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自年初以来缺乏系统性投资机会,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偏股型基金发行遭遇"寒流",近期就连低风险产品的发行,也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不过,在市场人气低迷之际,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发行降至"冰点",或许预示着市场底部正在形成,而机构对于市场预期也逐渐走出悲观的阴霾,认为三季度"吃饭行情"可期。 偏股型基金发行遇冷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共计394只新基金发行成立,募集资金总额近3482.2亿元。 而去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共计成立507只新基金,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13万亿元。 如果单看偏股型基金的发行,更能明显感受到基金发行市场的急剧变化。去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共计发行176只,募集资金3312.4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发行降至"冰点",仅发行24只,募集资金66.17亿元。与此同时,混合型基金的发行同样大幅降温,去年上半年272只混合型基金共计"吸金"7337.09亿元,而今年同期仅成立150只混合型基金,"吸金"能力大不如前,仅为557.43亿元。这意味着,新发偏股型基金的募集规模同比下降接近94%。 从单月来看,新基金发行市场更是不断降温,今年5月份,新基金单月募资额还有876亿元,而到了6月份,这一数据骤降至116亿元。 从近几个月披露的基金公告来看,更是不断出现新发基金延期募集的境况,其中,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同样无法幸免。不过,在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看来,从历史数据分析,基金销量惨淡时,基本就是市场底部,而基金销量疯狂时,距离市场大顶也不远了。 低风险产品热度骤降 如果单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债券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而近期记者了解到,基金发行市场的销售寒潮已经开始向低风险产品蔓延。 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对记者坦言:"近两个月低风险产品也卖不动了,就连此前投资者较为追捧的保本基金,也只能延长募集期了。"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上半年可谓债券型基金的发行大年,共计121只债券型基金发行成立,募集资金1083.42亿元,而去年同期仅20只债券型基金成立,募资231.1亿元。此外,保本型基金今年也发行火热,上半年共计63只保本型基金成立,募资额高达1426.45亿元,而去年同期仅12只保本型基金募资192.63亿元。 不过,在A股市场缺乏系统性机会、债券市场面临调整的背景下,上述低风险产品的发行近期均大幅降温。 据统计,在6月份延长募集期的8只基金中,不仅出现了两只债券型基金的身影,其中还包括大型基金公司旗下3只保本型基金,同样受到销售寒流影响。事实上,今年以来股市、债市均面临不断调整,对于保本基金的运作也是不小的考验。 不过,在市场人气低迷之际,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员认为三季度"吃饭行情"可期。在沪上一位基金经理看来,随着市场风险事件逐步落地,A股表现明显强于预期,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市场较为青睐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成长白马股,比如白酒、家电行业,以及供需结构比较好的行业,比如禽类养殖业。主题性机会方面,建议关注较新的主题,比如半导体、电子、OLED之类。 ...
从最早投资金融支付、金融IT类企业,到13年开始逐渐喷涌的对P2P的投资,再到后续资产端、资金端分开投资,以及股灾前疯狂的股票社区和配资的投资,互联网金融或者广义一点讲新金融领域的投资一直没有间断,始终是整个早期一级市场的投资热点。 当一两年前投资的企业逐渐长成挖财、铜板街这样的流量小巨头(BAT你财富之类的原本流量巨头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亦或是变成了草根投资这样的资产生产大户,对于早期天使轮、A轮之前的创业者而言,还有什么好的早期创业方向么? 当然,这里定义的好的早期创业方向,仅指我们通过调研和思考后,认为的融资比较容易的早期创业方向,与领域实际业务能否做大并无必然因果关系。 方向一:金融新流量 【上榜原因】 1、 传统流量巨头已经形成,批队明显,且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流量壁垒逐渐形成,早期创业团队流量成本高,亟需性价比高的新流量; 2、 与电商流量逻辑类似,新崛起的网红电商、内容电商和社区类电商让传统电商流量看到新希望 3、互联网金融创新型门户网站,创新,即意味颠覆,成本低,流量效果明显,新型行业龙头 【小谭的观点】 1、 优质内容将成为获取高性价比流量主要方式 借助公众号、雪球等大流量平台,降低新用户获取成本,通过生产、转载等方式定期、批量生产优质内容,提高用户的观看频次,增加用户粘性,同时如果能与新产生流量进行高效的深度交互,比如选择映客等直播平台,亦或者在雪球社区中与粉丝实时交流,将会极大提高用户粘性。 2、 财富教育、产品点评等解决“买什么”问题的方向都是好的细分领域 从目前活跃的公众号、微博大V和雪球大V等来看,比较容易获得流量、实现交互并能做到投资转化的主要为财富教育类内容和产品点评类内容。财富教育类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本身,降低信任门槛,增进用户对内容生产方(主要是教育品牌或老师)的信任,更容易进行投资转化,基本逻辑为试听-收获-完整听课-信任-购买,从统计上看,此类用户大部分购买的产品为教师推荐产品。 当然,通过一些方式,教师并不会让用户觉得自己的购买受到了影响,让用户以为自己是独立决策购买产品的,但是出于对教师和其背后品牌的信任,用户更倾向于买教师所在品牌下的产品。产品点评类主要通过各种产品的详细点评,用通俗的语言将各种产品对比,直接越过信任这一门槛,直接辅助用户购买决策,在复购上完全依靠产品本身。从目前情况来看,解决“买什么”的内容比其他内容更容易形成投资转化。 3、 最终决定复投的还是金融产品本身 上述方式毕竟只是完成了高性价比拉新到高性价比留存这一步,有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内容可以有不错的投资转化。比如一家P2P网站,通过CEO的KOL形象,结合财商教育,可以将投资转化做到80%左右。但是这种流量本质还是降低信任成本,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投资收到损失,信任将瞬间崩塌。因此,决定用户最终复投的还会金融产品本身。 方向二:不良资产处置 【上榜原因】 1、 经济下行、资产荒、业绩压力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资产质量逐渐下降,整体不良率攀升,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空间将大幅提升; 2、 15年集中投资的几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收效甚微,更有效的处置手段呼之 3、 P2P行业整合在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很多中小P2P倒闭或被整合,市场亟需批量资产处理能力 【小谭的观点】 1、 委外催收类平台:深度介入交易,一切服务效率 撮合类、众包类平台本质逻辑和B2B的逻辑类似,比较大的问题也在于上下游绕过平台直接交易。冻结保证金或者建立支付宝类似的支付体系固然可以,但是要想根本上解决平台脱媒问题,还是需要深度切入交易,提高整体交易效率,如果脱媒的机会成本过高,不良资产发布方和处置方自然会留在平台上,比如制定标准流程、制定公允的定价体系、债务分单、流程监控、提供处置工具、提供法律支持、提供配资杠杆等。 对于自营类创业公司,更容易标准化流程。但是如何解决规模效应问题,或者在相同规模下提升催收效率,比如用标准话术和动作来减少催收中的摩擦成本,用LBS分包模式进行信息补全,可能是制胜的关键。 2、 交易类平台:估值定价能力将成为核心能力之一 对于自行处置或外包处置的交易类平台,类似资产端为不良资产的P2P或者说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由于这种平台的投资收益来自于处置差价和处置时长,能否准确估值并处置掉不良资产,将成为影响平台收益的主要因素。对于双边交易类平台,能否提供准确的指导价(因为平台买家一般都是催收公司、律所、处置平台等,利润来源于回收金额和购买金额的价差和时间差)将成为平台是否活跃的原因之一。 方向三:机构间产品交易 【上榜原因】 1、 与线下金融机构类似,互联网金融未来也会逐渐趋于集约化,各类线上线下金融机构独立发展,缺少跨界的专业化金融资产交易方式; 2、 机构间产品交易类似赌场,产品提供方和资金提供方类似赌徒,宏观经济下行赌场抽水式的盈利模式更稳妥; 【小谭的观点】 1、 技术壁垒高,股份制银行级开发团队比较合适 机构间产品交易对整个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其账户系统、交易系统、支付结算系统等不仅需要较高的处理能力,对并发量、准确性、及时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银行的系统在整个金融IT领域里几乎是最领先的,因此从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四大行等出来的开发团队比较合适。由于机构间交易系统要求交易在不同金融机构,甚至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间进行,如果能做到与金融机构内部系统打通接口,将会在用户体验上占据绝对优势。 2、 如果切入一行三会的牌照类金融机构,团队的背景资源很重要 如果只做非牌照类金融机构(比如P2P、互联网金融资产生产端、流量平台等),与其他双边平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多数金融机构对资产和资金的需求都会存在,因此平台上的资产卖家也会变成资产买家,因此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和易用性是重中之重。 如果切入一行三会的牌照类金融机构,则除此之外,团队的背景资源将比较重要。如果没有拿到相关文件资质,平台的交易合规性很容易成为监管的众矢之的。另外,哪怕是交易合规性不存在问题,频繁的监管也会大大降低平台的用户体验。一条权宜之策可能是在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引入一定资源,入股或者控制一家牌照类机构或者受过审批的交易类机构(比如入股一些偏远地区的金融资产交易所)。 方向四:财富管理 【上榜原因】 1、 中产阶级崛起,50-500万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缺乏对应服务,痛点深刻; 2、 民众普遍缺乏财富教育和投资教育,投顾类产品短时间内将更受欢迎; 【小谭的观点】 1、 自动化资产配置是智能投顾类产品的核心,用户体验是关键竞争力 由于中国的股市存在涨跌停等限制条件和禁止代客炒股等监管政策,目前国内能够落地的智能投顾类产品基本配置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在有限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如何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流动性偏好等自动高效配置资产,将成为智能投顾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由于是机器自动匹配交易,对创业团队的IT能力要求也很高。其次,智能投顾类产品本质上是低频的流量端生意,用户体验对于提升打开频率乃至复投率和留存率都非常关键,比如不设置平台账户的卡到卡交易、按秒计息、签到贴息、T+0实时到账等。 2、 理财师平台的关键在于对理财师本身的粘性 目前理财师平台多为飞单模式,理财师对平台的依赖来源于丰富的SKU和平台渠道返点。由于理财师平台本身的渠道性质,短期内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存在多种产品独家平台销售的情况,因此平台返点很有可能成为理财师粘性的重要来源。 但是紧靠平台返点只会导致无休止的补贴和价格战,未来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于对理财师的培训、展业工具和其他增值服务上,毕竟未来理财师将逐渐从销售驱动转为服务驱动,对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诉求会越来越大。 方向五:供应链金融 【上榜原因】 1、供应链金融专业要求高,传统机构介入不深,有机会弯道超车; 2、市场空间大,竞争不激烈,模式多样,创新空间大 【小谭的观点】 1、行业一定要大,一定要大,一定要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虽然供应链金融创新空间很大,但是其天花板是比较容易估算出来的。比如皮草行业年产值大概150亿左右,其对应的皮草流通行业大概规模在400亿左右,整个行业规模不到600亿(数据来源网络,仅作计算举例使用)。 如果其中形成供应链规模,具有核心企业并具有有效数据增信的可做供应链金融的比例约为1/3,按照年综合利差10%简单计算(应该比这个低一些),整个皮草供应链金融行业的估算最大规模差不多20亿。如果创业企业有幸吃下了整个市场的10%,一年收入也不过2亿元。当然,这个估算中有很多瑕疵,这里只是用简单的逻辑给大家举个例子。 另外,由于供应链金融相对专业,因此跨品类非常难。比如做钢铁供应链金融的很难介入到煤炭领域,做日用品商贸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很难介入到家电领域。 因此,如果想要细分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做到百亿千亿以上,至少要满足三个标准:行业制造本身是千亿万亿规模;最好有对应流通行业,其规模最好是制造本身的倍数以上;行业的“三流”基础设施较好,可改造做供应链金融的转化比例不会太低。 简单讲就是,大制造、大流通、基础好。 2、纯金融团队瓶颈大,最好有核心成员来自核心企业或“三流“企业之一 由于供应链的行业专业性,纯金融背景的团队很难对行业的风险和收益有深刻认识,传统风控模型很难对供应链做合理授信,这也是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必须依靠核心企业或物流企业的配合才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且多为实物质押,并且主要服务于下游供应链的渠道融资或分销融资。 因此,团队核心成员如果有来自核心企业的高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团队识别行业风险和收益,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融资结构的设计上会更有优势,另外,由于其行业内的背景,在逾期催收和抵质押物处置等不良资产方面也会更有帮助。另外,如果团队来自“觅优”、“欧浦智网(002711,股吧)”、“瑞茂通(600180,股吧)”这样的“三流”企业,也是不错的背景。总的来说,就是行业+金融的背景。 3、增信创新和不良资产处置,一个都不能少 传统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足在于对行业的了解太少,主要体现在授信不足和不良资产处置乏力,因此在采集“三流”数据的同时,创业团队应该研发更适合整个供应链的增信产品和处置产品。 比如通过农资站、农机公司等了解种粮大户的经营情况,做到合理授信,并将资金直接提供给合作农资农机公司,做到贷中风险可控,同时将农户土地质押的增信,再通过提高单一村镇集中度等方式将土地转让做好,优化不良资产处置。 4、通用解决方案可能是个好方向 经过14年和15年两年的投资,B2B平台和垂直行业SaaS如雨后春笋,同时现在B2B和SaaS企业普遍遇到旧业务增长乏力,亟需新增长点的情况,因此如果创业团队可以从通用解决方案入手,助B2B平台和SaaS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也将是个具有规模效应的不错的方向。 比如与各种B2B平台合作,结合B2B平台的数据,帮助平台上入住的企业完成授信,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接入更多的B2B平台,这种授信模型的数据维度将更多,更有利于模型的准确性,规模效应明显。 方向六:保险新方向-团险和理赔 【上榜原因】 1、作为三大传统渠道,相比改造较早的个险和几乎无法改造的银保,团险改造逐渐受到创业者和VC的关注; 2、团险由于政策红利(投保人数从5人降至3人)、设计难度低、起量容易等自身性质,更适合创业团队; 3、理赔的痛点已经严重影响整个行业,改造势在必行 【小谭的观点】 1、团险早期项目关键看团队,BD+产品设计团队更合适 团险不如个险的产品设计壁垒那么高,因此与个险不同,单一依靠产品设计能力的团队将面临瓶颈。虽然有团队依靠研究客户群体特征,为企业员工提供定制化产品,并与保险公司合作发行产品,然后通过对接渠道帮助销售,但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在团险领域瓶颈明显。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愿意合作发产品的根本诉求在于有较明确的客户需求并且能顺利销售,只有把用户掌握在手上才是核心。 在BD的过程中,需要抓住中小企业主心理,帮其算明白账,让其明白购买团险带来的对未来的保障和员工满意度,其实是大于购买成本的。 团险早期项目关键还是看团队,强BD可能是必要的团队配置,如果产品设计还有牛人,则将如虎添翼。 2、SaaS+团险切入HR领域,直击决策人,粘性更高 企业采购团险的主要决策部门是HR部门,因此如何让HR傻瓜式的购买团险产品、抓住采购决策人将是团险团队的必修课。从SaaS切入或许是个好途径。比如通过HR SaaS,将符合企业需求的团险产品整合到SaaS中,做到一键购买,再结合保全服务,帮助HR轻松解决续费等难题,这样大大降低了HR决策成本和购买难度,粘性更高。 3、做好理赔的核心是兼顾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权益 由于理赔难的核心在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利益冲突,那么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将成为理赔创业的重点。如果单纯的财通理赔代办模式,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但可以转换思路,比如以投保人权益为核心,同时将理赔服务作为保险公司增值服务的一种,帮助保险公司主打造“快速理赔”的形象,很可能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扩大产品销售。对于保险公司来讲,这是保费的新增和理赔成本增加之间的一种选择。 4、通过系统和服务层面的整合,理赔市场未来可能有更多配套供应链、金融的想象空间 解决好理赔“兼顾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定位之后,理赔的落地可能在于系统层面和服务层面的整合。 比如在车辆事故定损领域,如果能够打通保险公司、修理厂/4S店以及后端供应链,将事故尽量标准化、定损流程模块化,帮助投保人快速定损估值,并帮助维修厂进行阳光配件采购,并打通事故车残值处理,这样既能帮助投保人实现标准化理赔,又能帮助保险公司减少理赔成本。同时,由于能够清楚了解定损理赔过程中每个细节,还可以提供理赔金融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垫付理赔款,提高理赔效率和客户粘性,并赚取超额收益。 再比如,在人伤理赔领域,如果能建立相对标准的人伤定损流程,通过对接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理赔数据电子化并实时同步,同时提供小额速配垫付,并打通残疾康复等后续服务,这样也可以实现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权益保障。但由于保险公司和医疗系统都是相对大而传统的领域,切入难度非常大,其中原因之一是人伤定损太个性化,定损结果难以让保险公司和医疗系统同时认可,或许从相对标准化的团险切入,做企业级服务,是个好方式。 方向七:金融企业服务 【上榜原因】 1、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将更加机构化 2、多数金融业务流程长且痛点多 3、很多细分行业存在整体流程优化改造机会 【小谭的观点】 1、SaaS切交易的模式将更受欢迎 道富银行成功的例子给很多做中后台的服务团队看到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其他领域SaaS类似,金融领域SaaS切交易的模式也将更受欢迎。 a、提供资讯类服务的泛中台业务厂商,很多准备切入交易服务(当然切入交易本身不容易) b、再比如一种比较性感的模式:免费提供账户系统+风控系统+交易系统+营销系统,成功提高机构实施效率,然后收取运维/运营费用,赚取稳定收益覆盖成本,最后抽取产品销售的佣金,赚取超额收益。 2、资产证券化可能是进一步的想象空间 a、通过SaaS切入交易,不少金融服务团队可能考虑的是帮助金融机构对接资金端,帮助其“输血”。 b、打通前中后台之后,前台相当于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数据,变成了资产生产工具,则更大的想象空间可能在于利用资产端积累的资产数据做资产证券化,在帮助机构“输血”的同时更帮助其“造血”,对机构的粘性更强。 3、细分领域改造空间大,机会更多 多数传统金融IT公司聚焦在银行、证券等大行业,很多细分领域,比如小贷、融资租赁、典当等行业都存在改造空间。 a、例如集成从信息采集、信贷审阅/审批、贷中管理、贷后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功能从IPC技术切入小贷行业,变成资产生产工具,同时帮助其资金端,未来可能做资产证券化的生意。 b、再比如,集成典当鉴定、远程协助鉴定、典当出单、绝当品销售等功能,切入典当行业,再通过绝当品回购等方式增加想象空间。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记者获悉,互联网财险业务风险排查也将同时开启。重点排查第三方网络合作平台的经营资质,以及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信贷平台合作业务的相关风险自查。 风险警钟其实已经敲响。业内人士透露称,近期接连出现部分财险公司承保的互联网借款保证保险业务风险事件,险企亟须运用技术手段,加强风险识别,不断提高反欺诈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 重点盯牢互联网平台保证险 从自查工作的阶段性安排来看,互联网财险业务风险排查的时间表与互联网寿险一致,即先自查、后整改,8至10月保监会再进行督导和抽查。自查重点则因财险、寿险的险种特性不一而各有侧重。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从保监会下发至财险公司的相关通知来看,此次针对互联网财险业务的风险自查,重点锁定两个细分领域:互联网财险业务经营资质自查、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信贷平台合作业务的相关风险自查。 第一个自查重点,主要是排查目前财险公司开展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中,是否存在不具备相关资质要求的情况。上述所指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即除保险公司的自营网络平台外,在互联网保险业务活动中,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辅助服务的网络平台。 第二个自查重点,一方面是对互联网信贷平台合法性进行排查,主要是重点排查财险公司开展合作的互联网信贷平台中,是否存在提供增信服务、设立资金池、非法集资等情况;另一方面对互联网信贷平台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风控手段进行完备性排查。 “上述所指的风控手段排查,主要是指重点排查财险公司针对该项业务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业务经营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否有效落实,包括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核是否全面到位、对投保人提供反担保措施的风险是否充分识别等;财险公司是否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才,能够对关键业务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目前仍处在保险责任期限内的互联网金融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情况、风险隐患、应急预案、管控措施等。”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风险案件敲响警钟 互联网保险非面对面交易的特点,使保险公司无法直接观察和了解投保人或保险标的的风险水平,因此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之所以成为排查重点,是因为该险种是当前互联网财险业务的风险易发领域,已有相关风险案件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保险业通过保证保险业务不断介入互联网借贷业务发展,为借款人提供增信服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过,近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发展中相继发生了两起典型赔付事件,凸显出险企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近期,监管部门在行业内部通报了这两起案例及风险启示。互联网借贷平台跑路、停业等风险事件不断涌现,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上述案例暴露出目前财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上存在的四个问题:风控手段单一,对借款人资信审核能力不够,风控手段均单纯依赖于借款人的抵/质押物,而弱化了对借款人资信的全面审核,为借款人违约埋下较大风险隐患;风险识别薄弱,对担保措施的风险估计不足;内控制度宽松,加大业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人才储备不足,无法准确识别关键风险点。 时至今日,互联网财险已走入第六个发展年头,从最初的悄然兴起至今天的百家争鸣,从最初作为传统保险的补充到如今日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其在丰富产品供给、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流程等方面均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 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保险整体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互联网金融开放性、共享性强的特点,也极易导致风险在不同行业之间跨界传导,因此对于保证保险等部分领域暗藏的风险,也须引起足够重视。”业内人士指出,由此可预见,下一步互联网保险监管在继续体现开放性、包容性、适应性等态度的同时,也会强调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并加强对互联网保险业务风险的监测与预警,及时防范化解风险、筑牢防线。 ...
李克强:企业直接融资只占15% 有必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据新华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同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300多名各国企业家代表举行对话会,他指出,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性风险,防止金融市场风险交叉感染,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总的来说,还是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来推进。 李克强指出,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偏高是长期形成的,所以储蓄在中国GDP当中占到一半左右,这也就使得我们企业的杠杆率比较高。我们现在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进市场化的债务重组、破产兼并等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我这里想向大家说的是,1月份-5月份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了6.4%,它表明我们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提升它的效益是有基础和空间。 李克强表示,我们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性风险,防止金融市场风险交叉感染,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总的来说,还是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来推进。像中国经济一样,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某些领域发生短期波动,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要防止出现“井喷式”或“断崖式”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按照市场规则、国际惯例,包括对个别的违约行为依法进行处理,来保持资本市场逐步地发展起来、发达起来,对中国经济起到更重要的支撑作用。 李克强还说,中国会尽自己的努力来维护自身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这本身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还会通过金融改革来发展资本市场,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总体上来说还不够发达,一些市场还不够成熟,资本市场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当中、直接融资在全社会融资当中,占的比重都很小。比如,企业的直接融资只占15%,所以我们有必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麦子金服7周年庆、小牛在线3周年庆、拍拍贷9周年庆、合时代3周年庆……这些接连不断的周年庆都发生在相隔不到两三天里,自5月份以来,整个P2P行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周年庆季”。 在不断趋严的监管和行业大洗牌之下,曾经红火一时的P2P行业于今年开始终于沉寂了下来。 自6月开始,该行业似乎恢复了一些热度,出现了扎堆“周年庆”的情况。6月8日,合拍在线举行了4周年的庆典活动;6月14日,麦子金服又举行了7周年庆典活动;随后一天,6月16日,你我贷也举行了5周年的庆典活动;6月18日,小牛在线举行了3周年的庆典活动;6月21日,拍拍贷又举行了9周年的庆典活动;6月24日,合时代又举行了3周年的庆典活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回顾P2P行业的历史,这个行业的兴起正是源于2013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当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后,瞬间成为国民理财“神器”,让数以千万从来没接触过理财的人萌发了理财意识,同时激活了金融行业的技术与创新,正式开启了国人互联网理财元年。P2P行业,包括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是从那时才真正火起来的。” 事实上,早在2007年6月,中国就成立了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但2007年到2013年6月余额宝出来的六七年里,虽然中国的P2P行业已经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但据记者在网贷之家查询到的数据显示,当时全中国的P2P平台加起来都不到300家。结果在余额宝的热潮的带动下,到那一年年底的时候,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上线的P2P平台的数量就井喷到了近800家。而随后在2014、2015年里更是成倍成倍地疯狂增长。2014年,全国网贷平台便达到了1575家,2015年高达2595家。 网贷财经分析师介绍,除了“出身”的原因外,目前P2P平台们扎堆周年庆也是出于品牌宣传、增加曝光率的考虑。“对于网贷平台来说,这既是一种自我的勉励,也是实现自我曝光增信的过程,尤其是今年来线下理财机构的出事使得网贷行业深受其害,使得不少平台经营比较困难选择停业退出。而且网贷平台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其流量决定了其运营状况,通过周年庆的举行对于平台来说也是种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的过程。” 不少业内人士亦赞同此看法,有一位大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便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周年庆可以借势,营销的惯用手法”。但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坦言,这是为了告诉外界,“我们还活着,并且活得很好”。 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P2P行业正处于“寒冬”之中的困境。数据同样显示,2015年,在行业的平台达到2595家的巅峰后,却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截至目前,全国P2P平台仅有2396家,境况已不能同日而言。 但不过正如寒冬终究会过去一样,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经过大浪淘沙之后,行业会回归健康的轨道上更好地发展,“历史不会倒退,P2P大器可成。” ...
记者获悉的一份“关于加强北京市网贷行业自律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表明,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正式对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下发通知,要求该协会加强对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管,构建网贷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功能,促进本市网贷行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通知”称,针对在京从业的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实现自律管理全覆盖,认真落实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存管等三项措施,建立日常风险监测机制,做好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方案。 不过,从平台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的现状来看,实施进展缓慢。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平台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的要求被坐实。银行存管是投资者账户资金的安全的有效保障,解除了账户余额资金被平台“资金池”化的被动风险。 “因此,有志于长期发展的平台都在积极推进,但推动资金存管的工作,进展却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业内人士如是说。 目前因为行业监管细则尚未出台,对于资金存管的相关细节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家在资金存管方面都是属于谨慎对待的态度。“无论对于银行或是平台,在这件事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探索。而且,各家正在进行中的存管对接模式也是不尽相同。” 业内人士称。 尽管业界希望通过行业协会统一对接,以解决当前银行资金存管进程缓慢的难题,但鉴于各平台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个“整体打包”的想法估计很难实施。 部分银行设一亿资本金高门槛 “通知”强调,加快推进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落实资金存管要求。“通知”表示,支持和推动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个体网络借贷机构的资金存管业务,支持和推动存管通等成熟第三方资金存管平台提供资金存管服务,推动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尽快实现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分离,尽早满足监管要求。 此外,“通知”要求协会加强研究,提出依法合规经营的规范和标准,支持业内诚信合规经营的机构健康发展,警示业内机构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坚守法律和风险底线,加快建设黑白名单等诚信体系。 金联储产品总监赵远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当前资金存管已成为监管部门对于互金平台的指定动作,但现阶段,对于银行而言,更大的担忧或来自于风险,所以银行在选择平台做存管是非常谨慎的。 “对很多平台来说,地方银行存管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准入门槛会更高,银行内部评审准入标准非常严格,不仅需要考察平台的风控能力、内控系统、运营数据等多个指标。” 赵远飞直言。“另外,对于平台本身的股东背景实力上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并会要求平台不低于1亿的实缴注册资本等多项具体条件,这些条件就会把大多数平台都排除在外了。”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表示,对于银行来说,为了能够把控风险,因此在甄选合作平台时非常的谨慎,银行比较热衷于有国资背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背景的大平台,这一门槛就将很多中小平台拦在门外。 唐学庆称,银行会全面衡量企业的风控能力,一旦企业出现跑路、坏账等经营风险,投资者除了去找平台讨回本金,还会将责任转嫁到银行身上,而银行从平台所收费率有限却要承担未知的大几百倍的风险,因此会进行周密考虑与核查。 “而银行在审查合作平台时又非常的严密,比如对平台创始人及股东背景的尽调、平台运营状况、平台实缴资金等,这一系列的考察也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唐学庆认为。“即便签了资金存管协议,但是进行系统对接很有可能要排队等上半年的时间,银行需要开发一套适合单一企业的对接系统,而并非一套系统能适合所有的企业。这也导致很多银行与P2P之间出现了‘只签不用’的现象。” 平台对接时间成本、费用高企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恒丰银行和华兴银行等30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并且共有124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但顺利完成上线的平台数仅有34家。 张俊称,“目前拍拍贷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资金存管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后续的工作还在加紧进行当中,预计会在年底正式上线。” 据广州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e贷联合创始人朱青山透露,目前,广州仅有一家平台落实资金存管业务。此前,小贷吧与华兴银行合作的存管系统已经上线。但其他各家仍在积极推进中。“先行者有先行者的风险。基于对未知领域的担心和忧虑,银行和平台都会顾虑试错成本带来的灾难。” 朱青山如是说。 在首金网副总裁戈矛锐看来,除了注册资本、国资注入和产品模式三大门槛是所有接入存管系统的平台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外,银行存管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亦要比第三方支付要高。 “由于银行存管系统比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存管系统要复杂,所消耗的时间成本要大得多。这也是让一些中小平台对银行存管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这二者中任何一项对于利润逐渐透明的中小平台来讲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戈矛锐称。“可以说,能够完全对接银行存管系统也是对中小平台标的公开信息、平台技术系统和合规性的一次考验。在监管条例没有明确出台的情况下,更多的平台选择观望态度也是对成本的一种考量。” 赵远飞表示,“很多平台没有清结算系统和对账系统,在系统的账务管理上不够严谨,而银行在此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互金平台要接入银行存管系统,本身也会面临很大的系统改造难度,增加投入成本。” 此外,网贷财经分析师认为,已签约的平台也需要排队进行系统对接。“从实际操作来看,银行和平台技术对接的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是前期银行对P2P系统开发和用户体验不熟悉的原因,开发搭建资金存管系统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人才。” 刘丰表示,目前,监管部门没有明确界定资金存管实施路径,行业也是在摸索中前进。这其中,既有平台和银行直接对接的模式,也有引入第三方支付现成解决方案接入银行存管的模式。但直接对接银行的模式技术要求高、周期长,有的平台积极尝试,花费了数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平台与银行直接对接,银行需要单独开发系统和接口,人财物要求高,投入和产出短期看可能是倒挂。” 刘丰直言。“平台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与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对接,工作量较大;同时,P2P平台本身处于投入阶段,银行存管会大大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 ...
近日,随着央行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国相继展开,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已经表态收紧P2P接口业务。 记者从民生银行获悉,为响应央行对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号召,该行近期对支付接口管理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 规范要求,第一,对于仅支持特定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以及风险较高、依托于客户委托协议的代扣通道,禁止开放给P2P公司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将上述通道提供给P2P公司的,要求其限时关闭。 第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公司提供民生银行网关接口的行为,各分行深入调研,开展风险分析与排查,充分评估风险,审慎开展合作。 第三,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民生银行支付接口(含快捷、代扣、网关)转接其他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要求其限期整改。 民生银行在规范中强调,此次接口业务的收紧,并非要与P2P行业一刀两断,而是“强化内控管理、排查风险、规范开展业务”。该行与P2P资金托管业务仍在开展中,对信誉好、规模大的P2P公司,可继续保留网关支付接口。在后续与P2P行业合作方面,仍会坚持对合法合规业务予以保护和支持,但对违法违规行为则予以坚决打击的原则。 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发展至今,累计曝出1263家问题平台,其中2015年网贷行业共曝出896家问题平台,占历史累计数量的70.94%,是2014年的3.26倍。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矛头直指跑路频发的P2P行业。在此背景下,已经有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出手。 今年1月22日,农行发布《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要求各直属分行电子银行部等立即关闭全部涉及P2P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接口。农行文件显示,“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客户群体及资金损失金额较大,引起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我行声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度被暂停的农行对P2P平台支付接口已经恢复,但农行随即表态,该行还未恢复对P2P平台的支付接口,上述平台使用的是农业银行提供给银联的支付通道。 继农行之后,今年2月,招行也收紧了P2P平台接口。深圳P2P平台信融财富官网宣布,“接到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招商银行支付接口将进行升级调整,自2月5日起,该平台的招商银行充值通道(包括网关支付与无网银支付)将暂时关闭,充值通道关闭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提现,请招行卡用户在充值时选用其它银行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
一家P2P平台公告,将民生银行与P2P的合作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6月28日,民生银行方面回应称,近期的确对支付接口管理进行了规范。其中,“对于仅支持特定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以及风险较高、依托于客户委托协议的代扣通道,禁止开放给P2P公司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将上述通道提供给P2P公司的,要求其限时关闭。”其还表示,“这主要为响应央行对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号召,逐步排查、梳理风险,避免给储户带来损失。” 日前,P2P平台民民贷发布公告称,接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紧急通知,民生银行将于6月27日~29日关停所有P2P充值渠道,暂不支持网银充值业务。 同时,记者注意到,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公司提供民生银行网关接口的行为,民生银行表示,“各分行深入调研,开展风险分析与排查,充分评估风险,审慎开展合作。”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民生银行支付接口(含快捷、代扣、网关)转接其他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则要求限期整改。 “此举旨在强化内控管理、排查风险、规范开展业务,并非我行与P2P行业一刀两断的信号。”民生银行方面表示。 一家P2P平台CEO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多数银行对于关闭接口的态度一直是有选择性的,都不会一刀切,对于规模较大的P2P平台,银行关闭其接口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 此外,民生银行还进一步指出,该行与P2P资金托管业务仍在开展中,对信誉好、规模大的P2P公司,可继续保留该行网关支付接口。在后续与P2P行业的合作方面,该行将仍坚持对合法合规业务予以保护支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的原则。 ...
民生银行收紧P2P接口业务,并非“一刀两断”,资金托管仍在开展中 近日,随着央行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国相继展开,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已经表态收紧P2P接口业务。 记者从民生银行获悉,为响应央行对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号召,该行近期对支付接口管理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 规范要求,第一,对于仅支持特定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以及风险较高、依托于客户委托协议的代扣通道,禁止开放给P2P公司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将上述通道提供给P2P公司的,要求其限时关闭。 第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公司提供民生银行网关接口的行为,各分行深入调研,开展风险分析与排查,充分评估风险,审慎开展合作。 第三,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民生银行支付接口(含快捷、代扣、网关)转接其他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要求其限期整改。 民生银行在规范中强调,此次接口业务的收紧,并非要与P2P行业一刀两断,而是“强化内控管理、排查风险、规范开展业务”。该行与P2P资金托管业务仍在开展中,对信誉好、规模大的P2P公司,可继续保留网关支付接口。在后续与P2P行业合作方面,仍会坚持对合法合规业务予以保护和支持,但对违法违规行为则予以坚决打击的原则。 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发展至今,累计曝出1263家问题平台,其中2015年网贷行业共曝出896家问题平台,占历史累计数量的70.94%,是2014年的3.26倍。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矛头直指跑路频发的P2P行业。在此背景下,已经有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出手。 今年1月22日,农行发布《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要求各直属分行电子银行部等立即关闭全部涉及P2P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接口。农行文件显示,“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客户群体及资金损失金额较大,引起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我行声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度被暂停的农行对P2P平台支付接口已经恢复,但农行随即表态,该行还未恢复对P2P平台的支付接口,上述平台使用的是农业银行提供给银联的支付通道。 继农行之后,今年2月,招行也收紧了P2P平台接口。深圳P2P平台信融财富官网宣布,“接到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招商银行支付接口将进行升级调整,自2月5日起,该平台的招商银行充值通道(包括网关支付与无网银支付)将暂时关闭,充值通道关闭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提现,请招行卡用户在充值时选用其它银行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
四川老牌网贷平台四达投资在遭遇兑付危机后,团贷网和微贷网对其债权资产表露出了接盘兴趣,但在具体的接收条件上双方观点不一,对其债权资产的接收仍停滞不前。 据了解微贷网方面人士对记者表示,“微贷网已经向四达投资抛出橄榄枝,接下来看四达投资如何选择。”而团贷网方面也对记者,“公司四川区的负责人已经介入,有关细节还在洽谈中”。 由投资人组成的四达投资投监会方面对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2.2%比例的回款,回款来源是陆续到期的借款项目,同时四达投资的催收团队也在全力追讨回款。 接盘存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四达投资运营方为宜宾四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2月成立上线,截至2016年6月8日,四达投资平台累计交易额17.5亿元,目前尚未兑付投资人待收2.3亿元。 据四达投资官网数据,四达投资的平均利率为17.83%,待收投资人数5051人,人均待收金额5.8万元。该平台的借款标数为18142个,借款人数16632人,人均借款金额约为10万元,其中,有待还的借款人数3914人,人均待还金额约7.5万元。 记者统计四达投资官网项目发现,四达投资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转型车贷业务。目前平台以车贷业务为主,同时有少部分房贷、红木贷、企业贷等业务,在四川省内多个地区有线下门店。 根据四达投资投监会人士表示,造成此次四达投资兑付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此前的红木贷和企业贷,以及少量车辆抵押贷的借款逾期,造成平台资金流紧张,投资人集中兑付导致平台资金断裂。 在四达投资曝出提现困难后,车贷平台微贷网表示有收购四达投资车贷业务兴趣。不过,双方仍在就收购条件进行洽谈。 四达投资负责人何健曾公开表示,双方分歧主要在于微贷网愿意接收四达投资车贷资产的逐个转押,但是对于四达投资其余的门店业务,不愿接收。而四达投资方面则希望能够将四达投资的业务整体打包出售。 上述了解微贷网的人士表示,“微贷网是专业做车贷的,只对车贷业务熟悉,所以接盘熟悉的部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部分,接收后也会面临运营和处置问题,考虑到对四达投资的门店客户不了解,催收和运营难度较大,基于以上原因考虑,只选择接盘车贷业务”。 四达投资投监会方面对记者表示,“此次兑付问题,主要由此前遗留的红木贷和企业借款为主。相对来说,车贷资产仍是这些资产中的优质资产,可以理解收购方希望收购优质资产。” 据记者了解,四达投资、投监会以及微贷网三方于6月25日再次进行协商,最后确定是否接收。 微贷网官网显示,其2011年8月8日正式上线运营,主要从事汽车抵押借贷业务,总部位于杭州。截止到2016年5月,微贷网累计交易金额突破330亿元。 广州平台团贷网也表示有意愿接收四达投资部分债权。团贷网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商议的关键阶段,公司在四川地区的负责人已经介入,具体细节仍在洽谈中。 对于接收原因,团贷网方面对记者表示,团贷网在四川片区有独立风控中心和贷后处置中心,目前团贷网在四川片区差不多有10个分公司左右,成都、宜宾、自贡、达州等。“在这之前的一两个月,我们四川地区的负责人说已经有很多四达投资的借款人在和我们的同事对接,办理借款的手续,这次我们有意接盘,主要是,第一保护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第二是拿到优质的债权,他们只是流动性出现问题,对我们是有利的,增加我们优质的业务和债权,这是双方利益的共享。” 面临更多处置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出售四达投资的债权资产问题,由投资人组成的投监会方面也有不同意见。 此前有媒体报道,投监会希望尽快让投资人回款,不仅是转押质押车,还希望能连带门店整体打包出售。但也有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微贷网愿意接收车贷资产可以理解,也希望四达可以尽快出售一部分,能处理的早日处理。” 何健曾公开表示,“愿与更多有意向的平台沟通。”并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微贷不愿意接收门店,四达投资更倾向于自行处置车贷资产。” 与其他类资产相比,业内普遍认为,车贷资产处置较为灵活方便。 在不久之前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汽车金融报告》显示,2015年车贷行业成交额达到909亿元,共为126万人完成融资,平均每人次融资7.2万元。车贷作为网络借贷细分领域较为成熟的资产,凭借着资产处置灵活、单笔融资金额较低、融资时间短等特点在资金端受到热捧。P2P车贷人均投资为4.97万,是网贷行业投资的1.3倍。 四达投资面临更多的处置难题。 四达投资在出现投资人提现危机后,其催收部门一直在追讨逾期欠款,处置部分资产。 投监会人士表示,自6月8日至今已经完成两次还款,共计还款比例为2.2%,资金来源为四达投资自有催收部门对逾期借款的追讨。 根据四达投资官网公布的“四达投资宜宾店逾期借款人信息公示”显示,逾期借款人借款日期分布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之间。其中,个人借款、企业借款、抵押车贷较多,借款金额在几万元至100多万元之间,还有在2012年借款至今未归还的个人信用借款。 对于四达投资出现提现危机后,自行追讨欠款和出售资产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此方式对行业有积极意义。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优质资产难寻的情况下,大平台借势获得良性资产,小平台投资人最终拿回投资款,也是双赢局面。但在接收过程中,资产质量是核心,接收平台在接收之前,也要经过风险评估核查,被接收平台的资产质量成为是否会被接纳,以及接纳时的双方议价的关键因素。 近日,业内人士也公开表示:“2016年网贷资本市场之路越来越清晰,预计会出现更多并购、借壳上市,甚至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