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矿行为不仅妨害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23年六五环境日前夕,多地法院陆续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以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这些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显示,近年来,非法采矿案高发频发。山东、四川、山西、江西、重庆、甘肃、浙江等地公布的典型案例中,非法采矿案占据了较大比例。今年4月,公安部公布1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一半涉非法采矿。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由于非法采矿近年来花样翻新,在司法实践中,开采行为中的合法与非法、矿与非矿、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尚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有待明确。矿业领域的高发犯罪矿产资源是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非法采矿行为不仅妨害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矿产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大肆盗采国家矿产资源。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案件批准逮捕8210件15253人,起诉10561件25649人,有力打击了犯罪。这类犯罪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且手段不断翻新,屡禁不止。近期,河北、内蒙古、河南等多地传出消息,正开展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项目名义从事非法开采等行为。根据河北省平山县《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公告》,破坏耕地10亩、基本农田5亩以上的或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价值10万元以上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河南省西峡县制发检察建议,严厉打击盗采、收购矿产等违法行为。6月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公布了“卢某某、徐某某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周某某、徐某某非法采矿民事公益诉讼案”“杨某甲、杨某乙、杨某丙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等多起案件。其中,卢某某、徐某某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采矿,情节严重,均构成非法采矿罪;周某某、徐某某在明知某铁矿公司采矿许可证的开采深度为-65米至-244米的情况下,仍对该矿-244米以下地质进行超范围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非法采矿罪是我国矿业领域的高发犯罪。图为某地采矿场。摄影/章轲“非法采矿罪是我国矿业领域的高发犯罪,堪称‘矿业涉刑第一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从公安部4月13日公布的1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来看,非法采矿案不仅涉案金额巨大,受破坏自然资源种类众多,非法采矿的手段也花样翻新。吉林延边公安机关通报,经查,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犯罪嫌疑人高某娟等人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在未取得开采草炭土(黑土)相关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开采草炭土(黑土)并销售至全国8个省市,涉案盗采黑土7.3万立方米,涉案金额500余万元。辽宁辽阳公安机关通报,经查,2021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何某杰等人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勾结多名犯罪前科人员在辽阳市多个山地尾矿脉非法开采铁矿石并加工成铁粉对外销售,涉案盗采铁矿石10万余吨,涉案金额2300余万元。据浙江省高院日前发布的浙江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及2023年浙江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法院环境资源一审刑事案件收案的12类案件中,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污染环境罪、非法狩猎罪、非法采矿罪,其中,非法采矿罪数量多达594件。现实层面仍存在一些模糊地带非法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行为。曹旭升介绍,非法采矿罪是专业性要求极高的涉矿高发犯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各方对开采行为的合法与非法、矿与非矿、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争议较大。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马海军曾提交了《关于正确认定非法采矿行为,对<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进行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提案》,还列举了相关案例:某矿业权人提供资金为村委会公益翻修村路,施工过程中弯道取直产生了土石方,就地利用后,剩余土石方因无处堆存运回选矿厂综合利用。工程经过竣工验收后,当地有关机关认为矿业权人未办理采矿许可证,仅凭备案登记的设计方案便进行弯道取直,擅自将结余的土石方进行综合利用,涉嫌非法采矿。一家施工单位曾承包某金属矿的井探工程,依据专家评审备案的勘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部分工程矿。根据与探矿权人签订的协议,这部分工程矿出让后,冲抵了部分施工款,但被认为构成非法采矿罪。马海军介绍,某地甚至将超过行政许可生产规模进行开采的行为认定为非法采矿。如一位矿业权人享有6个石英岩矿的采矿权,年生产规模分别为0.5万吨至1万吨不等,总生产能力不足10万吨。但当地有关机关认为其从2013年至2021年间超生产规模生产57万吨,涉嫌非法采矿。据曹旭升介绍,非法采矿通常有九大情形,包括无证开采、有探矿权进行开采、有采矿权越层开采、有采矿权越界开采、进入他人矿区开采、对保护性开采矿种擅自开采、在未批准矿区擅自开采、行政机关原因导致的开采、开展各种工程施工项目导致开采等。但在现实中,很多情况被当作非法采矿。曹旭升举例说,由于司法解释将立案金额确定为10万元至30万元,这就导致单价高的矿种轻易被入罪,如金矿开采过程中,在矿区边缘偶遇颗粒金或高品位金矿脉,不小心多采几十公分厚的矿石就会涉嫌犯罪。此外,有些经过备案批准的坑探、槽探、井探施工行为,有些经备案的开采前准备工程,有些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修路、建房、地下管线、隧道、土地改良、堤坝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等,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已经探明或根本没有探明的矿产资源,容易被认定为非法采矿。第一财经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情况已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回应。今年4月10日,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和完善砂石开采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负责砂石资源采矿权出让登记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出让前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实地踏勘”“合理确定采矿权出让范围”。在出让后积极优化采矿权登记流程,简化登记要件,提高登记服务效率,保障采矿权人及时顺利开采。自然资源部矿业权管理司负责人在解读《通知》时介绍,砂石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矿产资源,因杂质成分复杂,以往均属于工程排弃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地方的一些废弃物具有了一定的市场价值,企业通过综合利用可获得一定的利益,从而有利用的动力,从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应予鼓励。这位负责人表示,结合地方管理实践,一方面应允许企业自用,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减少了占地破坏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多余的砂石料应由政府统一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处置,既可以避免企业为了逐利扩大采挖,也可以通过政府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扩大砂石供应来源。国家正规范和完善砂石开采管理,鼓励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摄影/章轲多位法律界、矿业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所涉及的非法采矿行为作出立法解释;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或者对什么是非法采矿行为作出司法解释。马海军表示,建议将按备案登记的方案或设计进行施工的行为、超生产规模开采的行为、矿区范围内的开采行为、按行政机关许可开采的行为均排除在非法采矿行为之外。同时将非法采矿罪的量刑起点调整为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且非法开采量超过合法开采量的30%。曹旭升等法律、矿业方面的专家也建议,行政机关应加强矿业专业培训,聘请探矿、选矿、采矿、冶炼、评估、储量评审、测绘、矿法等方面的专家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在认定非法采矿时对有争议的专业性问题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建议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对难以界定的专业性问题由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听取专家证人对鉴定结论提出的意见。建议各地遴选即懂矿又懂法的专家作为陪审员参与涉矿案件的审理,有助于从矿业专业角度准确查明涉矿事实。...
一批金融领域贪腐“老虎”“苍蝇”相继被查 。纪检监察机关近期消息显示,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茆君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蒙商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赵光炯,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当前,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5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重要金融机构“一把手”落马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多名干部“落马”。梳理来看,“靠监管吃监管”、“以权谋私”、安排亲友作“白手套”隐藏“影子股东”身份等贪腐手段花样翻新,有多人因此被“双开”,部分干部被中纪委称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典型、腐败问题与金融风险交织的典型。例如,央行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将公有住房拆迁款据为己有,在工程承揽、工作安排、购买大规格纪念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大搞期权腐败,以虚假投资理财方式埋设“钱袋子”;海南银保监局原一级巡视员秦会忠插手干预监管机构人事安排,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在今年“落马”的高层干部名单中,不乏多名重要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一把手”。例如,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卫军,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秀昆,浙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沈仁康等,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农信系统“窝案”“串案”频发金融系统的反腐工作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农信系统反腐力度较大。据中纪委官方通报信息统计,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等地均有农信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立身不正、带头贪腐,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窝案”“串案”现象。梳理已公布的农信系统干部贪腐情况可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办理信贷审批、人事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腐败“高发区”。一些领导干部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被“双开”。例如,广东省农信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硕平在干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方面违规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梁志军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在工程招标、入股管理服务对象企业等方面谋取利益,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此外,上梁不正下梁歪,接连挖出“硕鼠巨蠹”现象明显。例如,今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王哲被查,3月该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吴金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3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2023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严查利用监管审批权、检查权等谋取私利的问题,严查违规插手干预信贷审批、利用民间借贷不当谋利等问题。“内鬼”“蛀虫”无所遁形重点领域重点整治,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让“内鬼”“蛀虫”无所遁形。4月8日,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对30家中管企业党组开展常规巡视,对5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开展巡视“回头看”等,推动解决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通报,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接受审查调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沈阳审计分部原总经理侯敏被“双开”,其靠“信贷”吃“信贷”,靠“审计”吃“审计”,是国有金融企业分支机构“一把手”以贷谋私的典型,是国有金融企业审计监督分支机构“一把手”顶风违纪、风腐一体的典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惩治腐败零容忍,持续强化高压震慑。5月,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从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朱从玖曾任浙江省副省长,分管浙江金融工作长达10年。...
苏格兰偏远费特勒岛(Fetlar)上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城堡宣告以3万英镑出售,不过有闲钱的买家先不要冲动,原来当中有陷阱,附带条件是支付1200万英镑的翻修费用,让城堡变成世界级度假村。▲苏格兰偏远费特勒岛(Fetlar)上的布劳山庄(Brough Lodge)将以3万英镑出售。 图为示意图,非布劳山庄。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布劳山庄信托(Brough Lodge Trust)宣告,出售费特勒岛上的布劳山庄(Brough Lodge)。 这幢历史超过200年的城堡坐落在40英亩的翠绿山坡地上,俯看费特勒岛的草地、以及绵延至海岸边的崎岖峭壁,城堡旁有塔楼、庭院、以及建有围墙的花园。布劳山庄由在地商人尼柯森(Arthur Nicolson)于公元1825年建造,城堡为歌德式建筑,灵感源自于尼柯森当时赴法国、意大利、瑞士旅游的经历。1980年代尼柯森女士(Lady Nicolson)搬出后,布劳山庄自此闲置,2007年尼柯森家族最后一位继承人柏兰德(Olive Borland)将城堡所有权转让给布劳山庄信托,布劳山庄信托接手后,至今已花费超过50万英镑为城堡进行防水工程、翻新屋顶。如今布劳山庄信托有新计划,他们以3万英镑出售城堡,这个价格远低于苏格兰的平均房价,根据英国土地注册处(HM Land Registry)2022年8月数据,苏格兰一幢房子的平均售价为19万5391英镑。不过CNN评论当中有“陷阱”,BBC警告买家“口袋要够深”,原来布劳山庄信托的出售附加条件是,买家要实现他们将城堡改造为“世界级度假村”的计划,当中包括打造24间房间及一间餐厅,除了享受北海美景,游客还能在度假村内上瑜珈、编织课,预估翻修费用将高达1200万英镑。布劳山庄信托坦言他们要找的是“慈善企业家”,执行长拉特(Drew Ratter)透露,已经有好几位潜在买家前来接洽,其中一位甚至提交详尽计划,不过他强调,仍欢迎其他有兴趣的买家洽询,希望达成最好的结果。费特勒岛位在苏格兰东北方,是薛特兰群岛(Shetland Islands)中的第四大岛,从伦敦搭机要先飞3.5小时到群岛的梅恩兰岛(Mainland),再搭船到费特勒岛,岛上目前有61位住户。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多家知名华尔街投行从去年开始就传出裁员消息,然而今年5月前后,第二波裁员又扑面而来,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瑞银都在其中。但这还不是终点。据第一财经从多名猎头和国际投行的投行部、研究部从业人士处获悉,由于全球一级市场惨淡,“交易荒”严重影响了投行的盈利,因此未来第三波裁员可能仍难避免。早前大幅扩张的IBD(投资银行部门)是重灾区,从新手到董事总经理都可能被波及。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部分投行裁员涉及中国业务,但主要影响的是在香港的人员。多家顶级投行大幅裁员节流多家外媒报道,由于交易环境不景气,高盛正在考虑进行新一轮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未来数周内裁减最多250人,部分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将受影响。另有消息人士指,裁员的时间无法确定,但可能在几周内发生。对于这些“动手”早的投行来说,这其实已是不到一年时间里的第三轮裁员。据悉,高盛在去年9月裁减数百名员工,今年1月再裁减约3200个职位。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拥有4.54万名员工,较去年年底减少6%。由于交易量的回升需要更长时间,华尔街大行正在重新审视成本。据报道,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今年1月在公司高管的一次私人聚会上表示,他没有更早裁员是个错误。高盛今年2月公布了10亿美元的节流计划,其中6亿美元来自早些时候的裁员和替代招聘限制。高盛最赚钱的就是投行业务,该项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经历了辉煌的两年,但此后明显放缓,这和极具挑战性的全球宏观环境息息相关。投行部门在2023年头3个月里的收入同比下降26%。此外,高盛第二季度来自股票和固定收益交易的收益同比下降超25%。事实上,在“狼性文化”的美资投行,裁员司空见惯,例如高盛每年都会进行这种审查,但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了,而且2020年开始的超低利率以及大牛市反而推动一些机构逆势扩张。如今,面对高达5%的联邦基金利率、低迷的一级市场交易,裁员节流似乎难以避免。普遍的新一轮裁员发生在华尔街2023年前几个月的低迷背景下。企业并购活动创下10年来最疲弱开局,抑制了投行从手续费中赚取的收入。根据Dealogic数据,跟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并购交易额下降了48%至5151亿美元。早在2022年,这种趋势就已非常明显,只是当时不少银行家寄望于情况将在2023年好转,但事与愿违。此前一直没有动静的摩根士丹利近期也传出裁员消息,一度引爆社交平台——据悉,摩根士丹利本月大约裁减3000个职位。该机构对记者表示,对此不予置评。不过,亦有相关猎头对记者表示,此次涉及的人员从董事总经理到分析师级别人员,涵盖了ECM(股权资本市场)、M&A(并购)、公司金融等领域。其中,中国业务亦有涉及,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医疗、TMT等组别。从全球来看,摩根士丹利第一季度的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4%,固定收益交易收入下降了12%至25.8亿美元。另一顶级美资投行摩根大通也在裁员,但幅度相对较小,约裁500个职位。而猎头对记者表示,行动可能并未结束。近期,摩根大通在匆忙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第一信托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后,就宣布将对该行裁减约1000名员工。摩根大通当时表示,已履行对第一信托银行员工的承诺,在5月1日交易完成后的30天内明确员工的就业状况。摩根大通表示:“绝大多数第一信托银行的员工将会被安排在摩根大通工作——要么是过渡期,要么是全职工作。”处于过渡角色的工人将被雇佣最多12个月,没有获得新职位的员工将获得两个月的工资和福利,并将获得一次性总付和持续福利。摩根大通在全球拥有约30万名员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亦计划让大约40名亚洲员工内部转职到其他部门(不同地区或不同业务条线),以避免发生直接裁员。据悉,40名员工以初级员工为主,超过半数常驻中国香港,以中国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为主,少数涉及全球资本市场业务。业务调整部分原因是因为美银在中国内地业务量出现萎缩。此外,早前瑞银突然宣布收购瑞信,人员问题也成为焦点。据记者了解,尽管目前两家机构仍在以独立实体运行,但多数瑞信员工可能需要离开,而瑞银亦可能出现小部分的裁员。全球市场环境依旧严峻如果要问2023年的形势会否比2022年好,可能答案是否定的——利率仍然居高不下,经济增速并未回升,可能唯一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个热门主线——人工智能。就宏观利率走势来看,美联储过去一年多大刀阔斧加息500个基点,这导致融资成本直线飙升,并直接导致二级市场估值收缩,这也反向导致一级市场估值压缩,交易量急速萎缩。但是,利率在短期内很难大幅下降。6月15日凌晨,备受瞩目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公布,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上周称,美联储将在6月跳过加息,准备晚点再加。但由于抗击通胀之路并非坦途,即使美联储6月暂时观望,之后可能仍会有1~2次加息。高盛的研究显示,最近几个月美国二手车拍卖价格仍有实质性上涨,预计在5月的CPI报告中,二手车价格将环比增长3%。此外,住房租金增长的替代指标在4月加速,同比增长2.3%(3月为1.1%)。新租约继续涨价可能会使CPI和PCE的住房通胀保持较高水平。不过,高盛预计,PCE住房通胀率将从目前的8.4%降至2023年12月的5.9%,并在2024年6月降至4.4%。一级市场形势则仍然严峻。“其实投行都已经裁员大半年了,隔几周裁一轮,裁了好多轮了。目前PE融资难,没有交易,投行也没生意做。”香港某金融行业猎头对记者表示。其实,去年一级市场就已弥漫悲观情绪,中概股退市风险、全球二级市场“杀估值”、经济衰退风险等都导致业务量急剧放缓,而今年并没有明显好转。这直接影响了投行业务——并购、杠杆融资、IPO等。有私募股权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存在几大问题——大部分PE在当前的市况下很难将持有的公司卖出去,因为行情太差,PE收购的公司估值目前无法被市场接受,且部分公司亦不愿意进行down round(估值减计)。亦有业内人士举例称,2021年时大部分软件公司的私募估值都是 100倍经常性收入(ARR),而现在市场上能有10倍ARR就已算估值很高的了,想要通过IPO套现的难度则更大。另一个问题在于,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且真正的优质项目稀缺,外加融资成本较高。这意味着投资风险远高于前几年,投资机构会要求更高的IRR(内部收益率),这就导致机构对项目更为挑剔。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融资难。对于一级市场基金而言,新的基金很难募集。鉴于地缘政治风险,部分亚洲投资项目亦很难获得美国方面的融资。相比之下,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投资人对这类项目的风险偏好相对更高一些。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星期五(6月2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青岛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张军受贿一案,张军被控受贿1217万余元(人民币,下同)。根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星期六消息,公诉机关指控:2005年上半年至2022年6月,被告人张军利用担任青岛市四方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即墨市市长、市委书记、青岛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等职务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直接或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工程款拨付、承接法律业务等方面谋取利益,直接或通过其妻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17万余元。公开资料显示,1969年出生的张军是山东济南人,长期在青岛任职,曾任四方区副区长,崂山区副区长,青岛高科园管委主任,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等职务。张军于2015年9月赴任即墨任市委副书记,2016年1月当选即墨市长,一年后任即墨市委书记。2017年9月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后,张军继续担任即墨区委书记。张军于2020年11月任青岛市副市长,去年4月,他当选为市委常委,随后明确为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去年11月通报,对张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张军“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处分。...
“千年中医传承,尽在一呼一吸之间。”在草本雾化器品牌“蔚公子”的代理招募宣传中,“类电子烟产品” 碰瓷中医药。而除蔚公子外,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日前,还有着包括“来兮”、“蔚多”、“禧呼”、“之奢”在内的一批主打草本雾化的新品牌正活跃于市场,它们宣称旗下产品“零尼古丁”、“以中药雾化”,功效上可实现“草本润嗓”、“调理肺部”等,并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以“口味百变”等为卖点招徕顾客、以“0成本创业”为亮点吸引着代理商。其中,部分品牌将渠道拓展至线下,开出专卖店。据来兮生物科技官方公众号5月19日发布的动态显示,其位于上海地区的第一家专营店即将开业。同时,其宣称来兮中药雾化器产品已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省份地区销售。势头看上去似乎一片大好。那么,草本雾化行业是一个新的风口吗?电子烟行业专家陈中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不是新的风口,只是死灰复燃。“在电子烟监管之前,就存在很多草本雾化概念的公司,但在监管生效以后,这类公司出于风险控制,很多转型或停止业务。”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仔细对比此类草本雾化器产品后,有网友感叹:“这类产品简直和电子烟一模一样。从外观造型,到工作原理,唯一的差异在于可替换弹中的草本液成分有差异。”而据了解,对于电子烟市场,自2021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并完善了电子烟相关国标和管理方法,并在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电子烟》国家标准,水果味全面禁售。至此,从无序爆发到有序发展,通过近十年来的多轮优胜劣汰后,行业才逐渐走向正轨。那么,这类近两年兴起的中药雾化产品究竟是否也属于电子烟大类?又应该受到怎样的监管呢?针对这类问题,北青报也曾在此前的报道中指出,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销售的所谓“草本雾化器”依靠“中药雾化植物萃取”吸引消费者。虽然这些产品的销售者在推广中反复强调这些产品不是电子烟,而是“雾化润喉瓶”“雾化口香糖”甚至“草本戒烟棒”等等,但是由于商品外形和使用方式过于与电子烟类似,因此仍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对此,有消费者向蓝鲸财经记者反映,曾有微商卖家向其表示,所有产品均不含尼古丁,因此不在《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管控范围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子烟业内人士指出,《电子烟》国家标准已明确规定,电子烟是“用于产生气溶胶供人抽吸等的电子传送系统”,将不含烟碱(即尼古丁)的电子烟纳入电子烟定义范围。这些打着“0尼古丁”和“中药雾化”的产品,显然是违反了《电子烟》国家标准的非法产品。“这有点类似于前几年风靡过的‘茶烟’,虽然宣称不含烟草成分,甚至中药养生,最终被认定为非法制品并查处。”图片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与此同时,记者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国家标准等有关问题解答”中了解到,鉴于水果、食品、饮料等调味电子烟和无烟碱电子烟对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诱导未成年人吸食,标准明确规定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并明确要求“雾化物应含有烟碱”,即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陈中指出,根据电子烟国标,不含尼古丁的类电子烟形态的产品是明确国内禁售的,无论是否有医疗器械资质,都落入零尼电子雾化监管范畴,应属于禁售。“据我了解,目前有多个地方烟草局已经对此类产品进行了执法,明确告诉店主属于非法产品,不得在国内销售。”而在他看来,之所以还有一些地方出现部分产品流通,可能和地方执法没跟上有关。“目前执法重点是对水果味等非法电子烟的清除,存在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但店主应该清楚认识到,只有国标电子烟才能合法销售,其余经营有风险。”不过,目前此类产品已然流通于市场,谈及对此的监管,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强调,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首先(在我们的观察中)草本雾化品牌对其产品在保健、调理方面的宣传较为强调,这种标榜治疗和功效的说法,可能涉嫌违反了广告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其次,对于此类产品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看到明确来自国家相关检测部门的证明或意见,所以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不确定;最后在产品的宣传和教育方面,(目前来看)很容易让消费者会跟电子烟结合起来,因此在市场流通时,还需额外注意受众群体以及避免未成年购买等。”整体而言,从政策监管到市场经营,流通中的草本雾化产品的合规性及品质把控,都需要得到权威部门来佐证。“这种产品也算是击中了当前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心态,但其前景如何还有待考量,消费者和代理商需要冷静观察。”张毅如是说。...
近日,一封由自称“申万宏源员工”群发的讨薪函广为流传。 其称是受原单位投行同事和朋友所托,转发这一封年终奖讨薪函。这封邮件被群发给数十个邮箱账户,其中还包括其他券商人士。 在邮件中,这位员工痛陈奖金迟迟未发:“然申万宏源,却惜手如吝,基层困苦不觉”“奖金逾期,不近人情,冷了人心”。 券商员工发邮件讨薪为哪般? 据悉,这封讨薪函的发布者原是申万宏源投行员工,因奖金未发,其代表原同事讨薪。 这封讨薪函多采用排比句式,用词简练。在讨薪函里,其描述了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不易:“泡面榨菜,餐风露,朝夕相伴,夜深人静,仍忙碌不息,无怨无悔”。 讨薪函称,疫情过去,本该是各家券商发放奖金慰劳员工之际,“然申万宏源,却惜手如吝,基层困苦不觉”。 对于申万宏源净利骤降,讨薪函称:“原因为何,装死装傻装不懂;前台无助,中台无辜,后台无功,全国营业部苦哈哈。” 这封邮件在末尾处说:“申万宏源,愿你回归初心,发现未来之路。” 申万宏源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1亿元,同比下降39.93%;实现归母净利润27.89亿元,同比下降70.32%。 关于员工薪酬政策方面,申万宏源在年报中称,公司根据发展战略,按照市场化原则,以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为核心,建立兼顾内具公平性和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公司薪酬包括基本薪酬、年度绩效薪酬、福利、特殊津贴和长期激励等。基于公司的支付能力,公司对人力成本进行总体管控,使公司人力成本的增长有效支持经营业绩,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券商讨薪风波不断 事实上,这并不是券商第一次陷入讨薪风波。每逢券商年终奖发放季,就有相关的讨薪截图流出。 去年5月,一封题为《恳请公司领导加快推进2021年度年终奖发放》的邮件广泛传播。发信人自称“一个普通的申万宏源员工”,其在邮件中称:“目前已行至2022年中,2021年各部门的考核早已完成,但2021年年终奖迟迟未发。” 这位“普通的申万宏源员工”还在邮件中表示,2021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家庭经济受到巨大冲击,配偶已多月没有收入,父母收入也锐减。面对高昂贷款等刚性支出,全家时常夜不能寐,持续加大的贷款断供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另一封员工邮件也传播开来。邮件中称:“今天相信各位领导也看到了员工发送的邮件,实在是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心声!这几年,年终奖越发越晚,并且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放,我们普通员工本身就拿着微薄的月薪,每年等待着年终奖来解决全年的大额资金需求。”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券商年终奖一般是在5月至7月发放,也有券商会在年前先发放一部分“过节费”,还有一部分则递延到年后发放。对于中小券商员工来说,薪酬构成中,年终奖往往占据较高的比例。 券业薪酬改革备受关注 向来被外界视为“不差钱”的证券业,为何屡屡因“讨薪邮件”登上风口浪尖? “一般情况下,券商员工的薪资结构中除了基本薪资外,重头戏就在年终奖。”深圳中金华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涛表示,券商的基层员工是券商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创造者,金融行业限薪令的主要目的是反腐,而不是让管理者拿去切基层员工的“蛋糕”。他建议管理层应在发布行业规则之后持续关注法令法规在落实中的偏差。 此前,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法规,对券商薪酬制度改革给予指导。去年5月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提出,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应以贯彻稳健经营理念、确保合规底线要求、促进形成正向激励、提升公司长期价值为原则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稳健薪酬制度,夯实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基础、风控基础、合规基础、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 《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融入薪酬管理,建立着眼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依靠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为公司和社会创造价值,促进公司和行业可持续发展。该指引还要求,证券公司将薪酬管理纳入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薪酬相关声誉风险管理。 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 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 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 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 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 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 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 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 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 财经贝EHZ客服: 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适用于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无线充电设备、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含摩托车)无线充电设备,该规定将于 2024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100 -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 80W,工作频率等相关技术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这就意味着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电源、家用无线充电器、车载无线充电器在内的这些产品,无线充电功率放开到80W,比起之前快了不少。那为什么要说放开呢?这事还得追溯到2021年2月,当时工信部在《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自 2022 年 1 月 1 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小于 50W。从2022年开始的50W无线充电限制终于松动了,但是厂商和消费者都开心不起来。一、无线充电的终端应用如果你没有长期使用过无线充电,那么就很难体会到这项技术的便利。与传统的有线充电不同,无线充电不受线材的束缚,只需要轻轻一放,就能开启手机的电量补给,整个过程就像我们在地铁上刷交通卡,在商场购物时刷信用卡时,不必费事掏出钱包,而是用集成NFC的手机来完成这两件事。而这项接近于无感的技术,最早起源于尼古拉·特斯拉在19世纪末所设想的无线电力传输,在经过100多年的技术发展后,飞入寻常百姓家,搭载于中高端手机之上。2009年CES大会,世界上首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Palm Pre登场,功率只有5W左右,但这种新颖的充电方式立刻吸引了CES上所有媒体的目光。而在Palm发布前,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就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了,2008年12月,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成立,2010年7月,WPC推出磁感应标准“Qi”,制定了 5W 或更小的移动终端的标准。2011年8月,日本运营商NTTDocomo联合夏普发布了SH-13C,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的手机,自此,手机无线充电开始逐渐向各品牌普及。2012年10月,Google推出Nexus4, 2012年11月,诺基亚旗舰Lumia 920横空出世,两家知名大厂接连发力无线充电,也让大量普通消费者接触到了这项新潮技术。当然,Qi标准无线充电的最大功臣还得属三星和苹果,三星在2015年的Galaxy S6系列中引入无线充电,苹果在2017年的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中首发搭载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成为了市场TOP3中两家厂商中高端手机的标配。至于国产手机的无线充电,其实也没来得太晚,2017年11月26日,金立在深圳举行了2017年冬季产品发布会,其中金立M7 Plus采用了是Qi无线充电标准,功率达到10W,是国产首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而2018年初的小米MIX 2S,正式掀开了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搭载无线充电的热潮,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大量国产旗舰手机争先恐后地把无线充电作为重要卖点之一,并向着更高功率进发。2019年9月发售的小米9 Pro已经用上了30W无线充电,2020年8月发布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搭载了50W的无线充电,对比同期苹果的7.5W和三星的15W,此时起步较晚的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方面反而形成了碾压之势。所谓好事多磨,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技术上的内卷,刚刚拉开帷幕,却迅速迎来了谢幕。二、猝不及防的限制之前将近10年,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从5W如龟速般缓慢爬升至15W,但在2020年前后,无线充电功率迅速升至30W乃至50W,这不得不归功于国产技术上的内卷,一家厂商做出了一个卖点,那么其他厂商为了不在宣传中陷入劣势,就要在这一项参数上反超。内卷竞争体现最明显的是有线充电,如今主流国产手机均已量产支持200W以上的充电功率,相较于苹果和三星的20W左右的充电功率翻了10倍有余,若没有内卷,恐怕我们今天还在忍受一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2021年的国产手机厂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高功率无线充电产品,在这项技术上研发最卖力的小米,已经拿出了支持67W无线充电的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以及适配的80W无线充电器,支持100W无线充电的MIX 4也已蓄势待发。谁知工信部的一纸新规下来,所有准备飙无线充电功率的厂商都被浇了一盆冷水,已经发布或在售的手机不受影响,但是2022年之后发售的无线充电手机,都不能突破50W的限制,刚开始热闹起来的无线充电市场转瞬就冷清了起来。这种影响波及到的不只是那些已经公布支持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手机厂商,还有那些已经预研却来不及拿出手的厂商,例如荣耀,2022年2月在MWC上正式发布了旗舰Magic 4系列,其中Magic 4 Pro支持100W无线充电,但国内版本最终砍至50W,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这款同样支持百瓦无线充的手机。这次限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国产厂商不再着重宣传无线充电了,反正大家都是50W,充电速度都差不多,没有了竞争意识也没有内卷,隐隐有了摆烂的趋势,以各家手机品牌+无线充电的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中搜索,会发现这些产品一般都是两三年前推出的旧款,部分厂商甚至官网都下架了无线充电器,仅在第三方平台有售。这时候不妨简单打个比方,倘若2021年对有线充电功率也做了对应的限制,限制在当时最高的120W之下,那么如今国产手机在有线充电这项技术上还会继续大规模投入吗?还有如今更加繁荣的有线充电生态吗?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丰富的生态也需要厂商的持续竞争,而50W的限制推行后,手机高功率无线充电因此陷入沉寂,厂商少了卖点,消费者没法体验更好的无线充电,是一个双输局面。三、无线充电的国产机遇再次寻找当初工信部给出限制的原因时,官方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是有人谈到了电磁感应对于无线射频的影响,但具体有什么负面影响,没有人可以给出合理的回答。而把标准放宽到80W,看似手机无线充电又能变快不少,但这个两年前就轻松实现的功率,要到2024年9月之后才能再次用上,实在让大家提不起多少兴趣。不过,这对于国内几家专注于无线充电的半导体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当标准放宽之后,手机厂商必然会对硬件和充电外设进行迭代升级,此时对无线充电芯片的相关需求会再次旺盛,虽然很难回到2021年初的盛况,但其中的商机依然广阔。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唯二支持百瓦无线充电的手机厂商——小米和荣耀,他们俩虽然同为百瓦,却是来自两个不同企业的充电方案。小米MIX4的拆机显示,其搭载了来自伏达的NU1651无线充电芯片,100W无线充电器则采用了伏达半导体NU1513的主控芯片,还用到了南芯的同步升降压控制器SC8701。而荣耀Magic 4 Pro,则搭载了美芯晟的MT5785无线充电芯片,其无线充电器大概率使用的也是美芯晟的主控芯片。有意思的是,伏达半导体、美芯晟和南芯,也正是目前无线充电行业中发展较快的几个国产企业。正如早期的手机无线充电被诺基亚、三星和苹果等国外手机厂商所把持一样,过去无线充电芯片方案提供商主要为瑞萨、意法、恩智浦、博通等国际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在市场中拥有较强话语权。而随着近几年国产手机在无线充电领域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研无线充电方案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伏达半导体、易冲无线、南芯科技、美芯晟、英集芯、卓芯微、劲芯微、贝兰德、智融、沁恒、维普、芯海科技等,它们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已在无线充电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有行业人士指出,伏达半导体的无线方案行业领先,易冲无线在有线充电方案方面优势明显,能带动有线/无线方案打包上车,而南芯科技研发投入大,产品线更多,至于美芯晟更是被称为“无线充电第一股”,在技术和市场上都具备不小的优势。如今工信部放宽标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车载无线充电如火如荼的当下,无线充电领域的国内企业势必有一轮新的发展,如果能借此机会辐射向国外市场,未尝没有机会与瑞萨意法这样的老牌企业一战。毕竟,像苹果这样的国外厂商还沉浸在15W“超速充电”的美梦当中呢。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在不少人眼中,银行是高盈利行业,曾有高管自称,“赚钱都赚得不好意思”。但近些年,分化早已产生,银行业的实际利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近日,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了辖区内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运行简况,出乎市场意料的是,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减少112.7%。其他各地银行业运营的情况如何?除少数地方(广西、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尚未披露数据或披露的数据过于单一),有31地的银保监局已经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的相关数据。银行业净利润为负数的不仅仅是黑龙江一地,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指标情况表(2023年一季度)显示,当期也亏损了55.88亿元。辽宁的数据估计也不容乐观。另有数据显示,青海银行业金融机构2022年四季度累计亏损43.33亿元,较同期盈利减少459.42亿元。不过到了2023年一季度,该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稍有改善,盈利7.89亿元,较同期盈利增加34.1亿元。在经济复苏下,为何部分地区银行业反而出现亏损?“消费尚未大幅回暖,房地产行业整体融资需求减弱,尤其是弱区域中的经济复苏较为缓慢,当地中小银行的盈利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了亏损。”有银行业资深人士称。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认定标准更细、趋严,“蚕食”了利润。“之前,监管部门虽然要求90天以内逾期计入关注类贷款,90天以上逾期计入不良,但不少中小银行却未严格执行。今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对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一位监管人士表示。31地银行业总资产、利润、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对比。来源:各地银保监局;整理/陈洪杰202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严监管的趋势。2022年二季度,高风险的中小银行约351家,这比2021年末的数据增加了大概50家高风险中小银行。从规模上看,所有高风险机构总资产占全部参评机构总资产的1.55%,2021年四季度高风险机构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前几年一些地方名义上高风险机构下降了,但实现方式是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2022年初监管部门发现后,要求数据还原。”某资深监管人士表示。(详见《高风险金融机构366家,中国银行业风险图谱》。)不过,就银行业整体来看,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的增幅也不大,并创近年来的新低。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41.9%;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17.3%。相较于10.9%的扩表,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仅实现1.3%的同比增长。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2%,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1%。另外,净息差较2022年底大幅下降17bp(基点)至1.74%。伴随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地,预计2023年银行信贷规模增速将会持续修复。近期,东方金诚分析人士称,基于对规模增速回升、生息资产利率企稳和计息负债成本压力缓释考虑,预计2023年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资本补充也将在政策加持下继续推进。“其中,全国性大型银行的信用质量仍将好于地方性中小银行。中小银行信用质量的内部分化将延续,东北地区、甘肃、海南、河南等地区中小银行面临一定经营压力。”上述分析人士称。一、黑龙江、甘肃等地银行业利润为负近日,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53735.1亿元,比年初增加2330.4亿元;负债总额52154.6亿元,比年初增加2435.6亿元;所有者权益1580.4亿元,比年初减少105.3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黑龙江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6.3亿元,同比减少112.7%;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4%,与年初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30%,比年初上升0.0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等,还有占比很低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量较少,并无法判断其辖区内哪类银行亏损的较多。但一般而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具有规范的信贷制度、极具丰富经验的人员以及与相对独立的审批程序,经营的相对较好。《黑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省共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29家,其中城商行有两家,分别是哈尔滨银行以及龙江银行,资产规模为9807亿元;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和农信社共84家,资产总额为6362亿元;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共37家,资产总额为317亿元。在上述地方100多家金融机构中,除当地占据重要位置的哈尔滨银行为上市银行,其他机构很少在资本市场上亮相。但哈尔滨银行的经营同样不乐观。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银行的资产总额7127.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6.87亿元,增幅10.5%;实现营业收入128.71亿元,同比增4.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亿元。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待真实认定。哈尔滨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82.19亿元,不良贷款率2.8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然而,另外一则来自哈尔滨银行2022年报的数据显示,91天至1年的逾期贷款及垫款为87.7亿元,占比3.1%;1年以上的逾期贷款及垫款为186.09亿元,占比为6.5%。于是,哈尔滨银行91天逾期贷款及垫款超过273亿元,占比9.6%,只认定了2.89%的不良率。早在2019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人士称,“逾期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是统一的、硬性的要求。监管部门也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可以更加审慎地把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也纳入不良,但这不是硬性要求。”来源:哈尔滨银行2022年报5月22日,哈尔滨银行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但未披露不良率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月-3月,其营业收入合计为19.55亿元,2022年同期为33.0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4.48亿元,2022年同期为28.28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57亿元,2022年同期为1.37亿元。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9亿元。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其他项目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上述3.22亿元的净利润主要得益于信用减值损失的变化。数据显示,哈尔滨银行2023年一季度的信用减值损失为-5.35亿元,2022年同期为-17.37亿元。若和过去对比观察,黑龙江辖区内银行业净利润在近年来一直处于大幅减少状态。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黑龙江省辖内银行业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减少60.9%;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4%,与年初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21%,比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压力和不确定性,再加上一些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经营数据表现的较差,甚至出现了亏损。就目前来看,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还需长期的过程。”一位东北地区规模靠前的城商行行长表示。吉林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出现了亏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23年一季度净盈利52亿元,这主要来自于大型商业银行的贡献。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盈利为56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不佳,仅盈利1亿元;城商行净盈利10亿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净盈利为-6亿元。同在东北地区的辽宁银行业虽没有公布2023年一季度盈利的数据,但依然仍难走出低谷。辽宁银保监局仅披露,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不含大连)资产总额78507亿元,同比增长4.2%。负债总额76226亿元,同比增长5.1%。各项存款余额57723亿元,同比增长8.4%。不过,辽宁银保监局披露了辖区内银行业在2021年末以及2022年6月末的盈利数据,分别是亏损246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当前辽宁的多家城商行和农商行未发2022年报,并且部分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该地区城商行依然处在合并中,省级农商行也在组建中。在农商行中,公开数据显示,鞍山农商行2021年的不良率为25.10%、灯塔农商行不良率为21.54%、辽东农商行的不良率为11.52%等。202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3998家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规定办理了投保手续。2022年共归集保费487.27亿元,使用存款保险基金368.56亿元开展辽阳农商行(注:辽宁的一家农商行)风险处置,使用300亿元向辽宁省风险处置提供专项借款,使用211.32亿元归还金融稳定再贷款。相较于黑龙江,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亏损的更多。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为38525.07亿元,同比增长了9.76%;净利润为-55.88亿元,同比增长-216.21%。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22年末的净利润为150.33亿元。与黑龙江相似的是,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大概在120家左右,有两家城商行,分别是兰州银行、甘肃银行。农商行、农合行和农信社等有85家,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有27家。目前兰州银行已在A股上市,甘肃银行在港股上市。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兰州银行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增长11.9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10.45%。甘肃银行在2022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5.27%。 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是近些年金融改革推进的重点内容。“近年来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措施已减轻了系统传染性风险,从而缓解因中小银行风险事件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的冲击。”惠誉预期,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政府对大多数银行较高的持股水平及影响力将使得银行在出现风险时,政府提前进行干预与救助的可能性较高,进而减少系统性风险的蔓延。二、不良率:海南4.9%,浙江最低在30多个地方银保监局公布的数据中,海南银行业中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393.6亿元,不良率为4.9%;甘肃次之,其银行金融机构不良率4.11%。进一步来看,海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不多,总资产规模也不大。截至2023年一季度,海南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表合计为16309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含邮储银行)为7318.51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849.67亿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3520.1亿元。另外,海南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17.22%,资产利润率0.68%。海南的城商行非常少,只有一家。2022年,海南银行资产总额为1039.6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12.44%;实现利润总额3.56亿元,同比下滑6.07%;实现净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12.52%;不良贷款率1.65%,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海南省银行业的不良大部分集中在农信系统里面,不过并未披露相关数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南农信全辖8家农商银行,10多家市县联社,营业网点477个,从业人员7200多人。当下,海南农信系统的风险也正在化解。5月24日,海南省联社发布消息称,于5月19日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社员大会,会议通过了14项与组建海南农村商业银行相关的决议。根据公告,海南联社、海口农村商业银行、海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亚农村商业银行、海南文昌农村商业银行等合计20家机构采取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海南农村商业银行(暂定名称,经国务院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下称海南农村商业银行)。5月12日,海南省联社召开的5月重点工作推进会显示,要清醒把握海南农信系统整体的经营进展情况:一是妥善解决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问题,从风险化解、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角度深入研究,妥善加以解决。二是逐步拓宽客群基础,敢于接受挑战,通过提升规模、挖掘中间业务收入、强化金融市场投资能力等提升盈利水平。三是加快推进聚合码业务,加大投入深度挖掘,机构业务、消费金融、乡村振兴、数字银行等部门加快协作推进,持续改善存款结构。“四是市县行社要梳理费用配置和绩效激励情况,随时掌握行社财务动态、收入成本控制等情况,准确了解考核导向,贯彻落实好省联社党委工作部署。五是坚持不懈抓好风险处置化解工作,加快处置重点项目,研究细化每季度的风险化解目标,认真研究适用好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标准。六是进一步开展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深入分析梳理业务增长乏力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上述会议称。上述会议还表示,要扎实推进清产核资工作,真实全面地反映海南农信的资产状况。持续推进不良贷款风险处置,把工作做细做实。目前,不仅仅是海南,还有辽宁、四川等地提出了组建省级农商行的方案。“这与当地银行业的生存状况有关,其目的是抱团取暖,加强自上而下的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有银行业人士表示。河南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河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主要商业银行)为579.72亿元,不良贷款率(主要商业银行)为1.27%。与外界想象不同的是,河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为何低至1.27%?“河南在该数据披露中,标注了‘主要商业银行’,大概率未将正在处置风险的银行计算进去。”有银行分析人士称。在各地银保监局公布的数据中,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率最低,为0.62%,这对于总资产规模达27万亿元的浙江实属不易;厦门、上海和江苏银行业的不良率也均低于1%,分别是0.65%、0.83%(商业银行为0.75%)、0.67%。2022年9月27日,在第294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称,十年来,(浙江)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超12%,首创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无还本续贷、中期流贷等金融服务模式,小微、民营、涉农、制造业等贷款余额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转贷效率大幅提升,无还本续贷余额超7500亿元,为全国第一。“我们率先探索形成可复制的联合授信、会商帮扶、化圈解链、改革化险等成功经验,创新跨区域监管协调议事机制,全国首个探索省会城市监管新模式。十年来,浙江持续重拳整治金融乱象,累计处罚机构1214家次,处罚责任人员655人次,近四年罚没金额超过以往十几年的总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46万亿元,不良率降至0.67%,为全国最低。”包祖明还表示。5月19日,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4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作为最薄弱的环节,区域银行的健康发展,则意味着中国体系短板得到改善。普华永道提出了区域银行发展的以下成功要素:拥有清晰、稳定的战略主线、战略执行力和战略定力;经营特征鲜明,在特定客户、产品或服务上形成优势;勇于变革、组织敏捷,以效率和体验构筑护城河;高管任职时间较长或继往开来、战略思路有延续性,且具备良好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应抛弃原先以外在规模为重的理念,转而注重内涵价值,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地穿越周期的卓越银行。围绕基础客户、基础业务,深耕本地,摸索出一条区别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看似平凡之路,反而会成就区域性银行的不平凡。”普华永道张挺在2022年10月称。...
中纪委出手,又有金融大佬被查了。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茆君才接受审查调查2日晚间,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茆君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辽宁省盘锦市监委监察调查。据公开资料,茆君才,男,中国国籍,1963年12月出生,EMBA。曾先后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行长,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金融办主任,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行长,国家开发银行上海业务总部总裁兼上海分行行长。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17年,茆君才离开国开行,加盟了绿地集团,2017年10月9日,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经公司总裁张玉良提名,茆君才正式获任执行副总裁。“空降”到绿地之后,茆君才经常作为集团代表与省市领导会见,2019年前后又被升为执行总裁。绿地控股2021年年报显示,茆君才已经离任,任期从2017.09.29至2021.04.23。国开行反腐风暴5月19日,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周清玉,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河南信阳罗山县人。周清玉长期在农行工作,曾任农行风险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贵州分行行长、农业信贷部总经理、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三农业务总监。2011年,周清玉从农行转任国开行担任纪委书记;五年后出任国开行副行长。据媒体报道,2022年7月,周清玉被有关部门发文宣布免职。彼时,60岁的周清玉还有两个月就到龄退休,随后不在国开行官网的领导班子中。3月16日,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卫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吉林省监委监察调查。3月10日,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高级专家普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河南省漯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2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信息科技部高级专家滕光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山东省枣庄市监委监察调查。1月,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被开除党籍去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傅小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