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布11篇研报,每次都是强烈推荐,这个被券商分析师力推的股票究竟是哪个“牛股”? 没错,就是保千里,它还创出了A股史上最长跌停记录。至今无股超越,跌到地板的保千里不仅害苦了股民,还把一家券商推到了风口浪尖。 7月17日,北京证监局对民生证券出具的警示函显示:在保千里被立案调查之后,公司还发布了11篇评级为强烈推荐的研报,未对立案情况进行风险提示。研报评级、风险提示审慎性不足。 民生证券上述问题违反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该法规规定,“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合规、客观、专业、审慎。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北京证监局对民生证券出具警示函,并提醒公司关注研究报告业务合规风险,建立与重大事项有关的控制机制,加强对重大敏感信息的关注,强化专业审慎判断;加强对研究报告的质量控制和合规管理,做到实质复核;改进研究人员考核机制等。 保千里前身劣迹斑斑 保千里的前身为中达股份,创始人张国平农村生产队队长出身,在江阴这个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区域起家,抓住了塑料包装的一波趋势,各种腾挪,最终申达集团控制了俩家上市公司:江苏申龙和中达股份,2005年上榜福布斯。 集团也是借势在各地收购酒店,做房地产,做担保生意,各种人生赢家即视感。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申达集团终于在2006年被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债务担保拖下水,债权银行追究申达集团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冻结了申达集团及下属企业的银行账号;接着又一起从申达集团收回数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及担保代偿资金,这根导火索将申达集团发展中隐含的财务风险瞬间显形为债务危机。 无奈之下,集团打起了上市公司的歪主意,通过上市公司向大股东收购资产的方式,2006年一年内通过各种方式从江苏申龙和中达股份套现多达10亿,并且因为不是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完成套现,这些收购的烂资产停留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永世不得翻身。 最终只能卖壳收场,接盘侠分别是海润光伏和保千里。可能是这个代码有毒吧!找来的接盘侠一个比一个凶险,海润光伏2015年做假账清仓式减持,随后又病急乱投医被华君系彻底掏空,目前是ST加星星,基本上随时退市的节奏。 再说中达股份,2014年申达和庄敏一拍即合,保千里借壳中达股份,原以为这是个甜蜜的开始,结果整个借壳是新老股东甚至是保千里员工高管一辈子噩梦的开始。保千里当时账面2.6亿的净资产,最终评估增值10倍不止接近29亿作为对价基数,或许是某种时代的溢价吧!这次定增股份的价格为2.12元,主要的对象是庄敏及一致行动人,公司的总股本从9亿股不到扩大到接近23亿股。 而这不过是沧海一粟,经过2014年一年的蛰伏和准备,终于迎来了2015年的大牛市,券商的报告也从最早的时候的“中国Mobile Eye 即将起航”、“智能汽车传感器及应用龙头”,一路吹到后来“无人驾驶”都出来了。 股价也是一路扶摇直上,最高到了29.89元,市值一度超过100亿美金!要知道正宗的Mobile Eye私有化之前的市值也不过110亿美金。 在2015年9月份,保千里公司章程就做了一个重要改动,扩大了董事会的权利,规定董事会有权决定的收购或出售资产、对外投资、贷款等事项,只要成交金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或金额不超过 5000 万元,董事会就有权自主决定了,不需要股东大会通过。 后来庄敏可能嫌这样还是不方便,在2016年连续两次修改章程,改了之后,只要成交金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成交金额在5000万以上的董事会说了算;低于公司净资产30%的对外投资连董事会都不用通过,直接总裁说了算。这是什么概念呢,2015年底保千里的净资产是14.52亿,这意味着董事会有权决定成交金额不超过7.26亿的对外投资。 这种把公司章程当做儿戏的做法,最终让小股东甚至是公司的其他董监高完全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力,最终保千里沦为庄敏一个人的公司。 收购到底有多疯狂呢,2016年一年投资性现金流流出24.78亿,2017年流出24.5亿。投了些什么呢: 2016年投资了小豆科技、柳州延龙、协创兄弟、星常态。2017年投资了安威科、云智能、野兽达达等。 结合公司章程修改时间来看,2017年上半年,在庄敏主导下,ST保千里的资金加速外流:2016年全年新增投资19.8亿元,但2017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8.5亿元。同时,支付周期特别短,大多两三天付款,有的甚至当天就付全款,这与一般的投资需要分期付款大相径庭。 我想和贾布斯比起来,庄敏显然资本市场的经验更加的稚嫩,所以采取的是直接掏空上市公司这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过反正都是跑路,简单直接也不要让人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念想了。 除了并购之外,上市公司还有大量的担保,保千里累计对外担保额度为27.6亿元,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贷款余额为20.33亿元。这些才是真正炸死保千里中小投资者的最后一颗炸弹。 2017年12月11日,保千里公告宣布就庄敏涉嫌侵占公司利益事宜向证券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司法途径最大限度追回公司损失。 公司在调查、停牌期间券商仍强烈推荐。 2016年12月27日,保千里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到2017年7月,调查结果公布。而就是在这期间,民生证券的研报还在“强烈推荐”ST保千里。 2017年7月11日,保千里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第二天,也就是7月12日,民生证券郑平与胡独巍发布研报《立案调查出结果,不确定因素消除》,研报表示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等涉嫌信息披露违法案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本次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公司业务布局正迎来发展机遇,影响股价的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给予公司2017年35~40倍PE,未来12个月的合理估值为18.55~21.20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公司去年7月24日宣布停牌,负面新闻满天飞的时候,两位敬业的分析师仍在孜孜不倦的推票,并分别于7月25日(停牌后的第二天)、8月11日,民生证券分析师郑平和胡独巍对ST保千里给出强烈推荐评级,合理估值仍为18.55-21.2元,而事实是,截止昨日收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公司股价已经跌至1.37元。 再来看看这两位分析师的介绍: 郑平,TMT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商学院MBA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创业导师;拥有近十年TMT领域研究经验,2016年加盟民生证券。 胡独巍,电子研究助理。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学士,2016年加盟民生证券。 股票投资有一策略叫“利空出尽是利好”,这一招被这两位券商分析师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不过,民生证券有关人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全行业的研究业务都需要整顿。” 附:网友评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中国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促进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银保监会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相关要求,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将根据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 《办法》与“资管新规”充分衔接,共同构成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办法》共六章85条,分别为总则、分类管理、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以及1个附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要求》。 《办法》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主要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以下监管要求: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二是规范产品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要求理财产品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三是规范资金池运作,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延续对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要求,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限额和集中度管理规定,要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需要期限匹配。四是去除通道,强化穿透管理。为防止资金空转,延续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定;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五是设定限额,控制集中度风险。对理财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提出集中度限制。六是控制杠杆,有效管控风险。在分级杠杆方面,延续现有不允许银行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的规定;在负债杠杆方面,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七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要求银行加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管理和交易管理、强化压力测试、规范开放式理财产品认购和赎回管理。八是加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管理。延续现行监管规定,要求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为持牌金融机构。同时,考虑当前和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附属机构依法依规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外,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机构也可担任理财投资合作机构,为未来市场发展预留空间。九是加强信息披露,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分别对公募理财产品、私募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业务总体情况提出具体的信息披露要求。十是实行产品集中登记,加强理财产品合规性管理。延续现行做法,理财产品销售前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切实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 在过渡期安排方面,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并要求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认可。监管部门监督指导各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发布实施《办法》,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投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办法》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需根据已发布实施的“资管新规”进行调整转型,有利于促进新旧规则有序衔接和银行理财业务平稳过渡。 延伸 · 推荐 银保监会: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降至1万元 为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促进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制定出台《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2002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资金配置需求、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业务运作不够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尚未真正实现“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等。 对此,银保监会一直高度重视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和监管,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近年来,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监管规定,2017年以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为重点,开展了“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并指导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立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初步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穿透式信息报送,也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登记编码的验证查询服务,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2017年以来,随着银保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在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总体呈现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2018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2017年底,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2.17万亿元,2018年5月末余额为22.28万亿元,6月末余额为21万亿元,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为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15%左右,总体保持稳定。 制定《办法》是银保监会推进理财业务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以来,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统一资管产品标准规制工作,并同步研究制定《办法》。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实施。根据“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银保监会对《办法》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拟作为配套细则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办法》,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办法》制定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办法》制定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并延续银行理财业务良好监管做法,充分借鉴国内外资管行业的监管制度;二是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转型,促进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投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三是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引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四是促进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打破刚性兑付。 《办法》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需根据已发布实施的“资管新规”进行规范转型,有利于促进新旧规则有序衔接和银行理财业务平稳过渡。 三、《办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办法》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定位于规范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办法》所称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适用《办法》规定;外国银行分行开展理财业务,参照《办法》执行。 四、《办法》在加强投资者保护方面主要有哪些规定? 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理财产品投资者保护工作,《办法》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合规销售、信息登记和信息披露等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是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1. 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风险外溢性强,在投资范围、杠杆比例、流动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要求相对审慎;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范围等监管要求相对宽松。2. 遵循风险匹配原则。延续现行理财监管要求,规定银行应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匹配原则,向投资者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3. 设定单只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单只私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4. 个人首次购买需进行面签。延续现行监管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面签。 二是加强产品销售的合规管理。1. 规范销售渠道,实行专区销售和双录。延续现行监管规定,要求银行通过本行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理财产品;通过营业场所销售理财产品的,应实施专区销售,对每笔理财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2. 加强销售管理。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还应执行《办法》附件关于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管理、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销售过程管理、销售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三是强化信息披露。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的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理财业务信息披露要求:公募开放式理财产品应披露每个开放日的净值,公募封闭式理财产品每周披露一次净值,公募理财产品应按月向投资者提供账单;私募理财产品每季度披露一次净值和其他重要信息;银行每半年向社会公众披露本行理财业务总体情况。 四是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延续现行做法,要求银行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理财系统)对理财产品进行“全流程、穿透式”集中登记。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依据该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核对所购买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有助于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加强投资者保护。 五、《办法》在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运作、实现净值化管理方面有哪些规定? 《办法》在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运作、实现净值化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规定:一是确保理财产品独立性。规范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延续现行“三单”要求,每只理财产品做到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二是强化管理人职责。要求银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地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责,提高投资者自担风险认知,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三是实行净值化管理。与“资管新规”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在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 六、《办法》如何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进行规范? 《办法》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做出如下规定:一是期限匹配。按照“资管新规”相关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应当为封闭式理财产品,且需要期限匹配。二是限额和集中度管理。延续现行监管规定,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或银行总资产的4%;投资单一机构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10%。三是认定标准。“资管新规”明确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办法》将从其规定。 七、《办法》在消除多层嵌套,强化穿透管理方面有哪些规定? 针对部分银行通过购买资管产品,形成层层嵌套,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底层资产情况等问题,《办法》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准确界定法律关系,明确约定各参与主体的责任义务和风险分担机制,避免法律纠纷。二是缩短融资链条,为防止资金空转,延续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定;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三是强化穿透管理,要求银行切实履行投资管理职责,不得简单作为各类资管产品的资金募集通道;充分披露底层资产信息,做好理财系统信息登记工作。 此外,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办法》放开了相关限制,允许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层资产。 八、《办法》在加强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控方面有哪些规定? 《办法》从产品流动性管理、交易管理、压力测试、开放式理财产品认购和赎回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加强银行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具体要求。一是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阶段审慎决定是否采取开放式运作,开放式理财产品应当具有足够的高流动性资产,持有不低于理财产品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并与投资者赎回需求相匹配。二是交易管理。要求银行加强理财产品开展同业融资的流动性、交易对手和操作风险管理,针对买入返售交易质押品采用科学合理估值方法,审慎确定质押品折扣系数等。三是压力测试。要求银行建立理财产品压力测试制度,并对压力情景、测试频率、事后检验、应急计划等提出具体要求。四是开放式产品认购和赎回管理。要求银行在认购环节,合理控制投资者集中度,审慎确认大额认购申请;在赎回环节,合理设置各种赎回限制,作为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辅助措施。 九、《办法》对银行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管理有哪些规定? 银行理财投资合作机构是指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办法》一是延续现行监管规定,要求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为持牌金融机构。同时,考虑当前和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附属机构依法依规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外,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机构也可担任理财投资合作机构,为未来市场发展预留空间。二是要求银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与义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及退出机制。三是要求银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名单制管理,切实履行投资管理职责,提高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不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十、《办法》关于过渡期有何安排? 《办法》过渡期要求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过渡期自本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办法》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 在具体实施中,《办法》要求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和内部职责分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认可。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各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此外,银保监会已在与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推动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的开户问题,促进同类资管产品公平竞争。 十一、现有的保本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如何规范管理?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两大类。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可以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应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 《办法》规定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在附则中承接并进一步明确现行监管制度中关于结构性存款的相关要求,包括:将结构性存款纳入银行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应按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应执行《办法》及附件关于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需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等。 十二、关于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相关工作有何考虑? 《办法》按照“资管新规”关于公司治理和风险隔离的相关要求,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理财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目前,我会已经起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待《办法》发布后,将作为《办法》配套制度适时发布实施。 在“资管新规”、《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三者的关系和定位方面,《办法》为“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并与“资管新规”监管要求保持一致,拟适用于银行尚未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的情形,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同时遵守“资管新规”和《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拟作为《办法》的配套制度,其适用的监管规定与其他同类金融机构总体保持一致。 ...
“中精国投”自被爆出兑付危机后,疑关联方外滩控股办公地点大门紧闭,二者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而此前,一直未被关注的外滩控股被执行案件引起波澜,成了中精国投兑付危机新的“突破口”。 日前,有投资人向独角金融反应,中精国投法人董杰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暂缓上述案件的实施执行。 对于《申请书》的真实性,独角金融尝试联系中精国投的法人董杰求证,7月18日,该公司自称能够联系上董杰的内部人士表示会将问题转达给他。而7月19日,当独角金融再次致电询问进展时,对方却称“我目前也暂时联系不上他”。 于是,独角金融致电投资人口中的“中精国投实际负责人董琳”求证,截至发稿时,其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公司两大高管暂时联系不上,“没想到有备案的私募也跟着P2P雷了”,投资人对独角金融表示,现在也不知道该找谁。 备案私募违约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深圳市前海中精国投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即“中精国投”管理的基金有十只。 除了“中精壹号基金1期私募基金”提前清算外,其余九只基金均处于“正在运作”状态。而据投资者爆料,至少有两只基金出现违约。 其中,《保理票据产业私募基金》于2017年4月14日备案,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进行备案。也就是说,在备案前,该基金已经完成募集。 《保理票据产业私募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存续期限不超过15个月。以该基金备案时间为上述合同生效日计算,已经违约五天。 那么,这只基金募集的钱作何用途了呢?上述合同显示,该基金财产主要用于向深圳市汇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汇诚保理”)进行增资。在投资资金闲置时,可投资于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 天眼查资料显示,汇诚保理在2017年7月12日增加注册资本金1亿元。然而,投资人变更信息却显示,这1亿元是由大股东外滩控股所出。 独角金融向汇诚保理方面了解增资的详细情况,截至发稿时,对方暂未回复。 中精国投与外滩控股的关系 联系上述企业时,独角金融发现了不少蹊跷事。 中精国投正在运营九只基金的投资标的中,汇诚保理、“深圳市鑫程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鑫程保理”)等公司的联系电话与外滩控股是同一个。从工商资料来看,汇诚保理、鑫程保理同是外滩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另外,独角金融拿到的一份担保函显示,外滩控股为汇诚保理做了担保。 也就是说,当汇诚保理没还钱时,外滩控股将自掏腰包。 儿子欠钱,老爹承诺出面解决,皆大欢喜。关键问题在于儿子欠了老爹私生子的钱,钱被老爹花了,老爹手头也不富裕,没钱还,于是私生子揭竿而起。 投资人向独角金融爆料,中精国投是外滩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但工商资料显示,中精国投的股东是两个自然人,大股东是董杰,持股80%,另一位是徐云,持股20%。 从表面上看,中精国投的确与外滩控股没有关系。 据“券商中国”报道,在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中写明,中精国投的实际出资方为外滩控股。 更劲爆的是,7月5日,外滩控股被立案,一份疑似董杰签名的《申请书》曝光。对外滩安防购买雷科防务1亿股股票的资金来源提出质疑,称“可能是由中精国投股权基金公司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的资金。”并以此为由,请求案件暂缓执行。 真相扑朔迷离 《申请书》似乎解释了中精国投逾期的原因,但真相确实如此吗? 首先,外滩控股为何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敬律师告诉独角金融,被执行人就是有法院的判决未履行,对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标的就是未履行的金额。 有投资人称,去年华融华侨通过渤海信托设立的“渤海信托?雷科防务股票收益权单一资金信托”受让外滩安防持有的公司1亿股股票收益权,受让价款6.5亿元,或许与此有关。 目前,外滩控股被执行案件并未从公开文书中找到,成为被执行人原因并不明朗。 其次,外滩控股是否挪用了中精国投管理的基金,帮助外滩安防收购雷科防务? 去年9月28日,雷科防务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发集团”)将公司1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份转让给外滩安防,转让总价款为12.06亿元。 在此时间段内,中精国投确实募集了稳盈票据私募基金、恒盈票据私募基金、中精票据三号私募基金、中精票据二号私募基金、中精票据一号私募基金、保理票据产业私募基金这六只基金。 据投资者爆料,当时销售募集说明称,中精票据一号私募基金规模为2.5亿元,中精票据三号私募基金规模为3.5亿元,保理票据产业私募基金规模为2.5亿元,中精票据二号私募基金规模为3000万,共计8.8亿元。 但由于官方并未公布最终募集金额,独角金融并未联系上董杰和董琳,资金真实去向未知,是否被挪用成谜。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银保监会召开网贷会议:统一全国现场检查标准,进行分类名单式管理。 一是指导各地稳妥处置已经发生的风险,要求各地整治办密切关注“爆雷ˆ平台涉及资金、出借人数,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置方案及资金偿付计划,并加强后续风险监测;二是继续推进专项整治后续现场检查工作,研究制定下一阶段现场检查方案,明确全国统一的现场检查标准,并对检查后的机构进行分类的名单式管理,分别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三是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后续行政处罚流程,对不配合整治、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进行处罚,增加机构合规意识,进一步出清市场;并提出对于近期行业的风险形势,希望行业专家能够客观分析,正确发声。 ...
外资私募最近有点火。在桥水拿下国内私募牌照后,前几天,贝莱德在国内开始发行首只私募基金——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 火山君了解到,目前已有富达、瑞银、富敦、路博迈、安本、贝莱德、元胜等13家知名外资机构先后进入中国,拿到了私募管理人牌照,而今年已有10家外资私募均发行了产品,加速布局市场。 火山君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这些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后,大部分产品目前看不到业绩,但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富达利泰旗下产品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却亏损了近10%,一度亏损甚至达到了14.29%,引起了很多人的唏嘘。 外资私募纷纷布局中国 前几天,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旗下的“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开始发行了,引发市场热烈关注。 事实上,去年12月25日,贝莱德的独资企业(WFOE)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资料显示,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将针对中国A股市场研发量化模型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从基本面、市场情绪、宏观政策三方面捕捉A股投资机会。 火山君了解到,近年来,外资私募机构可谓动作频频。前不久,也就是在6月29日,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数据显示,2017年1月,富达利泰投资成为首家在我国备案的外资私募机构后,截止目前,已有桥水、安中、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等13家知名外资机构先后进入中国,拿到了私募管理人牌照。整体来说,包括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在内,截至目前已经备案的外资私募基金数量达到15只。 富达中国股票一度亏损14.29% 目前的A股市场是一跌再跌,但很多机构都表达了对后市的看好。 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A股在经历今年上半年调整之后,无论是估值还是政策面,市场都已经在较低水平,目前是很好的建仓时机和配置时机。 在很多人看来,A股的底频频被外资抄走了。那么,这些外资私募的具体业绩又是怎么样的呢? 火山君查阅大量资料后了解到,这些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后,大部分产品目前看不到业绩,但数据显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富达利泰旗下产品富达中国股票一号基金却亏损了近10%。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富达中国股票一号私募基金成立于去年12月14日,截止7月13日,收益率为-9.54%。 此产品的管理人是富达利泰投资,在2017年1月,成为首家在我国备案的外资私募机构。其外资股东为富达国际,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由创始人家族、管理层和高级员工共同持股的独立公司,是投资管理行业倍受信赖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其中包括400多名专业投资人员,基金经理在富达国际的平均服务时间达到12年,平均从业年数为16.3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富达国际管理的客户总资产逾2,940亿美元,总管理资产逾3,830亿美元,旗下拥有700多支股票、固定收益、地产和资产配置基金。 富达中国股票私募一号基金的净值图显示,在4月 4日,其收益为 - 5.71%,4月13日为- 5.35%,4 月27日 为-8.79%,6月6日为-2.71%,7月 4日为 -14.29%,7月 6日一度达到了-14.29%。和沪深300指数对比,该产品在大部分时候和指数走势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富达也跟随市场的下挫一路大跌下来的,而在今年6月前甚至是跑输市场的。外资私募到底抄到了A股的底部没有,那就见仁见智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一则公开的判决文书,揭露出偷看底牌式的老鼠仓是如何成功,又是如何失败的。 近日,深圳中院审理的涂健、涂欣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二审裁定书在网上公布。 2011年6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证登”)深圳分公司员工涂健在工作期间,以电话方式告知弟弟涂欣相关信托产品、资管机构的股票买卖等未公开信息,并操纵账户进行趋同交易,累计金额超21亿元,两人盈利分别为157万和347万。 “这样的老鼠仓,得不偿失。”一位接近证监稽查的人士慨叹。 中证登目前主要有4大块证券业务:账户、结算、存管和登记,通俗来讲,和证券账户一切相关的数据,持仓变化、账户变更等所有的证券信息中证登都了如指掌。 涂健于2011年调整至中证登深圳分公司证券账户管理岗位,2014年4月离职。这意味着老鼠仓贯穿涂健的职业生涯。 一位接近中证登的人士透露,自涂健老鼠仓事发后,中证登加强了内控措施,对于敏感岗位开展了轮岗制度, 查询权限每隔半年就要更换。不仅如此,“每查询一次就要写明原因。”还需要有相关文书证明。 不仅是中证登,沪深两大交易所对于敏感岗位也在开展轮岗制度。“所有的查询都会留痕,稽核部门会定期查看。”上述稽查人士透露。 但事后的亡羊补牢并不能解释全部问题。至少无法回答老鼠仓得以被查处,竟来源于涂健的自首而非中证登的自身核查。 在到案情况说明中,涂健、涂欣在2017年3月底主动到公安机构投案,距离涂健离职近3年整。 “所有的操作都是留痕的,查询单个产品数百次,风控后台的数据肯定是异常的。”从11年老鼠仓开始到17年自首,6年间涂健两兄弟却安然无恙。 “监察系统有一套程序,事前难以察觉,但事后跑数据是能抓出来异动的交易情况。”上述稽查人士表示,只要趋同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那么就能顺藤摸瓜,查出这个账户所有者的关联账户和信息渠道。 偷看翻了6倍的私募基金底牌 涂健在业务部门的代理机构(实时开户)稽核岗和证券账户管理岗工作期间,因业务需要,都拥有账户资料及变更(敏感账户除外)、账户拥股及变更的查询权限。 这意味着,所有普通账户在深交所的证券交易和持仓变动都是透明的。 一般而言,账户查询权限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账户查询,包括私募基金、信托计划、保险公司等;另一种是敏感账户查询,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社保基金、汇金公司以及中证金等国家队。 判决书中透露,涂健只拥有普通账户查询的权限,而敏感账户中证登深圳分公司只有1人有权查询。 由于私募基金只需向特定投资者定期披露持仓情况,公众无法知晓,因此业绩优异的明星私募比如泽熙、展博、昀沣就成为涂健的重点查询对象。 自2011年6月3日以来,涂健开始有查询私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账户的记录,共计查询上述两类账户400多个,其中查询15次以上的账户70个。 判决书显示,涂健查询“某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展博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227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某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85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某道3期”116次,“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某道1期集合资金信托”108次,“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某道2期集合资金信托”99次…… 其中“某沣”、“某道”分别为华夏基金离职基金经理管理的私募基金。 “展博1期”的基金经理是陈锋,在私募江湖上战绩彪悍。涂健之所以查询陈锋的账户,是由于展博1期的惊人回报。 涂健从2011年6月初开始查询私募账户信息,而“展博1期”自2009年6月15日产品成立,至2011年5月31日,累计收益率为95.13%,在所有同期阳光私募产品中排名榜首。 涂健于2014年3月离职中证登深圳分公司,在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的这段老鼠仓交易时间段内,“展博1期”的净值屡创新高,从1.95暴涨至2.68,涨幅达37.4%。 (数据来源于WIND) 这意味着,如果不计算在股指期货上的对冲和收益,在该时间段内,“只要持续跟踪陈锋买入的股票,并及时调仓,那么收益率肯定能超过20%。”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前提是需要重仓甚至全仓进行密切“跟踪”。 如果用私募的业绩基准—沪深300指数来比较的话,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底,沪深300从3000点一路下跌至2146点,跌幅达28.4%。 涂健查询了185次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某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便是王亚伟“奔私”后操盘的昀沣。 昀沣自2012年12月27日成立,至2014年3月底,净值为1.2。 (数据来源于WIND)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分析,或许是由于王亚伟对市场的判断有些保守,并未重仓操作。如果跟踪王亚伟的操作,“大概率是能保证不亏钱的。” 涂健查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某道3期”116次,“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某道1期集合资金信托”108次,“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某道2期集合资金信托”99次。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某道”就是鸿道,上述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都是孙建冬。 彼时孙与王亚伟都是华夏基金的风云基金经理,业绩回报也不相伯仲,2010年都从华夏离职奔私。 同样,自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底,鸿道1期的净值从1.01.28,鸿道2期的净值从0.941.13,鸿道3期净值从0.94艰难回升到1.01。 鸿道的三只产品都在2010年先后成立,但由于鸿道1期成立于4月初,随后大盘继续下探,6月与7月的沪深300指数处于年内底部区域,在2500点上下徘徊,可以推测其建仓成本较低,因此净值表现在3个产品中最为优异。 (数据来源于WIND) 而其余两只产品分别在10月30日和11月30日成立,彼时沪深300从12月份的3557高点一路下探,阴跌趋势长达2年,因此建仓成本较高,净值表现不如1期。 沪深300于2012年年底止住跌势,随后开始区间震荡,直至2014年下半年才迎来牛市。(K线图如下所示) 孙建冬的净值表现与王亚伟类似,小幅上涨,回撤小,这取决于两人崇尚价值派的投资策略,严格的仓位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上证综指突破5千点大关,“展博1期”净值创历史新高,达到6.54,翻了6倍有余。 给券商和交易所打工 总体而言,上述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回报处于同类中上游水平。但涂健等人老鼠仓的业绩汇报却差强人意。 判决书显示涂健、涂欣所控制的老鼠仓账户,在2011年6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之间,与涂健查询的相关私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比对后,吻合以及趋同的股票买入金额为21.37亿元,盈利347万元。 其中,宋某欣账户买入金额1.35亿元,盈利177万元;曹某平账户买入2.15亿元,盈利164万元;姚某顺账户买入7.79亿元,盈利77万元;张某妹账户买入金额8555万元,盈利76万元;卢某佳账户买入金额6522万元,盈利62万元;骆某华账户买入金额1620万元,盈利16万元;吴某刚账户买入金额1363万元,盈利1.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是看透明星基金经理的底牌,但仍有两个账户亏损。涂欣账户买入金额415万元,亏损3.4万元;白某英账户买入金额2.34亿元,亏损224万元。 颇为讽刺的是,弟弟涂欣的老鼠仓最后是亏损状态,而白某英买入逾2亿元,换来的是2百余万元的负回报。 需要指出的是,唯二亏损的账户实际上都是由涂健亲自操作。 涂健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其弟弟涂欣,涂欣按照涂健的指令,用实际由涂健控制的“白某英”、“张某妹”、“卢某佳”、“曹某平”、“姚某顺”、“涂欣”等证券账户进行跟庄操作,合计趋同买入金额人民币19.7亿元,盈利157.8万元。 在按照涂健的指令操作涂健的账户之外,涂欣利用其本人控制的“宋某欣”、“骆某华”、“吴某刚”的账户进行跟随交易。 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宋某欣账户,秒杀上述“拖拉机”账户。 一位证监稽查系统人士表示,哥哥由于工作性质受限,无法随时盯盘,但弟弟操盘的灵活性大很多。“如果及时止盈和止损,账户收益确实会更高。” 以“万分之一”的佣金率来计算,21.37亿元的买入金额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就达到213万余元,这还未计算卖出所带来的佣金和印花税成本(千分之一)。 而涂健等人的老鼠仓总盈利也不过347万元,总体收益率不过0.16%,与交易成本相差无几。“这样的老鼠仓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当然,有些私募基金的老鼠仓甚至会出现亏损。 需要指出,如果用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比较,涂健等人的老鼠仓收益率可谓大幅跑赢业绩基准。 20亿元交易赚3百余万 低收益从何而来 之所以涂姓兄弟老鼠仓的业绩回报如此之低,如此平平,根据一位交易所的人士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速度慢。 根据交易记录,事后买入未必跟得上,卖出也要慢一拍,“比如跟踪泽熙的账户,徐翔善于一字断魂刀出货。”慢了几分钟卖出,很可能就是跌停板。 “有盈利还能抗一抗,如果是亏损,能否迅速割肉也是问题。”他说道。 第二,成本高。 一般而言,明星私募的产品规模较大,买入后股价会急剧拉升,即便查询账户的持仓变动,也无法做到动态实时地跟踪买入。 他介绍,类似涂健的老鼠仓交易,首先是查询账户信息,然后记录机构买入的个股,最后是通知亲属下单。“每一个步骤都会有相应的延迟。”导致买入成本远高于机构。 举个例子,比如当天王亚伟买入的一只个股涨停,此时再去挂单排队,全天都不一定能成交。“对于中小盘个股,机构买入一般会大幅拉升股价,时间上的延迟抬高买入成本。” 一般而言,老鼠仓不会去跟踪大盘蓝筹股,因为波动率低,涨幅小。“老鼠仓跟买价值股不划算。” 第三,胜率不稳定。 在熊市中的胜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仓位控制和止损策略。 2011年到2014年处于熊市的中段和末尾,“没有专业的风控能力,即便是跟踪明星私募,结果就是大亏或大赚。”账户的回撤会非常大。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一年十倍的投资人不少,十年一倍的投资人不多。“这其中的核心就是控制回撤,保持稳定胜率。” 他分析,涂健在老鼠仓中的角色,其实与MOM基金的管理人非常类似。 MOM(Manager Of Managers,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不直接管理基金投资,而是将基金资产委托给其他的一些基金经理来进行管理,直接授予他们投资决策权限,MOM本身的基金经理仅负责挑选和跟踪监督受委托基金经理的表现,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换。 相同之处在于,“涂健要挑选回报率高的私募基金经理,跟踪买入也就等与把投资决策权限让渡给这些人。” 不同之处在于,涂健的“申购”和“赎回”比MOM要快速很多,可以做到实时更换管管理人。 但由于涂健缺乏管理MOM的专业投资能力,仅仅是根据基金经理此前的业绩表现去押注重仓,无法跟踪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有效的投资决策。 腾讯《一线》梳理了2007年以来公开披露的老鼠仓案件判决。 从图中可以看出,老鼠仓的高发地带是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买方机构,此次中证登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发生老鼠仓较为罕见。 就目前而言,能查到证券账户信息,总计有四类机构:开户券商、沪深交易所、中证登以及中证监测。 上述交易所人士透露,“交易所的监察部和信息部能查询账户的交易情况,中证监测也能看到。” 他表示,掌握敏感数据的第三方机构,目前的监管能做的只能是事后追查。 对于内部人的监守自盗,如何加强事前覆盖和事中监测,是目前仍待解决的监管难题。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北京市互金协会:网贷平台下线“理财计划”类产品 昨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向所有会员单位下发《加强业务合规性的风险提示函》,明确提出P2P网贷平台不得向投资者提供“理财计划”类违规产品。多家平台证实,已收到相关提示函。 提示函显示,协会重申P2P网贷平台不得向投资者提供一个“理财计划”类违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存在期限和规模错配等违规问题。同时要求所有北京地区的P2P网贷平台立即下限“理财计划”类产品。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圈内“享有盛名”的90后“黑客导师”及其学生因多次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政府、商业网站,窃取出售个人信息受到处罚。 彭岩指认授课现场成都商报电子版 图 眉山的一间出租房内,彭岩(化名)正在给学员上课。这是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放了一块白板、几台电脑,白板上写着各种计算机语言。几名学员正在对一家网站实施“入侵练习”。 警方突然出现,“授课”被中止,“入侵”被暂停。在圈内“享有盛名”的90后“黑客导师”彭岩被控制。 作为彭岩的学生,唐斌(化名)也因多次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政府、商业网站,窃取出售个人信息受到处罚。今年6月,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宣判:犯罪嫌疑人彭岩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犯罪嫌疑人唐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1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至此,这个“黑客培训班”宣告覆灭。 网站遭袭 一个多月缜密侦查 警方摸出背后黑客链条 2017年3月,泸州市公安局网安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泸州当地多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官网及商业网站遭到异常袭击。“网站后台有不断尝试登录的情况,有的网站点击进入页面后,会跳转到一些涉嫌违法犯罪的黑网站,甚至数据遭到盗取、篡改。”网安民警介绍。 这一情况引起了网安民警的特别注意,并在随后展开了侦查。经初步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专业从事黑客攻击破坏,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传授犯罪方法,进行非法牟利的犯罪团伙。 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我们锁定了以唐斌和彭岩为主的多名嫌疑人。”办案民警介绍,唐斌主要以非法攻击各类网站、获取计算机系统信息牟利。“彭岩通过线上线下传播教授黑客技术收取费用,同时提供黑客工具;其线下学员则在学到技术后实施黑客攻击,非法获取数据再与彭岩合作进行贩卖获利。这一链条逐渐清晰起来。” 掌握了信息后,警方在眉山、南充两地将彭岩和唐斌抓获。“共抓获嫌疑人7名,但鉴于其余人员犯罪影响较小、主观动机不强等原因予以了取保候审,仅对唐、彭二人采取了强制措施。”警方介绍。 “大学生”学员 攻击简单网站最多半小时 共计入侵300家左右 大学毕业,今年27岁的唐斌本不该走上这条犯罪道路。但这个靠“技术”赚钱的方式还是吸引了他。 2017年3月,一段不顺的求职经历后,唐斌在网上看到了一则会员招募和黑客技术培训消息。消息的发布者是在黑客圈内小有名气的“某70”彭岩。 看到消息后,唐斌从南充赶到眉山,找到了在眉山做黑客技术培训的彭岩。但唐斌仅学了半个月就不再继续上课了,“教的东西还是有些不行”。之后他回到南充,开始自己尝试攻击网站。 “简单的最多半小时,复杂的可能要半天,甚至一两天到一周。”“退学”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唐斌自称共计入侵了200余家网站。警方最终的调查数据则在300家左右。 唐斌曾入侵了成都某区县的一家学校网站,从中下载6万余条包括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的信息。警方介绍,在下载完信息后,唐斌对信息进行了出售牟利。 “现在特别后悔,没想到一个爱好最终害了自己,坐进了牢房。”唐斌说。 “初中生”导师 线上线下开班搞培训 参与信息贩卖分成获利 “他只是一个初中生,2013年开始才自学黑客技术,买了很多书,在网上也找了很多的学习资料,2016年正式开班教学。”办案民警说,“学成”后的彭岩建立了自己的“黑客网站”及相应的黑客论坛,有自己的QQ交流群,还制作了招生视频,通过招募会员线上线下教学来获利。 线上,彭岩通过网站和QQ群进行远程教学,会员进入QQ群或者注册网站后,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唐斌说:“一般入群就要50元,他的群里人数起码也有四五百人,网站上的会员以千计。” 线下,彭岩则通过网络发布的招生视频和黑客攻击案例来吸引学员,共进行了两期教学。“第一期五六个人,第二期十来个人。”办案民警介绍,每一个学员都要缴纳两千到五六千甚至更多的费用。 “除了学员费,他还参与信息的贩卖。学员把一些个人信息下载后,有些会通过他的关系来进行出售,之后按照分成获利;还可以定点攻击网站,一个网站的费用也在四五千元以上。”办案民警说。 警方将彭岩抓获后,从其培训现场查获的黑客教学视频近300部,共计100G;进行黑客攻击、入侵扫描工具和木马病毒2100余个,以及相应的一些招生视频。 目前,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已对两人作出审理宣判:犯罪嫌疑人唐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1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犯罪嫌疑人彭岩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期,老牌PE鼎晖连续抛出两份减持计划,拟分别减持上市公司正海生物、康弘药业6%、4.45%的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均为医药类企业,根据目前股价计算,减持股份价值约19.43亿元。考虑到医药股往往早期投资者众多,加之整体市场流动性缺失导致的“接盘侠”寥寥,以及PE经常采取的折让+大宗交易的减持套路,未来被打上减持列表的公司,将有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和大宗交易折让比例加大的情况,而这会反身性地造成股价的下跌,康弘药业日内表现便是如此。 7月17日晚间,康弘药业发布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老牌PE鼎晖旗下4只基金及上海鼎青拟减持不超过2999.99万股上市公司股票,即不超过总股本的4.45%。 或受鼎晖系减持影响,7月18日康弘药业开盘后暴跌,最终收报53.40元,下跌4.08%。照7月18日收盘价计算,鼎晖系减持2999.99万股价值16.02亿元。 无独有偶,5月28日,正海生物也曾发布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鼎晖系旗下2只基金拟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6%,以正海生物7月18日71.08元收盘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3.41亿元。 对于减持行为,鼎晖给出的理由都是基金到期退出。康弘药业和正海生物均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两个月内,鼎晖公布了约19.43亿元减持计划,似乎说明其打算大规模撤出A股医药上市公司。 事实上,今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创业公司不断传来利好。A股开辟独角兽上市绿色通道,临床代工企业药明康德50天就闪电过会。港股更是特意为生物科技公司大开绿灯,4月30日,香港联交所新制定的《上市规则》生效,根据新规,尚未有收益、预期最低市值达到15亿港元的生物科技企业,便可在香港上市。 或许,鼎晖正是为了抢占医药科技的风口,才急于脱手A股医药上市公司股票,转而投资创新药初创企业。 不过,鼎晖系抛售比例过高,恐使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短期股价承压。鼎晖系持有正海生物9%的股份,此次拟抛售6%,占其持股总数的三分之二;持有康弘药业8.9%的股份,此次抛售4.45%,占其持股总数的一半。 刚解禁就减持 根据康弘药业发布的减持预披露公告,鼎晖维鑫及其一致行动人鼎晖维森、天津鼎晖一期、鼎晖元博、上海鼎青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 其中,公告发出之日起15个交易后开始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3个交易日后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因此,鼎晖系最早7月23日开始大宗交易减持,8月9日开始集中竞价减持。 2018年1月2日,正海生物报收34.68元(前复权价),而截至7月18日报收71.08元,今年以来涨幅高达104.96%。尽管上市公司走势异常强势,鼎晖还是在解禁后迅速准备退出。 5月23日,鼎晖旗下基金鼎晖维鑫、鼎晖维森所持有的720万股正海生物股票正式解禁,5月28日就披露了预减持公告,离其限售股解禁不足一周。 鼎晖在处理康弘药业限售股解禁时,则稍显耐心。6月27日,鼎晖维森、天津鼎晖一期、鼎晖元博、上海鼎青持有的5999.99万股解禁,约三周后,鼎晖系便披露减持计划。 警惕折价减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鼎晖系持有成本极低,且减持比例较大,若大幅折价减持,恐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据悉,2011年6月8日,康弘药业、康弘科技与鼎晖系四只基金及上海鼎青签订《投资协议》,上述四只基金约定以2.61亿元认购康弘药业2880万新股,增资完成后,鼎晖系持有康弘药业8%的股权。此外,鼎晖维鑫和上海鼎青以6521.76万元,受让康弘科技持有的2%的康弘药业股权。 因此,鼎晖系入股成本为3.26亿元,此次计划减持一半康弘药业股份,该部分股权成本约为1.63亿元。若以目前股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16.02亿元,7年时间增值了8.83倍。 而鼎晖系入股正海生物,则发生在2015年5月6日。其中,鼎晖维鑫、鼎晖维森分别以2065万元、1435万元受让9.83万美元和6.83万美元出资额,以2891万元、2009万元认购13.77万美元和9.57万美元新增出资额。合计耗资8400万元获得正海生物12%的股权(发行前)。 鼎晖系此次出售股权,占其持股总数的三分之二,因而该部分股权买入成本为5600万元。若以目前股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3.41亿元,三年时间增值了5.09倍。 投资康弘药业增值了8.83倍,投资正海生物增值了5.09倍,可见鼎晖系持有成本之低。若鼎晖选择大幅折价减持,快速脱手,或对这两家上市公司股价造成不利影响。 补血港股生物科技筹码? 如上文所述,鼎晖急欲脱手A股医药股上市公司股权,或与近期创新药企业受到追捧有关。一方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新规影响下,国内生物科技类公司掀起赴港上市潮,另一方面,随着电源《我不是药神》的热映,越来越多的资本欲搭上创新药的快车,生物科技行业又掀起融资潮。 资本市场对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大开方便之门,而融资方面又渐趋竞争激烈。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下,鼎晖才急于回笼资金,积极投资优质创新药企业。 根据香港联交所披露易数据,7月10日,歌礼制药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有机会成为新规出台后,第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7月17日,康希诺生物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外,天士力生物、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也打算近期递交招股书赴港上市。融资方面,7月18日,创新药企业亚盛医药宣布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实际上,鼎晖已经积极投资生物科技类企业。根据创业邦统计,鼎晖仅仅2018年以来便投资了四家生物科技企业。2018年1月23日参与和铂医药A+轮融资;3月13日参与艾格眼科B轮融资;6月28日参与成都先导B轮融资;6月29日参与天境生物C轮融资。 这四家企业,除了艾格眼科,均为创新药产业链企业。其中,两家创新药企业都是6月底投资的,可见鼎晖布局生物科技企业的迫切心理。 有趣的是,除了上述公司外,鼎晖还曾与康弘药业联手投资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可见就连上市公司自己,也想赶上这股生物科技企业投资热潮。2018年2月13日,康弘药业公告显示,公司投资1000万元获得江苏艾尔康3.57%的股份,而鼎晖系基金鼎晖新趋势也持有该公司5.36%的股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第一只分级基金2007年问世,经过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后,分级基金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一战成名。但“成也杠杆,败也杠杆”,股市异常波动中分级基金B份额发生了惨烈的亏损,分级基金也由此由盛转衰。 在公募基金20年历史上,恐怕再没有一类产品像分级基金这般命运多舛、备受争议。 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在2007年问世,经过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后,分级基金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一战成名。但“成也杠杆,败也杠杆”,股市异常波动中分级基金B份额发生了惨烈的亏损,分级基金也由此由盛转衰。 在投资者“谈B色变”的大环境中,针对分级基金的一系列监管措施接踵而至,分级基金的交易迅速跌入“冰点”。随着资管新规正式稿发布,分级基金这一曾经的明星产品最终还是走上了覆灭之路。 天使还是魔鬼?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疯狂的分级基金 国内的分级基金是舶来品,第一只主动投资分级基金于2007年诞生,至今走过了11个年头。 2007年至2010年,是分级基金的萌芽期,这段时间分级产品在摸索中前行。2010~2011年,是分级基金的快速发展期。到了2012年《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出台,对分级基金进行了规范。在此以后,分级市场逐渐开始繁荣。大爆发始于2014年的12月份,数据显示,次年上半年,分级基金总规模从1947.52亿元增加至5124.57亿元,上涨幅度超过1.6倍。 分级基金能够吸引投资者,主要原因还是它的“加杠杆”功能。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加杠杆主要是三种方式: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分级基金。在牛市中加杠杆的投资者眼中,分级基金A份额的隐含收益率约为6.6%,对应着激进份额的融资成本在6.6%左右,低于融资融券成本,且门槛很低,也不存在保证金的要求。 并且市场上大部分的杠杆指基的杠杆倍数在2~4倍之间,高于融资融券可实现的杠杆比例——加杠杆的效果好、门槛还低,分级基金很快在牛市中成为“香饽饽”。 “分级交易的标的选择很多,初始杠杆不高,刚好弥补了期指这种杠杆产品的稀缺。”某公募量化投资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彼时业内人士指出,分级基金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一个产品,大大丰富了金融衍生品的产品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投资工具。 并且,相比之下,分级基金无需每日盯市,也不用像融资融券需要满足6个月的期限限制。不过,分级基金的实际杠杆和理论杠杆经常出现较大差距,这也是分级基金相对其他带有杠杆投资品种的一个劣势。 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分级的优势足够明显,恐怕没有比分级基金更好的杠杆产品了。 于是2015年上半年,分级发行井喷时,半年发行了59只产品,6月份最为密集,14家基金公司集中发行了27只分级基金。牛市氛围中,分级基金规模飙涨。 凭借分级基金的爆发式增长,一些基金公司规模也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一度进入规模前十。 “我们看到那些年基金公司通过新产品的创新,比如分级基金,搞对了,规模排名就能翻个身,一下上个台阶。”北京一家公募基金高管对第一财经称。 基金公司一味追求规模,却忽视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部分投资者在财富效应下对分级产品这一明星级产品趋之若鹜,然而却对分级基金的概念、规则不甚了解,遑论运用分级基金套利等。 疯狂表象下,问题也慢慢滋生。 “谈B色变”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分级基金的入门乃至精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业内人士便认为,分级基金本身定位是专业化的投资工具,较为适合专业投资者,而由于门槛较高,不太适合普通的散户操作。 分级基金又称为结构化基金,是指在一个基金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和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类或多类风险收益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化的子份额的基金品种。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拥有多种子份额,子份额的收益方式通过特定的方式约定。 一般而言,主流模式是“股债”分级模式,即所谓的融资型模式,A类份额的约定收益率为年化利率,短期内的净值变动幅度较小,B类份额近似享受了基金总资产的全部收益或亏损,因此具有明显的杠杆属性。 简单的股票分级基金包括了很多内容,杠杆水平、折算条款、整体折溢价套利机制、分级运比如,单单杠杆这一条,便包括了初始杠杆、实际杠杆,实际杠杆时时变动;又如,由于子份额同时拥有净值和价格两种估值指标,而价格还受到投资者情绪、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因此会出现偏离净值的情况并且,对于 A、B份额均上市交易的分级基金而言,往往具有配对转换机制,即场内母基金可按初始份额配比拆分为子份额,同时子份额也可按相同比例合成为场内母基金。而整体折溢价则都会带来套利机会,包括折价套利机会和溢价套利机会。 需要看到的是,杠杆助涨助跌的特性使得B类份额净值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加速下滑,这样极有可能出现B类份额的杠杆快速扩大,净值无法覆盖A类份额的约定收益率。因此,为了使这种风险最小化,分级基金常带有向下折算机制。 目前市场上对于向下折算的方式较为统一,均采用三类净值归1、B类份额折算前后保持资产相等、新增的A类份额折算成场内母基金的折算方法。 在阈值0.25的设定下,当发生向下折算时,约有75%的A类份额会以母基金的形式返还给持有人,这相当于债券提前偿还的条款。因此,向下折算是对A类份额本金的保护。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是,下折这一本属于保护性措施的条款,却也被一些投资者误认为是分级B大跌灾难的根源。 2015年7月,转债进取在触发下折后创下亏损84%的历史惨案,分级B也瞬间成了“洪水猛兽”,投资者一时间“谈B色变”。 在那种情况下,“下折”成为魔咒,B份额遭到大面积的恐慌性抛售,导致分级基金整体出现较大程度的折价。 分级基金落幕 2015年,经历上半年的飙涨,股市异常波动后,分级基金规模又回落至1000多亿元的水平。 从鼎盛到落寞,不消一年的光景,分级基金就显得过于冷清了。规模缩水、投资者赎回、转型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甚至清盘,分级基金正在经历着与大牛市时截然不同的情形。而且,发生了误买分级B下折造成亏损,投资者大闹基金公司的一按照分级基金合同的下折触发条款,当B份额净值跌到0.25(可转债是0.45)及以下时,将会触发下折以保护A份额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投资者误买下折或临近下折的分级B,将会面临40%的亏损。 而分级基金的这一机制也遭到投资者的广泛诟病。在下折基准日,除开盘停牌1小时外仍然可以买入,很多不熟悉规则的投资者便买入了下折日暴涨的分级基金,从而遭受损失。 “合理情况下,分级基金应该保持稳定的折价或溢价,而接近下折时溢价会越来越高。大跌时净值急剧下跌,接近下跌时杠杆约有5倍,意味着当标的指数下跌2%以上时,B份额就会跌去10%以上。但跌停板限制跌不了10%以上,导致被动溢价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溢价超过100%。”分级基金专业人士向记者分析,正是由于大幅的溢价导致了巨额的亏损。 而如果不是市场连续暴跌,B份额是不可能产生超过100%的溢价,也就不可能造成巨额的亏损。 在转债进取下折的案例中,截至2015年7月7日,转债进取份额收盘价为0.638元,溢价率高达101.26%,这就最后导致了超过80%的亏损。 后来,针对分级B下折亏损问题,深交所也指出,由于近期市场情况较为极端,分级基金下折前B份额的价格相对净值存在较大幅度的溢价(最高溢价高达100%以上),而B份额下折时按照基金净值进行折算,且B份额复盘的开盘价也是按照前一工作日净值作为参考值,故价格与净值之间的溢价空间被抹平,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一面是分级基金的工具性运用,另一面也有投资者不懂投资规则导致的巨亏。在极端行情下分级基金B份额下折造成的巨额损失面前,证监会对分级基金祭出了“杀器”:分级基金申报暂缓,等待相关政策落地。 “分级基金的机制比较复杂,普通投资者不易理解,前期市场也出现一些新情况。目前证监会暂缓此类产品的注册工作,相关部门也在研究有关政策。”证监会相关人士当时表示。 此后,沪深交易所发布对分级基金的指引,其中上交所在指引中重点提到,借鉴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或业务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设立投资者30万元证券类资产门槛,并要求个人投资者和一般机构投资者在开通分级基金交易及相关权限前需通过会员综合评估并签署《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此外,要求强化风险警示措施,提高投资者风险警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去年“五一”后,分级基金新规正式实施,由于B份额的供给量不足,造成几乎所有的分级基金处于折价状态。同时,分级基金总体规模较新规前有所下降,成交额也大幅下降,新规威力显现。 2018年4月30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明确公募产品不得分级,分级基金落幕成也杠杆,败也杠杆。回想分级基金的发展历程,杠杆曾是天使,也是魔鬼。但不可否认的是,下折惨案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不懂规则所致。分级基金投教工作的缺位,也成为分级覆灭的一个注脚。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