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代言、九次迭代、首个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近日,在叠了数个buff的发布会上,商汤推出了新产品:一款名为“元萝卜SenseRobot”的AI下棋机器人,标准版1999元,Pro版2499元。“筷子都准备好了,就给端来个这。”这款机器人一经亮相,前期的高期待霎时变为失望,更是引来业内人士的热议:“看来AI商业化真的很难,搞出了这么个伪需求的东西”“典型的拿着锤子找钉子的产品设计思路”“门面性质的东西罢了”……吐槽之外,更有华尔街财经媒体《CapitalWatch》CEO朱江对商汤科技业绩的质疑,其在朋友圈表示:既然请郭晶晶代言,商汤的这款产品“销售业绩”应该有2亿收入,他们一般是这样操作:找一家中间第三方公司,拿2亿元以入股的方式“投资”给四五家公司,最后,这四五家公司在充当商汤的代理商,给商汤转去2亿元销售款……该推论的严谨性且先不论,客观来说,这款下棋机器人确实会面对两大现实困境:其一,与象棋相比,国内类似的围棋产品更具备商业化的基础,象棋机器人应用场景有限;其二,娱乐功能、社交属性才是象棋对弈的真正吸引之处,而AI机器人显然难以做到。截至发稿前,在京东平台预售界面,这款机器人在开售的数天时间里,只有约258人预订了“元萝卜SenseRobot”,低开之局显然难以抵消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商汤似乎下了一步臭“棋”。对于商汤而言,为何多次“大动干戈”造势,销售业绩是否存疑,商汤的表现是否间接扯下AI行业的遮羞布?这是本文的跟脚所在。“多元”叙事为哪般?结合商汤的现状,倘若将“元萝卜SenseRobot”视为给投资机构、二级市场看的站台产品,或者说是一场为保市值的投机行为,一切都似乎合理起来。作为集万千宠爱的人工智能企业,为何要如此行事?这个叙事逻辑的前提是,常年亏损和业务基本盘受制是商汤的先天不足。从财报来看,2018-2021年,商汤的营收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51亿元、47亿元,实现了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其净利润却持续亏损。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而在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中,剔除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后2021年亏损额14.18亿元,商汤难以止血。另一方面,商汤近年来业务基本盘受制。根据财报,其业务主要分为智慧商业(41.7%)、智慧城市(45.6%)、智慧生活(8.8%)和智能汽车(3.9%)(括号内为2021年收入占比)。显然,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是商汤两大主力收入来源,合计贡献了87.3%的营收。这两大业务本质上属于安防业务,而安防这个容量有限的市场,早已经变成了一片红海。现如今,尽管商汤等AI头部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等技术方面拥有很强实力,但近年整个AI行业的进入门槛大幅降低,技术越发普及,在商业落地上,各家厂商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随着安防领域内的老牌玩家,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不断补齐自身的短板,和这些在渠道、供应链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软硬件厂商相比,AI公司的算法优势反而被削弱。对于商汤而言,持续的亏损,加上安防领域发展瓶颈,无疑使得很多投资者对商汤的实力产生质疑。摆在商汤面前的,是必须要找到安防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最先盯上的是在四大业务中营收垫底的智能汽车业务。2021年初,新能源汽车行业备受关注,商汤随即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SenseAuto绝影。公开资料显示,在汽车智能化要素上,商汤从智能座舱到ADAS辅助驾驶,再到L4高阶自动驾驶,几乎涉猎整个电动汽车智能化下半场所有环节。从技术路径来看,商汤也对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各有关注。可问题是,业务大而全的商汤科技能否做到广而精?面对产业链中做精做专的蘑菇车联、小马智行等独角兽公司和有着产业影响力的百度、华为等大厂的夹击,商汤想在智能汽车领域开拓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2021年,商汤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8亿,占比4.6%。尽管营收同比有所上涨,但营收占比下降,侧面说明商汤对安防业务的依赖并未减弱。既然汽车业务还不足以讲成一个宏大的故事,商汤继而又把眼光瞄向元宇宙。在招股书中,47次提及了“元宇宙”,更是表示商汤是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不过,现阶段的元宇宙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中信证券发布的《元宇宙的未来猜想和投资机遇》分析称,元宇宙初期产品往往争议较大,商业化效果具有较强不确定性;全球各国对元宇宙的政策和监管的不确定性等等。研报最后称,当前距离终极元宇宙还有较长的发展路径,亦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对于商汤而言,元宇宙这张牌太过虚幻,且反应到财务数据上,元宇宙所属的智慧生活板块,并未带来更多的营收。恰恰相反,智慧生活业务板块出现了营收同比减少的情况。财报显示,2021年商汤智慧生活板块营收为4.15亿元,占总营收8.8%,而2020年这一板块营收为4.33亿元,占总营收12.6%。基于以上,寻求认可的商汤无疑需要一次次地刺激市场,此次饱受非议的“元萝卜SenseRobot”亮相,也就不难理解。“销售业绩造假”惹争议此次朱江朋友圈发言对业绩造假的质疑,亦可能成为引发商汤更深层次幻灭的导火索。《CapitalWatch》和商汤算是老冤家,在今年3月就发布了《AI神话爆破九问商汤科技》做空报告,对于商汤的销售业绩质疑也来源于此。在上述报告中,据调查,商汤有两大宗关联交易最可疑。这两单没有向外透露详情的关联交易,共同特质都是短时间内建立关系后交易额就暴增,不免让人质疑商汤是否是在上市之前粉饰账面。除了关联交易外,报告同样指出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的客户同时也身兼供应商,重叠身份情况常见,账面销售也是和商汤相互来往。其中,涉及公司包括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Alibaba Cloud (Singapore) Private、杭州商警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益邦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物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轰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此外,根据《(2020)苏(0903)民初(1048)号》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商汤公司、被告精仪达公司及上海易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方之间为循环贸易,此案出现“走单、走票、不走货”的情形。行内出现“走单、走票、不走货”的情形,即采购过程出现确认收货的单据及开出发票,却没有交付实际货物。根据这些披露的信息,此次朱江对于商汤销售业绩造假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抛开商汤不谈,这种一连串的交易操作似乎正在成为AI行业内的潜规则,“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亦曾受到类似质疑。「科技新知」曾在《旷视印奇,天才少年的坎坷上市路》一文中分析:根据招股书,城市物联网业务是旷视收入的核心支柱,而旷视在城市物联网较大的客户是上市公司易华录。2019年,易华录作为第一大客户,贡献了8570.11万元的营业收入,占比6.80%。但在2020年,易华录则成为旷视的供应商,提供“光磁一体化平台、服务器、基础设施平台、中台平台等”,交易额共计1.19亿元,采购金额占比达10.88%,成为旷视第二大供应商。有意思的是,旷视2020年第一大供应商是“皓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是易华录蓝光光盘的经销商,旷视向其采购易华录的蓝光光盘共计1.45亿元。这意味着,旷视科技2020年向易华录直接及间接采购金额至少为2.64亿元,大概占易华录2020年全年收入的9%。总之,通过股权层面绑定关系,再进行大额交易,成为旷视科技扩大营收的惯用技巧。深究可知,旷视、商汤财务数据频现猫腻背后,与AI公司普遍面临的盈利瓶颈脱不了干系。商汤扯下AI遮盖布商汤叙事逻辑的失败,其实已经被验证过了。今年6月30日,在禁售期到来之际,商汤科技股价大跌,截至出稿,报收2.250港元,跌破发行价,市值较最高时蒸发了2000多亿港元。股价暴涨暴跌背后的机制已经被解读过多次,但商汤泡沫的破裂,也意味着整个AI行业的遮羞布被撕开一角。从行业侧来看,作为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最大的领域,计算机视觉的不堪表现,其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量化。原因在于,计算机视觉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训练来提升,而深度学习的基础是对海量样本进行训练,不断迭代优化准确度,因此对样本的依赖性极强。而当跨场景导致训练样本彻底改变,就需要重新训练。根据《财新》测算,2018-2020年,“AI四小龙”四家公司的研发、销售、管理三大期间费用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135%,其中,总收入中约75%花在了人力成本上。这意味着,四家公司在每挣1元钱的同时,仅雇人就花掉0.75元。可以说,正由于其技术场景的普适性不高,人工智能公司几近沦为高劳动密集型公司。对于普适性问题,商汤曾声称,“我们打造了行业内前所未有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用平台SenseCore,实现了多功能超高精度AI模型的大规模量产。”但事实却是,商汤建立的平台技术难以泛化应用,所做的生意多以项目定制化为主,即是因应不同客户去度身定制相应产品,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除了普适性之外,另一掣肘之处是先天的“局限性”。AI通用技术(比如语音、计算机视觉)本身并无商业价值,AI公司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将自己研发的AI技术落地到客户场景中,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而这就意味着,当AI公司必须进入到一个与产业结合的市场,事实上也进入到一个由原本产业中的巨头所主导的领域。AI公司在拓客的同时将面临不断补齐AI能力的竞争对手,且后者在产业链上下游更具优势。当下,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业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正处在“死亡之谷”的泡沫期,即“微笑曲线”谷底往上爬的阶段,AI行业正在加速出清。旷视联合创始人印奇,在2020年7月29日的一场交流会上,推测穿越“死亡之谷”的周期大概在18-24个月,而现在这一时间周期刚好结束,可行业拐点仍旧没有出现。从更大的周期来看,人工智能仍有诸多瓶颈尚未突破,行业是在等待下一轮技术浪潮,还是停滞不前,未来的时间会证明一切。参考资料:多知网《商汤AI下棋机器人,距离刚需还差几步?》财新《AI大考》CapitalWatch《AI神话爆破 九问商汤科技》果壳硬科技《国产AI: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赔钱?》...
8月11日,诺华公司发布消息称:其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致两名儿童死亡,死亡原因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这是这款“神药”首次出现这种事故。Zolgensma被誉为“全世界最贵的药”,人均治疗费用近2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00万元。2019年5月在美国上市后,因为主打治疗SMA“一针见效”,所以诺华一直认为高定价有合理性。目前,Zolgensma已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并未上市。上述两起致死事件分别发生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塔,两国也并未允许Zolgensma上市。诺华公司对健识局表示:“两病例均是在当地卫生部门允许的方式下进行使用的。其中,中亚的病人是通过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早期可及性计划接受治疗。”针对Zolgensma在中国的进展,诺华对健识局表示:相关临床试验在按计划推进中。一、曾预警不良反应,正在中国做临床据诺华公示,上述两位患儿均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死亡时间是使用Zolgensma约5-6周后,在开始减少皮质类固醇后约1-10天时。对此,诺华公告表示:肝衰竭是临床上的安全性事件,但它并非是一个新的安全性信号。Zolgensma其实不是诺华原创的,而是2018年4月花87亿美元收购AveXis公司获得的一款产品。但自上市以来,这款药一直深处争议之中。据了解,Zolgensma主要用于治疗2岁以下的罕见病SMA患者。但在FDA官网公布的药品说明书上,Zolgensma被列了一处黑框警告:该药物可能导致急性严重肝损伤、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转氨酶升高。在Zolgensma出现之前,治疗SMA最贵的药物就是曾经70万一针的“天价药”诺西那生钠。但诺西那生钠需要每年注射,Zolgensma则是“一针管终生”,虽然售价高达210万美元,但要是真的能一劳永逸,还是有不少患者愿意掏钱的。自2019年登陆美国市场后,Zolgensma先后在欧盟和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用药患者总数超2300名。2021年,Zolgensma的全球销售额约为14亿美元,同比上涨47%。在此之前,从没有发生过因使用Zolgensma而引发肝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死亡事件发生后,诺华立即与卫生当局进行沟通,更新Zolgensma的产品标签,明确说明该药曾发生过致命性急性肝衰竭事件。但同时表示,其仍旧坚信Zolgensma的总体安全性/疗效状况良好。不过,诺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诺华方面称,已通知有Zolgensma在售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当局。未来可能会影响到药物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在中国,Zolgensma在今年4月份开启了Ⅲ期临床试验;7月初,该药物拟用于治疗SMA的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之列。诺华方面称:相关临床试验在按计划推进中。二、罕见病新药的两难:为了疗效只能冒险?2021年医保谈判中,“70万一针”的天价药被砍到3.3万元,不少患儿家长从那时候起就对Zolgensma进入中国充满期待。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高致残性、高致亡性的婴幼儿“头号杀手”,于2018年进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目前全球仅有三款药物可用于治疗该病:渤健的诺西那生钠、罗氏的利司扑兰以及诺华的Zolgensma。相对来说,Zolgensma最贵。因为该药从基因疗法入手,使用AAV载体,将患者缺乏的SMN1基因注入其体内,并使之产生正常的SMN1蛋白。所以理论上,这款药只需用一次。而另两款药物都需要长期连续用药。Zolgensma于2021年10月21日正式获得中国药监局临床申请受理。这令两家同行企业颇有忌惮。2021年12月,诺西那生钠参与医保谈判,从70万一针降至3.3万元,不能不说有阻击诺华和罗氏的意味;罗氏的利司扑兰今年也在山东等地主动申请降价,积极布局进入医保。如今出现的致死事件,可能会影响到Zolgensma的批准进程。客观地说,Zolgensma所用的腺病毒载体(AAV)基因疗法本身就存在争议。这款药上市后不久,原研方AveXis公司就向FDA披露过,该基因疗法存在部分数据操控问题。同行企业的AAV基因疗法也不安生。2021年9月,安斯泰来宣布暂停其AAV基因药物AT132治疗X连锁肌管性肌病(XLMTM)的临床试验,因为该药造成了四名患者的死亡,这四名患者均出现了肝脏问题。同样在去年,美国基因疗法公司Adverum Biotechnologies Inc.暂停了其AAV基因治疗药物ADVM-022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试验,原因为患者对该疗法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精准治疗是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面向罕见病的研发,更是许多企业的偏爱。但所有新鲜领域都需要试错与探索,当失败、死亡等药物发展过程中难免的情况出现后,市场该如何看待探索和失利,这事关罕见病新药研发的未来。...
本周讲讲你的手机是怎么出卖你的。现在数据安全每个人都关心,但具体自己到底是被谁,用什么方式卖掉的,其实大家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本文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哦对了,本文仅仅是一个科普,并不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在厂家面前,消费者从来都是弱势的。只是让你被卖的明白点。一第一个出卖你的是手机系统。现在很多手机硬件不赚钱,大家又不是来做慈善的,那靠啥赚钱?靠广告。当一个产品本身不需要你做任何东西还能占便宜的时候,那只有一种可能,你自己就是商品本身。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自己安卓手机的用户隐私协议,每一个都非常明确的写清楚了可能会利用你的一些数据来做一些广告推送。通讯录,短信,设备号,IP等等等等,你的一切,在手机厂家眼中,都是透明的,系统层面的读取,甚至都不需要权限申请。APP才需要从系统要权限,系统本身就是管这一切的。你看,这你怎么防备,对吧?当然,IOS会不会好,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好”。其实都是卖,都是不给你分钱,无非是卖给谁的问题。二第二个出卖你的是手机输入法。很多人总是怀疑APP监控你的聊天记录,你首先要怀疑的是,你的输入法有没有卖你。谁知道你输入的具体的一切?当然是输入法了。只要你打字,你一定躲不过的就是输入法,你输入了什么内容,在什么APP输入(搜索引擎?社交软件?地图?短信?卖家讨价还价?),这对于输入法都是透明的。而且你经常输入哪些词,代表了什么意思,并不难获得或者分析,上面说的语义分析难是真对纯音频的,纯文本的语意分析可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另外所有输入法都是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那么,你思考一下,到底是怎么懂你的?当你在触摸方便的时候,方便也在触摸你。三第三个出卖你的是SDK。什么叫SDK?你可以理解为是软件包,嵌入APP中执行特定功能的特定模块。最流行的SDK是推送类SDK,就是你手机收到的各类APP推送消息,是有专门的公司做成SDK嵌入到各大APP里,然后专门负责推送。专业推送SDK往往对于各类手机和应用的适配做的很好,比自己开发要好用很多,所以很多APP都是外采推送SDK的。你手机上30个APP,可能都是同一家公司提供的推送SDK,那么对这家公司而言,你的手机基本是透明的,而且很显然会知道一台手机到底装了哪些APP,用户到底常用什么APP,甚至用户对于手机的应用轨迹,应用行为。这些行为就可以被做成标签,然后打包交易,这个市场目前很成熟。国内做推送SDK的公司,就那几家,反正对外出售标签数据都挺积极的。甚至都卷了起来,越卖越便宜。不然,你看到的各种行业分析报告里面基于XX数据的统计,是怎么来的?你看,当你知道输入法和SDK的存在时候,你对于世界的认知会发生变化。当你收到广告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去尝试分析到底是哪个卖了你,这才是真正的苦中作乐。四第四个出卖你的,才轮到手机APP本身的信息收集。手机APP会关注你的什么信息呢?首先就是APP List。就是你的手机曾经安装过哪些APP,当前手机安装了什么什么APP,以及每一个APP的打开率,使用时长等等。每一个APP都是代表了一大串的信息,毕竟每个APP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目标用户,这些特征都是很显著的。你安装了拼多多,可能代表你是一个价格敏感型用户,可以给你推送便宜货,也可能你只是被生活打趴下了;你安装了B站,可能代表你是一个喜欢二次元的用户,可以给你推荐动漫周边或者女装大佬最爱;你安装了母婴类APP,可能代表你是一个有母婴需求的人,可以给你推送母婴用品;你安装了一些球鞋类APP,可能代表你对时尚有一定的追求,可以推荐相关的商品;你每天大量时间沉迷在各种沙雕短视频APP,可能说明你是一个很无聊的人,适合给你推送游戏;你用什么APP,某种程度上在机器眼中你就是什么人。五随便给大家举2个APP List做决策的案例。随便举的,现实中玩法没那么粗浅。例如是一个外卖类APP,我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APP List,发现这个用户手机上装了好几个外卖APP,说明竞争十分激烈,那我就可以针对性的给这个用户发各种大额券,试图激活他用我。例如是一个贷款APP,我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APP List,发现这个用户手机上装了大量的贷款APP,甚至还有沙盒类APP,那我就选择拒绝这人的贷款申请,因为风险较高。除了APP List之外,最常用的是LBS系列数据,就是地理位置。例如打开外卖APP会弹出奶茶店铺广告的案例,其实是因为使用了LBS推送。大家都知道APP会实时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知道用户在哪里。所以,生成与之相关的推荐策略,而外卖店铺啊,商家啊,本身也有自己的业务辐射范围。当你走入到这个外卖店铺的辐射圈子的地理位置时,就给你推送相关的信息,让你不得不看。某著名网红茶,就经常喜欢对自己门店2公里内的外卖APP用户进行无差别推送,别管你喝不喝,来了就先看个广告吧。获取LBS的途径有很多,很多时候通过WIFI的固定连接点,也可以识别你是不是在那幢楼办公或者生活,然后围绕这一变量给你进行推送。不信你打开你手上的生活类团购类APP,是不是都是展示附近的店?你在哪里,你就是谁。当然,还有很多人在电商秒杀了一堆东西,结果被退款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出现了大量相同的收获地址,然后风控系统干掉了。六第五个出卖你的,才是所谓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让你有明确的感知,这是最表层的东西。你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你在购物网站的搜索,你在各种APP中的搜索,这些你主动搜索的信息,都是精准的信息。如果是网页端的搜索,那么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都会留存你的cookie,即使你有定期清除浏览记录的习惯或者知道每次上完网清cookie也没用,现在留存都是实时的。这些从各种APP,各类输入法,各种手机中收集来的用户数据,都是可以交易的,各家公司都在利用这些数据。随便举一个例子。用户在某某资讯类APP中用某输入法输入“尿不湿”,然后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个数据,并且是直接关联用户手机号的,就是说,大家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在哪个APP里,输入了什么。而这条精准的用户信息,是可以卖给购物类APP,也可以卖给视频类APP,大家获取了这个信息之后,就可以对这个手机号关联的用户去进行相关的推送。这个市场的体量和交易额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但是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些数据背后的交易与应用,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各种诡异的推送。七讲一个基于数据采集的用户画像案例吧,看看我们的一生是如何被数据拆解。下面的文字部分为正常生活描述,括号内为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这只是最基础最基础的用户画像,实际上成熟的商业公司做的要比这个复杂和精准100倍。小明,在某广告公司上班(通过短信读取公积金信息,或者某些APP绑定公积金)。40岁,男性,(身份证号拆解)。本科学历(学信网接口通过身份证号调用),外地人(身份证号前6位对比工作所在地)。租房(租房APP,或者短信账单,或者代缴水电费账户名字与本人不同)。贷款买了一辆小车(贷款APP数据,支付宝绑定行驶证,每月短信还款提醒)。平时的消费爱好是买书(支付类APP付款记录),以及打手游(游戏类APP以及账号体系)。经常去XX网吧通宵(外卖收货地址,网吧管理软件用户体系)。住在XX小区(快递收货地址,手机LBS活跃圈,WIFI连接热点)。偶尔也去旅游(车票酒店购买记录,异地网红店消费记录)。甚至喜欢看点小电影(浏览器记录,购买付费记录,转发记录)。朋友很多(好友数,日常活跃好友数,通话记录与通讯录的交集),朋友们的消费水平也一般般(相关手机号关联的支付和交易数据)。收入一般般(短信读取银行到账短信,手机话费余额消费账单)。有一个女朋友小红(聊天记录,通讯录,通话详单),已经同居(购买大量女性生活用品,小红手机号关联的账户收货地址与小明相同)。女朋友公司在XXX(基于小明除家里以外的收货地址,关联一些女性物品交易记录)。快要结婚了(网上搜索大量与结婚有关的信息,下载了婚礼类APP)。最近可能要当父亲了(查看婴儿用品,网上搜索很多育儿经)。最近手头有点紧(下载了很多借款APP,读取短信可以知道有些下款了,外部可以采购到他的多头负债情况)。等等等等等等等,无数个等等等等。如果你是广告商,你拿到了这些数据,你可以非常精准的在小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恰恰好推送一些恰恰好的广告,很多专业人士光看这些描述就已经在构思营销方案了。大家已经卷烂了。八而且,这还只是小明一个人的数据,如果再加上小红的数据,小明朋友的数据,小明父母的数据,最终就会成为一张关系网。例如当小红在搜索孕妇装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给小明推荐奶粉和婴幼儿保险了。例如小明在搜索各种片子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给小红推荐一些情趣用品了。这种关联多如漫天繁星,这些数据,都是可以变为钱的数据。这个年代数据就是金钱,隐私就是金钱。所以每一个巨头都在拼命获取这一切。在大数据多维交叉验证面前,大家都是透明的。通过数据挖掘和收集,我知道你的爱好,知道你的活动范围,知道你的详细信息,知道你的社交圈,知道你可能要做的事情,知道你的一切。我比你还要懂你。为什么我国近几年特别重视个人隐私,对于各种滥用隐私行为都是严厉的打击,每年都有大量的数据从业者被送进去?因为当企业知道用户的一切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就可以通过推送,来影响用户的一切。这个影响可以是精准推送广告赚钱,也可以是做的更多。九回到我们自己。我们的一切,在公司眼中,只是一个个数据标签,是达到他们目的的必要生产资料而已。他们做的就是把我们做成数据,然后向我们灌输数据,从我们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一生的欢笑与泪水,开心与难过,认真的思考,谨慎的决策,最终都不过是一组数据,都是可以被拿来利用的。人家甚至都不屑于支配我们,你会去冲着一堆数据使劲儿吗?只需要调整参数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技术飞速进步的年代,金钱并不能阻止这一切发生,除了死亡外,人类在大数据面前也是平等的。哦对了,这一切都不是秘密,完全是公开的事情。大数据的发展确实给生活增加了便利,这无可否认。但如何掌握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度?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被设计好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还没有答案,你呢?...
近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项办信息,截至今年7月底,广西共侦破养老诈骗类案件865起,抓获975人,逮捕102人、起诉43人,打掉团伙104个,追赃挽损9415.47万元。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利用大病筹款进行诈骗的案件,据了解,今年5月广西平南县公安局多部门联动,对涉嫌利用“爱心捐助”、“爱心筹助”、“爱心筹款”、“大病救助”等9个非法众筹平台在湖南、广西两省份诈骗救助款系列案件进行收网。行动抓获以郭某某为首的诈骗团伙成员22人,捣毁空壳公司12个,诈骗网站9个;案件涉及爱心捐赠者50多万人,被骗困难患者3000多人,骗取400多万元;涉及区内外医院800多家,冻结涉案资金30余万元。而这一依附于大病众筹的灰色链条,或许将给面临多重挑战的互联网大病众筹行业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面对“灰产”的裹挟,整个行业又该如何破局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最大的挑战针对灰色产业链,水滴筹、轻松筹曾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向筹款人提供所谓的推广服务,一旦筹款过程中出现恶意刷单、先捐后返等操作,都将触发平台风控机制,被判定为违规行为,平台将停止筹款服务,把筹款人列入筹款黑名单,已经筹集资金将原路退还捐款用户。据了解,这一灰色产业链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收费比例非常高,有的是30%、40%,甚至高达70%,这显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以谋利为目的;第二是冒充筹款人的亲属,通过各种平台频繁发布筹款链接。而选择和恶意推广合作的筹款人,大部分是多次发起过筹款的患者,他们所患疾病大多是白血病、慢性癌,治疗花费高且周期长,其家庭经济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在多次筹款之后,患者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已无法再筹到钱,所以明知恶意推广收取高额佣金,只能无奈接受。据分析,恶意推广行为背后,其实存在着小部分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的求助患者的刚性需求。水滴筹风控监察负责人郭南洋表示,恶意推广虽然给这些患者筹到一部分资金,但代价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导致广大用户对求助案例真实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对大病筹款行业的信任,这会让其他筹款人更难获得帮助,“爱心人士捐款的本意是希望帮助筹款人,如果其中大部分被恶意推广者抽走,实际上是欺骗。”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也曾对媒体表示,“职业筹款推广人”以及高额抽成现象的出现,是对公共慈善事业的一种伤害。我国慈善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侵占慈善财产。如果求助者在筹款的时候,没有向捐助者告知捐助资金的分配方案,例如需支付七成作为“推广费”,那么对捐助者来说也是一种欺骗。此外,还有互联网平台行业人士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目前大病筹款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于外部的灰产、黑产的冲击,许多互联网平台都深受灰产、黑产的困扰,其混淆了公众的视听,使大家对大病筹款的真实性产生担忧,在灰产面前,企业的风控能力、规则能力和公安联合打击的能力都要进行升级,这也是面临挑战的一部分。行业面临多重挑战除了恶意推广等灰色产业链的影响,商业属性与公益属性的讨论以及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或许也是大病筹款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2022年4月7日,水滴筹宣布,为维持平台稳定运营,开始试运行向筹款人收取平台服务费,平台服务费的收取标准为单个筹款项目提现金额的3%,且单个筹款项目最高不超过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将收取0.6%的通道费。收取平台服务费一时引起较多讨论,背后其实折射出大病筹款行业面对的商业属性和公益属性关系的问题,有分析显示,大病筹款平台的运营方同时要面对筹款者的需求以及投资人的期望,如何在商业和公益之间做好平衡,是一个仍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课题。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关研究人员曾分析称,因为像“水滴筹”这样的平台并不属于慈善组织,并没有在民政部门进行相关登记,活动不受民政部门的监管,目前我国类似“水滴筹”之类的网络慈善平台所属的公司为营利性法人,网络慈善众筹平台只是其公司下的一个业务板块,这样的业务板块虽然具有一定公益性,但由于业务承担的主体是营利性组织,因而需要注意平台内在营利性驱动的有效控制问题。另外由于网络慈善众筹平台不是慈善组织,个人求助也不是慈善募捐,不适用《慈善法》相关规定,监管主体方面也不存在明确的规定予以支持。因此,网络慈善众筹平台在法律规制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缺失。而水滴筹的定位是借助商业的力量来帮助有需要的大病患者群体。但水滴筹不属于公益。除了商业属性与公益属性的关系,收取筹款服务费还显示出大病筹款平台在“自我造血”能力方面面临的考验。根据水滴筹官网信息,过去五年多,水滴筹维持运营所需的成本,一直由水滴公司补贴,未向筹款人收取费用。随着运营成本逐年上升,水滴筹平台采取了多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但仍无法完全覆盖平台日常运营所需成本。为了平台可持续运营,现试运行收取服务费。从水滴公司业绩来看,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2021年,水滴公司亏损持续扩大,分别净亏损3.215亿元、6.639亿元和15.741亿元,但是6月15日,水滴公司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水滴公司一季度净营业收入达6.49亿元,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实现盈利1.05亿元。对于大病筹款平台的盈利问题,根据《北方金融》杂志发布的相关研究,大病众筹平台的商业化趋势不可避免,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大病众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问题在于“公益引流+商业盈利”的模式尚不成熟。其实在初创期,众筹平台的公益特征较为明显,但资本回报压力使其商业化进程加快。在商业化过程中,资金流动更加复杂,可能会对募捐资金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造成一定的阻碍,导致社会信任基础被侵蚀,一些负面事件很容易导致建构于社交关系网络基础上的传播链条断裂。为规避众筹业务的风险,轻松筹、爱心筹、水滴筹等主流大病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已经在向多元化发展,健康保险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截至目前,公益平台商业化的模式与路径尚未成熟,同时国内相关法律尚未对公益平台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机制,容易给投机者制造漏洞以谋私利,大病众筹平台如何解决公益旗帜与商业目标之间的矛盾,成熟方案仍待继续探索。...
IPO浪潮下,首发上市排队企业罕见破千家,不过似乎有些企业抱着“碰运气”的心态,IPO闯关的决心并没有那么坚定。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一期披露的“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晖股份”)、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丰新材”)、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林电子”)等7家企业IPO均在8月8日终止审查,单日主板撤单数也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新高。经梳理,在上述7家企业中,有诚丰新材、永林电子、发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达股份”)、浙江峻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峻和股份”)4家公司刚被抽中现场检查。另外,根据中证协披露的抽查名单,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撤单,剩余上海索迪龙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迪龙”)等14家IPO公司的后续进展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单日7家公司IPO终止审查8月8日,7家IPO公司终止审查,创下了2021年以来新高。具体来看,8月12日,证监会照常披露了新一期的“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朝晖股份、诚丰新材、永林电子、发达股份、峻和股份、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羊农科”)、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旅游”)7家公司均在8月8日这天IPO终止审查。经梳理,单日8家公司撤回主板IPO也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新高,在此之前,单日撤单数最多的是今年7月1日,有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撤单;其次则是今年4月1日、13日、18日、7月27日等均有2家主板IPO公司撤单。从上述企业的拟募资额来看,诚丰新材居首,公司拟募资11.09亿元,也仅这一股拟募资额超10亿元。招股书显示,诚丰新材主要产品可分为聚醚型聚氨酯软质泡沫和聚酯型聚氨酯软质泡沫,其中聚醚型产品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左右,主要应用领域有汽车内饰、汽车功能性器件、工程机械、文胸、医疗等。对于公司11.09亿元的募资额,诚丰新材拟将10.09亿元投向主营业务,共计三个募投项目,剩余1亿元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伴随着IPO撤单,诚丰新材上述募资愿景破灭。业绩方面,诚丰新材2021年净利增长出现乏力,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64亿元、5.41亿元、6.6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639.97万元、9329.69万元、9403.69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159.07万元、9417.91万元、9025.63万元。剩余6家公司中,石羊农科拟募资额次之,约为9.8亿元;陕西旅游拟募资8.5亿元;朝晖股份、发达股份、峻和股份、永林电子拟募资额均低于5亿元,分别为4.67亿元、4.6亿元、4.59亿元、4.06亿元。4家曾被抽中现场检查值得一提的是,在7家IPO终止企业中,其中4家曾在今年7月被抽中现场检查。今年7月15日,中证协官网公布了“2022年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北京商报记者对照该名单发现,永林电子、发达股份、峻和股份、诚丰新材均遭到现场检查。资深产业经济研究人士王剑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企业遭到现场检查后撤单,这难免会引发市场对企业撤单原因的猜想,如是否与检查有关、公司方面是否“带病”IPO等。“不过,最终撤单原因为何,还是要看企业方面的回应,也不排除公司撤单时间恰好撞上了检查。”王剑辉如是说。针对公司撤单的具体原因、是否与现场检查事项有关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诚丰新材、发达股份方面进行采访,不过电话均未有人接听。除了上述4家公司之外,此前已有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禹”)、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创力”)2家被抽中检查公司撤单。8月3日,深交所官网显示,英创力创业板IPO处于终止状态,公司撤单;8月5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消息显示,新大禹深市主板IPO撤单,无缘A股资本市场。从上述合计6家撤单企业IPO受理时间来看,集中在今年5月、6月。经同花顺iFinD统计,受理时间最早的是英创力,今年5月11日获得受理;发达股份、永林电子、诚丰新材、峻和股份、新大禹IPO受理时间分别是今年6月22日、22日、27日、29日、29日。还有14家抽查企业IPO进行中截至目前,2022年第三批抽查企业还有14家IPO正在进行中。根据中证协披露的抽查名单,剔除6家IPO撤单企业后,还有索迪龙、荣泰电器、安乃达、香江电器、清大科越等14家企业IPO尚在进行中。经北京商报记者梳理,闯关主板公司数量最多,有荣泰电器、安乃达、速达工业、敏达汽车、华源铁塔、悍高集团、香江电器、凤登绿能、永杰新材9家;闯关创业板的有易诚互动、索迪龙、中航上大3家;闯关科创板的有佳驰电子、清大科越2家。而在6家撤单企业中,除了英创力闯关创业板之外,剩余5家公司均冲击主板市场,这也意味着在抽查企业中,科创板公司抽查数量最少,并且目前尚未有撤单情况。据上交所官网显示,佳驰电子、清大科越分别在今年6月17日、30日获得受理,分别拟募资12.45亿元、7.49亿元。据了解,佳驰电子IPO关注度较高,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EMMS)提供商,EMMS是解决国防高技术武器装备隐身化、民用电子信息产品集成化电磁兼容的关键基础材料。2019-2021年,佳驰电子向航空工业集团及其下属单位销售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4.74%、70.17%和 58.34%,向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9%、94.01%和94.93%。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之前IPO抽查企业都引发了一波撤单潮,撤单率较高,伴随着新一期抽查名单披露,已有部分企业撤单,预计未来还会有抽查企业打“退堂鼓”。...
货物到底是怎么失踪的?在没有货主指令的情况下,13家货主总价值接近60亿元铜精矿,竟然被第三方运走了。第一财经独家获悉,8月初,13家货主存储在秦皇岛港的近30万吨铜精矿,突然离奇“失踪”。根据第一财经调查,13家公司采购了多批铜精矿运到秦皇岛港,委托中国秦皇岛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下称“秦皇岛外轮代理”)或秦皇岛外代物流有限公司(下称“秦皇岛外代物流”)做报关、货物仓储、货权保管等相关工作。这两家货代公司为母子公司关系。上述第三方则被指向一个关键人物——刘宇。刘宇实际控制的宁波和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和笙”)、葫芦岛瑞升商贸有限公司(下称“葫芦岛瑞升”)被指涉及此次铜精矿事件。“根据我们了解,8月1日前后,共有13家货主被货代公司电话告知货物出现问题。”涉事贸易商相关负责人张明告诉第一财经,发现货物出事后,相关各方召开了质询会,货代公司对相关情况做了一些说明,承认在未取得货主放货指令情况下无单放货。”根据货主反映,在质询会上,刘宇自称是他及关联方给货代公司下达了放货指令,货代公司也承认在没有各方货主的指令下将货物放走了。有贸易商负责人称,刘宇自认与秦皇岛外代物流一起进行无单放货的行为长期存在,秦皇岛外代物流在现场未予否认。除刘宇及两家货代公司外,负责港口实际作业的秦港股份(601326.SH)是否对货物失踪负有责任,也引起了货主方的质疑。有资料显示,货代公司与秦港股份签有港口作业合同,委托秦港股份负责港口的货物装卸、堆存及出入库管理等事项。秦皇岛外代物流、秦皇岛外轮代理、秦港股份均为河北港口集团旗下公司。对于巨量铜精矿“失踪”的经过、原委,第一财经记者向河北港口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求证,各家公司接到电话的相关人士均称,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情况。同时,第一财经记者也多次联系了刘宇及其关联方,其中刘宇和葫芦岛瑞升的电话未接通,宁波和笙相关人员称不了解相关情况。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13家公司已报警,公安局经过初步调查后,认为刘宇涉嫌合同诈骗,并出具了《立案告知书》。近30万吨铜精矿失踪第一财经从多名货主处得知,13家货主得知存放在秦皇岛港口的铜精矿大部分灭失,是在8月1日前后。涉及货物数量近30万吨。“8月1日,我们公司被秦皇岛外代物流告知,在没有放货指令情况下,我们公司的铜精矿就被全部转出堆场。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秦皇岛外代物流才出具了情况说明。”一家贸易商的相关负责人肖利对记者说。另外,郭安所在的贸易公司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之前去盘库、监货时货物均在。“8月1日突然收到通知说货没了。秦皇岛外代物流提供了一个情况说明,说货物在没有我们书面放货指令的情形下,经由秦皇岛外代物流擅自放给第三方,目前货物未存储于堆场。”那么正常的放货流程是怎样的?多家货主反映,按照他们跟秦皇岛外代物流的合同规定,货主通过指定的联系人Email发出加盖货主公司放货专用章的放货通知书,货代公司在收到后需立即回传确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验明提货人员的身份情况,方可给提货人办理提货手续。“秦皇岛外代物流给每家出了一个加盖其公章的情况说明,承认是他们无单放货,也就是无货权人指令放货。”一家贸易商在秦皇岛港现场跟进的风控人员罗辉称。据第一财经了解,上述13家公司中,除一家民企外,其他12家公司分别来自北京、陕西、安徽、江西、广东、湖南、浙江、山东等省市,涵盖中央、省、市属等国有企业。按照多名货主的说法,13家公司“灭失”的铜精矿,涉及的数量接近30万吨,总价值则接近60亿元。“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被转走的货物超过29万吨,”郭安说,按照近期铜精矿价格计算,被转走的这些铜精矿整体货值在60亿元左右。根据货主反映,无单放货事件暴露后,13家货主已向公安报案,以合同诈骗罪立案并获得了受理。关键人物刘宇多达30万吨铜精矿,可能并不是真的“灭失”了,而是被第三方转走了。多家货主均称,上述“失踪”的铜精矿,是被一名叫刘宇的人及其关联方下达的放货指令转走,提货方为葫芦岛瑞升/宁波和笙。公开资料显示,葫芦岛瑞升、宁波和笙的经营范围均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化工原料及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和监控化学品)、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等;另外宁波和笙还自营和代理各类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而多方行业人士称,上述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刘宇。天眼查信息显示,刘宇持有宁波和笙30%的股份;他在2013年成为葫芦岛瑞升的负责人、高管,但在2018年退出,崔磊接替其成为负责人。目前,葫芦岛瑞升法定代表人、持股90%的股东均为崔磊。而葫芦岛瑞升全资控股秦皇岛和瑞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为刘宇。另据公开资料,崔磊与刘宇有诸多交集。比如:崔磊曾持有宁波和笙股份,但在2019年退出,刘宇则在2022年1月份进入。崔磊还与刘宇在瑞合金泰(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发生交集,2016年11月的工商登记变更显示,刘宇时任该公司执行董事、经理,崔磊为监事。2018年11月,刘宇退出该公司股东、董事、经理行列。次年3月,崔磊担任的监事才发生变更。“我们货主赶到现场后,秦皇岛外轮代理、外代物流相关负责人和刘宇都出面向大家解释,刘宇说是由他及关联方给货代公司下达了放货指令,货代公司也承认在没有各方货主的指令下将货物放走了。”郭安告诉记者。肖利补充道,“在质询会上,刘宇说,(操作)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是打电话给货代公司就可以放货。现场货代公司相关负责人没有否认这个事情。”而根据第一财经获得的资料,货物下个买家没有向货代公司支付货款以及当前货主没有指令放货前,货物货权为当前货主所有。当前货主的放货通知书是货主通知货代公司放货的唯一凭证。刘宇为何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能轻易将数量如此巨大的货物转走?根据一位铜行业资深分析师向第一财经透露,刘宇以前是一家铜企的采购部领导,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做铜精矿原料的贸易生意。“刘宇在铜精矿市场做了大概八九年的时间,目前在全国铜精矿贸易市场的交易量名列前茅,名下公司年贸易量在100万吨左右。”一位对刘宇个人经历有所了解的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上述13家公司的货物,是否真的由刘宇及其关联方转走?第一财经记者就此多次联系刘宇以及其控制的宁波和笙与葫芦岛瑞升方面,但刘宇和葫芦岛瑞升的电话始终未接通,宁波和笙相关人员则称不了解相关情况。货物到底是怎么失踪的?虽然在铜精矿贸易行业影响力不小,但单靠刘宇一人,要突破正常业务管理流程,将近30万吨货物转走也并非易事。多名涉事货主均质疑,作为货运代理公司的秦皇岛外代物流/秦皇岛外轮代理,在此次事件中也难辞其咎。多名货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8月2日,货主、货代公司、刘宇召开了三方质询会,刘宇承认了宁波和笙、葫芦岛瑞升,通过秦皇岛外代物流,实施无货主指令提取货物进行转卖的行为。“在质询会上,刘宇称双方配合了多年,主要操作方式是先把货提走,之后再将货物补回来。”有货主称。两家货代公司为何同意刘宇方面的要求,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多名涉事货主认为,在业务流程中,货代公司所处的地位,使其具备了配合刘宇方面的便利和条件。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秦皇岛外代物流是整个秦皇岛港唯一一家国有货代公司,为秦皇岛外轮代理的全资子公司。根据秦皇岛外轮代理官网信息,秦皇岛外代物流下设储运部、集装箱部、报关行三个业务部门。包括肖利、郭安在内的货主向记者介绍称,秦皇岛外代物流和秦皇岛外轮代理,这两家是货代公司,主要负责进口货物到港后的报关、报检、货物的监管、代货主与港口经营人签订作业合同与结算港口费用等。所以货主会与秦皇岛外代物流/秦皇岛外轮代理签代理委托合同。根据货主介绍,与货主签订相关协议后,两家货代公司又以委托作业的形式,与秦港股份签订了港口作业合同。这是因为港口的作业、货物存储等实际由秦港股份操作,比如为船舶靠泊及货物装卸提供码头泊位、货物堆存及周转场地;提供存储仓库及出入库管理等。罗辉称,在具体操作上,货物入库之时,秦皇岛外代物流方面需要给货主出具加盖公章的商品验收入库单(上面备注有“此批货物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作置换、挪用或抵押”),货物放在秦皇岛港杂货公司的堆场。多位货主认为,在此过程中,货代公司业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能也为此次事件留下隐患。“我们事发前监货时拍的货物照片与事发后拍的照片对比看,从货顶形状和参照物(对比)看是一样的,但数量有所减少,现在货物更换了垛牌,显示那批货不是我们的了,怀疑有伪造货物堆垛、货物信息及固定堆垛提前更换标牌等情形。”肖利称,港口堆垛管理混乱,完税与未完税货物堆放不符合规范。秦港股份是大宗干散货公众码头运营商,其中经营的秦皇岛港是全国重要煤炭下水港。根据秦港股份一季报,河北港口集团是秦港股份的控股股东,持股54.27%股权。另外,河北港口集团为秦皇岛外轮代理大股东,持股63.81%。有货主还表示,由于货代公司在秦皇岛港占据绝对市场优势,刘宇对货物下游渠道有较大的掌控力,让选择货物在秦皇岛靠港的货主,“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郭安说,在秦皇岛的货都绕不开秦皇岛外代物流/秦皇岛外轮代理,同时刘宇对靠港货物下游的直接销售渠道较大的掌控力,“到港以后的货物基本上会卖给刘宇,或者卖给刘宇的其他伙伴”。对于上述贸易商所述信息是否属实,第一财经记者联系了河北港口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其中,秦皇岛外代物流相关人士接到电话称,“领导现在都不在,这个事情我说不大清楚。”秦皇岛外轮代理的一位员工也称,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也在等公司方面对这个事情的具体回应。秦港股份证券事务部则回应称,目前公司不涉及应未披露的重大事项,需要等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出来才清楚具体情况。第一财经记者联系了河北港口集团官网的公开电话,对方称,目前不了解相关情况。铜精矿流向何处?“在质询会上,刘宇自称预判铜价会上涨,于是在6月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单边做多投资,但买入不久,铜价便大幅下跌,最后被强行平仓、割肉,损失惨重。所以这次提前转卖货物后,无法再把货物填补回来,导致暴雷。”有一位货主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以沪铜主力2209合约的行情来看,今年6月10日开始陡坡下行,至7月15日跌出阶段性新低53310元/吨,期间累计下跌26.52%。对于这一说法,罗辉难以认同。“我们请行业内专业人士测算过,怎么亏也亏不出近30万吨货的缺口。”他说,货物究竟去了哪里?真相究竟如何,急需公安机关和相关机构查明。在货主看来,“失踪”的货物只有被转卖了才能变现。那么,被宁波和笙/葫芦岛瑞升运走的货物,最终又卖给了谁?资金又流向了何处?能否追回货物?……货主们对于这些疑问颇感焦虑。“警方和我们说刘宇实际控制的公司不止这两家,至于背后的货物去向不得而知。”郭安称。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刘宇还控制了其他多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贸易、投资等。天眼查信息显示,刘宇对10家公司有实际控制权,除了宁波和笙之外,还持有北京隆顺通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持有深圳瑞呈辰阳贸易有限公司90%股权、持有宁波君润恒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8%股权、持有内蒙古宇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50%股份。另据天眼查信息,刘宇在11家处于存续状态的企业中任职,其中包括在中冶葫芦岛有色进出口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在深圳瑞呈辰阳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至于刘宇控制的上述公司,是否与此次铜精矿事件有关,目前仍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窟窿如何填补价值近60亿元的铜精矿失踪,倘若没有付钱便把货物转走,一旦货款无法追回,13家货主可能将因此承受重大损失。根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进出口贸易中,信用证是常用方式付款方式。在国际贸易中,买方可能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因此,通过银行以信用证代为收款交单。“不管违约事件发没发生,货款我们是一定要付,不付银行也会把我们的钱扣掉。目前我们正采取各种举措去追回货物。但若货物追不回来,我们将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肖利称。另外,根据第一财经获得的资料,如果货代公司擅自放货,除赔偿由此给货主造成的损失外,其余相关直接经济和法律责任也将由货代公司自行承担。而单纯从注册资本来看,刘宇名下的两家公司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暴露的宁波和笙与葫芦岛瑞升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万元、1000万元,实缴资本分别为322万元、1000万元。对于如何弥补受害的货主损失,根据货主的说法,刘宇在质询会上称,他还有3万吨货物在港口,在秦皇岛有1个办公楼和工厂,“这些他都不要了,当作补偿。”除了货主可能遭受的损失,此次事件对铜精矿贸易行业的信用、市场流动性,可能都会产生一定冲击。肖利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对交易对手的选择本就较为严格,要求仓库、货物管理方必须是国有公司,但没想到还是发生了风险,今后对业务开展将会更加谨慎。肖利对记者表示,此事导致国企贸易商对于涉事港口货物监管的安全性将不再放心,进而收缩业务,对实体工厂正常运作带来影响。“今后货物是不是在秦皇岛靠港,需要慎重考虑。”郭安也表示,此事发生后,港口的风险管控漏洞令人担忧。对铜精矿行业的影响而言,业内人士称,对铜精矿贸易行业来说,此事短期可能会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涉事的铜精矿流入市场后,可能因为存在潜在法律风险而被追回,另外,此次可能还会冲击仓库及港口监管公司信誉,从而引发市场信任危机。郭安认为,市场对各个港口的铜精矿存量有一定的预期,中国铜的消费量和进口量每年共2000万吨左右,目前30万吨的货物在其中占比不大,所以对市场供需的影响并不大。(文中的肖利、张明、郭安、罗辉均为化名)。...
近日,一份盖有保利、华润、绿城、龙湖、旭辉和葛洲坝等17家品牌房企子公司印章并提交给中部某省会城市政府的《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下称《报告》)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报告》称,在近期当地市场的房屋交付中,普遍有不合理、不合规的客户诉求问题,因房屋质量瑕疵问题,不接受维修,无故拒收且拒交维修期间的物业费,索取巨额赔偿。 上述房企认为,这些客户诉求高度一致,背后可能有专业房闹机构推波助澜,并形成产业化趋势。因此,恳请当地政府坚决遏制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行为。因《报告》明确提及“专业房闹”、“恶意维权”等字眼,一经曝光就让各界哗然。笔者认为,这些房企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甚至不排除有“恶人先告状”的嫌疑,这不利于房企形象和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首先,从《报告》来看对所谓“专业房闹”和专业化趋势的指控,房企应有一定的证据。笔者认为,如果这部分客户的购房行为的确存在违法嫌疑,房企自不必姑息,大可通过消费维权渠道,仲裁、调解甚至司法等手段进行依法合规的处理。而作为综合实力雄厚的房企,也有足够的专业人士和知识能力,通过正当的渠道去沟通和处理购房者纠纷。 但是,如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联名上书”地方政府博取“同情”,靠行政手段来处理维权的购房者和人士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不可取的。维权本是房企与购房人之间事务,如果政府介入并一刀切的定义和处理,容易产生误伤等副作用,并让外界产生以强欺弱的印象。笔者也注意到,这份《报告》流出后至今,当地政府和住建部门并未公开予以回应。 其次,据媒体报道,当地近期之所以集中出现维权的现象,起因也与房企前期宣传和交付标准落差过大有莫大的关系。据澎湃新闻报道,由于前两年不少开发商在推广过程中,对项目前景捧得太高,给买房人营造了较好预期,交付之时部分楼盘出现了明显的质量问题,达不到交房标准,加上近期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维权的情况日积月累,队伍也日益壮大。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是因为楼盘质量不过关、开发商的相关承诺没兑现,难道购房人不应该以“专业”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吗?对于维权的诉求房企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业房闹”、“恶意维权”等提法也要慎用。特别是,如果购房者提出的问题符合事实,又属于合法的范畴,作为交付产品的房企应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类似的客户集中投诉或维权现象过往并不罕见,尤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原因也不复杂,市场上升周期中由于房企和购房人利益一致,相关问题容易协商解决,但在下行周期此类纠纷成了存量博弈,就很容易出现对立。 笔者认为,尽快恢复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和稳定消费信心才是房企最大的利益所在,相关房企应该尽快主动作为,消除此次“上书”地方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联合消委会、媒体和专业机构,主动有序与维权的购房者耐心沟通,疏导诉求,接受合理条件。当然,房企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明确拒绝不合理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前不久,微博话题“多名在校学生陷入培训贷”阅读总次数近500万,其下不乏有“之前经常看到一些群,发布一些免费教画画的信息,估计也是同样的套路。”“之前还有人说校园贷是因为学生们‘盲目消费’,这次呢?想学东西又有什么错?”之类的评论。事实上,“被贷款”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想提升自我,以更好地应对踏入社会的考验。相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除学历之外,越来越多大学生重视培养爱好与特长以及高含金量证书等“求职硬通货”的获取。而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许多大学生将学习机会转向线上,而由此带来的“分期”学习在大部分学员身上已成常态。所谓“分期”学习,则是在各借贷平台分期支付培训机构的学费。当大学生们更倾向“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时,背后所要承受的可能更多。一方面,由于经济来源的不稳定,加重“负债”负担;另一方面,在在线教育平台的红利期,更多的机构涌入此条赛道,享受时代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兼职工资都用来还债了”从高中开始一直对画画有着极大兴趣的文晓,在高考之后决定奖励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家住在农村,学习条件并不如城镇里的同学便捷,所以才从网上找寻学习的平台。”文晓说到,“最后是在一位自称‘美院毕业’的学姐的推荐下,与大鹏教育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大鹏教育全称为北京知金大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其主要课程“专注成年人零基础兴趣教育”。而今,该机构接连成立济南分公司、武汉分公司、郑州分公司等8家分公司,据其官网所述,注册学员已超5000万人。图源:艾瑞咨询了解过公司背景之后,文晓并没有立刻报名,而是在班主任给其申请的临时学员账号下,观看了三节试听课。“总的来说,试听效果确实很不错。”此外,文晓还问了在城镇线下学素描的同学,“他们一节课80元,一整个课程下来大概5、6000元。”而文晓想学习的素描4in1课程,在大鹏教育官网标价为6200元,总课程数为146节。“班主任当时说有优惠活动,仅需3200元就可以,此外还赠送素描彩铅水彩工具套装及课程等。”对比之下,大鹏教育的22元一节课确实便宜很多,但由于文晓家庭原因,不愿给父母增添负担,因此她又陷入了“学费”的焦虑。或许是看出了文晓的纠结,“班主任会一直和我聊天,询问我的想法,当时真的觉得自己‘被重视’。”最终,文晓以首付+分期的方式正式报名了该课程。“首付是学费的20%,也就是先付640,后面的分6个月完成,每个月427元。”由于文晓是第一次使用花呗,额度也仅有500元,而这也刚好可以支付每个月的分期。每个月427元,看起来并不多,可对于家住农村的文晓而言,对这笔钱确实无计可施。两三节课学完之后,文晓就开始担心她的“账单”了。“赠送的画具都是些不太实用的,包括画纸、笔、还有其他辅助性工具都还需要另买。而每个月的账单一旦逾期,就会有利息。因此,我就准备做兼职来还债。”之后,文晓就开启了她的火锅店兼职生活,“15元一小时,有时还会上到凌晨三点。”而兼职之后,文晓就再也没有时间学画,换句话说,她的时间被“账单”占据了。据文晓所说,除开日常花销之外,总共存了三个月的分期款。而剩下的,文晓表示会在大学继续兼职。关于课程问题,文晓表示:“刚开始以为课程是一直有效,后面才知道一年后若需继续学习还要再付费。”诚然,在分期付费之后,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控的问题。对文晓而言,一边是理性,因为她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一边又是无奈,“负债”之下根本无力学习。“分期”付培训费背后的猫腻此前,“消费金融频道”曾写道:教育分期是用户在购买学习课程时,申请的用于支付学费的分期产品。但是实际应用中,“预付式+消费贷”让好好的分期贷成了“分欺贷”,出现了在购买课程时不知是分期支付导致退课、退款出现困难,教育机构卷款跑路停课不停贷等情况。由此来看,“分期”学习对机构而言,确实有利可图。但对学员并非如此。经历一个多月的兼职后,文晓向班主任提起退费一事,班主任却以“已有学员开始接单”的“钱景”来劝导她。用文晓的话说,“感觉像是被‘PUA’一般。一方面,对退费只口不提;另一方面,打着关心的幌子来‘踢皮球’。直到最后,回复一句‘退费时间已过’便不了了之。”除此之外,文晓并不知晓交费需要签订协议,在她报班的过程中,完全经由班主任之手,而班主任也从未向其说明合同的存在。锌刻度也曾与大鹏教育分班班主任咨询过报班一事,在说明无足够资金报班时,该班主任同样会说明“支持”分期,且说到:“花呗、信用卡都可以,分期也没有任何的压力。”而事实上,锌刻度发现,大鹏教育在“黑猫投诉”上已有5268条,投诉内容多为诱导消费、诱导贷款、退费难、虚假宣传等内容,其下也不乏有诱导贷款的集体投诉内容。图源:黑猫投诉由此来看,“分期”一开始很“诱人”,但之后的问题也确实十分“恼人”。同样陷入分期之后的“退费漩涡”中的还有大二学生可可。因偶然看到了潭州教育播音课程“0元试听”的广告,加上自身深爱电台,因此也在试听过后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之下,办理了分期。“全能班优惠价格是6480元,交500元的预定报名金,剩下的5980元学费可以办理12期免息分期,每期498元,课程有效期为6个月。也就是说,若完全学完课程,也还有半年的时间需要偿还学费。”可可表示。据了解,可可于2021年8月20日报名该课程,在可可询问中途若终止合同是否会退还未上课的费用时,课程老师回复到:“是可以的。不过相信同学学习之后不想终止,以后也可以兼职挣外快的。”可可报名的课程分三个阶段,在学完第一个阶段时,可可就产生了退费的想法。“会时不时地出现课程上传重复,质疑也不解决。此外,频繁更换老师和班级,刚开始报名就点明了‘全能班’,而更换老师的操作很难不让人觉得是插在别的课程班级里,如此一来,全能班的费用也就‘价不符实’了。”而就在她于同年10月20日提出退费申请时,该课程老师也拒绝退款。“在拒绝退费过后,机构老师还一如既往地发送课程链接,即使没有回复。换句话说,他们‘默认’我已经学完了课程。”可可补充到。而一年的分期账单,可可除了在每个月生活费节省出来的以外,还“奉献”了自己的2000元奖学金。不可否认,线上化的教育能使机构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由此来节省成本,获得更大效益。因此,对线上机构而言,获客率十分重要。但从上述学员的经历来说,分期学习的背后往往都是“负重前行”。“授课”变“售课”的在线培训有“负重前行”的,必然也有“轻装上阵”。如今的大学生也被称为“网生一代”的Z世代,对自己消费也有独特的见解,追求质价比、个性化,同样地,对“自我投资”也十分上心。所以,线上培训也就成为了潮流,其发展也就来到了一个新风口。据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随着“双减”政策落地,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减少至867.4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K12赛道受挫,相关企业开始转型职业在线教育,在国家利好政策加持下,职业教育成为在线教育新的增长点,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图源:观研报告网那么,是否可以说,职业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红利期已到?“现在谁还去网上那些培训班学习技能?B站、闲鱼上随时都有资源,包括小红书、微博上也都有相关资源,只需要一个关注,就可以分享他所拥有的资源。网上学习花的钱,还不如花在其他地方。”大四学生晓晓谈到,据她所说,除了必要的教材之外,其他的网课都是花一两块找“资源”的,包括教资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等。“大二由于学生会需要学习PS,我也是在B站上跟着学习的,确实也掌握了许多技巧性的东西。”晓晓补充到。可见,“共享资源”在大学生群体极受欢迎,锌刻度发现,在B站上搜索“素描”,不仅有教程还有相关直播,入门、进阶等都有相关课程。但任何一项事物都是机遇与挑战共生。同文晓和可可一样,“一旦缴费便退费困难”的现实在如今的在线教育平台也屡见不鲜。除此之外,还有诱导消费(贷款)、虚假宣传等负面消息也曾出不穷。8月4日,依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2022年7月份受理的全国135家互联网消费平台纠纷大量案例数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7月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在该报告中,大鹏教育、潭州教育、开课吧等在线教育平台局投诉量top前10,而聚师网、尚德机构等平台投诉量也居高不下。而此前,《人民日报》曾评论“在线教育首先要教育‘在线’”: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与此同时,虚假宣传、烧钱式营销、诱导式推广、课程质量欠佳等问题也浮出水面,不少消费者深受其害。在线教育,在线只是形式,本质还是教书育人。如果背离这个本质,在营销诱导上一味烧钱却在教学质量上偷工减料,在赚快钱上下功夫却在谋长远上没打算,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赖,断送行业未来。总的来说,由此带来的譬如“授课”变“售课”、“学习”变“负债”等现象仍是难以处理的痛疾。“分期”学习是蜜糖还是砒霜或许因人而异,但眼下的一些乱象也应该值得思考。...
凤岗镇官井头滨河北路一路向东北走到尽头就是库珀电子厂。2022年8月4日傍晚,一场雨过后,东莞的天气依旧湿漉而炎热。库珀电子厂的院门虚掩,六张A4大小的黑字白纸挂在红色的铁门上,风吹过来纸张摇摇欲坠,连日的阴雨天气,纸上的字迹渐渐模糊。半个月前,厂房房东向工厂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牒”,愤懑之情溢于言表:这家耳机代工厂不仅欠下几个月的房租,甚至连水电费都没有结清,工厂老板在房屋中介的眼中也成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耳机厂关门快一个月了。当地人也没有想到,一家跨境电商遭到的整治,会让东莞十几年的耳机代工厂在一年里轰然倒下。近千名工人在悄无声息中解散,留下工厂值班室里坐着发呆的守门人。一、门上的“通牒”“最后的碟文”贴在库珀电子厂铁红的大门上。这位房东要求,库珀电子厂在5天之内将厂房腾空并打理干净,将拖欠的租金、水电费用付清,同时将拖欠的工人工资全部付清,“如果因为欠薪造成出租方垫付损失,将报警处理,追究厂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刑事责任。”8月4日,库珀电子厂门口 作者供图查封库珀电子厂财产裁定书及查封财产清单 作者供图2020年12月16日。库珀电子和房东签订了厂房租赁合同,到7月21日,库珀电子已经拖欠3个月租金,眼看着工厂连续几个月不再支付房租,同时工人在陆续地解散,房东根据合约规定,决定提前解除合同。2022年8月4日下午6点,一位60岁开外的老人坐在厂门口的值班里发呆,厂内两栋楼已经空无一人。老人一个月前被房东雇佣来到这里守门,半个月里,他看到工人们逐渐离开,直到只剩下车间里被冻结的机器。代理人“郑生”、“杜生”和“曾生”的电话号码,则分别贴在空置楼房的顶层和院门口的门柱上。他们来自同一家地产中介公司,过去一个月,受房东的委托,他们都在寻找新的租户。房东“最后通牒”显然还是没有奏效。守门人说,工人的工资率先得以结算,在如今的工厂,工人权益通常率先得到保障,但直到现在,房租欠下200多万元依然没有下文。“这几个月里,供应商有几次找上门来索要欠款。拿着喇叭喊话,也贴过横幅”,守门人说。根据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贴条,东莞灿盛塑料电子制品有限公司和睿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对库珀电子申请了冻结资产,法院分别裁定查封、冻结或扣押库珀电子31万元和16万元的财产。这一切来得有一些突然。就在去年夏天,这里的生产看起来还是井然有序,养活着近千名工人。当地人介绍,耳机厂已经做了十几年。耳机厂老板现在在房产中介曾生的眼中是个“不讲诚信”的人。直到如今,耳机厂欠下中介的4万多块钱中介费还没有还上,此前这家耳机厂曾因一部分厂房闲置,委托中介转租。曾生听闻,耳机厂的老板欠下银行和供应商高达几千万的债务。“一个月前,老板还曾许诺给到,如今他常用的工作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只能认了这笔烂账。供应商也在找他。”曾生愤然道。8月10日白天,郑生接到一个咨询库珀厂房的电话,他热心给予了解答,并表示“价格还可以再谈”,同时他给客户发过去附近6个厂房待租的信息。郑生介绍,这些厂房来自不同的行业,多数都是今年空出。但最近的行情显然不是那么好做。“去年到今年,一平米降了2、3块钱。”曾生介绍,这意味着,库珀电子正在招租的其中一栋两层厂房,一年下降了大约6万-10万元的租金。二、死亡“封号”尽管东莞人都觉得,今年上半年倒闭的企业明显比以前更多,但耳机厂的突然倒闭,还是令人有些意外。库珀电子厂门口的小卖部店主回忆,去年此时,厂里还有至少大几百个工人。根据库珀自己一个月前发布的一份“停产结业通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对全球经济贸易造成无与伦比的冲击,公司因受多家跨境电商的货款拖欠,大量成品积压在仓,造成恶性循环,国内外订单严重脱节呈断崖式下跌;近年来生产经营年年亏损,难以为继,加之地缘冲突的突然爆发,大环境的影响直接导致公司遭受极大的冲击,市场异常严峻;公司决定于2022年7月18日正式停产结业,并与全体员工正式解除劳动合同。”一直在为这家厂房寻找转租的中介曾生介绍,库珀所言的跨境电商主要是指泽宝公司,后者是库珀的主要客户。泽宝公司隶属于星徽股份,是一家经营电源、蓝牙音频类、小家电类和电脑手机周边等电子产品的跨境电商,星徽股份的财报显示,该电商的销售主要来自于亚马逊,后者占其应收70%以上。根据星徽股份2021年年报介绍,“2021年,亚马逊平台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由于重组期间的不当经营,泽宝技术遭遇亚马逊封号事件,旗下RAVPower、Taotronics、VAVA、Anjou、Sable、Hootoo品牌的店铺被亚马逊暂停销售,2021年下半年业绩遭受冲击。公司成立专项应急 小组与亚马逊平台持续进行沟通、协调和申诉,同时对内部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库珀电子厂的产品主要为蓝牙耳机,是泽宝该系列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根据星徽股份披露的数据,去年二季度该公司的蓝牙音频产品的采购量还在50.15万件,但到了三季度,采购量骤然下滑至11.09万件,到今年一季度,采购量已经缩减到仅3.27万件。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其电源、蓝牙音频、小家电和电脑周边产品全部呈现断崖式下滑。泽宝的销售主要依赖于亚马逊平台。2021年其在亚马逊的营收近20亿元,占总营收的76.5% ,2020年营收44亿元 ,占其总营收的比例甚至高达93.4%。“封号”几乎是一剑封喉,令库珀的大客户泽宝遭遇滑铁卢,2021年泽宝母公司星徽股份营收入同比下降3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高达15.24 亿元。而作为泽宝蓝牙音频的主要供应商,库珀电子则最终押上了自己的命运。在一份交易所的问询函中,泽宝母公司表示,因封号导致该电商渠道的资金被冻结,短期内封号带来的问题还难以解决。因封号而导致致命打击,泽宝及其供应商库珀电子只是其中一例。从2021年开始,亚马逊平台开始就合规问题对平台上的店铺进行审核与处理,其中包括不当的刷单和引诱买家等行为,数以千家中国跨境电商牵涉其中。8月12日,问及子公司泽宝与库珀电子的具体业务联系,星徽股份未向本报予以回应。对东莞这家关系密切的代工厂,前者似乎不愿多提及。三、寻找下一个厂商库珀电子厂因倒闭而变得冷清,但门前的官井头滨河北路繁华依旧。沿着院门口往西南方向,路边一排搭着黄色露天顶棚的餐饮大排档,与路口另一侧搭着蓝色顶棚的核酸通道互相呼应。凤岗镇官井头滨河北路 作者供图或许与数量巨大的工厂有关,东莞具有国内城市很少能够比及的餐饮店密度,鳞次栉比的快餐店常常和各类厂房、工业品门店交织在一起。无论工厂的兴衰,便宜好吃的快餐都经久不衰,疫情也无法影响小吃的生意,有时候甚至会更好。依然可能和工厂的夜班制度有关,东莞的快餐店常常营业到深夜甚至是凌晨。曾生陪同客户吃完夜宵后常常已是夜里12点之后,邻镇的德邦公司快递员蔡文亮则会在此时出来吃上一份炒米粉。曾生觉得,房租下降了,但还是不好租出去。蔡文亮则觉得,今年厂房关闭的情况更普遍,这包括东莞各色各样的行业。不过,唯一的一个例外是,他看到了新能源公司越来越多,例如做电池的工厂。和大部分工厂业务减少相应的是,蔡明亮今年的快递业务量在上半年明显变少。“受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地方不能发。前几天河南的疫情,发的荔枝都坏了,我们不得不赔钱。去年底深圳疫情,顺丰深圳也因为荔枝坏掉赔了一笔钱。”8月5日凌晨两点,蔡文亮在塘厦镇平山市场一处街角的炒粉摊,诉说近期的经历。这个汇集了快餐、烧烤、奶茶、糖水的街角,往里走大约200米就到了平山市场,那里有一个核酸检测点。蔡文亮是这里的常客,他熟悉附近的一切,包括工厂和这个街角的小吃。“生蚝平时一天烤50斤,碰到核酸集中检测那天就能卖到150斤。对面的奶茶店平时一天2000块,一做核酸就做到7000块一天。至于我这碗粉,平时一天炒100份,有核酸检测就200份。”蔡文亮看着手里的炒粉笑着说:“摊主们都很高兴。”8月11日深夜,曾生带着一位手机玻璃厂商看了库珀其中一栋厂房的二楼,陪着吃了一顿夜宵,回到家中已经凌晨两点半。这家厂商此时正好面临房租到期,现有的厂房太大,而眼下的业务量根本用不了这么大的面积,为节约成本,厂商决定另换厂房。不过那天晚上对方最终未置可否地走了。曾生说,他接下来要继续为库珀厂房的转租寻找客户。...
用猪皮做的眼角膜,可以恢复视障患者视力。really???没错,这项研究最近在《Nature》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布,并且已经进行试点研究,使20名患者恢复了视力,且无不良反应。在全球,因角膜受损而患病甚至失明的人高达1270万,目前最普遍的方法便是移植人类捐赠的角膜,但平均每70名患者中才有一名能够进行角膜移植。并且,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往往聚集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获得治疗的机会非常有限。这时,猪来了,猪带着它那强大的功效走来了。不过提到猪皮,很少有人将它和角膜想到一起,它们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用猪皮中的胶原蛋白分子眼角膜的一个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研究人员通过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分子,开发了一种基于胶原蛋白的角膜基质替代品:双交联生物工程猪结构 ( bioengineered porcine construct, double crosslinked 简称:BPCDX) 。由猪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制成的角膜植入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从猪皮中提取完胶原蛋白之后,纯化并冻干医用级胶原蛋白。随后在室温下将胶原蛋白溶解在无菌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以形成5%的胶原蛋白溶液。接下来使用一种新的真空蒸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可控地实现高胶原蛋白含量 (12–18%) ,以前人体测试植入物胶原蛋白重量限制为10%(天然人体角膜胶原蛋白含量为13.6%)。然而纯胶原蛋白是一种易降解的柔软材料,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使用了两次化学交联,最终形成透明的可植入水凝胶,提高植入物的机械强度、抗降解性和长期稳定性。但用猪皮造角膜,治疗视障患者,靠谱吗?对此,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他们在印度和伊朗试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研究者在20名视障患者中植入BPCDX,以在不去除现有组织或使用缝合线的情况下重塑原生角膜基质。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随访,在此期间,并未观察到不良现象。可以从表中看出,14名术前法定盲人在术后均未被判定为失明。而且两个队列中的所有受试者在术前均不耐受隐形眼镜,但在术后24个月时都可以耐受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从临床试点的效果来看,这也不是一项不靠谱的技术,但听起来就很复杂,普通患者能够承担得起吗?成本低、易保存、还是微创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Mehrdad Rafat表示:我们进行大量的研究,就是为了确保这项技术所有人都能够负担得起,而不仅仅是富人。在这项技术中,提取胶原蛋白时使用的猪皮是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它很容易获得并且成本也不是很高。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开发兼容的包装和灭菌工艺,使得生物工程角膜在使用前可以储存长达两年,以便在没有生物库或储存组织制备设施的情况下向不同地区甚至农村地区提供。值得一提的是,用猪皮做的角膜治疗视障患者时不需要切除患者自己的组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切口,通过该切口将植入物插入现有的角膜。并且这种新的手术方法不需要缝合,而是使用先进的激光手术,高精度地进行角膜切口,在需要时再使用简单的手术器械手动进行。花钱少,而且还是微创,那么这项技术什么时候才能普及?还不是现在!在将植入物用于医疗保健之前,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并获得监管机构的市场批准。此外,研究人员还想研究该技术是否可以用于治疗更多的眼部疾病,以及植入物是否可以适应个体以获得更大的疗效。One More Thing其实在2016年,华南就有一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成功案例,江西的14岁少年选择生物工程膜移植手术,经过一周的治疗,视力达到了0.1。图源:南方都市报不过这项手术使用的是更稀有的猪眼角膜,而Nature的这项研究是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制成角膜替代品,相较之下,后者适用潜力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