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核定征税的税负相比查账征税税负要低很多,往往会成为高收入者避税常见的手法。但是从今年开始,这种避税手法或将“不复存在”。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下称《41号公告》)称,自2022年1月1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下称“独资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很多股东是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41号公告》的下发对他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个政策不涉及普通投资者,股民炒股仍然是免个人所得税的,对A股市场没什么影响。”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该《41号公告》主要是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对他们的影响较大。规范税收征管,意味着漏缴、避税是不大可能了。”只针对权益性投资《41号公告》称,“独资合伙企业应自持有上述权益性投资之日起30日内,主动向税务机关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的情况;公告实施前独资合伙企业已持有权益性投资的,应当在2022年1月30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的情况。税务机关接到核定征收独资合伙企业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情况的,调整其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41号公告》只针对‘权益性投资’,且是持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沪上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41号公告》,今年起,只要有权益性投资就必须在30日内主动报送,“以前有的,在今年1月30日前报送。”他表示,为何此前那么多高净值人群热衷于设立独资合伙企业,目的就是为了规避股权转让等权益性资产带来的税收。“因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投资人取得的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在某些城市对于独资合伙企业是按照核定征收方式交税的,这就给很多人留下了借道‘核定征收’进行避税的机会。”那么,“核定征收”与“查账征收”的区别有多大呢?“你投资的企业给你分红,这就是权益性投资。”某上市公司董秘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人的公司税后净利润是10亿,他持有该公司90%股权,10亿元全部作为分红后,他可以分走9亿,同时他需要缴纳20%分红税,大概1.8亿元,他最终可以获得7.2亿元。但是,如果他以个人独资企业来持有这家公司90%股权,同样分走9亿元,根据核定征收的方式,可能只需要缴纳两三千万税款,这样他就避开了近1.5亿的税。”目前,这种“权益性投资”只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并不针对个人投资者炒股的资本利得。因此,董登新认为,个税法规的更新,一方面体现了国家为减轻纳税人负担、为中低收入人群减负的决心,另一方面是加强了对个人(包括高净值人士)通过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取得经营所得的税务合规管理。上市公司部分股东将受影响实行查账征收政策后,股权转让所得将以股权转让收入扣除实际发生的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计算。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中多数存在独资合伙企业的情况,是否会受到此次《41号公告》的影响?2022年1月6日,当天上市的新股——国芯科技(688262.SH),其第一大股东宁波麒越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是合伙企业;还有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东,如宁波嘉信佳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天创华鑫现代服务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天创保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都是合伙企业。“这个要看这些私募股权基金当时设立之初,是否采用的是查账征收的模式?因为PE的退出是持续性操作,如果设立之初就是查账征收模式,就不会受到此次‘核定’改‘查账’的影响。”上海某PE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一些私募股权基金采用的是“有限合伙”的架构,“以有限合伙做私募股权基金的LP,如果设立之初也采用了查账征收模式,同样不会受到影响。”他也指出,有些城市为了招商引资,也会以核定征收来吸引一些PE落户,“那就比较麻烦,这些上市公司股东未来的分红、减持肯定会受到《41号公告》的影响,影响主要在于实际纳税会增加。”在《41号公告》披露之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在此后发布了《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以及《关于延续实施外籍个人津补贴等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对于上市公司的合伙企业股东中的个人LP将来适用哪种税率?沪上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资合伙企业的个人LP取得经营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5%-35%;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并非网传的45%,没有那么多。”他更正道。不过他提醒个人LP,要抓紧对名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进行核实和梳理,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评估调整征收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净值人士,应该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在个人所得税筹划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综合考虑。”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独资合伙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利用“核定征收”方式避税,“是利用税法的漏洞和滞后性,违背税法精神的违法行为,而税务筹划是合法合理,甚至受到鼓励的。”...
外资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日渐提升,假外资的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哪些北上资金的经纪商,更像假外资?假外资2021年行为特征如何?近期,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发布专题报告《识别假外资:内地营业部与北上经纪商的共振》,独辟蹊径从龙虎榜营业部视角出发,定量发掘出与内地机构行为较为一致的8家“异动经纪商”,并进行深入剖析。 背景:证监会叫停“假外资” — 12月17日,证监会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自规则实施之日起,香港经纪商不得再为内地投资者新开通沪深股通交易权限。政策实施之日起1年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存量内地投资者可继续通过沪深股通买卖A股。过渡期结束后,存量投资者不得再通过沪深股通主动买入A股,所持A股可继续卖出;无持股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权限由香港经纪商及时注销。 消息公布当天,北向资金结束了12月以来持续净流入的状态,12月17日与12月20日分别净流出65.6亿元和9.7亿元,市场也连续两个交易日小幅调整。 香港地区对配资监管相对宽松,资金成本也更低,部分内地投资者利用这一便利,通过香港配资绕道回内地参与股票市场投资的现象也已存在多年。而对于假外资所处的经纪商,有观点认为以中资机构为主。本文我们将另辟蹊径,从龙虎榜视角追踪北上经纪商与内地营业部的一致性,给出可能潜藏有“假外资”资金的北上经纪商,并对其2021年的行为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消息公布当天,陆股通结束多日连续流入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香港市场资金成本更低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龙虎榜视角下的异动经纪商 — 1、券商系经纪商是龙虎榜中陆股通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力量 沪深交易所每日会在其“交易公开信息”栏目中汇总公布部分异动股票的交易信息,包括当日/多日买入与卖出金额最大的五个营业部及其买入、卖出金额等,投资者习惯称之为“龙虎榜”。龙虎榜能够反映当前市场最热点的交易动向,各大上榜营业部汇聚了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力量。随着陆股通标的池的扩容,以及北上资金对A股参与程度的提高,北上资金在龙虎榜中的参与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陆股通资金在龙虎榜中的参与比例不断提升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在龙虎榜数据中,深股通专用/沪股通专用是北向资金的专用交易通道,与其他营业部一样,其记录的是通过深股通/沪股通交易通道交易的所有北上经纪商对该股票的买入与卖出金额。我们通过对北上托管数据的分析也发现,所有经纪商对该龙虎榜股票当天的净买入金额之和,与龙虎榜上所公布的净买入金额基本一致(表中的红色字体单元格)。 某股票的龙虎榜数据示例资料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部分营业部为简称,下同) 龙虎榜中陆股通对股票的净流入为当日所有经纪商对该股票净流入金额之和资料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从经纪商托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龙虎榜上陆股通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但其背后所对应的不同托管机构的交易方向往往是有分歧的。我们统计了2017年以来的龙虎榜数据,当某股票当日龙虎榜出现深股通专用/沪股通专用时,记录各北上经纪商当日(或多日)对该股票的净流入情况,并和陆股通对该股票的整体净流入做比较。结果显示,MLFE LTD、J.P. MORGAN BROKING等券商系经纪商参与次数靠前,且和陆股通流向方向相同比例明显较高,这表明:这些机构是龙虎榜中陆股通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力量。 中金、JP摩根等中资、外资券商是龙虎榜中陆股通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力量资料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2、从北上经纪商与内地的营业部的共振中识别出“异动经纪商”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通过各经纪商的托管明细数据,即使陆股通当天未上龙虎榜,我们仍可以从托管数据中窥见陆股通资金对龙虎榜股票的流向情况,并且结合龙虎榜中内地营业部的资金流向,研究北上经纪商与内地营业部在行为上的共性与差异。 对龙虎榜中的陆股通标的股票,我们计算各北上经纪商与上榜的内地营业部在当日(多日)对该股票的净流入金额,并汇总统计不同北上经纪商与内地营业部流向相同或相反的次数。最终,我们分别选取境外与内地参与次数排名前30的经纪商/营业部(见下文附录表),计算其流向相同与相反的次数差异及占比。 观察上榜的内地营业部我们发现,东方财富拉萨各营业部、招商证券交易单元等散户“大本营”(以下简称:散户营业部)均有出现,且参与次数靠前。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化私募行为的蛛丝马迹:龙虎榜营业部的新视角》一文中,我们通过股票流通股东与龙虎榜数据识别得到的几个量化私募关联营业部及其协同营业部(以下简称:量化私募营业部)也都名列其中。 我们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北上经纪商(中资券商、外资券商、外资银行、港资及其他券商)与内地营业部(散户营业部、量化私募营业部、其他),对北上经纪商与内地营业部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我们使用同向次数-反向次数以及同向次数占比两个指标共同描述,同向次数-反向次数越大、同向次数占比越高,对应北上经纪商和内地营业部的共性越强,反之两者差异越大。 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重要的信息: (1)对于内地的“散户营业部”与“量化私募营业部”,部分北上经纪商与其行为共性差异较大,其中八家北上经纪商与散户营业部的行为差异更大,而与量化私募的营业部共性更大,这或许意味着,托管于这八家经纪商的部分资金,与量化私募营业部中的部分资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这八家经纪商分别是: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中金)、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TD(JP摩根)、MORGAN STANLEY HONG KONG SECURITIES LTD(摩根斯坦利)、MLFE LTD(美林)、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TD(瑞银)、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HONG KONG) LTD(瑞信)、高盛(亞洲)證券有限公司(高盛)、盈透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盈透)我们将其称为陆股通龙虎榜异动经纪商(本文统称为异动经纪商)。 (2)同一分类条目下的北上经纪商,其行为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图右上方我们看到,部分中资券商、港资券商的行为与内地的散户营业部共性更高。假如我们认为“假外资”也存在于这些经纪商之中,他们的行为显然更像“假外资”中的散户,本文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假外资”中与机构共性更强的部分。 异动经纪商与量化私募营业部的共性较强(同向次数-反向次数)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异动经纪商与量化私募营业部的共性较强(同向次数占比)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2021年异动经纪商的行为差异 — 在前文,我们从龙虎榜视角剥离得到八大异动经纪商,我们将从六个维度出发,探寻2021年异动经纪商的特征行为。 1、持股数量和持仓规模:异动经纪商的持股广度大,持仓市值较券商系高 异动经纪商的平均持股数量多。我们按照地域属性(中资和外资)以及机构属性(券商和银行)对经纪商的持股数量进行统计,整理来看:外资系>;中资系,银行系>;券商系。尽管我们识别的八家异动经纪商均属券商系,但这八家的平均持股数量远超其他分类下的统计,可见异动经纪商的持股广度较大。 异动经纪商的日平均持仓市值较高。而在持仓规模上,外资系>;>;中资系,银行系>;>;券商系,外资银行整体在持仓规模上远超其他类别的经纪商,而八家异动经纪商整体持仓市值较券商系高。 持股数量:异动经纪商平均持股数量1763只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持仓规模:异动经纪商日平均持仓市值564亿元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2、行业配置:2021年异动经纪商整体在周期资源板块一致高配,大金融板块一致低配 八家异动经纪商中,除了“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属于中资券商(以下记为中金香港),其余7家均属于外资券商(以下称为7家外资券商系异动经纪商)。我们仿照控制变量法剥离得到“异动经纪商”在行业配置上的特质现象,具体做法如下: (1)逐日对208家经纪商按照持股数量计算每日在各个陆股通标的上的持仓市值; (2)按照一级行业配置,计算各个经纪商每日的行业配置比例并归一化; (3)对各个经纪商,计算2021年整年在31个行业上的平均配置比例; (4)按照“地域”、“机构属性”、“是否异动经纪商”三种特征来计算异动经纪商的行业配置特征: 中金香港-中资券商(除了中金香港):代表中金香港这家相对其他中资券商的行业配置差异; 7家外资券商系异动经纪商-外资券商(除了7家外资券商系异动经纪商):代表7家外资券商系的异动经纪商相对外资券商的行业配置差异。 (5)根据符号作为相对非异动经纪商的高配或低配。若两者均在某个行业上高配或低配,那么异动经纪商在该行业上相对其他经纪商高配或低配;若两者在某个行业上的符号不一致,则认为有分歧,不能作为异动经纪商的特质现象。 整体上看,异动经纪商在2021年在基础化工、建筑材料、煤炭、石油石化、电子等板块上一致高配;在银行、非银金融、计算机等一致低配;在食品饮料、房地产等有一定分歧。 异动经纪商在周期资源一致高配、大金融一致低配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异动经纪商在食品饮料、房地产等板块有一定分歧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3、风格配置:2021年异动经纪商整体较其他经纪商,偏好高Beta、高换手、高动量、小市值的个股 2021年因子收益分化明显:整体上看,高Beta、小市值、高换手、高动量的个股在2021年的涨幅更高。按照上一章节剥离得到异动经纪商在行业上的特征,我们如法炮制在风格上进行相同的验证。从图中可以看到,异动经纪商相对非异动经纪商,更偏好高Beta、高换手、高动量、高波动、高估值、小市值的个股。 2021年主要因子的累计收益:高Beta、小市值、高换手、高动量表现较好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2021年异动经纪商整体较其他经纪商,偏好高Beta、高换手、高动量、小市值的个股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4、热门股参与度:异动经纪商在年内N倍股参与度高于其他经纪商 在近期我们发布的报告《复盘N倍股:夜空中最亮的星》中,详细复盘了2021年N倍股的股票特征与上涨路径。2021年无疑是结构分化巨大的一年,热门概念股频出。为此我们针对341只年内N倍股通过在上涨路径阶段内的持股数量变化,来刻画异动经纪商的参与度,具体方法如下: (1)对每只年内N倍股,得到年内最低价和最高价日期,即上涨路径阶段; (2)对于每个经纪商,计算每只N倍股在年内上涨路径内每日的持仓波动。对日期t,单只个股在单个经纪商的持仓波动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对单只个股,计算其在单个经纪商上,在上涨路径时间段内的平均持仓波动。 (3)分别按照地域、机构属性、是否异动经纪商统计经纪商在年内N倍股的参与度。 下图为年内N倍股参与度在经纪商属性上的特征表现:整体来看,券商系的参与度高于银行系;外资系参与度高于中资系;异动经纪商参与度大幅高于其他类型的经纪商。 2021年内N倍股参与度:异动经纪商参与度远高于其他经纪商类型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表格为年内N倍股参与度前十五名经纪商,其中八家异动经纪商中参与度从高至低分别为瑞信(95.54%)、美林(86.01%)、摩根斯坦利(80.44%)、高盛(78.29%)、 JP摩根(77.11%)、瑞银(72.88%)、中金(72.44%)、盈透(58.56%)。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我们本文定义的八家异动经纪商外,法国巴黎银行(91.62%)和中信里昂(91.62%)在年内N倍股的参与度也较高。 年内N倍股的参与度(前十五):异动经纪商中参与度从高至低分别为瑞信、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 摩根大通、瑞银、中金、盈透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5、换手率和涨跌幅:异动经纪商相对持仓波动越大,个股涨幅越高,换手率越高 在上文中,我们通过计算年内热门个股的持仓波动,进而衡量经纪商在这些个股的参与度。本小节我们改变视角,从个股视角出发衡量经纪商在陆股通标的中的持仓波动及年内涨幅,以期探寻异动经纪商在其中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1)计算每只个股在不同经纪商的持仓波动,并进行排序值转化:由于单只个股被陆股通经纪商持有的水平不同,为了更好的衡量单只个股在不同经纪商的持仓波动,我们对每只个股在不同经纪商持有波动进行排序处理。假设000001.SZ(平安银行)该只个股,被100家经纪商所持有,这100家的持仓波动分别记为s1,s2,…,s100,我们对其进行排序值处理,将原始持仓波动值转化rank(s1)/100,rank(s2)/100,…,rank(s100)/100。 (2)分别对每只个股计算“异动经纪商”与“非异动经纪商”持仓波动的均值,并进行做差,从而衡量每只个股在2021年异动经纪商的相对持仓波动。 我们对陆股通个股按照异动经纪商的相对持仓波动从小到大分为五组,分别计算各组2021年平均换手率和2021年涨幅。从下图可以看到:随着异动经纪商相对持仓波动增大,该组个股的平均换手率提升,2021年个股涨幅增加。换而言之,异动经纪商的参与度提升,个股换手率提升,推高了股价涨幅。 异动经纪商相对持仓波动越大,该组个股的平均换手率越高,2021年个股涨幅越高数据来源:Wind、港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第一组为异动经纪商的相对持仓波动最小的一组,第五组为异动经纪商的相对持仓波动最大的一组) 6、选股能力:异动经纪商在持仓变动因子表现优秀 在前期的报告《北上资金行业配置的双轮驱动力》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持仓变动因子。本小节我们将测试持仓占比因子与持仓占比变动因子在各类型经纪商上个的选股能力。我们对经纪商分为:银行、异动经纪商、其他券商(券商系经纪商剔除异动经纪商后的其他券商)。2021年以来,北上持仓占比因子整体遭遇了较大回撤,而异动经纪商持仓占比变动因子表现依然优秀,这体现出异动经纪商整体较好的调整能力。 选股因子:北上持仓占比因子今年以来遭遇较大回撤资料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选股因子:异动经纪商持仓占比变动因子今年表现依旧优秀资料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总结:八家异动经纪商行为与内地机构资金行为更为一致 — 本文我们通过“禁假外资”事件,独辟蹊径从龙虎榜视角出发,得到我们认为的与内地机构行为较为一致的八家异动经纪商。 为了解析这八家异动经纪商较其余经纪商的行为差异,我们从六大维度进行解析,整体来看: (1)持股数量与规模:异动经纪商的持股广度大,这八家的平均持股数量远超其他分类下的统计,且持仓市值较券商系高。 (2)行业配置:异动经纪商较非异动经纪商,在2021年在基础化工、建筑材料、煤炭、石油石化、电子等板块上一致高配;在银行、非银金融、计算机等一致低配;在食品饮料、房地产等有一定分歧。 (3)风格配置:异动经纪商相对非异动经纪商,更偏好高Beta、高换手、高动量、高波动、高估值、小市值的个股。 (4)热门股参与率:异动经纪商参与度大幅高于其他类型的经纪商。八家异动经纪商中参与度从高至低分别为瑞信、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 JP摩根、瑞银、中金、盈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我们本文定义的八家异动经纪商外,法国巴黎银行和中信里昂在年内N倍股的参与度也较高。 (5)换手率与涨跌幅:随着异动经纪商相对持仓波动增大,该组个股的平均换手率提升,2021年个股涨幅增加。换而言之,异动经纪商的参与度提升,个股换手率提升,推高了股价涨幅。 (6)选股能力:异动经纪商在持仓变动因子表现优秀。2021年以来,北上持仓占比因子整体遭遇了较大回撤,而异动经纪商持仓占比变动因子表现依然优秀,这体现出异动经纪商整体较好的调整能力。 风险提示:本文的统计基于历史数据,市场未来可能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国家版权局要求数字音乐产业各方协力维护数字音乐版权秩序,除特殊情况外不得签署独家版权协议。中国国家版权局微信公众号“国家版权”昨天(6日)发布新闻稿,称中国国家版权局昨天在北京约谈主要唱片公司、词曲版权公司和数字音乐平台等,要求各相关方协力维护并构建音乐版权良好生态。新闻稿称,国家版权局强调各唱片公司、词曲版权公司、数字音乐平台应采取符合音乐传播规律、合理原则和国际惯例规则的授权模式,应通过保底金加实际使用量分成模式结算,除特殊情况外不得签署独家版权协议。当局要求各相关方完善内部版权管理制度,授权音乐作品应当曲库目录明确、版权权属清晰,维护音乐作品著作权人和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当局也强调,应优先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数字音乐产业各方之间的版权纠纷;积极探索新场景、新业态音乐作品授权使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音乐版权运营模式。新闻稿称,由于音乐作品版权问题较为复杂、作品应用场景多样,以及过去的授权模式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数字音乐产业各方版权关系需进一步进行规范。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于去年7月发布公告,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30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措施。...
过渡期四年以来,资管行业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比如打破刚兑深入人心、理财产品首现净值跌破1、理财子公司在摸索中前行、非标规模一降再降,等等。2022年伊始,大资管行业正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18年4月2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过渡期已于2021年年底结束。过渡期四年以来,资管行业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比如打破刚兑深入人心、理财产品首现净值跌破1、理财子公司在摸索中前行、非标规模一降再降,等等。这些重大变化预示着,在2022年开启的新时代,资管行业将继续往哪个方向航行。资管回归本源,打破刚兑深入人心过渡期四年,市场见证了各类资管产品的频繁违约,多层嵌套、结构复杂的资管产品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普遍存在,但随着去刚兑、去嵌套的推进,在新规过渡期间,券商资管、私募基金、信托产品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约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二是资管新规改变了整个大资管行业的游戏规则,规则切换势必造成一定冲击,新规则本身也将容纳更多的违约行为,过渡期的设置正是为了让市场适应新的规则。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者教育问题、产品运作中的信息披露问题、违约后的责任认定问题,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嵌套资管产品运作链条上的各相关方的责任认定问题异常重要,《九民纪要》的推出为相关资管纠纷提供了重要参考。过渡期内的相关案例中,出现了产品到期不再刚兑、投资者自行承担后果的案例,信托通道承担100%违约责任的案例,代销银行赔偿投资者全部本金和利息的案例,等等。随着违约现象的常态化,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持续的投资者教育,资管回归本源,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正逐步渗透,被投资者一点点接受和理解。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在摸索中前行银行理财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无疑是新规后大资管行业最重要的变化。“资管新规”从监管政策层面首次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18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随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银行理财公司的规范文件,对产品销售、净资本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等作出规定,并且在2021年5月发布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中首次启用了“理财公司”这一名称,不再用“理财子公司”。2019年6月,建信理财成为第一家成立并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拉开了理财子公司批筹设立的新篇章。第一批理财公司开业已有两年多,这些经历了完整会计年度的理财公司开业之后也逐步盈利。截至目前,全市场已有29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5家银行理财公司和4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其中22家已获批开业。净值型理财占比突破86%,银行理财首现净值跌破12002年第一只银行理财产品问世至今,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以“资管新规”为分水岭,此前,银行凭借资金池和刚兑两大利器迅猛成长,直至资管新规问世,刚兑时代结束,净值化时代开启。过渡期四年,也是理财产品进行净值化改造的重要时期。进展总体有序推进,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净值型理财占比达86.56%。但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理财机构的角度看,主要是理财产品独立运作和估值技术的采用,真假估值问题几乎伴随着净值化改造的整个过程,这也是机构和监管博弈的焦点之一。过渡期间,银保监首次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使用不准确”行为进行了处罚。随着过渡期的结束,过渡期内的“优惠政策”失效;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以及《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推出,监管对估值方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并趋于严格。从理财客户的角度看,过渡期间,部分投资者收到老产品提前清退的通知,投资者不仅见证了保本理财的退出;由于债券市场的波动,投资者还首次见证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跌破1,即理财产品出现浮亏或实际亏损的情况。养老理财试点启动,四家试点机构已发售产品近年来,养老话题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养老金融也随之迎来大发展。转型中的银行理财紧跟市场节奏,及时切入养老领域,银行理财机构一直呼吁相关政策及早出台。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结合国家养老金融领域改革试点区域,选择“四地四家机构” 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目前,四家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已经正式对外发售,相关地区的投资者可以从相应银行渠道购买到“正版”养老理财。信托业艰难转型,资产规模仍在下降信托行业是资管新规之后面临转型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通道和非标这类主营业务被持续压缩,房地产又深受调控政策的影响。过渡期内,针对信托行业的监管规范之多、要求之严格,相比其他资管子行业更甚。过渡期内信托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经济下行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信托产品乃至信托机构的风险事件较为集中,一些前期发展激进的信托公司暴露出严重问题,除了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两家公司被监管明确接管外,四川信托资金池爆雷、安信信托大规模风险暴露等,都成为市场焦点。其他信托公司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信托产品逾期违约的现象。整个行业来看,过渡期间内,信托行业在资产规模下降和结构调整的道路上前行。2021年二季度,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出现了新规以来的首度回升,随后又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业务结构在持续调整,标品信托和服务类信托作为监管引导的转型方向近年来出现快速发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私募证券基金大发展资管新规落地后,大资管市场朝着标准化、净值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直接融资的监管导向之下,银行理财、信托资金、保险资金通过直接或与基金公司合作等方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证券市场中去。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5.32万亿元,再创新高并首度突破25万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大发展,规模从2020年底的3.77万亿元,增至2021年11月末的6.10万亿元。与此同时,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借道公募基金进入权益市场,权益市场涌入更多资金。截至2021年末,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达8.46万亿元,逆势增长32%,占比由2018年末的18%,增至38.03%。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规模大缩水,非标现裁员潮新规落地之前旧模式中的相关机构、业务、人员,在新规过渡期内都出现了巨大调整。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持续大幅收缩,截至2021年11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的管理规模约8.3万亿元,相比于2017年初的高点18万亿,累计降幅高达54%;基金子公司存续资产规模顶峰时期一度达到10万亿,随后一路压缩,2021年6月向下突破3万亿,截至11月底降至2.5万亿元。规模收缩的同时,这些资管机构的部门、人员也在进行相应调整,中小型券商和基金子公司非标从业人员的离职和裁员潮,是新规过渡期内一大突出现象。另一方面是向主动管理业务的转型改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共有260只大集合产品完成了公募化改造,总规模突破千亿,而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也是新规后的另一大趋势。保险资管新规出台,大资管标准再对齐2020年3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保险资管作为大资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进一步与其他资管机构统一标准,明确私募定位,并且明确可以面向高净值个人,为投资者提供了又一个选择。基金投顾试点政策出台,财富管理方式生变基金行业虽然大发展,但一直以来存在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的问题。证监会2019年10月正式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启国内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基民的投资方式乃至整个财富管理方式,正悄然生变。截至目前,试点政策已过两周年,有60家机构分批次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试点机构围绕基金投资和服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投顾生态也逐渐形成。截至2021年7月,基金投顾合计服务资产逾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平均每位投资者的投资金额为2万元。有关监管部门认为,基金投顾的试点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理财代销、导流不再随意,互联网平台遭遇“最严营销监管”一直以来,互联网平台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来营销金融机构的各种产品,包括借贷、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并且在监管空白或灰色地带之间与金融机构开展了一些合作,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资管新规及配套文件并未对此进行详细规定,但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相关要求,对互联网平台的营销行为作出严格限制,此前在银行理财的代销渠道中被排除在外,2021年最后一天,央行发布了《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对此作出系统性规定,将代销、导流等行为均纳入监管,被视作“最严营销监管”。...
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套保行列,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商品、汇率、利率等风险。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前100位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上汽集团、美的集团、万科A等67家上市公司开展了衍生品业务,运用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衍生工具管理风险,涵盖了房地产、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家电、汽车等多个行业,大都是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开展衍生品业务的目的来看,多数公司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个别公司同时以套保和投资为目的。 记者发现,上述上市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对衍生品业务披露的详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上市公司在开展衍生品业务之前没有发布相关公告,有的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的信息“隐藏”在董事会的决议中,信息披露的不完善无疑增加了市场对衍生工具和衍生品市场的理解难度,甚至产生误解。业内人士呼吁,各交易所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应尽量统一规范,对投资者负责。 沪深两市信息披露差异源于制度不同 分交易所看,沪市公司中,纳入记者统计的共有63家公司,有40家公司开展了衍生品业务,其中仅有11家公司在最近两年发布了关于开展衍生品业务的公告;深市公司中,纳入记者统计的共有37家公司,有27家公司开展了衍生品业务,其中有22家公司在最近两年发布了关于开展衍生品业务的公告。 “实体类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无论是套期保值还是投资,都应该进行公告。衍生品毕竟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且具有高杠杆,利用不好反而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上海期货研究院副院长马卫锋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如果交易所规定只要参与衍生品市场都要对参与目的、额度上限等进行公告,那么对个别公司在期货市场上投机就是一种约束。 在2021年半年报中,深市公司均会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披露衍生品投资情况,财务附注中也会涉及,报告期内是否从事衍生品业务一目了然;沪市公司对衍生品的披露位置并不固定,需要结合财务附注等进行判断,可能存在上市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但未披露的情况。 沪深两市公司套保信息披露的巨大差异源于两市的制度不同。据了解,适用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20年修订)》有专门关于衍生品信息披露的规定。根据规定,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从事衍生品交易,管理层应当就衍生品交易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及时披露后方可执行,独立董事应当发表专项意见;上市公司从事超出董事会权限范围且不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应在董事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发表专项意见,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投资额度方面,深交所规定,相关额度的使用期限不应超过12个月。这意味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如果开展衍生品业务,每个年度都要发布相关公告。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20年修订)》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当合理安排、使用资金,致力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不鼓励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委托理财和衍生品交易。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委托理财或者衍生品交易应当经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不得将审批权限授予董事个人或者经营管理层行使。 另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1号——信息披露公告格式》对深市公司证券投资与衍生品交易公告格式作了详细规定。此外,深交所还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定期报告中对已经开展的衍生品交易情况予以披露,披露内容包括报告期末衍生品交易的持仓情况、已交易的衍生品与其风险对冲资产的组合浮动盈亏变化情况以及对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等。 与深交所不同,上交所并没有对上市公司开展衍生品交易的统一规定,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5号——行业信息披露》对煤炭、零售、钢铁、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从事衍生品交易进行信息披露有一定要求。 在临时报告中,沪市煤炭行业公司从事动力煤期货等套期保值业务,以及钢铁行业公司从事钢材、铁矿石、焦炭等商品期货等套期保值业务,对公司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披露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品种、交易数量、保证金规模、主要业务风险及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等;有色金属行业公司有色金属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内部决策程序作出的调整情况。 在年度报告中,沪市有色金属行业公司参与有色金属期货业务,且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或者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有色金属品种,分别披露公司报告期内参与有色金属期货套期保值的业务情况,包括套期保值总额与执行效果、保证金规模、主要业务风险及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等对公司套期保值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黄金珠宝零售类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用套期保值工具管理存货的情况、套期保值损益及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化工行业公司采用衍生产品交易等金融手段应对主要原料或燃料价格波动风险的,应当分类汇总披露相关金融产品的持有目的、金额、风险敞口、套期保值效果、可能承担的最高损失金额及相关会计政策。 “上交所相关规定基本覆盖了现有期货品种,但对碳排放权、电力等新型品种,以及一些农业类品种缺乏覆盖性,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首创京都期货总经理助理赖宝全说。 马卫锋表示,深交所的有关规定还是比较具体的,上交所规定中所述“对公司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过于原则性,给上市公司是否发布公告提供了太多的自由裁量空间。 套保信披“五花八门”,业内人士给出建议 尽管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有上市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信息披露的规定,但实际上,上市公司并不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记者注意到,部分上市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的信息“隐藏”在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沪市和深市公司都存在这种情况。沪市公司中,2021年1月30日,“有色一哥”紫金矿业(9.45 -2.28%,诊股)发布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9项议案,其中包括《关于申请商品衍生品业务授权的议案》,共有3项授权,分别为权属矿山企业商品套保业务授权、权属冶炼加工企业商品套保业务授权、资本公司商品自营业务授权。 深市公司中,2021年4月24日,太钢不锈发布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24项议案,其中包括《关于2021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方案的议案》《关于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方案的议案》。《关于2021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方案的议案》显示,太钢不锈2021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方案所涉及期货品种包括不锈钢、热轧卷板、焦煤、焦炭、铁矿石、动力煤、金属镍及其他与钢铁主业相关的期货品种,期货保证金最高不超过1亿元,自公司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在该额度内循环操作。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1号——信息披露公告格式》的规定,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证券投资与衍生品交易公告内容应包含投资情况概述、审议程序、投资风险分析及风控措施、投资对公司的影响、独立董事意见等内容。太钢不锈《关于2021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方案的议案》不仅夹杂在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格式也不符合深交所相关规定。 2021年半年报中,上市公司对衍生品业务的披露更是“五花八门”。格力电器2021年半年报中的衍生品投资情况显示,该公司衍生品投资类型包括期货套保合约和远期金融合约,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分别为10677.27万元和5089.97万元,合计15767.24万元。令人费解的是,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说明却显示,格力电器期货套保合约报告期内损益为10677.27万元,远期金融合约报告期内损益为5166.63万元。在同一份半年报中,远期金融合约报告期内损益竟然有两个数值,哪一个是真实的,恐怕要上市公司来回答了。 2021年半年报还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格力电器期货套保合约和远期金融合约投资金额分别为-2469.34万元、27630.31万元。由于期货市场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一般而言,期货合约的权益不可能是负数。“企业在实际的会计处理中,可能存在将累计平仓盈亏计入衍生品价值的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不仅是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新希望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也存在报告期末期货合约投资金额为负的情况。 此外,还有上市公司2021年半年报中报告期末期货合约投资金额并非实际金额,而是名义金额。宁德时代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商品和外汇衍生品期末投资金额分别为108.91亿元和118.02亿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4.43%和15.63%。宁德时代在附注中称,以上投资金额为名义本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累计使用保证金余额为41.35亿元,在公司董事会审议的额度范围内。 据了解,上市公司衍生品持仓一般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下的二级科目中,但在实际操作中,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也存在很大差别。 美的集团2021年半年报财务附注显示,其衍生品持仓体现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以及其他流动资产和负债科目下的套期工具二级科目。云南铜业2021年半年报财务附注显示,其衍生品持仓体现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下的二级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下的二级科目等,其中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科目体现的是衍生品持仓浮动盈亏。 对于深市公司而言,年报和半年报中均会有衍生品投资情况披露,尽管许多公司仅披露套保期货端盈亏,未明显披露对应现货端盈亏,难以了解衍生品与其风险对冲资产的组合盈亏变化情况,但可以了解上市公司是否从事衍生品交易。 而对于沪市公司而言,许多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之前不发布相关公告,如果某公司在年报和半年报财务附注中不详细披露,那么很难判断该公司是否开展了衍生品业务,以及从事衍生品交易的真实情况。 南方航空在2021年半年报中称,本集团允许审慎利用掉期及期权等经批准使用的衍生工具,在获批限额内与经批准的对手进行交易,以管理燃油价格上涨的风险,于资产负债表日,本集团无燃油期权合约。尽管资产负债表日南方航空没有燃油期权合约持仓,但南方航空并没有说明报告期内是否进行了燃油衍生品操作,财务附注中也没有进行相关披露,很难判断其在2021年上半年是否进行了燃油衍生品套保。 赖宝全认为,上市公司衍生品业务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还需要从交易所做起,从基本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以避免披露出来的信息存在很大歧义,误导投资者。 马卫锋建议,上市公司层面应该制定明确的信息披露操作办法,明确规定什么条件下要披露衍生品业务的相关信息,避免2020年某公司连续20多次都是衍生品头寸盈利的公告、亏损之后基本沉默的现象出现。此外,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披、会计相关岗位人员培训,规范衍生品业务相关信息的披露。...
每天早上五点,随着一声声"哗啦"的刺耳拖车声,马路上的宁静被划破,广州十三行的一天被唤醒。这些拖车的主人,是去十三行赶活的。广州十三行前生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后,这里已经成了全国知名的服装贸易市场之一,和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瓜分了服饰电商的半个江山。作为半个江山的重要组成,这里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则:每天早上5、6点,大量的店铺开始营业,来自全国各地、操着各种口音的商业来“拿货"。这一时间段营业的店铺不做零售,对拿货量有要求,比如“一手”(齐码,各1件)、“打包”(齐色齐码,各5件)。如果货太多,选完款式、付完款之后,店家会开给买家一张“拿货单”,上面会有店铺(提货点)的位置、标注好款式、件数、码数之后,再由买家去大楼外找个有拖车的“公仔(包工,就是搬货工)”,对方会按照上面的信息去取货,一包10元钱。随后这些货物,将随着订单,被不同卖家卖到全国各地,逐渐构成了十三行的服装商贸帝国。而在这个服装帝国里,女装最为著名。“网批”(网络批发)旺盛时,无数网红在这里找款、一件代售,通过赚女人钱的方式一夜暴富,档口租金随之高涨,成就了一个个档口传奇。而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这群支撑起十三行的女人和她们的江湖。一、十三行的女人“这里的女人都不简单,有钱、漂亮、能干。”刘青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这是她在十三行的干了3年搬运工后,对十三行的看法。换做3年前,刘青不这么认为。彼时41岁的刘青刚送一双儿女进入大学,从河南老家随老公来到广州十三行做搬运工,搬运一包货,可以赚10块钱,夫妻两一天最多能赚300元。图 | 负责将客户订购的大量货搬运出去的“搬运工”,搬运一包货物10元虽然接受过“女人靠自己才是女王”的成功语录轰炸,也经常转发许多靠自己的心灵鸡汤,但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刘青骨子里认为,“女性要持家的,怎么能这么强势呢?”她的不理解在第一次进入新中国大厦时达到顶峰。新中国大厦是“十三行”片区最有名的一栋写字楼,由地下5层、地上43层组成,其中其中负二至地面三层为档口形式出租,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女装批发市场之一。图| 新中国大厦,十三行最著名的大楼之一“知名”也如实的反映在了大厦的租金上。据附近沿街档口的老板介绍,新中国大厦最旺的档口楼层,一个月光租金就超过40万,时间就是金钱被阐述的淋漓尽致,那句“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在这里得以体现。在刘青目及之处,都是“店里女人说了算,男人们蹲在一旁打下手”的场景:店里的女人开单后,扭头一喊,或者在手机上输入一条信息,不一会就有一个男人拿着塑封包装的衣服出现,全程没有感谢和多余语言。比刘青早来一年的搬运工王红见怪不怪,她“开导”刘青说,“别人和我们不一样,人家都是大老板,不用我们操心。”随后王红靠着扁担,充满羡慕的看着眼前的新中国大厦说,“要是以后能在里面盘个档口,那日子就好过了。”图| 新中国大厦前来往的人群王红喜欢这里女人的霸气。店里面守着的多是女老板或者做了许多年的女人,她们熟稔的用行业黑话,“老板,在哪儿做?一手还是打包?”三言两语就将客人的底摸透。她们也会大方的将衣服从架子上拽出,拿在自己身上比划,自信的说,“我家衣服绝对没问题”,甚至还会果断拒绝一些“看起来不划算”的上门生意。还有一些老板架势十足的女人,她们会拿着衣服对前来兼职做促销的男店员说,“如果卖不完货,就扣钱”,这也让王红第一次看到正儿八经的大女人姿态。如今3年过去,刘青和当初的王红一样,见怪不怪了。在这3年,伴随着电商和直播的兴起,十三行开始了一轮的造富活动。图 | 拥挤的十三行街头,搬运工们正在等待生意在这轮造富活动里,不缺乏女性致富的神话。比如单枪匹马从韩国过来做网红的老板娘,一年收入上千万;有眼光毒辣的小妹,回头客络绎不绝,3年就买上房和车的;也有网店老板,靠着这里拿货,开出几家分店,每天走上千包货的。也是这3年,刘青摸清楚了十三行的规则。在十三行,所有的店铺都被称为档口,大部分档口都是主营女装的夫妻店,在这里能盘下一个档口造富,40万租金只是最基础的标准。想要在这个服装批发市场活下来,还需要有自己的设计师扒款(借鉴设计做原创版型)、然后去找工厂生产,遇到热门的款时候,还需要砸钱预定生产线,动辄需要数千万的资金。如果没有钱,在这些围绕女性的暴富神话里,只能扮演是“配角”——或是蹲在店里面发货、打包的小弟,穿梭在其中的拿货老板、楼层的管控人员、或者和自己一样做搬运工的。这些规则最终汇聚成一句话,“在这里,没钱很难翻身的。”二、流动不了的阶级每年12月末都是十三行的清仓季节。以往要一手、全批、起码拿的衣服,都会被标上极低的价格,用200元就可以买到商场里面数千元的同款棉衣,100块钱3条的牛仔裤被挂在衣架上随意挑选。这时店里的小妹,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态度了。她们会拿着手拍板,站在店门口卖力的招揽客人,甚至大喊,“见钱就卖”,见到犹豫的客户,也会凑上去主动介绍,热情地询问,“带一件走吧?”图 | 拿着手拍吸引客户的小妹每当这个时候,刘青都会找个不太忙的时候,换上自己的衣服,去档口挑挑拣拣,感受大家的热情。她喜欢将手背在身后,在衣架前逛逛,看见特别喜欢的衣服后,用“黑话”问小妹说,“这件怎么拿?”——在十三行,老板都用“拿”代替买。等对方报价后,她再做判断,决定“带不带一件"。随后小妹会将衣服打包好,交给刘青,还没出店门,另一个档口的小妹则会招呼刘青,“过来看看。”刘青喜欢这种感觉,换做平时,她是肯定无法得到小妹热情的款待的。“十三行有严格的等级,而我是最低级的”,说这话的时候,刘青的视线看向了大厦外密密麻麻的搬运工。这些搬运工从河南、四川等地而来,拿着一个推车就能开工,站稳脚跟后又会从家乡带来大量男性劳动力,随时可能取代依靠老公才能接到活的刘青们——作为女性,在男多女少的搬运工团队里她并不吃香。图 |每天,十三行要运出几千吨衣服因此刘青时常感到无奈,望着大厦里她眼中的独立女性感叹,“都是女性,咋差异那么大呢?”刘青也尝试思考过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她观察过档口里面女人的手,有些女人手关键粗大,有深深的纹路,她认得那些手和自己一样,都是做过苦力的。刘青小学毕业后辍学,十八岁的时候跟着亲戚去沿海打工。她做过后厨,在寒冷的冬天洗菜,双手在冷水里泡的发白,随后皴裂,留下厚厚老茧,后来进入工厂、回家带孩子操持家务,手更加粗糙了。最后她得出结论,“是自己出生不好,没那个运气”。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青的观察和猜测没错。十三行做生意的人多为潮汕和湖北人,其中大多出生农村,早前进过服装厂,攒钱后盘下档口再从老家带年轻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地域文化为根基、盘根错节的局面,不仅许多档口可以调货,甚至还有亲属关系,没有门道的外人难以融入进去。在十三行做了多年生意的余姐摇摇头,“十三行做生意那么夸张啦”。但她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却呼应了“裙带关系”的市场——作为“不轻易的外嫁”的潮汕女人,她嫁给了一个湖北男人,后者家族在十三行盘下了数个档口,经常调货走低价,联手挤走那些没有根基的新人。图 |清仓时候的低价余姐想了想,“当然,想在十三行混出来,也没那么容易,光有钱不够。”刘青还不懂十三行的门道时候,也曾尝试过“破坏规则”,她想靠近十三行一点,成为档口里面的女人,但尝试很快宣告失败。年龄偏大、身材走形又没人脉的刘青只能随丈夫做搬运工,无法在档口要求的“熟手小妹(做过售卖的年轻女性)”要求下,也无法自如的和客户交流,谋一份销售工作。于是刘青决定成为一个消费者,融入十三行。她见前来打货的年轻人,衣着时髦,个个拎着大黑塑料袋,里面装满了时兴的衣服时,她也想给自己和女儿选购衣服,与她而言,这是最快进入十三行的方式。她趁着拖货的时候,走进档口,给女儿选了一条裙子,“雪白的,好多网红穿”,手刚摸上去,还不及问价,档口卖货的小妹就冷淡的说,“不零售,10件起拿”,刘青就红着脸走了。图 | 十三行的“小妹”总是穿着最新、最时髦的衣服后来她听朋友说隔壁有大楼可以零售,于是她寻了一天,特地换上干净的衣服,走进了隔壁的大楼。但对方要求,“不能降价、单件售卖要多加20块钱,不能试穿,先开票再拿货、不允许退换”,种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让刘青放弃了买衣服的打算,“万一不合适,不就浪费钱吗?”除此之外,大厦里面的人居住豪宅、自己只能合租住在白天都见不到光的城中村里;大厦的女人可以点一份外卖,自己只能吃最便宜的小炒,甚至自己带饭……这些差异,让刘青清晰的感觉到,将十三行划分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自己是塔底的人,在十三行工作,却不属于这里,也无法进入这里;而塔身则是小妹、往来的客商,维持起了整个十三行的运转。至于塔尖,刘青觉得,“应该是那些老板们。”三、“塔尖”的迷茫老板余姐不觉得自己是塔尖。她在这里有3个档口,每天发出的货要用卡车拉,可她依旧觉得焦虑,自己的一点小钱,在十三行翻不出大浪。在十三行,向上爬很难,但是下滑很容易,容易到只要闭门歇几天,高昂的房租就能压垮他们。她探出头朝着其他的档口老板招呼一声,“你们怎么样?”对面的老板坐在服装堆里打包,时不时回手机里的消息,“能做多少?还不是给房东打工。”余姐回过头,“看到了吧,塔尖是房东,他们就是坐等收钱的。”余姐十年前刚来十三行的时候,最为知名的新中国大厦里档口租金约为10万,“但是现在?好一点的一个月都要30万,水电也贵,而且每天下午三点后就要关门,没生意了。”图 | 下午四点的新中国大厦一楼已经门可罗雀,大厦内随便一个档口月租金就是6位数高昂的租金,只是难做冰山一角。“你知道十三行有多少档口吗?”店主李薇反问,说着伸出手指划拉了一个圈,“这附近像新中国大厦一样的批发市场,就不下10个,加起来有2万多个档口……”大量的服装批发市场与档口,导致服装同质化严重。为了避免同质化严重,不少档口聘请了设计师,做自己的原创款。这些设计师,每人每天需要出1个能送去工厂生产的版型才能勉强维持店里的上新速度。而设计灵感的来源大多是国外原创、网络图片,甚至同行店铺。“你上午出个新款,下午隔壁店铺就能安排生产。”因此在许多主打“原创”的店铺里,墙上都贴着“禁止同行入内”的告示。但原创并不能解决十三行的难题。整个十三行每天的出货以千吨计算,原创占比微乎其微,加上原创的投入成本巨大,需要打版、开生产线,许多档口售卖相同衣服,不得不走上价格战的道路。图 |沿街还有许多店铺“甚至有时候,一件衣服利润低到3、5块钱”,李薇掰着手指算账,店里的小妹、养设计师的费用、水电费、工厂的押金……平摊到衣服上,一个档口每天需要卖出上千件衣服,也才能勉强对付高额的运营成本。为了活下去,不少做批发的商家也开始做零售和一件代发,“不然怎么办?只能等‘死’。”“死”在十三行有特殊的意思,就是囤积了大量衣物,耗尽了现金流,关闭店面,意味着再也没办法东山再起了。图 | 年底清仓是档口们的“自救”除此之外,网络也加剧了生意难做。但网络很快就从助推器,变成了利剑。网络购物打击了线下实体店的空间,进货的主力从实体店的老板逐渐变成了网店,而这些有购买力的网店直接和工厂合作,压缩了十三行那些没有自有工厂资源的实体档口生意。许多靠一批(从工厂拿货)售卖、又没积累太多老顾客的档口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他们和大主播成为了竞争对手,为了走货物,她们不得不和直播合作,以压低利润的方式给主播供货,并提供售后服务。许多大主播依靠粉丝购买力,直接开启“不囤货"形式在十三行卖衣服,并且将衣服利润压到前所未有的低点,然后标高价售出。但在电商平台上,对消费者的保护让批发起家、“不退不换”的十三行面临巨大打击——这些被主播标以高价的衣服,退货成本均由档口承担。“这就是在扰乱市场”,余姐又很快表示理解,“做生意嘛,就是这样,你不给主播供货,主播去别家怎么办,她们去找工厂怎么办?”房租、人力成本、同质化的竞争、网络流量的垄断,让每一个在十三行的老板,都觉得迷茫。“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真像是坐在塔尖上,磨屁股。”四、后记2021年,有不少服装档口的老板接到有盖红章的通知,从5月1日开始,档口不允许直播和走播。在万物皆可直播、拥抱直播的当下,这个通知得到了许多批发老板的支持——直播压榨了太多的利润,传统依靠线下批发建立的销售渠道被冲击后,不可避免的走向滑落。“如果建立秩序,可能生意就回来了?”在十三行做小妹的凌凌说,她长相好看,会穿搭,因此推款厉害,但拿到手的收入也没有之前2年多,但她不想离开女装行业。“要知道,女人的钱才好赚”,凌凌故作老成地说,“十三行那边(和平东路,专做男装的)可没这边赚钱,你看那边女人,穿的都不如这边时尚。”图| 男装街道虽人满为患,但价格明显比女装低凌凌也有心去试试做主播,她听说之前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卖衣服小妹,因为抓住了时机做直播,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团队,翻身做老板了还买了楼,出入都是豪车。这样的发财神话,十三行里每个都听过或者见证过。每个在十三行的女人,也都幻想过下一个神话主角能是自己,通向财富自由的道路上拥挤不堪。“有没有想换个地方呢?”这句话,我问了许多在十三行的女人们,她们可能是小妹、可能是搬运工、可能是老板。她们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换?换去哪儿?哪儿还能十三行这样的生意?”...
新年伊始,公募基金发行就进入快车道。事实上,最早的从去年11月就开始筹备,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销售渠道都对2022年基金销售“开门红”倾注了不少期待。然而现实却并未如预期。新年第一天18只新基金启动发行,其中不乏去年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并没有出现销售火热的局面,有些首日仅个位数募资,远未到“爆款”程度,甚至有些平庸。“市场不好是直接原因,很多银行去年下半年主推的产品没有达到预期,客户其实并不满意去年的收益,要他们加仓也很难。”一家大型银行客户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开门红”惨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开年首周,将有3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其中新年首个交易日,就有18只新基金启动发行。这其中既包括去年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经理,也有中长期业绩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譬如银华基金的李晓星、方正富邦基金的崔建波、大成基金的韩创、汇丰晋信基金的陆彬、广发基金的唐晓斌和杨冬等等。就连外资基金公司贝莱德基金,也在新年首个交易日推出了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有基金公司为筹备“开门红”多方筹谋渠道排期,在资源竞争上颇费一番力气,也有往年并不重视“开门红”档期的银行今年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不过类似2021年年初百亿爆款、一日售罄的情况却没有出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渠道人士处了解,1月4日不少新基金仅卖出“个位数”,虽有知名基金经理的加成但效果也并不明显。1月6日,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开售。来自渠道消息显示,当日该基金募集规模或超过20亿。“虽然筹备开门红的时候也有预期今年不会像去年一样那么火热,但这种不超过10亿的情况确实可以说也是十分惨淡了。”华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受访指出。Wind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发行的基金共有164只,发行份额合计5665.8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为34.55亿。其中,合并发行份额超过百亿的基金共有13只。截至目前,定档今年1月份发行的基金共有93只。其中,富国基金1月份新发产品最多,共有9只,此外广发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均有4只新产品定档1月。“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都会在年初的时候进行新一年的资产配置,所以理论上这个时期会比日常时段的基金销售情况要好一些,基金公司也比较重视。”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从托管情况来看,1月份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4家银行的托管基金数量均超过10只,排期也比较密集。譬如招商银行布局了知名基金经理李晓星、陆彬的新基金,而二者的新基金银华心兴三年和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分别在1月4日和1月6日启动发行。“公司一如既往地重视开门红这个档期,包括提前布局储备定制产品、排定开门红档期、积极预热和推动等。”一家城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对于目前的公募基金销售情况,该人士也坦言,“基金销售火爆程度很多时候与市场行情关联性较高。”公募继续看好布局机会事实上,年初行情确实波动较大。2022年开年以来,上证指数3个交易日下跌1.48%,跌破3600点。新能源、军工、生物医药、公用事业等高景气板块近日均出现较大跌幅,其中新能源板块受到了补贴下滑等消息面及其他传闻等因素的影响,万得新能源指数1月4日、1月5日分别下跌3.49%和3.52%。在市场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后续新基金销售的情况或许还会受到一定影响。“除了权益基金之外,这个月我们还重点布局了几只‘固收+’基金,在推动销售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好科学投资理念的传递和售后陪伴。”前述城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表示。“其实现在银行也要考虑客户体验,会比较科学地衡量各种因素不断优化调整。比如我们增加复购率指标,避免客户经理怂恿客户赎旧买新。”前述银行人士指出。不过对于市场波动,基金公司方面的反馈仍较为积极。“机构持仓集中度较高、交易拥挤和前期涨幅较大等交易和心理层面的因素,或许才是近期相关板块调整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而这样的调整原因会随着调整的进行而逐渐淡去,并不构成持续性的风险,甚至带来优质个股的难逢的加仓、布局良机。”上投摩根基金基金经理杜猛认为。杜猛表示,今年股市是相对乐观的,预计机会将更加多元,这也意味着构建一个既能够多元化收益来源、又能有效控制回撤的投资组合会相对容易。在光伏、电池上游、养殖、家电、轻工、半导体、医药以及港股中概股等多个行业和市场都有非常合适的品种进行高质量的分散投资。“今年稳增长政策、货币信用双稳环境仍将对股市形成支撑,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仍将延续结构性行情。在投资操作上,建议回归基本面定价,关注大盘的回归。”建信基金表示。...
“用此牙膏,改善口疮、防治胃癌”“采用国家级抗HP(幽门螺旋杆菌)专利技术”“专利配方100%杀灭HP保护全家安全”……当前,所谓“抗幽牙膏”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价格比同规格常规牙膏昂贵得多。新华社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在胃中,无法通过用牙膏刷牙预防或治愈。目前市场在售的所谓“抗幽牙膏”大部分都是打着“专利”“高科技”幌子,通过在部分网络平台大量投放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监管部门:“抗幽牙膏”涉嫌虚假宣称功效幽门螺旋杆菌(HP)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这让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机。某淘宝店铺客服向记者“保证”,店内某款“抗幽牙膏”可有效去除幽门螺旋杆菌,改善口臭口疮,防治胃癌,假一赔十。记者发现,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和部分线下药店中,均能见到号称“杀幽神器”“预防胃癌”的“抗幽牙膏”,名目繁多且销量可观。如幽XX星、幽XX鑫、必X停、净X灵等,单支价格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是同规格常规牙膏价格的3至10倍。据网店数据,其中多款月成交上万单;还有部分声称是由国药集团、修正药业、南方医科大学冠名、研制或代理生产。疗效真如广告吗?贵阳管女士告诉记者,确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她花400元从网上购买过4支“必X停”“抗幽牙膏”,使用3个月后复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数值不降反增。她的遭遇并非孤例。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表示,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在胃中,依靠使用牙膏刷牙这一口腔清洁环节来防治没有科学依据。此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也曾刊文否认“刷牙能治HP”。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蒋绚说,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需要抑酸剂、铋剂、抗生素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半个月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疗效。国家药监局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口腔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集中在牙周袋、龈沟内,与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性,缺乏科学依据。牙膏宣称“抗幽门螺旋杆菌”功效涉嫌虚假宣称功效。不法商家:变着花样“忽悠”消费者“抗幽牙膏难抗幽”但却依然成为不法商家的“摇钱树”。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商家有一整套坑人“生意经”。——制造“病菌焦虑”吓唬人。幽门螺旋杆菌确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成人感染率超50%。严雪敏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然而,不法商家肆意炒作、夸大这些危害性,靠制造谈“幽”色变的恐怖氛围来卖货牟利。记者在电商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发现部分“抗幽牙膏”使用“小病不医招大病,小钱不花遭大灾”“一条牙膏和一条生命谁更贵很难选吗?”“90%的口臭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等耸人听闻的不实宣传。——打“高科技”幌子抬身价。自称“专利配方”“国家级专利技术”“获创新技术专利”是“抗幽牙膏”常见广告语。记者注意到,“幽XX星HP牙膏”的外包装上醒目标注有“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中药牙膏国家发明专利ZL201410168022.9”“发明创业奖金奖”“试验报告”等字样。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专利申请审查主要针对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至于利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具备何种功效,企业、商家对产品宣传是否真实,均不在专利审查范围内。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企业获得所谓“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牙膏”专利,并不代表其一定具备量产抗口腔HP牙膏的能力,更不能证明其生产的牙膏一定具有抗口腔HP功效。部分商家提供的“试验报告”只能证明其开展过抗口腔HP护理用品方面的研究,并不能证明其产品采用了该试验成果,或者说采用了该成果后达到了相关效果。——产品“改头换面”躲监管。国家药监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管理,申请许可证为“妆字号”。这意味着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牙膏类商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但记者发现,不法商家为逃避监管,往往将所谓“抗幽牙膏”申请为“械字号”或“消字号”。河南金匮草本药业有限公司告诉记者能代工生产“抗幽牙膏”。在其业务员提供的产品照片上,记者看到该企业生产的“抗幽牙膏”盒上印制的正式品名为“幽XX鑫冷敷凝胶”。业务员透露,过去公司用的是“械字号”“凝胶”字样,今年被叫停了。业务员向记者表示:“订货的话,公司可以帮忙尽快申请‘消字号’,品名写‘口腔抑菌膏’。”——组织“虚假广告”忽悠人。记者搜索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发现,除“硬广告”外,还有不少视频、文章以科普或产品体验的名义宣传推销“抗幽牙膏”。一些账号还发布了知名艺人直播带货链接和视频。综合治理:加强监管和科普教育双管齐下专家普遍认为,“抗幽牙膏”之所以有隙可乘,与普通民众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知识了解有限甚至有误直接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患者即使确认感染HP,也不需要过度紧张,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两周以内的口服药物治疗达到细菌根除。医学界也有观点认为,病菌并非一定需要根除,建议患者与医生就自身指征探讨后决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市场监管部门、食药监管部门、网信部门等要形成联动机制,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尽可能消除监管盲区。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研究起草《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正积极推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尽快出台该部门规章。该规章将对牙膏产品从备案、生产、经营全过程予以规范。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近期还将发布科普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牙膏功效,并对虚假宣称功效的牙膏产品依法处置。...
外贸信托因部分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房市等11项违法违规事实收1080万罚单,涉嫌“套路贷”诈骗遭立案侦查 日前,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外贸信托存在11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北京银保监局责令外贸信托改正,并罚没其1080万元。 具体来看,11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分别为:监管批复增资前违规以负债形式接受“增资款”并使用;未能识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认购劣后级受益权;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要求;员工汇集他人资金购买信托计划,部分被汇集人员认购金额少于30万元;以应收账款收购附差额补足承诺形式,变相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项目资本金审核不到位,为资本金不足的项目提供融资;贷款用途审查不到位,信托资金用于置换前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投资款;房地产信托计划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部分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房市;个人贷款合同及费率管理不到位;借道合作机构变相进行不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间信托财产的相互交易。 同时,北京银保监局对相关负责人赵照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对王晓丽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对周立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对李韶宇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从罚单金额和涉嫌违法违规事项来看,这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开出的第三大罚单,仅次于四川信托和安信信托。此前,四川信托被罚3490万元、安信信托被罚1400万元,外贸信托为第三家被罚超过千万的信托公司。 曾涉嫌“套路贷”诈骗遭立案侦查 外贸信托的全称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据官网介绍,其成立于1987年,法人为李强。外贸信托现为中化资本成员企业,实际控制人是作为国企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中化“)。外贸信托主要针对产业金融、小微金融、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四个业务领域。截至2020年末,外贸信托的注册资本为80亿元。中国外贸信托参股诺安基金、宝盈基金和冠通期货。 有媒体报道,2021年下半年,外贸信托因业务合规性问题被监管部门重点调查。 2021年6月,外贸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剑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调查。彼时,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监察委员会披露,中国中化金融事业部党委委员、副总裁,外贸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山东省德州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此外,中国裁判文书网于2020年6月29日公布一则判决书显示,外贸信托因“借款人55万元未按时归还、而处置借款人价值110万元房产”的行为,被法院认定涉嫌以“套路贷”方式诈骗,并将外贸信托涉嫌犯罪的线索和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据外贸信托2020年年报,外贸信托实现营收30.89亿元,同比增长10.76%;净利润录得14.2亿元,同比降20.73%。报告期内,营业支出由4.42亿元升至12.49亿元,涨幅逾1.8倍。此外,2020年其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上涨,期内出现6.6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损失同比扩大近5倍。 地产、消费金融等多项投资踩雷 今年12月,有投资人透露,其在招商银行认购的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外贸信托富荣166号”)于2021年11月28日到期,但无法正常兑付,银行已通知投资人,预计延期2年兑付该信托产品。投资人表示,其11月份到期的部分兑付了40%,12月31日到期的全部未能兑付。 据该投资人士收到的信托自动延期公告显示,该信托计划银行专户未收到相关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相关方到期应归还的贷款本息,借款人已实质违约。根据《信托合同》相关规定,该信托计划将自动延期。 据官网信息,外贸信托富荣166号共分为2期发行,总规模为66亿。第一期成立于2019年11月28日,规模为50亿。其中16亿期限12个月,34亿期限24个月。第二期成立于12月31日,规模为16亿,第二期的16亿全部期限24个月。根据认购金额和期限不同,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6.2%到7.3%之间。 AI财经社在文章中指出,外贸信托富荣166号第一期的34亿元和第二期的16亿元,很可能已逾期。 针对于此,蓝鲸财经致电了外贸信托客服工作人员,询问其公司产品是否存在逾期情况。该工作人员对此未做有效回应,称要登记信息进行转办,会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回电。截至蓝鲸财经发稿,并未收到来自外贸信托的回电。 外贸信托2020年的信托资产分布中,房地产的金额为256.24亿元,占比为3.8%。事实上,外贸信托与国内百强房企中的大部分企业,均保持着长期合作,展开不同阶段的投融资操作。例如,恒大、融创、卓越、鸿坤等,都出现在其质押融资的列表里面。 与房企合作的过程中,外贸信托不止踩到一颗雷。 如2016年10月,新华联曾在深交所发行“16新华03”债券,发行总额为10.8亿元,期限3年,固定票面利率7.5%。债券发行后,外贸信托通过管理的8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1.626亿元的份额。此后,新华联并未向外贸信托支付本金及利息;直至2021年2月,外贸信托将前者告上了法庭。 另外,本次监管罚单中提到的“个人贷款合同及费率管理不到位”,或指外贸信托的消金业务。 外贸信托曾发行国内信托市场上首支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开启消费金融信托的先河。其推出“汇金2号系列消费信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后,“汇金”系列开始延续。直到“汇金18号”,外贸信托踩到了身陷债务泥潭的赫美集团。 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外贸信托切入“助贷模式”,与赫美集团旗下的赫美小贷、赫美智科,进行长期的合作,成立汇金18号。 外贸信托系主要资金提供方,赫美小贷主要提供代为划扣、征信查询等中介服务,赫美智科则为业务合作协议项下客户借款,提供代偿责任。然而,赫美集团本身已现资金缺口,截至2019年4月,赫美小贷已收回款项,却未按期转付给外贸信托的资金,还有约4.43亿元。为此,双方对簿公堂。...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了去年12月政策会议纪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等因素进行了评估,会议讨论了加快政策正常化路径的可能性,在首次加息后有关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计划或将快速跟进。会议纪要显示,许多委员指出,新冠疫情,特别是变种病毒继续对美国经济活动构成下行风险,对通胀构成上行风险。虽然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使经济前景更加不确定,但委员们并不认为这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复苏的路径。在物价问题上,“几乎所有”委员都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测,“许多”委员上调了2023年的通胀预测。委员们认为通胀继续显著高于2%反映出与疫情和经济重新开放相关的供需失衡。通胀已经构成了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比疫情本身更大。 一些与会者认为,未来可能需要采取不再宽松的政策立场,委员会应传达解决通胀压力升高的坚定承诺。与此同时,与会者对就业复苏持乐观态度,指出了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的一些迹象,包括创纪录的离职率和职位空缺,以及工资增长的显著回升。多位委员认为,劳动力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就业最大化的目标。3月加息预期升温与会者普遍认为,鉴于他们对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的预测,可能有理由比此前预期的更快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点的预估正在向3月倾斜。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3月17日加息的概率已经升至67%,远高于去年12月初时的26%,5月加息的概率为80%,年内加息三次的概率为73%。在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之际,本周起多位美联储官员将对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或将对三周后年内首次议息会议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鸽派代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的最新表态似乎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对年内加息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他在5日刊文指出,预计今年将需要升息两次以应对持续高企的通胀。“我已在12月点阵图中将加息预期提前至2022年,因为通胀比我预期的更高更持久。”通胀问题预计将成为接下来官员讲话的重要议题。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已经放弃了有关通胀是暂时性的观点,此前公布的1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升至近40年高位6.8%。考虑到依然严峻的疫情形势对供应链的影响,物价压力短期内控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威胁经济复苏,鹰派委员布拉德、博斯蒂克等人的最新表态或继续对通胀发出警告,呼吁尽快结束资产购买并启动加息。随着上月美联储宣布加快减码,3月结束本轮量化宽松QE几无悬念。按照鲍威尔当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不会在结束缩减购债规模之前加息,但可能会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加息。考虑到通胀威胁,劳动力市场复苏很可能成为加息节点的决定性因素。近期,美国整体就业情况呈现强势复苏势头,近一个月来初请失业金人数维持在20万左右的低位,回到了疫情前水平,周二公布的美国供应协会ISM制造业指数就业指标已经回升至近八个月新高,这也为即将公布的12月非农就业报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资产管理机构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欧美主要经济体最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扩张速度有所减缓,但奥密克戎对经济的影响应该会小于疫情初期及德尔塔毒株,因为致命性较低的快速传播病毒可能会促使形成群体免疫,降低住院风险在中长期至关重要,而疫苗接种进一步推广有望在下半年看到战胜病毒的曙光和希望。对于美联储而言,一份良好的非农就业报告将为美联储收紧政策提供重要支持。美债市场本周也反映出了投资者在为美联储收紧政策定价,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一度突破1.70%关口。PGIM全球债券和外汇主管蒂普(Robert Tipp)指出, 投资者预计未来经济继续表现良好,而通货膨胀将持续居高不下,进而推动美联储加息提速,美国国债走势正在赶上美联储收紧的现实。施罗斯伯格向记者表示,由于美联储量化宽松预计将在3月结束,春季加息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主要影响应该在一季度,3月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略显仓促。在他看来,在1月到3月两次会议期间,美联储依然有足够时间评估奥密克戎毒株的威胁,并观察通胀和就业走势的变化,在满足设定的条件后首次加息可能选在5月,下半年再加息两次。减码结束将迎加息缩表值得注意的是,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就缩减目前8.67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几乎所有与会者都同意,在联邦基金利率首次上调后的某个时间点启动缩表可能是合适的,一旦启动可能会比2017年10月上一次正常化期间更快。” 纪要指出。有几位官员对美国国债市场的脆弱性以及这将如何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表示担忧。但一些官员也指出,美联储已经建立了新的常设回购机制来支持货币市场。嘉信理财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琼斯(Kathy Jones)在谈到会议纪要时表示:“这是一次相当严肃的讨论。会议纪要有一个专门的部分,标题为‘政策正常化的讨论’,美联储内部不少人认为加息后缩表是合适的。上一次美联储从加息到缩表的流程等了两年,而这一次看起来他们似乎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