大干一场。彼时,拉煤都是预付款,即便如此还不一定能买到。有时候定好的煤会被其他人高价“截胡”。于振文就碰到过“撬煤”的,原本订好的2万吨煤1550元/吨,被对方以每吨高出100元的价格拉走了。他甚至没时间生气,就又投入到下一场“抢煤”大战中。于振文的公司有20多名业务员,他们的工作除了联系购煤的客户,还需要维护跟煤矿关系。跟于振文公司合作的煤矿有20余家,他告诉记者,往年并不需要总跑煤矿,订多少煤,打个电话矿上就会直接发货,但今年,不跑煤矿就意味着搞不来煤,“煤矿既不会把价格定死,也不会保证你能拉到多少煤,只能根据产能来分配。”从9月初起,涨价就变成了常态。拉煤也开始需要排队。最紧张的时候,在矿上排三天三夜都拉不到一车煤。而即使是通过招投标采购的煤,煤矿说不卖就不卖了。“往年拉煤排一天队,就算是时间很长了。他(煤矿)不卖给我,我就只能给客户退款。”于振文告诉记者,以往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在煤价持续上涨的日子里,每天看着价格“蹭蹭蹭”往上涨,于振文觉得全身的血也“蹭蹭蹭”往头上涌。他惜售,卖出去的量一直不多。到10月中下旬,他手里的煤已经在港口囤了50万吨。“每吨100元,总价就是5000万,每吨200元,总价就是1个亿。” 有段时间,他晚上都睡不着,整宿盘算自己囤的煤能挣多少钱。据生意社的数据显示,10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的市场价1800元/吨,至10月19日,最高已涨至2600元/吨。以此计算,于振文手里的煤值近13亿。如果不干预,煤价还会涨在10月下旬以前,于振文的手机24小时不关,客户半夜打来电话,他也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很忙,很累,但很兴奋。”于振文称,当时他一度以为煤价会上探至3000元/吨。于振文称,每吨煤的运费、人工等成本加起来差不多270元,假设坑口价若是1400元,那每吨煤起码要卖到1670元,才能保证不亏。但一直以来,港口价的上涨速度远不如坑口价上涨的速度快,因此,煤老板们通常都是把煤运到港口之后囤几天,等港口价涨起来再卖。他们和客户所签的合同,也取消掉了“违约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条款,“谁也不敢承诺能多少钱给多少吨煤。”鄂尔多斯煤炭贸易商徐清波同样表示,那段时间他在和客户签合同时,不会把价格“锁死”,一般都注明是“随行就市,以煤矿调价函为主”。“涨价之前,煤矿都会发涨价函,我们就把涨价函发给客户,如果客户能接受新价格,合同就履行,如果接受不了,合同就不履行了。”徐清波介绍道。但如果煤价在运输过程中跌了,那么到了客户的目的地之后,对方因此拒绝收煤,这个损失也只能煤老板自己承担。徐清波称,如果没有行政干预,煤炭市场的价格肯定还会继续涨,他甚至看不出价格何时才能刹住车。在他看来,如今价格持续下跌是因为煤矿供应增多,“国家鼓励煤矿释放产能,产能上来了,煤价自然要下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煤炭价格短期涨幅过高,是因为需求增长快,供不应求造成的。“中国基础能源供给以煤为主,煤炭价格太高,对下游影响会比较大。”在煤炭网分析师赵玉伟看来,每年的九十月份,本该是煤炭市场的淡季,但今年淡季不淡,反而出现大幅上涨,明显是供应不足造成的。“不管是增速还是产量,供应方的增速都大幅低于需求方。”一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1-10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0%,其中火电增长增长达11.3%。2021年1-10月全国原煤产量33亿吨,同比增长4%,远低于同期火电发电量增速。“很多企业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在价格低位时储备不足,有需求的时候,供给又不足,价格就是这么被推高的。”赵玉伟说。西部一家煤矿正在向外运输煤炭“几千万、一个亿地往下掉”转折出现在10月19日。当天下午,国家发改委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看到新闻中“价格干预措施”时,于振文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想到白天以2600元/吨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煤价,“不甘心”还是在心里占了上风。同日晚,国家发改委官信上连发三篇关于“整顿煤炭市场价格”的文章,于振文也看到了,但根据几十年的经验,他判断煤价还会保持上涨,不会一下子被打下来。这一观点被不少煤老板赞同,他们普遍认为“供应不足,需求还是很大”。于是,第二天上班,于振文告诉公司的销售人员,正常采购和发货,如果有煤矿有煤,可以多要一些。然而于振文没注意到的是,当晚动力煤主力合约(即成交量最大的合约)大幅低开,很快就封死跌停。就连动力煤其余合约也全部跌停,焦炭、焦煤同样不例外。第二天,环渤海动力煤价继续小幅下跌。彼时于振文还笃定,煤价会很快再涨起来。然而到了10月22日,环渤海5500大卡的动力煤报2350元/吨,较前一日又下跌了200元。这一天,于振文的资金账户缩水了1个亿。虽然心痛,但他还是强压下了清库存的念头,“那时候我是还觉得煤价会反弹。”他回忆道。然而煤价却自此开启了一路下跌模式。每天看着账户资金几千万、一个亿的往下掉,于振文开始失眠,价格一跌再跌,囤的煤却卖不出去了。“没人要,大家都在观望。”生意社的数据显示,到11月1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跌至1290元/吨,较最高点已是“腰斩”。翻覆只在几天之间,10月16日之前,客户们拿钱都买不到煤,10月19日之后,就没有人买煤了,徐清波此次侥幸全身而退,“我是直接从煤矿拉出来就卖,不囤。”他介绍道。他的经营模式是找二十余家优质煤矿签合同,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分配购煤指标,“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利润空间低。”按照徐清波的说法,从他手里售出的煤,一吨最多也就赚20元。但他不少朋友损失惨重,“客户一夜之间都消失了,现在只有老朋友会打电话寒暄一下,问问煤价如何。”“此次煤价暴涨,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嫌疑。”林伯强表示,煤炭供需关系,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入手,这是解决短期矛盾的唯一办法。10月中下旬,徐清波去了一趟包头的煤炭工业园。他发现,那里囤煤的人很多,“基本都有几万吨。”他分析,大家都想高价出,当价格开始跌的时候,需求一下子减少了,再想出手就困难了。王安平今年赔了1000多万,此前几个月,他陆续囤了5万吨煤,平均收购价约为1500元/吨,加上运费、人工等成本,他需要卖到1800元/吨才能略有盈利,由于抢到煤不容易,他决心等个好价格。在煤价刚开始下跌时,王安平就在第一时间以低于市场价50元的价格卖掉了手中的存煤。“如果不是跑得快,现在得多赔好几千万出去。”王安平颇为庆幸。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越往后,煤越不好卖。11月份以来,于振文和公司的业务员每天都在打无数个电话找客户,电厂招投标的时候,他们也会悉数主动投标,就这样赔着本卖,半个月后,他们卖完了囤积的煤,亏损超过5亿。博弈新格局,煤老板出局11月30日,西部一家煤矿下发了今年最后一次调价函,将5500大卡的动力煤调至950元/吨,这比10月17日开始执行的1370元/吨,下降了420元/吨。“此前的价格确实有些高。”该煤矿的销售经理李安和表示,最高价公布后,直接找上门的客户一下子少了50%,购买的主体变成了刚需客户,就是所谓没有库存的企业。对于今年的煤炭市场,李安和觉得,是煤炭紧缺造成产销都不平衡。“比如一个矿井年产核定产能是330万吨,每年就只能销售330万吨。”李安和说,国家有规定,煤矿在完成每年的产能后,就不能再产,也不能再销,只能维持检修状态。目前李安和所在的公司就处于前期库存全部卖光,今年产能也已经完成的状态,“从上个月开始,就在检修设备了。”但毫无疑问,在今年的煤炭市场上,煤矿是最大的赢家。据徐清波了解,不少煤矿在前10年亏的钱,今年1年全赚回来了。李安和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今年煤矿都不亏,老矿机煤矿都能盈利。成本低的新矿机煤矿盈利甚至可以翻番。往年我们收支基本持平,有时候还略亏,今年不仅盈利,利润也是近几年来最好的。”由于来拉煤的煤老板都付现金,煤矿今年现金流很充裕,“往年都是承兑,把煤卖出去半年后,才能拿到钱。”也有头疼的地方。往年这时候,李安和就已经进入了出差高峰期,不仅需要去要账,还要去谈新一年的合同。“合同基本上这时候就确定下来了。”但今年,他的客户还有不少没签订明年的供煤合同。李安和称,这背后是煤矿与各大用煤客户之间的博弈。“有些企业还想等等,看价格能否往下压,但也有企业怕明年买不到煤,就签了合同。”李安和告诉记者,“往年我们得签合同才能把客户约束住。要是不签,心里就没底,怕第二年生产出来的煤没人要。”12月28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最低已经跌至860元/吨。于振文往港口发了8000吨煤,他不敢再多发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应受访者要求,除林伯强、赵玉伟外,其余采访对象为化名)...
在科幻电影《X 战警》中,Professor X 能以意念控制人类,每当你看到这一场景时,是不是特别羡慕不已、连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超能力呢?如今,也许机会来了——你可以先从用意念控制“机器人”开始。近日,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的科学家团队,就开发了一种可以仅借助人类大脑发出的电信号就能控制机器人的强化学习系统——无需任何语音控制或触控功能,使用者只需要简单地“想一想”,就可以操控机器人完成移动、拿取物体等任务。据论文描述,这项基于脑机接口的研究,目前主要针对瘫痪患者,可以让机器人更加准确、快捷地辅助瘫痪患者的正常生活,以提高他们身体的灵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以“Customizing skills for assistive robotic manipulators, an invers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with error-related potentials”为题,已发表在 Nature 子刊 Communications Biology 上。意念控制的前提:规避障碍多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辅助患者控制身体的系统,以帮助瘫痪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必需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帮助瘫痪患者恢复一定的身体灵活性,因为他们可以操作机器人来代替自己完成任务。然而,目前的辅助设备一部分仅限于通过摄像头等装置实现自动避障,控制权并非在瘫痪患者自己这边。另一方面,即使是瘫痪患者掌握避障选择权,也都是基于语音或操作控制面板来满足需求,普适性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此次研究团队希望首先解决“机器人规避障碍”的问题。因为患者们的所有日常活动都会涉及这一点,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避障系统,对患者来说,机器人就没有了辅助意义。因此,研究人员从他们几年前开发出的机械臂着手,该机械臂可以来回移动,不断实时定位它面前的物体,并绕过移动路径上的障碍物。大脑电信号与逆向强化学习论文通讯作者之一、EPFL 学习算法与系统实验室的负责人 Aude Billard 教授说:“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不仅对机器人进行了编程以避开障碍物,而且选择了一些其他更难的任务,例如在桌子上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然后要求机器人避开水杯、将目标物体拿到指定位置。”图 | 机械臂避障示意图。(a)机械臂原本的移动路径;(b)机械臂完成更难任务时的移动路径;(c、d)患者使用控制面板上下左右操纵机械臂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起初,机器人会自动选择将物体移到较远的地方,从而清理出一条对某些障碍物来说较宽的路径。但问题在于,这条路径对其他大点的物体来说不够宽,而且有时移动的距离也不够远。那么,能不能在患者的脑海与机器系统之间建立某种连接,来真正实现“意念控制”以达到更完美的避障效果呢?要实现“意念控制”,首先需要设计出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完全根据患者脑海中的想法来调整机器人的各种运动。于是,工程师们为患者戴上配有电极的头罩,该头罩可以对患者的大脑活动进行脑电图 (EEG) 扫描,一旦出现异常的电信号,就会对机器人的行动产生影响。当机器人按照设定的 AI 程序进行避障时,患者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看着机器人。如果机器人做出了不正确的动作,患者的大脑会通过一种清晰可辨的电信号发出“错误信息”的警告,就好像在对机器人说“No”。一旦接收该信号,机器人就会停止当前动作。但实际上,它并不能确切地“理解”问题出在哪里。例如,自己当前究竟是离障碍物太近还是太远?因此,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基于逆向强化学习方法的算法,来帮助机器人去进行“推理”,以找到正确答案。首先,错误信息会被输入到算法中,计算出患者想要什么以及机器人应当采取什么行动。这实际上是通过试错过程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机器人会开始尝试不同的动作,看看哪个动作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并不会花费较多时间,机器人通常只需要尝试三到五次就能找出正确的反应并执行患者的愿望。图 | (左)机器原本生成的避障轨迹,红色区域表示可能出错的路径;(右)经过患者大脑纠正后的避障路径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以机械臂拾取、放置、避开物品等任务为例,并在受试者身上验证了该方法。此外,用户还能够训练机器人控制器来调整其自动接近障碍物的方式,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机器人活动轨迹。未来的发展不过,该技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正如论文通讯作者之一、EPFL 脑机接口实验室的负责人 José del R. Millán 教授所说:“此次开发的机器人AI程序可以快速进行学习,但你必须在它犯错时用意念告诉它,只有这样,它才能迅速纠正当前的行为。”研究团队也表示:“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之一就是开发出更加智能、准确的错误信号检测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研究已经部分实现了“直接依靠脑电波控制机器人”。实际上,仅仅在中国,平均每 1000 人中就有一位脊髓损伤患者,因此这项研究成果无疑为这些患者带来巨大希望,让他们不需要语音控制或触摸功能就能控制机械系统,在最大限度上回归正常生活。此外,研究人员还表示,希望最终使用此套算法系统来控制轮椅。毕竟对于患者来说,轮椅就是他们的四肢,“尽管目前仍有许多工程困难需要克服,但是如果实现了意念控制轮椅,那才是真正意义上从禁锢的身体中解脱出来。”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期货合约操纵是期货市场较常见的违法违规类型,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渐行渐近,该类行为将无处遁形。12月29日晚间,东北证券公告称,因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的全资孙公司渤海融幸涉嫌操纵期货合约,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坚决从严打击恶性操纵市场及内幕交易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并综合运用多种追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就在近期,已有期货操纵案件被判罚并追缴违法所得超7亿元。当前,备受业内关注的《期货和衍生品法》已经通过一读和二读,有望在2022年三读后正式发布。一位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较多,相关立法出台可均衡配置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保障期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对于市场主体实施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违法行为,投资者可提出民事赔偿等都需要法律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截至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已突破1.2万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44.5%。今年1月至11月,场内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达到69.19亿手和536.4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1%和40.27%。渤海融幸遭立案调查具体看来,东北证券12月29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28日收到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期货”)报告,渤海期货的全资孙公司渤海融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渤海融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渤海融幸涉嫌操纵期货合约,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公开资料显示,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是指以获取不当利益或转嫁风险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等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制造证券、期货市场假象,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期货投资决定,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行为。不过对于此次涉嫌操纵期货合约,证监会尚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东北证券公告表示,公司将督促渤海期货、渤海融幸全力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关注监管调查进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此外,天眼查信息显示,渤海融幸成立于2016年,渤海期货通过渤海融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渤海融幸100%股份。渤海融幸经营范围较广,包含国际贸易、黄金制品、石油制品、纺织原料、食用农产品等。渤海期货于2017年在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挂牌,2021年证监会评级显示为A级期货公司。但是业绩并不理想,渤海期货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下滑51.04%。基本面不佳甚至连类了母公司业绩,东北证券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7.0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71%,而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因为子公司渤海期货的现货业务减少,从而导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相关立法渐近,期货操纵无处遁形据了解,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最多的类型便是操纵期货合约,通常操作为借用、租用或者使用自身实际控制的账户组连续交易或者进行自买自卖交易,以此来控制某一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记者翻阅此前操纵期货交易案例发现,涉嫌操纵期货合约谋利问题均受到严肃查处。例如,国家审计署12月21日发布了《2021年第5号公告:审计署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披露了审计署持续跟踪了解移送有关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在24起审计移送有关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中,共有38人、2家公司受到严肃查处,3个地方行政单位受到严肃问责。其中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远大物产”)被判处罚金3亿元,为数额最大。具体看来,2016年5月至8月,远大物产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下称“远大石化”)利用资金优势,控制18个期货账户,大量连续买入聚丙烯期货合约PP1609,同时在现货市场通过直接购买、代采代持等方式大量囤积现货,制造聚丙烯需求旺盛氛围,影响期货合约价格,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犯罪。当时,远大石化操纵PP1609合约价格历时超过3个月,共70个交易日。在此期间,PP1609合约价格自6280元/吨起步,最高触及8516元/吨,累计涨幅超过30%,其中6月27日和7月4日两个交易日录得涨停。最终于2020年9月,远大石化以操纵期货市场罪被判处罚金3亿元,追缴违法所得4.37亿元;远大石化原法定代表人吴向东以操纵期货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487.58万元。证监会此前表示,操纵市场制造虚假价格,引发市场波动,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仅规定了操纵行为人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规定尚属空白,这不利于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随着期货法进入二读,衍生品立法趋于完善,严格约束行业规范,明确有力处罚违法行为。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年国际期货大会上提到,今年以来期货行业基本法制定取得突破性进展,《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一读和二读,有望在2022年三读后正式发布。目前根据草案内容可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了对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没款金额。根据草案第一百四十二条,操纵期货市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在期货市场投资者保护方面,草案提到交易者提起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期货民事赔偿诉讼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且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原料报送码来了。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通知,自明天上午9时起,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其授权企业可以登陆该平台报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行业期待已久的原料报送码申报平台终于要上线了,原料商、工厂、品牌方迎来了新的考验。“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原料报送平台终于开启了”“靴子总算落地了”……上述消息发布后,行业人士纷纷奔走相告。有法规资深人士表示,上述平台上线代表着国家对于化妆品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的关键一环即将打通。明日9点,原料报送系统正式开启近期,广东、浙江、上海等各地药监部门相继发出了“2022年1月1日起,企业要做好‘原料安全信息填报’”的通知提醒,行业对于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即原料报送码申报平台)翘首以盼。今日(12月30日),靴子终于落地。根据国家药监局的通知,“明天上午9时起,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其授权企业可以登陆该平台报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截自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境外用户版)根据化妆品原料质量安全相关信息报送指南,原料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应当包括原料商品名、原料基本信息、原料生产工艺简述、必要的质量控制要求、国际权威机构评估结论、其他行业使用要求、风险物质限量要求等。按规定,原料商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填写和提交资料,申报成功后即可获得相应原料的专属原料报送码。据悉,原料报送码由五位生产商数字编码、六位原料数字编码和三位原料规格数字编码组成,每组编码间用“-”相连。有资深法规人士介绍,原料报送码是针对所有原料的,如今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意味着,每款原料即将拥有“身份证”。多位原料商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料商获取原料报送码后,就可以将其提供给下游购买原料的工厂或品牌方,后者在进行化妆品注册/备案时,填写产品所使用的原料信息时,与该原料的报送码进行关联就可以了,此举将大大简化注册备案的流程。根据此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 第35号)”, 自2022年1月1日起,注册人备案人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自2023年1月1日起,注册人备案人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此前已经取得注册或者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在2023年5月1日前补充提供产品配方中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这说明,除上述5种功能原料立即执行,其他原料尚有一定过渡期。原料商或可“一劳永逸”青眼了解到,在原料报送码申报平台正式上线之前,就已有不少原料商企业开始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德之馨相关负责人向青眼透露,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始按照法规要求,着手准备原料报送的相关文件,目前资料已基本准备好了,只待报送系统上线后,就开始安排原料安全信息的报送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无论每款销量的情况如何,只要是在中国市场上有过销售记录的原料,德之馨都会完成报送。”上海彦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向青眼介绍,国外的原料商生产企业在国内往往都有多个代理商,因此,一般也是由原料生产商直接进行原料安全信息的报送,然后再把报送码提供给各个代理商,再由代理商提供给下游的工厂或是品牌。“目前,我们也协助国外的原料企业准备原料报送的相关资料。”他说,“如果涉及到国内企业为国外原料生产商进行原料申报,则国外厂家提供授权书。”杨洋进一步表示,目前有部分国外的原料商可能会嫌麻烦而不愿进行原料安全信息的报送,“例如,某个原料商如果有成千上万个原料,那么,对于它而言,原料报送的工作量就很大了,可能有的原料商就只愿意报送或者优先报送销售较好的部分原料。”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信息,“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后,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境内责任人仍可以通过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填报原料生产商出具的原料安全信息文件,也可以填写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生成的原料报送码关联原料安全信息文件”。而也就意味着,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仍可以自行填写原料安全信息,不与原料商进行关联。不过,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古玉龙则认为,“这也仍需要原料商将原料的各种相关信息提供给工厂或品牌方,其实与原料商自己报送要准备的资料也是差不多的。因为毕竟一款原料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必要的质量控制要求、风险物质等信息也只有原料生产商自己才清楚。”由此可见,不管是原料商自行进行原料报送码的申请,还是工厂或品牌方自行在化妆品注册备案时填写原料安全信息,均需要原料商企业对每一款销售的原料准备相关的信息。有行业人士认为,整体而言,对于下游的注册人/备案人(即工厂或品牌方)而言,有了原料报送码后,化妆品的备案工作将更为便捷;而对于原料商而言,其实也是“一劳永逸”了,以后就只用向下游提供原料报送码,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更改原料需更新备案不过,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原料报送码申请平台的上线,也意味着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与原料商的绑定进一步加深,如果遇到原料断供或者更换原料商的情况,注册人/备案人就必须变更原料信息。甚至还有工厂负责人称,“更麻烦的是,假设原供应商的原料不够做一锅的料了,就只有放在那里干等了。”此外,还有工厂负责人表示,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进口的原料容易出现到货不及时的情况。“我们以前可能会选择直接换其他厂家的原料,但是现在就会陷入两难,要么是去变更备案,要么就是等待。最关键的是,等国外的原料到了,产品的备案还又得重新改回来。”他说,“到时就会在‘抢时间’和‘省成本’之间进行抉择。”“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料作为化妆品的上游领域,当原料商与下游深度绑定后,只要上游有一个‘风吹草动’,下游就得跟着变了。”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说道。不过,总体而言,原料报送码对于化妆品行业监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多位行业人士均表示,原料报送码平台的正式上线对于化妆品安全的监督溯源意义重大。“简单来讲,即万一化妆品出现了安全方面的问题,监管部门就可以根据原料报送码来溯源,找到相对应的原料生产企业,化妆品责任主体将更为明确。”杨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这是我国化妆品行业真正的把监管范围扩大到每家客户实际采购的原料上了。”正如德之馨大中华区销售及市场总监劳树权曾接受青眼采访时所说的,“管好原料也就管好了化妆品。”由此可见,原料报送码申报平台的上线,对于从源头上确保化妆品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美美美”通过第三方平台向银行贷款整形,殊不知,在还清分期贷款数年后,征信竟然莫名其妙出现了“污点”,还背了一笔新贷款。近段时间以来,有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布投诉称,通过即分期平台办理了医美分期贷款,放款方为广东南粤银行,在还清贷款数年后,却发现征信报告出现了逾期记录,更有甚者还背上了新的欠款。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从时间线来看,该现象大多发生在2018年,时隔许久为何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消费者征信“污点”究竟由谁来负责?还清“美容贷”征信惊现逾期“不久之前我查询征信报告时发现,自己在广东南粤银行出现了一笔逾期记录,一晚上也没睡好觉,第二天去领结婚证也没有心情。”张敏(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张敏怎么也没有想到,多年前已经还清的一笔分期贷款竟让自己的征信出现了“污点”。2017年4月张敏通过医美医院在即分期平台上申请了一笔贷款,总共分12期还完,在2018年4月还清最后一笔尾款后,她便不再关注这笔贷款。殊不知,在不久前查询征信报告时才发现自己多了一笔逾期记录。根据张敏提供的结清证明,其当时的还款明细显示12期都为“已还”,账单详情也显示为“已结清”。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和张敏一样,多位申请过“医美贷”的消费者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从时间线来看,该现象发生的时间大多在2018年,除了在还清贷款后出现逾期记录外,也有消费者出现了新增欠款的情况。“我在2017年通过与美容机构合作的即分期平台办理了按揭贷款,还款的时候没有任何逾期,在还清整形贷款两年多之后,却被广东南粤银行催债说至今仍有欠款未还。我在即分期应用程序上的还款记录显示,未还账单为0,结清账单也显示为已结清,银行为什么还说我逾期。”另一位消费者李月(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上述消费者均是通过医美医院在即科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科金融”)旗下的即分期平台办理了医美分期贷款,放款资金方为广东南粤银行。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即科金融于2015年12月与广东南粤银行达成合作,合作模式就是助贷。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我司通过场景和技术帮助广东南粤银行推荐客户,仅提供技术和服务。客户申请入口和还款入口都是通过我司APP。借款客户每月通过这个专门的还款入口,和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还款,还款款项直接支付给广东南粤银行,不会进入即科金融账户。”消费者征信“污点”谁来负责?在“美容贷”这笔分期借款中,究竟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消费者征信出现“污点”?一位消费者发布投诉帖称,曾致电广东南粤银行,对方回复说,即分期没有及时把钱给到该行,导致征信出现了逾期记录;而致电即分期客服电话,对方则表示,客户在即分期账单早已结清,是广东南粤银行内部出现了问题导致逾期。上述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017年9月,广东南粤银行因其他平台出现问题,在无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合作。合作终止后,该行并不切换还款通道,也不付即分期服务费,继续使用即科金融的服务。我司和广东南粤银行合作,累计助贷数十亿,广东南粤银行已完全回款,但现在仍拖欠我司服务费。客户逾期和上报征信,是广东南粤银行上报征信中心,调整更正也仅能由其操作申请。”有多位消费者在采访过程中也透露称,在出现逾期后,已先后向广东南粤银行沟通删除逾期记录事宜,并按照该行的要求提供资料截图以及银行流水,但时至今日,均未得到回复。“当时和广东南粤银行人员沟通,他们回应称,如果想让征信上的逾期记录消除,就要重新再还一次钱,会提供一个银行方面的对公账户。当时结清的金额为1.2万元,现在逾期的金额已经超过1.7万元。银行和即分期解除合作关系的事情我压根就不知道,没有人通知我。”李月称。针对消费者投诉的相关问题以及事件处理最新进展,北京商报记者向广东南粤银行致电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广东南粤银行一直未答复,我司告知客户可协助提供法律援助,安排专人与客户对接,协助客户准备起诉材料,后续调整进度也将及时更新反馈给客户。”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作为电子交易系统的开发、设计、维护者,有义务对各项软硬件设施及时更新升级,最大限度地防范资金交易安全漏洞,防止出现数据错误。从现有资料来看,因银行与助贷机构之间停止合作,导致客户无法使用原有还款入口进行还款,从而产生了逾期记录。可见,导致客户不能及时还款的原因在于银行单方面变更了还款途径或通道,而银行方面没有就上述数据接口对接问题及时作出系统更新,过错在银行方面。王德怡进一步强调称,鉴于上述后果可能影响一批客户的征信,靠客户单方面找各个部门协调解决,成本太高。银行应当就该次事件成立调查组,查清事实,及时给出技术方案。银行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为客户消除影响;若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依法赔偿。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内控治理体系医美领域曾作为银行消费贷的一大创新场景,精准触碰到了部分人群的“容貌”焦虑。不过,对银行来说,创新场景固然重要,但保护消费者权益更是重中之重。零壹智库分析师李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自身流量有限的考量,中小银行会采取与消费场景平台合作的方式,开展消费贷业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合作平台的资质、合规性与贷款期限费率公示等方面,商业银行会存在一定漏洞,这也是2021年初监管部门收紧助贷业务的主因之一。李薇进一步指出,今后,银行与外部流量平台合作时,若发现平台方存在着大量发布微整形、贷款广告的情形,应及时停止合作,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且要求平台方在明显位置告知用户,贷款逾期将上征信记录,提升消费者的征信保护意识,银行也需要定期宣传征信知识,加强消费者教育。而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银行在创新消费贷的过程中,需要在业务发展和风控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比如,健全管理制度并且完善内部治理,加强整体的风险处置能力,特别是对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线上业务,一定要完善线上系统、提升抗风险能力。...
谋求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仍将是主基调。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新一轮医改步入“深水区”的关键年,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深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2021年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相关政策超过500条,其中医药政策占据60%,随后是医疗政策、医保政策。以发文机构来统计,则以国家药监局发文最多。医药健康是强监管行业,对政策的敏感度非常高,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都会对行业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21年政策发现,以医保支付体系改革贯穿全年,在着眼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购药难”大棒指挥下,机构端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诊疗端全面铺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采购端推行药品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化常态化实施,销售端全面推动医保药品“双通道”机制落地,研发端划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创新分割线全面推动医药创新升级。其中,带量采购和DRG/DIP改革分别在采购和支付两个关键环节牢牢占据了主动,在原中航基金监事会主席董文政看来,这是由当前医药领域最大的矛盾——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与有限的医保资金之间的压力所致,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市场准入和销售模式。此外,CDE出台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研发新规,更是成为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剑指低水平重复研发竞争,助推中国生物医药研发从“中国新”向“全球新”升级跨越。这也使得医药行业开始全面聚焦“me better”“first in class”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如国内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果断砍掉多个“me too”项目;跨国药企引入中国市场的创新药物数量不仅更多步伐也更快。在持续药政改革带动下,中国医药创新活力日益增强。在挥别2021年之际,面对新的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又将如何发展?毫无疑问,谋求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仍将是主基调。正如二次出山的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在不久前的一次行业会上所言:“在稳定中求发展求变革。”医改“深水区”2021年,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医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在医保方面,出台了医保基金监管、DRG/DIP支付试点等众多改革新政,其中发布的《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是将我国医疗保障上升到基本法律高度,解决医疗保障改革发展整体无法可依的问题;在医疗方面,发布了合理用药、分级诊疗、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医药则有注册审批、一致性评价、监督管理方面等多个文件。上述政策联动性较强,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从2018年的“4+7”至今,国家层面已经进行了六批集采,前五批是化学药品共218个。实际上,相关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规则逐渐成熟,2021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实施。由此到2021年,国家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类开始扩围。药品从常规化学药扩展到胰岛素专项集采,国家高值耗材集采也从冠脉支架扩展到人工骨关节。带量采购解决了仿制药及原研药专利过期后的定价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医院准入和支付问题,通过一致性评价这一前置性条件,将两类药品的“同品、同质、同价”逐一落实。在这个政策落地的同时,将医药行业既有的销售模式也进行了彻底颠覆,药企的营销费用大幅下降。这对整个医药行业来说冲击巨大。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直言,带量采购等政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让整个医药行业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过往成熟的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想要再维持高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带量采购解决了药品的“入院”问题,DRG/DIP则是在“出口”处把关,通过疾病分组、分值系数、病案首页等指标设置和管理,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也有了明确且规范的定价依据。2021年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医保发〔2021〕48号),拉开了全面落实新一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序幕。另按“十四五”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随着这一目标的逐渐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耗方式、诊疗方式,甚至医院的定位和运营管理都将重新调整,公立医院的业务将发生较大改变,以往粗放式、规模扩张式运营机制,从而转向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体现医疗服务技术价值,院内药品使用将以治疗价值为主导,杜绝“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这也将直接影响药械企业的药品耗材销售和使用。“做时间的朋友”公立医院占据了我国药品终端主要市场份额,也是药品的购买“大头”,为此,对于药企来说是核心所在。就药企而言有两个重要的关键环节:生产药品、销售药品。上述支付改革直接影响着药企销售营收情况。而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指挥棒也直接传导至药品生产环节,什么样的药是市场需要的?带量采购已告诉药企,国家医保会对仿制药、专利过期的原研药如何买单;国家医保谈判则是给创新药指出了一条医保快速准入道路。此前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创新药能够及时进入医保目录,进入医院直接影响药企的生存,以及后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创新等。随着近年来的创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等改革,药品审评明显提速。据业内统计,2021年IND首次申请品种再创新高,截至2021年12月19日,国内化学药1类品种首次申请IND数量>243个,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增品种数量上的翻倍。与此同时,国家医保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新上市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步伐加快、时间进一步缩短。如荣昌生物“双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创新药泰它西普、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两款药物分别于2021年3月、2021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随后参加国家医保局谈判并成功被纳入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不过,国家通过改革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对创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7月CDE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为当下医药创新同质化、研发“内卷”行情降温。事实上,为了应对行业“内卷”,积极谋求创新药“出海”也是2021年行业一大变化。在加科思董事长王印祥看来,这也会是药企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2021年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也已成一大趋势。从百济神州的PD-1替雷利珠单抗及TIGIT单抗、天境生物的CD47再到荣昌生物的ADC新药等,金额从10亿到200多亿元不等。除了License out,License in也是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近年热衷的BD合作模式。在近两年火爆的交易氛围之下,2021年除了本土创新药企,更多的国内传统药企也加入了License in行列,中国药企的License in开始走向全球权益。从受让方企业数量来看,2021年再鼎医药的License in数量最多,除了再鼎医药、云顶新耀、基石药业等一批以License in为主的国内创新药企继续引进项目外,石药集团、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传统药企也在通过License in加速创新转型,引进了来自海外或国内其他创新药企的项目。其中创新型研发企业之间合作也在增多,如亚盛医药与信达生物、三叶草生物等之间的合作,对此,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近几年药审改革以及集采、医保等不断推进的市场调整,无论是外资药企、传统药企还是创新药企,面临的都是全新的市场环境,都希望选择能够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双方有长期发展、共同推广的目标共同发展。2021年备受瞩目的传统药企恒瑞医药也走上License in的道路,并且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不过,孙飘扬仍强调恒瑞始终贯彻一个基本原则:以自己研发为主,外部引进为辅,通过引进来和恒瑞自己的产品进行组合,推动恒瑞已有管线的发展。自主研发和创新才是恒瑞的生命线。对于医改进入“深水区”以及当下“内卷”等变局的应对,在采访中,多位创新药企负责人的答案如孙飘扬,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需要靠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