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悬疑剧《开端》邀请本就大火的白敬亭出演男一号,两者相辅相成促成了开年第一部爆火神剧。一个质量不错的剧本+一位颜值优秀的演员是当下娱乐圈的“流量密码”,两者结合能够为剧方带来不菲的利润,这条法则放在基金圈同样适用。在基金圈,把“剧本”换成“基金”,把“演员”换成“基金经理”,那么爆款基金的雏形就已经搭建完毕。汇添富基金经理杨瑨拥有温文尔雅的性格、帅气迷人的微笑,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有杨瑨出镜的视频中,经常有“太帅了”的弹幕飘过,评论区也不乏“我是杨瑨颜粉”等感性发言。同时,杨瑨在管的汇添富全球互联混合,以三年破100%的收益率成为行业内优秀的QDII基金。以此为基础,汇添富基金抓住了“流量密码”。在2020年之后让有“基金界白敬亭”之称的杨瑨保持一年发行两只新基金的节奏,两年时间募资200多亿元,一跃成为顶流。但是颜值并不能保证收益。在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杨瑨也没能“有效带货”。2022年2月,新基金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发行,A类和C类合计募资仅3.48亿元。另外,受各种突发情况影响,杨瑨持仓的招商银行、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均遭重挫。而他的在管基金中不乏在同类中排名处于后10%的存在,2020年后新成立的5只基金均为负收益。以数字为主题的汇添富数字生活、汇添富数字未来、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自成立起分别下跌27.56%、30.08%、19.4%。回撤当头,“颜值即正义”变成了“收益即正义”,此时,杨瑨的“颜值经济”似乎也不灵了。01、抓住机会在基金经理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出道”就管理QDII基金,投资全球市场,杨瑨算是另类。2017年,杨瑨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就是汇添富全球互联(QDII),此后还增加文体娱乐、优质成长、数字经济等投资领域,短短5年时间就成为了市场当中的“高阶玩家”。杨瑨本、硕均就读于清华大学,2010年加入汇添富基金担任研究员,工科专业背景使其专注于TMT(科技、媒体、通信)领域。7年时间,杨瑨枯坐研究员冷板凳。2013年至2015年时,A股正值大牛市,但行情主线并不站在杨瑨一边。中小创持续上涨,竞争力不足的公司齐齐爆发,但杨瑨关注的行业却表现乏力,一度陷入无票可推的境地。汇添富总经理张晖鼓励杨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要因为外界压力改变自己。度过难熬时光,杨瑨迎来机会。2017年,汇添富全球互联(QDII)正式发售,杨瑨正式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由于是首次担任基金经理,汇添富基金派出“老将”韩贤旺、欧阳沁春为其保驾护航,两人在“护航”一年半后,即2018年5月卸任,给予杨瑨一个过渡期。也就是说,汇添富全球互联是杨瑨的第一只基金,也是杨瑨的代表基金。初期,这只基金聚焦于中国互联网公司,杨瑨将目光聚焦在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后来上市的美团等公司。后期,汇添富全球互联逐步向全球的互联网公司拓展,包括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在内的国际知名公司成为基金前十大重仓。抓住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红利期,且有全球优秀互联网公司加持,汇添富全球互联表现优秀。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该基金分别获取47.69%、-6.14%、35.77%、61.94%的收益,并在2019年、2020年同类基金排名前10%。曾经怀疑自己判断的研究员证明了自己。在投资过程中,杨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投资框架,并将其总结为“5个圈”:管理层和公司治理结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基本面趋势以及估值。“5个圈”中,管理层和治理结构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杨瑨看来,管理层的战略和执行力非常重要,考察公司的第一步就是考察管理层的能力、愿景和企业精神,并着重于管理层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即:是小富即安还是有着远大的目标,是想套现走人还是想做成伟大的公司。其次是研究商业模式,换句话说是为股东创造回报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创造自由现金流。基本面趋势和估值被杨瑨摆在投资框架的末尾,在他看来,如果一家公司成长确定性不高,那么估值要足够便宜。汇添富全球互联的优秀表现让杨瑨可以把自己的投资理念运用到更多的基金当中。2018年6月,汇添富文体娱乐成立,这可以看做杨瑨的第二只代表基金,它的出现意味着杨瑨开始逐步走出TMT行业, 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向全行业基金经理过渡。在汇添富基金,有一种投资理念叫做“把握时代脉络”。在投资时,抓住大的投资机会并享受行业成长带来的红利。在汇添富文体娱乐的投资中,杨瑨并没有局限在传媒行业,在他看来,如果只买传媒股,基金的中长期收益会比较差,并最终将基金投资范围扩展到大消费领域。彼时,在汇添富文体娱乐第一期前十大持仓中,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占据6席,仅有一席是传媒行业。杨瑨将文体娱乐的投资拓展到消费领域以迎合消费升级的市场主线。他认为消费升级最核心的是精神消费,符合文体娱乐主题。这一次,杨瑨再次获得了成功。度过2018年下旬的难捱时光后,汇添富文体娱乐在“吃药喝酒”的加持下连续两年取得高收益。2019年、2020年,该基金分别获得57.51%、83.62%的收益,同类排名在前20%。2019年、2020年正是基金公司疯狂造“星”的年份,各类明星基金经理火速出圈。汇添富显然也抓住了“流量密码”,将两只代表基金优秀的杨瑨推至前台。2020年5月,汇添富优质成长发售,单只基金募资103.86亿元;半年后,汇添富数字生活发售,募资118.68亿元。在有杨瑨出境的视频中,“好帅”已经不足以表达基民对他的喜爱,更有“正是因为喜欢你(杨瑨)的颜值,所以才买了你管理的基金”等感性发言。进有亮眼业绩,退有优秀颜值,杨瑨敲开了通向明星基金经理的大门。2021年,杨瑨再发两只新基金,分别命名为汇添富数字未来和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汇添富数字未来募资87.33亿元,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募资84.15亿元。杨瑨认为,在未来精神消费、科技创新、国产替代和全球化、数字化转型均是比较好的市场脉络,尤其是数字化的未来。他表示,数字化转型未来将是对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在急剧减少,这意味着要持续生产力的提升,就只能依靠每一个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提升,那就必须用数字化的方式去赋能。彼时的杨瑨,收益规模两手抓,风光无两。02、节奏乱了如果时间定格在2020年末,关于杨瑨的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可是时间不会停滞,时代的“把脉人”也无法每次都判断正确。2021年开始,杨瑨的投资节奏乱了。进入2021年后,杨瑨的在管基金达到5只。此时,杨瑨的基金管理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且涵盖的范围再度扩大。消费、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和医疗四大成长性板块均被纳入到持仓中。但在A股市场,没有一个板块能够长盛不衰,成长板块随着景气度波动,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行业冒出来,而以前关注度高的板块会随着新热点的出现慢慢滑落。杨瑨的新发基金募资火爆,前期市场热度没有消退时,追加投入四大板块还能获取收益,但是在2021年市场已经逐步向新能源领域过渡时,他却没能第一时间把握,导致此前进入的板块由于估值过高而下跌,关注新能源领域后又追高买入。2021年刚开始,新能源车行业就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作为成长性最高的板块之一,超强的流动性以及超高的市场预期,推动新能源车整体行业的大幅上涨,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已经涨至万亿市值。起初,杨瑨对这个行业并不感冒,但随着基金持仓的不断下跌,他开始迎合市场,追涨买入宁德时代。2021年三季度,已经持续上涨两年的宁德时代进入汇添富优质成长的前十大持仓,并在四季度成为该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2022年一季度保持仓位基本不变。彼时,宁德时代已经发起最后的冲锋,2021年12月3日达到最高点692元后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5月16日,整体跌幅达到40.44%,跌破杨瑨两次大举加仓的价格。另外,长期对全球市场的投资使其对互联网公司政策影响过度乐观。在杨瑨的持仓中,中概互联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长时间盘踞在杨瑨大部分基金的前十大持仓当中。2021年,随着反垄断政策不断加码,互联网巨头相继出现调整,以恒生科技指数来看,2021年2月18日创下新高后,开启为期一年的调整。在刚开始,杨瑨只认为这是一个小插曲,2021年上半年,他小幅减仓腾讯,并持续加仓美团。但截至2021年6月末,恒生科技指数已经从前期高点下跌23.74%,美团当时已经下跌30%。在汇添富文体娱乐的二季报中,杨瑨表示,对于互联网板块,政策会影响小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商业逻辑,但从海外的经验来看,并不会对大部分龙头企业的定价权、行业地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杨瑨显然低估了本次互联网回调的力度。随着指数的不断回调,杨瑨也开始逐步减仓,曾经的第一大持仓股腾讯控股在2021年4季度退出前十,美团也降至第7大重仓股。但此时互联网行业已被腰斩,杨瑨退出已经慢人一步。杨瑨的持仓还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躺枪”。杨瑨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多只基金以芯片、计算机为主要持仓,并涵盖数字化转型富有成果的其他企业。其中,投资者耳熟能详的东方财富、招商银行、海康威视等公司均被杨瑨重仓。进入到2022年,这些基金的重仓股招商银行、海康威视均有突发情况导致下跌。招商银行由于前行长田惠宇被调查一事大幅下挫,至2022年5月16日股价已经跌至2020年中水平;海康威视因为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在5月5日跌停,第二日再度下跌9%。对政策预期不足、持仓股票估值过高持续回调,部分持仓股又因为突发情况大跌,种种因素叠加使得杨瑨管理的基金在2021年以及2022年的表现较差。值得一提的是,在持续回撤的高压下,杨瑨新成立的多只基金已经无法保持正收益,有些基金成立后就开始持续亏损。“把握时代脉搏”的杨瑨抓住了市场募资最有利的时间段,但是却没有能够为投资者赚到收益。03、失宠基金净值坐滑梯式下跌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杨瑨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将杨瑨管理的汇添富全球互联与标普信息科技指数对比发现,这只以重仓美股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主的基金并没有跑赢该指数。Wind数据显示,汇添富全球互联成立时,标普信息科技指数点位处于854点,2021年12月末该指数创新高,达到3107点,区间涨幅超过263.8%;至2022年5月11日,该指数跌至2322点,较前高下跌25.26%。期间,汇添富全球互联在2021年2月达到最高涨幅227.91%,随后回撤39.28%。如果整体观察该基金与指数的对比可以发现。标普信息科技指数整体上涨171%,汇添富全球互联整体上涨9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汇添富全球互联的业绩比较基准为50%人民币计价的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收益率+50%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收益率,但是由于其真正放眼的是全球优秀互联网公司,且重仓股不乏微软、谷歌、苹果等海外优秀企业,将该基金与标普500信息科技指数对比更能反映其在海外的投资。杨瑨在一段时间内曾经获取过超过指数的超额收益,这些收益基本来自于中概互联网公司,但杨瑨没有能够准确评估宏观变化的影响,导致超额收益回吐。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杨瑨管理的其他基金当中。以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汇添富优质成长为例。这只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集中在A股成长板块,与创业板指进行对比,整体没能跑赢指数。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表示:“选择一个基金经理却没有跑赢指数,当初还不如直接投资被动指数型基金。”投资者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基民开始赎回基金,杨瑨失去了宠爱。2021年6月末,杨瑨在管基金合计份额还超过500亿份,2021年末就下降至316亿份,2022年一季度继续下降至305亿份。值得一提的是,基民对杨瑨的新发基金也不再争先恐后申购。2022年2月21日,汇添富发行自主核心科技基金,并由杨瑨管理。这一次,该基金A类和C类份额合计募集共计3.48亿元,不及此前发行基金的零头。在净值不断回撤的当下,锦上添花的颜值已经不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评论“好帅”的用户都沉默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望与无助。对于一名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经理而言,获取超越市场的收益是基民作出选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基金经理存在的价值。至今,杨瑨的投资还没有让投资者感受到明显的超额收益能力。不过,杨瑨依旧坚守在自己认定的投资范围中。2022年一季度末,杨瑨在多只基金报告中强调基金的整体投资脉络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并认为成长股的普跌出清,往往是下一轮行情启动的基础,宏观的不利因素终会过去,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必将重回成长轨道。仿佛又回到了杨瑨做研究员的那段时间,但市场并不总是站在他这边。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用不了多久,市面上凡是标注添加了食用香精的酒,包括牛栏山42度500毫升陈酿白酒、老村长42度125毫升的香满堂酒等,都将启用新的名称标准,叫调香白酒。调香白酒还是不是白酒?虽然仍有“白酒”二字,但在今年6月1日将实施的新版《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和新版《白酒工业术语》中,它已从白酒分类里划为了配制酒。“不允许使用香精香料,这是和过去定义的白酒最大区别。但白酒可允许使用粮谷类食用酒精,糖蜜类酒精就不允许用。这是白酒新标准最根本的一个改变。”5月16日,参与了历届饮料酒分类和白酒工业术语的国标起草人郭新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说。他同时表示,白酒术语新国标的出台,目的是让白酒回归传统。是否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白酒对坚持传统还是采用新工艺的一次选择。作为配制酒的调香白酒和白酒相比,是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各有优势,不存在谁好谁坏,适合不同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不同场合喜欢的,就是好的。调香白酒划归配制酒新版白酒术语国标是指2021年颁布的《白酒工业术语》和《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个国标均对调香白酒有了定义: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调香白酒不再属于白酒,让勾兑酒和粮食酒之争彻底终结。过去,无论是添加了食用酒精、香精香料勾调的固液法或液态法白酒,和粮谷酿造的酒都属于白酒。但由于消费者对食用酒精的误解和对固态发酵法的粮食酒偏好,有的酒企胡乱标注香型,甚至故意混淆粮食酒和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酒,让市场监管部门查而不绝,消费者投诉不断。如今,白酒有了新的概念。按照新国标,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对比2008年版的《白酒工业术语》国标可以看到,白酒的定义增加了“陈酿”和“勾调”两个环节,并且把饮料酒改为了蒸馏酒。事实上,新国标是对白酒概念的回归。在1998年更早颁布的《饮料酒分类》国标里,白酒是这样被描述的,“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现改为勾调)而成的蒸馏酒。”“白酒要回归传统,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粮谷酿造而成,包括添加用粮谷酿造的食用酒精也可以。”郭新光说,但不能用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从新国标可以看出,同样是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和以前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现在明确表示“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郭新光进一步解释,因为液态法白酒出现很早,在建国初期就出现,当时全称是“走食用酒精工艺路线的白酒”,采用液态发酵、液体蒸馏。这样利用率、出酒率更高,能耗更低,这是液态法白酒的雏形。但其实液态法白酒并不多见,演变到后来就变成了食用酒精加香精香料的香精白酒。早在1998年的《饮料酒分类》国标里,调香白酒首次出现,就是“以液态法生产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呈香、呈味物质调配而成的白酒”。由此可见,调香白酒当时就是一种白酒。调香白酒将出台团体标准戴了24年的“白酒”帽子,如今一旦被强制摘下,滋味并不好受。新国标一旦执行,生产调香白酒的企业需要申办配制酒的生产许可证。4月下旬,在中国酒业协会召集的全国各省市区酒协负责人线上会议上,北京、天津、云南酒协反映,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白酒在当地以亲民酒形象出现,深受消费者喜欢,如今离开白酒阵营,消费者还认不认账?一旦生产出来的酒改名后卖不出去,深受疫情影响的中小酒企生存将更加困难。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饮料酒新的分类标准对原有分类模糊的地方必须针对性解决,让消费者喝明白酒。中国白酒要走出去,面向国际化,如果加了香精香料,老外岂不对传统白酒工艺犯糊涂?除了白酒概念回归传统,新白酒术语国标中,将“勾兑”改为“勾调”,将“调味酒”概念中的“又叫精华酒”“陈酿”概念中的“又叫老熟”去掉,“都是希望更科学的引导消费”。郭新光说,浓香型白酒的概念中“以乙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这句也换掉了,因为用化学成分来表达香气,普通消费者听不懂,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并不是配制酒就没有出路。”宋书玉在线上会议集中回答地方酒协负责人的困惑,现在是消费多元化的时代。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只要有技术有品牌,就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郭新光表示,并不是传统白酒一定比加了香精香料采用新工艺的调香白酒更好,传统和现代工艺各有优势,各自有各自的质量标准、品牌和文化,不能简单地比谁好谁坏。如发酵产生的复杂香味物质,调香白酒比不了传统白酒,但比纯净,配制酒更好。百加得、锐澳都不是白酒,同样受消费者喜欢。事实上,用了24年后,调香白酒依然保留“白酒”两个字,就是给企业和消费者一个过渡期。郭新光表示,相比喝的酒归属于哪个品类,消费者往往更看重的是价格、品牌和口感。目前,白酒新国标只是基础标准,不是执行标准。调香白酒成为配制酒也要有相应的标准,将先由中酒协牵头出台团体标准,国标和行业标准也会逐步建立。除了配制酒,中小酒企新的发展机会还有露酒。宋书玉说,这次修改白酒术语,让露酒迎来了春天。按照新的饮料酒分类,露酒是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或复蒸馏等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特定成分,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郭新光解释说,露酒和白酒一样,也是回归中国传统,因为它只能用中国传统的黄酒和白酒做基酒。这次修改国标,露酒首次从配制酒中单列出来,就是要发扬光大国粹。...
“学完就能接单!”“开启第二副业!”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个平台发现,信息流广告开始推荐大量配音、插画等泛职业培训类课程。以插画课为例,宣传课程的机构往往先用低价体验课吸引受众,然后在学员上过几节直播课后推销大容量课包,并承诺可提供接单服务,吸引学员报名。打着“0基础可学”“能快速变现”的噱头,市面上的插画课究竟质量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北京商报记者展开了调查。体验课主要讲如何变现“学了3天的入门新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变现渠道。”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多条商业插画培训班的广告,开设这些课程的机构大多知名度不高,而只要点击它们的短视频广告就能直接下单低价体验课,价格通常也在10元以下。带着对“0基础学习也能变现”的好奇心,北京商报记者以学员身份加入了某机构的体验课程群。在三天体验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花了大量时间来讲述自己是如何从插画上赚钱的,而对专业绘画知识的学习则是以老师带着画画为主,并介绍了一些可用的绘画软件和工具,未过多涉及绘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与同期学员的交流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许多人都是抱着速成接商单的美好心愿加入其中,然而实际效果则因人而异。曾在多个机构报名插画类课程的方女士表示,现在市场上绘画类课程培训的坑很多。“0基础,以前一点没学过的人,是不可能快速变现的。那些机构都是唬人的,没有学了一两周或者一两个月就能接单的学员,绘画更多在于练习,这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低价课不只是让学员对插画有所了解,更多的是作为机构的一种引流手段。在从业者看来,培训机构通过打出“低价牌”,抓住泛职业类培训正在兴起的红利,从而实现引流。回顾课程的整个报名过程,在这其中隐藏着不少“暗坑”和“套路”。机构老师往往会用一些“话术”来催促学员报名,“最后5个优惠名额”“报名系统即将关闭”“再报名没有优惠价”,此类话语都给犹豫报名的学员增添了紧迫感。而在报名时可选的分期付款方式、老师对接单的承诺也很容易让人脑子一热,一下子支出大几千元的学费。此外,据方女士介绍,“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课程质量一方面看机构,另一方面也看老师,辅导老师负责不负责差别很大”。学费免息分期 “接单”成空谈在结束体验课学习后,机构的助教老师开始向北京商报记者宣传正价课程。从课程价格来看,5980元的正价课共提供27节VIP课程,单次课价格为200多元。该助教表示,报名学费可以选择免息分期的方式付款。记者也注意到,在课程报名界面提供了花呗分期、芝易学、信用卡分期等多种分期付款方式。见北京商报记者还在犹豫,该助教一再强调,接单方面不用担心,他们会提供一年的接单平台和服务。但当被问及接单服务和平台的具体情况时,该助教一边表示接单的平台渠道有很多,但其列举的却是闲鱼、知乎、小红书等公共平台,未有其他更详细的介绍。方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般机构会在你要报名课程的时候,用‘变现’‘赚钱’这样的宣传来哄你,但是等到你真报完名或者学完课程了,机构就不会再提这茬了。”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用户对插画培训机构的投诉多达上千条,其中不少学员都表示,在学习后发现达不到机构宣传的学习效果,无法接到商业订单。据其中某条投诉显示,学员在培训机构应图马完成相关课程后,没能达到机构承诺的接单水平,想退课退费却被拒绝。由此,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了应图马及部分被反馈“学完难以接单”的机构,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深深套路远不止这一点点“在画画圈里其实还有个套路,有些机构,比如找一些在圈内比较出名的‘大神’画师开短期课,让他们来吸粉。这些画师和画手能画非常美的图,也在圈内小有名气,很容易吸引到年龄比较小的粉丝来报名,但是这些人很可能只是自己画得好,并不适合当老师教课。”方女士表示,有些机构还会找画手给自己站台。“一些并非0基础的画手会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参与机构的画画打卡,给机构宣传,这样想了解机构信息的人一搜索,就能看到机构下有很多画得很好的画作,对机构会更有偏向,但实际上这只是机构和画手的合作。”在插画领域,想要从爱好者到成为能接商单的从业者,并非一次简单培训能达成的。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插画爱好者庄先生选择了自学。“很多素材和笔刷在B站这样的公开平台都有,而且画画贵在坚持和练习,对我来说更适合自学,也能让我自由安排时间。”庄先生表示,自己目前还只是对画画有兴趣,尚未有用画画变现的打算。“现在培训机构退费的问题太多了,很怕我的学费也白花了。”庄先生进一步强调,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是找个专业的画手老师,进行一对一学习。实际上,为加强对成人教育培训领域的机构治理,教育部也在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对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管理,机构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和宣传。同时,文件还鼓励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接受行业协会服务和自律管理。而随着泛职业培训的兴起,越来越多学员产生学习新技能的需求,如何参照文件,加强对相关培训机构的监管,这是学员们更为期待的。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1882年,亚历山大·麦克雷(Alexander MacRae)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附近买下了一片3000公顷的土地。这片土地风景如画,优雅恬静,一面花岗岩石墙将这片土地与Calder高速公路远远隔开。在此后的130多年里,麦克雷家族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经营着农场生意,直到2015年。这一年,亚历山大·麦克雷的曾孙乔克·麦克雷(Jock MacRae)决定将这片祖传的农场卖给一个在中国经营肉牛生意的家族。这个家族姓李。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时代报》(The Age)采访时,乔克·麦克雷心里五味杂陈。他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的家族生意正在转型,因此,我们不得不出售这片祖地。”不过,虽然心里很挣扎,但是乔克·麦克雷对于那位姓李的中国买家仍然赞赏有加。“我认为,李先生和我曾祖父一样精明。”这位精明的李先生叫李福成,是福成集团的老板。福成集团地处燕郊,旗下业务广泛,涵盖了地产、肉牛养殖、金融、水泥建材等。不过,福成集团最为人熟知的业务只有三个:号称“专给北漂建房子”的福成地产、主营肉牛养殖的上市公司福成股份,以及福成股份2015年并购的殡葬业务。在福成集团官网所挂的一篇文章中,这样介绍李福成。“虽然李福成没有马云、刘强东、王健林那么有名, 但是‘燕郊李嘉诚’、‘中国牛王’的称号也曾侧面反映了这位在商场浮沉半生的老人的显赫经历。”不过,最近,“燕郊李嘉诚”遇到了一些烦心事。财务总监失联“罗生门”4月27日晚7点左右,福成股份董秘邓重辉跑步结束回到公司,发现桌上突然放置了一份有财务总监“程静”签名的纸质声明,直指自己遭李福成“架空”。程静在这份声明中表示,由于近一年来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受到来自大股东方面的影响非常严重,违背了上市公司五独立三分开的原则,其已无法正常履行财务总监的职责。与此同时,程静认为有些业务无法确定真伪性,所以拒绝确认签署2021年度报告、2022年一季报。对此,福成股份表示多方面尝试与程静联系确认真伪,但程静自此失联(电话关机、微信语音及信息不应答、到访其家庭住址无回应),无法百分百确认其来源及信息真伪,所以于2022年4月29日向三河市公安局报警。程静所称无法确定真伪的业务和福成股份2021年的活牛采购相关。该年5月,在福成股份采购活牛时,由于人手不足,大股东福成集团增派人手协助该业务进行,但在后续报销付款过程中,“因采购人员多是从公司大股东借调,比较强势,公司会计人员只好先付款再要求采购人员随后补齐采购资料及原始凭证”。但直到2021年年报披露前一天,相关原始凭证仍未补齐。对此,福成股份回应称,2022年5月初福成股份从全国各地召回2021年参与买牛的全部采购人员,核实2021年买牛情况和补充相关资料,基本上已获得2021年买牛活动发票和付款资金流不一致交易的全部证明,最终达到满足财务总监对公司2021年大量采购活牛生物性资产的准确资金支出和资产成本的确认要求。不仅在业务上没有独立性,福成股份的财务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也受到福成集团的影响。2022年4月21日,福成集团在福成股份肉制品分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全体负责人、会计、出纳会议,规定一切付款必须通过福成集团财务部总经理批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没有签字权,只负责合并报表,要求公司会计和出纳出具遵守规则保证书。程静认为以上做法不符合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性的要求,对此,李福成书面出具了《关于作为实际控制人规范参与河北福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的承诺》。鉴于相关未签署公司定期报告书面确认意见的主要原因已消除,程静同意补签对福成股份的定期报告和财务报表的书面确认意见。虽然这场“罗生门”的双方已达成和解,但由此可见在李福成的“强势”控制下,福成股份的内控隐忧浮现,而福成集团更是暗流汹涌。年过7旬的李福成,在人生中经历过许多高光时刻,也曾经安全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舆论危机,这次,他还能全身而退吗?放牛娃的地产梦“香油大王”、“中国牛王”、“李半城”、“燕郊首富”、“三河李嘉城”、“殡葬之王”…李福成身上有众多标签,每个标签背后都有福成集团的缩影。1946年,李福成生于河北三河市兴隆庄村,是放牛出身。14岁开始创业,第一笔生意是小磨香油,后来他发现做香油产出的麻酱渣能拿来喂牛。1987年,李福成拿到5000元无息贷款创办了自己的养牛公司——三河兴隆庄福成养牛场,这也是福成集团的前身。李福成养牛的确有一套,从起初牛吃了拉稀,到牛吃了长得特别快,仅用了三个月的研发时间。从几头牛,到100头牛的规模,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到1996年底,其养猪场的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存栏8000头,李福成也被外界称为“中国牛王”,还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李福成的名望由此达到顶峰。但是真正让李福成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是房地产。2002年9月,李福成成立了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只要有北漂,我就一直盖房子”。农民出身的李福成不懂房地产,却抓住了在外打工人的心理,要“专门为北漂一族盖房”。李福成一手打造的上上城项目名声远扬。因为主打北漂人群,李福成将广告打到了国贸,“首付3万月供1千”。上上城青年社区项目“十个月55亿元”的销售神话也曾多次登陆各大新闻版面。不光占地面积广、卖的快,上上城还以高密度而著称,号称“河北最高密度楼盘”。据媒体报道,63栋楼的小区容纳了近8万人口,在层高多为18层、28层的情况下,楼间距仅为45米。(燕郊上上城项目中李福成执鞭赶牛的金色雕像,图片来源于网络)采取“大手笔低成本拿地、迅速开发、快速销售回笼资金”的策略,李福成的项目几乎占据了燕郊地产的半壁江山,在当地有个说法“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他也因此得了“李半城”、“三河李嘉诚”的绰号。2016年,李福成家族以67亿元财富位列河北胡润富豪榜第9位,也被称为“燕郊首富”。传统主业不断收缩 “殡葬”业务难兴2004年7月,福成股份以养牛为主业登上了上交所,以养牛、宰牛、卖牛肉为主业,成为“中国养牛第一股”。2006年6月,福成集团成立,李福成不断扩张自己的业务板块,逐渐形成了地产、养殖、餐饮三大业务体系。旗下的公司包括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福成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等数十个分支企业。但是近年来,福成股份养牛、餐饮事业波动很大,均不同程度的走下坡。2016-2021年,福成股份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营业收入分别为8.28亿元、8.51亿元、9.65亿元、10.22亿元、8.3亿元、9.16亿元;餐饮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2.89亿元、2.35亿元、2.36亿元、1.75亿元、2.01亿元;殡葬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27亿元、2.61亿元、1.85亿元、0.82亿元、1.33亿元。数据可见,三大业务中,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仍然是福成股份的“立身之本”,为主要收入来源,餐饮服务所占比重却逐年下降,而殡葬服务业则仍然难成为福成股份的新“爆发点”。在疫情影响下,三大业务于2020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过福成股份的颓势在2019年就已显现,首先是畜牧养殖及食品加工与餐饮服务均增长微弱陷入瓶颈,其次是被寄予厚望的殡葬服务业营业收入下滑。2014年6月10日,福成股份宣布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并开始进行将三河宝塔陵园注入相关事宜。2015年,福成股份收购了三河宝塔陵园以及位于北京周边的宝塔陵园,这也给上市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A股第一家殡葬行业上市公司。福成股份的打算并非不切实际,年报数据显示,其殡葬业务的毛利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成为重要的现金奶牛。眼见殡葬业即将成为利润支柱业务,2018年,福成股份又投资5.8亿元,并购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以下简称为“天德福地”),同时宣布抛售部分亏损的“祖业”——肉牛养殖和屠宰。2019年上半年,福成股份开始收缩战线,出售养殖屠宰资产。3月30日,福成股份发布公告,三河肉牛养殖分公司资产组、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资产组和福成澳大利亚公司将会在北交所以公开挂牌的形式竞价转让。殡葬业无疑是一门好生意。然而,福成股份在殡葬业务上的外延式扩张,并未给其业绩带来过多提振。到了2021年,其2018年并购的天德福地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状态。2019-2021年,天德福地分别亏损1180.23万元、580.34万元、711.64万元。根据收购协议约定,天德福地需在2019-2023年分别达成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万元、2720万元、3270万元、3920万元和4700万元的业绩目标。这意味着,天德福地已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与福成股份的期望相去甚远。雪上加霜的是,天德福地还涉嫌合同诈骗,导致经营恶化。2020年8月,福成股份委派的审计机构发现天德福地原股东存在未披露的补充协议现象,并存在大额或有负债。为此,公司向三河市公安局报案,举报“原股东曾攀峰、曾馨槿涉嫌合同诈骗”。截至发稿,该案仍在侦查过程中。成也地产“败”也地产 光环背后负面缠身左手房地产,右手坟地产,让年逾70的李福成愈发受到关注。可惜坟地产难兴的同时,其房地产也波澜丛生。早在2019年9月10日,福成股份就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福成集团的房地产及关联业务因涉税经济案件被调查。事实上,李福成的诸多争议均与地产有关。2014年至2016年,河北官场发生地震,均被指与燕郊房地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如2009年轰动一时的燕郊枣村土地招标事件,据中国网等媒体报道称存在违规招标、村民权益被践踏等行为,最终竞得方为当年11月突击成立的联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恰为福成房地产子公司,现处于被清算状态。到了2017年,环球网发表一篇题为《燕郊黑社会肆意横行:深夜跟踪棍打死亡威胁》的文章,描述了燕郊理想新城小区多位业主不满小区物业将部分绿地铲掉换成车位进行维权,家中大门竟被喷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字样,甚至被不明人士跟踪打伤等事件。由此,关于李福成家族涉黑、暴力拆迁等负面新闻在网上不时出现。到了2022年,已经75岁的李福成还来不及迎接新年,便收到了法院的一纸《刑事判决书》。根据《判决书》,李福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犯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11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由此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已缴纳);退缴的违法所得3000万元、行贿款600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尽管当时福成股份对外表示,李福成目前未担任公司董事及其他任何职务,未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案件不涉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经营正常。但在2018年7月底,李福成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虽然自己不直接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前公司发展的关键期,自己数十年做企业的经验,一定能帮助公司尽快实现突破。如今再看福成股份财务总监的指控,李福成非但不是未参与福成股份的日常经营管理,而是深度参与。在经历了高光时刻与负面缠身之后,李福成与他的福成帝国能否全身而退?参考资料:[1]《豪掷千万购农场 中国“土豪”成澳洲新地主》,澳洲网,2015[2]《七旬李福成出山影响巨大,带领福成集团攀登全新高峰》,福成集团官网,2018[3]《燕郊首富李福成的地产江湖,一度负面缠身,72岁再次出山》,市界,2019[4]《中国牛王成功操盘殡葬第一股,盖楼成燕郊首富,背后却……》,中国经营报,2019[5]《“燕郊首富”麻烦不断 福成股份实控人被河北省纪委调查》,财联社,2019...
今年4月,时隔8个月国产游戏版号重启让李卫伟松了一口气。不过,获得游戏版号的三七互娱并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扭转其下跌之势,原本的“大利好”仅仅坚持了几分钟,便又开始继续下跌,短短十几个交易日,股价又跌了近20%。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自高点以来三七互娱市值已经蒸发了600多亿,持续下跌的股价与三七互娱严重依赖“买量”、毛利率、净利率双下滑、游戏行业版号发放数量下降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梳理资料的过程中,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还发现,从2018年以来,三七互娱的前实控人吴氏家族和李卫伟、曾开天均大幅套现,其中仅吴氏家族就套现了60多亿。“借壳”顺荣上市 吴氏家族、李卫伟、曾开天套现超百亿1977年的冬天,三七互娱的创始人李卫伟出生在四川广元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和大多数70后一样,在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李卫伟就开始沉迷游戏,从初中、高中时的单机游戏到大学时的网游,李卫伟慢慢成了多数人眼里的“网瘾少年”。不过,“网瘾少年”李卫伟在玩游戏中慢慢玩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做出属于中国人的游戏产品,并且影响全世界的玩家”。之后李卫伟与曾开天在2011年9月30日共同投资设立了上海三七互娱,原名上海三七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三七互娱),主营网页游戏。当时也正值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上海三七互娱借着这股“东风”实现业绩大涨。2011年成立几个月营收就达100多万,次年收入达5.87亿元,第三年已经实现了17.22亿元的收入。业绩大增的上海三七互娱随即也开始寻求上市之路,不过当时证监会对游戏公司审核非常严,成立2-3年的公司想要上市可谓是“难如登天”。与此同时,吴氏家族(父:吴绪顺,子女:吴卫东、吴卫红)控股的顺荣股份(三七互娱前身)2011年3月2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不久后因业务逐渐陷入困境开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从顺荣股份的年报来看,上市之后顺荣股份的业务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到了2013年顺荣股份的净利润仅368.12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只有96.8万元。顺荣股份的股价也是连续下跌,一年多的时间,股价跌了近90%。业绩大幅下滑的顺荣股份几乎沦为了壳公司。在这样背景下,想上市的上海三七互娱和想找业绩增长点的顺荣股份开始接触。几经谈判之后顺荣股份分别在2014年5月和2015年12月分两次收购上海三七互娱100%的股权,使上海三七互娱成为了顺荣股份全资子公司。从开始收购到全部收购完成,当时顺荣股份的股价翻了超10倍。收购了上海三七互娱的顺荣股份业绩犹如“神助”,从净利300多万直接攀升到5900万,到2015年净利润已经达到了9.22亿,也因此让顺荣股份从一家壳公司变成了火热的游戏公司。收购上海三七互娱后,顺荣股份先后更名为“顺荣三七”和“三七互娱”。自此三七互娱的名字正式出现在股票行情名称中。2018年9月20日,三七互娱拟作价人民币8.19亿元向凝众汽车部件科技出售公司持有的汽车部件公司100%股权,而凝众汽车的持股情况是吴绪顺持股30%、吴卫红持股30%、吴绪顺之配偶汪爱荣持股40%。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顺荣股份的业务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吴氏家族手中。除了花8.19亿元拿回来原来的汽车业务以外,吴氏家族这些年还通过减持三七互娱获得了大量的现金。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1月11日至2022年1月14日期间,吴氏家族减持了3256.7万股,即便是按照区间内的最低点计算,吴氏家族此次减持也套现了7.44亿元。除了此笔减持之外,wind数据显示,吴氏家族还减持了53.5亿元。也就是说,仅从套现金额上计算,吴氏家族已经从三七互娱上套了至少61个亿,这远远比当年做汽车配件赚钱多了。wind数据显示,除吴氏家族以外,三七互娱董事长李卫伟、副董事长曾开天从2019年开始也累计套现了52.39亿元。而吴氏家族和李卫伟、曾开天减持的套现的金额相当于是三七互娱上市以来70%以上净利润。现在再回过头看当年的收购,确实是一场“双赢”。受困于“买量”两年花了160多亿 毛利率和净利率双下滑4月26日,三七互娱提交了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三七互娱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2.16亿元,同比增长1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4.15%。看似漂亮的数据其实暗藏“隐患”。162.16亿元的营收中国内占114.39亿元,国外占47.77亿元,而2020年同期国内营收为122.57亿元,同比下降6.26%。这也就意味着三七互娱的国内营收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此外,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栏目统计A股游戏类公司发现,相比其他游戏公司,三七互娱似乎更加重视“买量”。Wind数据显示,2021年的年报中,三七互娱的营收162.17亿元在A股游戏公司中排第一,不过研发费用12.5亿元在游戏公司中则是排第三名,相当于是第二名世纪华通的63.58%。然而在销售费用上,三七互娱2021年花了91.25亿元,是世纪华通近2.63倍。据了解,三七互娱这几年的销售费用率在常年保持高位,2017年-2021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9.08亿元、33.47亿元、77.37亿元、82.13亿元和91.2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30.83%、43.85%、58.49%、57.04%和56.27%。在网络游戏上市公司中,三七互娱销售费用率高居第二,第一是冰川网络,不过冰川网络的2021年研发费用率为37.73%,而三七互娱2021年的研发费用率为7.71%。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员配置上,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栏目还发现,2021年三七互娱的技术人员较2020年减少了386名,而销售人员从2020年的990人增加到1225人,增幅23.74%。每年大几十亿的销售费用都花在哪儿了?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2020年和2021年,三七互娱销售费用中均有一笔超80亿元的互联网流量费用。互联网流量费用从字面意思上也不难理解,就是从流量平台(如抖音、快手、微信等)投放广告,然后引导玩家进入游戏。玩家进入游戏后进行各种消费,以此达成营收目的。这样的商业模式优点非常明显——只要玩家的钱足够多,开新服的速度足够快,公司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游戏的周期偏短,玩家被“薅光”之后就会离开,而且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获客成本上升,三七互娱想要获得足够的玩家,就不得不持续地进行投入。对于销售费用的逐步抬高,三七互娱在机构调研会上表示,“我们既不会为了保证利润率而控制投入,也不会为了流水规模损失利润,我们的目标是追求绝对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每年持续增加的销售费用投入却让三七互娱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86.57%、87.79%和84.79%,而净利率分别为18.27%、21.08%和17.57%。其中,核心业务移动端游戏毛利率首降,由2020年的88.85%降至85.61%。游戏行业版号缩紧 市值蒸发超600亿对于一家游戏公司来讲,最重要是版号问题,没有版号产品就不能公开运营,因此只有源源不断的版号才能给公司带来持续的产品收入。而游戏版号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核发布的,对于游戏根据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和计算机游戏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游戏软件厂商或者个人作者开发的游戏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的保护。但是这几年随着已经出台落地的未成年人游戏政策、游戏行业强监管、规范化的长期发展趋势课等等,游戏版号的发放是越来越少。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披露的信息统计,2018-2021年,每年下发的游戏版号分别为2064个、1507个、1405个、768个。2021年全年版号数量与上年相比减少了46.26%,较2018年减少了62.8%,2022年首批45个游戏版号,比去年上半年月均98个减少了54%。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披露的信息统计发现,2020年三七互娱曾获得了10个版号,而在2021年三七互娱只获得了1个版号。今年4月11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显示,2022年4月首批国产游戏版号下发,有45款国产游戏获批,三七互娱的《梦想大航海》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时隔一年多以后再次拿到版号。当然,拿到版号只能说明是有了发行游戏的资格,而这款游戏能不能保持长期活跃才是验证产品本身的好坏。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发现,2021年的国内市场国产手游流水前20名中,三七互娱的《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排第17名,不过发行日期是2021年,而同行中绝大多数游戏是2021年之前发行,这些游戏能在2021年依旧排名靠前,一是证明这些游戏的质量;二是该游戏依旧受欢迎能留住用户。来源:伽马数据而三七互娱此前还发行了很多游戏,但几乎没有哪款可以保持长久的热度。2021年新出的《荣耀大天使》《绝世仙王》等产品在巨额的“买量”下有不错的下载量,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多“不充钱寸步难行”“封号”“没客服”“进不去原来的服务区”等问题频发,让玩家的体验大不如前。后记:一直以来,游戏版号可以说是游戏公司的命脉,有一个版号就相当于多了一张牌,4月11日的版号发放虽然引起了三七互娱的大幅高开,但也就是仅仅维持了几分钟,股价就开始跳水,当日从最高涨近8%到收盘跌1.95%。之后三七互娱的股价持续调整,十个交易日跌近20%。而且三七互娱自高点以来,市值已经蒸发了600多亿,股价从最高50.43元/股一路跌至22元/股附近,跌幅超50%。这意味着游戏行业期盼已久的游戏版号并没有扭转三七互娱的下降趋势。除了版号问题,三七互娱严重依赖“买量”的情况似乎已经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而且股东们的频频套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们的信心。未来三七互娱在开拓时如何把“买量”和利润做好平衡?又将游戏做好做大?《市值观察》将持续关注。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针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一事,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称,知网被查给所有平台敲响了警钟。文章称,知网是否存在垄断行为,是否涉嫌行业垄断,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有待实事求是、依法规范调查得出结论。但这一事件本身,已传递多重鲜明信号。文章称,越是头部平台,越要依法规范经营,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知网在中文学术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市场不断开拓,成为中国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学术文献数字化服务平台。但是倘若店大欺客,利用自身地位施行“霸道”操作,最终只会失去信任、失去市场。文章写道,对于知网等平台企业来说,若其搞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则会损害公平正义、妨碍创新创造。知网被查,再次给所有平台都敲响了一记警钟,建构更合理的运营模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3日通报,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知网方面回应称,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
5月16日又有大量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系统崩溃,多位投资者表示,电脑和手机都无法登录,有投资者还表示因此股票没有卖出去。据了解,这已经不是招商证券第一次宕机,上一次宕机是在2022年3月14日,距今天刚过去了两个月。对此,凤凰网财经致电询问招商证券,招商证券显示全部忙线状态。截止发稿,招商证券跌0.54%,报12.88元/股。距离上次宕机此外,凤凰网财经注意到,5月13日晚间,招商证券公告称,副总裁张庆因个人身体原因,递交辞呈。同时,该公司亦公告称新聘任张浩川作为公司副总裁。值得关注的是,分管投行业务副总裁张庆履职未足1年2个月。去年3月27日,招商证券对外发布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聘任张庆担任公司副总裁并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聘期3年,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延长时报董事会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张庆的首期任职应持续至2024年。事实上,招商证券在近一年正经历着高管的密集调整,先后有多位高管离职。包括原执行董事、总裁、首席信息官熊剑涛,原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谢继军,原分管资管副总裁邓晓力,原经纪业务分管副总裁吴光焰。除邓晓力因年龄原因,辞去副总裁职务之外,其余3位和副总裁张庆一样,均出于“个人原因”、“ 专注于个人其他事务”等理由。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中国再度调降购房门槛,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昨天宣布,将降低首次购房者的商业性个人贷款利率下限。据中国央行官网消息,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昨天公告,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有分析指出,按贷款金额50万元(人民币,下同)、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公告指出,调整是为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央行并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中国央行补充说,将指导各地银行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自行设定最低利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4月曾介绍,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中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中国1月下调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五个基点至4.6%。LPR可作为抵押贷款参考。上周五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家庭贷款大幅下滑,4月住房贷款减少了605亿元人民币。在今年前四个月百强开发商的总销售额减半后,5月初主要城市的房屋销售继续暴跌。...
核酸检测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核酸检测阳性,影响小到一位居民、一个家庭、一栋楼被隔离,大到一座工厂、一家公司停工停产,甚至于一座城因此静默。近两年,疫情在国内反复,核酸检测人数和频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并将随着核酸检测常态化急速增长,测核酸成为芸芸众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现了核酸检测结果被指不准确的案例,安徽合肥也公告处罚违规运作核酸检测机构。谁在给我们做核酸检测?它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人员实力来保障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我们应该信任谁?160余家机构拿到官方资质第一财经记者近期梳理了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上海市卫健委等官方网站并结合天眼查和企查查等工具软件进行了大数据调研,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160余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参保人数等关键指数进行了调取,通过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了解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的资金实力,通过参保人数了解这些机构的人力规模。从2020年开始,新冠疫情在国内此起彼伏,核酸检测领域,市场迅速扩大,一些嗅觉灵敏的资金加速进入这个领域;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年度增速高达25.1%,为历年最高。截至2022年5月11日,当年我国已成立医学检验相关机构220家。2020年之后成立的核酸检测机构,在专业门槛较高的核酸检测领域,是否具备相应的实力,也是第一财经此次调研关注的重点。公开信息显示,医学检验实验室(通常被称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是我国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检测机构,是指仅限医疗机构类别为医学检验实验室(含医学检验所)的机构,不包括其他类别的医疗机构,如医院、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门诊部、病理诊断中心等。先来了解一下正规在册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哪些。这些也是第一财经记者此次核酸检测机构大调查的数据来源和调查样本。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信息显示,北京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2022年4月审核合格机构名单如下,共有66家检测机构。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上海市卫健委在今年3月发布的官方信息后发现,目前全市共有201家核酸检测服务点,其中有20多家是企业性质的检测机构,其他基本都是医院。4月,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名单显示,有超过50家审核合格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根据国家卫健委信息显示,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中,广州有21家,具体名单如下:深圳市商务局会同市健康委梳理的《深圳市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国家卫健委所梳理的医学检测机构名单如下,共27家(说明: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的国家卫健委数据中,广州金域出现在深圳核酸检测机构之中。第一财经记者经与深圳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核实,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此前会承担一部分深圳实验室的核酸检测任务,因此将广州金域包括在内):从上述数据可见,北京和上海的官方名单上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均在50家以上,而广州和深圳相对少一些,在20多家左右,北上广深总计超过160家。注册资本平均值至少1000万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上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主要医学检测机构后了解到,做核酸检测中心,需要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从注册资本可见一斑。根据北京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2022年4月审核合格机构综合来看,共有66家检测机构,但其中有部分是同一家企业的分支实验室,除去重复机构和个别暂无公开信息的,经过整理,共为58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上述北京地区的58家检测机构中,注册资本最大值为1.036亿元,是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最低值为151.72万元,是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平均值为2118万元。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上海50多家核酸检测机构中,有31.03%的机构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2000万元;有17.24%的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3000万元;10.34%的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4000万元,即这些核酸检测机构中,总计58.62%的机构注册资本集中在1000万元~4000万元。进一步细化,根据上海市核酸检测服务点资质(截至2022年3月信息),上海市卫健委审核合格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截至2022年4月信息)名单综合来看,以下58家医学检测机构至少在上述两项名单中的一项中出现。上述58家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最大值为6.8亿元,是上海思路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最低值为300万元,是上海慧渡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述所有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平均值为4128.72万元。广州的21家机构中,注册资本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很大,最高为广州凯普医学检验所,5000万元;最低为广州浩宇医学检验实验室,仅10万元;平均值为1481.35万元。再来看深圳的情况,27家检测机构注册资本最高值为7000万元,是深圳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最低值为500万元,平均值为1444万元。综合来看,上海地区的注册资本最高,平均注册资本超过4000万元,北京为2000多万元,深圳和广州都在1000多万元。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60.67%的医学检验相关机构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实缴资本大打折扣,0元也能开设虽然上述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平均值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但仔细比对所有机构企业的实缴资本就会发现,实缴资本与注册资本还是有明显差距。上述58家北京的检测机构的实缴资本最大值为1.036亿元,是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最低值为0元,是量化(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北京方圆平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剔除未披露公司,平均值为1551万元,与注册资本平均值为2118万元相比,北京第三方检测机构实缴资本平均值少了567万元。上海的58家检测机构的实缴资本最大值为3.04亿元,是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最低值为0元,包括上海裕隆神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上海恩元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等;平均值为2572万元。上海核酸检测机构中,注册资本最多的机构超过6亿元,而到了实缴资本这一项,最高为3.04亿元,差了几乎一半。实缴资本为0的也有一些,与北京类似。与上海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注册资本平均值4128.72万元的数字相比,实缴资本平均值2572万元有一定差距。广州和深圳的情况也类似,广州上述检测机构的平均实缴资本为1432.55万元,其中最高为广州凯普医学检验所,5000万元;最低为广州南芯医学检验实验室36万元。(其中广州中鑫医学检验实验室、广州瑞能医学检验实验室、广州浩宇医学检验实验室都为0元 ,平均测算时剔除)上述27家深圳的检测机构中,实缴资本最高值为5000万元,是深圳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也是27家公司中金额最高。最低值为3万元,是深圳慧康医学检验实验室。剔除8家未披露公司和3家0元公司,平均值为1445万元。从零到千,参保人数天壤之别参保人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人员规模情况。第一财经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的上述58家检测机构的参保人数最大值为426人,是北京海思特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最低值为0人,是北京圣诠基因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平均值为75人。在上海的上述58家检测机构的参保人数最大值为266人,是上海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最低值为0人,主要包括上海伯鉴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泰思特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通晓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探洇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捷易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等;平均值为52人。广州的检测机构,平均参保人数为401人,其中最高的是广州艾迪康医学检验所,为2480人,最低的是广州中鑫医学检验实验室,为2人。(注:其中广州浩宇医学检测实验室、广州瑞能医学检验实验室为0人,平均值测算剔除)深圳的上述27家公司中,参保人数最高值为2266人,是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最低值为0人,共计9家公司,在统计总量中占比超过3成。剔除5家未披露公司,平均值为135人。从上述数据可见,各个检测机构企业的参保人数差别很大,多则数千人,少则0人。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参保人数少有几种可能,一是该企业的确员工很少;二是该企业如果还有上级母公司的话,则员工可能在母公司参保;三是通过第三方人事代理公司进行参保,在本公司体现不出来。那么一家核酸检测机构需要多少人?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规模的核酸筛查,大量需要的是核酸采样人员,所以此前会出现有关日薪1000元招聘采样员的消息,但采样人员大多是医护人员,并非核酸检测人员。采样后,送至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移动实验室或气膜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其实不多,有时候10人以下即可,但公司还需要其他研究人员、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具体的还要看规模。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和财报等发现,核酸检测机构最近几年的人员招募需求量不小。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锦测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从2020年6月至今发布了20多次招聘信息,主要岗位包括商务专员、市场专员、医学检验技术员、标本管理员、医药销售代表、研发技术员、CRO商务主管、病理医生和项目经理等,要求的经验年限从不限到5年以上,根据不同岗位则月薪从3000多元到2万多元不等。有业内人士认为,人手紧缺会让核酸检测机构的承压变大,而短期内增加人员招聘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新检测机构跑步入场疫情在2020年发生后,引发了一波新检测机构进入市场的风潮。今年以来,在全国多地出现的疫情,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该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如何快速把病毒找出来,显得至关重要。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进而避免出现更大范围的疫情甚至可能导致的封城举措,或者巩固部分地区前期抗疫成果,加快复工复产,全国各地加大了核酸检测频次,常被使用的频次为每周、每3天或每48小时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累计进行核酸检测92.14亿人次。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达1.25万家,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达14.47万人。庞大的核酸检测市场刺激新的检测企业跑步入场。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是刚刚注册不久的企业,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注册时间是2022年4月26日,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成立没几天,5月份,这家公司已在北京开展了核酸检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年度增速高达25.1%,为历年最高。在北京上述58家检测机构名单中,2020年之后成立的有5家。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公司虽然年限短,总体注册资本不高且实缴资本大多和注册资本不符,但相对而言,诉讼和纠纷也比较少,上述机构中仅有一家受到过违法处罚。而成立年限较长的企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纠纷存在。从参保人数来看,这几家企业的参保人员大多都在10人左右或10人以下,也有部分未公布信息。第一财经记者重点关注了上海在2020年之后成立的较新的公司,具体如下:进一步分析可见,其中有10家企业是在2020年之后成立的,即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所成立的核酸检测机构,包括上海伯鉴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奕检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所、上海思泰得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海善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等,还有“新鲜出炉”的2022年3月刚成立的上海捷诺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有5家核酸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有很大差异,比如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76.6667万元,而实缴资本仅为110万元;上海奕检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实缴资本仅为388万元;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实缴资本为0。涉及企业的参保人数,大部分企业参保人数都比较少:从0人到20多人不等。综合来看,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差异较大,且参保人数在10人以下的公司包括上海伯鉴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奕检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探洇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实缴资本为0,且企业参保人数为0。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的广州第一批合格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名(截至2022年1月)显示,广州共有21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其中有3家于2020年后注册成立,分别是广州丰华医学检验实验室、广州浩宇医学检验实验室、广州瑞能医学检验实验室。相较于其他较早成立的机构,这3家机构在资金、参保人数上相对较少。其中,广州浩宇医学检验实验室是统计数据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一家,且在注册资金上仅为10万元,而实际缴费仅为0元,参保人数为0人。广州瑞能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注册资金为400万,实际缴费为0万,参保人数为0人。另一家广州丰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规模比前两家稍大一些,注册资本1000万,实际缴费950万,参保人数7人。而这些数据远低于广州的注册资本(1481.35万)、实缴资本(1432.55万)、参保人数(401人)上的平均值。在深圳近30家核酸检测机构中,第一财经重点关注了近10家在2020年之后成立的、注册资本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2020年以后成立的核酸检测公司中,有7家的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及以下。在实缴资本方面,这7家规模较小的企业仅有2家披露了相关情况。他们的实缴资本金额与注册金额均有较大出入,比如深圳聚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则是0元;深圳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00万元。在参保人数方面,这7家规模较小的公司中,有3家未披露参保人数,另外4家均显示参保人数为0人。在纳税人资质方面,上述7家公司均未公开。成立于2020年2月的深圳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大鹏医学检验实验室既未披露注册与实缴资本、也未披露纳税人资质。但记者梳理发现,这7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背后也有知名机构闪现。不久前成立的深圳海普洛斯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业务包括癌症基因检测和健康人群基因检测,目前已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茗嘉资本、星宏盛、天津远致投资、深圳资本等。深圳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9月,背后大股东则是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截至5月13日收盘,兰卫医学(301060.SZ)市值为174亿元。深圳聚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成立于2020年4月,由深圳零一生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零一生命目前已完成6轮融资,最新一笔融资发生在2021年10月,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包括松禾资本、云时资本、海阔天空创投等。综上所梳理可见,这两年新成立的检测机构普遍规模相对较小,且实缴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参保人数少。核酸检测资质如何取得对于参与大规模新冠核酸检测服务的企业而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多位核酸检测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要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前提是要具备检测资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于2020年12月28日下发的《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中规定,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10〕194号)有关规定,具备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条件,以及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条件。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还应当符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试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等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除了固定实验室外,一些移动方舱实验室、气膜实验室也应运而生。移动方舱实验室、气膜实验室可满足应急检验需求,可以随时搭建,快速投入抗疫,其中气膜实验室的日检量高于移动方舱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皆具备核酸检测所必备的环节,涵盖了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扩增分析间、洗消间,且各区域相互独立。在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这些创新实验室用于适合于多种场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提供核酸检测设备企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投资一个日检1万管的方舱(集装箱)实验室,涵盖设备,成本大约在40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而气膜实验室投入成本相对更高些,一整套下来成本约3000万元左右。相应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保质保量进行核酸检测的能力也将大打折扣。竞争激烈,隐忧浮现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从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参保人数和对于2020年后成立的新公司几大维度进行调查和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核酸检测行业有较高的进入门槛,除了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资质之外,还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行业基本的注册资本规模要在千万元级别以上较为理想。对于核酸检测机构而言,有了资质,还必须具备业务承担能力,人员是一大要素。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量的检测需求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大部分机构持续提升检测产能。按照最新规范要求,新冠检测实行的是1-2-6管理,即采样后1小时送检,2小时上机,6小时内出结果。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检测结果,检测实验室通常需要储备更多的产能。提升产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核酸检测准确率,一般情况,实验室规范的做法是在质量控制环节严格要求,包括样本检测全流程质控监控、各环节消杀防污染、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监控等步骤。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具有足够的人手和设备来处理海量的核酸检测工作。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的各大检测机构来看,由于最近几年新成立的机构不少,加剧了行业竞争。同时,这几年的核酸检测的单人价格也在下滑。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酸检测机构的收入和利润。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月武汉市进行的全国首次普筛,耗资超过9亿元,人均费用90元左右;2021年10月26日,北京的单次核酸检测价格从80元降至58元;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信息显示,自2022年4月13日起,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40元下调至28元,之后又将价格调整到25元。根据疫情需要,按照市卫健部门技术要求和标准实施混合检测时,每人份按不高于5元收费。核酸检测费用,如果是居民因为个人事由主动申请,费用一般由居民承担;而在各地启动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中,不少是由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由于大规模核酸检测时间要求往往很急迫,业内人士介绍,常规招标来不及,往往是有关部门通知相关企业参加。竞争和降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企业的利润。比如相较于业绩急剧上升的2020年,2021年受国内新冠产品价格下调,及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圣湘生物利润稍有下降。一些检测机构也在努力寻找新业务亮点。相对其他产业而言,医学检测赛道的投资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有投资界人士表示,在投资医疗类项目时会非常谨慎,一是因为医疗研发与硬件投入的成本很高;二是因为医学类项目的专业门槛也很高,如果缺乏医学常识则根本不懂业务,不利于对项目的理解;三是由于医疗类企业涉及人们的健康,因此一旦发生问题,风险很大。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疫情的发展,多地海量核酸检测的进行也让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承压,近期以来,频繁传出一些核酸检测出报告不及时或报告不准确事件。4月23日,安徽合肥发布通告,对两家核酸检测机构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与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给予警告并暂停合作的处罚,原因在于这两家单位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紧接着,5月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近期的飞行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在5月10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决不姑息。有多位专家表示,试剂纸质量、实验室污染,样本污染等,都有可能会带来假阳问题的出现。“如在检测过程中,样本受到强阳性样本污染,会产生假阳问题产生。”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有华东核酸检测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遏制奥密克戎疫情快速传播,关键仍在于核酸检测的早发现速度,因此已对核酸检测企业的检测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下称《第三版》),为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而此前,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不同,核酸检测要求完成的时限不同。有48小时完成的,有72小时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好,都会影响到核酸检测的速度。一些检测机构经历长时间的实践,对于如何快速且准确出具核酸检测报告,已摸索出了一系列经验,但对一些经验不足的机构而言,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里,加上检测量很大的情况下,能否一下子做到应对自如,仍需要打个问号。目前出现的多起假阳风波事件,也不排除跟一些机构不规范操作有关,在承接大规模接核酸检测任务时,事先并未预估好自身的核酸检测产能,最后为了抢时间,忽视对质量的控制,而疲于应付任务。”上述华东检测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核酸检测企业因为自身实力等因素导致的 “假阳性”问题,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上海元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海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核酸检测结果有“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具体与样本采集、标本处理、试剂盒灵敏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医学发展角度来看,因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复杂性、高风险性和局限性,病毒的不断变种导致疫情的症状又十分多变和复杂,医疗机构无法保证能够完全准确无误地诊断或检测出患者的病情,在一定范围内的误诊是被接受的。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误诊必须是客观上因现代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所不能避免的误诊,而非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导致的有过错因素的误诊。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海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核酸检测结果的错误如果没有给身体造成实际损害,但给精神造成严重损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能否判定侵权,首先要看阳性结果是人为作假、工作失误造成,还是与试剂本身存在一定比例的误差有关。前两者是工作人员侵权,后者不属于侵权。此外,检测试剂存在质量缺陷属于试剂生产者侵权。对于可能构成的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根据《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于采样人员属于核酸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江海认同该条规定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样适用。加强监管,避免信任危机4月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核酸扩增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要求及建议》(ISO/TS 5798:2022)国际标准。该标准是ISO发布的首个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的国际标准。标准结合新冠病毒的特点和检测需求,围绕病毒诊断和筛查的核酸扩增法,对病毒检测方法的设计、开发、验证、确认和实施提出了技术要求。标准对病毒检测的分析实验全流程步骤进行规定,明确精确度、检测限、包容性、特异性等病毒检测的综合评价指标,全面构建了病毒检测的质量体系,为病毒检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标准化手段。然而,对于在核酸检测需求大增但采样人员、检测能力有限的背景下,能否保证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来做,对检测机构来说是一大挑战。比如近期发生的“假阳性”风波后,社会各界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证检测品质,让市民们可以放心检测。一位核酸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频繁传出的核酸检测质量风波事件,容易引发民众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立情绪,这对第三方实验室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同时,其实不利于整个疫情防控。“不管现在的大规模核酸筛查、还是未来的常态化检测,都要依赖和依靠第三方检测机构。当前公立医院在承担核酸检测业务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已干扰到自身诊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后续是会慢慢退出这部分业务的。当医院全面退出后,核酸检测的任务仍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承接。当下,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利润不断在被压缩,加上政府方面的回款帐期很长,确实有不少第三方机构是本着抗疫责任在参加,而并非为了达到赚钱目的。但一旦公众对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信任的话,进而影响到公众参与核酸检测意愿。”该核酸检测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要呼吁政府加强对核酸检测行业全链条严格管理,首先对于申请从事核酸检测行业的机构,要尽到资质审查的义务;再者,强化整个核酸服务监管过程中的监管,发现有问题机构,要通过专业部门详细对外通报,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机构吸取经验教训,同时消除民众对第三方实验室核酸检测的一味排斥;最后,一旦发现有真正不合规的机构,就立即取消资质,必须依法依规予以应有处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日前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建设,国内核酸检测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总的来看,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除了常态化开展室内的质评工作以外,国家卫健委还组织国家的临检中心以及各省临检中心对于检测机构进行室间质评,以更好地保证核酸检测质量。“目前,对超过3.5万家次的实验室的室间质评结果显示,合格率达到99.7%。”郭燕红称。...
核心提示:1、2021年末,苏州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高达6.65%,而同为华东地区城商行的南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仅为0.08%,苏州银行是南京银行的83倍。2、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苏州银行表现并不像其宣称的那么好。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为16.91%,较2017年的22.15%下降了5.24个百分点,降幅达23.66%。3、2012年-2018年期间,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整体呈现下降状态。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到9.78%,创10年新低。4、苏州银行曾持续破发长达7个月。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根据Wind数据梳理,按照后复权价格,苏州银行自2021年7月26日至2022年3月1日股价长期破发。目前,苏州银行股价破发破净。凤凰网财经讯近日,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对30家上市城商行的房贷业务进行了梳理,发现除6家未披露数据外,其余24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均值为3.21%。苏州银行作为华东地区的优质城商行,房地产不良率高达6.65%,排在上市城商行第三位,有些出乎市场意料。而从17家A股上市城商行来看,有5家未披露数据,其余12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均值为2.85%,苏州银行以房地产不良率6.65%表现最差。01、房地产不良率高达6.65% 是同区域南京银行的83倍根据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总资产为4530.29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6.74%;2021年,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8.29亿元,同比增长4.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7亿元,同比增长20.79%。不良贷款率1.11%,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22.91%,较年初上升131.17个百分点。房贷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高达6.65%,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30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在第三位,同比增加5.29个百分点。而同为华东地区城商行的南京银行,截至2021年末,其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仅为0.08%。在房地产不良率方面,苏州银行是南京银行的83倍。数据来源: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统计对于房地产不良率激增的状况,苏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受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冲击,导致不良贷款率高于本集团平均水平。2021 年,房地产行业遇到了黑天鹅事件,不少大型房企出现了风险信号。此外,国家和监管的实体导向越来越明、涉房指标越来越多、融资平台越来越严、网贷规范越来越细等等,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苏州银行投资者专线工作人员曾回应媒体:苏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高与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整体形势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该行抱着风险出清的态度,主动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拨备计提力度。此外,苏州银行还曾因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而两次领到罚单,合计被罚60万元。 2021年5月,苏州银行宿迁分行因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账户,被挪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30万元。2021年12月,苏州银行淮安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款30万元。02、制造业贷款占比远低于2017年水平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苏州银行表现并不像其宣称的那么好。为推动房地产与金融与实体经济平衡发展,降低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多次要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反对金融机构“脱实向虚”。早在2017年,王兰凤上任苏州银行董事长后,其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本年度,公司顺应回归本源导向,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2018年,赵琨上任苏州银行行长后,其在年报致辞中表示:“要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确保有限信贷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增强服务实体企业能力。”此后,苏州银行也在历年的财报中表示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制造业、坚守“房住不炒”战略方针。部分内容摘录见下表:苏州银行年报内容摘录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苏州银行的信贷投放是否真的在向实体经济尤其制造业倾斜,压降房地产贷款?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金额及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20-2021年,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金额逐步增加,但该行制造业占比在2020年回升,2021年又下降。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金额为360.51亿元,较2017年增幅36%。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为16.91%,较2017年的22.15%下降了5.24个百分点,降幅达23.66%。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制作从房地产贷款金额及占比的变化走势来看,2019年都是一个关键节点。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苏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金额从74.31亿降至56.52亿,2020年开始房地产贷款金额又明显增加,截至2021年末,房地产贷款金额增至77.18亿,超过2017年的水平。2017年至2019年,苏州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从6.22%大幅下降至3.52%,降幅达43%,而2020年苏州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金额虽然增加,但占比继续小幅下降至3.48%,2021年占比提升至3.62%。综合来看,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金额为77.18亿元,较2017年增幅近4%。截至2021年末,苏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为3.62%,较2017年的6.22%下降了2.6个百分点,但比2020年增加了0.14个百分点。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制作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创近10年新低资本充足率方面,苏州银行同样表现不佳。2012年-2018年期间,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整体呈现下降状态。2019年开始,资本充足水平有所回升,但持续时间不长,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到9.78%,创近10年新低。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制作注:因苏州银行在2012年-2016年年报中披露的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不一致,上表统计时以时间在后的年报数据为准。上表2012年数据来源于2014年年报,2013年、2014年数据来源于2015年年报,2015年数据来源于2016年年报。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目前尽管数据要高于监管要求,但苏州银行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资本,未来在资产规模扩张、资产配置方面或将会受到限制。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苏州银行在2021年报中披露,该行已于 2021 年 4 月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共计募集资金 49.88 亿元,其中计入权益部分资金 3.67 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剩余资金将待投资者转股后补充资本。04、股价持续破发长达7个月资本市场方面,苏州银行曾持续破发长达7个月,且目前同样处于破发状态。苏州经济发达,2021 年GDP 突破2.27 万亿,稳居江苏省第一。而作为苏州市唯一法人城商行的苏州银行,其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佳。2019 年 8 月2日,苏州银行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966,发行价格7.86元/股,成为境内A股第33家、江苏省第9家上市银行。苏州银行上市后只两个涨停便已开板,在上市的第四个交易日便以绿盘收场。按照后复权价格,苏州银行最早于2020年9月底破发。苏州银行曾持续破发长达7个月。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根据Wind数据梳理,按照后复权价格,苏州银行自2021年7月26日至2022年3月1日股价长期破发。苏州银行持续破发7个月至今,苏州银行同样处于破发状态,截至2022年5月13日,苏州银行收盘价为6.19元,按照后复权价格,较发行价跌幅4.8%;市净率0.7,处于破净状态。苏州银行后复权日K线图05、机构看好苏州银行尽管股价破发,依旧有机构看好苏州银行。中信证券4月26日发布对苏州银行的评级报告:苏州银行区位优势明显,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机遇,并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转型,资产质量优异且持续改善,经营稳健兼具成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通过对苏州银行及其拟发行的 2022 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的信用状 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 用等级为 AAA,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无固定期限资本 债券(第一期)(30 亿元)信用等级为 AA+,评级展望为稳定。董事长王兰凤在苏州银行2021年报致辞中表示:坚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主轴战略”。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有力支持实体企业智改数转,建立科创企业专属化授信审批团队,并依托苏州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研发平台,整合科技与银行资源,主动融入数字金融大潮,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2年坚定“稳字当头”,锚定战略不动摇;坚守“以客为先”,巩固发展基本盘;坚持“数字谋变”,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奋斗奔向未来。苏州银行在年报中也提示了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年报中表示,受疫情反弹扰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银行业也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和压力。当前货币政策已经相对宽松,关注核心由重“量”转向重“质”,合格优质资产相对 稀缺,存贷款利率呈下行通道,贷款利率下行快于存款利率,如何平衡以量补价的经营模式和优质资产稀缺的基本面变化,将带给银行业更多考验。苏州银行后续如何化解房贷不良风险、提振股价?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