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当下宠粮品牌的标签、成分进行了调查梳理,发现颇多疑点,主要有同款产品成分不同、营养含量未按标准要求明确标注以及供应商并无相关产品生产资质、部分原料有偷换概念之嫌的表述等的乱象。国内的宠物食品市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千亿级别市场,分羹者大量涌入,冻干食品、鲜食、烘焙食品等新型宠物食品层出不穷。然而,与行业的炙热相伴随的,是乱象和猫腻的频出。6·18来临,对于宠粮品牌来说,是一年两大关键窗口期之一,宠物品牌们正积极迎战。然而4月中旬爆发的信元发育宝的疑似“毒猫粮”事件使得消费者对于宠粮安全担忧的那根弦再度紧绷。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某些宠物粮品牌在产品标签、营养成分上的标注上疑似存在问题。沿此方向,记者对当下宠粮品牌的标签、成分进行了调查梳理,发现颇多疑点,主要有同款产品成分不同、营养含量未按标准要求明确标注以及供应商并无相关产品生产资质、部分原料有偷换概念之嫌的表述等的乱象。一、原料表述有偷换概念之嫌近期,有消费者向本报反映,宠物食品品牌“wowo喔喔”猫粮产品成分表中标注含有脱水鸡肉、脱水鸭肉,但其脱水鸡肉、脱水鸭肉的两家供应商的饲料生产许可证上未见登记的有脱水肉产品。另外,记者通过电话咨询发现,喔喔的两家脱水鱼肉的供应商均表示没有脱水鱼肉的产品。(截图来自wowo喔喔天猫店铺)记者点进店铺内的一款“冻干猫粮蓝耳朵全价猫粮”产品的详情页面发现,脱水鸡肉的供应商是山东鼎旺生物,脱水鸭肉的供应商是烟台金润达。调查发现,“山东鼎旺生物”系山东鼎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鼎望生物”),其饲料生产许可证号是鲁饲证(2019)14116,登记的产品包括鸡肉粉、鸭肉粉、牛肉粉、羊肉粉、牛肉骨粉等。烟台金润达动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简称“烟台金润达”)的证书号是鲁饲证(2019)06070,登记的有鸡肉骨粉、鸭肉骨粉、鸡肝脏粉、鸡肉粉、鸭肉粉等。许可证上均为肉粉,未见脱水肉。记者致电烟台金润达询问,公司销售人员表示,没有脱水鸭肉的产品。销售人员说到,“以前我们家做脱水鸡肉,鸭肉没做过。”鼎望生物的销售人员则回电表示,目前公司有一款用整鸡制成的新品,采用脱水工艺,镜检下呈纤维状。据介绍,该脱水工艺是先将鸡肉搅碎,而后添油炒制,实现脱水,其后再通过挤压脱脂。在回答为何许可证上未见脱水鸡肉时,对方表示,“这个是新产品,正在走流程,大概一个月内会更新。”另外,上图显示,喔喔脱水鱼肉、脱水三文鱼的供应商分别是安徽安粮国际、上海美企进出口,记者分别致电了这两家公司。安徽安粮国际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脱水鱼肉,没有鱼片,有鱼粉。上海美企进出口工作人员也表示,没有脱水三文鱼,有鱼粉。因此,是否喔喔实际原料使用的是肉粉,但是在标签上却虚假标注为脱水肉?对此,记者联系喔喔方面,并发送采访提纲,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会转给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具体回复。关于脱水肉,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发现,有诸多消费者对脱水肉表示疑惑,分不清究竟何为脱水肉以及脱水肉与冻干肉、肉粉的区别。行业内曾出现过利用肉粉代替脱水肉被处罚的案例。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2月,上海耐威克宠物用品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处罚3.9万元,系该公司在全价无谷通用幼犬专用粮这款产品上利用肉骨粉替代脱水干燥牛肉, 鸡肉粉替代脱水干燥鸡肉,鱼粉替代脱水干燥鱼肉。熟悉饲料标签规定的资深宠粮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品牌使用的是鱼粉,而在原料里写是脱水鱼肉,是不合规的。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规定,“_肉”指的是“食用动物的鲜肉或带骨肉、带皮肉。可以鲜用或对其进行冷藏、冷冻、蒸煮、干燥或烟熏处理”,需要标明加工和保鲜方式,如鲜鸡肉、冻鸡肉、烟熏鸡肉、脱水鸡肉。“肉粉”指的是“以分割可食用鲜肉过程中余下的部分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灭菌、脱脂、干燥、粉碎获得的产品。”脱水肉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加工工艺,比如通过干燥技术实现脱水,像烟熏、冻干也是一种加工工艺。企业这么表述,更多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噱头。另一宠物资深营养师则指出,脱水肉是一个“装杯”的表述,在原料呈现上要么是肉,要么是肉粉。二、成分含量未按标准标记此外,在粗灰分的指标标注上,国家标准上有要求需要标注干物质下的计算结果,但是多数品牌并不按此执行。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等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根据国家GB/T31217-2014全价宠物食品-猫粮标准,其中粗灰分的指标≤10.0%,这一指标是“以干物质计”。比瑞吉高级技术总监洪新荣告诉记者,“以干物质计”是需要计算干物质下的粗灰分比例,比如,整体的粗灰分含量如果是3%,水分含量是78%,干物质=样品-水分,那么“以干物质计”的粗灰分含量则是3%/(1-78%)≈13.6%。洪新荣表示,13.6%的粗灰分是不符合GB/T31217-2014标准的。(来自天猫ziwi旗舰店截图)记者在淘宝平台上进行搜索,以进口品牌ZIWI巅峰的一款85g牛肉味的猫罐头为例,客服发送的营养表显示,该款牛肉味产品灰分(最多)含量为4.0%,水分(最多)含量78.0%。记者向客服询问,“灰分这一指标是否是以干物质作为计算?”客服表示,“是湿计”。那么,按照上述“以干物质计”的计算方式,灰分含量则为4%/(1-78%)≈18.2%。18.2%显然不符合标准,对此客服回应,“具体的计算情况这边不清楚”。在淘宝、天猫等线上平台进行检索,发现有品牌会标准“干物质下的计算成果”,但诸多品牌并不标注。三、真实成分“罗生门”此外,记者还发现同一款产品在同一品牌的不同店铺内的原料标注和成分含量显示不同的现象。记者在进口品牌“Petcurean旗舰店”与“Petcurean海外旗舰店”中看到,同一款无谷小型犬犬粮产品,在“Petcurean旗舰店”上显示的原料组成是:冻去骨火鸡肉、马铃薯干、蛋粉等,同时显示粗蛋白质≥27%,粗脂肪≥17%,粗纤维≤4.9%等。而“Petcurean海外旗舰店”则显示,该款产品食材配方为:去骨火鸡肉、马铃薯、整个干蛋等,同时显示粗蛋白含量≥28.5%,粗脂肪≥17.8%,粗纤维≤3.8%等。(截图来自品牌方天猫国际、天猫店铺)记者向“Petcurean海外旗舰店”的客服询问这两家店铺的关系。对方表示,是“同一个公司不同的店铺”。同时客服也确认了两家店铺内的系同一款产品。当记者询问为什么同一款产品配料和成分含量不一样时,客服表示,“您可以购买价格优惠的即可。”紧接着,记者询问哪一种是与报关单上相一致,是否可以提供报关单,客服未予说明。记者联系Petcurean品牌方面,对方表示,原因系天猫Petcurean旗舰店基于天猫大贸模式,中文产品信息与进口登记证信息一致。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中进口登记证的要求,营养成分应标示最低保证值。而Petcurean海外旗舰店是基于天猫国际的跨境电商模式,产品信息为原装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内容的英文直译。而原装进口包装上产品介绍的英文内容是按照欧盟要求需标示平均值。一般而言,大贸模式是指涉及进口商的B2B模式下的海外大宗贸易进口,跨境模式则是一种消费者产生订单的B2C模式。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看到同一款产品的蛋白含量存在差异,难免会起疑蛋白含量在线上的展示是否动动手指便可更改。品牌方表示,原装进口包装上的英文与同款产品进口登记证上的成分翻译和含量数值有部分内容不同,并不是因为产品有变化或企业随意更改产品信息,而是因为企业参考的中国与欧盟对于相关产品标示的标准与要求不同所致。从详情页来看,目前,上述两家店铺内的同一款产品的标签已经更改一致。四、当标签这一重要的“窗口”出现“粉饰”产品标签是消费者判断一款宠粮是否合适、是否优质的重要途径。派读宠物大数据在6月6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显示,宠物健康已成宠物主挑选主粮背后的最大决策因素,其中55.1%的宠物主关注营养配比,46.5%的关注配料。宠物食品的服务对象归根结底是不会讲话的宠物们,产品的口味、口感等的食用体验,“毛孩子”们无法用脚投票,这就需要宠物主们在产品的原料、成分、营养含量上做足功课,然而“标签”这一重要的观察窗口、决策依据,在商家处存在标签模糊、同款产品不同营养成分,以及成分含量标注不明确的情况。消费者始终处在信息不透明之中。葛冰倩、李俊等人今年3月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中国饲料》上的论文《基于营养成分分析评价猫粮质量安全现状》显示,参与研究的29款电商热销低价猫粮的营养成分含量均不符合饲料标签上的营养成分的分析保证值,且97%的全期猫粮中营养成分不能满足成年猫的营养需要,对猫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上海爱侣宠物医院院长、上海市宠物行业协会会长杨其清表示,病从口入,现在宠物的很多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胰腺炎、泌尿系统的综合征等,都跟宠物入口的食品息息相关。怎么样去选择合适的宠粮,对宠物主来说,对动物的健康来说都非常重要。上述熟悉饲料标签规定的资深宠粮专家则向记者表示,就其观察,目前行业内在标签上存在盲目追求鲜肉和高蛋白、声称的卖点无支撑材料、原料组成未按照配方原始形态的加入重量做降序排列、利用医疗术语违法宣传、通过标大英文字体强调舶来品等等多个方面的乱象。五、消费者需求导向宠物主在宠粮上的需求,与品牌方的市场风向教育息息相关,但是,有些需求正在被品牌方宣传、推动到变形。当下,行业正掀起一场鲜肉的推崇热潮。京东超市发布的《2022京东宠物消费趋势报告》,烘培粮、生骨肉、冻干类口粮成最受欢迎的宠物粮品类,其中生骨肉1~5月购买量同比增长超184倍。基于消费者对于鲜肉的喜好,在膨化粮中,品牌方也喜欢将食材标注为“新鲜”食材。以渴望的宠物粮为例,其标注“新鲜鸡肉”“新鲜火鸡肉”“新鲜完整太平洋沙丁鱼”“新鲜完整太平洋鲱鱼”等。再以麦富迪旗下的弗列加特猫粮为例,其原料显示,新鲜鸡肉高达70%。根据饲料原料目录,鲜肉是未经冷冻的肉。据向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在膨化粮上,现有的技术,鲜肉的比例最多达到50%。并且,鲜肉的成本和定价明显高出很多。据悉,鲜肉食品的出成率非常低,一般一斤鲜肉只能出2两成品。杨其清表示,鲜肉在大规模的饲料工业市场上还存有诸多挑战。在冷链运输、加工环节,鲜肉容易产生污染和变质,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就较大。因此,对于市面上含有鲜肉的产品,要特别注意产地和保质期,尤其是强调来自远洋的新鲜鱼类,但是加工生产却在国内的这类品牌。杨其清指出,鲜肉、鲜粮的概念走热以后,鲜肉从活杀到饲料加工厂,这中间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多少可以称之为新鲜,需要什么样的温度储存条件,以及如何防止腐烂,这中间还牵扯诸多问题,我国虽然已经于2013年制定了相关标准NY/T 2534-2013《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但能完全按照此标准进行操作的企业有待考究。鲜肉和之前的无谷粮、天然粮一样,只是市场上一个营销手段、营销噱头。除了鲜肉之外,整个市场还充斥着对于高蛋白的追求,品牌方陷入蛋白含量一山高过一山的竞争之中。在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进行检索,随处可见宠粮品牌标注“高蛋白”的介绍。CBNData发布的《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亦显示,受访者中有74%的消费者看重营养成分和食材,其中蛋白质是宠物主最在意的营养成分。然而,消费者的追求使得品牌方的动作逐渐变形。上述资深宠粮专家表示,当前市场陷入了追求高蛋白的“内卷”。实际上,高蛋白对于宠物、宠物主以及行业发展来言,都存在危害。一方面,超过宠物营养需要的高蛋白产品长期食用,会增加宠物肾脏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为更高价格的高蛋白产品买单的始终还是消费者。此外,本身畜牧业是耗能产业,高蛋白与节能减排的倡导相违背。再者,从本质上,我国是缺少蛋白的国家,高蛋白实际上增加了进口依赖程度。该专家指出,这当中暴露出我们在基础研发上的薄弱。当下,很多品牌采用贴牌生产模式,品牌商只负责销售,生产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在工艺上、产品配方上的研发投入少,所以品牌方大多通过在原料上寻找卖点。其表示,目前国产宠粮市场表现为善于营销的公司生存空间更大,踏实发展起来有研发基础的老牌公司不及新锐品牌。但有些新锐品牌销量虽高,并不代表公司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后续资本退出,无研发、技术实力打底,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好好做产品才是最关键的。六、良币生存探讨前不久,伴随“近百只猫咪疑似因食用某品牌猫粮后死亡”“曝信元发育宝猫粮致230只猫中毒”等话题登上热搜,涉事宠物品牌信元发育宝深陷消费者质疑。随之而起的,是关于国产宠粮与进口宠粮之争的又一次大讨论。在心智占领上,进口品牌一直排在前列。根据《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犬主粮品牌使用率前十的品牌,进口品牌包揽前三位,并且总共占据七席。猫主粮品牌使用率上,进口品牌占据四位。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有 40.5%的猫主人只买国外品牌的猫主粮。近年来,业内关于国产宠粮的分析探讨主要集中在,由于起步相较国外市场晚、标准及监管的建立也相对较晚,早年间国内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品牌只能从低端线撕开市场渗透的口子,使得国产宠粮的低端印象在消费者心智中留存。然而,从上文中对于标签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一市场,并非一分为二,而是哪怕是进口品牌,也存在诸多疑窦,乱象暗涌。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之下,消费者的信任如同寻不到栖身之木的飞鸟。与之相伴随的,则是行业处在高速前进当中。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研究报告》,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337亿元,预计2025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人民币2417亿元。但行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面是千亿级别的市场,一面是细分标准的缺位。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首部针对宠物饲料的管理的专门性规定《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开启了宠物食品管理专门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进程。此后,行业内仍在呼吁更为细化的标准以及更为严格的监管。艾瑞咨询的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犬粮和猫粮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企业可以不采用。虽然国内外存在行业标准、体系认证,但非强制,难以有效打击不良行为。且从国外品牌在产品原料的标注来看,有些品牌将原料、含量的外文直译过来,未严格按照国内宠粮标准执行。杨其清则表示,30年前,在国内市场是没有宠物食品概念的,后来是海外品牌,比如皇家、玛氏进入到中国,慢慢市场内需增加,国内企业涌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动物食品营养的研究、动物食品的加工工艺和创新技术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因此,人才培养将是接下来的重点方向。此外,当前,国内的宠物市场需要在非常开放、自由的基础上与更加有力、严格的监管结合起来。上述宠粮食品专家则指出,上述其总结的品牌在标签、宣称上的乱象以及宠物饲料质量安全将是接下来监管会加强、细化的方向。此外,正确的养宠理念的市场教育,以及养宠科学的知识普及,也会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昨天发布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刷榜等方式诱导用户下载。根据网信中国微信公号消息,新《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修订发布新《规定》旨在进一步依法监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促进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负责人介绍说,《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016年8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维护网络信息内容生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移动应用程序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适应形势发展进行修订完善。新《规定》共27条,包括信息内容主体责任、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分类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及行政管理等条款。新《规定》提出,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自觉遵守公序良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新《规定》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维护良好网络生态。新《规定》还提到,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等行为,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刷榜、刷量、控评等方式,或者利用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负责人强调,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按照新《规定》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促进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轰动一时的“妖镍”事件?虽然已过了一段时间,最近又发生了新情况。2022年6月LME遭遇了诉讼,千亿对冲基金提出了4.56亿美元的巨额索赔。LME全称是London Metal Exchange,也就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我们来简单捋一捋为啥LME会被诉讼。详细情况我们在以前发的文中说过,详见:《一场史诗级的逼空》。2022年3月7日和8日,镍价格出现异常上升,超过历史高点,刷新单日涨幅纪录。两个交易日里大涨240%,创造了LME成立145年来的价格飙升纪录。面对镍市场可能出现失序的情況,LME做出了一个重要決定:LME决定于3月8日起起暂停所有镍合约的交易,并取消当日零点之后已经执行的交易。这就相当于:3月12日,LME对外强调这个决策充分考虑了监管正当程序,是为了恢复市场的有序运作,符合整个市场的利益。3月16日,LME恢复镍交易,但涨跌幅限制变为5%。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不乐意了,艾略特管理公司就提起了诉讼,认为LME的上述相关决定不合法,并构成对自身权益的损害,要求赔偿4.56亿美元。而据港交所公告称,LME管理层认为该申诉毫无法律依据,LME会积极抗辩。港交所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早在2012年港交所就以13.88亿英镑成功收购LME,因此LME属于港交所的全资子公司。艾略特管理公司是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对冲基金之一,规模超千亿元,但它还曾有个更令人生畏的名号是“秃鹫基金”。叫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们头发少。我们知道,资产也有好有坏,其中,不良资产可以理解为可能会产生坏账的资产,就如同奄奄一息的大型动物,甚至发出腐臭味。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对此类资产唯恐避之不及。而秃鹫是一种食腐动物,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秃鹫总在开阔的山地平原翱翔,窥视动物尸体然后大快朵颐。所以有腐臭的动物,对秃鹫来说可能是一顿美味大餐。“秃鹫基金”投资策略是从不良资产中赚钱,它们就像秃鹫一样寻找将死的猎物,一旦发现目标就紧盯不放,待时机成熟立刻猛扑上去饱餐一顿。传统的秃鹫基金往往采用低价购买不良资产,比如陷于困境的公司债券,然后通过恶意诉讼,打官司等手段索取巨额利润。而本次诉讼的原告,对冲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Corporation)就是世界著名的秃鹫基金。它的创始人叫做保罗·艾略特·辛格(Paul Elliott Singer),是美国的亿万富翁。辛格早年的惯用手段是“发灾难财”,因此他也被称为“秃鹫投资人”、“秃鹫之王”。辛格认为,哪里会出问题、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赚钱的机会。辛格的狩猎目标,不局限在陷入困境的公司债务上,而是更进一步,枪口瞄准了国家。从90年代开始,辛格的艾略特管理公司对主权国家的不良债务进行投资,力图从中攫取巨额利润。当然,辛格也不是啥国家债券都投,通常选择的是一些虽然出现违约,但他认为仍有偿付能力的国家。辛格第一次重大成功是对秘鲁主权债务的追讨。1996年艾略特管理公司以1140万美元低价买入秘鲁违约债务。在低成本买入债券后,辛格宣称,秘鲁要么全额付款,要么等着被起诉。为了让秘鲁政府还债,辛格果然将其告上了美国法庭。而时任秘鲁总统的阿尔贝托·藤森(Alberto Fujimori)正深陷受贿丑闻,试图逃离秘鲁。但万万想不到,辛格竟然没收了他的私人飞机。辛格表示只有藤森通过国库支付5800万美元债务欠款,才会归还飞机,让他离开秘鲁。辛格的这种超能力,在很大程度来源于他热衷政治活动,比如他是美国共和党的有力支持者,曾资助小布什竞选总统。由于拥有这种超能力,辛格才可以和那些国家扳手腕中获胜,并且似乎所向披靡。最终,藤森妥协了。2000年,艾略特管理公司胜诉,拿到了5800万美元的债务回款,大赚了一笔。这位“秃鹫之王”的另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艾略特管理公司与阿根廷长达15年的持久战。2001年,面临经济和政治双重危机,阿根廷政府陷入主权债务违约,涉及金额高达1000多亿美元。经过谈判,阿根廷政府提出债务重组,将债务以70%折价支付的方式进行偿还。93%的债主接受了这一提案。但持有6亿多美元债权的辛格坚决不同意这个方式,反手辛格又将阿根廷告上法庭,要求其连本带息全额偿还债务。这场官司一打就是十余年。为了追债,辛格动用了各种手段和国际资源。2012年的一天,艾略特管理公司甚至手持法院文书,扣押了阿根廷停靠在加纳的“自由号”军舰,宣称要没收海军舰船来抵债。辛格的不依不挠,为他最终赢得了胜利。2016年2月,阿根廷同意向包括艾略特管理公司在内的4家对冲基金支付46.5亿美元。辛格的公司获得了24亿美元,是初始投入的4倍之巨。彼时,艾略特管理公司就是靠这种手段常年盈利,极少亏损。而外界对于辛格的评判,也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不管怎么说,华尔街的信仰贪婪,并不会消散,就像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秃鹫总是努力寻找着下一次杀戮。草原上的悲歌,会久久回荡。最后还是回到开头的诉讼案子,补充一下,除了艾略特管理公司,华尔街交易巨头Jane Street也正在向LME寻求1534万美元的赔偿。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老规矩,以下为彩蛋时间:辛格说,别人在市场中寻找投资的希望,而我则更爱探求危机的可能。辛格到底是天才还是恶魔,只有刀扎在自己身上,才能体会。...
地产行业债券违约、暴雷事件愈演愈烈,在市场紧张情绪蔓延之时,却有不少资本盯上了地产垃圾债。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房企债券价格跌跌不休。一些暴雷房企的债券,相比发行价跌去了9成,二三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都有。这些垃圾债券除了便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收益也高。来算一笔简单的账,一张面值100元的垃圾债以1.5折的价格入手,如果持有者到期能够顺利兑付,相当于用15元撬动了85元的收益。也因此,不仅是个人投资者,包括资管机构、基金公司和外资公司都纷纷进场“抄底”。有的投资客甚至以极低折扣买了十多家暴雷房企的债券。然而,以极低折扣大肆扫货地产垃圾债,这种疯狂的行径背后,真的能赚到超预期的收益吗?眼下,不少手中握着大笔地产垃圾债的投资客,开始往外抛售,甚至连香港顶级富豪刘銮雄也在清仓自己口袋里的地产债券。他们原以为可以等待触底反弹,没想到却还是一跌再跌。进入六月,多家房企的债券价格继续下跌。所以说,投资地产垃圾债还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想玩就能轻易赚到钱。一、“高收益债”翻车坐拥众多香港山顶豪宅的富豪庄绍绥、庄家彬父子俩,如今已对内房股美元债失去了耐心。6月6日,庄氏父子旗下的庄士中国公告,已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本金额为500万美元(约3930万港元)的雅居乐票据,代价约为401万美元(约3150万港元)。这并不是这家香港企业首次抛售美元债。一个月前,庄士中国曾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本金额为800万美元(约6280万港元)的华南城票据,代价约778万美元(约6110万港元)。此前,乐居财经《进深》曾透露庄士机构国际所持债券投资,包括合生创展、世茂、旭辉、新城、时代中国、宝龙地产、佳兆业、合景泰富、中骏、碧桂园、富力、恒大、龙光、雅居乐、正荣、绿地、仁恒置地、佳兆业、华南城、融信中国等20家房企。其买入的这些中资房企高收益债券,票面利息平均约在6-8%,有的超过10%(佳兆业、华南城),有的高达15%(明发集团),到期时间在2021~2026年。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房企接连暴雷,债券价格跌跌不休,庄士中国也跟着翻了一个“大跟头”。截至2022年3月31日,其债券投资表现受到高收益债券市场欠佳及反复波动的不利影响,庄士中国在债券投资上亏损6.23亿港元。与庄士中国一样,在“高收益债”上翻车的还有泛海国际和泛海酒店。这两家带有“泛海”字眼的香港上市公司,与泛海控股、卢志强并未有任何瓜葛,背后实控人为潘政。4月27日~29日,泛海国际票据持有人及泛海酒店票据持有人同意以面值出售面值分别为4900万美元和3575万美元的佳源证券予佳源。比较幸运的是,由于佳源证券的代价与成本大致相同,预期泛海系于本财政年度将不会录得重大损益。但此前,泛海国际和泛海酒店还购入了当代置业、花样年和融信中国的高息债券。当下,前两家房企已陆续暴雷,美元债价格也随之波动。除去庄士中国和泛海系,在投资内房股高息债上,“折得”最惨的还当属华人置业。在资本市场,外界对“股市狙击手”刘銮雄的投资手段并不陌生,内房股股票、公司债,直至美元债,无一不成为大刘理想的投资标的。但当下,他不惜亏本也要扔掉地产美元债这个烫手山芋。先是去年8月,华人置业透过场外交易市场出售本金额700万美元票据(约5441.5万港元),代价为683.82万美元(约5315.7万港元)。此次交易,刘銮雄变现亏损约134.1万港元。在亏本抛售中梁控股的美元债之后,华人置业继续“断臂减负”。同年10月21日,华人置业连发两则关于出售佳兆业票据的公告。一则表示,在2021年10月19日至20日,华人置业以1830.7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本金总额为4800万美元的票据,相当于4折出售;另一则是次日,华人置业以1541.7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本金总额为5200万美元的票据,折扣更是低至3折左右。两次抛售华人置业回笼本息2.94亿港元,亏损5.03亿港元。回想五年前,认购佳兆业美元票据时,华人置业曾信心满满,预计每年债息收入超8.7亿港元。彼时,刘銮雄太太陈凯韵(甘比)牵头,华人置业、刘氏家族,连同几位投资好友,一起认购了12亿美元佳兆业债券。好时光很短暂,而今华人置业不惜亏本也要扔掉这个烫手山芋。除此之外,自2018年开始,刘銮雄家族先后认购中国恒大高息美元债规模达17亿美元,其中恒大在2019年1月发行的30亿美元债中,刘銮雄家族认购了11亿美元。2021半年报显示,算上今年上半年耗资14.19亿港元购入的6支债券,华人置业共持有27支债券。然而,在美元债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眼下这些暴雷房企美元债行情的频繁波动成了华人置业手握的一颗 “暗雷”。二、失去耐心有人卖出,就有人接手。自去年以来,房企暴雷频发,已有超15家房企出现非标及公开债务市场违约,部分房企已对相关债券展期或正在商谈展期过程中,随之而来就是其债券价格出现降幅。但该类房企的美元债券,也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生财之道。例如,今年2月,禹洲集团因到期的2125万美元利息未能支付,暴雷序幕由此拉开。与此同时,这也给盯上低价债券的投机者提供了买入机会,有资管机构人士以12-20美元的价格,陆续购入该公司多只境外债。甚至未来若企业债券价格继续下降,不排继续买入的可能。除此之外,禹洲并不是上述资管机构买入的唯一债券,它还投资了佳兆业、世茂、奥园等超10家地产公司低价债券。与上述资管机构一样热衷地产垃圾债投资的不在少数,包括基金公司、全球资管巨头等均是其中的一员。例如,鹏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尤柏年管理的“鹏华全球高收益债”。去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五大重仓债券皆为中资地产美元债,包括禹洲、中南建设、阳光城、当代置业、佳兆业等房企债券。但这些地产债券,却没给这家基金公司带来预期回报。近一年来,这支重仓地产垃圾债的基金收益率为-55.05%。自去年9月以来,其基金净值更是瀑布式下跌。该基金解释称,从三季度开始,房企信用事件频发令地产板块率先迅速下跌,而后在风险偏好下行的连锁反应下,风险向非房企板块蔓延。而其主要投资为境外高收益债券,因此2021年主要受高收益级债券走势影响较大。根据其不久前发布年报显示,禹洲、阳光城、佳兆业等5家美元债在其重仓之列不见踪影。这也意味着中资地产垃圾债已不在其重仓序列。除了鹏华基金,还有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也对地产垃圾债失去了耐心。此前,在恒大债券股票暴跌之际,贝莱德在去年第三季度购入大量恒大的美元债。数据显示,去年1至8月期间,贝莱德旗下BGF亚洲高息债券基金抄底购入了3130万张恒大债券。截至去年8月底,BGF亚洲高息债券基金一年回报为2.5%,跑输基准指数(6.17%),恒大并不在该基金的十大重仓之列,但其中不乏地产公司,包括德信中国、佳兆业及当代置业。近期市场也传闻称,这家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于数月以来首次减持内房垃圾债。消息称,贝莱德在2021年11月初至2月底期间增持13亿美元面值的内房垃圾债后,3月份削减约3.7亿美元的敞口,让其手上的内房美元债面值回落至低于50亿美元。此举凸显了即使是中国房地产债券的长期支持者,也可能失去对该资产热情。资料显示,内房债在内的垃圾级别美元债券于上个季度下跌约18.6%,跌幅严重。业内人士表示,最大的20家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垃圾债的资金流在去年6月以来获得正增长之后,在(今年)3月份出现逆转。中国高收益信贷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出现资金外流。而贝莱德的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出现了撤资现象。截至3月底,管理着23亿美元的iSharesUSDAsiaHighYieldBondIndexETF资金流出量在上个月加深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该基金有着大量的中国房地产债务敞口。某资管企业高管表示,“投资者的信心,而不是基本面,是中国高收益债领域需要关注的关键。只有当投资者信心提高时,资本才会回流——这时我们才会考虑加仓。”三、一场豪赌所谓垃圾债,一般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而这类信用评级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的投资风险较高,因此,须以较高的息率吸引投资者认购。这些垃圾债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便宜。去年9月20日,新力控股遭遇股债双杀,其一笔2022年6月到期的美元债在一天之内就大跌21.908%。再放眼整个地产行业的债券暴跌,几乎持续了整整9个月,二三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都有。所谓的地产垃圾债,也并非真的是一钱不值的垃圾。它们本身风险较高,但是收益也较高,尤其是在行业或者企业情况恶化并传出不利消息而价格大跌的时候则有可能获得更高收益。有些投资机构的风险偏好较高,喜欢买入这些高收益、高风险的地产垃圾债。这是一笔富贵险中求的投资。有资管公司表示,去年开始便一直在研究地产公司债,其公司已陆续买入多家地产公司债券,不少地产公司债券都是以2折的价格购入。此外,雪球用户“正奇”自述,自己到今年1月在购买地产垃圾债上花费139万元,合计权益为239万元,这意味着其收益约有100万元,收益率71.9%。实际上,押注这些地产垃圾债,也是考验投资者该如何进行鉴别低价债券未来有着高收益,极其考验其风险判断能力。一方面,这需要投资者清晰看到房企的真实资产和负债。比如,部分债务违约房企,并非资不抵债,其旗下有着足够的优质资产来偿还债务,或者其债务重组成功率较高。以佳兆业为例,2015年,由于锁盘事件,其美元债价格跌到只有20多元。彼时,深圳楼市已经开始起飞。于是,有投资者在研究了佳兆业的总体资产和负债状况后,以27元左右的价格投资了佳兆业的美元债。后来传出融创中国收购佳兆业的消息,该债券价格很快就涨到70多元,虽然后来收购没有达成,但债券重组后也全部兑付了。当然,眼下不少房企有着大量表外负债,财报并未公示,难以估算这些负债金额,这需要投资者深入研究。若资不抵债,则是审慎购入。另一方面,暴雷房企通常需要债务重组时间长,解决问题棘手,通常需要数月乃至更久时间,因此债券兑付时间也会被拉长,但若重组成功可能会带来高额收益。除此之外,房地产行业大环境也需要考虑在内,若在市场端房企销售能力不佳,其债券价格也会面临缩水。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金额2.32万亿元,同比下降52.3%;权益销售额1.71万亿元,同比下降52.9%;全口径销售额2.64万亿元,同比下滑52%。前5个月,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仅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百亿元房企有7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尤其在市场低迷情况下,筛选出未来具有高收益的地产垃圾债将极其考验投资者的眼光。虽然近段时间在政策面、金融面等方面都有利好信息发出,且部分房企也在积极进行“市值管理”,但此等措施在短期内对提振市场效果有限。所以,整体来看房企债券,仍处于低位运行阶段。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简介系列:https://www.cjz.vip/278335561.html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中国最新发布的猴痘诊疗指南称,猴痘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据“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今天(15日)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并对外发布。《指南》称,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根据《指南》,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一至三天出现皮疹。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两至四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指南》明确,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单间隔离。患者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痂脱落后可以出院。...
面临“取款难”之后,河南省村镇银行的多位储户又遭遇不明原因的赋红码。6月14日,一位储户近日打算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尝试线下取款,但她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到达当地时被赋“红码”,原因目前仍未明晰。一位自述本身就在郑州工作的储户也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自己并未去线下取款,但健康码也变红了。甚至, 还有远在沈阳的储户,健康码也变红,查询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为“河南省”,原因为“无”。6月14日下午,一位参与健康码建设工作的从业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技术上看,健康码“由绿转红”,主要是因为使用者触达了某个特定的场所或其他特定条件。而修改健康码状态的技术也很简单,关键在于权限的分配和设置。另外,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4日河南省卫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昨天(13日)开始,该省卫健委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多个“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 接到投诉后,省卫健委昨日已将投诉反馈至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则对记者表示,从属性来看,个人健康信息码属于居民个人层面的隐私信息。应用健康码的部门在使用和管理健康码过程中,要依法依规进行,法无授权不可为。储户“转红”的健康码截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健康码为什么变红了?新华社5月18日报道,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据了解,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惩金融犯罪,依法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发声给储户李丽(化名)吃下一颗定心丸。她与一名储户及一位储户家属作伴,于6月12日坐上前往郑州的飞机,计划线下取款,却没想到此次行程又将节外生枝。据李丽所述,抵达郑州时,飞机广播响起自己与另外一名储户的名字。在出口,二人被两名警察模样的人检查了身份证,二人取完行李后出机场时,健康码分别显示为绿色和红色。李丽的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随后李丽被身穿防护服的人员带走。健康码显示为绿色的储户则被一名警察模样的人带走,另一位同行的储户家属则自行乘车离开了郑州,其健康码从始至终都是绿色的。“我的护照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了,没有出入过境。”李丽感到很纳闷。随后,工作人员由于没有查询到李丽近期存在出入境记录,曾尝试在其权限系统里进行“转码”,却发现无法操作。而在系统后台输入李丽的身份证号码后,一直显示为“红码”及“入境人员”。两个多小时后,李丽得以离开,工作人员建议其通过社区等渠道尝试“转码”。李丽也在辗转多处打听后,前往郑州市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在那里,她遇到了同为低风险地区前往郑州的村镇银行储户。他们讲述的经历基本一致:希望线下取款,却在抵达目的地时发现被“红码”缠身。因红码限制,李丽等人在医院等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13日凌晨1点过,李丽没有接受相关方面的“返乡”建议。13日下午,她被安置于郑州当地普通酒店,但被要求24小时内不要离开房间。李丽自己查询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时,发现其显示是绿色的,但进入饭店等场所时扫码显示却是红色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储户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也莫名变红。 例如身在沈阳的居民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近期未去过河南,但沈阳健康码“辽事通”也在13日转红,查询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为“河南省”,原因为“无”。 在联系当地110、12345、卫健委、大数据中心、省公安厅等多处后,该储户目前仍未找到“转码”方法。而另一位在郑州长期工作的居民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6月10日左右,当地相关部门给他打来电话了解此事。他并未前往线下取款,但健康码却在6月12日变红。尽管该居民随后做了多次核酸检测,健康码仍未变色。“我现在工作场所去不了,超市(去不了),公交什么都坐不了。(健康码红码)影响我生活,我前段时间身体不好,还要去做检查,这医院也去不了。”该居民抱怨道。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的信息,至少数十位储户被赋红码,而自14日上午起,有部分储户的红码已转绿。 例如前述沈阳居民致电郑州公安完成基本信息登记后,于中午接到郑州警方回电,经查询“辽事通”健康码后发现已经转为绿码。不过,对于此前健康码变红的原因,相关方面并未给出答复。沈阳储户的健康码前(上)后(下)对比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是谁在管理健康码?谁能赋红码?目前,各地健康码一般分为红码、黄码和绿码,红码意味着出行受限,一般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根据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于2021年8月印发的《河南省健康码赋码规则(第二版)》,根据不同疫情防控风险分别赋予健康码不同颜色,即红码、黄码和绿码,其中红码表示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需属地疫情防控机构严格管理。上述赋码规则还规定,需赋红码的情况为:确诊病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的密接,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境外来豫人员,自入境之日起,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高风险地区驻留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赋红码;等等。截至发稿,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情况未作公开回应。据海报新闻,郑州大数据管理局回应称,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属社会防控部,是健康码管理的直接机构,制定赋码的规则,赋码、解码由该部门负责。而一位郑州市卫健系统的内部人士也在14日上午在电话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卫健委在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是患者救治、流调、核酸检测等业务性工作,赋码不属于卫健委的职能范畴。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南方都市报)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开电话,并根据对方提供的电话拨打省疫情防控办电话,但均未接通。14日下午,河南省政务服务热线12345一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省外低风险地区到郑州后,健康码会显示黄码,但只要三天两检就可以消除。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个人被赋红码的原因比较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若健康码有异常,其可以记录相关信息并转到处理单位,再具体核实被赋红码的原因。健康码是口罩、核酸检测、新冠疫苗之外疫情防控的一大利器,但也需要警惕过度防控。记者注意到,6月11日,交通运输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国交通网络总体畅通,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重点枢纽逐步复工达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仍零星散发。6月14日早间,“河南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一码通行全省!“升级版”河南健康码上线》的文章,其中写道:目前,在河南任何城市扫描场所码,都能做到扫码结果展示全省统一,各项数据互联互通,真正实现扫码结果全省互认,一码通行全省。该系统是在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指导下,由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建设而成。14日下午,记者拨打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启信宝等平台所留电话,均无人接听。图片来源:网页截图专家:健康码属于个人隐私,相关部门应“法无授权而不为”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通行证,健康码的存在如此重要,但公众未必了解它。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在14日下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健康码存在的背景和意义。廖藏宜指出,健康码又名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初衷是政府用于非常态下的个人涉疫状况判定的电子凭证。目前,健康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包括交通出行、重点场所出入管理、看病买药等。在大数据赋能下,健康码对政府部门精准、高效地进行疫情防控和人员管理,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20年,国家出台了健康码开发的技术规范,对健康码使用单位的授权、管理、应用范围等做了统一规范和要求,并发布了《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廖藏宜表示,从属性来看,个人健康信息码属于居民个人层面的隐私信息,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律保护。应用健康码的部门在使用和管理健康码过程中,要依法依规进行。 法无授权不可为,如果不按国家规定,随意转黄码、红码,超国家标准范围进行使用,属于政府部门的权力滥用和侵权,应该及时改正。为了深入了解河南储户在此次事件中面临的“红码”困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14日下午电话采访了一名参与健康码建设工作的从业人员张华(化名)。张华表示,居民反映的“健康码为红,场所码为绿”的情况是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场所码是全国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新产物。很多地方之前只有健康码系统,今年才有场所码系统。如果两个系统的承建方不是同一家公司,就会存在两个系统相互独立,数据虽通过某一平台流转,但两家系统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的可能。张华告诉记者,从技术上看,健康码“由绿转红”主要是因为使用者触达了某个特定的场所或其他特定条件。而修改健康码状态的技术也很简单,关键在于权限的分配和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码状态修改权限不会由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单独负责,而是会内置一个不随意变更的规则,会随着各级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变动。“技术人员在后台想改(码)就改的情况很少出现,但肯定是能改的。这取决于每个地方的内部审批流程、权限流程、修改流程,以及特殊要求。“张华认为,与之前的版本相比,目前国内的健康码管理流程肯定是更完备的,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健康码系统也会暴露更多不足之处,需要循序渐进地完善,而这也是健康码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期。“这个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是可以反推政府各部门去优化健康码系统建设的。”张华说。值得注意的是,6月14日半月谈发表题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健康码不能被滥用》的评论。评论指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突破了公众对健康码适用范围的共识,当然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与深深担忧。评论称,这种做法,一方面消解了健康码的本真功能,一方面也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一做法是经过了什么样的流程?又是由谁来决策使用的?相关地方应该查清楚来龙去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图片来源:微信截图另外,6月14日晚侠客岛发表题为《随意给人赋红码应被严肃追责!》的评论。评论指出,这次储户赋红码非常之“精准”——同行去郑州的,只要你不是这几家村镇银行的储户,健康码就还是绿的;变红的只有相关储户。这样莫名其妙的红码,难免让人质疑是以“疫情防控”之名,行“处理维权”之实,将矛盾延后、推迟。评论称,疫情防控措施被随意用于“社会治理”或“维稳”目的,不管是哪个部门、哪些人授意干的,都应被严肃追究责任。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一码归一码”。...
13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生饮料中被他人投放不明物”一事初步调查结果进行通报称,上外男生尹某某承认其在女生咖啡杯中投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中新经纬注意到,根据牛磺酸上市公司永安药业的年报,牛磺酸主要应用领域在饮料及保健食品领域,红牛、乐虎、东鹏、娃哈哈、力保健等功能性饮料中均含有牛磺酸。而以牛磺酸泡腾片作为关键词检索,则出现匪夷所思的两种结果,一种是能够抗疲劳的功能营养品,另一种则是“催情春药”,电商平台描述称“女性专用,无色无味,每次1片,激情重现,让她不再冷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功能营养品还是“春药”?根据公开资料,牛磺酸泡腾片是将牛磺酸、肌醇、维生素B1、B2、B6、烟酰胺等融入泡腾片产品之中,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取得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抗疲劳的功效。永安药业证代对中新经纬介绍称,他们所生产的牛磺酸泡腾片隶属于永安药业子公司永安康健药业,品牌名为“易加能”。根据其官方旗舰店信息,“易加能”牛磺酸泡腾片主要原料包括牛磺酸、咖啡因、烟酰胺、肌醇、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属于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保健品,主要用于缓解体力疲劳,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此前,永安药业也回复投资者称,据不完全统计,牛磺酸用量在食品饮料行业约占50%,宠物食品行业约占30%,饲料行业约占10%至20%,药品及其他领域用量相对较小。牛磺酸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氨基酸,在人体内起重要作用。因此,它作为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如婴幼儿食品、豆制品、乳制品、营养品及饮料等。但另一方面,中新经纬注意到,在社交平台及电商平台以“牛磺酸泡腾片”作为关键词检索,部分产品却鲜明打出提升性欲,速效,针对女性研制的旗号。同样名为“牛磺酸泡腾片”,这是否是同一款产品不同的宣传策略?对此,永安药业证代对中新经纬回应称,“易加能”是具有“蓝帽子”的保健品,网上流传的具有“催情”功能的牛磺酸泡腾片并非永安药业所生产,“易加能”也没有宣传过催情功能。根据公众号“橙果医生”,其商城此前在售商品为春悦牛磺酸泡腾片,88元一盒包邮,其宣传标语为“春蠢欲动,悦享性福”,同时在产品说明中写道,女性专用,无色无味,10秒速溶,每次1片,激情重现,让她不再冷淡。但目前其购买链接已无法打开。除了春悦牛磺酸泡腾片以外,中新经纬注意到,网络上广泛流传的还有春欲牌等品牌的牛磺酸泡腾片。根据一则网络平台介绍,其中写道:“大多数春欲牛磺酸泡腾片品牌的原材料、制作过程都差不多,比如都含有一定柠檬酸碳酸氢纳以及牛磺酸等,正是因为这些成分的存在,摄入之后可以让女性的性趣被完全激发,在性生活过程中有高潮迭起的体验和感觉。”根据天眼查,春欲作为商标,此前共有四家公司申报注册,目前深圳市纽能科技有限公司分类为医疗器械的商标名仍处于商标申请中,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分类为服装鞋帽的商标名已注册成功。但中新经纬注意到,网络上流传的商标名更类似于“春谷欠”,以此检索,广州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莱生物)在今年1月6日进行了商标申请,正在等待实质审查。其分类为啤酒饮料,商品服务包括果汁、乳清饮料、能量饮料等。中新经纬注意到,在广州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矩阵中,“挺爱你”“姿色美”“浪妮”“日日情”“吻潮”疑似也与牛磺酸饮料/泡腾片有关,虽然已下架,但其商品描述赫然包括女友女用、无色无味、猎色牛磺酸、欲盘塔速溶片等。该公司是否为所谓“催情”效果的牛磺酸泡腾片主要生产方?为何商标与其紧密关联?康莱生物工作人员对应中新经纬称,他们确为牛磺酸泡腾片的生产商,网络上流传的品牌也确为康莱生物旗下商标,但康莱生物所生产的牛磺酸泡腾片不具有催情效果,对于网络上所渲染的“催情”等表述,康莱生物回应称:“是经销商宣传所为,此前并不知道存在该现象。”谁是康莱生物牛磺酸泡腾片的经销商?对此,康莱生物表示,他们主要在1688等网站等待经销商拿货,经销商包括计生用品店等。“我们会给每个客户发货时,放一张产品说明,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宣传。”康莱生物回应道。不止康莱生物,据澎湃新闻,在多家电商平台,还有其他商家注明“压片糖果”“固态运动饮料”“保健食品”等,亦有少数名称为“情人迷”“情人媚”的商品,同时标注为牛磺酸泡腾片,使用了较为露骨的文字与图片进行低俗宣传。从成分表来看,中新经纬注意到,据媒体报道,一款具有“催情”效果的商品的包装外盒显示其配料依次为葡萄酸、碳酸氢钠、柠檬酸、牛磺酸与烟酸,类型为其他固态饮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某三甲医院药师对中新经纬分析称,就该成分表而言,这些成分主要用于调节pH值,包括牛磺酸在内的这些成分,均没有所谓“催情”功能,如果要起到“催情”作用,可能是有未标注的其他添加物。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打着“催情”名义进行宣传的商家而言,一方面,其可能售卖的是普通保健品,以“催情”作为宣传噱头,另一方面,其可能售卖的是有“催情”效果,以牛磺酸泡腾片为名的禁售药物。律师:电商平台监管不力或遭罚对于售卖商家,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张晓光律师对中新经纬分析称,从产品角度来说,要看是否存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问题,如果达到一定金额,也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从产品宣传的角度,则主要看虚假宣传方面的问题。首先,广告发布者肯定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的相关规定,保健食品不能断言功效;其次,广告发布者违反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虚假宣传,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也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而这样的产品,此前却在社交平台及电商平台上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这部分程度上或为平台监管不力。《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第1款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有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配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管的职责,如疏于履行该职责的,会被采取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张晓光律师说道。中新经纬注意到,目前以此类宣传口径的牛磺酸泡腾片在多个电商平台普遍显示“已下架”或“商品过期不存在”。...
6月13日,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多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储户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针对储户所疑问的“红码”情况,郑州市12345热线13日晚回应南都记者称:目前没有接到“外地来郑州一律赴红码”通知,如果被赋“红码”,建议先联系信息排查专班了解赋码原因。目前低风险地区来郑州只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对于健康码的应用场景,业界早已多有讨论。有学者指出,各健康码运营机构应完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保障用户知情权,合乎伦理、合乎法律地使用数据,避免数据滥用。储户微信群内流传的郑州场所码照片储户到访郑州登记后被赋“红码”还有几小时就到郑州了。张生找出其他储户此前拍照发到群里的“郑州车站西南出口到访登记”二维码,按照防疫要求报备个人和行程信息。6月12日下午,他从山东烟台乘火车前往郑州,此行是为了向河南有关部门沟通当地多家村镇银行无法取款的情况。刚填报完信息点击提交,张生的手机重复响起“红码人员,请配合隔离管控”的声音。页面下方的“赋码原因”显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突然而来的“红码”让张生感到担忧,烟台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本土病例了,他也有半个多月没有离开烟台了。张生所在的几个储户微信群里,陆续也有人发现自己变成了“红码”。储户们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此前他们曾约定:6月13日到郑州找有关部门沟通取款难问题。突然的变故令人措手不及,有人担心,储户们被针对性赋为“红码”。郑州市12345热线在6月13日晚回应南都记者称:目前没有接到“外地来郑州一律赴红码”通知,如果被赋红码,建议先联系信息排查专班了解赋码原因。目前低风险地区来郑州只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不过,多位赴郑州储户均向南都记者出示相关截屏和视频称,自己曾经在扫码登记后变为“红码”。一位浙江的储户表示,自己在郑州站出站口处扫码登记后,手机随即显示“红码”。一位12日下午从成都乘飞机抵达郑州新郑机场的储户表示,他在机场扫码后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与张生相同,即他为“入境人员”。此后他被转运至安置场所,其“场所码”仍为红色,但豫康码为绿色。6月13日清晨五六点抵达郑州站的储户小琴回忆,起初她的豫康码一直保持“绿码”状态。不过到了上午10点左右,小琴接到了一通来自郑州派出所的电话确认她抵达当地后,她的豫康码由绿转红,因此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或入住酒店民宿。为解除“红码”状态,小琴一路步行至当地医院要求核酸检测,医院方面则将小琴的上情况上报至当地防疫办。根据当地防疫办反馈,小琴可以选择在医院隔离14天或购买车票点对点返回家乡。最终,小琴签署了一份承诺书离开。由于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或进入公共场所,在街头游荡了几个小时的小琴拨打了派出所电话,请求将自己送至储户安置地。尚未前往郑州的储户被“远程赋红码”另有多位没有前往郑州的储户,也表示自己的豫康码或场所码变为“红码”。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说,几日前有人将郑州站摆放的到访登记二维码拍照发到了微信群里,他在出发去郑州前扫码登记了防疫信息,随后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也为“入境人员”。他因此取消了行程,但他的北京健康宝一直为“绿码”,行程卡上也仅显示北京。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6月12日晚间,人在广州的储户老鹏发现自己的粤康码突然变红,原因为“外省健康码红码人员”。随后,老鹏追溯到河南省给自己推送了“高风险”的健康状态,因而自己的粤康码和豫康码都是“红码”。为此,他拨打了两地防疫办电话获悉,若要解除健康码“红码”,需向河南方面申报转码。根据豫康码的转码要求,老鹏需要提交相关个人身份信息、72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个人承诺书以及社区的转码证明。目前,老鹏已经完成了一次核酸检测,还需等待间隔24小时后的第二次核酸检测,在此之前他在广州“寸步难行”。家住北京的小危健康码也出现了与上文相似的异常状态。小危和妻子同为储户,两人的豫康码和河北健康码自6月12日被赋红码。豫康码页面上的赋码原因为“入境人员”,而河北健康码的状态与豫康码相关联,不过二人的北京健康宝均显示正常。6月13日下午,小危妻子的健康码已经转绿,但他的豫康码一直保持“红码”状态。根据小危和老鹏回忆,曾有人在储户群里发过一张郑州车站的健康申报码,出于试一试的心态,他们都扫过这张二维码。多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储户都有类似的经历。另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市12345热线回应南都记者称,“入境就是从国外回来的”,但多位储户都表示自己未曾出国。赴郑州同行的非储户为“绿码”值得的一提的是,多位与储户同行的非储户人员并未被赋红码。前述乘飞机抵达郑州的储户表示,自己虽变为“红码”,但与其同行的一位非储户人士则一直为“绿码”,该储户已被转运到了安置点,同行人士尚可自由活动。储户老于一行5人在6月12日下午抵达郑州,他们早上从家乡驱车出发,下午5点准备入住酒店之际,老于发现自己的场所码变红了,此次出行5人中只有小成不是储户,也只有他的场所码颜色没有转红,其他4位储户纷纷“中招”。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河南本地人群中。家住开封的储户陆女士称,其在6月10日和同事前往郑州出差,抵达郑州时曾扫场所码登记,11日下午,她发现自己的场所码和豫康码均变为“红码”,但几位同事仍为“绿码”。场所码页面显示,赋码原因为“其他本地区防疫信息重点红码人员”,她联系防控办了解到,该“红码”为郑州所赋,目前她正在申诉改码中。郑州12320卫生健康热线: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郑州方面或已了解到多人被意外赋“红码”的情况。南都记者获取的一份录音显示,一位储户反复询问工作人员自己为“红码”次日能否离开郑州,工作人员称,“应该没啥问题,你们不用管。”储户接着询问,上车以后能否变为绿码?“应该是没啥问题,我接到的通知应该是没啥问题。”工作人员说,“你看今天走了这么多都没啥问题。”此外,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在6月14日上午回应一位储户的转码请求时称,“像您这个村镇银行的问题,我们这边已经接到了很多市民的电话,我们这边是没办法解决的,我们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到国务院平台投诉。”据了解,目前,前往郑州沟通的储户被分别安置在多处居住。有人尚为“红码”,也有人在未做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已变为“绿码”。被安置在某处的小叶告诉南都记者,他所在之处有工作人员表示,只要离开返乡,豫康码就能恢复正常。截至发稿时,有离开郑州的储户已变为“绿码”,但也有人返乡后仍为“红码”。使用健康码数据应“合乎伦理、合乎法律”,避免扩权针对储户所疑问的“红码”情况,南都记者在13日下午四点半至七点多次致电河南省疫情防控办及信息排查转班电话,均未有接听。对于健康码的正当应用场景,业界早已多有讨论。早在2020年4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就曾公开谈到: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电信企业以及科技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紧急建立了疫情大数据的分析模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间节点来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流动情况。监管部门,在数据分析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措施,切实加强监管,防范数据的泄露、数据的滥用等违规行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雷瑞鹏教授也曾指出,在执行知情同意和保护隐私方面,各健康码运营机构应完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保障用户知情权,合乎伦理、合乎法律地使用数据,避免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疫情结束后,应建立数据删除机制;确需继续使用有关数据的(例如有利于今后的疫情预防和控制),应当明确数据使用的目的,取得用户的知情同意,并将数据匿名化。资料图在一篇202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和互联网实验室高级分析师严峰曾指出,虽然政府作为背书方推动健康码落地,但作为运营方,企业的责任和权力边界在哪里,用户并不知晓。因此,亟需制定健康码数据全体系的专业标准,把过度扩展的权力及时关进笼子里。“我们需要确保正在浮现的智能传播能够拥有自己的‘健康码’,确保其未来的健康顺利发展,不能让健康码的滥用威胁整个社会的健康,尤其威胁未来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关村镇银行取款难问题,据此前新华社5月18日报道,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日,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持续关注河南4家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所有接受采访的储户均为化名)采写:南都记者 黄莉玲 宋承翰 胡耕硕 孙朝 吴斌 莫倩如 发自北京相关新闻: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这群河南储户为何被强行变码同样的一个场所码,自己扫了之后,健康码变成了红色,而家人扫了之后,健康码却是绿色,这样诡异的事情,就发生在邓先生身上。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类似事件,并非个例。王云则称,自己刚到河南,就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成了红色,随后,便被当地要求隔离了,而她的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仍然显示阴性。这些居民有着共同的身份,即河南一些村镇银行的储户,据介绍,他们原本准备在6月13日从各地赶到郑州。此前,由于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无法正常取款,一些储户非常焦虑,便通过多种途经反映自己的遭遇。邓先生说,自己是石家庄人,近14天一直待在石家庄的家中,并未到过河南。6月11日晚,邓先生在他们自发组建的村镇银行储户沟通群中看到,一些储户因为扫了一个显示地址为“郑州车站西南出口”的场所码,结果健康码突然变红,自己还颇为惊奇,几乎不敢相信,随后,好奇的邓先生也扫了这个场所码,结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也变红了,但他拿出家人的手机扫描这个场所码后,却发现家人的健康码仍为绿色,并未变红。“同在一所房子,行程码也一模一样,结果,健康码却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绿色。”邓先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本该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怎么会变得这么随意和“精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形成的个人二维码,其中健康码分别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红码是指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邓先生发现,自己被赋红码的原因,是“通过数据库查询,您有一个出行提示:河南省将您的健康风险等级定位高,健康报告日期为2022-6-11。”可是,近14天自己并没到过河南啊。邓先生赶紧查询河南省的赋码规则,其中,根据河南省2021年8月发布的健康码赋码规则,确诊病例、密接隔离、特殊工作人员、境外入境以及高风险地区来人等可以赋予红码。邓先生仔细对照后发现,自己并不符合其中的赋码规则。很快,更多群友都将自己被赋红码的截图发到了上述微信群,有在北京被赋红码的,也有在山东聊城被赋红码的。突然被赋红码,给邓先生带去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他说,自己想去超市购物,却被告知,不得进入,他想去公园,也被拒绝,他想去理发,同样也被拒绝。邓先生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希望尽快消除红码,却被告知,红码由河南省赋予,他们无权消除,他又赶紧跟河南联系,对方表示,会把他这种情况上报。截至6月14日上午,邓先生的健康码仍为红色。从外地赶往河南的王云则称,自己从户籍地出发,前往河南之前,专门去做了核酸,48小时核酸结果显示为阴性,也专门查看了健康码,显示为绿码,这才决定出发,等到了郑州,还没出站,一扫场所码,结果却是红码,当地要求她直接返回,否则就按照等地疫情防控政策,将她强制带走隔离14天。6月14日上午,在储户们自发组建的村镇银行储户沟通群中,先后有来自北京、成都、石家庄、苏州、湖南娄底、山东聊城等全国多地的数百名居民向第一财经反映称,自己也遭遇了与邓先生、王云等人类似的诡异事件。不过,邓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自己的健康码虽然已经是红色,但石家庄却并未将他强制隔离或其他隔离措施。本该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为何会针对性对于邓先生、王云等人出现红码,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文中王云为化名)...
北京市场惊现6折新房甩卖引发购房者关注,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价格便宜外,这批特价分配房打出最大的卖点就是“买房不需要购房资质”,但需要以销售企业职工的名义签订合同,而相关合同并不是与项目开发商所签订。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购房者以员工身份买房,所拿到的也并非真正的购房协议,而是由销售拿着称是开发商方面提供的一份《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不用购房资格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价格便宜外,位于石景山五里坨的这批特价分配房最大的卖点就是“买房不需要购房资质”。按照现场销售人员提供的购房信息,购买条件按照企业分房管理,购房者年龄满足22-60周岁之间即可。众所周知,北京买房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也是广大购房者心中的“痛”,有资质的没钱,有钱的又没资质,要二者合一才行。这批不需要资质的房子该如何买呢?“既然是员工福利房,肯定要以员工的身份买。”据销售人员李锦(化名)介绍,如果要购入这批房子,需要购房者签署一个在职员工证明来买。“流程是交钱拿钥匙,去建委报备登记,到时候网上也能查到是你的名字,这个房子的户主是谁,然后开发商这边会给你一个本,上面写着房间号,证明这是你买的房子。”李锦称。没有销售资格的物业包销李锦口中的在职员工证明并不是与项目开发商签订的,而是与包销单位“北京铭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也就是说,凡是买这批房子的购房者,首先要成为北京铭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上述包括李锦在内的销售人员均表示自己属于这个物业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铭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8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金鑫,经营范围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城市园林绿化。如果天眼查的信息没有错,那么北京铭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不具备新房销售的资格。金鑫名下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北京得捷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经营范围包括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房地产咨询;房地产开发;出租商业用房等。对于工商系统里没有资质代理这样一个项目,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北京铭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应。北京商报记者也与项目方远洋方面求证与该物业公司的关系,远洋方面表示去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前也未有回复。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首先需要看这个所谓的包销公司是否有开发商的书面授权,书面授权是否会作为购房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书面授权,购房人将来依据合同向开发商主张维权时,可能会面临开发商不承认的风险。如果开发商书面授权已经列入合同附件,或者以其他书面方式进行了确认,开发商作为委托人,相应的法律后果应由开发商承担。未来出现一些问题,购房人也可以向开发商进行维权。“即使有书面授权,还是建议购房合同最好和开发商签署。尽量避免未来开发商不承认购房合同约束力。”王玉臣强调。购房时签公房租赁合同事实上,购房者即便以员工身份买房,所签署的也并非真正的购房协议,而是由销售方面提供的一份《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拿着合同就可以正常落户、上学了,而且房源信息会去建委报备登记的。”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李锦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了上述《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在这份发黄的合同上明确写了“承租周期10年”。对于为何是“承租”不是“买卖”,且周期只有10年,按照李锦的说法,“这正是公房的特点”,只要国家不出台新政策,这批“分配房”五年后就能变成正常的商品住宅。“到时候拿着开发商提供的合同,然后补交一个35%的差额税,房本就能正常下来了。”“北京过去确实有公有住房,大概在90年代初,为了解决企事业单位职工兴建的一批公有住房,兴建之初都是承租性质。”一位曾经经历过北京房改的政府人士直言,房改后,部分公房折合工龄、职级等在完成土地出让金补缴或按照房改政策补足房款后销售给了职工,也就是现在二手房市场的已购公房。显然,上述房源并不符合这一规定。对此,李锦也承认“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下房本”,但自己住是肯定没问题的,如果想转让,没下房本之前物业负责更改租赁合同。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北京石景山App上发布一则落款为石景山区住建委的情况说明,称核实后,五里坨的两个项目远洋五里春秋与西府海棠商品房最低销售价格均未有6折甩卖。五里春秋项目公司景西公司正准备就自持商品房对外整体租赁与相关单位进行接洽,未形成租赁方案、未签署任何协议,已经在售楼处张贴声明,提醒购房者谨防自持商品房的不实宣传。以租代售的风险2016年9月30日,北京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要求强化“控地价、限房价”交易方式,试点采取限定销售价格并将其作为土地招拍挂条件的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持部分住宅作为租赁房源。自持是“控地价、限房价”的产物,北京部分地块自持比例甚至达到100%,也可见当时房企拿地的热情。后续因开发商着急变现,自持商品房开始利用“以租代售”的形式入市。2017年4月,北京市发布了《关于本市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对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的管理工作,明确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应全部用于对外租赁,不得销售,企业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签订“长租”合同而不是商品房买卖合同,一次性租赁70年赌的就是未来能“转正”?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自持模式有其历史背景,也是政府土地拍卖的一次新尝试,此类房源已明确“不得分割、销售、转让”,因此“转正”目前没有政策依据。此外,房管部门如果为某一项目开设“先例”,个例就不再是个例,后续自持项目争相效仿,自持政策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万言书中,该网点老板列举了总部逼迫加盟商二选一、刷单造假、强买强卖、截留克扣派费、承诺不兑现等种种乱象,希望引起总部重视,并做出改变。亿豹网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只在一家企业存在,而是加盟制中普遍存在。疫情反复,导致今年多地网点业务下滑,不少网点老板亏损支撑。然而与总部的对话中,网点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有的网点老板采取极端手段力求解决问题,但收效甚微,最终还是自己承受了一切。该网点老板写道,每个网点老板守着网点就是守着一分希望,虽然现在都在亏钱,但很少有人想过放弃,总部的做法更不应该凌驾于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之上。除了总部强制推行自己的末端系统外,该加盟商还控诉总部纵容网点刷单,实际上,这些做法并不是新鲜操作,属于行业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是各方心知肚明,利益面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亿豹网认为,总部推行自己末端系统无可厚非,但也要考虑地区的差异性,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如果在依靠派件生存的区域,使用有补贴的第三方系统也可以理解,增加收入来源之后,也有利于网点的稳定。而刷单这一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业内已经基本杜绝,但在企业总部业务量考核下,不排除个别省区纵容网点刷单,这一行为造成了行业的虚假繁荣,指标越来越高,单量越刷越多,最终伤害的还是网点本身。如果说2021年,送货上门成为小哥不能承受之重,各种让小哥崩溃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那么2022年,行业期盼的改变迟迟未到,叠加疫情反复导致的上下游受困,苦撑了几年的网点老板,正在迎来最为难熬的时刻。快递员不满意可以离开这个行业,前期投入巨大的网点老板怎么办呢?尤其是那些投资巨大的网点接盘侠,他们的诉求得不到解决,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同时,该加盟商还列举了总部以罚代管、克扣派费的行为,这些老生常谈的行业顽疾,在一次次业务量创新高的欢呼声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省区市场部与网点争抢客户,导致大部分网点沦为派件网点,然后总部再制定相应的业务量进行考核罚款,网点无奈只好刷单,这样的恶性循环如何解决?“网点想完成任务只能打价格战,打到最后亏本冲量;派费不到1元,各种签收率考核,时效考核,服务质量考核,莫名破损,冤枉遗失,奇葩投诉,派费都被罚光了!”一位网点老板向亿豹网抱怨。长期以来,总部对网点的管理通过业务量指标和罚款形式过于简单粗暴,这种弊端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中爆发。该网点老板呼吁,总部与网点是加盟合作关系,双方互利互惠,没有网点哪来的总部,希望总部把姿态放低一点,高管能够深入网点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制定政策只盯着罚款数据。后价格战时代,总部同样面临压力,层层传导,风险最终转移到了网点一端。如果行业能尽早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并做出改变,或许永远不会等到集中爆发的那一天。快递创业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亿豹网不断呼吁,经营快递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使用资金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