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命烧钱做视效和无限被吐槽的故事拉扯出的“国漫宇宙”,可能会陷入一个又一个亏本的怪圈。谨慎“高估”市场。2021年的春节档,《新神榜:哪吒重生》挤入其中。这当然不是这部国漫最理想的档期,但2020年的暑期档因为疫情“消失”,国庆档又被《姜子牙》抢先。在寸土寸金的春节档,尽管口碑尚可,但《新神榜:哪吒重生》却处境尴尬。大年初十,导演发了一篇微博长文,开头便是“我有一个同事,春节假期回来的第一天,写了离职邮件。”就在大家些许沉浸在国漫勇闯春节档口碑尚可的欣慰中时,这篇长文才让不少人意识到,4-5亿票房远远无法让漫长制作周期的国漫回本。在这篇长文里,还有一个细节是长文里的“主角”,对于《新神榜:杨戬》至关重要。被游戏行业“挖角”的主角只是冰山一角,在国漫艰苦的市场环境里其实有太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比困难更痛苦的地方在于,“国漫崛起”被喊了一遍又一遍,头部国漫如今进入市场都会带着“新天花板”的沉重标签。但是国漫真的有市场吗?赛道够宽也够长吗?估计连追光自己都没想到,《新神榜:杨戬》最终会以“空降”的姿态进入2022年的暑期档。相比真人电影可以借助流量,动画电影在整个宣发周期被压缩的情况下只能更加显得措手不及。只是如今,多少人能够正视国漫尽管取得了公认的进步,但在短板上也依旧公认的突出。多少人能够承认,当下自然不是国漫最好的时代,甚至刚刚“养”起来的市场也因为各种困境让国漫变得极度艰难。1永远被“嫌弃”的故事国漫始终解决不好的最大难题:叙事。虽然国漫每次在评分上尚可,但是对于叙事的批评成为了所有国漫逃不开的“噩梦”。《新神榜:杨戬》自然也无法摆脱观众对于叙事的“差评”,观众直呼编剧应该给美术下跪磕头。在追光的动画体系里,对于叙事一直以来的核心都是如何平衡创新和传统。但是导演过度强调世界观的架构,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去塑造神话人物,以至于国漫的“主角”开始被动服务于主创,并没有完全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虽然国漫已经有《姜子牙》16亿和《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的票房高峰,但是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国漫的受众“基本盘”还是一个意识建立的阶段,观众对于主角的接受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主创可以大胆创新的地步。而且观众对于国漫的需求,可能并不是在故事上进行多少大刀阔斧的创新,而是如何能让传统文化里的人物和当下的观众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共情”。但是对于追光动画的国漫作品来说,显然在故事和人物上“超前”的多。主创可能自然会在这种创新里找到创作的刺激感,但观众可能并不会为此完全买单。相比较“哪吒”,“杨戬”是一个更贴合成人受众的神话角色。但是在整个人物架构和叙事上,成人受众也无法对“工具人”杨戬感到满意。一旦观众对于主角不认可,那整个故事就很难让观众真正的信服。就目前来看,观众对于《新神榜:杨戬》故事的批评占据了负面评论的绝大多数。关于追光动画目前所有的国漫作品,对于叙事的批评一直以来都存在,这个隐患对于追光后续的国漫开发就形成了巨大的隐患。其实除了《新神榜:杨戬》,正在上映的《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同样如此。即便电影在视效上再努力,故事的羸弱都无法匹配主创对市场的野心。这也是目前国漫最为担心的问题,一旦故事本身对观众吸引力不足,那么国漫所积累的市场好感可能也会慢慢被稀释。2大举烧钱视觉是对还是错视觉是招牌也是枷锁。不可否认,国漫能有今天的市场前景,来源于国漫在视觉效果上的努力。追光动画在这方面走在了最前沿,《新神榜:哪吒重生》里除了骑着机车的“朋克哪吒”,元神大战所达到的视效高度也是“国漫崛起”最好的证明。在去年暑期档的《白蛇2》特意新增了IMAX3D版本,带给了观众更好的视觉冲击。今年的《新神榜:杨戬》被看作是国漫在视觉效果上的新天花板。对于国漫来说,突出的视觉效果已经成为了争夺观众的杀手锏。但是这也无形中成为了国漫进一步发展的“枷锁”,主创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投入都放在了画面上。一方面整部电影的优缺点可能依然过于明显,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推升整体的制作成本。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不得不逼迫国漫迅速反思,这种“烧钱模式”究竟能够支撑国漫走多远。对于起步的国漫来说,目前的创作处于一个“接力模式”。2016年,《新神榜:哪吒重生》就已经启动,但是由于过大的制作量和“东方朋克”的难度,让整个项目的制作并没有太顺利。导演赵霁和一些制作的核心团队转去“支援”《白蛇:缘起》,这部国漫在2019年上映后拿下了4.68亿票房,最终片方分账为1.61亿。《白蛇:缘起》的票房收入又“支援”了《哪吒重生》的中期制作。一部动画的制作分为前中后期,制作中期是最为耗钱的,因为建模、摄影、特效团队都会在这个阶段加入进来。是《新神榜:杨戬》的中期投资某种程度上要依靠《哪吒重生》的票房收入,但《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片方分账为1.56亿,甚至不及《白蛇缘起》。当时便有传闻,因为《新神榜:哪吒重生》票房不及预期,《新神榜:杨戬》的制作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2021年的暑期档,《白蛇2》的片方分账也刚刚爬到2亿,这两部作品的票房收入能否“支援”《新神榜:杨戬》可能是一个未知数。倘若追光动画一直无法摆脱上一部作品票房为下一部“输血”的命运,那么国漫想要有大的发展还是非常困难。就在《新神榜:杨戬》上映前后,《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新作《深海》发布“粒子水墨”特辑。曝光了影片的美学研发历程,还未见全貌就被看作是国漫新的天花板。视效的确是投资最肉眼可见的地方,在看得见的地方投入了太多,但在故事上无法达到大众满意,这种过于片面的发展对于国漫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隐患。3逃不开的5亿“天花板”5亿仍然是个坎。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后,其实对于主创来说都在刻意回避“国漫崛起”这个话题。在寸土寸金的春节档,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但有一点共识在于这个黄金档期一定是各方面均衡的超级大片才能最终突围。那一年的春节档,《唐探3》在前期一骑绝尘,但是《你好,李焕英》凭借着口碑迅速完成了逆袭。只不过这种“逆袭”仅仅限于头部,《你好,李焕英》和《唐探3》拿下了档期超八成的票房成绩,剩余五部影片来争夺剩余20%的市场空降。虽然《新神榜:哪吒重生》被不少观众所喜爱,三刷四刷甚至十刷,但是从导演的长文里依然能够看到整个市场前景的不乐观。随后在复盘影片的时候,导演在接受悦幕采访时表示“一年有3-5部10亿以上的动画电影出现,这样才能是一个理想的动画电影生存空间。到了这个级别,意味着这个行业才能吸收更多的人才,才是一个相对良性的状态。”然而一年已过,直到今天都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两部破10亿的国漫。将标准放宽至5亿,2021年也只有在暑期档上映的《白蛇2》达标。今年国产动画的票房冠军是《熊出没:重返地球》,累计票房9.77亿。在整个市场因为种种原因被冲击的2022年,8个月国产动画破亿的数量只有3部。如果将5亿票房作为一个“基准线”,国漫截至目前也只有5部“上岸”。就目前的市场体量,国漫又谈何崛起?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足以看到目前的国漫市场有多严峻。而市场回报的不理想和过于在视觉效果上重金投入形成的矛盾,也时刻让国漫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接下来虽然依然会有一部又一部在画面上制作更精良的国漫带着“天花板”的标签前仆后继的涌入市场。尽管追光动画构建了一个令业内兴奋的“封神宇宙”,光线传媒也有“神话宇宙”在反复勾勒形态,但是面对一个5亿票房都成为分水岭,相比真人电影更复杂的视效制作、更漫长的周期的单一赛道,又该如何平衡风险呢?国漫真的认清现实了吗?...
尽管关于“美容仪是否是智商税”的问题仍未有定论,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美容仪仍然持续火热。搜索“美容仪”这三个字,可以看到小红书上有24万篇相关笔记,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0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达到了2亿次。众多明星、网红博主以及主播们都在做种草拔草、横向测评,虽然内容同质化严重,但测评中出现新品牌却是越来越多。图源:抖音、微博上关于美容仪的内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2021年美容仪的市场规模达111.8亿元,智研咨询预测2026年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水大鱼大。中国家电网统计目前与美容仪器相关的企业超10万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在近5年内注册成立的。而资本也早早开始投注其中有潜力的玩家: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到现在,美容仪的融资事件有28起,其中大多数品牌都完成了不止一轮融资。行业高速发展,也少不了一些并发症。近期美容仪头部品牌初普召回了18万台美容仪,原因是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导致皮肤烫伤安全隐患。而这类问题并非只发生于初普身上:mesmooth美容仪曾被南都检测出工作升温超过标准限值,而在此前深圳消委会的一次抽检中,10款美容仪产品中的6款都存在重金属镍超标问题。一边是备受青睐的市场、层出不穷的新品牌,另一边是影响行业整体信誉的安全问题,美容仪赛道上的玩家将如何自处?行业高速发展,监管势必随之收紧,美容仪的发展前景又会如何?01 多方入局,行业大混战大约从十年前开始,一批医美院线品牌就开始向家用美容仪市场拓宽。2013年,日本院线(指供给美容院的产品)品牌雅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射频美容仪,另一日本品牌Artistic&co.也先后推出Dr.Arrivo、TheVzusa两大美容仪品牌。2014年,以色列院线品牌Pollogen旗下的初普面世,初代家用美容仪格局基本形成。这批家用美容仪在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流行开来,此时一批国产品牌瞅准了这一势头,快速跑入赛道。可思美是第一批进入这个领域的品牌。2013年,该品牌在深圳和东京成立了双总部,并在次年推出了首款离子美容仪。品牌花凡汐诞生于2015年,其首款多功能美容仪销量已达100万台。与此同时,国内美容院开始进入存量时代,踩中这一时间点的国产美容仪就此进入了爆发期,AMIRO、花至、mesmooth等更多新国产品牌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魔镜市场情报显示,今年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又有了明显提升。图源:魔镜市场情报如今在白热化竞争的赛道里,国产品牌已经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Notime、mesmooth、金稻K·SKIN为代表的代工厂转型品牌,其前身都是进口美容仪的代工厂,由于技术掌握得比较早,成为了国内的第一批做美容仪的品牌。不过,因为研发能力较弱,在当下技术流为主的美容仪赛道上,有些品牌已经逐渐落于后位。第二类是拓宽品类的小家电品牌,比如奔腾、小熊、SKG等品牌都已先后入局。不过尽管有品牌知名度的优势,但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也相对更固定,因此目前这类品牌所推出的美容仪产品始终没能走到行业前列。小熊、奔腾、SKG的美容仪产品第三类是从医疗器械转型的品牌,入局相对较晚,但因技术优势,得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成立于2015年的康铂,最初是做智能家庭健康医疗服务,主要靠备孕仪、胎心仪打开市场。直到2018年康铂才推出了首款美容仪,但很快后来居上,主攻高端市场。根据今年行业新规,2024年4月1日后,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NMPA)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对于医疗器械类品牌来说,或许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第四类玩家则是一批国产美妆品牌。比如丸美在2021年推出了将护肤品和美容仪结合起来的丸美小红蝎精华,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推出肌肤抗衰美容仪“OGP时光肌”,美易美妆旗下化妆品牌PBA孵化了美容美体仪器品牌木薯MUSHU等等。图源:魔镜市场情报目前,几个海外大品牌和体量庞大的四大类国产品牌,正在同一个市场激烈混战。若从销售额来看,初普、雅萌、宙斯(Dr.Arrivo)这三个海外品牌处于领先位置,他们主要做中高端市场,产品单价更高,从近三年大促时的销售额排名来看也都名列前茅。这背后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点,其一是品牌有更深厚的发展“资历”做背书,其二是有更多研发技术积累,产品迭代迅速。以雅萌为例,旗下有MAX、ACE、和水光钻等多个系列的美容仪,每个系列几乎都保持着每年更新一次的频率。图源:CBNData不过特别的是,美容仪市场的马太效应有所减弱,群起而攻之的国产品牌们在近些年的增长颇为迅猛。从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来看,Kosiim、康铂、AMIRO等品牌的销售额涨幅都相当高。并且从近几年大促节日销售额情况来看,康铂有冲击前三之势,其他国产品牌则是每次大促都出现一次大洗牌。图源:魔镜市场情报而混战、大洗牌、市场争夺,离不开的是各种花式营销手段,这也是用户感觉如今美容仪广告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都是各品牌的必争之地。从信息流广告的投放、网红博主的推广,到与带货主播的合作、品牌做自播等等,美容仪品牌们几乎全部投入。比如初普、雅萌都和头部大主播有过深度合作,尽管此后少了超头主播,飞瓜数据显示,雅萌今年上半年在抖音直播间的总GMV也达到了4.92亿元。除了短视频和直播,请明星代言和推广也是美容仪品牌都有的营销手段。张雨绮、朱珠、王子文等明星在小红书的种草视频,点赞量达到几万。综艺节目中露出也颇为频繁,比如《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第一季的郁可唯、第三季的宁静都给姐姐们人手安排上了一份美容仪,这些情节往往都能在小红书上掀起一番讨论。尽管高举高打的营销可能会存在过热炒作概念、投入太大等问题,但这显然不是当前处于混战格局中的品牌们所考虑的重点。市场庞大但格局未定,美容仪品牌的内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势必还会持续。02 资本看好什么,行业行至何处美容仪的火热,其背后确实有着市场需求爆发这一客观原因。在消费升级、她经济的大背景下,女性对于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个护小电器顺势而生。同时,相对于护肤品,家用美容仪的效果更明显、见效更快,跟美容院相比其价格也相对低廉。特别是疫情催生宅家经济,也进一步带动了家用美容仪的市场增长。需求明确、赛道火热,资本自然是闻风而动。美容仪品牌的融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开始,美容仪赛道的融资事件达到28起,从2021年到现在就有15起融资事件。不少国产美容仪品牌也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比如品牌AMIRO从2015年成立至今融资五轮,可思美已经历四轮融资,康铂、飞莫、茵菲斯、JOVS等品牌都融资两到三轮,足可见资本市场对于美容仪前景期望之高。在众多品牌中,近两年被资本方看中的更多是做射频功能产品的品牌,这一功能主要作用是除皱抗老,正对当下用户对于美容仪最大的需求,目前大部分品牌都在做的也是这一功能的产品。同时,投资者也明显更青睐于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品牌,这意味着品牌有抢先推新品和多元化产品布局的能力,可以更快抢占市场份额。比如融资三轮的康铂在2018年率先推出了集合RF射频、微电流、LED光疗及震动技术为一体的智能美容仪,并实现了绑定APP来做定制化美容。目前已完成四轮融资的可思美,对外表示已获得近100件授权专利,其产品也相当多元化,曾先后推出了离子美容仪、光子脱毛仪、生发帽等等。小米集团在投资可思美时就表示,更看重的是“产品基因强和增长潜力大”的科技公司。行业前景一片大好,但就目前来看行业要长期良性发展,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高速发展的行业免不了鱼龙混杂,在黑猫投诉上可以看到关于美容仪的投诉有上千条,假冒伪劣、无法使用、过敏烫伤都是高频关键词。因此,美容仪行业首先需要的是热潮之后的泡沫出清,技术力不强的产品需要被市场优胜劣汰,从而改善当前品牌产品良莠不齐的现状。其次,行业需要正视过度营销的问题。超高的营销费用,让品牌不得不面对投入过大、拖累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问题。以雅萌为例,过去五年雅萌的营销费用逐年增加,营销费率常年高于40%。同时,过度营销还将影响品牌及行业整体的口碑,比如去年李佳琦就曾因“使用误导消费者的宣传用语”来推广初普,导致其所属公司美腕被罚款30万元,头部品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很快就引发消费者对美容仪整体的质疑。此外,美容仪行业也需要更为完整规范的行业标准。由于目前相关标准的缺失,美容仪的功能性始终被质疑,再加上全靠品牌话术包装的过度营销,消费者的信任度难提升,反而可能会拖慢了提升市场渗透率的脚步。行业从高热混战走向良性发展,这一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次或多次“去伪存真”的大洗牌。品牌们想要穿越周期、长期稳定的生存,积累口碑和技术,仍需要在经营层面做出更长远的规划,以及在产品品质和技术层面投入更多。...
由于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高高在上,关于通过送转股降低投资者参与门槛的讨论及传闻一再出现。最近,又有消息称:茅台有可能实施“1拆4”。茅台也曾积极送/转股,自2001年8月上市以来实施过8次。2015年起不再送/转,意在迎合机构、“谢绝”散户,打造“中国版伯克希尔”。停止送/转后,茅台股份如愿突破1000元、2000元,参与抱团的机构浮盈满满,基金经理名利双收。2021年2月冲高2627.88元后,茅台的走势可用“强弩之末”来形容。根本原因在于每年十几点的利润增速撑不起四十几倍的市盈率。进入2022年,茅台交易规模显著萎缩——2021年8月,日均成交92亿(最高178亿);2022年8月前1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40.4亿(最高58亿)。截至2022年6月30日,2015家机构持有9451万股茅台,市值1932亿。指望更多的机构进场、以更高的价格进场接盘,恐怕是缘木求鱼。降低投资者门槛,或者能引发一轮热炒,机构赚浮盈也好,套现也罢,不亦乐乎。机构的动机投资者以股东身份建议茅台送/转股其实是阳谋。自2021年2月创2627.88元新高后,茅台股价疲弱。2022年峰值仅为2077元,还是“抢权”造就的。除权日所在周,开盘1998元、最高2077元。分红后一个月(7月29日),收于1898.44元。散户花2000多元“抢”到每股21.675元(10股派216.75元)分红,股息率仅1%。一个月后股价跌破1900元,每手损失8000元。股价低迷,交易量也大不如前。2021年7、8月茅台成交金额分别为1894亿、2029亿;2022年7月,成交额仅978亿;8月上半月成交500亿,预计全月成交不到1000亿,同比下降50%以上。长年重仓的机构,希望茅台每年有10%~20%的涨幅不算“贪婪”。但持股到2023年2月,茅台重回2600元概率不大,更不要说年化10%~20%的收益。持股两年,除每股累计41元分红一无所获,机构岂能甘心。做为股东,建议茅台拆股、降低投资者参与门槛,活跃交易,推动股价,是题中应有之义。拆与不拆1)拆与不拆皆市值管理拆股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常用套路。中国投资者最熟知的例子恐怕是2014年5月腾讯实施的“1拆5”。拆股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14港元,1拆5后交易价为102.8港元。拆股后,腾讯于2018年2月“摸高”476.6港元后一路跌至250港元一线。10月才触底回升,2020年7月收于524港元,市值较6年增加400%!2021年7月,腾讯高最价达到775.5港元。假如没有2014年的拆分,股价将达3877.5港元,每手38.8万港元(腾讯交易单位为每手100股)。当交易门槛随股价水涨船高(例如2014年5月拆股前每手腾讯成交价超过5万港元),上市公司预判业绩将持续增长,拆股降低交易门槛、为股价上涨预留空间是“标准动作”。除此之外,拆股传递“股价中长期向好”这种暗示,有助于增强投资的信心。谷歌首次股票拆分是在2014年3月,方案是“1拆2”。2015年4月,谷歌再次实施“1拆2”。2022年8月股价超过2700美元之际,谷歌宣布“1拆20%”。不拆股也是市值管理套路,典型是伯克希尔-哈撒韦(NYSE:BRK)。巴菲特明确表示永不拆股,以吸引关注长期利润而非短期股价波动的价值投资者。8月17日开盘价45.9万美元,52周最高价达54.4万美元。其实身价几十亿、上百亿美元,仍甘冒风险赚快钱者大有人在,比如许老板、贾老板,区区几百万跟本算不上门槛。“不拆股”是伯克希尔用于市值管理的标签——不坑穷人。2)A股送/转效果与拆股相似A股市场曾有1元、10元、20元、50元各种面值共存的情况。现今,股票面值基本统一为1元(只有极个别例外)。1拆2的话,面值变成0.5元。在保持面值的情况下,通过送股、转股同样可以起到分拆的作用。送股与转增的区别在于:送股是动用年度净利润中的一部分购买股票送给投资人,转增是将部分资本公积金转为股本。比如天赐材料(002709.ZH),2020财年、2021财年分配方案分别为“每10股派2元、送红股7股”和“每10股派5元、转增10股”。前者消耗3.82亿未分配利润,后者令资本公积减少9.6亿。中远海控(601919.SH)贡献了一个有意思的样本:2020年,归母净利润达95.6亿、同比增长505%。但由于历史亏损,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一不能分红、二不不送红股。但好不容易赚钱了,要回报股东(主要是大股东),于是从资本公积中“挖”36.9亿转增股本,实施每10股转增3股。到2021年,中远海控合并净利润893亿,母公司(即上市公司本体)净利润533亿、未分配利润回正至277.8亿,中远海控从中拿出139.3亿实施现金分红。以登记日收盘价为分母,中远海控2021年度现金分红的股息率为5.8%(税前),而茅台仅为1%。乐视网可谓将“拆股”用到极致:2010年登陆创业板时只有1亿股本,市值43亿。上市当年就实施了10送2转增10股派1.5元;次年为10转增9股派0.73元;2012年10转增9股派0.5元;2013年10派0.31元;2014年10转增12股派0.46元。经过四次送转,乐视总股本达到9.5亿股。2016年、2017年连续10转10(关于2016年度分配,贾跃亭曾提议“10转20”),总股本接近40亿。茅台在14年内8次送/转1)茅台曾8次送转股茅台不是伯克希尔,2001年8月上市以来实施过8次送转股:2001年报10转1、2002年报10送1、2003年报10转3、2004年报10转2;连续送转四次后间断了两年,2006年报实施10转10、2010年报10送1、2013年10送1、2014年10送1。茅台上市的前14年8资送转股,2015年起不再送转股,任由股价突破2000元。想学伯克希尔不坑穷人?高喊“让工薪族喝得起”,股价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茅台想干什么?2)成交量萎缩2020年7月总成交额为1893亿,一年后的2021年7月总成交额为1894亿,几乎没有变化;2022年7月总成交额仅978亿。日均成交量从2021年7月的4.6万手降至2022年7月的2.4万手;2021年8月达到2029亿,日均成交5.6万手;2022年8月前15个交易日,茅台总成交额不到604亿,日均成交2.1万手、同比下降62.2%!假如2022年8月剩下8个交易日成交320亿,全月成交约930亿,同比下降54%!3)机构骑虎难下那些重仓茅台的机构,除了每年1%的红利一无所获,难免萌生调仓换股的想法。但每手20万元,中小投资者想接盘却有心无力,机构卖给谁?不独茅台,整个白酒成交量都大不如前。泸州老窖2022年7月成交金额、日均成交量分别下降58.3%、60.8%。五粮液走势有所不同,2022年4月、5月、6月,五粮液成交金额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7月终于杠不住了,成交金额同比下降58.3%。茅台是A股白酒板块的灯塔、是中国白酒领域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果说茅台成交低迷拖累了板块,五粮液则是被板块拖累。茅台通过拆股降低门槛,活跃交易,白酒板块其它个股或许也能受益,重仓白酒股、骑虎难下的基金们可以喘口气了。条件具备但最佳时机已过从财务角度讲,茅台送转不存在任何障碍,不要说一两个年度,连续送转都不成问题。截至2022年6月30日,茅台股本12.56亿,假如每10股送30红股(效果相当于1拆4),需要从未分配利润中提取37.7亿(母公司未分配利润达1271亿)。“1拆4”太激进,其实1拆2(即10送10)就好,以后视情况实施送/转。投资人对高送转,存在两种极端的看法:第一类人“愤世嫉俗”,认为送转不过是数字游戏;第二类人“不识数”,以为拆股是天上掉馅饼,是天大的利好。当股价过高时实施拆股或高送转是天经地义的。正如电子支付普及前我们使用的纸币,面值有100元、50元、10元,没有1000元、1万元的。股价过高,流动性必然降低。除非上市公司不在意流动性甚至希望流动性越低越好(比如伯克希尔),应当无条件拆股。2018年6月,茅台股价突破800元,关于拆股的呼声再次高涨。草根出身的林园认为“最好1拆10”股,酒价高、股价高都不利于普通百姓参与。反方认为茅台流动性不成问题,甚至有机构投资者喊话“股价到了万元以上,为照顾个人投资者才需要拆股”。根据中登公司2020年6月份公布的数据,A股账户金额高于100万的投资者占比不到2%。茅台股价1万元,等于把98%以上的投资者拒之门外。2019年、2020年、2021年都有关于茅台拆股的讨论。A股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没有机构大举进场的股票涨不起来,只有让机构进来抱团,股价才会叠创新高。茅台任由股价畸高,按兵不动,显然是为了迎合机构投资者。截至6月30日,2015家机构合有9451万股市值超过1900亿。机构抱团推高股价这条路已走到尽头,指望更多的机构以更高的价格买入,是天方夜谭。当年声称“不到1万元不拆股”的机构终于想起来“照顾”个人投资者了!假如茅台高送转,将引发“抢权”、“填权”行情。机构投资者减持,中小散户接盘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再怎么高送转,2.4万亿市值没有减少,年化十几个百分点的利润增速没有提高,40多倍的市盈率还是降不下来。“抢权”、“填权”行情风险较大,中小散户最好不要参与。茅台拆股的最佳时机已经被错过!...
互联网大厂内推、校招社招实习内推、没拿offer不收钱、保过...原本是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实习机会却被“明码标价”,“实习内推”也在不少电商平台成了一种商品。《法治周末》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内推”,即出现各式各样的实习内推商品链接,价格不等,有低至3元的互联网大厂工作人员内推,也有高达数十万元的全职内推。25.88元的“平价内推”,最终成交价格万元以上作为一种常见的企业招聘方式,内推即企业通过自己员工的推荐,与求职者直接对接建立联系。其优势在于,一来可以减少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能帮企业高效网罗到优秀人才,又能帮求职者高效率求职成功;二来可以增加企业员工黏性和忠诚度。一些企业会将内推行为与员工福利挂钩,对内推成功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回报,鼓励员工为企业人才招募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然而,如今的内推却变了味儿。《法治周末》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到了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标价25.88元的“平价内推”,但经过咨询了解后,发现最终实际成交价格需要高达万元以上。“不同公司、部门和岗位价格不同,同时也要结合你的发展方向、是否想留用。价格大概在几千元到2万元不等。”该商家介绍说,“如果想去互联网大厂实习,基本上需要费用在15000元到25000元之间,薪资大概一个月3000元至5000元,有补贴,还有留用机会,概率在40%以上。”面对记者对留用机会的质疑,该商家信誓旦旦地说,“我这边所有的实习都是保过的,不进不收钱,倒赔您费用都可以”。了解完费用后,该商家向记者介绍了实习流程:“你先做一份简历,然后我拿着简历去问一下我在大厂的朋友,如果能去他那边需要收多少钱,我这边会大概加3000元”。“保过实习”多是噱头?随后,记者联系了另外一家标价88.88元的“互联网大厂内推”,该商家在简介中写道“本人工作5年,做过研发和产品,目前负责组内校招和社招面试。至今已帮助50+人成功上岸。”相对于上万元的“保过实习”,成功率较低一些的内推价格要便宜很多。“只要内推的话,50元不限次数,不限岗位,你也可以自己看好岗位,如果我有资源可以帮你推。此外,全程辅导还包含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大概价格为1000元至2000元,还需要看你想选什么方向的岗位。”该商家坦言,一般来说之前从投递简历,到最后上岸,最终的成功率大概在5成左右,但是自己盲目去投简历基本是没戏的。就职于某互联网大厂的安安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她在某二首交易平台上发布了几家公司的内推商品链接,标价均为9.99元,据她介绍,内推有两种方式:内推码和直接将简历发给人事主管,并不保过。作为一名即将大四、很快面临就业的学生刘薇,想要在暑假期间和大四学业不忙的时候提前适应职场。为自己增加工作经验,刘薇制作了一份简历,在各大求职软件中投送了十余家公司,但收到的回应寥寥无几。机缘巧合下,刘薇找到了一家一站式求职服务网站。“我们这边是通过求职服务项目去帮助学生找实习机会的,是收费项目。”咨询伊始,该公司客服毫不避讳地谈到,“项目5000元到5万元不等”。在了解完刘薇的需求后,该客服介绍道:“北京机会相对还是比较多一些。想在北京实习的话,价格在3.5万元左右,全套的求职服务项目3万元至5万元不等。”此外,单独的简历、笔试、面试辅导价格为一课时1299元。在了解完“保过”的价格后,刘薇打了退堂鼓,“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价格实在是太高了。还没赚钱,就投入了这么多钱,而且还不确定后续是什么情况”。实习内推成产业链事实上,实习在某些公司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事职前教育的工作人员胡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在有一些公司既售卖课程,也售卖实习机会。课程包括沟通话术、面试技巧、简历如何制作、职场必备的技能等,帮助学生进入职场。付费实习涵盖各行各业,总的来说,就是帮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售卖价格根据行业、公司、岗位、实习长短和城市决定,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之间。”不过,据胡萍介绍,实习过后能留下工作的概率不大,简单来说就是买了一个实习机会。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和大多数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五百强公司都有商务合作。胡萍透露,现在的实习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她在大学时期找实习还是比较顺利的,她也曾前往多家公司进行实习。但现在相对难一些,甚至还会有学生在找实习的过程中上当受骗。花那么多钱只为买一个实习机会到底值不值?面对记者的疑问,胡萍表示,很多公司更愿意选择有实习经验的学生,既能分担老员工的工作,还不需要从头带起,“刚毕业找工作的学生如果有世界五百强或者大厂的实习经验,相对于没有实习经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到底值不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刘薇、安安、胡萍为化名。)...
人潮汹涌的野生景区,人迹罕见的文旅。野生景点的风险性,不断有人劝游客找个收费的景点从了吧,哪知过后立马游客又过来了,一点都没上岸的想法。很多人有两大爱好:拉游客下水,劝景区免费。野性的景区能够满足人们窥探、征服、蓄力、爆发等状态,情绪在画面中不断升华,搭讪在朋友圈中反复挑逗。有人通过朋友圈征服别人,有人通过野生景点征服朋友圈。喜欢拉游客下水的,通过各种种草传播实践体验。平台开启社交属性搭建,缩短用户获取信息半径,实现精准分发和触达。管理方对于监管比较暧昧,各地为了发展文旅……,突然无心插柳柳成荫。竖个牌,拉条横幅,也是警示免责。别小看这,至少也是6位数的支出,个别地方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付费的景区一直觉得自己有暖男情怀,可惜没玩够的游客哪里会觉得付费景区“实在”,就轻易从了呢?劝景区免费,比劝从良更难。大部分人的两大爱好都难以实现。01 资源错配下的畸形选择中国文旅项目有10000多个,中国连锁协会公布全国在营购物中心(含都市型、区域型、社区型以及奥特莱斯)约6300个。很多人觉得购物中心过剩,很少人觉得文旅项目过剩,为何?中国购物中心在很多地方基本能满足在地消费者的需求,再建更多购物中心有人觉得没有必要。文旅项目貌似很多,基本不能满足在地诉求,更不用说辐射多远了。消费者、地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觉得还得建更多的文旅项目来填补空虚。有人说中国90%的文旅项目都烂尾了,不知道是否准确,但这个数量从消费端的饥渴反应,可以看出文旅项目的供给与消费端需求存在极度不匹配。国内很多文旅项目以勾地为核心,通过地产变现,再硬性配套五星级酒店这种形象工程。这几年跟很多开发商沟通过文旅项目,前期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比5。不能说发展商对于文旅没有期待,但发展路径不清晰。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构想时是有文艺气息,有对文化的解读,有对社会的情怀,但实操时没有落地方法,又都向商业看起。这种行思二元甚至多元化,没有合理拆解、协调,很容易出现不兼容,找不到支撑点,落地变形。02 文旅项目流量来自哪里?重金投入的文旅项目为什么不如野生景点,消费者为什么不来?发展商重形式大于重内容的弊端就出现了。发展商都希望自己做的景区人流如潮,大把大把的钱跑来景区花,但怎么才能让游客来呢?别看花了那么多钱,大部分发展商在自信中还是没底。心里没底在于不知道流量的构建,只是希望有人来玩。文旅项目流量的构建:一、来自于文旅本身具有强大的引流能力。比如早期的黄果树瀑布等项目,明明可以靠脸蛋吃饭,当然不用靠实力,所以运营配套不怎么样,每年也大把大把的游客涌过去。游客到了住哪,住贵阳。二、来自于内部主力项目的引流能力。内置寺庙、动物园、游乐园等等各种主力店,通过主力店来引流。这与购物中心的操盘基本异曲同工。文旅项目在运作时过于注重主力项目的形式,不注重内容,怎么理解呢?以购物中心为例,同样招一家超市来进行引流,招大润发给予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6000—12000人;招永辉超市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3000—8000人;招普通超市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2000—6000人。每家购物中心都配套超市,但不同超市带来的每日人流量估值是不同的。做文旅项目也一样,比如加盟一尊流量型神仙,来朝圣的信众就很多;做地域型神仙可以夯实本地基本盘,但辐射能力相对有限。不少发展商问过我一个问题:购物中心一定要配套超市吗?如果一定要,随便招一家超市,不行吗?当然不是。问题是你怎么解决流量来源问题,或者说是廉价流量来源问题,没有流量怎么养活这么大一个项目。这个时候企划通常就低下头,嘴里默默唠叨着,每天要引那么多流量也不是不行,关键要花钱买流量,然后偷偷瞄了瞄财务。财务基本会很淡定,我就是个记账的,不参与公司业务,没有立场没有观点。老板没提倡业财融合,不闻不问不管才是生存之道。所以问题就在前三排,核心问题就在主席台,有人总结了一个很通用的答案。这是发展商跨行业进入视野盲区一定会碰到的问题,失去原来熟悉的决策路径,缺乏决策的依据,支撑自己快速做出理性决策,会在盲区反复摸着石头,能不能顺利过河还是未知。再比如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仿古建筑,发展商随便找家设计公司照某个古建筑复制一排,就觉得是文旅了。前段时间到某项目,所有商铺全部关门,地上长满了草,直接废掉。发展商想能不能重启,这是标准的设计坑招商坑运营的现象,仿古建筑不具备引流能力,后端人员回天无力。通常古建筑要进行拆解成每个部件,理解其每个构件构成的意义,包括颜色定义、历史成因等,设计院重新提取核心元素,融合现代元素,复原历史的同时进行升华。好比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影视节目或抖音上古装的华丽,其实古代衣服大部分都是很丑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复刻及创新能力太强了,经常有超出人们预期的杰作。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直接从古文献里找到当年的图纸,再找些当地老匠人,就可以完成了,还要设计院干嘛。发展商有时候觉得简单的仿古就已经很惊艳了,市场应该会喜欢,但发展商有时候没发觉自己的审美与年轻人的审美存在差异。没有人喜欢老人家的东西,但你喜欢的东西正在变成老人家的东西。三、网红流量项目做加持。文旅项目不是一劳永逸的,项目一旦失去新鲜感,游客的兴趣也就大大的降低。在主力项目承担稳定引流重任时,网红项目来实现短期快速引流,当网红项目失去网感,就要进行迭代。游客需求正呈现高频变更阶段,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猎奇产品来满足需求。这种需求不能用堵,逼其外溢,要更多的迎合去享受市场的红利。赚钱,不磕碜!四、项目本尊的再包装,让项目有思想、有灵魂。很多文旅强调其观光、休闲等功能性,然后希望观光、休闲能够有大量的外溢盘供自己承接,一年随随便便做个几百万客流就好了。中国总的游客盘非常大了,文旅项目也很多,除了传统资源型景区等一些项目生活相当滋润,吸收走大众盘。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类没有他们想要特点的项目,去过一次就不去第二次了,已经无法激起其欲望。市场需要更多的细分盘来满足高频游客的需求,这类愿意花钱花时间的游客,才能产生高复游率、高客单价。这种项目经常不收门票,免费的才是最贵的,里面有大把的消费项目让游客心甘情愿花钱享受。项目产品本身的打造具备引流能力,推广引爆、提高渠道分销能力才是落地路径。要让消费受众知道项目产品能够提供什么场景、解决什么诉求,并让消费受众认可你的产品,酒好也怕巷子深。产品必须要破圈,进行流量的精准分发,精确种草,快速找到种子用户。不少平台在搭建内容及社交属性,用户缩短了信息获取半径,也缩短了文旅项目的破壁路径。平台有好的内容推荐,谁去推荐野生景点,冒那么大风险干嘛。03 项目目标客群的辐射渗透,本地基本盘+外地游客盘从距离上来讲,文旅项目的主力客源基本来源自驾、公共交通工具等1-2小时以内可以触达的范畴,这块占比会达到50%。已经具备全国性辐射能力的项目除外。本地盘因为触达耗时较短,可以实现高频复游率,支撑其项目基本盘人气。之前在《边界渗透、切赛道抢客购物中心和景区竞争爆发》等文章中就大概讲过,对于不同辐射区域渗透测算也曾分析过,就不重复。不同层级的辐射圈层渗透有不同的玩法。很多项目考虑项目周边短半径人口不足,项目地过于荒凉,其实很多项目地都是很荒凉的,问题在于其用购物中心的辐射渗透逻辑来设想构建文旅项目,方向方法论错误了,肯定要走弯路。04 文旅项目要符合周期理论文旅项目或购物中心都有其周期,在操盘中很多发展商不愿意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购物中心招商一定要达到高于项目的高度,结果就算侥幸达到,开业即巅峰,随后一路寻底。要把一个项目做到高于其所处周期阶段,需要有内力非常深厚的人才结构,以及掌握和驾驭足够多的资源,才能玩得转。这种人才的视野是具有改善整个区域部分因素的能力,而不是着眼于项目本身。文旅项目要测算出所在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并相对测算出未来的增长,运营构建要足够稳定,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操盘手法,反复击穿原有逻辑,建立新逻辑。野生景点爆火从表面上看是:游客要的不多,却是文旅发展商不能给的;发展商可以给的很多,却独独没有游客要的。本质是,发展商商业底层逻辑不清晰,没有市场需求洞察能力,无法有效融合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要素,链路构建不完善,以致市场出现错配,游客没地方玩,文旅项目没人玩。在游客饿得嗷嗷待哺,只能自食其力,寻找野生景点时,发展商要考虑如何击穿传统文旅商业形态思维,迎合市场需求。...
什么人怕老?除了新闻里热衷买保健品的老年人外,近两年最火的膳食补充剂NMN,被包装成“长生不老药”,但迷上它的却是90后甚至00后。林康想让古稀之年的父母更长寿,给他们买了NMN,但即便“以身试药”,也没能说服父母吃下,还被严辞拒绝,“是药三分毒,肯定有副作用”。没想到,他被公司里21岁的年轻小伙追着要链接。这位00后的岗位是直播运营,“每天夜里跟直播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还要上班,身体严重被消耗,就想吃NMN”。NMN的全称叫β-烟酰胺单核苷酸,品牌众多,每瓶售价从300元至2万元不等。NMN品牌的客服可以直接感受到年轻人越来越怕老。有客服表示,电商渠道接触的NMN消费者多数是80后、90后,一部分00后也开始食用。一位保健品从业者告诉开菠萝财经,近三年,NMN的消费人群从富豪圈、投资圈、生物制药圈,逐步下沉到几乎没有边界,“就算你看到刚成年的孩子们讨论NMN,月薪几千的上班族桌上摆着NMN,也不再稀奇。”而一切的前提是,NMN目前还缺乏人类临床效果证据和国家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认可。生物制药从业者孙湘平表示,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临床研究可以证明NMN对延缓人体衰老有效,另外,长期摄入NMN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相关研究能证明。而NMN作为药品和保健食品,在我国不具备合法身份。2021年1月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指出NMN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仅可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销售。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这都无法阻止NMN在抗衰圈子里的流行与下沉?年轻人为何追捧“不老药”,又在和它进行一场怎么样的防御战?本文试图从服用过NMN的90后、95后身上寻找答案。“不老药”,盯上年轻人凌晨2点,宋逸在电脑上做着PPT,吃着刚送来的外卖,喝着冰镇可乐,突然,前胸出现一种压榨性疼痛。凭借此前对“熬夜危害”的了解,他猜测这可能是心脏缺血的表现。这种痛感持续几秒钟消失后,他马上做了两件事,打开购物APP下单了一款两千元左右一瓶的NMN,再在电脑的提醒事项里敲下四个字,“预约体检”。22岁的宋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坑NMN的。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这种“不老药”缴械投降。保健品从业者陈瑞认为原因无外乎两方面,NMN商家在宣传上着重考虑年轻人的痛点,价格还降到了平民价。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卖家,几乎都盯上了年轻人。陈瑞告诉开菠萝财经,有关电商平台不允许出现“长生不老药”的字眼,就有商家标榜为“唐僧肉”,另外,很多品牌都会针对不同年龄层“对症”宣传,对老年人宣传NMN可以降三高,改善关节炎等各种因衰老而导致的老年慢性病,对年轻群体宣传它有改善睡眠、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甚至直接打出“熬夜党必备”的广告语。总之,NMN被鼓吹成了无所不能的“抗衰神药”。1997年出生的黄烁,24岁开始吃各种膳食补充剂,“可是肉眼实在看不出变化”。作为某膳食补充剂品牌的电商客服,她接触NMN比同龄人更早,看到不少人为NMN站台,于是,不顾周围人的建议,在25岁这一年入坑。“你这个年龄吃(NMN),太早了点”,黄烁所在公司的老板明确不建议她现阶段服用NMN,而大多数同行是30岁以后开始吃。不过,她从自己接触的案例判断,吃NMN的00后都大有人在,80后老板的说法已经“过时”。黄烁买第一瓶NMN,花了21000元,期待着它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惊艳的变化,“听博主把NMN夸得神乎其神,我也了解NMN的原理,就选了一款贵价产品尝试”。孙湘平向开菠萝财经表示,NMN的确不建议太年轻的人吃,这就需要了解NMN的“抗衰原理”:NMN全称叫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身体中一种重要的辅酶NAD+的前体(也就是原材料)。研究发现,辅酶NAD+对新陈代谢非常重要,可以保持细胞活力,翻译过来就是,是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的宝藏。NA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如果能改善这一问题便能相应地延缓衰老。不过NAD+分子太大、不能直接补充,可以通过更小的前体NMN,合成来实现。“而当人体比较年轻时,过量补充NMN可能会产生副作用。”黄烁属于对抗衰不计投入的类型,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入坑NMN,是因为它的价格被打下来了。在主流的电商平台中,一瓶标注NMN的膳食补充剂,价格高至2万元低到300元的都有。按照一瓶NMN有60粒、每天吃2粒、一年需吃12瓶计算,意味着,吃一年NMN的价格从24万降到了不到4000元。90后挺挺两年前就听说过“抗衰神药”NMN,不过当时被2万一瓶的价格劝退了,“花这么高的价钱买不值得”。今年618,她注意到一款原价1099元的NMN产品只要399元一瓶,就入手了两瓶。当曾经高高在上的NMN,价格基本做到“丰俭由人”,效果被包装得无所不能,不少年轻人抱着试试的心态踏上NMN之旅。吃“不老药”,到底有没有效?吃NMN,到底有没有效果?面对开菠萝财经的提问,宋逸摇摇头说,“体感变化不大”。实际上,衰老本就无法量化,而对于NMN的服用感受,即便是长期服用者,甚至是从业者恐怕也难以清晰描述。陈瑞了解到,一部分服用者反馈“感受不明显”,还有一部分人则表示“有变化”。作为生物制药领域从业者,27岁的窦田了解NMN的抗衰原理,称“市面上的NMN产品目前都没能解决它在人体的吸收问题”,但因为常听到NMN在各种高层次人群圈子里口口相传,非常好奇这款“神药”有多神。去年底,她购入了价位两千多元的NMN产品。“那段时间,我的压力非常大、精神很差,感觉是快猝死的状态。但吃了两瓶以后,没有明显感受,就停了”。进一步追问那些认为“有变化”的服用者,他们大部分人最初因为“抗衰”的噱头开始尝试NMN,但服用后只能感受到睡眠情况似乎有所改善。多位NMN服用者告诉开菠萝财经,或因工作性质需要长期夜间加班、熬夜通宵,或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失眠严重,他们的睡眠和作息出现了严重问题,表现为生物钟紊乱、入睡困难、失眠等情况,进一步出现白天精力不足、时常犯困、甚至记忆力减退的情况。作为电商领域创业者,林康前两年长期跟着公司的直播团队一起熬夜,“遇到618、双11大促,通宵是常态”,感觉体力和脑力都有些跟不上。从2019年吃NMN至今,他描述,“熬夜后白天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有所好转,现在已经依赖上NMN了”。慢慢地,一部分服用者对这个“不老神药”的期待值,就逐渐降为“睡个好觉”。“这不是智商税是什么?”孙湘平评价。“NMN产品在我国缺乏相关标准,便被一些商家钻了空子,不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还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窦田表示,而今年7月,NMN产品被曝售价上万元、代工价格仅百余元,以及目前NMN产品的价格被压到300元以下,就足以说明市场的混乱。2021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67号建议的答复》表示,目前,NMN作为食品原料的定位及安全性尚不明确,缺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议按照新食品原料开展安全性评估或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窦田总结,鼓吹NMN是利益驱使,“很多人听说NMN是因为李嘉诚的投资,但事实上,李嘉诚2017年投资的美国公司ChromaDex生产的就是NR(烟酰胺核糖),不是NMN”。NR是另一种理论上可以增加体内NAD+水平的前体,当然,它与NMN相比,成本更低,但对服用者存在的安全风险未知。疯狂抗老的年轻人,不止是“吃药”年轻人越来越怕老了,NMN们也在利用抗衰需求的年轻化。这里面分化出两个阵营。反对者阵营认为NMN是智商税,收割的是追求长生不老的“韭菜”。而在对面的阵营里,尤其是年轻群体,并非完全信任NMN,更不会盲目支持。上述90后、95后,都不同程度地在抗衰上走过弯路,被“捶打”后,现阶段对NMN态度是一边吃,一边防。互联网大厂打工人挺挺表示,近9年来习惯性熬夜,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凌晨2点才睡,有时是被迫加班,有时是报复性熬夜。“以前仗着年轻没有在意,近一年多身体出现一些显性问题,开始各种补救。”她一度热衷于尝试各种膳食补充剂,NMN是里面最贵的一种。但现在她有一套“补充剂理论”,不论是什么样的保健品,都不会长期服用,因为无法确认它们到底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市面上主流的补充剂她都有,但会把每天服用的种类控制在三到四种,担心吃太多对肝脏产生负担。挺挺也会辩证地看待NMN的疯狂营销,“我对这个产品的期待就是改善睡眠质量”,吃过这么多膳食补充剂,没有哪一种成分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如果有,那一定会体现在价格和供求关系上。“吃完手里这瓶NMN,我计划停用一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观察身体的反应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被过早植入“抗衰要趁早”的黄烁,最疯狂的举动是,20岁开始做医美项目,一年花费8万10万,去抬头纹、去颈纹、瘦脸……直到有一次,她在注射水光针的时候出了医疗事故,才放下了对医美项目“速成”的执念。抛弃了安全系数太低、维系成本太高的医美后,黄烁转而投入NMN等补充剂的怀抱,“现在每个月在这上面花2000元左右”。因为担心对身体的副作用,她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隔三个月会去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检查肝脏等器官有没有受到损伤外,也会通过各种体检数据,评判所吃的补充剂是否有效果。曾经急于求成的窦田,也是沉迷于医美。她自22岁入坑医美项目,“当时特别怕老”。按照今年上半年的节奏,她这一年在医美上的花费有六七万元。“但我很清楚,我的很多生活习惯和抗衰是背道而驰的,喜欢吃甜食、控制不住熬夜等等”,她形容自己就是在“图省事”的想法下,明知NMN的人体吸收问题还没被解决,就盲目尝试。不过,她最近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抗衰手段,坚持力量训练。不熬夜、多运动、保持好心情,这是窦田目前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抗衰方式。而立之年的挺挺正在摆脱过去的抗衰“魔咒”,向更健康的“抗衰方式”看齐。“原来,打工的动力是攒钱抗衰,但因为熬夜加班而身心俱疲、加速衰老,所以更需要抗衰,那就要继续赚更多钱用来抗衰……”如同陈瑞所说,“身体健康和长寿是一套系统工程,如果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缺少必要的营养素,寄托于靠NMN长寿是不可能的。”*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康、孙湘平、宋逸、陈瑞、黄烁、挺挺、窦田为化名。...
高房价和高租金压力之下,如何才能够让年轻人安居乐业?前几天,“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9.9%”的新闻刷屏。而紧随就业难的是,今年夏天像气温一样高涨的房租,更是让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倍感生活的不易。今年6月,适逢多地防疫封控措施解除和高校毕业季,多个一二线城市房租快速上涨,引发网民广泛讨论和政府部门关注。近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条例对出租住房、租赁合同、租房价格监测与干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与此同时,租房市场前几年兴起的新业态——长租公寓也再次引发关注。今年6月初,YOU+国际青年公寓在北京的第一家店苏州桥社区,陷入资金困境,被业主方北京三浦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强行”退租。而在年轻人的租房选择中,长租公寓越来越成为首选项。一个看似悖论的现象正在出现:一方面,作为租户的年轻人觉得日渐看涨的房租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而另一方面,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长租公寓在经过几年的探索后似乎依旧没有找到做到盈亏平衡乃至盈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该如何求解?高房价和高租金压力之下,如何才能够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安居乐业?今夏年轻人租房难:承受房租上涨,还要防公寓暴雷今年6月,毕业生求职热度靠前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租赁市场需求高增,同时房租涨幅明显。据上海一家房产中介业务员介绍,今年6月,上海租房行情明显看涨,一是由于疫情期间,许多租客合约到期,但由于小区封控无法退租换租,因此租房需求延迟至6月集中爆发;二是由于适逢毕业季,本地及外地应届毕业生在疫情缓解后涌入上海,租房需求剧增。市场租赁热度之下,租赁成交周期愈发缩短。有机构调研,上海7月房源和客源成交周期环比分别缩短至4天和0.2天。对这一点,前述中介业务员也表示认同,6月中旬期间,他上午带客户看的房源,经常未等到晚上反馈,下午就被其他客户预付定金。租赁市场一房难求,房租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据多家租赁中介挂牌数据显示,上海的主城区租房市场,多个区域出现30%的涨幅,其中以一室户或小两居尤为紧俏。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7.3元/平方米/月,环比止跌转涨,涨幅为0.09%。此外,贝壳研究院分析重点40城租赁市场发现,7月超7成城市租赁市场成交环比增加,其中,30城市场热度达今年以来月度峰值。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50城住宅平均租金及环比涨跌而另一边,房屋租赁市场近几年的新业态“长租公寓”日渐受年轻群体青睐,但伴随着长租公寓的暴雷和涨租不断,也让许多租户望而却步。据贝壳研究院《2022年毕业生租房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贝壳报告”)显示,毕业生租房选择已不再局限于民宅,有将近4成的毕业生选择了租住长租公寓。炫氪从某长租公寓服务人员了解到,当前长租公寓多为一室户或小面积房型,可独立居住且价格相对友好。从多个公寓APP数据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长租公寓月租金在2500-7000元不等,这个价格相较于同等价位的民宅,环境和设施更为完备;相较于群租、合租而言,独立的长租公寓还大幅减少生活纠纷和安全问题,因此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来源:自如APP、泊寓APP、有巢APP但是,在蛋壳暴雷三年后,长租公寓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今年8月,长租公寓服务商青客公寓(NASDAQ:QK)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半年报,收入降四成至3.6亿元,净亏损2.4亿元。而此前更有消息称,作为“长租公寓第一股”的青客公寓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而今年6月,YOU+国际青年公寓也被爆出面临资金困境,因拖欠租金、物业、水电等费用合计1340万元,其北京第一家店“苏州桥社区”被业主方北京三浦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强行”退租。一边是暴雷,另一边则是涨价。譬如,北京、上海等地的自如寓纷纷涨价。据自如公布,续租涨幅约在3%-5%。但有个别租客公开疫情后续租账单,涨幅可达10%。虽然高涨幅是个案,但不难看出其运营背后的资金压力。来源:自如租客网络反映可见,对今夏租房的年轻人来说,不仅要面对就业难以及薪水不及预期的挑战,还要承受房租上涨带来的压力。而如果不走运,租到了可能暴雷的长租公寓,不仅预付的租金可能会打了水漂,甚至可能被强行解除租约。长租公寓规模化:运营模式已跑通,但盈利还在路上从长租公寓运营主体来划分,最早期的是蛋壳公寓、青客公寓一类分散式长租公寓运营商品牌,属于整合房源,统一管理散租房源的二房东,但也因“高收低出”“长收短付”“租金贷”等问题,频发蛋壳公寓一类暴雷事件。其次是以自如、魔方、城家等为代表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连锁品牌,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改造整体或多层商用存量物业,打造多种房型,并提供管家、健身、娱乐等系列配套服务,主打青年社区概念。近期,万科、龙湖等房地产开发商打造房企系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他们主要在自持物业用地,或政府规划的租赁住房集体用地建设公寓。凭借其自有物业和供应链资源、品牌效应以及物业管理经验,房企系在长租公寓领域迅速占位布局,例如万科泊寓、龙湖冠寓等。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泊寓实现收入28.9亿元,两年累计营收54.3亿元;当期同比增速为14%,远超地产开发7.36%的增幅。截止2021年度期末,泊寓共运营管理房屋20.87万间,而2015年泊寓开业时仅有约1000间的房屋,目前已是超200倍的增长。由此可见,长租公寓逐渐规范化、规模化,其运营模式已基本跑通,但盈利始终是难题。对此,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关于长租公寓投入曾表示,“2021年在这方面的费用就列支了80亿元,加大了对报表利润的影响。”而此前他也表示,指望长租公寓赚大钱是不现实的。一方面从收入结构分析,长租公寓以房租为主要收入收入结构单一;同时,由于由于其面积小、收费高,并非是租赁市场的高性价产品,需求稳定性不足,此外,长租公寓所打造的社区概念并未能迅速兑“现”。另一方面从成本支出评估,前期大量资金投入是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装修设计、家具家电配置等基础建设投入,还有人力、维修、宣传等日常运营成本,资金开销持续增长。而像自如、魔方、自如等轻资产运营品牌仍以二房东模式为主,需预先支付业主长期租金;同时对比而言,房企系在成本上略有优势,一方面凭其自有物业为做重资产运营,更契合长租公寓长周期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房企的供应链平台可以直接对接公寓的改造、装修和设计等等,上下游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节约开发成本。但是,仅依靠租金收回成本的长租公寓是一个长期生意,前期投入和运维成本比远高于散租。即使房企系可以凭其自有物业和供应链成本优势,但当下房地产行业普遍艰难,并非所有房企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等待十余年来收回成本。对于收回成本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补充,在房地产市场繁荣之时,房企开发商平均在两年左右销售周期,即可就收回投资获得利润,所以此前开发商并没有动力长期持有物业以做公寓。因此,长租公寓欲维系长久生命力,需要以拓客能力做支撑,并在服务能力和品牌口碑突围,通过拉开价差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和长期续租。如果长租公寓无法保证出租率或可开发增值服务,则较难短期内实现整体收支平衡。求解年轻人租房难:市场化路径之外,需要更多“有形之手”今夏凸显的年轻人租房难,不仅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还需要更多的政府“有形之手”来解决。近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已通过审议并正式公布,并将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条例》指出住房租金明显上涨或者有可能明显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涨价申报、限定租金或者租金涨幅等价格干预措施,稳定租金水平,并且要求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规划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打隔断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同时,《条例》对此前“暴雷”的长租公寓一类的住房租赁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杜绝长租公寓‘租金贷’乱象,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收取的押金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租金,并按照规定通过第三方专用账户托管,最大化规避了企业挪动租客押金等可能产生的风险”。此次出台的条例,住房租赁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也为其他一线及重点人口流入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除了政策法规监管规范化之外,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租售并举,鼓励存量房参与租赁。首先,国企背景房企入场布局长租公寓,如华润置地有巢、招商蛇口壹间、保利公寓等,增强市场稳定性。根据华润置地2021财政年度业绩显示,公司旗下有巢公寓在营项目30个,房间数2万间,同时储备项目达到16个,房间数3.25万间。另据招商蛇口年度报告,旗下拥有长租公寓3.6万间,超7,000间的房源计划于2025 年前开业,计容建面达到39万平方米。据戴德梁行《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研究报告》分析,国企的入场不仅有利于存量资产的盘活、扩大了市场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品质、运营等方面树立行业标杆,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促进市场规范发展,同时可以作为政府连接市场的信息纽带,更全面地获取市场动态,以便做出最优决策。国企房企旗下主要长租公寓品牌其次,国家抓紧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如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模式,解决新青年、新市民住房问题。政策性租赁住房保障体系政策性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出于保障目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定价不同于市场化长租公寓灵活的定价权。据《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要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的平均租金。例如上海、成都等地要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在市场平均租金的九折以下,武汉要求不高于市场平均租金的85%,而青岛拟8折。厦门对大学生更是阶段性推出了“5 年内5折租房”的优惠政策,截至2021年末,厦门已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约9万套,投入使用3万套,解决了8万多新市民和青年的住房需求。来源:上海市随申办同时,也有公租房申请者表示,由于目前公租房数量仍有限,因此对申请人有相应的资质要求,如工作单位资质、企业注册所在地、社保年限、本市户口或居住证,以及家庭成员状况等有明确要求,并有一定的申请周期。随着公租房数量持续增加,申请周期也在逐渐缩短。此外,部分城市也鼓励“先租后买”模式,缓解房企资金和年轻人房贷压力,走向良性发展。整体来看,房屋租赁市场有待规范,长租公寓盈利模式仍在探讨,国家政策性保障持续加码,解决当代年轻人的安家问题仍需多方协同努力,求解之路任重道远。...
“宝能系”的流动性危机仍在持续,而债权人们也在千方百计地挽回损失。 近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宝能城花园(东区)三期工程B座1单位-2单元的21层-35层等56套法拍房集中“上架”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等待变现。 拍卖信息显示,这些房产均处于抵押查封状态,抵押权人为平安银行,56套房产按照起拍价计算,货值超过8亿元。 而这些房产仅是“宝能系”被申请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财产。 缘起平安银行借款纠纷,484套房产被查封 昔日网红盘,为何沦落到如今低价拍卖境地? 据阿里拍卖公布的《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宝能城40套房拍卖的申请执行人为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被执行人包括:宝能城有限公司、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和姚振华、深圳六金投资有限公司。 具体而言,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与被执行人宝能城有限公司、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姚振华、深圳六金投资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由于被执行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申请执行人向广东省高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为提高执行效率、减少执行成本,指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 在案件诉讼过程中,根据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的申请,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保全查封了该案抵押房产,即被执行人宝能城有限公司名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道北侧宝能城花园共484套房产。现在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处分上述财产以清偿债务。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宝能等在指定期限内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申请处分被执行人的上述财产,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准许。 实际上,今年3月,在平安银行召开的业绩会上,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表示,该行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宝能为最主要的房地产出险业务,但目前与宝能已达成司法和解,法院已经出具了调解书,其中金额最大的为54亿元的宝能城项目马上可进入司法拍卖执行环节,如果销售顺利,2022年预计将形成大额的压降。 何以解危? 8月初,“宝能系”旗下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同时也展示了“宝能系”目前的部分债务情况。 根据年报,钜盛华报告期末合并报表范围内有息债务总额为822.91亿元,2022年内到期或回售的有息债务总额为360.44亿元。 根据钜盛华披露的报告期末存在逾期金额超过1000万元有息债务的债权人来看,37家金融机构“踩雷”,其中包括10家银行、12家信托公司、3家证券公司以及12家非银金融机构。 其中,10家银行包括厦门国际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宁夏银行、广州银行、农商行上海闸北支行、民生银行,逾期金额合计102.48亿元。平安银行的逾期金额最高,超过35亿元。 钜盛华的债务情况,仅仅是“宝能系”流动性危机的冰山一角。 中炬高新在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控股股东增持及股份质押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中称,宝能集团2021年12月末合并报表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1918亿元(包含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理财产品及发行的公司债券),对外担保余额308亿。 另外,据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至少有63家金融机构起诉宝能,仅涉案本金就高达723.22亿元。 面对如此巨额债务,“宝能系”如何解危,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主要平台公司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美团打车、万顺叫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约谈指出,经梳理行业监测、群众来电来信及媒体报道等情况,发现部分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侵害从业人员和乘客合法权益、非法营运突出、潜藏安全稳定风险隐患等问题。约谈要求,一是要深入排查整治各平台公司存在的稳定风险隐患,及时做好防范化解,确保行业稳定。二是要落实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阳光行动”要求,提高经营策略的公开透明度,健全客服体系,维护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经营,严把准入关,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聚合平台要确保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符合有关规定,督促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加强车辆和人员管理。出现安全事件时,聚合平台公司要依法履行先行赔付责任,并和涉事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四是要加强运营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司机管理和教育培训。各平台公司表示,将按照约谈要求,举一反三,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审视,认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整改工作,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安全稳定,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半年前,深南电路定增获得不少机构的青睐,瑞银、摩根大通、中信证券等知名机构纷纷“捧场”。如今,解禁日即将到来,它们“淘”到金了吗?8月24日,深南电路2230.07万股定增股份将解禁,与定增发行价107.62元/股相比,深南电路最新收盘日股价在94.17元/股,考虑到分红后,获得认筹的机构仍处于浮亏状态。定增阵容豪华今年2月9日晚间,深南电路披露定增结果,25.5亿元定增落地。公告显示,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107.62元/股,向19名特定对象,募集总额为25.5亿元,主要用于高阶倒装芯片用IC载板产品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深南电路此次定增价格并不便宜。截至2月9日收盘,深南电路报价为112.14元/股,相较定增价格仅高出4.2%。此次定增中,华泰证券花费3.53亿元认购328万股。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二期”)耗资3亿元认购278.76万股。两家外资资管“大手笔”参投。瑞士银行花费2.11亿元认购196.06万股,摩根大通银行以2.65亿元认购246.24万股。中信证券以0.75亿元认购69.69万股。财通基金、中欧基金等也都“分得一杯羹”。此次定增过程中,共有4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申购。易方达、华夏、南方基金等均积极参与了报价,其中一名叫林秀浩的自然人“大户”报出了105.18元/股-117.8元/股的价格。目前,深南电路最新收盘价为94.17元/股,除去分红后,较定增发行价仍有超10%的浮亏。牛散李雪红越买越“套”深南电路前十大股东中,牛散李雪红颇受关注。2020年第三季度,李雪红新进为深南电路前十大股东,持仓数量为96.09万股。此后,李雪红连续四个季度加仓,分别加仓51.91万股、29.39万股、5.34万股、58万股。此后李雪红的持仓几乎未变动,到了2022年一季度时,李雪红又加仓了52.6万股。截至最新披露期,李雪红持仓数量为288.5万股,市值约为2.72亿元。然而,自李雪红“布局”以来,深南电路股价整体为震荡下行状态。深南电路历史高点出现在2020年7月13日,盘中股价达193.75元/股(前复权),目前股价为94.17元/股。资料显示,李雪红还投资过诺德股份、广晟有色、广信股份等公司。杭钢股份今年半年报显示,李雪红持股数量为993万股,市值超过4500万元。结合李雪红此前的投资案例看,长期持股、分批建仓是其典型的风格。李雪红在深南电路股价下行过程中仍逆向建仓,持股比例从0.2%升至0.56%,从股价表现看,其持仓大部分仍“被套”。机构称分散性策略有望提高定增胜率尽管二级市场股价不振,但深南电路近期业绩较稳定。8月18日晚间,深南电路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72亿元,同比增长18.55%;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34.1%;基本每股收益为1.49元。半年报发布后,平安证券给予“增持”评级,中泰证券则给予“买入”评级。中泰证券认为,深南电路PCB业务稳健增长,不断加深数据中心汽车领域布局;封装基板业务持续增长,新产能建设项目顺利;电子装联业务稳步增长,降本增效推动毛利率提升。受市场震荡影响,今年以来定增破发频现。从具体行业来看,定增募资额规模较大的新能源、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破发压力较大,这也对部分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形成了压力。对此,财通基金对记者表示,许多投资机构以长期参与、长期配置的心态参与定增市场,通过合理的投资节奏,利用时间平滑价格波动,从而持续捕捉市场贝塔收益及定增折扣收益。但财通基金认为,机构已不将“搏单票”作为参与定增投资的主要策略。“定增投资者对个股基本面、估值等需均衡考量,参与定增投资一定要做组合,安全性重于收益率,同时可考虑以‘固收+定增’、‘量化+定增’的策略方式入场。”财通基金认为,分散性策略有助于机构提高定增胜率。下周(8月22日-8月26日),A股市场共有61家公司解禁,按最新收盘日计算,合计解禁市值为1108.40亿元。中国电信(539.56亿元)、雷电微力(98.03亿元)、大悦城(74.56亿元)、中粮资本(74.53亿元)、松霖科技(52.93亿元)解禁市值排名前五。图:8月22日-8月26日解禁市值前20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