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国企相关责任人(入股)事发甩锅或者预见事发甩锅?还是国企入股其它企业后相关人员捞钱联合分润或者收钱给对方增信?还是冒充国企入股的假国企?还是其它行为?众说纷纭。工商登记资料居然也有假?几天前,一家股东实力极为雄厚的公司登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恒基业),它的背后站满了大型央企和相关国有基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的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汇能)、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调基金)……这些股东可不是它自己说的,而是切切实实登记在工商资料中。但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竟然是假的,中核汇能、国调基金更是在4月8日和9日双双打假这家公司。由于央企、国企实力雄厚,不少违法分子往往就想利用其名头为己谋利。翻阅以往相关的“碰瓷”或造假案例,大多都只是起个类似的名字或自称与央企、国企相关,但实际上八竿子都打不着。这家国恒基业竟然直接更改了工商资料,真是离了大谱了!5天前刚做完登记变更据了解,国恒基业这家公司并不起眼,但4月7日时,甚至一度还有媒体根据工商登记资料发布了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但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家碰瓷央企的假公司。4月8日,中核汇能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为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经核实,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我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公司无关。”据介绍,中核汇能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的控股子公司,是中核集团、中国核电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建设、运营的专业化平台。而在4月9日,国调基金同样发布了严正声明,称国调基金与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无任何关系。“近期,我基金发现有名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机构未获得我基金认可或授权,通过变更工商信息等方式,将企业登记为国调基金出资企业,并可能以国调基金出资企业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从上述两份声明内容来看,国恒基业主要是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在市场监管机构进行了工商信息变更。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的工商信息变更就出现在5天前的4月4日。从变更信息来看,主要涉及了6家企业,其中4家为央企,两家为“国字号”基金,且各家的出资额均为1000万元,分别占比16.67%。变更相关信息时,国恒基业的法定代表人也从王文号变更为了张奔。这个张奔到底是谁?天眼查数据显示,除国恒基业外,他还拥有北京佳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以及在多家企业担任法人、监事等职务。对于为什么国恒基业能伪造资料成功登记成为4家央企、2家“国字头”基金的子公司,证券时报向该公司登记机关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去电话,但由于在周末电话并未接通。假冒企业层出不穷假冒央企、国企,国恒基业并不是第一个。据了解,近年来假冒央企的案例层出不穷,2021年和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发布2批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数量分别为353家和528家。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近期,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假冒行为仍是层出不穷。事实上,4月9日,除国恒基业外,还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2家企业注册为国家电投下属子公司。...
据爆料,杜兆才于 2017 年 6 月开始,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身份分管中国足协工作,担任中国足协党委书记,开始涉足足球事务。 杜兆才独步中国足坛的这五年,不断收钱、花钱、赔钱等等。直至 2023 年 4 月 1 日中纪委官宣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他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根据《21世纪体育》6日报导,杜兆才主要是以引援调节费收取钜款。从 2017 年夏季转会开始,中国足协创新设立了“引援调节费”,多年下来收取了 18 亿人民币巨资。收取“引援调节费”的措施,应该是杜兆才来到中国足协后的首个重大举措。金元足球的大潮中天价内外援球员层出不穷。为了“限制职业足球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高价引援,规范球员转会行为,维护职业足球联赛市场秩序,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中国足协“参考各俱乐部意见建议”,推出了“收取引援调节费”的措施。2017 年 6 月,中国足协发布《关于 2017 年夏季注册转会期收取引援调节费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该年夏季转会对外援身价超过 4,500 万人民币、内援身价超过 2,000 万的球员转会收取“引援调节费”。金元足球大潮过后,不少俱乐部陷入拮据状态。 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俱乐部向中国足协讨要“引援调节费”。 可仅有恒大收到了部分“引援调节费”返还。至今,其他俱乐部依然没有收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这笔款项。...
日前,网传消息称催收公司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下称“CBC合肥分公司”)有员工4月6日被警方带走,涉及到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业务。4月7日下午,蓝鲸财经多次拨打CBC合肥分公司及该公司总部的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7日当晚,微众银行独家回复蓝鲸财经称,“我们对该事件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目前没有该事件涉及我行的信息。关于该事件的详细信息以当地有关部门公布为准。”微众银行官网显示,微粒贷是该行推出的首款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自2015年5月在手机QQ、微信平台上线以来,已为超过千万用户提供贷款服务。据公开资料,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市,属外商独资公司(WFOE),为北京市第一家取得催告通知服务经营许可的专业性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分别设立39家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长期服务的金融机构超200家,涵盖四大国有银行、多家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及城商银行。天眼查显示,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48万元人民币,参保人数为237人。经营范围包括:向发卡机构提供信用卡专业化外包服务;合同违约提醒通知服务;银行卡催告通知服务;信用风险管理培训和咨询;数据处理;企业或个人信用修复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研发、生产信用管理软件;销售自产产品;市场信息咨询服务等。CBC合肥分公司则成立于2021年。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加强银行保险机构催收行为制度规范,在规范信用卡、消费贷款等业务的监管制度中对催收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发卡银行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在签署分期还款协议后要停止催收行为。此外,《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外包催收机构的管理。2022年,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对银行保险机构自行和委托外部机构催收行为进行专门规范,明确设定不得采取的催收方式,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催收行为,维护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3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银保监会严管商业类信贷产品的发放与催收。对此,银保监会回复称,高度重视整治银行保险领域违法、不当催收行为,不断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催收活动的监督管理,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催收合作机构的准入管理和行为管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不当催收行为。“下一步,将严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催收行为,加强催收外包业务管理,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消费者诉求。同时,我们将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指导和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规范经营行为、优化金融服务,全方位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银保监会表示。...
4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进行解读。其中,关于快递电子运单,应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一、禁止“快递单”显示完整个人信息快递电子运单是记录寄递用户信息的载体,近几年随着电商市场的发展,电子运单的数量十分庞大,目前每年完成的快递件量超过1000亿件。但同时,因为这张小小的电子面单,信息泄漏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事件层出不穷,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在3月15日,“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公布的一批案例中,包括江苏公安机关破获黄某等人利用木马程序非法获取公民购物信息案。江苏公安网安部门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黄某等人,勾结快递公司内部员工,通过在公司内部电脑安装木马程序等方式,窃取物流寄递信息,并向境外诈骗分子出售,非法获利2500余万元。江苏公安机关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查获快递面单信息数据一批。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刚在4月7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快递电子运单作为记录用户寄递行为的信息载体,其信息泄露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此次《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吸收了目前快递企业的有益实践经验,对个人信息显示、加密处理等进行了具体明确规定,有效提高了快递电子运单的安全性。《快递电子运单》标准:一联电子运单示意图。具体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2、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宜采用射频识别、手机虚拟安全号、电子纸等技术手段,对快递电子运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3、规范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读取权限。快递电子运单上隐藏的、加密的信息内容,仅限于快递企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相关设备合法读取。涂刚表示,未来,随着国家标准的广泛采用,快递电子运单的生产和使用将不断规范,社会公众对快递电子运单信息保护直观感受将明显改善,快递领域信息安全管理将得到有效加强。二、媒体调查:部分快递面单信息未掩码目前包括菜鸟、京东物流以及抖音等,都有自己的电子面单。在过去的两三年间,这些企业也尝试联合快递公司推出隐私面单。去年6月,中通快递与抖音电商达成共同推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作,中通快递将为使用抖音电子面单的消费者全量提供隐私面单服务,对快递面单上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脱敏,使用星号符号将消费者手机号部分数段代替。去年6月底,圆通也对外宣布基本实现全网除电商平台寄件外的快件隐私面单全覆盖。去年,圆通还成为国家邮政局快递隐私面单推广应用试点,采用“电商平台-自有平台-第三方打单软件”三步走的方式。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3月,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几家快递代收点发现部分快递面单信息未掩码。在暨南大学的快递驿站,发现“隐私面单”做得较好的是顺丰、邮政EMS,其中顺丰对收寄件人姓名、手机号码均作了掩码处理,而韵达、中通、申通、极兔等均有部分快递面单信息没有做好隐私保护。具体而言,韵达快递不同面单处理不同,有的面单是收件人信息作了掩码处理,寄件人的手机号码却完整呈现,有的面单又是反过来;中通快递面单收件人展示的是虚拟号码,而寄件人信息未作保密处理等。在叠彩园小区的菜鸟驿站、韵达超市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启林小蜜蜂智慧服务中心以及石牌西的中国邮政校园综合服务中心,南都记者发现申通、中通、极兔、韵达、德邦的快递面单均有部分用户信息未作保密处理,而极兔快递有的面单还会显示网购物品的具体信息。一位快递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快递面单信息保密处理在技术层面不难实现,主要还是看快递公司的执行力度。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地址:https://h.cjz.vip/cn/register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出战略部署,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国资央企是“国之重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作为联系国资央企的监督检查室,要坚决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国资央企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当前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在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在国资央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精准有力开展政治监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政治上看,观察分析形势注重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注重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注重防范政治风险,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业务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业务看背后的政治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监督重点,坚持分类施策,结合国资央企职责使命和行业实际,找准找实具体监督的切入点、着力点。围绕践行“两个维护”,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督促国资央企认真落实“三新一高”、建设一流企业、优化国资布局等重点任务,着力查找和纠正违背党中央要求、落实责任不力的问题;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及时将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性研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巡视审计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等事项及时纳入监督内容,时刻对标对表,纠正政治偏差,防范政治风险。 着力提高监督实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央企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监督首要任务,做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工作台账,确保贯彻落实到位。动态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央企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汇编》,夯实政治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联系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不但要看是否“第一时间”学习传达,更要看有没有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措施、有没有切实有效地执行到位,及时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有效解决问题,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加固国资央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中央的徙木立信之举,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抓到底、一刻不松,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能否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检验国资央企领导人员是否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必须始终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决破除“国企特殊论”,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国资央企落地生根。 严肃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当前中央企业享乐奢靡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其中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公款报销等问题突出,隐形变异潜滋暗长,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现象明显。要紧盯不放、寸土不让,对国资央企领导人员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党的二十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从重处理。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变腐特征,严查国资央企领域风腐一体的重点案件。 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也是影响制约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必须找准症结、精准纠治。要紧盯国资央企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机械野蛮执行,领导人员政绩观扭曲、权力观异化、任性用权乱作为、玩忽职守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从典型案例查起,动真碰硬、深挖细查、务求实效。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握中央企业作风建设行业性、阶段性特点,结合具体案例、典型问题加强对中央企业作风建设的工作指导,督促针对本行业本企业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确保取得工作实效。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指导督促中央企业在严厉惩治不正之风的同时,大力弘扬国有企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新时代中央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更好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打赢国资央企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当前国资央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决亮剑、重拳出击、精准拆弹,强化高压震慑作用。 持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紧盯重点对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重大项目、物资采购、并购重组、国企混改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提高穿透性核查能力,识别“白手套”,破解“防火墙”,揭开影子公司、影子股东“合法外衣”,严惩关联交易、设租寻租、利益输送等顽症,坚决清除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分子,深挖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背后的腐败行为。加大问题线索研判力度,扎实做好重点线索初核工作,提高核查工作质效。进一步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指导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严肃查办案件,探索建立重大线索备案制度,加强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查处党委(党组)管理干部和其他重要案件情况,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严的信号。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涉粮问题线索清底式“回头看”,持续加大涉粮案件查办力度,探索与公安、司法机关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挂牌督办一批重大案件,推动深化粮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智慧粮库建设;深化拓展融合监督,指导相关企业深化与地方联合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起底排查问题线索,严肃查办案件;组织开展对中央企业金融板块摸底监督,全面排查金融板块廉洁风险和监管监督现状,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产融结合;指导加强中央企业新能源业务板块廉洁风险防控,坚决查处典型案件;推动国资央企持续深化“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国资央企领导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巩固深化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结合查办的重点案件,注重发现同类企业的共性问题,同步谋划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进一步用好案件通报,督促国资央企持续落实纪检监察建议,深化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结合典型案件拍摄专题片、编印忏悔录,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把国资央企反腐败同防风险、纠偏差、挽损失、修生态、强免疫结合起来,推动中央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推动国资央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规矩在国资央企已经旗帜鲜明地立起来、树起来,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还没有彻底根除。必须把国资央企领域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领导人员重视、警醒、知止。 聚焦“关键少数”做实日常监督。全方位了解干部,动态更新监督对象电子数据包,进一步破解信息不对称的监督难题,打牢日常监督基础。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用好工作沟通、谈心谈话、廉政谈话等监督手段,督促国资央企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坚持严格执纪执法与准确运用党的政策策略相统一,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为试验者容错、为担当者担当,更好激发国资央企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切实提高日常监督能力水平。注重加强与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监督力量的统筹衔接和有机贯通,全力配合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30家中管企业并督促做好巡视整改,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优先办理审计移交线索,加大对联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指导督办力度,推动取得重大进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落实问题线索集体研判、无实质内容信访举报筛选、重复件排查等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问题线索,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精准有效处置,充分发挥线索处置的综合效应。严把政治关、廉洁关,严格审慎、规范稳妥回复党风廉政情况意见,加强对联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审核把关和抽查指导。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推动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明确中央企业纪检监察组与党组的监督和被监督关系,督促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筑牢派驻意识。完善“室组”联动监督,强化对国资央企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日常监督和精准画像。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指导,指导推动中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探索实践“组组”协同监督,做实“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督促中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动派员参与审查调查,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支持有条件的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依法全面行使监察权。 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 把教育整顿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教育,强化政治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建设,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在深学习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保持学、思、践、悟的执着,把对“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扎实开展教育整顿,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在实调研上下功夫。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大兴调查研究,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调研方式,突出成果转化,围绕中央企业金融板块腐败查处和风险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表现、新能源领域廉洁风险防控等开展调研。 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坚持抓主抓重,态度坚决、行动有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忘我工作体现忠诚老实,以动真碰硬体现责任担当,以攻坚克难体现实干实效,确保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在国资央企领域落到实处,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原标题为《落实全会精神机关篇丨深入推进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
这一次,原料药涨价的原因,不再是原料药企联合起来对下游药企抬价,而是和下游药企成为了“利益共同体”。2022年8月,医保局发布通报,点名广州某知名药企白云山集团旗下三家企业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串通,对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采取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方式套现,并向下游药品代理商转移资金。这是药企发明的一种新的提价方式——通过对原料药的低买高卖套现,药企再以“原料药涨价”为由抬高药品的出厂和挂网价格。原料药采购环节作为两票制之外的阴影之地,如今成为了撬动企业盈利的新支点,也成为监管部门的新战场。除了联合做价以外,此前原料药领域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垄断”。2022年同样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施行的第一年,不少企业都收到了严惩。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某家曾在2021年接受过反垄断处罚的药企,如今仍然霸占着新冠特效药热熔挤出关键辅料的大单。“他们要求原料药厂优先供货,别的企业想要做那个产品基本就得等,而其它药物涉及这个工艺的也都得等,短时间也找不到很好的替代。”涉嫌控销只是事件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该家药企的产品承担着一定的疫情保供任务。这样的例子也是目前原料药供应内外交困的缩影:为了完成集采保供,一些药企只能先下手为强,以控销、包销等方式防止原料药的供货波动;面对集采的价格战竞争,一些药企想到通过控制上游来围堵其他玩家的入局,以提升自己的议价权……如今,当医保改革拿走了药企销售渠道里的拐棍后,生产环节就成为了企业们最后的安全感来源。在这场游戏里,药企们希望利用原料药擦边规则,合纵连横,扳回颓势;而集采限价,却让监管部门亟需打破两者的联盟。市场和政策两只大手在反复角力。而原料药的问题,其实是一场涉及医保改革调整期中药品价格与供应的大考。有些企业用了作弊的手段,暂时获得了不错的分数,又因东窗事发被撤销了成绩。药企应对集采的工具原料药厂垄断的问题由来已久。不过在十年前,这还只是一场小范围的博弈。针对原料药垄断的第一张巨额罚单开在2011年。当时涉及的药品都属于化学原料药中的小品种,获批生产厂家仅有个位数,真正投产的更是只有2-3家。在原料药从业者看来,小品种盛产寡头,但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比如那种用作农药解毒的原料药,全国用量非常少,企业动不动就停产了。这种品种最容易被操弄,原料药厂就会把企业都签死:要么我不供,要供我就卖高价。”一名原料厂负责人聊到。这名负责人提到,一些品种竞争的厂家不多,大家一起联合起来,拉高原料药的价格门槛也是常规操作。不过,那个时候的仿制药企业还没被集采压价,日子过得比较滋润,对于原料药厂的不合理要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者大体上也算是相安无事。但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和集采的到来,原料药价格这秆本就摇摇欲坠的天秤开始剧烈失衡,并很快波及到了更多、更常见的品种。一致性评价对原料药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成分纯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进而开始狂飙。上述原料药厂负责人以原料药生产的精制环节举例:“这个过程我们叫‘过柱子’,之前客户要求95%的时候可能过一遍就行了,但如果要提高3个百分点,我们就需要过两遍甚至三遍的柱子,这个过程会损失大量的物料,收率也会减少很多。原先收率的80%,过了三遍柱子可能收率一下子就变成60%了。”据业内人士反映,以前原料药被称作是暴利行业并不算冤枉,毛利率可以轻松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但现在基本上只能维持百分之十几。加上环评风暴的到来,不少原料药厂都没能熬过这一关。原料药企业也在尝试扩展自己的生存之道:有一些开始做上游的中间体,降低物料成本;还有一些原料药厂开始申报一些品种的制剂加工,再外包销售团队去打通市场路径。但现在,不管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行业的利润空间都面临着难以打破的集采天花板。一条路是产业链环节之间做兼并、挤兑,相当于在一块有限的蛋糕上多啃下一口;而另一条路就是各产业链环节的合谋。他们希望通过抬高药价,来恢复各自生产的利润空间:这相当于去切一块更大的蛋糕。而在产业链里,药企来做那把切蛋糕的刀子,是最合适的——不仅因为药企是直接报价方,同时也因为药品的成本核算相对复杂,给了药企更多的操作空间。“仿制药的成本核算,包括原辅料和包材成本、一致性评价费用、生产设备折旧、人工成本等等,药监部门有时也没法准确地核实这么多的成本信息。”一名长期关注药监政策的业内人士说到。“对于药企来说,只有挂网限价是不能动的,只要是在这以下的区间内,定价都可以做适当调整。”上述原料药厂负责人补充道。正因如此,过评的仿制药企业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先涨价、再砍价”的现象。去年八月,河北省集采中心发布对涨幅过高的药品进行公示,共30种91个品规,涉及石药集团、宜昌人福、华北制药等50家企业——以原料成本变高、过评费用巨大为由涨价,再集采砍价,最终使得中标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不低的水平,是这些药企应对集采的迂回策略。药企出头报价,再联合原料药厂背书——盈利困境让两者不谋而合地走到一起,也就有了开头所说的白云山事件中的合谋。两票制后的暗箱:非集采药物的通道打通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广州白云山集团被通报的事件是通过采购原料药套现,不仅拉高了药品价格,还将套现资金转移到了药品代理环节,用以贿赂医务人员,开展药品违规促销。两票制从下游流通环节榨出去的水分,如今又在上游生产环节被输送了回来。药企和医院勾连的明线被切断之后,又多了一条暗线。被通报药物注射用头孢硫脒曾经是白云山的明星药,属于第一代抗菌素,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开发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头孢菌素。但就算是这样一款看似成功的成药,在卖给医院时也必须用上灰色手段。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显示,从2013年开始,某医药公司销售经理就找上了江西省妇保新生儿科主任,希望提升头孢硫脒在医院的使用,并且以新生儿科每月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处方量计算回扣。到了2015年,江西省妇保对头孢硫脒进行了限制使用,替换以非限制使用级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于是,经理再次联系科主任,以2.5元/支的回扣换取头孢硫脒在医院的用量。集采的本意,是和两票制通过打配合的方式,节省原本流通环节不必要的成本损耗,最终体现在药价的下降上。对药企来说,不用再费劲心思给医院塞钱就能打开市场,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对于头孢硫脒这样的药物,并没有过上以价换量的好日子。白云山头孢硫脒的销量在2017年开始出现在集采名单后不增反降,主要是受到了同类品种和二、三代抗生素的挤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0.5g/瓶的注射用头孢硫脒,医疗机构合计实际采购量分别为2283万瓶、2005.94万瓶、973.97万瓶。到了2021年,药品营收甚至同比下滑44.21%。这件事折射出问题是:仿制药产品数量多,门槛低,竞争激烈,改良和迭代速度快,进集采后很有可能会降价又降量,陪了夫人又折兵。既然不能靠集采拓土,这些仿制药企业只能又回到自己打天下的老路上。信条依然没有变:不搞销售,就活不了。“其实对于做仿制药的企业来说,销售就是命根子,这一点从来没变过。所以你说,两票制之后这些企业的销售一下子变干净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后来回扣这种事情会做得更隐蔽,比如虚开发票,做壳公司等等。” 前述关注药监政策的业内人士说到。在两票制的聚光灯下,销售环节的秘密动作变得更小心了。原料药就是一个可以打掩护的暗箱:很多药企先通过原料药抬高药品的采购价格,再用这部分溢价来收买医院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药企没通过抬价挣到钱,但是医院的渠道打通了。这种交易往往发生在集采的辖区之外,医院的盈利压力也会给非集采药品的进入留下巨大空间。“比方医院的需求量有1万只,他可能集采报量只会报个600、700只,那就不得了了。剩下的那一部分留给的都是一些非集采的药品,因为医院也要挣钱,集采任务完成就行了,不会多报出来一点。”上述原料药厂负责人说到。可以说,两票制后,行业各方的限制变多了,但需求没有变少:仿制药企业需要市场,医院和医生需要盈利,而且双方的需求都没法被集采满足。于是,原料药厂作为相对嫌疑较少的第三方,被用作了穿越限制、让药企和医院重新联系的通线。集采供应链的钢丝在医药行业从业者杨硕(化名)看来,操控原料药的药企固然应罚,但其余那些和原料药厂撇清关系、一清二白的药企,很可能在脆弱的集采供应链条下变成率先牺牲的小白兔。“现实的矛盾就是:那些低价中标的企业,可能原料药企反而升价,导致最后供应不了而被医保部门处罚。而且医保基本不给企业后续涨价空间,只要原料一直涨价,低价中标企业基本就是等于放弃市场了。”杨硕向深蓝观表达了他的顾虑。杨硕的想法被现实不断验证:据此前新京报不完全统计,国家药品集采开展以来,已有约20家企业出现断供情况。其中处罚最严重的,是2021年华北制药因未能按协议完成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供应,而被列入违规名单,被取消了接下来十个月的国采申报资格。这些断供的药企,很多都翻船在原料药涨价上。而涨价又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外界环境的变化——原油价格上涨,疫情、进出口贸易受阻;比如趋严的药品使用准则——“限抗令”的出台就使得相关原料药厂数量锐减,因供应不足涨价;比如药品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比如最近因为大规模甲流而短缺的奥司他韦。一边是未来的原料药供应像不断旋转的魔方一样瞬息万变,另一边是集采动辄1-3年采购周期,中标药企内心的紧张可想而知。从这些教训中也可以看到:药企抓紧原料药的过激行为,可能并不是被害妄想症发作。除了上述的多方面影响,原料药涨价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长期内在逻辑:近年原料药利润下降——相关原料药企业数量下降,部分停产——行业集中度变高——部分原料药企业拥有绝对议价权。在看清这一点上,长期存在的低价常用药短缺就是一块透镜。扑尔敏作为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曾经在2018年每千克从400元涨到23300元,上涨58倍。价格暴涨源于垄断——在2017年以前,全国的扑尔敏生产企业多达四五十家生产企业,而到了2018年,这些企业因为严整改、高成本、低利润纷纷退场,最终只剩下6家拥有批文的企业,实际生产的只有河南九势制药一家。这家企业最终因为以不公平高价向下游经营者销售扑尔敏被处以115.73万元的罚款。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上。在经历了一波价格暴涨后,这种大品种原料药已先后被广西、云南等6个省份纳入短缺药品清单,重新调整定价逻辑;部分地区为保证供应不得不将它移出低价药清单。资质和利润的卡点,使得如今大部分原料药厂生产积极性低落,市场竞争度和参与度贫瘠——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小品种还是大品种,原料药垄断的这头大象都不会自动从房间里走出来。在杨硕看来,现在的原料药管制,除了“大棒”以外,还需要辅佐以放开的思路。“其实原料药厂涨多少、能得到多高的利润,还是应该主要看供求关系。”杨硕说,“如果不考虑这层关系,只限死企业的价格和利润,我觉得是无法根治问题的。”换句话说,要想让灰色的手尽早从药企和原料药厂上拿开,进而给市场更多正规和自由的竞争空间,就必须先让行业活泼、活动起来。而这样的弹性,也必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滋长企业们面对集采时的韧性。...
取钱时0.94元被银行“反向抹零”?近日,河南驻马店一名男子去银行取钱时发现,有0.94元没能取出。业务员称没有零钱,不满1元全部抹掉,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4月7日央视网)“反向抹零”,顾名思义,就是指银行在处理客户存款时,将账户余额向下“抹零”,即将不足1元甚至数元不等的余额全部抹去。近年来,这类乱象愈发普遍,大有泛滥之势,如2021年4月,湖南省长沙市一名市民在某银行取款时,原本应取出503元现金,但银行“反向抹零”,只取出了500元,银行后来表示是由于系统故障导致。事实上,上述行为已涉嫌违法。从法律角度来看,银行存款是一种合同关系。而银行作为合同的一方,应遵守自愿、平等、诚信、公平的原则,不得擅自修改合同内容。银行“反向抹零”,实则是背离合同约定、未经客户同意单方面扣款,显然违反了上述原则。就客户权益而言,银行“反向抹零”行为也极为不妥。客户的存款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银行没有任何权力进行支配。而客户在存款时,也是希望将自己的钱款交给银行保管,通过银行来获得更好的利息和保障。“反向抹零”行为不仅侵犯了客户的财产权,也违背了商业道德和银行服务宗旨。在上述事件中,尽管用户向银行投诉后,银行方面承认了错误,并对用户进行了退款,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反向抹零”问题。一方面,银行的退款处理过程往往需要用户自行发起投诉,这对用户来说是一种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另一方面,很多用户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钱款被银行收取了,亟待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说到底,银行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和信誉直接影响着客户和社会对金融行业的信任度。银行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来避免“反向抹零”的发生,比如在ATM机上增加现金数量,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业务员进行培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扣费行为。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反向抹零”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管职责和标准,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公正、稳定的金融环境,既维护客户权益,也保障金融行业发展更加行稳致远。...
2023年3月31日,复星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宏汉霖”,02696.HK)突然披露了一则自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个坏消息——公司将1.17亿美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委托投资,到2023年3月份还有6636万美元的本金没有拿回来,并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潜在亏损计提30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超1.91亿)。复宏汉霖紧接着又受到第二击。公告披露,投资管理方还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诉复宏汉霖违反投资管理协议,私自赎回部分资金,要求复宏汉霖支付管理费。这个管理方叫尚乘环球市场有限公司(简称“尚乘环球”)。有多家在港上市公司曾委托尚乘环球投资理财。受伤的不止复星系。早在2022年9月,青岛银行公告因委托投资纠纷在香港起诉尚乘环球,索赔金额2.64亿美元,合人民币18.22亿,远超复星系的损失金额。公开信息显示,尚乘环球隶属于尚乘集团(AMTD Group)。尚乘集团官网对自己的介绍包括有亚洲领先的综合金融机构,亚洲最大的民营独立投资银行,香港规模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香港本土首屈一指的投资银行,香港最大的非银行资产管理平台之一,唯一一家香港本土综合性券商,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中唯一一家港资金融机构。尚乘集团在官网介绍中称,自己是众多中国知名企业在港上市时的深度参与方,也是亲密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复宏汉霖及身后的复星。尚乘集团的高光时刻,是旗下的亚洲金融科技公司尚乘数科(AMTD Digital Inc., HKD)在美上市不足一个月,因股价暴涨总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和META(Facebook)。不过潮来迅猛潮去也快,尚乘数科股价迅速跌落。尚乘集团董事会主席兼总裁蔡志坚还因在瑞银任职期间的某些行为被香港证监会禁业两年。复星系开盲盒:亏损超3.9亿根据投资管理协议,复宏汉霖把1.17亿美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存入尚乘环球开设的投资组合账户,委聘尚乘环球提供投资管理服务。投资组合包括固收产品和尚乘环球推荐的任何产品发行人发行的债券。当时约定,投资管理协议自2019年9月25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到期自动续期,直到双方书面同意终止协议。如果投资管理方发生重大变更,复宏汉霖有权终止协议。前两年的管理费第三年开始付,之后一年一付。协议生效后,尚乘环球以复星系的资金购买了三名私人实体发行的承兑票据,本金总额8636万美元。2021年9月25日协议到期,复宏汉霖向尚乘环球书面发函终止协议,并要求尚乘环球归还本金和收益。公告披露,复宏汉霖已分两次收回本金5064万美元,还有6636万美元的本金没有收回。复宏汉霖称,经律师意见和评估师计算,2021年度计提潜在损失人民币191,271,000元,2022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9,153,000元,两者合计亏损3.9亿元人民币。投资搞亏损了,尚乘环球这边的态度却是起诉复宏汉霖。理由是复宏汉霖违反投资管理协议,没有支付管理费,2022年以前赎回的3064万美元本金也未经投资管理方书面同意。复宏汉霖承认,该投资没有及时信披违反了公司章程和上市规则,但不是刻意隐瞒,今后将加强内控和人员培训。票据关联方现尚乘股东复宏汉霖的公告弥补了之前未及时信披的错误,但有一个关键的信息始终未披露——所购买的三名私人实体发行的承兑票据,发行人是谁?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中智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全球”,06819.HK)因委托尚乘环球投资一事未及时信披,被港交所谴责,后发布的公告,则点出了承兑票据的发行方。根据中智全球2020年5月19日的公告,公司也是在2019年上市当日将5500万美元闲置募集资金委托尚乘环球投资管理,同样购入承兑票据,用作库务管理用途。所有承兑票据按面值购买,固定年利率4.5%,须于到期日支付。根据公告披露,承兑票据的发行人均为海外私人公司,分别是在开曼群岛、塞舌尔、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并主要从事投资控股的公司。其中1400万美元购买的Ariana票据,发行人Ariana Capital Investment Limited是一家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根据公开信息,Ariana Capital Investment Limited为AMTD International Inc.(尚乘环球的间接母公司)的股东。而尚乘环球是所有承兑票据的托管人。所以中智全球的1400万美元,实际上等于是尚乘,拿给自己的股东融资了。中智全球公告称,公司并不知悉承兑票据发行人的最终实益拥有人的身份及承兑票据发行人之间的关系。而复宏汉霖这边,公司管理层至今没有向独立核数师提供已签署的票据购买协议或其他证明票据存在和估值的足够证据,独立核数师从尚乘环球这边也无法取得票据的证据。这导致无法对财报做准确审计而持保留意见。国际的“资产管理”没有新鲜事,不论破产的硅谷银行、还是被收购的瑞信,亏损原因、和干的事情其实都一样,重仓买了垃圾资产,然后让资管的委托人、储户买单,最后甩锅给“全球经济形势”。不知这一次,尚乘和他的母公司,会不会拿委托人的钱,走出新的棋路?多次助力复星系?在尚乘集团官网的介绍中,这是一家有着众多靓丽头衔和市场地位的大型集团公司,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全球协调人、主承销商及牵头行,参与光大证券、青岛银行、天津银行、江西银行、广州农商行、中原银行、小米、美团、美图等在港股发行。自2016年起,为包括在港上市银行等金融机构、复星国际、广州富力等房地产在内的客户完成近80单债券资本市场交易,融资额超过300亿美元。比如此次闹翻的复宏汉霖,尚乘官网介绍称复宏汉霖的上市,是自2017年以来,继多次助力复星国际(656.HK)完成多笔境外美元债发行及复星旅文(1992.HK)香港IPO之后,尚乘与复星系公司再度在国际资本市场合作,体现了尚乘与复星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尚乘还和小米于2019年5月9日合资成立洞见金融科技(Insight Fintech),成立天星银行,获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虚拟银行牌照。从复宏汉霖、中智全球到青岛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均和尚乘环球签署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尚乘环球均宣传自己是企业的首次公开招股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但拿其中复宏汉霖的招股书来看,尚乘环球仅是众多承销商、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牵头经办人之一。尚乘集团旗下尚乘策略资本集团在港上市的招股书中曾披露,集团最早于2003年由主要股东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澳洲联邦银行)成立。由此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曾被尚乘拿来广泛宣传。尚乘旗下尚乘数科(HKD.NYSE)于去年7月下旬在美上市后半个月内股价一度高达2555.30美元/股,市值暴涨21426.64%。而发行价是7.8美元/股,2022年7月15日开盘价是13美元/股。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在官网回应称,长江集团近10年前已经出售绝大部份所持尚乘集团股权,现在持股不足4%,还正在洽谈出售这部分股份。尚乘集团董事局没有长江集团的代表,长江集团也没有参与尚乘集团的营运,对该集团的任何业务及计划一无所知。随即尚乘数科持续暴跌,日前股价不到7美元/股。如今尚乘集团官网也不见涉及李嘉诚和长江集团的内容。禁业两年:蔡在给谁干活?2015年,尚乘集团引入策略投资者,包括中民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中民投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及L.R. Capital MNP Limited(“瓴睿资本 ”的附属公司)。在这中间出现一个叫蔡志坚的人。其曾任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家族办公室亚太委员会委员, 2016年1月开始任尚乘集团董事长、总裁。2015年5月,摩根士丹利向瓴睿资本和中民投组成的财团出售尚乘集团股份的交易中,瑞银是摩根士丹利方面的财务顾问,尚在瑞银任职的蔡志坚代表瑞银担任该项目保荐人,被指派负责处理瓴睿资本这一方事宜。但是,香港证监会认定,电邮通讯记录显示,作为摩根士丹利的代表,电蔡志坚却在指示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对手瓴睿资本在上述收购案中“执行决策工作”。尽管蔡在收购案中的角色没受到具体法规管制,但证监会认定,蔡志坚在自己与所在公司瑞银集团/或客户(摩根士丹利)出现潜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没有向瑞银集团申报。在瑞银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瑞银集团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牵头经办人的另一家公司招股中,作为交易小组成员的蔡志坚,把某投资者的资料私下提供给其竞争对手瓴睿资本。这违反了《上市规则》。因此香港证监会于2022年1月份裁定蔡志坚禁业两年,包括不得申请或注册牌照,成为持牌法团的负责人,不得以注册机构主管人员的身份行事等。蔡志坚于2022年4月下旬和12月上旬两次提起复议,都被否。有在香港某知名大亨旗下办公室任职的人士表示,尚乘在港是有一定知名度,但说到“最大”、“唯一”等行业定位,更多是出于宣传,在香港类似尚乘的企业有很多。而“购买票据”致亏损,对方表示不可思议。据媒体先前报道,蔡志坚在瑞银工作期间认识了时任中民投董事会主席董文标,蔡志坚进入尚乘,与中民投、董文标颇有因果。2014年,董文标联合59家民营企业注资500亿元成立了中民投。一年后,中民投旗下中民国际与瓴睿资本,联手收购尚乘集团控制权。据网易清流工作室调查,瓴睿资本背后,管理的是香港、台湾地区几个富豪家族的资金。收购完成后,蔡志坚从瑞银的员工和卖家摩根士士丹利的顾问,摇身一变成为中民投总裁高级助理、中民投香港国际总部负责人,并被派驻担任尚乘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随着中民投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董文标败走海外。尚乘不再公告中民投的股权比例。2020年12月,尚乘集团与瓴睿资本签订回购协议,回购了之前分配给瓴睿资本的尚乘集团特定股份;而瓴睿资本于尚乘集团持有的其他股份于2021年12月31日出售给第三方,此后,瓴睿资本不再是尚乘集团股东。而从最近的公开信息看,蔡志坚通过离岸注册公司持股32.5%,为尚乘集团第一大股东。但鉴于香港信披的不透明性,尚乘系背后的真正实际控制人依然成迷。而复星系与青岛银行背后的理财黑洞,显示尚乘和背后股东的资金游戏,开始掉链子了。...
企查查信息显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产生工商信息变更,其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22亿元减少至1.05亿元。企查查APP截图企查查信息显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勇,其经营范围包含技术开发、网络技术产品、系统集成的设计、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开发和咨询等等。张勇为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芳、徐宏为该公司董事。股权关系显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100%持股。企查查APP截图此次杭州阿里巴巴减资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刚宣布将会打造新的组织和治理结构。3月28日,阿里宣布“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根据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变化的一个关键动作是,各业务集团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全面实现控股公司管理。对各业务而言,治理架构独立意味着直面市场洗礼,与之对应的是创新激励的可能性。在公开信中,张勇称,“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地址:https://h.cjz.vip/cn/register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国际刑警发现犯罪集团挂出逾200万人的身份信息供顾客购买。(示意图/Pixabay)国际刑警在一次肃清行动中,成功剿灭一个号称世界最大的网络犯罪集团;该集团主要向全球黑客出售被盗账户的身份信息。法新社报道,欧洲刑警组织星期三(4月5日)说,这起由联邦调查局和荷兰警方领导的肃清行动,主要针对一个名为“创世市场”(Genesis Market)犯罪集团,最终共有119名犯罪分子被捕。欧洲刑警组织说,这场大规模肃清行动涉及17个国家,直接造成这一非法市场被歼灭。当局在关闭创世市场时,发现该平台挂出逾200万人的身份信息供顾客购买。据了解,创世市场通过出售安装了恶意软件的“机器人”感染受害者的设备,并经由恶意软件实时窃取他人数据,如指纹、小型文本文件(cookies)、保存登录信息和自动填表数据等。Cookies是保存在用户设备中的小型文本文件。这个文件与特定的网络文档相联,能保存用户访问该网页的信息。欧洲刑警组织的网络犯罪中心负责人西莱里斯(Edvardas Sileris)说: “所有执法部门的共同努力是我们得以清除网络犯罪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并严重破坏了这一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