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近日,#今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 占据热搜榜。据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也就是说,超过300万考研学子将落榜。2023年毕业季临近,本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158万人,而在常年扩招的形势下,京沪两地的硕博生已出现与本科生倒挂的现象——“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的话题,也引发了网友热议。考研录取率不到两成、硕博反超、本研倒挂、学历通胀等话题,不仅让本科生和硕士生都产生了就业焦虑,还令不少人对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存疑,也使得人们对学历“内卷化”问题感受加深。研究生和本科生真的“倒挂”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通本科、专科生招生1014.5万人,在校学生3659.4万人,毕业生数为967.3万人。作为对比的是,2022年研究生招生124.2万人,在学人数为365.4万人,而毕业生数为86.2万人。博士阶段的数据最新为2021年的,当年招生12.5823万人,在校生50.9453万人,毕业7.2019万人。由此可见,硕博研究生的招生、在学和毕业人数都仅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10%左右,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则为1%左右,因此很难说同本科生“倒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15.46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3%相比增长明显。但是,同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30%左右的韩国、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受高等教育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过去,我国依靠人口红利实现了中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大量廉价劳动力有效支撑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未来则需要发展人才红利,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知识人才,使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00年代初开始的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提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提高到59.6%,同美国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情况相比,还有提升空间。从人类社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受教育年限在变得越来越长,人们在学校的时间也越来越久。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崛起,使人类的终身教育被提上日程。虽然整体来看,我国研究生和本专科生还未出现“倒挂”现象,但要认识到这一趋势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研究型大学高度聚集,研究生教育的供给能力较强,会使就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因工作需要而读研,而不是需要工作而读研理想的情况是人们因为工作需要而读研,而不是需要找工作而读研。否则,把研究生学历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就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的本末倒置。一些大学毕业生为了延迟就业或提升就业能力而选择考研,也有很多人是在盲目追求高学历,担心因为学历不高而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当前,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高学历低技能、高学历低就业的问题,以及为了学历而学历的盲目倾向,结果导致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和泛滥。比如,不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员考试,往往规定只有研究生学历才可以申请,部分用人单位甚至规定只接受博士学历的求职者。但是,这些工作的技能要求并不需要达到这么高的学历。用人单位在人才选聘和提拔时不应唯学历论,而应从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和能力素质来考察。当下不少用人单位唯学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用人识人能力不足,无法找到更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办法。将学历等同于能力,会使学历成为能力的标签,导致学历贬值,并助长为学历而学历的不良风气。改变当前唯学历论,首先需要用人单位做起,避免根据学历“一刀切”。同时,要认识到未来学历的“水涨船高”是大势所趋,在不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出租车或从事其他基础服务工作,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人们对此也都能接纳和包容。学历本身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度引发社会非议。如今炒作研究生送快递、跑外卖这样的新闻,只会进一步加剧人们的学历焦虑和学历恐慌。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文化,允许每一个人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应的工作,而不必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相对于先读研再就业,先就业再深造也应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就业以后,人们会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也会更珍惜和利用好在职或脱产读研的机会。不上研究生也可以有思想,上了研究生也可能“无脑”。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工作中培养人,通过“干中学”来提升知识和技能,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专业研究生教育,逐步压缩学术研究生,也是为了适应研究生大众化的需要。全社会都“刷学历”,别让考研“高考化”在学而优则全优的社会文化驱使下,人们都扎堆挤在“刷学历”的独木桥上,这使不少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录取分数线一路飙升。一些学生为此连续多年全力备考,今年甚至出现“六战”而考上研究生的情况,既让人们感慨其勇气可嘉,也暴露出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突出问题。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存在“高考化”的风险,除了增加面试环节,书面考试同高考几乎无异。这使考生必须花费一两年时间准备,死记硬背,为获取高分而挣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指出,要避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高考化,真正通过学术潜力和创造力方面的考察来选拔研究生。从考研的志愿填报和生校匹配来看,反而不如高考推行的平行志愿显得友好而高效。考生只能选择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考不上就得接受其他高校的调剂,而这种机会往往非常渺茫。打通入学考试的组织遴选方式,让考生有更多志愿填报,也是应该推进的工作。从研究生教育情况来看,同样需要加快改革,让研究生真的成为“研究”生。不少研究生教育项目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研究生课程是升级版或加长版的本科生课程,并没有让研究生获得真才实学。两年制研究生的问题更加突出,往往是第一年全部在大剂量上课,第二年忙于考公和找工作,研究生生活几乎同“研究”无关。研究型大学需要更多发展研究生教育,但并非所有高校都要千篇一律和千校一面。在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轨道的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类型的可用之才。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地址:https://h.cjz.vip/cn/register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4月3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福山生态陵园,陵园00后工作人员谭春燕在墓地检查一处墓位的维护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辈,缅怀和追思亲人的时节。每到这个时节,殡葬行业的从业者常常被提起。如今,数字科技殡葬行业出现新业态,对殡葬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陆续走进殡葬行业,尽管他们需要与恐惧对抗,也会遇到误解、偏见甚至歧视,但是他们逐渐被接受,得到社会的尊重。今天,我们聚焦这个行业及这个行业里的年轻人。“见了太多的死亡方式,觉得天上掉个花瓶就能把我砸死。”在重庆一家殡仪馆工作了15年的李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那是她刚工作时的心态,逝者家属哭,她也忍不住跟着哭。如今,李娟似乎已“参透生死”:不管哪一种死亡形式,死亡本身都是一个自然现象。她在与逝者家属接触时,努力说服他们理解生老病死的过程。即使家属因激动发脾气,李娟也可以平静地与之沟通,“更能理解家属们的心理处境”。前段时间,“00后女生当守墓人”被社会热议,话题的女主人公谭春燕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她看到的网络评论都是友好的,曾经不理解的亲戚们看到后也转向支持,许多陌生的网民还表达了“羡慕之情”。民政部《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373个、职工8.7万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陆续走进殡葬行业,与这一行的前辈们相比,尽管他们一样需要与恐惧对抗,也会遇到误解、偏见甚至歧视,但是他们受社会和家庭的接受度逐渐升高。暴利?没有,那是非法暴利——这是外界对殡葬业误解最多的。受传统生死观、鬼神文学和影视剧影响,普通人与殡葬行业保持着距离。杨海波于2009年创建了这一殡葬行业的求职招聘网站,帮助职业院校的殡葬专业毕业生、有意向进入殡葬行业的求职者寻找对口工作,他对殡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得很清晰。他发现,甚至刚接触殡葬的学生也相信会挣很多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副教授魏加登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殡葬行业从业者工资不算太高,刚毕业的学生月工资收入多在4500元-7000元,并且行业内不同单位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几名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工资根据岗位不同有高有低,多数会比当地平均工资要高一些,但从来没听说过月入好几万元的人,除非利用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牟取不正当利益。“殡葬一条龙服务”原本是对逝者丧葬事宜的完整服务链条,将各项殡葬内容系统整合,为家属提供整体治丧的服务。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利用家属与殡葬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和焦虑、悲伤情绪开出更高价格,业内人士介绍,比如在殡仪馆5000元就可以办完丧葬后事,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往往从逝者在医院时就开始下手,并以家属“死者为大”的心理收取数倍的高价,其实大部分工作都由殡仪馆完成,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赚走了大头,而且他们只需要负责对接、交涉。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年轻人告诉记者,由于遗容整形需要,殡仪馆对特殊遗体收费会比正常遗体高一些。从事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的人经常借机挑事,怂恿家属与殡仪馆产生矛盾甚至动手,最终抢走生意。一些刚入行不久的毕业生看到这些现象心理不平衡,之后可能就会想做“一条龙公司”。本应很阳光、很气派的为生命最后一程服务的工作,丧失了原有尊严和价值,更多地成为追逐暴利的项目。作为把学生送入“水很深”的殡葬行业的教师,魏加登最担心行业内不良习气对学生的污染,劣币驱逐良币,学生被同化成非法“殡葬一条龙服务”暴利链条的一部分。清闲?好就业,很辛苦出生于2000年的夏聪选择殡葬专业时有些随机。他父亲的朋友在当地从事这一行,在吃饭聊天时谈到殡葬专业,就向夏聪推荐。“我感觉这个行业就业还行,家里也支持。”夏聪告诉记者。殡葬专业确实好就业。“只要你愿意干、肯干,就业肯定没问题。”魏加登表示。不同专家的统计显示,每年殡葬业缺口约为1万至2万人。尽管暂时没统计具体数据,杨海波通过招聘网站流量分析,现在各家单位的需求很多,缺口很大,“人员供不上”,特别是殡葬服务型企业的缺口挺大,有的公司一年光人员缺口就有一二十个。这对每年千名左右应届毕业生的殡葬就业领域是非常高的招聘需求。令夏聪感到意外的是,当他告诉朋友时,他们竟然都看好殡葬专业。这种情形是近几年出现的。杨海波接到不少求职电话,一些年轻人不是学殡葬专业、想到殡仪馆工作,一个原因是他们从网络上看到殡葬行业工作“十分清闲”。“一是好就业,第二工资还行。”夏聪说,他对休假安排也比较满意,放假安排大多是“上一休一”“上一休二”“上一休三”,每个月还会有轮休假。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这里的“一”指的是24小时。在公墓上班的谭春燕确实要比殡仪馆工作的同学要相对轻松,“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月休4天,“也可以囤起来休假,可以出去度假旅游。”当然,工资要比殡仪馆的同学低。谭春燕坦言,她所在的公墓刚开发没几年,所以工作内容比较少,一般都是在办公室坐着,等着客户到来后提供接待咨询、安排下葬、带客祭扫等服务。谭春燕在观察中发现,在网上关注她的多数是年轻人。从评论里可以看出,他们觉得在社会上压力太大,社交、人情世故让他们觉得很烦躁,“他们好像觉得我的工作更好”。事实上,殡葬工作非常辛苦。“一年365天,喊你什么时候上班,你就得什么时候到。”李娟说,因为人过世不挑时间,“无论白天或晚上随时都有可能”。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遗体,对新入职人员的感官和心理的冲击都非常大。夏聪工作一年后,看到意外身亡的逝者遗体仍然感到不适应。魏加登曾接到一个电话,一家殡仪馆的领导称赞他的学生素质优秀——一位毕业不久的学生缝合了一个坠楼身亡的男孩遗体,四分五裂的形态即使在被修复整理后,男孩的家属也不敢看。工作时间更长的李娟遇到过更多“非正常的遗体”:有高度腐败的、有河里或井里需要打捞的、有在山沟里面需要抬出来的……夏天经常会接到腐败的遗体,“那个味道是非常、非常难闻的”。她说,如果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可能闻到后一个星期都不想吃饭”。这些都是殡葬职工要面对的事,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挑战?对抗恐惧,期待尊重一口黄色的棺材和一台略显陈旧的火化机摆在教室后面,学生们坐在前方的椅子上盯着投影仪听课,不时低头记录。讲台上,魏加登讲到“有的遗体从冰棺中直接被放到台子上,因为受热滑动会掉下来”,几名学生瞪大眼睛,一名学生咬住了手指。“不要害怕,注意根据温度调整遗体摆放的位置。”魏老师强调,在实际工作中,资料是不可照搬的,“你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眼睛”。这是一节关于如何正确操作“生命最后的熔炉”——火化机的课。遗体在火化机中化成骨灰大约需要1个小时。课堂上,魏加登向学生们讲述遗体在火化炉里的各个阶段:哪个阶段会有水分蒸发、哪个阶段容易冒黑烟产生污染物……从包裹物、随葬物的快速燃烧一直到烧至“骨灰酥、白”状。“我们是见过人体腐败的,画面看起来让人非常难以接受。”李娟说,其实火葬真的是最环保、最干净的一种遗体处理方式,骨灰也更有利于保存。当面对真正的遗体火化时,夏聪心里“有点虚”——有机物在烈火中成为无机物,比在网络上看到的更震撼人心。他感慨,学习都是学的理论,与真正工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夏聪去年从学校毕业,到重庆一家殡仪馆工作。实习时,单位给夏聪提供了殡葬礼仪、手工缝合、穿衣化妆、火化操作等技能培训。第一次实际操作,夏聪为一名老年逝者整理仪容:刮胡子、剃头发、沐浴、穿衣。触碰到遗体时,他的手上感觉“冰凉冰凉的”,有些畏惧,“还好,有几个师兄带着,不然我一个人还是不敢。”悲伤、压抑的工作环境,这是殡葬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目前,全国共有5所大专院校、3所中职院校开设殡葬专业。作为其中之一,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自1999年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000余名毕业生。魏加登说,“虽然毕业后有少部分人没有从事殡葬行业,但从业后离开的仅是个位数。”其中一人是在殡仪馆工作的男生,“老觉得不太舒服”,因为殡仪馆整体环境悲伤、压抑,让他心态长期低沉,最后转行卖服装去了。留下的年轻人,在入行初期,依然要从心理上对抗来自外界固有的歧视。“怎么在那么恐怖的地方工作”“你女儿身上会沾染阴气”“看到你女儿就怕”……2019年春节前夕,广西百色实验小学一名教师在学生家长微信群里,公然歧视在殡仪馆工作的家长,引起社会关注。许多受访的殡葬专业的学生称,看到此新闻时都十分气愤。谭春燕选专业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是一些亲戚比较介意,劝她不要报殡葬专业。工作后,她有时也会头疼怎么向亲戚们介绍她的工作,“守墓的?看坟的?都不太合适。”另一名殡葬专业的在校女生,鼓起勇气向亲戚介绍自己的专业,被一位上年纪的亲戚骂了一顿,“和死人打交道的”,斥责她“找不到对象、嫁不出去”。在民政部2021年的最新公报中,全国火化炉共7043台,全年火化遗体596.6万具,火化率58.8%。全国1774个殡仪馆,共有职工4.7万人。杨海波表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已经在逐步正视殡葬行业,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与其他行业同样受人尊重的程度,“有时候我们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这个的”。李娟说,人们恐惧的不是那个去世的亲人,而是恐惧死亡本身,进而对殡葬行业的人产生忌讳。也正因如此,当大家都不愿意面对死亡,当亲戚朋友离世后,特别是在脱离开农村丧葬传统的城市,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像习俗或者流程等后事都很繁琐,“需要专业人员去解决问题”。(应受访者要求,夏聪为化名)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地址:https://h.cjz.vip/cn/register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本周一(4月3日),全球最大的期权期货交易中心芝商所(CME)将正式推出其基于现有美元/离岸人民币(USD/CNH)期货的期权合约,旨在深化投资者押注或对冲人民币走势的市场。 CME的最新决定可能是其与主导人民币期权市场的银行展开竞争迈出的关键一步。目前银行直接向客户销售人民币期权,交易规模也明显比场内交易大。 CME集团驻伦敦的外汇产品执行董事Chris Povey表示,“许多交易员不再像十年前那样,把离岸人民币视为一种新兴市场货币”,从投资机构到小型交易员的客户,目前都对在交易所交易的人民币产品颇为感兴趣。 期货合同是一种金融合同,各方同意在未来以固定价格进行交易。期权合同则赋予买方可以在未来以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基础资产的权利。交易所交易期权提供了一种无需银行介入即可押注人民币走势的方式。 不过银行场外期权交易规模远远大于在全球交易所结算的规模。Optiver公司驻伦敦的外汇期权主管Tim Brooks说:“我们期待看到CME提供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能够与场外市场相当。” 早在三月初,CME就表示,将于4月3日推出基于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的期权。CME称,4月推出的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期权,有望在增加交易量的同时,让投资者接触到更广泛的金融产品。 CME外汇产品全球主管Paul Houston在上月宣布推出离岸人民币期权之时已表示:“离岸人民币已成为全球外汇交易的核心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在疫情后重启,我们很高兴推出这些期权合约,以帮助客户管理货币风险。我们的期权合约将为场外交易市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补充。” 此前,港交所已于2017年推出类似的交易期权。但人民币交易规模上,CME比港交所规模要小得多,因此交易数量抬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港交所和芝商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CME的4月离岸人民币期货未平仓合约总额为4930万美元,而港交所的交易额为4.48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芝商所离岸人民币期权的推出,也正好赶上了一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好节点。 上周,中国海油与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完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成交量为6.5万吨,LNG资源来自海合会国家阿联酋。 此外,巴西政府宣布将与中国直接进行本币结算。根据巴西央行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已超越欧元,成为了该国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占2022年全球所有外汇交易量的7%,并超越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成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 2022年人民币期权的交易量比三年前几乎翻了两番。...
2023年一季度,A股IPO撤单数达到79单,较去年同期的65单增长约21.54%。2023年以来,IPO撤单再现小高峰。在全面注册制时代,IPO撤否率“抬头”现象再引关注。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合计有79个IPO项目折戟,对比2022年一季度56家IPO撤否项目数量,今年一季度撤否数量大幅抬升。分板块来看,创业板占据了全市场超过一半的撤单项目,前3月撤回项目达到45单,科创板、北交所、沪深主板分别有18单、8单和8单。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原核准制在审的16家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平移至交易所审核中心,随后有十余家企业向交易所补充材料获受理,但其仍被视为新申报企业重新提交IPO申请,不过这部分企业未计入在内。招商证券撤否率居前具体来看,一季度撤单、被否的79个项目,分布在22个证监会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三大行业撤否情况最多,分别有19家、9家和8家企业撤单/被否。这些行业,同样也是IPO申报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从保荐机构来看,招商证券撤否项目数量居前,有7个IPO项目撤回/被否。根据Wind数据,截至3月31日,招商证券IPO项目有48家。今年一季度,其撤否率达到了14.58%。此外,国泰君安有6个IPO项目撤回/被否。截至3月31日,其IPO项目有52家,撤否率达到了11.54%。其中,招商证券曾陷入“一查就撤”的怪圈。2021年至2022年的现场检查中,招商证券保荐的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5个IPO项目均以撤材料告终。而招商证券及其保代也因此领到监管“罚单”。今年以来,招商证券再次陷入高撤单率的怪圈,其保荐的珠海博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易科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东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蓝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于一季度撤回,是今年以来撤单项目最多的保荐机构之一。同时,招商证券一些本已过会的项目也是结局未卜。例如2022年4月过会的主板IPO项目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今未拿到核准批文,也未出现在平移名单中;而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已过会项目虽已平移至交易所,但后续仍需重走注册制下的审核程序。多因素导致撤否率抬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撤否率”抬头,由多种因素促成。一方面,2022年末,为加强上市标准与板块定位规则的配套衔接,证监会、交易所分别对科创属性评价,创业板定位进行进一步修订,导致部分IPO项目出现了板块定位错配等问题。如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从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研发投入金额等方面,设置符合准确把握创业板定位实际需要的具体衡量指标。其中一条规则是,申报企业需满足“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等。以3月27日撤材料的孚诺医药为例,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下称“报告期”),孚诺医药分别实现营收2.53亿元、2.57亿元、2.92亿元、1.26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7.62%;研发费用依次为1027.27万元、1282.27万元、1504.82万元、725.02万元,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为3814.36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1.03%。而根据《暂行规定》,在2021年营收低于3亿元的情况下,孚诺医药显然不满足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的要求。同时,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1-3月是年报更新数据的关键期,每年这个时候都存在批量撤材料的情况,“主要是之前申报家数多了,年报出来后一些业绩表现不乐观的企业会主动撤材料。”此外,一名资深市场人士提及,企业经营实际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差值情况也值得关注。“为适应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在实际经营当中天然存在特殊性。以一把标尺来衡量这些各具特色的企业,难免可能会出现不相匹配的情况,所以客观上会存在撤材料的情况。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容量相对有限,给予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个不断提升过程,阶段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倾斜难以覆盖各行各业,但如果企业上市意愿强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闯关,可能就会出现供需错配的情况。”该资深人士表示。“严把入口关”加强看门人职责除了上述因素外,现场检查、现场督导对于拟IPO项目形成的威慑力,也成为申报项目主动撤回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交易所合计进行了9轮现场检查抽查,合计抽查约80家IPO企业,其中超过40家企业终止了审核,项目撤回率超过50%。今年第一批被抽中现场检查的5家企业中,浙江羊绒世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月26日终止审查。“现场督导、现场检查的总逻辑,是在审核中发现书面问询不能解决的问题,初步审核过程中有造假嫌疑,或者在审核过程中不是非常配合的,监管人员需通过现场了解具体情况。所以当发出督导通知或者现场检查的时候,部分心虚的企业就主动撤了。”前述资深市场人士表示,“也有部分企业还和以前核准制一样,存在占位的思想,想申报之后慢慢整改,但监管层肯定会加大审核力度,打击这种‘占位’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交易所对于部分中介机构撤否率较高的情况也引起重视,尤其是对现场检查、现场督导后撤回的项目。1月17日,深交所网站连下三则罚单,直指由民生证券保荐的穗晶光电创业板IPO项目。早前,穗晶光电向深交所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后,证监会对其开展了现场检查,发现多项违规情形。今年2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关于进一步督促会员提升保荐业务执业质量的通知》,旨在对注册制下IPO保荐业务执业质量较低、内控风险较大的保荐机构,实施现场督导、专项自查的差异化监管安排。根据规定,当保荐人人均保荐项目数居前二十,且项目撤否率超过60%的,深交所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50%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项目撤否率在40%至60%之间和30%至40%之间的,按30%及5%以上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上交所也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现场督导》文件,对于“一督即撤”的保荐人、独立财务顾问等主体,后续将视情况实施现场督导。同时,对于督导组进场后撤回的项目,将继续完成现场督导。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券商的服务质量,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压实压严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从而倒逼券商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地址:https://h.cjz.vip/cn/register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中国金融反腐风暴愈刮愈烈,过去一个月来至少有10名金融机构高管落马,其中包括一名中管干部。分析预计,随着北京加强金融领域整改和监管力度,金融反腐高压态势将贯穿全年,更多“大老虎”可能浮出水面。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告,今年3月共有10名中央一级金融单位干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相比之下,今年首两个月累计只有六人被查。上月落马金融官员中层级最高的,是3月31日被通报调查的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他也是中共二十大后首个落马的中管金融企业“一把手”。刘连舸出生于1961年5月,今年2月时卸任中行党委书记。中行3月19日发布公告称,刘连舸因“工作调整”,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依据惯例,中国大行董事长63岁才退休,刘连舸卸任时还未满62岁,因此引发舆论关注,随即有传言称他“要出事”。在刘连舸之前,中行今年来已有三名省级分行高管被查,包括黑龙江省分行原副行长陈枫、北京市分行原行长王建宏,以及内蒙古分行原副行长高宗胜。除了中行,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也是近期重点反腐对象,今年来各有三名高管落马。建行落马官员包括天津市分行原资深专员张龙泉、深圳市分行原副行长易景安和深圳市分行资深专员赵芝然。国开行被查的则有信息科技部高级专家滕光进、河南省分行原行长王卫军,及河南省分行高级专家普浩。刘连舸落马四天前的3月27日,中共中央刚召开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本轮巡视将对30家中管企业开展常规巡视,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五家中管金融企业开展巡视“回头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随后也发文解读,新一届中央首轮巡视就安排对部分金融单位开展“回头看”,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巡视整改的高度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上月出炉的中共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将金融领域列为改革重点之一。从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到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统一规范管理,都表明金融系统在维护国家稳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说,在中美对抗局势加剧之际,中国要防范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一方面要整改金融体系,一方面则要加强金融反腐。“随着中央巡视工作展开,金融反腐力度只会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都将继续有金融领域腐败分子落马。”...
任何一场大方向正确的系统改革,总有一部分关联方难免成为利益受损者。在DRG/DIP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内科似乎正在成为这个“受损者”。一位医疗界人士说,在DRG/DIP下,内科正在亏损中“缩水”。一位内科医生说,目前医院执行两年DRG,内科持续“缩水”,停滞不前将是必然结果。不管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还是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很大程度上都倾向于病种越单纯越好,病种越复杂越难办。在新的支付方式下,内科天然就有劣势。几年下来,每当谈及DRG/DIP,外科和内科近乎分别成了“赚钱”和“亏钱”的代名词。在与多位内科医生对话后我们发现,慢性病为主的一些内科科室收入缩水、床位削减。但在变革浪潮下,这些内科的挣扎显得寂寂无声。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害怕亏损”的阴影下,为了更高的分数,在准确诊断与过度治疗之间,部分内科医生不免出现诊断的“动作变形”。这种变形难以监管,而且拉扯着内科医生们的良心。甚至有一位呼吸内科的医生说,“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前面的人都站起来了,你如果不站起来,就看不到电影了。”若以更乐观的目光审视,内科自身的发展本就来到变革的十字路口。DRG/DIP不过是一股倒逼的压力,无论是“大门诊小病房”模式,抑或“内科外科化”,内科的各个科室,要趟出一条新路来。亏钱,缩水,被削减床位比起外科,DRG/DIP下,内科是亏钱的“主力”。这种情形下,再伴随着一些医院把科室亏损和个人薪酬挂钩,内科的科室亏损,会直接传导为“内科医生个人利益受损”。去年年初,浙江省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就曾因执行DRG后科室出现亏损,亏损的部分要由科内医生分摊,最后导致医生大幅降薪,一度要罢工。DRG/DIP执行下,一些医院将绩效与医生薪酬挂钩是公开的秘密。即使医保局发文明令严禁下达创收指标,医护薪酬与科室收入不得直接挂钩,但不少医院仍然阳奉阴违,临床科室在改革指挥棒下,有时不得不像会计工作室般精打细算。广西某地医保局的相关人员告诉八点健闻,医疗机构将DRG/DIP的盈余奖励与医生绩效直接挂钩,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但在不少医院确有其事。好在并非所有的医院都把亏损和医生绩效挂钩。北方一家三甲医院康复科主任余燕说,DRG后康复科亏钱,这是全国康复科面临的普遍情况,但她所在的医院里,个人收入并不会受到影响,“不然医生更没法干了”。不与绩效挂钩缓解了一部分改革带来的焦虑。但是,当内科普遍亏钱的状况无法扭转时,内科的医生们还是频频感到心力交瘁。在一家三甲医院里,神经内科医生张敏发现,自从2022年医院执行DRG后,神经内科里病人收得越多,科室就亏得越多。张敏的困境是,“大部分神经内科病人很难满足高分病组的付费标准,但低分的付费标准,又无法覆盖病人住院的各种开销”。而张敏所在的神经内科,排名前十的病种大多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病人入组时,大部分都满足不了高分付费的标准。以急性脑梗死为例,符合溶栓或者取栓条件的可以进行溶栓、取栓治疗,“溶栓治疗的DRG点值是比较高且合理的,但能在溶栓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得到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如此一来,绝大部分‘超时’的患者只能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DRG的点值比进行溶栓治疗的低很多。”让内科医生进一步不安的是,如果科室一直亏损下去,不远处将是科室“缩水”的结果。“缩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科室的床位被“夺走”。一名内分泌科医生王树告诉八点健闻,在他的医院里,不能开展操作的内科科室,就正在缩减病房床位,“内分泌科减少床位数,以后的方向是增加门诊,把病床分给床位常常爆满的外科科室。”另一位大学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医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形。呼吸内科医生石勇所在的医院,也正在减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的床位。不仅在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连最倚赖床位的康复科,也面临着可能“缩水”的困境。康复科主任余燕说,“科室从DRG之前的正效益科室,变成了亏钱的、负效益的科室。”DRG执行两年来,变化天翻地覆。作为三甲医院的康复科,往往接收的是情况复杂的神经康复、重症及内科康复的患者,需要的康复周期长。但在DRG的收费标准下,这两年往往“没康复好,钱花光了”。余燕经常面对的情形是,要不把患者转出去,转到其他的二级医院;要不接受亏损的发生,由科室或者医院贴钱。长此以往,或早或晚,医院会出于全局运营的考量,给康复科重新定位。“可能不会再给科室分配资源发展,不仅是停一停再发展,甚至也许就不发展了。”据余燕了解,全国三甲医院大部分康复科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自己的科室“缩水”、“停滞不前”可能也会是必然结果。有人说,一定程度上,床位是一个临床科室权力的象征,科室主任是否愿意将“权力”让渡?“这种调整不是科室主任可以说了算的,医院有专门的运营部门分析测算,一个低效、低质的劣势科室势必会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王树说。但转念一想,缩减床位、增加门诊,对于一些内科来说可能也未必是件坏事。科室赔钱,还是劝病人出院?内科的抉择困境“内科病人大多患有系统性的疾病,复合性的疾病花销多是常识。”但放在DRG/DIP的背景下,内科的这一特点却成了大多数内科注定亏损的缘由。在内科里,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能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都有问题。火树科技的咨询师周益萍告诉八点健闻,“医生不可能因为自己是消化内科的医生,就只给患者治疗消化系统的问题,出于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其他该治还是得治。但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该内科科室资源的消耗。”不管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还是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很大程度上,都倾向于病种越单纯越好,病种越复杂越难办。在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原副局长徐毓才看来,从这个角度讲,内科在DRG/DIP的支付方式下,天然就有劣势。病种分组困难进一步加重了内科肩上的担子。呼吸内科医生石勇说,“内科的并发症确实多,没有外科疾病那么单纯。比如外科检查出肿瘤可以直接切除,但是内科并发症多到出院诊断常常可以开到十几个。”神经内科的医生张敏也提到,想象是美好的,但是落到现实中,很少有那么“单纯”的疾病,合并许多并发症让病种的分组变得困难。分组困难使得医生在填写病例首页时得格外注意,哪个病放前面、哪个病放后面都有讲究。“病历诊断前5个报销,高血压、糖尿病这种肯定不能漏写,还要靠得前面一点,靠得越前报销的钱越多。”一位精神科的医生告诉八点健闻,若是排列组合出了错,代价就得由科室承担。除了分组困难,病种的分组不科学是导致一些内科科室常常捉襟见肘的根源。在血液科,同样是化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所需的医疗费用往往高于肺癌、胃癌等其他癌症。如果没有把前者的化疗单列出来,而是笼统地归为一个病组统一付费,客观花费偏高的血液病化疗注定是亏钱的。内科医生抱怨当前DRG分组不够科学,并非个例。神经内科的医生张敏说,她和同事发现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病人并未按照高倍率支付,仅仅按照主诊断进行相应支付,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仔细研究支付标准才发现,只有插管时间在96小时以上才能被分到A组,获得11倍的支付比例。张敏直言,“不知道96小时的划分标准是怎么制定的。”一刀切的分组、分组间巨大的费用差额时常让张敏感到困惑。即便满足高分付费的标准,费用有时也容易捉襟见肘。大部分内科都处于赔钱状态,神经内科一个急性脑梗患者的付费大概在5000元~7000元,“用了溶栓药之后费用就超了,5000块就不够用了。”有医生说。情况复杂的病人,捉襟见肘的费用,医生只能在劝病人出院和科室赔钱之间做抉择。DRG支付的费用已经见底,如果病人继续住院,则科室需要倒贴钱弥补经费的不足;如果不让病人住院,病人该去哪?康复科的余燕说,费用不够,只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或者让过了急救期的病人,转到康复科。康复科成了最后的“接盘侠”。但康复科也面临DRG费用不足的问题。余燕告诉八点健闻,康复科有两个分组,有严重合并症的病人,DRG分组报销12000元;没有合并症的病人报销5000元左右。但是康复科的住院周期相比其他科更长,三个月到半年都是正常的。“病人没地方去,继续在医院待着,一个月花几万块甚至更多,科室和医院就赔得越多,医生也没办法,只能往其他医院转。”余燕说道。余燕有时会羡慕一些发达城市,因为在一些发达城市里,康复科不按DRG,而是更加科学地按床日付费。据她或他了解,比如沿海发达地区DRG按床日付费,标准大约在900-1200/日左右。“康复科不适合于进入DRG收费。”余燕无奈道,“但是很多地方一刀切,不管合适不合适,就按DRG来。”内科求生:要么做手术,要么“大门诊”亏钱中的内科,不得不开始寻找出路。虽然大多出路,是医院在“帮着”内科规划。多位医生不约而同地提到:医院非常看重CMI值。呼吸内科医生申铭直言,“DRG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出科室、医生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最主要体现在介入、手术等操作上。”“就算都是内科,但有操作的病种点值就高,纯内科的病种点值就低。比如肾衰竭要做血液透析,点值就高;只是单纯的糖尿病,不需要有额外的操作,点值就低。”内分泌科的医生王树说。在这样的一套逻辑下,一些基本没有操作、CMI值偏低且超支的内科科室就成了所谓的“劣势科室”。新的出路开始聚焦在寻找“操作”上——“内科外科化” “内科微创化”,一些内科科室开始引入介入疗法。张敏说,内科如果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将会面临尴尬的境地。比如神经内科病人如果进行了介入检查,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支付比例,这促使更多的神经内科医生去进修学习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治疗等技术。此前,张敏所在的神经内科已有医生进修学习该技术,现在医院正准备引入介入治疗设备。也有人提出对“内科外科化”的担忧,但在医院的实际操作中,似乎步履未停。呼吸内科医生申铭所在的医院已经实行DRG四五年了,他告诉八点健闻,DRG从另一个角度会诱使医务人员过度医疗。如果一个病人有肺部结节,以往可以采取观察的手段,但如今为了高分值,医生极有可能建议患者开刀做手术。更有甚者,会扭曲诊断结果。如果一个病人有慢阻肺病史,就诊时实际是得了肺炎,医生也极有可能将诊断结果写成慢阻肺疾病加重。因为在DRG中,肺炎的分组分值低,慢阻肺疾病加重的分组分值高。火树科技咨询师周益萍说到,这样的“高靠”行为十分隐匿,不容易被监管到。“像一名患者本身有一些问题,主治医生选择开刀手术,但可能别的医生又觉得可以不做手术。这种就属于医疗上的判断,很难直接下结论判断医生有没有行为上的过失。”并非所有的内科都可以与介入、手术挂钩,还有一些只能依靠纯药物治疗的内科,它们何去何从?一些医院正在把效益不好、需求不大的内科床位裁减。“原来一个科室有100 张床,但实际上经常住不满,或者效益比较低,医院通过资源分配,会将这个科室的床位减少到50张,裁撤掉的床位分配给本身需求量比较大的科室。虽然这个科室的床位减少了,但是会增加这个科室的门诊。”呼吸内科医生石勇说。“大门诊、小病房”成了纯药物治疗的内科,探索的另一条路。内分泌科医生王树所在的医院已经开始调整不同科室病房的比例,慢性病为主的科室将以门诊为重点,控制病房的规模,打造特色门诊。呼吸内科医生石勇所在医院针对纯内科科室,比如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也已经实行开了“大门诊小病房”的方案。对于一些内科科室来说,DRG实行之前,床位经常住不满,但为了床位使用率,不得不抓一些不需要住院的轻症病人来住院,但DRG实行之后,这么做就等于走进了死胡同。DRG的支付费用会根据上一年的医保结算调整,如果上一年的医保结算数值很低,下一年就会遭殃。如果空着床位,又无法满足床位使用率,多少显得累赘。刚好医院里又常常有科室床位爆满,“病人想住院都排不上号”。减少病房,增加门诊,内科和外科错位发展,看起来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而且,门诊不按照DRG支付,门诊量提升、收入增加,也可以改善这些内科科室医保支付捉襟见肘的局面。王树畅想,“未来,门诊的地位可能会有所提升。”如今,内科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虽然床位代表着一个科室的权力,但空着的病床也正在成为内科的生存压力。面对DRG/DIP改革,对内科来说,在住院和门诊上的再次权衡,寻找出路,以退为进,似乎是一条新路。(张敏、申铭、余燕、王树、石勇均为化名)...
新乡市某在建项目。 于丽丽/摄前不久,河南省安阳市“0首付0月供”户外广告被热议,曾被多位律师直指触碰广告法红线,之后该广告被撤、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事实上,“0首付”在楼市并不少见。记者近期获悉,“0首付”的内情是:开发商借钱给购房人或开具首付款的“空头发票”给银行看。“0首付”通常伴随“全额贷款”,全额贷款是以“高评高贷”为主,拉高总房价,使贷款部分的金额直接覆盖总房价。有销售表示,开发商只能向合作银行申请全额贷款,而“首付款发票”给银行看一眼就行。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个别银行“装糊涂”暗里支持“高评高贷”。也有销售对记者说明,申请“全额贷款”(贷款比例100%),购房人要交几笔小钱,其中就包括大约1500元的“按揭费”,这笔钱交给代办人。律师提示,“高评高贷”无疑是骗取贷款,另外,购房人筹集买房资金,注意防范陷入融资机构的利滚利陷阱。“0首付”和“全额贷款”屡见不鲜今年2月,河南省安阳市“花园里二期”项目“0首付0月供”的户外广告,曾引发广泛关注,多位律师指出这已触碰“广告法”红线。很快,建业集团旗下代建公司中原建业紧急发布声明,与该项目撇清关系。最终,该户外广告被撤,相关部门介入调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阳市“0首付”事件逐步淡化。但要说明的是,事实上,目前楼市中仍有“0首付”的营销策略,并且还叠加了“全额贷款”的招数。从2023年春节开始,连续两个月内,房产中介卢克(化名)持续为记者推销了新房项目。而这些项目有个特点,首付政策极其优惠,有的项目首付为0,有的项目只需要2%。据当地其他销售介绍,类似方式在新郑市南龙湖板块多个项目均可见到。3月4日,卢克给记者发来信息表示,新郑市美盛中华城(别名“美盛城玉园”)一期在售有88平、107平、116平几种户型,两个月后就交房。该项目不仅可操作“0首付和全额贷款”,而且赠送装修和车位。销售微信推送信息。公开信息显示,美盛中华城项目的开发商是河南美盛华商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美盛华商汇”)。关于上述问题,记者曾给该司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有收到回复。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自天眼查获悉,河南美盛华商汇的股东之一是郑州华商汇控股有限公司,但后者曾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数9起,全部未履行。涉案时间集中在2021年之2022年期间。除美盛中华城以外,卢克还为记者介绍了其他多个首付超常优惠、贷款比例超常规的项目。譬如,新郑市坤达∙江山筑项目,仅需1万元就能网签,贷款比例90%;新郑市的宜居∙小乔书院交个维修基金,剩余款项全部贷款网签;荥阳市美的东润智慧城,首付仅需2%(大概1万多元),其余全贷款等。据了解,维修基金通常来说是按照每平方五六十元收取的,假设100平米的房子,维修基金也就五六千元。交个维修基金,真的能够网签吗?卢克十分肯定,他说,“确定以及肯定。”近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河南省住建厅,有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具体涉及到房产交易,建议到郑州市房管局去咨询。同日,记者致电郑州市房管局,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靠谱,不要这样做。有钱就买,没钱就不要买。”据《华夏时报》记者调查,除新郑市和荥阳市以外,其他一些地区的楼市也有部分项目操作这种0首付、超低首付、超常规贷款比例的营销方式。3月19日,周口市某知名品牌的房产中介童雷(化名)对记者表示,周口市的金秋健康城、怡和天玺、芙蓉湖壹号等项目,均可实施0首付,并且可以“全额贷款”买房。不过,要注意的是,购房者实际上并非完全不出钱。据童雷介绍,“0首付和全额贷款”背后,购房者需要交三笔小钱。首先,购房者要缴纳维修基金,大约几千元;其次,由于银行贷款“贷整不贷零”,所以购房者要把零头交了,譬如总价56.8万元,银行批贷56万,零头8000元购房者要缴纳。除以上两笔小钱外,童雷介绍,还要缴纳一笔“按揭费”。童雷说,按揭费和“房产中介一毛钱关系没有”,要交给售楼部和银行找的“代办人员”。他表示,“说白了,就是人家给你服务了,你给人家钱。”许昌市当地销售人士周雨(化名)对记者表示,许昌市首付最低的区域在北海,譬如博群∙上河境就是0首付,其余款项可以全部办理贷款。此外,该项目还赠送家具和家电。新乡市的“首付1万元广告”,早在2023年春节时已经张贴在多个小区门口。记者曾实地走访当地多个楼盘,国悦城誉府项目的销售韩越(化名)此前对记者表示,该项目交1万元就能签购房合同。韩越表示,以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照首付20%,购房者本来应该交20万元首付。但现在只交1万元就行,其余19万元由开发商垫付,购房者打个欠条。据了解,该项目大约2025年交房,购房者借开发商的19万元,两年后交房时再偿还就行。业内专家对上述营销策略很不认可。3月20日,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记者分析,“这是在规避国家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最低首付要求。这种方式,让一部分不具备购房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人群进入市场,后续断供风险增加。另外,开发商垫首付,可能会导致后续项目坏账。”“高评高贷”实现全额贷款常规而言,首付比例最低20%或者30%,那么,房产销售们提到的90%贷款甚至全额贷款,究竟是怎么实现的?这种方式是否合规?某销售文字宣传推送房源信息,称可做“高评高贷”。房产销售周雨做出分析,以许昌市博群∙上河境项目为例,其“0首付”的内情是,“开发商和银行有合作,合作银行后续可以直接办理全部贷款,但前提需要提供一个首付款发票。开发商打印了首付款发票,让银行看一下就可以。”但要注意的是,购房者并没有给开发商交首付款,开发商又怎么开出了首付款发票呢?这不是“空头发票”吗?按周雨说的,也可以理解为“开发商垫付了”。在开发商给合作银行出示“首付款发票”后,银行开始批贷款。3月24日,许昌市某银行的信贷经理对记者表示,银行的确是要看开发商的发票,要求发票必须是真的,但也不排除有的开发商做假,没有收到首付却开发票。另外,该信贷经理也表示,0首付是国家不允许的,所谓0首付其实有的就是开发商垫付的钱,或者让购房者首付分期。“0首付”过后往往伴随着“高评高贷”。而“高评高贷”是如何实现的?归纳起来,先要“高评”才能实现“高贷”。以总价50万元新房为例,如果将这套房子的总价提高到62.5万元或以上,后续在申请贷款时以62.5万元的80%比例获取贷款,刚好是50万元整,这就实现了“全额贷款”。3月20日,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对记者分析,“ 0首付意味着购房人根本就不符合银行贷款以及放贷的标准,这可能存在违规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高评高贷’就是在骗取银行贷款。”其实,房产销售人士本身也知晓这种方式是违规的。3月19日,提到“0首付”,房产中介人士李理(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0首付都是违规操作,有资金断裂的风险。”王玉臣律师表示,“0首付或者首付贷等方式,意味着购房者资金能力有问题,是在透支自己的资金能力。如购房者将来不能及时支付,就会产生商品房纠纷。”要注意的是,对购房者来说,虽然令人发愁的首付款问题由开发商“解决了”。但显然后续的房贷也会增加。业内人士提醒购房者,目前国家提倡“房住不炒”,购房者要冷静,要衡量好自身的经济实力再买房,如果后续还不起房贷,不仅影响征信,还面临房子被法拍的风险。王玉臣律师则提醒购房者,“尽量不要通过消费贷、金融机构、小额贷公司、中介进行筹措资金。这既会产生新的成本,又会产生更多的融资风险。尤其是一些机构提供的融资利滚利,不小心就会诱人掉入金融陷阱。”2023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访新乡国悦城誉府项目发现,该项目实施的“1万元定套房、交房付首付”广告很吸引当地人,当时售楼处的购房者络绎不绝,一位销售同时要为多组顾客讲解项目。显然,低首付能够吸引更多购房人。但王玉臣律师指出,“这种做法并不能排除烂尾或延期交房的风险。借款人是购房人,相关的法律后果依旧是购房人承担。”...
未能与正在配合中国官方调查的董事会主席包凡取得联系之际,华兴资本星期一(4月3日)宣布停牌并推迟发布2022年经审计业绩。据彭博社报道,根据星期天(4月2日)晚间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该投行称,在联系上包凡之前,审计师无法完成审计工作并签发审计师报告。董事会目前也无法预估其何时能够批准已与审计师协定同意的业绩报告,并预期除非相关事宜得以解决,否则其将无法按照规定,在4月30日或之前寄发年度报告。这家投资银行之前公布了2022年未经审计的亏损为5.638亿元。相比之下,前一年实现了净利润16亿元。该公司说,复牌将取决于年度业绩的刊发时间。...
为优化信托公司跨区域经营模式,促进信托公司改革转型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3月3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八条,以合理布局、分类施策、宽严适度为原则,规范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一是综合考虑当前信托业发展实际与改革转型需要,明确信托公司异地部门设置与管理要求。二是严格禁止信托公司设立异地管理总部,已设异地管理总部的信托公司按要求有条件保留。三是明确信托公司属地银保监局与异地部门所在地银保监局监管职责。四是合理设置整改期限,要求相关信托公司稳妥有序开展异地部门整改等工作。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知》明确信托公司不得在住所所在地以外设立异地管理总部。针对信托公司现有异地管理总部问题,我们积极听取意见,充分考虑设立背景与原因,从金融风险防范角度出发,明确由属地银保监局开展监管评估,对确有必要保留的,指导信托公司主动向有关地方党委和政府报告,明确意见后,原则上可保留一个异地管理总部。对确有必要保留的,指导信托公司主动向住所所在地或异地管理总部所在地地方党委和政府报告,明确承担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落实风险处置维稳任务意见后,原则上可保留一个异地管理总部。对不予保留的,督促信托公司制定管理总部回迁方案,于2025年底前实施完成。《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应于2024年底前完成异地部门整改工作。确有困难的,延长期限不超过1年。对于不予保留的异地管理总部,《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制定管理总部回迁方案,于2025年底前实施完成。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文件之前就已经征求意见了,这次是正式下发,跟初始版本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对于一些异地部门多的信托公司,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有些公司可能在外地有二三十个异地团队,那它就面临很大的整改压力,其中主要是两块,一个是业务部门,第二个是销售部门。用益信托研究院帅国让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为了防范风险;通过强化信托公司组织机构监管的方式,限制信托公司粗放式发展,提升风险防控水平;这对异地布局业务及财富中心较多的信托公司影响可能更加显著。”银保监会表示,《通知》的发布实施,切实弥补信托监管短板,有利于促进信托业规范健康发展。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强信托公司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恒驰5,累计交付超过900辆,可能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恒驰5总销量破千!这是恒驰5“大卖已成定局”的证明,也是恒大汽车“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的重要一步!为了实现“2030年500万销量”的最终目标,恒大新能源还需要一点小小的助力——再融到290个小目标!不然的话.... 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资金”的情况下,恒驰很有可能会停产。这可不是社长故意抹黑。“交付超900辆”、“面临停产风险”的字眼,都是恒大汽车3月22日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里,自己曝出来的。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同一天,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也在港交所发布了新公告:一份长达201页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此时距离惊天动地的“恒大暴雷”事件,过去了一年半;距离广东省工作组开启恒大境外债务重组谈判,过去了15个月;距离恒大集团在港交所停牌,过去了一年。终于,恒大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经历过2022年7月的那次跳票后,初见眉目了!想要厘清恒大的债到底该怎么还,自然得先弄明白恒大欠了多少钱。公告里这次写得很清楚: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集团总资产约1.7万亿元,总负债约1.9万亿元。光总资产和总负债之间的缺口就高达2000亿人民币,能轻松比肩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估值。恒大现在这情况,属于最标准不过的资不抵债。而这份迟来的2021年财报拖了一年多才终于公布,也足以证明恒大集团内部有着多么复杂的一本乱账。但不管怎么说,有新进展总归是好的。据披露出的信息,恒大已经与债权人特别小组达成了共191.48亿美元(约1317.5亿人民币)境外债务的协议,包括139.225亿美元的美元高级担保票据、以及52.26亿美元的美元优先票据。具体的重组方案,根据不同债务主体有以下的划分:1、恒大协议安排下的债权人:方案1,按1:1的转换比率,获得将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新票据期限为10-12年;方案2,期限为5-9年的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以及五笔与恒大物业、恒大新能源汽车或恒大上市股票挂钩的股权挂钩票据构成的组合;还有,方案1和方案2的组合。2、景程(恒大子公司)协议安排下的债券人:获得五笔由景程发行的期限为4-8年的新票据,本金总额65亿美元;3、天基(恒大子公司)协议安排下的债权人:获得五笔由天基发行的期限为5-8年的新票据,本金总额8亿美元。以上名目繁多、解释复杂的一系列债务重组安排,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新债抵旧债,不够就再用股权捆绑新债券组合抵债!听起来似乎在玩文字游戏,但恒大的算盘可是打得噼啪响。首先,用新债抵旧债,不光旧债一笔勾销,新债的还款时间也一杆子支出了4-12年,而且规定新债前三年不用支付利息,第四年只需支付本金的0.5%,这就是平白无故多出了3年白嫖期!波左手倒右手,相当于一下子从死刑变死缓,倒得妙!其次,恒大用旗下公司的股权捆绑上新债,但不是直接用股权抵债,一方面不至于把公司的控制权直接拱手让人,另一方面又把债主和恒大这个蚂蚱绑到了同一根绳上。然后压力直接甩出去,既然恒大发展得好,债主才有好处,那债主是不是得在各方各面拉恒大一把?最后,恒大这份方案,除了恒大子公司的相应股权将放入托管账户,恒大差不多没有任何损失,而恒大物业和恒大新能源的未来发展情况如何,恒大也没有任何担保。总之就是一句话,我恒大就这条件,卖身也行,诸位爱要不要!至于债主怎么看……他们还真肯答应。事实是,债主不得不答应。恒大明目张胆靠“拖字诀”玩乾坤大挪移,而债主们也是确实是根本没得选。恒大在公告里不仅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还顺带介绍了一下破产清算的后果:如果重组不成功,恒大被迫走向破产清算的道路,债权人能收回的债务金额只有约97.28亿人民币,也就是14亿美元,预计回收率仅为2.05%~9.34%。投资者差不多血本无归,恒大则不一样。作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完成之后,恒大和剩余的债务,就一并都不存在了。毕竟欠了一屁股债的只是恒大,实际上早早凭着恒大拿走了丰厚的分红的人,完全可以建立高额的家族信托,就算离开恒大,也只会过得滋润无比。也别指望许老板会倾尽全部个人资产毁家纾难。那么轮到海外的债主,是把恒大逼到绝路,大家一起鱼死网破?还是再给恒大几年时间,说不定真能回本。在仅有的这两个选项面前,债权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恒大。当然,现在恒大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只是达成了一个初步协议,后面还需要签一份或多份重组支持协议,才算真的重组成功。好在,这部分境外债务总算逐渐走上了正轨。相比之下,恒大境内债务就没那么简单了。恒大毕竟是家中国企业,资产和负债大头都在国内。早些年恒大四处拿地、拿项目有多风光,如今梳理恒大遍布全国的烂尾楼就有多棘手。光是这次插在境外债务重组的公告里,披露出来的境内逾期债务,就有约6920亿人民币的巨大体量,是境外债务的5倍有余。注意,这只是“逾期”债务。可以想象,恒大还有更多债务尚未理出。恒大自己都说了,“房地产开发业务是本集团的主要业务线……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本公司2021年收入的约93.1%”。只有房地产业务稳住了,恒大才有希望能缓过来。这一点,恒大自己心里最清楚。而烂尾楼对购房者、对施工单位和建材商意味着什么,又为什么确实不能让恒大走到破产清算这一步,也没有人比许家印更明白。现在,恒大只有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解决烂尾楼。本次的公告里也写了,“未来三年,本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将努力保持‘复工复产’维持有序运营。”成绩也是有的,“本集团努力争取了超过6800家施工单位和388家材料合作供应商的支持,非严寒地区591个保交楼项目已有效复工。”“截至2023年2月末,本集团已完成保交楼任务交付42.1万套、48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任务,设计515个项目。”为的就是告诉债主,恒大没有躺平,我们还是准备还钱的!所以这次这个重组方案,各位还是通过了吧!该说不说的,这饼画得还挺香。基本恢复正常经营之后,恒大预计“2026年至2036年年均可实现无杠杆自由现金流约1100亿元至1500亿元”。现金流有了,之前的项目继续跑起来,再有优质资产逐渐造血(恒大物业和恒大新能源),恒大这2万亿的债,不就慢慢还完了吗!如果运营得当,说不定还能把速度提快一点,早点给债主还钱。只是,这么美好的饼,啃起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恒大表示,要完成“保交楼”和“复工复产”的任务,还需要额外的2500-3000亿人民币融资。现在问题就是,1317.5亿的境外债务要延后好几年才能还,6920亿的境内逾期债务怎么处理还没影,债主们还得再给恒大投上至少2500个亿。所以这钱大家是给呢?还是给呢?恐怕不止要给,还得快给。恒大去年3月停牌,却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项复牌条件得到满足”。如果到今年9月满18个月还没复牌的话,恒大就会被除牌,到时候同样逃不开破产清算的命运。现在留给债主们帮恒大续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写在最后不得不说,恒大是将自己作为案例,亲身再给大家演示了一遍,什么叫“欠钱的才是大爷”!自打2021年9月恒大暴雷,无数人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痛苦失眠,有掏空六个钱包却买到烂尾楼的购房者、有被压了巨款的施工队、有靠着房地产开发吃饭的建材商,可能还有熬秃了头的政府工作人员。据说各地的恒大基层员工,也早就开不出工资了。而恒大债务危机的波及范围,甚至比大家想得还要远。面对乙方的讨债,恒大都明确表示过:“这钱不会结了。”但恒大现在还不能倒,就算倒,也得等把楼交了、把钱还了再倒!那部分捏着鼻子,与恒大达成境外债务重组初步协议的债主,估计也是这样想的。现在要看的,就是恒大能不能挺过这一波。这其中恒大新能源又尤为尴尬。本来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就够卷了,买恒驰5还得把款打给公证处,更别说现在恒大新能源缺乏流动资金,一边裁员一边面临停产危机。卖车难度,再提升一个level。此外,新玩家也在不断加入,比如恒大曾经入主的法拉第未来。是的,FF91于3月30日正式启动生产!同样欠了一屁股债的贾会计,却凭着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融资技巧,屡屡把法拉第未来从破产的悬崖上拉了回来。跳票无数的FF91,居然还真就实现量产了。曾经给贾跃亭投钱的许老板,却深陷债务危机,这不得不说是种命运的轮回。YY一下,现在恒大还持有法拉第未来的股票,难道说有一天,法拉第未来真能起死回生、并反向给恒大输血,上演一场大众&保时捷相爱相杀的戏码?你觉得恒大的债还有机会还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