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CXO股价大跌的拜登法案,终于有了进一步消息。9月14日,白宫举办 “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峰会”,宣布提供20多亿美元的资金以推进拜登总统的这项行政命令。需要注意的是,20多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且,这些投资并非只针对医药,而是分散在燃料、化肥、食品和材料等多个领域。这种规模的投资,显然并不能改变相关产业的根本格局。9月13日,在推特上发出中秋节祝福后的第三天,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鼓励美国本土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风声传到中文互联网上,消息关键词被业内解读为“Biomanufacturing”, 近似于国内这两年的热词 “国产替代”。第二天,二级市场上与外包生产相关的CXO药企(注:CXO指的是药品从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到上市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外包活动)随之大幅下跌,而越是大规模、全球化程度高的CXO药企,跌幅也越大。截至当日收盘,药明生物收跌19.94%,药明康德跌停、凯莱英、康龙化成等超跌10%。二级市场的反应一向敏感但不够敏锐,“更像是情绪市场,只看相对阶段的热度。”一位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表示,二级市场现在回调并不能说明一个公司的估值或价值发生绝对变化,“但拜登法案给中国过热的CRO资本市场降降温未必不是好事。”上述投资人认为,这种短期内的降温不能阻碍CXO乃至创新药在中国的发展,拜登这个行政命令在他的理解里,也相当有限。美国的市场体制决定了政府无法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限制企业的市场行为。短期内,CRO回流美国也并不现实,“这是由美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生物医药的人才储备和相对成本可控的医药CXO机构”。一、中国CRO是如何由“冷门”到“过热”的?在十年前,不管是国外的投资人还是国内的投资人,没有人觉得CXO是好赛道。尤其是在美股市场,普遍认为CRO公司挣的是一份辛苦钱,不会给予高估值。以至于药明康德可能认为自己在美股市场长期被低估,于是在美私有化,2018年回国上市。从那时起,在中国市场,药明康德因为上市募集到了更多的资金,因此有更多的资源去接国外医药公司的订单,CXO从二级市场开始热到一级市场。“这是一个由二级市场倒推的逻辑。”与此同时,2018年前,随着在海外留学的医药研发人员回国,CXO在国内的兴起就有了必然的人才储备。中国投资人开始把眼光聚焦于此的基本逻辑是,全球化浪潮中,医药研发产业链的自发转移——像苹果集团找中国工厂代工一样。“2014、2015年左右,我们看到苹果手机代工的中国厂商赚了钱,就知道CXO会成为好赛道。”一位在2015年前后决定关注CRO赛道的投资人回忆。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中国代工领域已经从简单的鞋帽代工等中低端价值品牌运营的消费品,转移到中高端电子产品、知识密集型行业乃至医药技术行业。但从本质上来说,CXO就是合同研发外包机构,要受甲方的知识产权约束,并非是完整的商业机构中的研发部门。但上述投资人没有想到的是,近年来,CXO在国内二级市场上跑得超出了他的想象。2015年之后,中国创新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投资逻辑上,创新药企的投资像是砸金蛋,九死一生,有无限可能,所以想象力无穷,往往容易有一个天价的估值。而CXO的附加值可以用模式计算,“CXO再怎么估值,本质就是代工。”固守这一保守逻辑的投资人,有一个对CXO公司估值的公式:“算一下这家CRO公司有多少人才(多少博士、硕士),然后按照平均发包的金额,就知道一个公司有多少钱、能接多少活。估值相对稳定和保守,不会有特别高的附加值。”“投资和估值都是在商业模式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变动的。”以上投资人表示。在中国CRO的发展过程中,唯一扩大保守投资人“CRO代工”逻辑的是细胞治疗赛道的出现。因为在整个细胞治疗的过程中,CRO要参与全程,它能做的事情比传统的代工多了一些,“这确实为CRO的火热添了一把火”。此外,那些前些年回国做CRO的海归人才,他们的价值不只是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欧美的研发标准搬到了中国,帮中国医药产业进行了工业化、研发和规划的一个升级换代。在一定程度上,CRO确实推动了中国医药业的发展。因此,在中国,CRO的代工性质不断被淡化,它的医药研发价值不断被强化。以至于整个市场都慢慢忽略了它的“代工”本质。不同于创造真实价值的“理性”的火,回归国内的药明康德又在香港上市。药明生物被分拆上市,资本市场上的火,让整个CRO赛道变得过热。以至于到了后来,尤其是近两年,中国二级市场的很多CXO概念炒作实际上是以短期获利为主的。以至于很多怪象产生:很多医药企业动不动去挂个CRO的名义或者一些创新药公司披一个CRO的皮,好去融资。实际上长久来看,必须有个出清的过程,“总之,对CRO的估值,应该重回一个代工行业的估值,降降温也不算坏事儿。”这名投资人说。二、CRO跌跌不休: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的结果?“这个法案是雪上加霜。”CXO药企“跌跌不休”已经小一年,每次大跌基本都与地缘政治相关,也许是已经有点疲乏,一位CRO业内人员未在这个话题上多作评价。上一次大跌是2022年2月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未经核实名单”(UVL)清单,新增了33家中国机构,药明生物涉入其中,最高跌幅达到31.76%,盘中暂停交易。当下药明康德也受到牵连,开盘即跌停。那一天,CXO概念股也是全线跳水。更早的一次“CXO全线跳水”是在2021年12月,当时传闻美国商务部将包括生物科技制造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消息传出来,药明康德也一度跌停,药明生物、康龙化成也纷纷暴跌。当初,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回报率,CXO在国内的崛起也是基于这种因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药企受到支付方式改革的冲击,为了节约开支,它们把研发和生产业务外包。美国的多数CXO企业都在这个节点诞生,并且热火朝天。后来,美国的CXO逐渐开始了外包,向劳动力更为充足、低廉的地方转移。21世纪初,中国的CXO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十几年后,搭乘中国创新药的起飞,中国的CXO也水涨船高。甚至在去年的创新药企去泡沫大潮中,CRO药企依然保持着高增长。据2021年年报,药明康德增利增收,营收同比上涨38.5%,净利润同比上涨72.19%;康龙化成同比增加45%%,净利润同比增加67.46%。不过,今年CXO们的业绩未必再像此前那么风光。7月18日今年的中报业绩预告发布,净利润的同比增幅预计只有0% - 8%(中报中净利润同比增加3.54%),次日领跌CRO板块。这也是近一年来,唯一一次CXO股因为自身业绩而非地缘政治的全体跳水。在二级市场投资者一脸错愕的时候,一级市场的重仓投资机构从去年就开始撤出。2021年三季度,高瓴和中央汇金都退出了泰格医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同一时期,高瓴还退出了凯莱英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一年之后,利空逐步显形。实际上,CXO们面对外部压力也并非没有动作。这两年,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等纷纷在布局海外战略。仅今年1月,康龙化成收购原料药生产基地Aesica Pharmaceuticals Limited,5月,康龙化成又收购安凯益博和美国Noramco的原料药生产基地。7月,药明康德宣布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并预计在未来十年累计投资20亿新元。虽然和寻求出海的中国Biotech们有所不同,但对药明康德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得不尝试的出海自救方式。如果CXO们的困境是逆全球化造成的,逆全球化困境的解药得从全球化中去找。而如果这只是全球化产业发展在中国的一次小震动,未来中国CXO的发展也会遵循市场规则,向更适合的地方转移。三、中国CXO的未来:倒逼国内产业升级?这两天的股价暴跌,主要反映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挖矿的人挖不到金子,卖铲子的人也会卖不出铲子。中小型CRO大多接国内订单,但由于创新药企本身就在经历寒冬,下游的这些CRO自然也十分艰难。“很多中小型CRO已经喘不过气了。”而短暂的恐慌过后,需要分析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美生物医药产业链全面脱钩的可能性有多大?有医药从业者指出,美国制药业的上游原料和很多中间体都源于中国工厂,由于换供应商较麻烦、投入高而收益小,整体药品供应链很难脱钩。此外,不止一位从业者强调,与实物相比,中美生物制药业之间更紧要的关联,是资金、人和数据的交流。美国出台这一法案的直接目标,是制造业转移。不过,生物制造行业投资金额大、投入周期长,还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转移并不容易。同时,成本优势是多年来中国CXO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美国最近为了平抑高通胀,开始控制医保费用、限制药价,中国CXO的这一优势因此更显得重要。不过,一位CRO从业者也有担忧。他认为,就成本而言,中国正在变得“渐渐没有明显优势”。他以临床试验为例分析:“由于医院机构在临床试验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现在在中国做实验成本越来越高。”他认为,中国CXO目前仍有的优势,是人力成本仍然相对低,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有的罕见病在中国不那么罕见。一位生物药研发者认为,这一法案颁布后,要从美国进口行业需要的大型高端设备、培养基和耗材等,可能会在手续、时间等方面遇到较多麻烦,部分甚至可能会对华限制出售。短期内,对中国生物制药业造成了一定困难。不过,他也认为,长期来说,从国外获得技术转移会更加困难,这会倒逼国内产业升级。比如,中国的培养基和耗材供应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怎么样也都能活下去。如果高端不行,就从低端慢慢攒。”他说。前述CRO从业者认为,确实有倒逼国内产业提升的空间,“倒逼的成分是两方都需要的那部分,我们依赖他们的东西,但是这个部分其实影响很小”。他更倾向于认为,法案或许会主要停留在象征意义层面,出台是因为“拜登要选举”,不过中美相关产业的分割趋势是明显的。这位CRO从业者指出,下一步,CXO行业还会继续“疯狂挤泡沫”,存活下来的可能只有行业头部和专精某一垂直领域的那些。拜登法案从行政命令到具体政策落地,尚有诸多未知。同时,中国已于今年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对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做出了顶层设计。下一步,是否还会有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我们翘首以待。(谭卓曌对此文亦有贡献)...
江浙的县城有多厉害?我们往往首先会想到收入和房价。是的,人均收入最高的县城,在浙江义乌,比北上广还高。中国房价最贵的县城,十个里有八个在江浙,比二线城市都贵出一大截。义乌、永康、温岭、乐清、桐乡、江山、德清以及江苏昆山,平均房价居然高达2.2万/㎡。江浙还盛产老板,仅浙江的老板数量,今年就突破了900万个,平均每5个金华人里就有1个老板、湖州人里每7个就有1个老板……但这些都是结果,在江浙上百个小县城里除了房价、收入和老板,它们最厉害的是,将很多我们想不到的小产业,做到全国冠军水平。江浙小县城搞起钱来,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猛啊。一提到江浙的产业,你只能想到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么?那你就错了,其实我们的一身行头,从领带、纽扣、袜子,其实都被江浙县城承包了。这些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服饰,绝大多数都来自江浙县城。先从一条领带说起,每卖出两条领带,其中就有一条来自嵊州。浙江嵊州市,被誉为中国领带名城,全国90%的领带都产自于这个县级市。自1985年,生产第一条领带开始,嵊州至今已经做了37年的领带,拥有全国最大的领带专业批发市场:中国领带城。这个商城,里面啥都不卖,只卖各式各样的领带,拥有领带企业上千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领带3亿条,产量占到了全国的80%,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每年有1.5亿条领带,从嵊州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男士领带,我们衣服上的纽扣,也来自浙江温州市永嘉县的一个镇,叫做桥头镇。桥头镇被称为中国纽扣之都。全国80%,全球60%的纽扣,都产自这里。都说温州人是最会做生意的,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纽扣,他们做到垄断了全国的纽扣市场。截至2020年底,桥头镇共有纽扣企业300余家,纽扣产业从业人数约1.5万人。根据七普数据,这个浙江的小镇,常住人口才6.6万人,这样平均算下来,桥头镇4个人里,就有1个人在卖纽扣。这里年生产纽扣约500亿粒,产品销售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30多亿元。不仅如此,桥头纽扣品牌丰富多样,在上海等大城市找不到的纽扣,只要到了桥头就可以匹配得到。对了,浙江除了纽扣小镇,还有袜子小镇。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是一个著名的袜子小镇,全国60%乃至全球三分之一的袜子均来自于这里。大唐轻纺袜业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袜业商贸综合城。这里有上万家袜企,每年能生产250亿双各种各样的袜子。在袜子的世界里,一双普通的袜子售价也不过几块钱,但在大唐袜子的制造成本更低,一双袜子的成本可能只有3毛。截止到2019年底,大唐镇拥有袜企超1万家,袜业规模上产值达185.4亿元。好了,从头到脚,你的一身行头全被江浙县城承包了,而最后这些小物品会通过快递从义乌发出。义乌作为全国电商发展最快最好的城市,以197个淘宝村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淘宝村集群。制造业配合物流,让这些小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送达至全国各地。二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你想象不到的包罗万象的产业。如果你去了解一下,会发现在江浙县城还有很多多元化的产业,比如,一支小小的牙刷。很多人用的第一支电动牙刷几乎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杭集镇。江苏扬州市杭集镇享有“中国牙刷之都”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2021年杭集镇年产牙刷超过70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30%以上。杭集占中国牙刷总出口量的90%左右,远销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为此,当地还打造了“中国牙刷博物馆”,这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以牙刷命名的特色产业文化博物馆。里面还写着这样一句话:“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产的牙刷。”你可能会觉得他在吹牛,甚至有点太过自信,但其实,杭集镇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牙刷产业链,从刷丝、刷柄到包装、物流运输都有相关企业。牙刷生产的优势使得它的成本降至最低,一款定制化生产的电动牙只要9.9元,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超过了一些大牌。再比如一颗珍珠。浙江诸暨市贡献了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拥有全国最大的珍珠专业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和全国唯一的省级珍珠特色产业园区——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来源:诸暨市人民政府如果你到浙江外出旅游,在各大景区总能看到卖珍珠首饰的商铺。在他们那个地方珍珠真就像衣服一样常见,买一小串普通珍珠手链也很便宜,只要几十块。以五金产业出名的永康,被称为“中国五金之都”,五金产业可以说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全市有五金机械企业1万余家,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种品种。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左右,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90%左右。没想到在永康居然还藏着另一个产业:筋膜枪,就是那个可以放松按摩,又可以拼手速抢菜的神器。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一个小县城就承包了全球一半的筋膜枪。起源自永康一家做蹦床的工厂,谁能想到它不但可以生产筋膜枪,还能在某宝上大卖,2020年筋膜枪销售额排前三名的全部来自永康。所以在当年618前后,永康一下子就涌出了几十家生产筋膜枪的企业,所有配件都可以在永康完成配套生产。江浙县城的超级产业,还包括大家最常见的眼镜。它的镜片、镜架甚至一个小螺丝都产自不同的地方,其中镜片主要就来自一个县城,江苏丹阳。全国70%的镜片来自丹阳市,2021年丹阳年产镜片4亿多副,占全国产量的70%、世界总产量的40%。眼镜相关企业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2021年销售额超过112亿元。另外,还有很多小产业,全国65%的羽毛球都来自浙江江山市,全球三分之一的小提琴都来自江苏黄桥镇……甚至还有情趣内衣,被称为“情趣内衣之都”的灌云县,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做情趣内衣。别小看这个县城,它成功地把情趣内衣做到了全国第一,全国70%的情趣内衣,都来自这里。在后疫情时代,昆山也以小核酸产业出名了,已经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品种线和研究基地,新型显示拥有维信诺、龙腾光电国。你能想象到的那些衣食住行里的小产业,江浙县城都在做,而且它们非常懂得紧跟时代步伐。在我们探访义乌小商品市场那些时候,就看到了最新的款式、最火的直播带货模式,也正因为产业小,才可以如此灵活变通啊。三这就是江浙县城“做生意”的独到之处,在江浙这些小县城里,产业很小,但几乎都做到了行业内的天花板,甚至从国内走向全世界,成为中国超级产业冠军。他们做产品的逻辑,不是做一家大企业,而是将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只做一个品类,不断地细分,做到极致就很容易看到天花板。一个县城就是一个产业群,比如海宁的皮革、温州的鞋革、诸暨的袜子、嵊州的领带等特色产业……每个小县城都有它自己擅长的一个领域,别人生产纽扣,我就生产领带,别人做灯泡,我就做灯芯……绝对没有重合,还可以互补。一个县城,就承包了全国物流。江浙最大的底气还有物流,有桐庐物流产业作为支撑。大家熟悉的“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都是浙江桐庐人创办的,包揽全国电商快递6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这些大快递公司,全国由桐庐人创办和管理的快递企业2500余家,一个桐庐县的快递产业企业就有311家。因为江浙一带的快递企业多且密集,这样一来行业竞争自然十分激烈。为了更好地占据市场份额,不少物流公司都会采取包月或者包年的低价来吸引商家,商品运输的成本,在江浙也越降越低,平常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自费运费大概在8~10块钱左右,但在桐乡、义乌这些地方快递费用出人意料的便宜,最低每单可能还不到1块钱。在拼多多、抖音商城里有很多这些1元、2元、5元的小商品,基本上都是从义乌、桐庐发出的。一件发全国,9块9包邮发达的快递产业加上低廉的运费,让江浙一代在做生意的市场上有极大的竞争力。江浙沪才可以包邮如此任性,义乌成了小商品之都,那么多的淘宝村都诞生在江浙一带,从商品,到淘宝电商直播,到物流,一条龙包揽自己干,你说这背后不是江浙人超级精明的商业头脑,是什么?四也因此,江浙遍地都是小老板,打工人很少。从数据上来看,截至今年8月底,仅浙江一个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900万户,其中个体商户比例非常之高,有576万户,占比64%,这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字。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浙江人口规模来看,平均每七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老板含量最高的要数金华,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这是因为浙江有很好的营商环境,和经商的传统。小老板这个群体内,流传这么一句话:“浙江人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大家都愿意拉着亲戚朋友们一起做生意,全家去做一个小产业,发家致富,代代相传。在江浙县城,遍地是产业,人人皆老板,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生意和赚钱的味道,这才是藏在江浙高房价背后,真正的财富密码啊。...
iOS16新增山寨AirPods检测,非正品无法直接使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近日,iOS16的正式版终于推送到了大家的iPhone上,作为iOS的最新一版系统,iOS 16在很多功能与设计上都做了大改,除了通知栏、隐私信息等方面的改进外,苹果还在一个小小的地方做了新的限制。根据苹果官方给出的信息,iOS 16在连接到非正版AirPods的时候会跳出弹窗提醒用户:你使用的AirPods无法验证。其实就是一种委婉的告诉用户:你的AirPods是山寨产品。图片来源:苹果在弹窗的下方,iOS 16还为用户提供了两种处理方案,一个自然是不连接耳机,第二个则是前往蓝牙设置手动连接。简单来说,苹果并不阻止你使用这副山寨AirPods,只是让它的使用过程甚至比普通的TWS耳机还要繁琐。看来时隔数年,苹果终于是开始对山寨AirPods动手了。出售“AirPods”最多的公司并非苹果自2016年发布以来,AirPods虽然仅诞生了6年,但是却彻底改变了整个耳机生态圈,TWS耳机如今已经取代传统的有线耳机、有线蓝牙耳机,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耳机类型。作为开创一个新品类的产品,AirPods更是一直牢牢占据着TWS耳机的销量第一宝座。相关数据显示,AirPods在2020年的销售额达230亿美元,以AirPods的美元售价换算一下,AirPods的2020年销量预估近一亿。当然这个数据并不算准确,不过同样可以说明AirPods在全球范围的热销,在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款耳机可以与AirPods的销量媲美。除了AirPods自己。这里说的并不是真正的AirPods,而是一众以模仿AirPods为卖点的山寨AirPods,就像每一个热销的高价产品一样,AirPods的价格是159美元起步,对于发达国家的用户来说或许尚可接受,但是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用户而言就不是一般的昂贵了。以中国的官方定价来说,目前最便宜的AirPods(第二代)售价是999元,AirPods(第三代)则是1399元,至于有降噪功能的AirPods Pro(第二代),售价则更高,达到1899元。以近千元、甚至两千元的价格去买一副耳机,即使在HiFi圈子里也不多见,更遑论普通人。图片来源:苹果AirPods过高的定价,给了山寨AirPods很大的活动空间,因为单就物料成本来说,即使完全采用一样的硬件,成本也仅为AirPods售价的五分之一。如果在制造工艺、硬件标准上稍微降低一些,那么成本还能做到更低,如果说仅仅追求外观相似,那么甚至可以做到19.9包邮的价格。根据估算,2020年的山寨AirPods出货量或高达6亿,是正版AirPods的六倍。山寨AirPods面向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大量的销量,原因自然是价格真的便宜。早期的山寨AirPods与真正的AirPods仅仅是外观相似,在音频单元、电池、芯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仅仅能够满足用户对AirPods外观的要求。但是,随着洛达公司(已更名为达发)加入到山寨AirPods的供应链中,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在山寨AirPods的市场中,你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外观一样但是名字后缀却不同的产品,比如杰理、悦虎洛达等,其中售价最高的往往都是洛达方案。因为洛达方案往往最稳定且与原版AirPods最为相似,在淘宝上售卖的最新洛达四代AirPods,不仅支持iOS系统弹窗连接,而且还支持空间音频、共享音频、佩戴检测、定位搜索等功能。图片来源:淘宝可以说,即使将山寨AirPods放在库克面前,他可能也一时之间无法辨认出耳机是否正版。洛达为何可以将AirPods仿制到这个程度?很简单,苹果的AirPods芯片供应商就是洛达(或者叫达发),虽然受限于专利限制等问题,洛达不能直接给山寨厂商供应H1芯片,但是以H1芯片为基础仿制一款拥有类似功能的芯片却不是难事。所以,山寨AirPods在一些没有使用过真正AirPods的用户眼中,与正品几乎没有区别,而两者的价格差距却在5倍以上,以五分之一不到的价格获得90%的AirPods体验,我想很多人都会顶不住这样的诱惑。山寨AirPods检测能带来什么?山寨AirPods与AirPods之间的巨大价差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及庞大的灰色市场,特别是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山寨AirPods已经成为AirPods二手交易中最大的麻烦,许多人都担心自己花五六百的正版AirPods二手价买来一个山寨AirPods。所以,iOS 16的山寨AirPods检测功能加入,对于担心自己买到山寨AirPods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功能,至少在后续扯皮的过程中,就有着足够的证据来反驳卖家的“正品”言论。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消费不起AirPods,选择山寨AirPods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所带来的麻烦就不少了,首先是检测弹窗直接让用户每次都需要手动连接耳机,连接体验甚至不如9.9包邮的垃圾蓝牙耳机。图片来源:微博其次,目前尚不清楚iOS 16在检测到山寨AirPods后,是否会对山寨AirPods的功能进行限制,个人认为限制的可能性很大,最多为用户保留基础的播放、通话等功能,空间音频等需要系统支持的功能大概率会直接失效。对于山寨AirPods用户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很难受,因为用的好好的AirPods突然失灵,基本上唯一的方法就是丢掉这个坑爹的山寨AirPods,然后买一个普通的蓝牙耳机进行代替。不过我认为华强北的厂商们也不会就此罢休,其实检测非授权设备的功能,苹果之前也推出过,只是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华强北厂商破解,新一代的山寨AirPods已经可以完美绕过苹果检测正常弹窗使用,我认为iOS 16的检测功能,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就被攻破。在破解iOS 16的检测功能后,新款的山寨AirPods可以通过OTA升级的方式更新固件进行适配,大概率可以让最新的山寨AirPods继续正常使用,至于老款不支持OTA升级的山寨AirPods,最好的方法就是闲置然后买个新的。图片来源:淘宝至于想要买二手AirPods的朋友,也可以趁着iOS 16的检测功能还没有被破解的时间点购买,毕竟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下一次苹果再更新检测功能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实际上,个人也不提倡购买二手的耳机,因为耳机需要密切接触人体,而耳道并不是一个能够时刻保持干净的地方,对你的个人健康也是一个威胁。如果真的想要AirPods,但是又没有买正品的预算,那么不如放下对AirPods的追求,购买普通品牌的TWS耳机,不管是漫步者还是小米,三四百的产品体验其实就很不错,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绰绰有余。...
9月15日晚间,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0”关口,最低贬至7.0183。自2020年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市场首次破“7”。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逼近“7.0”关口,最低贬至6.9998。当日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中间价报6.9101,上调15点。面对人民币汇率不断下跌,央行曾在9月5日果断出手,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这也是央行年内第二度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快递保价又出问题了。据《钱江晚报》报道,9月10日,杭州萧山的消费者小刘通过顺丰的同城寄送下了订单,要把20克黄金送到住在拱墅区的一位客户住处。小刘表示,20克黄金目前的市场价值约8000元,所以他特意进行了保价,保价金额8000元。但在快递员取件一个多小时之后,小刘接到对方的电话,黄金丢了。9月11日,顺丰客服提出了赔偿方案“愿意赔付2000元”,而不是小刘投保的8000元,对此小刘很不满。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顺丰同城回应媒体称,9月10日发生此事之后,顺丰同城已第一时间协助客户报警,同时进入客服理赔流程,9月13日已按照8000元的保价金额全额先行赔付到账。目前,客户遗失的黄金也已经找到。小刘的保额全额赔付,黄金也找到了,但快递保价理赔难并不是孤例。黑猫投诉上,关于快递保价的投诉有一万多条,问题基本都是快递丢失或损坏后,快递公司未能按照原保价金额赔付。这让消费者怀疑,发件时的保价金额,难道是形同虚设?按照快递公司的规定,如果发件人未保价,快递出现遗失或损坏,快递公司会给予3~8倍运费的补偿,具体数目每家快递公司都不一样。如果进行了保价,出现问题,快递公司是会按照保价金额进行赔偿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做出了规定:“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快件(邮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依法予以赔偿。企业与用户之间未对赔偿事项进行约定的,对于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但实际情况中,赔付始终是老大难。快递保价的“灰色地带”到底在哪?一、快递保价理赔有多难?简单来说,快递保价就是给快递上个“保险”,投保金额即用户自己对快件的估价,也就是所谓的“声明价值”。如若快递丢失或损坏,用户可按照自己的投保金额要求赔付。如果没有投保,则按运费的数倍进行赔偿,具体数目各快递公司的标准不一,顺丰最高赔7倍,德邦最高赔3倍。不少用户并不清楚具体的赔付条目,经常有不知道需要购买保价服务的用户,遇到快递丢失或损坏,只能默默吃下哑巴亏。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用户购买了保价服务,遇到快件损坏或丢失,却也很难得到与当初自己投保金额相等的赔付款,甚至很多赔付款远远低于投保金额。而且,不止顺丰一家,据消费者反映,德邦、京东等快递公司也存在保价理赔难的情况。湖北用户曹俊向深燃讲述,今年6月中旬,他使用德邦快递从上海发了6个大件到武汉。东西太多,而且都是自己的行李,属于重要的私人物品,他下意识地买了保价服务,“保了一万,保费大概60元,最后加上保费支付了运费366元。”结果,6个快递中,有一个丢失了,曹俊联系德邦,对方的回应是,上海揽收之后到达浦东转运中心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他们告诉我,可能是快递单没贴牢,转运的时候掉了,所以他们也没办法追踪这个件。”“我第一时间打了客服电话,对方说7个工作日货物没有送达就可以开始展开理赔程序。”曹俊按照流程,在德邦小程序找到在线理赔入口,填写信息之后,理赔专员添加了他的微信,给他发了一张名为索赔申请书的word文档要求他打印出来填写。“我当时也想快点得到理赔方案,就手写拍照给对方了。后来对方给我的答复就是只能赔1666元。”投保了一万,最后却只能拿到十分之一的赔付款,曹俊不能接受。“我寄的大多是冬装、床上用品这些,一件羽绒服就一千多了,我那个行李里面羽绒服大概有5件,总价值肯定是超过一万的。”曹俊表示,比起赔付,他也要求快递公司帮他找到遗失的快件,“因为我要是重新买,那也是原价买。”目前,他仍在和德邦方面协商。从消费者端来看,涉及快递理赔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丢失和损坏。对于收件人来说,快件丢失代表全部利益受损,尚且不能保证顺利获得理赔,更别说出现难以定性和规则的损坏情况。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消费者表示,今年8月初他通过京东快递邮寄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保价8000元,发走的时候外观和功能都没有问题。隔天客户收到快递,发现外壳磕碰、屏幕边框开封,盒子还有二次打包的痕迹。该消费者称,和京东理赔沟通之后得到的答复是赔付1500元,而不是保价金额8000元。“但是我这个笔记本的维修费远远超过1500元。”值得注意的是,“损坏”也包括外观损坏和功能损坏。今年8月,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自己用顺丰快递邮寄了平板电脑和智能笔,发货前快递员拍照检查物品完好并且能正常使用,购买了顺丰快递盒,并用气泡袋包裹起来,还购买了保价服务,保额4500元。等收件人打开快递检查才发现智能笔不能正常使用,这名消费者称,客服以智能笔外观完好为由拒绝赔偿,并表示功能损坏不在理赔范围内。不过,以上说法来自用户自述,尚未得到这几家快递公司方面的证实。然而,不管是快件丢失,还是外观损坏、功能损坏,用户在选择保价服务并支付保费后,却不能按照实际保价金额获得赔偿的情况确实存在。据CCTV13报道,今年6月,消费者范先生通过德邦快递从天津寄了一台音响设备至上海,选择2000元保价。快递物品送达后,收件人发现有损坏,无法使用。范先生联系德邦快递客服,要求依保价进行理赔,德邦快递给出的赔付金额为500元。范先生投诉至天津消协,天津市消协认为, 德邦快递单“保价声明:2000”是双方有效的合同约定,快递物品损坏后积极向消费者依约赔付是德邦快递应负的责任。德邦快递单方告知消费者赔偿500元且不做任何解释,涉嫌利用自身强势地位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合法权益。天津消协多次向德邦发函,均未收到实质性回复。最后,范先生无奈接受了协商后的800元赔付款。二、快递保价有哪些坑?快递保价服务类似“保险”,但不是保险。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圣告诉深燃,快递保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保险,而是一种用于货物运输情境下的增值服务。“寄件人在缴纳保价费后,快递公司就有义务保证货物的完整性,一旦出现货物损毁的情况,快递公司就必须在一定数额范围内承担赔偿义务。”也就是说,快递保价的目的是由快递公司收费并承担理赔义务,而我们所说的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收费并承担理赔义务。快递保价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服务,因此各快递公司也有不同的细则。我们以中国内地寄快递的保价服务为例,顺丰的规定是,物品声明价值500元以下保价费1元;声明价值501~1000元,保价费2元;千元以上按保价费率千分之五收取。京东的规定与顺丰一样。三通一达的保价标准也相似。中通是1000元以下保费1元,1000~2000元保费2元,2000~10000元保费千分之三,10000~30000保费千分之五。圆通的规定与中通大体一致,区别只有第一档位的保额要求是100~1000元。申通快递保价费按所保价额的千分之二计收。韵达相对便宜一些。1000元以下保价费0.9元,1000~2000元保价费1.8元,2000~10000元保价费2.7‰,大于10000元的保价费是4.5‰。德邦是保价声明价值2000元及以内免费,超出保价声明价值2000元部分,保价费为千分之六。2000元的保额算是个分水岭。2000元以下的保价费只有一两块钱,2000元以上就相对贵一些。假如用户为自己的快递保额5000元,保费大概在10元~25元之间,保额10000元,保费大概在50块钱左右。对不提供保价的物品范围,快递公司们也有各自的标准。举个例子,韵达快递对金银珠宝不提供保价,但顺丰的不保价条款中就不含金银珠宝。既然是增值服务,各家快递公司就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道理。这其中,也存在漏洞。第一,投保金额是一回事,要是真的丢了,具体的赔付金额是另一回事。在消费者看来,如果自己确定好保额,并按照条款支付相应的保费,那最后也应该得到与保额一致的赔付款。但实际上,最后赔多少要看快递公司的判定。曹俊说,德邦对于1666元的赔付额的解释是,“因为我寄了6个快递,总共保一万,除以6,平均一件就是1666元。”但曹俊认为这么算极其不合理,每一件快递的价值是不相同的,不能平均来计算。第二,不少用户在理赔时都被要求出具价值证明。理论上来讲,价值证明是衡量具体赔付金额的足够公平和客观的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物品都能被估价,例如学生证、学位证。而且也存在一些影响价值的因素,例如寄送的物品市场价很低,但属于绝版或对于用户有特殊意义等。曹俊在表示不同意赔付金额之后,德邦方面也要求他出具价值证明。“但是这个很难,我只能尽量找订单截图。”而且,在填写索赔申请书的时候,理赔专员要求他把索赔项目(货物名称、数量、总价值)尽量写清楚,曹俊对此也表示无奈,行李里的东西又多又杂,很难写。第三,拿上述智能笔受损的案例来说,确实很难有证据证明功能损坏是由运输不当导致的,消费者也是通过发件前完好,收到却损坏来推断过程可能出现了问题。但这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损坏”的标准不甚明确。顺丰小程序中显示,会结合物品的声明价值、实际价值和物品损坏程度进行赔偿,最高赔偿额不得超过保价金额,如快件发生损坏,会有专人沟通具体的赔偿事宜。但也有用户认为,如果保价后的具体赔付金额要重新评估,也就是快递公司有“最终解释权”,那么当初的声明价值似乎是形同虚设。三、保价这笔账,应该怎么算?快递保价是笔“糊涂账”,是因为目前来看,保价服务在消费者端和快递公司端都不太讨巧。先说消费者端。购买保价服务时,消费者不需要出具任何价值证明,而是对自己的物品进行估价。“也就是说,取决于我觉得我的快递值多少钱,我愿意为我的快递投多少钱的保险。”有消费者表示。所以,消费者对自己的快递进行投保,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自觉和诚信的行为,快递公司并不知道这个保额是否虚高。如果真的存在虚高的情况,快件又真的出了问题,高额的赔付费用也会增加快递公司的压力。再说快递公司端。快递寄出时,快递公司以增值服务为由,向自愿购买保价服务的消费者收取保费。几家快递公司都在条款中建议用户,超过500元或1000元的物品最好进行保价。超过该价值,快递公司每票要收取一两块钱的保费,如果保额高,保费会更高。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是增值服务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快件没有出现问题,保费自然也进了快递公司腰包。总的来看,快递公司很难确认消费者设定的保费是否合理,消费者又担心自己花了钱投保却得不到原保额的赔付,这笔“糊涂账”很难算清。更何况,快递、物流运输涉及揽收、中转、派件等诸多环节,快件出现问题,具体的追责也是一件麻烦事。有经历过保价的消费者表示,如果问题出在对保额的异议上,快递公司应该将具体保多少、能赔多少这件事前置,而不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协商,“毕竟消费者花钱交了保费,说明契约已经达成。”另外,赔付流程上也需要更规范。曹俊告诉深燃,一开始和他对接,收走他的索赔申请书的那位专员,后面就消失了,他的微信也被删除。“我跟有关部门投诉之后,另一位德邦专员给我打电话,我问之前的那个人去哪儿了,对方告诉我那个人离职了。我打客服查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离职,客服告诉我没有。”目前,曹俊没有稳定的联系专员,快件没有找到,赔付款也还没有敲定。“对方跟我对接用的是私人微信,也让我觉得流程不太正规。我还是希望能走企业邮箱等相对正规的渠道理赔。”曹俊补充。快递保价,确实是快递服务中相对小众的一部分,快递丢件也是概率性事件,很难完全杜绝。但是,未来中国快递单量很可能是只增不减,快递服务中的任何一个小毛病,都可能演化成大问题。“快递保价服务中时常发生无法估计货物价格的情况,所以更应该针对这类货物运输出台规范,有些快递公司甚至不承保发票、票据、文件等无法核实真实价值的物品。”李圣分析,如果消费者有寄件的刚需,那么对文件等快递运输的保价及理赔费用只能完全遵从快递公司的规定,即使消费者认为价格设置不合理,也对此无可奈何,且目前的保价条款都是由企业以格式条款的方式预先制定好,并以服务协议的方式“要求”寄件人确认同意才能进行投寄。“消费者在交寄时只能默许签字,没有协商的话语权。这也导致消费者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也可以理解成快递服务的‘灰色地带’。”一头雾水的消费者,条款不一的快递公司,不知踪影的快递,出现如此“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根本上来说还是缺少统一的标准。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快递企业计划联合设立保险公司,但没有获批。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法规、企业方、用户、商业保险各方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为快递保价时,尽量留好价值证明,以及做好寄收检查的留证。...
“直播带盘产业链”的一般运作流程 主播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人气,让更多的人在直播平台上看到他,由此圈定“目标客户” 利用话术或者送福利等方式,让平台用户加入粉丝团、VIP会员或直接买课,由此进一步圈定“兴趣客户” 将“兴趣客户”引流至其他社交平台以规避监管,忽悠用户付费加入更高级的炒股群或者高价买课送带盘指导,由此带领众多散户一起买卖股票 知名游资“溧阳路孙哥”(注:假冒)在直播间卖力吆喝,鼓动用户加入粉丝团,并保证付费成为VIP会员就送牛股; 依靠“打首板”策略名声大噪的游资“北京炒家”(注:假冒)主动给粉丝发私信,承诺“带你炒股带你飞”; 声音青涩的主播“佛系复利666”大肆吹嘘“提前五天预判了‘炒股养家’(知名游资)的打板标的,大赚特赚”,叫嚷着加入VIP有“大肉”吃; 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有一些“股神”每天都在进行极具煽动性的“表演”,直播间充斥着“心领神会”的网络暗语…… “假的!”“忽悠!”尽管稍有专业知识的人一眼就能识破骗局,但在人气高、流量大的直播平台上,大量经验欠缺的投资者很容易成为上钩的“猎物”。“市场上,大量散户对所谓知名游资有着非理性的膜拜,自身经验的缺乏让急于赚钱的他们,热衷于寻找身边触手可及的‘股神’。”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说,“股民对专业投资能力的焦虑,在另一群人眼里,就是一门生意。”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对公众号、微博等传统自媒体领域非法荐股、忽悠式荐股行为的持续严打,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已大幅减少。但上海证券报记者经过长期调查发现,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部分投顾公司或个人已转场:更频繁的互动、天花乱坠的话术、花样翻新的招数,叠加直播平台基于算法的精准推荐,使这一商业链条更具煽动性、迷惑性、隐蔽性和针对性,热度居高不下。 “为什么今年妖股特别多?天地板也特别多?与财经主播的兴起有一定关系。”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直播平台日活高且借助算法精准推送,相关主播源源不断地高效吸粉,并快速引流至其他社交聊天平台后,主播团队带领小散集中交易短线热门题材股,造成了相关标的急涨急跌,也称作“直播带盘产业链”。 “通过人工方式实现财经主播监管全覆盖不太现实。一些财经主播会利用机器读不出来,但是用户能看懂的暗语、文字来传递违规信息或引流,达到其自身目的。希望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细化、完善有关财经主播的相关规定。”某直播平台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假冒知名游资送“致富代码”新主播几天赚4万元 短视频平台推荐的新主播“沧海横流”,假冒知名游资,开播一周多时间收获1.7万个粉丝,付费VIP会员(铁粉)数量达到400人。搜索可见,直播平台上存在大量以“溧阳路”“方新侠”等知名游资注册的账号,且很多主播粉丝过万。 8月19日晚11点半,短视频平台用户“沧海横流”兴奋地在他的语音直播间鼓起了掌,同时要求粉丝在聊天栏“扣666”共同庆祝。仅开播一周多(8月10日晚开播)时间,他已收获了1.7万个粉丝,付费VIP会员(铁粉)数量达到400人,以980抖币/月计算,短短几天仅VIP会员便为其贡献了约4万元的“收成”(与平台分成比例未知)。 “沧海横流”吸粉的关键,是打着知名游资“溧阳路孙哥”的名号。 在个人简介上,“沧海横流”自称是“上海溧阳路本尊”,和很多知名柚子(即游资)都是好朋友。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简介声称“不加V”“不推荐古(股)票”,但当他语音直播时,屏幕上直接诱导用户付费加入VIP会员送牛股,后又改为“送ZFDM(致富代码)”。 记者注意到,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对他的真实身份也将信将疑,每当用户抛出“是孙哥么”的问题时,他都会第一时间给予肯定的回答,并引诱用户关注、付费加VIP,同时还会有其他会员帮助澄清。不过,也有用户直接点出了疑点:“他只是在溧阳路,也姓孙,那就是孙哥么?” 记者观察数天发现,“沧海横流”在直播过程中很少有专业知识输出,“主业”就是鼓动进来的用户加关注、加VIP。 “沧海横流”在直播中还曾多次露馅,年龄、口音等基本信息都与真正的“溧阳路孙哥”相差很远。然而,依托平台流量,如此低级的套路依旧在短期内吸粉过万,并建立了数百人的“铁粉群”。 不知是被平台警告还是其他原因,“沧海横流”最近在直播中已将个人简介和直播间中的诱导加群、自称实力游资等内容删除,但直播中还是对用户坚称是“溧阳路本尊”,同时仍大力鼓动进粉丝团、买会员。 “沧海横流”并非记者刻意寻找的财经主播,而是记者随意浏览短视频平台时,系统自动推荐的主播。作为新主播,“沧海横流”短期内积攒大量粉丝,依托的就是平台的算法精准推荐。 类似“沧海横流”的财经主播究竟还有多少?难以估量。记者在直播平台上搜索发现,直播平台上有着大量以“溧阳路”“方新侠”等知名游资的名字注册的账号,且很多主播粉丝过万。 一位长期关注此类主播的用户告诉记者,为了包装,这些财经主播往往会学习一些话术。比如“沧海横流”就能熟练地说出其他一些知名游资的基本信息,并吹嘘“一起喝过茶、聊过天”,从而获取粉丝的信任。“退一步说,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即便这个账号被平台封禁,他也能快速设立新账号继续‘套路’平台用户。” 也有手法更低级的主播。即注册名称直接冒充知名游资或知名财经主播(或其小助理),并蹲守在相关主播的直播间中,或在直播财经主播所发短视频的评论栏中,逢人便加,通过撒网方式招揽客户。 深扒直播带盘产业链:大V引流,层层诱导,精准“收割” 相较于通过假冒知名游资等方式吸粉、诱导入群的新主播,已拥有巨大粉丝流量的财经主播则是另一种运作模式,他们往往就是私募口中的“直播带盘产业链”的引流入口。 今年6月的一天,在某直播平台上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新晋游资陈小群在与朋友语音直播聊天时,拥有20多万粉丝的财经主播“财品新亿”突然冲进直播间,快速给陈小群送出了两个嘉年华(每个价值3000元),瞬间引发轰动。然而,面对“财品新亿”的阔气出手,陈小群直播间的众多粉丝非但没表达感谢,反而纷纷打字称:“财品新亿”是“产业链老师”。 对于“财品新亿”的主动示好,陈小群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谢谢”,同时呼吁粉丝不要再刷屏“产业链”三个字,并坚称自己并不认识“财品新亿”。当有人提议让陈小群跟“财品新亿”连麦时,他回复:“他们(指粉丝)不是说他是产业链么,我连他干嘛呀?” 这些粉丝口中的“产业链”在圈内并非新生事物。最近一两年,通过直播平台的强大引流能力,“产业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位熟悉相关套路的私募人士介绍,“直播带盘产业链”的运作一般流程是:主播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人气,让更多的人在直播平台上看到他,由此圈定“目标客户”;随后再利用话术或者送福利等方式,让平台用户加入粉丝团、VIP会员或直接买课,由此进一步圈定“兴趣客户”;后续则一步步将“兴趣客户”引流至其他社交平台以规避监管,忽悠用户付费加入更高级的炒股群或者高价买课送带盘指导,由此带领众多散户一起买卖股票(基本都是市场人气高的短线投机票)。 “作为领头的主播相关团队,会通过‘提前买再向客户推、提前卖再让客户砸’等方式来反复牟利,既赚了高额的入群费、卖课费,又在股票买卖中占得了先机。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平台巨大的流量则可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客户。”该私募人士说。 出手阔绰的“财品新亿”在相关直播平台粉丝数已超过20万。据记者观察,他在平台直播过程中,主要围绕超短线炒作来讲述投资逻辑,偶尔还通过短视频方式晒晒豪车或与一些名人的合照。 记者在平台上搜索有关“财品新亿”相关信息发现,外界对他的质疑不断,除称其为“产业链”之外,还有很多网友描述了他们被骗的经历,多数情形是:花费数万元加入高端群或买了课,结果炒股仍是亏的,有的人在高级会员群里略有微词就被踢出群、拉黑。 “由于粉丝量巨大,每个客户支付了几千元、几万元,汇聚到主播那里就是千万元以上的大数字了。”私募人士称。 在直播平台上搜索“产业链”三个字,很容易找到被粉丝“曝光”的一些财经主播的名字,主播“佛系复利666”就是遭到质疑较多的一位。 “佛系复利666”经常向粉丝吹嘘过去几天的判断有多么正确,又带着付费用户赚了几十个点等等,鼓动观众加入其粉丝团或VIP会员(980抖币/月),同时还提供付费连线服务(跟主播对话),但却很少讲一些投资干货,常常教育粉丝跟他赚了一波后就要立马卖出空仓,等待下一个机会。 据“佛系复利666”在直播中自述,他同时还在做一级市场投资项目。之前他曾在短视频中声称“一个400亿的项目黄掉了”,还表示差点入股宁德时代旗下的公司,以此彰显自身实力与投资经验。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网络上还找到了“佛系复利666”与“财品新亿”共同喝茶的视频,两人颇有“交情”。记者注意到,粉丝数超过13万的“佛系复利666”,在某直播平台公开建立的粉丝群就有7个,其中有两个群已满500人,每个群都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其实,只要了解运作套路,很容易分辨主播是不是‘产业链’。你在直播平台上随便浏览下,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确有很多‘产业链’主播,背后还可能是同一个公司孵化的。”前述私募人士称,之所以称之为“产业链”,因其从头到尾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并实施的。 为什么只推荐热点题材股?因为这类股关注度高且热点转换快,踩雷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天天出来讲,持续吸粉。主播有时还会“善意”提醒粉丝,无论盈亏都要卖出。“客户可能还觉得是在关心他,其实主播是以这种方式来增强客户黏性。”该私募人士说,“总之,判断对了就封神,判断错了找理由,有人异议就拉黑,就是这么简单地维持‘股神’形象来吸粉。” “卖课链接”的生意:低价引流,进阶消费,利益分成 直播卖课,是财经主播最主要的知识变现方式之一,这其中也存在很多猫腻,往往是“产业链”吸粉的手法之一。一些人气流量小的主播,采取超低价或免费送的方式来卖课或卖软件,以此作为引流入口。 财经主播是如何推销卖课的呢?根据记者近期的参与体验,此类财经主播一般都是在直播中不断强调某个选股指标如何准确、课程如何有价值,选中了牛股,同时告诉观众只要点击下方小风车就可以低价买或者免费送。当观众去点击相关链接时,则会弹出企业微信的二维码让你加小助理,或输入电话号码等方式,来联系你加指定聊天工具。至此,引流步骤便告完成。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利用财经大V吸粉还是卖课吸粉,‘产业链’的营销套路,较几年前又有所翻新升级。”一位财经观察人士表示,他们会进行信息轰炸,卖力引诱,层层导入,让客户“进阶消费”。 记者付费成为目标客户后,小助理每天都会点对点地发布一些财经资讯或依靠课程、软件买到牛股的案例,不断地诱惑客户去购买高级软件、高级课程,或者付费加入高级群“带盘操作”。 一些投顾公司或个人还打起了粉丝量较多的其他知名财经主播的“主意”。 某财经主播透露,曾有人私信联系他进行商务合作,只要有客户加到对方体系内(企业微信等社交工具),就会给该财经主播220元/人。具体操作方法是,让该财经主播直播时挂个卖课链接。在客户与投顾公司方面的人对接上后,对方就开始按照套路忽悠客户付费成为会员加群炒股。“他们收会员一个季度18800元,引流过去的每30个人会有1个人买,剔除给财经主播的费用后,可以赚12000元每人。付费加进去后,绝大部分人跟着操作炒股都是亏损的。” 对方的一句话,让这名财经主播印象深刻——“你不做,别人会做,韭菜就那么多,你不割,别人也会割,那些愿意跟我们合作的人,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监管难题:网络暗语躲过机器识别 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不断强化投资者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醒投资者警惕互联网非法荐股风险。但现实中,由于泛财经直播偏小众、主播“钻空子”手段多样、跨平台产业链运作等因素,监管难度较大。 “其实,通过直播平台买软件、买课程的,大多是炒股亏钱的散户,他们没有持续、稳定的投资模式,亏太多了就将买课、买软件视为救命稻草,但他们加入那些‘飞机大炮群’,反而会亏得更惨,这样的案例我见过太多。我不带你们起飞,至少我不会害你们。”在某次直播中,知名游资“北京炒家”说。 “理性想一想,哪有这样稳赚不赔的好事?在短线热点炒作领域,游资之间都是互相从对方兜里掏钱,小散怎么可能赢?”一位主打短线投资的私募人士称。 不可否认,直播平台上的确也有少数有实力的游资,基于爱好或尝鲜心态开设账号,但都是玩票的性质。“他们已经在股票市场实现了稳定盈利,不会通过直播平台来赚这样的钱,否则容易因小失大。反之,他们对于平台上的‘产业链’也都敬而远之。”上述私募人士说。 记者观察到,与陈小群主动规避“产业链”财经主播的态度类似,“北京炒家”也多次提醒粉丝不要相信平台上注册的“方新侠”“赵老哥”等游资,“都是假的”。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强化投资者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醒投资者警惕互联网非法荐股风险,告知投资者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名单可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同时,提醒各网络直播平台,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不得从事任何直播荐股活动;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不得为无资格机构和个人从事直播荐股提供便利。 近一年来,由于监管部门的要求,相关直播平台也在努力规范财经直播,打击非法荐股,强化主播的资质认证,直播过程若出现说股票简称、打股票代码等情形,相关直播间会被警告或封禁。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平台监管的趋严,财经主播找到了对抗技术监管的方法:他们会在发言过程中玩“文字游戏”,逃避机器人的监管,比如在股票简称之间加个“某”字或说一些机器识别不出来但听众能懂的暗语。 更重要的是,此类主播违规成本极低。即便相关财经主播因违规被某个平台封禁,他也可以换个马甲或者换个平台继续运作。多位私募人士认为,大量财经主播的背后,很可能有团队筹划运作,建立了完整的链条和矩阵,其隐蔽性和再生能力,给监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从记者的调查及体验结果也可以看到,即便平台加大监管,财经直播领域仍有诸多乱象亟待整治。对于财经直播背后的种种不合规情形,及可能引发的非法荐股、忽悠式荐股等行为,直播平台方也充满了无力感。 “国家有关部门此前已出台了规范网络主播行为的相关规定,我们会及时按照规定去落实、去监管,发现违规行为也会第一时间给出处罚。”某大型直播平台相关人士称,但客观来讲,泛财经直播仅占直播内容的很小一部分,平台通过人工方式实现财经主播监管全覆盖也不太现实,于是给了一些财经主播钻空子的机会,他们会利用机器读不出来,但用户能看懂的暗语、文字来传递违规信息或引流,达到其目的。如果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细化、完善有关财经主播的相关管理规定,我们按照细化规定来具体执行,相信能进一步减少相关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财经直播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中国某些机构的“垒仓”现象,根源还是利益输送。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垒仓”现象也日益受到市场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在A股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季结束的前后,热门赛道龙头股的股价迎来了一轮大幅震荡。在新能车赛道上,宁德时代(300750.SZ)在8月24日到9月6日的10个交易日内,股价从575元/股下跌至443.88元/股,期间最大跌幅达22.8%;而在同一时间段内,比亚迪(002594.SZ)的股价则从322.96元/股跌至261.1元/股,期间最大跌幅亦达19.15%;在光伏赛道上,隆基绿能(601012.SH)则在8月19日到9月5日的12个交易日里,股价从60.88元/股下跌至49.8元/股,期间最大跌幅达18.2%;而在8月24日到9月2日的8个交易日里,阳光电源(300274.SZ)则从146.8元/股下跌至104.55元/股,期间跌幅则高达28.78%。同样,在8月24日到9月2日,短短8个交易日之内,另一只光伏逆变器龙头股固德威(688390.SH)则从459.95元/股下跌至288.08元/股,期间跌幅更是高达37.37%。而且,在“中报业绩、机构行为、市场情绪”的综合作用下,这些热门赛道股期间均出现了单日的放量暴跌。尤其是,伴随着相关公司中报数据的“透明”及股价的剧烈波动,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投资机构在热门赛道股中“垒仓”的现象,及其严重程度,也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并进而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今年来,显著的市场风格使得部分基金公司存在‘下大注’的现象,会选择将多只基金集中持仓在某些行业或其中龙头个股。这样一旦符合市场风格,将可能使得业绩和规模迎来快速增长。”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向记者表示。但其亦同时指出:“基金产品本应属于分散投资,‘扎堆’投资的情况会使得基金在某种风格上过度暴露,一旦此种风格在市场上处于不利情形,将使得基金净值大幅波动,这既影响投资者的体验,也可能让基金规模发生剧烈变化,不利于后续投资运作。”一、“垒仓”8月31日,上市公司“中报季”顺利收官,与各家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表现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手握数十万亿资金的公募管理人最新的持仓动向。比如,有投资者就发现,在4月下旬才刚登陆科创板的纳芯微(688052.SH),其中报信息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竟然全部都是公募基金产品。以持股量从高到低列示,其中包括:华夏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诺安和鑫保本混合、金信稳健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汇添富数字生活主题六个月持有期混合、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易方达科创板两年期开放混合、华夏复兴混合、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三年持有期混合、泰信中小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机构“抱团”的例子:多家机构在同一只股票上“集合”。事实上,“机构抱团”在A股市场上已成常态。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1日,在A股4905家上市公司中,持股基金数量超过500只的上市公司就有227家,其中持股基金数量超过1000只的上市公司有96家。与“抱团”相伴而生的,则是“垒仓”,即同一家机构旗下的多只产品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逐渐”汇集在同一只股票上。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垒仓”现象也日益受到市场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比如,根据网络截图,8月27日,就有一个微博账号“淘沙博士”在微博上发文称:“广发一共30只产品联合坐庄阳光电源,持股超100亿,有5只产品进了阳光电源前十大流通股东,此外还有5只产品进了晶澳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这则博文内同时亦有“狗庄”等谩骂性词语出现。该微博账号的身份显示信息为“北京江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经理”。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截止2022年中报,广发基金旗下共有44只产品持仓阳光电源,其中包括广发高端制造、广发科技先锋及广发双擎升级等“网红”基金,持股数量均超千万股。虽然广发基金因“激进持仓”阳光电源而受到市场人士的批评甚至“炮轰”,但记者发现,基金公司长时间以旗下多只产品大举押注个股的现象远非孤例,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有易方达基金在隆基绿能这只股票上长达两年的持续“深耕”。8月31日,基金中报披露结束后,光伏组件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取代“老面孔”药明康德(603259.SH)成为公募基金第三大重仓股。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募基金合计“抱团”持有隆基绿能15.03亿股,其中,“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旗下有95只基金产品“垒仓”持有隆基绿能2.04亿股,若以9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易方达基金持仓市值约为106亿元,占隆基绿能流通A股之比达2.7%。此外,还有广发基金旗下72只基金合计持有1.57亿股,中欧基金52只产品合计持有9736.35万股,华夏基金59只产品合计持有8191.84万股。若以9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上述基金公司的各自持仓市值均超过40亿元。而回溯2020年一季度末,隆基绿能在二级市场还远没有如今这么受欢迎。彼时,经历疫情冲击的光伏板块迎来集体回调,各家重仓隆基绿能的基金竞相撤出,其中也包括易方达基金。据记者查阅的公开信息,在2019年末,隆基绿能的基金持股数为5.96亿股,持股占比为15.81%,其中,易方达旗下49只基金持有6648万股,为隆基绿能彼时的第4大持仓机构。仅仅一个季度后,到了2020年一季报披露时,隆基绿能的基金持股数就骤降至4.03亿股,在上一报告期末持仓隆基绿能的49只易方达基金,只剩20只指数及固收+产品坚守其中,其余产品均已撤出。但就在各家公募基金陆续撤出后不久,在2020年3月至9月间,多项有关新能源及风电光伏的重磅政策陆续发布。或许是嗅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刚清仓没多久的一众公募,又迅速掉头回转,开始下注重新拥抱隆基绿能,易方达基金在隆基绿能的百亿持仓大厦也就此拔地而起。从K线图上看,隆基绿能的股价在2020年3月24日收出11元左右开始启动之后,迅速进入上行区间,截至当年12月31日,隆基绿能股价收报46.78元,行情的演绎被推向极致。而与股价一同达到高点的,还有基金公司的仓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易方达基金旗下55只基金共计持有隆基绿能8648.5万股,相比当年初,增加了35只基金,增持了2000余万股。除此以外,记者还注意到,广发基金旗下43只基金、南方基金旗下46只基金及华夏基金旗下32只基金也均在彼时“集合”在隆基绿能这棵大树之下,“抱团垒仓”的局面一时可称蔚为大观。对此,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向记者表示:“热门股所处行业往往都是处于景气周期或得到产业政策倾斜,因此本身也是整个市场追逐的热点,公募基金也不例外;众多投资者对热门股的‘众人拾柴’也会强化热门股的上涨,存在越买越赚的情况。”天相投顾同时提醒称,如果投资标的短期大幅上涨,超过其合理的业绩预期,其估值水平将快速提高。而从长期来看,股票终将回归到其合理估值区间,因此就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业绩兑现来“消化”前期增长的估值,“在‘消化’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利因素,则可能出现股价的大幅下跌。”“估值被透支的标的需要时间去消化估值,已经垒仓至高位的基金,想要在这时离场很难,如果在叠加公司基本面不及预期,大规模资金的出逃很容易造成‘戴维斯双杀’。”资深投资者胡先生亦向记者如此表示。同时,记者亦注意到,除了阳光电源、隆基绿能外,在晶澳科技(002459.SZ)、容百科技(688005.SH)及纳芯微(688052.SH)等热门股中,也均出现了典型的机构“抱团垒仓”的现象。其中,根据中报披露的信息,在晶澳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有六个是广发基金旗下产品,以9月8日71.09元的收盘价计算,广发基金当前在晶澳科技的持仓市值约为120亿元。同时,根据今年中报数据,晶澳科技的基金持股数量达4.6亿股,占其流通股之比为42.88%。而在锂电巨头容百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则有六个是基金产品,分别来自广发、华夏、兴全等头部公募。其年中披露的基金持股数量为1.09亿股,占流通股之比为39.64%。在上半年刚刚上市的纳芯微,中报披露的基金持有其流通股比例高达60.94%,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席位均由各家公募基金的产品占据,其中华夏基金36只产品持有258.97万股位列榜首。对于旗下基金产品在单只个股上的“抱团垒仓”现象,记者曾向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表达了采访意向,但均被以问题较为敏感为由婉拒。二、争议那么,对于大型投资机构的“抱团+垒仓”行为,业内人士又是怎么看的呢?沪上一家大型公募的研究员易辰首先向记者表示,公募机构内部的投研决策有着十分严谨的流程,并不存在“无脑”扎堆到热门个股中的情况。“通常是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先去调研并向基金经理做推荐,然后再由公司内部的投决会集体讨论,将该股纳入到股票池当中,然后就会对股票池中的个股进行动态跟踪与调研,再由基金经理从股票池当中选出一些标的构建投资组合。”他如是向记者解释其所在公司的投资流程。易辰表示,对于能够进入股票池的标的,其公司的基金经理们都能看到并跟踪,对于池中的优质标的,自然会出现多只基金同时段买入并持续“垒仓”的现象。“股票池的管理十分严格,像是有一些重大基本面问题的公司都会直接被纳入‘黑名单’,这两年公募行业内也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权做了许多限制,加大了审查力度。”易辰称。深圳一家小型公募机构的基金经理李超也向记者表示,出现“抱团持股、趋同持股”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能够进入基金公司股票池的标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公司全体投研人员的看法,而且,即使是不同主题风格的基金,也都会在统一的股票池内筛选标的。李超直言,在A股机构化后,趋同持股的现象将无法避免。“机构抱团的都是各赛道中的‘佼佼者’,这种现象在海外市场上更常见,如果我们不抱团‘龙头’,不抱团确定性高的股票,反而去买不确定的股票,那岂不是更有问题?”李超向记者如是反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以美国资管机构13F披露信息为例,在2021年9月30日至2022年6月30日四个季度报告期中,机构持股平均最多的三个与国内相对应的行业为软件与服务业、技术硬件与设备以及零售业,其中机构持有包含互联网行业如微软(MICROSOFT)、谷歌(ALPHABET)和脸书(META PLATFORMS)等公司的软件与服务业股票平均市值是排名第二的行业约2倍。天相投顾认为,这表明美国的市场机构也存在持仓集中度较高的现象。李超同时向记者表示,所谓的“差异化投资”,并不像许多投资者想象当中的那样容易,市场上投资工具的丰富程度、好公司的多寡、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等,都限制了公募基金的投资灵活性。他认为,公募机构的抱团股在基本面上所具备的确定性并不存在争议,其抱团的公司都符合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当下,公募投资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好标的较少。”“都说机构抱团重仓龙头,那龙头之所以为龙头,就是因为其有着过硬的基本面,我觉得这点不会存在争议。只是在大家扎堆的过程中,股价过快的上涨,透支了这些公司未来数年的业绩增长,让许多基金,尤其是大规模基金难以再现净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了。”李超分析称,站在长期投资的视角下,只要投资标的基本面不出问题,景气度确定性依然高企,那么基金经理就不会过于关注股价的短期波动。“被认定的‘好公司’如果股价在短期出现剧烈波动,基金经理还会视为加仓的宝贵机会,这也是公募在个别热门赛道股中持续垒仓的原因之一。”李超说。华南一家公募机构的投研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机构抱团也能对市场带来有利的意义,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使得好股票有了好估值、好价格,这也有助于引导企业和大股东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上面。”但是,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则告诉记者,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认识到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集中度较高,如果要减少此类风险,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投资较为分散、风控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选择在某些主题行业集中持仓,也可能是因为经过研究看好这一类标的选择并重仓持有。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还应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过往业绩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基金经理选择集中持仓的原因,并判断这种风格是否适合自己。”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进一步解释称。在走访公募从业人士的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在业绩确定性及行业景气度方面的考量,公募基金的双十原则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公募“抱团垒仓”赛道龙头股的情况。“所谓双十原则,即指2014年生效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财产进行证券投资,不得有下列情形: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其市值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百分之十;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超过该证券的百分之十。”北京观韬中茂(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平律师告诉记者。李超亦就此表示,对于当下一些规模动辄四五百亿乃至更高的基金产品来说,小市值个股承接不了其资金体量,“有些超大规模基金买入一些小盘股百分之十的流通股,最后占其基金资产净值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这对其业绩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李超认为,双十限制的存在,让很多大规模的基金呈现出“船大难掉头”的情况,也逼使它们不得不在大市值个股中继续垒仓。那么,从法规角度看,当前公募基金在个股上“抱团垒仓”的现象是否符合监管规定呢?对此,刘平律师表示,现行法规中针对公募基金的投资比例所做的规定,除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外,还有在2017年生效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五条指出:“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开放式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投资组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可流通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如果公募在垒仓个股的过程中,没有超出上述比例的限制,那自然是合规的。”刘平说。而对于公募在“抱团垒仓”个股的过程中,司法上如何认定基金公司是否存在坐庄、操纵市场等行为,刘平认为,要具体看该公募垒仓个股的行为是否符合《证券法》第五十五条和《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说在公募扎堆抱团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基金公司抱团的目的是影响或者意图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利用自身庞大的资金优势,通过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方式来拉抬股价,然后获利,这种手法就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了。”他说。刘平分析称,如果被证实了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那么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对应的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受到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改正、暂停或者撤销基金从业资格在内的行政处罚,如果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还需要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但在刘平眼里,这种扎堆抱团的行为,其目的从司法角度上很难判断。“如果扎堆抱团的目的纯粹只是看好某只股票,几只基金同时买入,长期持有,这是无可厚非的,也符合现行法规规定。”刘平说。站在过往具体的司法案例上来看,刘平认为,公募基金操纵市场的案件一般是基金经理的个人行为,对于以收管理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基金公司来说,这种行为得不偿失。“基金产品本应属于分散投资,‘扎堆’投资的情况会使得基金在某种风格上过度暴露,一旦此种风格在市场上处于不利行情,将使得基金净值大幅波动,这既影响投资者的体验,也可能让基金规模发生变化剧烈,不利于后续投资运作。”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进一步指出。而在资深投资者胡先生看来,公募行业在过去几年间,依靠抱团炒高热门赛道股,拉动基金净值增长,随后辅以营销跟进,打造了一大批“投资明星”,但实际上没什么技术含量。“更像是饮鸩止渴。”胡先生说。(应受访者要求,李超为化名)...
下面公告的意思,基金君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控股股东质押的股份“爆仓”了(第三轮爆仓),将从10月13日到明年的4月10日期间,在二级市场上抛售7827.4万股。截至14日收盘,华夏幸福报收2.89元。也就是说,被抛售(第三轮爆仓)的股票市值约在1.5亿元左右。14日晚间,曾经的千亿房企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因相关金融机构执行处置程序,控股股东 华夏幸福 基业控股股份公司计划于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4月10日减持不超7827.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 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 持有 华夏幸福 6.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32%。近70%股份已“爆仓”根据公告显示,华夏幸福的控股股东在过去12个月中遭遇了两次大手笔被动减持,即爆仓。2021年7月31日公告称,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被动减持1.31亿股;2022年2月22日,在上一轮减持期满之后,又开始了新一波的减持,这一次是1.46亿股。没想到,第二轮被动减持刚刚结束,第三轮被动减持即将开始,这一次是7827.4万股。三轮减持下来,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被动减持了3.55亿股,总市值超过10亿元。更要命的是,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按照14.83元的平均质押参考价计算,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4.7亿股被质押的股份均已经到达了平仓线。据公告显示,这部分被质押的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8.28%。也就是说,大股东近70%的股份已经“爆仓”。不过,各位看官也无需为大股东感到惋惜。据此前报道,早在2019年,控股股东王文学就已经通过减持A股上市公司华夏幸福、ST宏盛部分股权以及通过获得上市公司华夏幸福过去一年的分红累计套现131亿元,位列今年胡润套现企业家榜第一位。股价暴跌近95%中国平安亏惨了2021年初, 平安银行 代销的120亿 华夏幸福 信托产品违约,由此拉开 华夏幸福 暴雷的序幕。据公开资料显示, 中国平安 在 华夏幸福 上敞口高达540亿,包括股权投资180亿元和表内债券投资360亿元。根据中国平安的财报,2021年, 中国平安 对 华夏幸福 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合计432亿元,其中股权类159亿元,债权类273亿元,对 净利润 影响金额达243亿元,这也导致 中国平安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的 净利润 同比下降29.0%。与此同时,由于华夏幸福控股股东质押的股份爆仓,在2021年9月,原第二大股东平安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如今,华夏幸福的股价从中国平安2018年首次获得其股份以来,较相对高位下跌近95%。虽然,中国平安在华夏幸福上的亏损超过了400亿,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减持计划。根据华夏幸福2021年年报显示,华夏幸福实现营业收入 431.81 亿元,同比下降 57.33%;净亏损 390.3 亿元,同比下降 1164.79%,成为A股房地产企业中的 "亏损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四季度,公司压降管理费用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35%,其中职工薪酬同比下降 41%。2022 年第一季度,华夏幸福业绩开始回正。实现营业收入 41.82 亿元,同比减少 47.39%;净利润 27.75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12 亿元。2022年上半年, 华夏幸福 实现 营业收入 143.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5.38亿元,上年同期为-9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 -74.83亿元,上年同期为-95.2亿元。亏损大幅缩窄,引来了中信证券的青睐。根据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中信证券持股3.36%,这是中信证券首次出现在华夏幸福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日前,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爱建证券因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被采取监管措施。 爱建证券董事长、董秘、总经理等高管均同步被监管警示。 爱建证券近年经营业绩不佳。2022年上半年,爱建证券营业收入为9689.74万元,同比下降16.05%;净利润为-2404.64万元,在行业整体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亏损。 多重违规遭遇处罚 根据上海证监局的公告,爱建证券存在不少违规问题。 一是董事会、监事会未完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运作,不符合《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二是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均不符合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的条件,不符合《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三是未按照穿透原则将股东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作为自身的关联方进行管理,违反了《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四是自2021年9月1日至今,董事长代行合规总监职务时间已超过六个月,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 上海证监局指出,上述问题反映出爱建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并对其采取出具监管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遭遇监管措施的爱建证券的高管。上海证监局指出,祝某作为爱建证券董事、相关专门委员会成员和总经理,对前三项问题负有管理责任。黎某强作为爱建证券董事长,冯某作为董事会秘书,对前述四项违规问题负有管理责任。三位高管因此均被监管警示。 上半年业绩亏损 事实上,爱建证券拥有很好的业务禀赋。爱建证券在公司官网介绍,公司于2002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注册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司主要股东为上海陆家嘴(10.18 -0.10%,诊股)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爱建集团(5.83 +0.87%,诊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人民币。 同时,爱建证券是拥有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等业务资格的全牌照、综合类证券公司。 爱建证券介绍,公司办公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全国设有11家分公司和30家营业部,业务辐射全国。公司依托“国资+民资”的股东背景及地域优势,坚持从客户投融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为客户财富保值增值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以秉承“诚信、稳健、合规、开拓”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努力发展成为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竞争力的优秀证券公司。 然而,爱建证券的经营业绩和其自身期待有不小的差距。陆家嘴中报披露,2022年上半年,爱建证券营业收入为9689.74万元,同比下降16.05%;净利润为-2404.64万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爱建证券总资产为46.03亿元,净资产为16.63亿元。 根据中证协数据,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140家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净利润811.95亿元,115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爱建证券为没有盈利的25家证券公司之一。 2021年,爱建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实现净利润6063.78万元。其中,包含经纪业务在内的财富管理业务是重要收入来源,2021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 2.8亿元,同比增长8.79%,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4.84%,利息净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 31.40%。 值得注意的是,爱建证券目前还持续受到富贵鸟破产的影响。2016年8月,富贵鸟发行了债券“16富贵01”,发行规模人民币13亿元,票面利率 6.5%。爱建证券为该债券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 2018年5月8日,因富贵鸟未能按期支付“14 富贵鸟”的到期本息,导致“16 富贵01”提前到期。于2019年8月23日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富贵鸟重整程序,宣告富贵鸟破产。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6富贵01”的12名机构投资人以富贵鸟为第一被申请人,爱建证券为第二被申请人,先后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裁决爱建证券对其未获兑付的本息、违约金及律师费等合计人民币 8.59亿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陆家嘴中报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案尚未有仲裁结果或判决结果。...
中国证券报记者9月15日了解到,工农中建四大行存款利率即日起下调。这是继今年4月个人存款利率下调以来的又一次调降。不同期限存款利率均有下调建设银行APP公布的挂牌年利率显示,9月15日,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另据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相关信息显示,9月15日,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下调15个基点。图片来源:工商银行网站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1年期LPR近期已下调5个基点以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有一定程度下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年利率下调有必要也有空间。今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人民银行明确,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及时高效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给予适当激励。”人民银行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今年4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的又一次调降。今年4月,记者调研了解到,多家银行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存款利率不应该脱离央票利率、基准利率以及银行间拆借利率等广谱利率的运行趋势。“在广谱利率总体向下的过程中,存款利率也应该呈现趋势性向下的特点。”他说。对银行板块构成实质性利好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行业净息差整体处于下行通道。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下降,负债端利率走低也是必然趋势。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缓解息差收窄压力。也有专家表示,存款利率下调将利好银行板块。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板块构成实质性利好,也释放了息差不会继续大幅单边压缩的信号,有利于稳定银行盈利能力。就稳住息差而言,多位银行高管指出,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入手,在负债端关键是要控制和降低成本。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在负债方面要继续推进负债成本下降,特别是要提高活期占比,加大财富管理的考核牵引力度,通过财富管理来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同时继续压降中长期存款规模和利率。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称,一方面要严格管控高成本负债,另一方面要通过做大客群、做强交易、做多结算吸收更多活期或低成本负债。“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