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将作为中长期私募业务监管的重要举措,有望从部际间层面酝酿与起草制定。 在证监会对多项私募业务的监管规则完成制定后,来自更高层面的私募监管标准正加速构建。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下称《私募管理条例》)将作为中长期私募业务监管的重要举措,有望从部际间层面酝酿与起草制定。这一举措将大概率同当前证监会层面所建立的统一的私募资管业务规则体系相呼应,共同成为构筑私募监管框架的基石。 之所以在更高的部际层面出台有关私募业务的监管规则,与当下金融分业监管形成私募业务标准不统一所带来的套利现象频出、监管成本抬升有关。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在既定的分业监管格局下,通过多部委联合发文的形式来统一私募行业监管规则,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其他金融部门所管辖产品仍难于统一在证监体系内管理,另一方面,游离于监管部门外的类私募活动也存在不小的治理难度。 更高层面酝酿条例 在当前制度的基础上,推动一步上位法的出台,或许成为了当前完善私募行业治理的一项长期预期。 记者日前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作为私募领域的长期监管措施,国务院部际间正酝酿推动出台《私募管理条例》,对包括私募产品在内的私募基金活动进行更高层面的统一管理。 “条例从法律层级来说要比《办法》、《规定》更高,比如《证券公司管理条例》就是从国务院层面,而不是证监会层面立法的,”中银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认为,“之前证监会和协会层面已有了关于私募基金的办法,但条例如果出炉,将作为更高的上位法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的出台预期已被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及,其提出“推动完善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推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 分析人士认为,和以往对私募基金的狭义定义有所差别,在多部委的参与制定下,此次私募基金的条例有可能将带有私募属性的金融产品统一划至私募基金管辖。 征兆之一是,此前证监会颁布的新八条底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将机构资管业务确定为私募业务,并将“私募”加入了规定文件名称中。 “在新八条底线中明确为"私募资管业务",是为了强调资管业务也属于私募业务的一部分,对其监管在私募框架内进行,但监管要严于普通的契约型私募,”一位接近基金业协会的基金子公司高管认为,“《私募管理条例》可能就会这样,把私募的内涵外延进行框定,从而确定监管范围。” 标准各异待统一 而私募概念向金融产品领域涵盖,也被视为《私募管理条例》需要在更高层面推动出台的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管理条例》有可能将私募基金的监管从当前的三类私募(公司型、契约型、合伙型)进一步延伸至契约型私募中的持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金融产品中,这是因为,不同监管部门的所辖私募类产品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带有私募性质的金融产品,除证监会所辖的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及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期货资管计划外,还包括并不限于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对多”保险资管计划、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门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及部分区域金交所依据地方批文擅自发行的私募产品。 虽然上述产品均有禁止公开募集等要求,但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投资范围、管理方式、杠杆率等细节上,多部委下辖不同产品标准也各有千秋,这一现象也衍生了金融机构间产品嵌套和套利,并引起了监管关注。 “不同标准下,机构肯定都会寻找管制最松、成本最低的通道作为嵌套出口,这是市场逐利带来的,”网贷财经分析师认为,“私募办法能否将其他类私募产品也划入整个私募监管体系,要看分业监管下能否通过协调模式实现统一监管的效果。” 事实上,不同监管部门下的同类金融活动场所,遵循不同标准的漏洞正被逐渐修补。除私募业务外,此前长期处于分割状态的债券市场准入标准也在逐渐靠拢。国务院也提出,不同信用债市场要在“分类趋同”的原则下,推动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 “目前更高层面正在针对这种金融"划江而治"采取一些措施,私募业务的统一监管和交易商协会与交易所市场债券标准的统一,有着一定程度的共性,”华中一家券商固收人士坦言,“因为在金融体制做得比较大的机构调整是有比较大的阻力的,但一些混业活动上先把监管标准靠近可能会是第一步。” 打破地盘困境猜想 虽然针对跨业的私募产品套利现象,有望通过部际间的条例出台予以弥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分业监管体制带来的地盘问题仍将在较大程度上对实质性的统一监管带来难度。 “这是地盘问题,也是一个现阶段形成的利益博弈问题。即便不同的私募产品在监管标准上趋同了,但监管主体、执行路径的不一样,比如信托在银监备案,而私募则在证监(实为基金业协会)备案。”中融信托一位高级信托经理坦言。 关于私募监管如何实现统一的一个猜想是,新监管标准建立后,可敦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私募产品,全部归统到现有的私募基金备案体系中;正如目前部分投顾类阳光私募,其载体体现虽然为集合信托,但同样也在基金业协会的私募登记系统进行了备案。 但如此一来,信托等其他产品既有备案体系的存在,又容易造成制度上的强制双重备案问题。 “私募基金备案体系由证监会、基金业协会负责,而诸如信托产品、保险资管等则在各自对口监管部门有独立的备案体系,如果都要在协会再备案一次,那无异于重复建设。”灯卓投资董事姚剑锋认为。 另一思路则是,不同金融监管部门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共建新的私募资管业务监管共享平台,尝试私募产品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混业资管下监管信息的进一步对称与协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构想更具有可操作性,不过第一步仍要实现各类私募产品标准的趋同。 “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博弈,”前述基金子公司高管认为,“目前第一步要做的仍是将不同类型私募产品的标准拉近,在同一个更大的框架下开展业务,这也是目前最易达成的目标;要想实现实质上的统一监管,可能仍需要依靠于金融体制和监管组织架构的调整来予以配合。” ...
昨日,限制提现的上海平台国诚金融公布了提现方案。根据该方案,国诚金融官方已将用户的所有提现申请取消,投资人只有投标或续投才能获得投资金额10%的提现额度,提现申请按T+1规则支付。这其中也包括投资人已到期回款的资金,用户仍需进行投标。 国诚金融对可投标的也做了限制,投资的标的仅限投资官方散标及官方债权转让标,购买其他投资人的债权转让不能获得相应的提现额度。 国诚金融官网公告截图 此外,平台产品定期宝已暂停,活期宝将被关闭,活期宝的资金则转入个人账户可用余额;红包与自动投标也都被暂停使用。 国诚金融强调,该方案只是一个过渡期方案,在现金流趋于好转时会增加提现额度,回归正常提现规则。同时,公司大股东也考虑在处理好原始股东关系、平台趋于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进行增资。 国诚金融隶属上海国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26日上线运营,刚刚运营满3年。截至发稿时间,成交金额超52亿元,号称有500万元风险备用金,昨日仍有417万元成交额,投资人数达18.34万人。 此前,受国阳财富1.9亿元兑付危机的影响,国诚金融称遭受投资人挤兑。国阳财富董事长温征是国诚金融的三大联合创始人之一,占有40%股份。国诚金融在9月20日晚间发布了《致所有投资人的紧急公开信》,公开信中称因短期内难以抵挡大规模的挤兑提现,公司决定启动紧急临时应对方案,即限制9月14日零点后的提现申请。 ...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恒丰银行即将放弃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已上线存管系统的平台,可能在3个月内清退,包括已经上线和没上线的。记者随即通过电话、邮箱等方式与恒丰银行相关人员联系,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对方回复。 随后记者从接近恒丰银行人士处证实了这个消息:“恒丰银行受到内外双边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存管业务暂停,此前负责此项业务的管理人员、对接人均已不再分管这块业务。若无其他变故,就目前来看,所有提交给恒丰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下架,存量已上线的客户也将在3个月内被清退。” 同时,几名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人员也告诉记者,的确有听到相关消息,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楚。 业内人士认为,恒丰银行放弃资金存管业务或许是出于对当前监管政策的考虑。8月中旬,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就银行对接P2P资金存管业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指引》中最具“杀伤力”之处,是提出“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联合存管模式不受监管认可。 据了解,目前银行与P2P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具体来说,银行直连就是P2P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平台在银行建有“存管专用账户”;直接存管则有两套账户体系,一类是平台在银行开设的存管账户,一类是投资人在存管银行的个人账户;而联合存管一般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或P2P网贷平台在存管银行开设存管账户,由银行监管资金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则负责技术辅助等。这种存管模式下,银行一般不会为投资人开设个人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恒丰银行正是凭借“联合资金存管”的模式在互金平台资金存管中得以广泛布局。 早在2015年,恒丰银行就与汇付天下达成合作,打造了联合资金托管模式,以对接汇付天下原托管的900多家网贷平台。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共有近300家网贷平台向该行提交了存管业务申请。经过审核,该行与52家网贷平台签订《资金存管合作协议》,开立对公账户61个。其中,20余家网贷平台已经上线存管系统。2016年5月末时点活期存款余额9亿元,当月日均活期存款7亿元,已经确认的存管服务费收入近2000万元,其中入账收入超1000万元。 如果此次恒丰银行推出存管市场,汇付天下的相关业务将受到重要影响。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面对之前的互金存管新规,“恒丰模式”在政策上或已被直接踢出局,未来要转型做直接存管要么退出。 从这点来看,恒丰银行放弃P2P资金存管业务的消息也确在情理之中。毫无疑问,如果恒丰银行放弃此项业务,已上线存管系统的20余家网贷平台将遭受不小的冲击。不过,与恒丰银行合作的几家P2P平台告诉记者,目前一切正常,暂未收到相关消息。“应该是停止了与新客户的对接,已经签约的应该不会有变化。”某P2P平台内部人员说。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丢掉一块“肥肉”可不容易,况且恒丰银行也可以选择走直接存管模式,没必要全部砍掉。恒丰目前或许正处在一种内部博弈的状态,究竟结果如何,拭目以待。...
由于主动基金面临的工具自觉性不足、投资风格漂移、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绩优基金稀缺、风格同质化等问题,让公募FOF在配置主动基金时“知易行难”。 作为公募FOF(基金中基金)配置的底层资产,被动型基金固然能带来风格清晰、损益明确的市场平均收益,但相对被动型基金,一些主动基金的长期业绩要更为优异,这也成为公募FOF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主动基金面临的工具自觉性不足、投资风格漂移、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绩优基金稀缺、风格同质化等问题,也让公募FOF在具体配置主动基金时“知易行难”。 主动基金缺乏工具自觉性 公募FOF在投资管理上分为两层:一层是公募FOF把基金作为投资对象,一层是基金再把股票、债券等终端产品作为投资对象。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认为,要做资产配置的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公募FOF和基金配置的对象是稳定的,二是公募FOF和基金组合的两个分层是清晰的。 该人士称,“定制风险是公募FOF管理的核心目标,也是资产配置的目标,基金经过一层管理后,风险收益特征有可能相对稳定,而且分层做得相对清晰,这使得定制风险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加上资产配置的体系、方法和工具,才能把资产配置体系成功运转起来。” 然而,在该人士看来,主动基金缺乏工具性产品自觉性是它作为公募FOF底层资产配置的重要缺陷。 该人士分析,在我国的理财环境中,公募基金产品的生产者担负着双重职责——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理财行为的承担者,理财市场中间层的缺乏倒逼产品端要考虑理财端的问题。因此,我们的主动基金并不是作为纯粹的工具性产品而存在,更多是考虑终端客户的感受,这或许是主动产品工具化特征不突出的重要原因。 该人士建议,公募的主动产品在工具化层面更突出一些,在产品前端多一些单因子策略或风格策略稳定的基金,这样,在资产配置层面才能构建起清晰的风格和策略模型。 主动基金风格漂移现象普遍 主动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则是行业关注的另一问题。沪上一位公募FOF机构人士称,公募FOF在主动基金的选择层面更加困难,因为存在风格漂移的问题。如果权益类基金经理只投看得懂的股票,那么,公募FOF的投资经理也要求只投看得懂的基金,要对基金的风格和实操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标识,才能让它在底层资产中发挥配置价值。 该人士称,“有些风格轮动的主动基金在投资风格上像‘变色龙’,今天是成长型的,明天成了价值型,后面又去试验量化投资,市场不好了,又去做保本策略,这种风格漂移的基金是不能要的。我们做基金尽调时,追求风格非常稳定的产品,要么坚持价值投资,要么坚持中小盘投资,风格的稳定也能保证底层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可控。” 为了规避这种风格漂移现象,该人士称,需要时时关注主动基金的持仓状况、波动率、规模、流动性、风险收益以及管理人的特征等,保证底层资产的风格稳定。 基金经理更换频繁 绩优基金经理更稀缺 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也会导致基金风格的转换。而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流失私募也使得具有较长投资经验和业绩骄人的绩优基金经理日益稀缺,这为未来公募FOF进行主动基金投资造成困难。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2726只(A、C份额分别计算)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均管理年限为1.52年,其中,任职不足2年的基金经理为64.43%,这也意味着超六成的基金经理在任职期限上相对较短。 北京一位公募FOF负责人表示,主动基金的风格会带有基金经理的风格,基金经理更换也会导致基金产品风格的变动。如果多数基金经理任职在2年以下,其实很多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市和震荡市周期,在投资风格上还是不稳定的。 该公募FOF负责人称,由于我国基金经理相对变动频繁,而且整体偏年轻,投资风格不成熟,因此,要做主动FOF需要建立对基金经理的动态跟踪机制和风格分类机制等。 此外,由于我国市场变化太快,即便是同一个基金经理,在应对不同市场切换时,主动基金业绩的短期化现象也比较突出,这也增加了它作为FOF底层资产的难度。 上述公募FOF负责人称,“可能有的主动产品今年业绩排名前十,第二年就排名垫底,这种现象在公募业屡见不鲜,市场风格的转换对同一个基金经理的影响都这么复杂,如果难以定义产品风险和风格,产品业绩的短期化也会给配置带来风险。” 沪上上述公募FOF机构人士也表示,优质的基金管理人是市场的稀缺资源,在主动基金的选择上就必须做出取舍,放弃寻找“万能基金经理”的幻想,公募FOF管理人应承担资产配置的职能,弥补主动基金的市场缺陷。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募FOF推出后或将对主动基金中的混合型基金形成“替代效应”。 北京上述公募FOF负责人称,在FOF之前,混合型基金通过行业轮动、资产轮动等策略来实现资产配置的功能,公募FOF的推出将以基金组合的方式,而非具体股票、债券、货币等直接投资标的来实现资产配置的路径,这或许将对混合型基金形成替代,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中这一同质化最严重的现象将得到改观。 ...
现在电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高端奢侈品该如何利用电商方式卖却并没有发现特别的套路。走限时特卖?似乎有损声誉。走线上旗舰店?销量很难拉上去。今天跟您介绍的这个万表网或许可以给您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万表网,是一家专注于代理销售欧洲名表的网站,而且所销售的腕表主要为独立制表品牌,也有劳力士、斯沃琪集团等大众品牌。 关于网上卖名表,大家关心就两点:一是欧洲传统品牌名表,的确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底蕴和历史,上百年所形成的贵族气质和格调,随便拿出来都是鹤立鸡群的效应。二是在国内,绝大部分网友的确有消费力,但是不懂表,也不会随便在网上买表。 万表网战略举措都是围绕解决网友的“痛点”和需求展开的。 不懂表?万表网有“万表世界”进行真正名牌腕表的科普,这就等于为欧洲名牌万表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能够在里面找到各种资讯、分享和常识。 要买表?万表网就是一个提供多种线上选择购买以及线下售后服务的一站式电商平台,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一次在屏幕面前接触到整个中高端手表行业上下游的全线资源,获得咨询、比较、下单、售后等全套支持。 买表要买得更妥当安全?万表网有“万表o2o联盟”,在线下的实体店也能得到线上的各种优惠和服务。与传统的钟表商形成了鲜明的区隔。万表网“搭台唱戏”这部分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这三大点,全部切中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剩下的攻关点就非常明白了:怎么“吆喝卖票”才能吸引网友进来? 大多数电商选择的营销策略基本都是“淘宝直通车”、“满1000送100”或者限时促销秒杀等方法,不过,这对名表而言并不适用。 消费者之所以喜欢名表,是因为名表象征着贵族,保值,而不是“挥泪大贱卖”。所以,万表网的做法,就是“新瓶里装旧酒”——首先用互联网的包装和玩法先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才逐步进行“渗透”,赢得他们的青睐,最终形成“万表网卖正品名表”的美誉认知。 线上:名表免费试用,引爆网络社交圈,品牌如雷贯耳 万表网趁成立三周年庆典之际,举办了一个“粉丝节送万表”的网上抽奖活动,不玩秒杀,不搞大减价,直接就是送表,而且是一口气送出10000只货真价实的名牌手表,这个活动一下子就把气势给亮出来——既然大家都想万表网实力如何,那么就先给大家秀一下作为16个欧洲品牌名表国内独家代理的气魄吧。而且通过社交网站举办送表活动,马上吸引了大量年轻一代的网友参加。而且这么一送,中奖的网友就立马进行开箱“晒”表、试用分享等一系列自发口碑传播。一下子,无需做广告,没有亏本卖,知道万表网的消费者却像滚雪球那样迅速增加。 线下:送高尔夫门票圆年轻人“贵族”梦想,树立高大上品牌形象 这边厢线上“送万表”热火朝天,那边厢线下活动则是范儿十足——当不少企业线下活动依然围绕唱歌跳舞,送演唱会球赛门票之际,万表网已经直接为注册会员送上高尔夫球赛的参赛资格。这个卡位非常精准,一下子就切中了国人对高端贵族生活和文化的向往——如果说老一辈对贵族情调的理想是“住洋楼养番狗”的话,那么年轻一代则更认同贵族情调是“玩名表,开豪车,打高球”。通过直接为会员提供这样一个梦想中的生活平台,万表网迅速在年轻一代心目中树立起高端形象,引导大量有消费能力的网友注册,从此关注起万表网的一举一动。 做行业论坛:获名表厂商支持,群众仰望,品牌形象更上一层楼 在顺利完成线上线下的双重引导和铺垫后,万表网趁势举办了“名表圈风云对话”论坛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的名表品牌商直接上台支持万表网,让线上线下被吸引过来的网友获得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万表网就是欧洲名表国内总代理。至此,所有的铺垫最终揭晓,整个过程犹如精确制导武器,每一步都切中网友从认知到认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需求。 万表网:卖名表背后的商业模式 回顾整个过程,就是万表网的精心策划的品牌营销,它是不断为广大网友提供着一个理想中的贵族生活和文化体验。无论是送万表的社交分享传播,还是打高球的会员资格,又或“万表世界”的名表知识推广,万表网都在潜移默化地描绘着无数人幻想的“格调生活”。 靠谱众投 kp899.com: 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今年以来,定开基金迎来新的风口,成为市场新宠。 2016年前三个季度,已有91只定开基金成立,而2015年全年仅成立44只。 此外,证监会网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70多只在审的定开基金在等待最终决定。 “今年以来定期开放类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究其原因,一是今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下行,债券市场牛市继续,定开基金高杠杆特征能为其在牛市中带来较好收益;另一方面,在今年股市熔断之后,对低风险理财需求旺盛,定开债基包括9个月、1年、18月、2年、3年等期限,一定程度上弥合银行短期理财的期限,也因此受到市场的认可。”9月28日,南方稳利1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李璇告诉记者。 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也表示,“相信未来定开基金将持续受到市场‘热捧’。” “定开”井喷 “今年‘定期开放’这个主题很火,也是我们的主打品种。”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定开基金,华夏恒利定开基金经理柳万军介绍:“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定开投资者按投资标的划分可以分成:债券型、混合型、另类投资型和国际(QDII)基金。” 来自华夏基金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截至上周末(9月23日)已有91只定开基金成立,合计份额达到1459.73亿份,而2015年全年仅成立44只,份额合计612.02亿份。 在今年新发的定开基金中,以定开债基居多,数量占比66%(60只/91只),份额占比83%(1201.15亿份/1459.73亿份)。 值得一提的是,定开债基(60只,合计1201.15亿份)在同期发行的债券基金(214只,合计2211亿份)中也占据了半壁江山,远超股票型基金(48只,合计289亿份)。 柳万军告诉记者,定开债基发行火热跟市场避险情绪相对提升有关。“2015年下半年以来股市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对低风险理财需求旺盛。”柳万军说。 而封闭式运作提高了定开债收益。李璇表示,“由于封闭期内没有流动性压力,能更加灵活的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久期,也可以选择部分信用风险可控但流动性较弱的高收益债券,或投资价值暂时被低估的中长期品种,以获得流动性溢价。同时,定开基金的封闭式运作也避免了新进入资金对老持有人收益的摊薄,资产规模的稳定有利于基金经理更好地贯彻投资策略,必要时可以不保留现金仓位,可追求更高收益。” 此外,杠杆在提高定开债收益中也起了关键作用。“牛市里加大杠杆也是提高收益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2014年颁布的《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开放式基金的杠杆率不得超过140%,封闭运作基金的杠杆率最高可达200%。”柳万军介绍。 封闭运作和杠杆,让定开债和普通债拉开了差距。截至9月23号,定开债型基表现突出,收益率达到2.93%,同期全市场债券基金平均收益1.19%,高出1.74个百分点 事实上,今年以来整体上定开基金表现良好,截至9月23日,按规模加权平均收益2.52%,而同期的股票基金的加权平均收益为-11.08%。 而除定开QDII型基金外,其余定开基金类型均高于同期市场平均水平;定开混合基金收益0.43%,同样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7.24%)。 值得注意的是,高收益打新也为部分定开基金贡献了收益。“定开债通过参与不同类别大类资产获得投资收益。对于能配置权益类仓位的定开债基,可以通过打新股增强收益。参与打新股需要配置约5000万股票底仓,底仓主要配置低估值、高分红的股票,向下的波动有限。按今年以来的新股涨幅和中签率测算,对于5个亿的基金,大约贡献3%的打新收益。”招商稳祥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康晶告诉记者。 机构青睐 定开债火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委外资金的推波助澜。“委外资金大举进入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大多倾向更为稳健的固定收益产品。而定开债基分为大多为1年、半年定期开放,一定程度上为了匹配银行短期理财的期限。”柳万军表示。 按照封闭期时间长度还可以分为6月定开、一年定开等,封闭期限从最短的3月到最长的七年不等,市场产品主要以一年定开居多,占比超过一半。 柳万军表示,“散户主要投向一年定开和18个月定开,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在60%左右;而机构投资可能出于资金用途与预期收益不同的考虑,在短封闭期和长封闭期类型中占比较高,6月定开中机构投资者占比在90%左右,24月定开中占比在80%左右。” 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除QDII定开基金之外(QDII只在今年成立了3只,且持有人数据尚未公布),整体来看,定开基金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略高于机构投资者,但是相较于2015年半年,个人占比大幅下降,从71.8%下滑至54.7%,反之,机构占比显著提高,从28.2%提高至45.3%,体现委外资金增持的特点。 分类来看,机构投资者在定开债券基金中持有比例提高最快,从28.90%提高到48.5%;而在混合型与另类投资型基金中,则是个人持有比例占比最高,分别为73.4%和75.3%。 上述数据说明,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定开债基金受到了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欢迎。 对此,衷亚成表示:“定开债基规模与银行委外规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对于委外大户银行而言,其对于流动性管理需求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因而银行有资格、有条件也有动力与公募定制相关策略的基金,自然地,申赎规则也是依据银行的现实需求而量身定做的。” ...
银监会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再加码。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披露,银监会已下发文件,将通过完善投贷联动机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并购贷款等方式为创业企业给予支持。其中,银监会还提出鼓励信托公司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为创业企业提供综合化、个性化金融投融资服务。 银监会表示,鼓励信托公司遵循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充分利用信托公司固有资金和信托资金均可用于债权融资和股权投资的制度优势,加大产品与业务创新力度,在支持创业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研究制订《信托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支持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子公司,鼓励其开展对创业企业的综合投融资业务;支持具有集团背景和已开展创业企业投融资业务的信托公司先行试点,推动投贷联动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等。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价值偏瘦型的项目和丰满型项目的判断,之所以有此话题,是因为在研究很多细分领域的样本公司时,发现同样是切入的一个用户和客户群体,同样是在一个细分领域,但是最终在成长起来后,每个公司的身材缺截然不同,有的公司成为了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有的却成为了濒临淘汰的羸弱选手。 为什么在方向和客户群体选择基本差不多的前提下,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些项目在选择用户和判断用户需求时,选取的角度不一样,导致后来项目的成长性也不一样,有的再和用户的成长中,从用户身上不断发生着深层的价值挖掘,有的却在完成了初始的价值挖掘后,就成了一个贫瘠的矿藏,很快失去了价值的再次挖掘,原有的用户也开始流失,资本对其价值也不断在衰减。 那么发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商业本质? 之所以出现一个项目或者公司出现资本对其价值判断的不同,之所以有的项目大家认为是富矿,有的觉得是贫瘠矿,核心是公司或者项目价值的厚度问题。 1 首先,一个项目是瘦弱还是丰满,其实从项目初始对于用户的需求判断和满足上就能有判断。我们一直热衷于谈用户和需求,反映到这个问题中,其实就是因为对于用户和需求的把握和理解,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价值厚度。切入的用户需求越刚性,项目的价值就越有厚度。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个人始终对于像58同城这样的信息整合平台的价值,一直心存疑虑,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平台其实价值厚度是很薄的,58同城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能够成功是基于当时的资本环境下,他的速度与规模使其成为了资本选择故事的素材之一,并快速使其完成了上市。 其实之后的资本动作和战略规划,大家能够看到,姚劲波实际上是在快速的弥补这种价值的淡薄,快速并坚决的切入到用户的交易环节,通过切入服务环节、金融交易场景,将平台和用户的价值进行更深度的绑定,从而把价值做厚。 像之前在社区 O2O中,有的项目就是通过这种社区信息的整合做入口,希望能够完成商业模式的大家,但是这根本没有价值,因为这种需求太浅层,随时都能发生用户的迁移。 2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一个项目的价值厚度,与其和用户的链接方式有关,它和用户利益纠葛的深度不同,决定了价值厚度的不同。在实际的商务中,很多人经常说一个观点,不过钱的关系不是真关系。虽然这句话有点太实际,有的庸俗,但是却反映了商业的本质,那就是利益的捆绑,商业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同利益方的交易结构的设计。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项目,不能很好的实现项目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有效深度捆绑,往往都是靠不住的,至少是脆弱的。就如同有句俗话,叫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商业的本质其实和人性都是相符的,当你的欠的钱越多,你会发现你在债主面前反而越有地位,这就是常说的欠一万块钱,你是孙子,但是如果你欠一个亿,那债主就成孙子。话虽然糙,但是理其实是一样的,当你和用户之间的利益连接越多,用户和项目的粘度就会越高。 3 第三个观点B端的用户也要有 C端的视角。这个观点是和用户价值厚度密切相关的,也是我在观察 B 端项目中,所坚持的一个视角。 在分析 B2B类的项目时,不能为了就 B 论 B,我认为必须也要有终端用户的思维。对于一个做企业端客户的项目来说,你可能直接的客户是企业,但是所有的项目都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或者调高效率,或者更好的满足人性、顺应人性,这个过程中,作为你的客户的 B 端客户,他考虑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他的 C端用户,他所有的商务购买,无论是实体的产品还是服务的购买,都是为了更好的讨好她的用户,更好的让他的用户爽,他的C 端用户爽了,那么他就是赚钱了,成功了。 因此,虽然你的产品是给 B 端用的,但是如果你是从用户和需求角度来思考价值的话,你就一定要从你客户的客户或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只有你认为你的产品是能够让你的 B 端客户更好的让其 C 端客户更爽,更愿意选择他,那么他和你的价值绑定只能更深,你项目的价值厚度就会更厚。 比如,现在很多做 SaaS的项目,往往就陷入了这个B 端用户考虑视角的两个误区。一个是只从企业客户的角度来考虑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从 B 端客户的终端用户来考虑这个产品有什么好处,是创造了新价值,是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体验,还是提高他们的享受服务的效率等,仅仅是就 B 端而理解 B端;另外一个误区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做着 B 端客户的生意,但是心里却琢磨着客户的客户,想着怎么能够通过服务 B 端的客户,能够获取到C 端的客户。 这种项目我一直说,纯粹是想得太多了,不想着先把最本质的 B 端客户服务好,让其爽起来,而是想着人家的“媳妇”,到头来你一定会被市场当做“小三”一样的扔出去。 4 第四个观点是,要想让项目的价值是丰满型的,就不要做逆人性的事情,一定要理解人性,顺人性而为。其实对于创始人或者企业家来说,无论是创业新项目,还是转型升级主业,我认为理解人性,就是理解需求,理解人性的深度,就是对于需求深度的理解。 比如,人性本来都是好逸恶劳的,都是懒惰的,所以,大家会看到为什么健身类的项目都很难做。 原因很简单,因为健身某种程度上是在逆着人性的,特殊人群的需求除外,比如减肥的。大家在研究健身类项目时,都会发现,核心不在于你的设备,不在于你的场地,不在于你的教练,核心是在于如何让用户能够坚持,坚持是健身的大敌,大量的人都是办了健身卡就再也不去健身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健身房的用户频次很低,为什么健身类APP 等,看的人多,转化的少,使用频次低。 当然,对于虽然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和消费的升级,健身会有改善,但是,改善的逻辑依然是在顺着这种人性的逻辑下进行的模式创新。 所以,综合关于项目价值厚度的这一话题,个人对于那些资源整合型项目、信息整合性项目始终不看好,因为你既没有创造新价值,也没有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对于用户的价值粘性太薄。所以,项目的性感取决于价值的厚度,投资需要丰满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也要找丰满型的领域和业务。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即将上线 ...
9月29日消息,芝麻信用近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数据,公布了国内首份老赖大数据画像。这份基于近300万样本得出的老赖画像的典型特征是:东部地区,40到49岁,男性,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惩戒数据:截止9月27日,芝麻信用已惩戒老赖超过54万人,35000多人因此还清债务。其中浙江、江苏、福建受到信用惩戒的老赖数量、因信用惩戒还款的老赖数量均位居前三。 一、老赖“长”啥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限制老赖乘坐列车155万余次;乘坐飞机470万余次;全国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依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共计66954人次。 1、男人比女人更不靠谱 男性老赖约占老赖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是女性老赖的三倍。 从年龄分布看,40~49岁的中年人很容易陷入信用危机成为老赖,占35%。 2、高学历并不等于高信用 数据显示,拥有大专学历的老赖占总数的37.24%,其次是本科生,占比33.36%,第三是中专占25.15%。硕士老赖占 3.68%,博士虽然整体基数小,不过也有0.34%。 3、东部地区的老赖人数高于西部地区 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商事活动更频繁,民众维权意识水平也更高,所以案件数量多基数大。比如,江浙地区每年关于经济纠纷、债务纠纷的立案数量在100万以上,而西部省份普遍维持在20万左右。 二、联合惩戒见成效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1类37项,老赖将受到最严厉的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与芝麻信用签约,于2015年7月开始通过专线提供老赖信息,开创了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方授权,联合开展信用惩戒的先例。为了验证信用是否受到影响,也掀起了老赖查询芝麻信用的高峰。数据跟踪显示,老赖的芝麻信用查询率比其他人群高出12倍。 老赖数据同步到芝麻信用之后,芝麻信用会向失信被执行人作负面信息提示,促使其履约。对比数据表明,负面信息披露让逾期用户履约率提高了2倍。 与此同时,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大幅下降失信被执行人的芝麻信用评分,联同行业关注名单一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在芝麻信用各合作伙伴的信用服务,如限制消费信贷、无法免押金租车、无法免押金租房,无法入住星级酒店、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 根据最高法数据,截止2016年9月27日,芝麻信用通过各应用平台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已超过54万人,覆盖传统信贷、消费金融、旅游、租赁、住宿等众多场景,有效解决了传统惩戒场景不足的问题。35000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在这段时间内陆续还清债务,其中两年以上老赖有1万余人。 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表示,芝麻信用行业关注名单会同步更新老赖信息,对各行业的老赖行为进行联防联控。芝麻信用商家自助服务平台签约商户可以通过行业关注名单,知晓对方是不是老赖,有没有经济方面的失信行为等,防控各类老赖行为,提高风控水平和反欺诈能力。 ...
“目前,虚拟货币业务经营在我国实质上处于监管真空状态。”9月24日,在京举行的“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科技金融法律研究会年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邓建鹏认为,投资者交易时,需要通过网上银行将交易资金转入交易机构的账户,虚拟货币交易机构的银行账户上存储有客户的大量资金,这种状况使得交易机构事实上面临非法集资的巨大潜在风险。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科技金融的法治治理”——当前,科技金融和法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了趋势。这将会给互联网金融领域带来什么新的挑战?金融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虚拟货币,其兴起带来了哪些监管难题?美国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网络虚拟货币又是如何监管立法的?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在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上述科技金融领域内的各种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虚拟货币带来的挑战 邓建鹏在会上表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网络虚拟货币,存在着巨大风险。 他认为,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无各国政府背书、纯信用“货币”等特点,投资者在交易机构的设备上存储了巨额的比特币等各类虚拟货币,而当前中国的相关交易机构没有法律规制,本身聚集了巨大风险。 “不过,目前中国法学界对网络虚拟货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法学界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认识严重不足。”邓建鹏表示,只有在虚拟货币领域要积累精深的法学研究成果,方能推动中国相关立法与监管。 在没有监管机构对经营者的资金托管、网络安全标准、反洗钱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等基本规范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我国各家虚拟货币交易机构,当前完全仅凭各自的道德自律维系运营。这种情况下,行业的交易稳定性极为薄弱,存在种种潜在的隐患,交易机构自身聚集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相比之下,美国纽约州对虚拟货币率先进行立法,在涉及虚拟货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营机构的网络安全、反洗钱机制等三个领域做了重点规范,其立法成果值得中国监管者进行借鉴。”邓建鹏说。 邓建鹏还建议,由于网络虚拟货币市场体量的限制,在中央监管部门(如一行三会)等尚无足够理由为之出台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将来可考虑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将比特币交易机构纳入规范发展的道路;或可以参照银监会于2016年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诸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设网络虚拟货币委员会,由行业协会率先制定网络虚拟货币交易机构在网络安全、资金存管、虚拟货币存管、反洗钱机制、风险揭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指引。 三大技术现融合趋势 在会议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在科技、金融与法律的深度融合趋势下,我国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三个特点,分别是泛金融化、泛技术化、泛法律化。 黄震认为,在此大背景下,聚焦科技金融的法治治理这个问题,是符合时代的潮流的,也抓住了当前热点问题。 “过去被认为跨界的问题演变成了深度融合趋势,因此,目前一些新的事物的出现和提法值得关注和思考。在金融科技领域中,数字资产、编程法律和智能合约就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黄震说。 黄震指出,要高度重视数字资产带来的新的挑战。因为数字资产需要人们重新思考这个时代的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以及整个金融权利的格局变化,由此而产生的金融监管规则可能也要做调整。 “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消费者的赋权,可能比维权更重要。它赋予我们一系列新的权利,这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而不仅仅是拿着原来的一些所谓的权利来探讨。数字化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利如何保障?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黄震说。 “软法”先行“硬法”托底 此外,黄震还对“编程法律”进行了解释。 “因为整个数字化世界是建立在技术规则的基础上,整个社会生活运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之上,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些基本的技术规则,才可能进而把它提升为产品的标准、行业的标准。”黄震说,现在技术标准具有更高的法律研究价值。 黄震表示,自己倡导“软法治理”,是指每一个企业应该把自己的产品、流程、服务标准等梳理出来,这些动作本身就是立法。 “原来我们一直说要先发展再制定规则。现在我认为由于科技、金融、法律深度融合,已经为法律规则与产品设计、机制研发一体化构建奠定了基础。”黄震解释,“硬法”也就是国家法律,不可能及时跟进,所以需要更新我们的法律理念,“软法”先行,“硬法”托底,监管模式除了行政监管之外,更多地采用行业自律,形成“刚柔相济”、双管齐下的监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