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私募现股东纠纷。近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丹东中院”)公布睿馨投资与其法定代表人胡某就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书。判决书显示,今年1月睿馨投资召开股东会。除胡某经通知未到会,其他三名股东均出席股东会,经表决,参会股东决议免去胡某的执行董事兼经理(法定代表人)职务,胡某因此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睿馨投资本次股东会决议。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驳回胡某的申诉,睿馨投资曝出了公司股权代持、抢夺公章等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胡某请求撤销睿馨股东会决议近日,丹东中院公布了睿馨投资与其法定代表人胡某就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判决书显示,2023年1月4日,睿馨投资召开股东会,股东会决议载明,除胡某经通知未到会,其他三名股东均出席股东会。经表决,参会股东决议免去胡某的执行董事兼经理(法定代表人)职务。随后胡某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睿馨投资本次股东会决议,理由是胡某作为股东,睿馨投资未提前15日通知其召开股东会,违反了公司章程。睿馨投资则提出抗辩称胡某所持10%的股权系案外人梁某委托胡某代持,实际股东应是梁某。对于双方的争论,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一是原告是否具有被告睿馨投资的股东资格;二是2023年1月4日股东会决议应否予以撤销。睿馨投资公司章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及2023年1月4日股东会决议,均载明胡某系被告公司股东,睿馨投资对此无异议,足以证明胡某享有股东资格。并且,睿馨投资未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全体股东,违反了公司章程规定,故对胡某主张撤销股东会决议的诉请予以支持。对于一审判决,睿馨投资不服判决结果并提出上诉。在二审中睿馨投资再次提出,因胡某是代持股份,为显名股东,实际股东应是出资人梁某。其次,胡某在2023年1月3日到公司抢夺公司证照及印章等重要物品,为防止胡某做出不利于公司经营的过激行为,因此才于1月4日紧急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决定免去胡某法定代表人等职务。二审法院则认为睿馨投资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经审查,睿馨投资公司章程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均记载,胡某系该公司股东,且睿馨投资提供的通知胡某召开股东会的证据,也说明睿馨投资对胡某股东身份的认可。至于胡某是否为他人代持股份,是否是显名股东,不属于本案审理范围。而胡某抢夺公司证照、印章等系列行为,不能成为睿馨投资违反公司章程召集股东会议的理由,因此驳回睿馨投资上诉,维持原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睿馨投资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目前资产管理规模为20亿-50亿元,案件当事人胡某自2017年3月至今一直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执行董事。曾有百亿私募因股东纠纷自曝代持问题事实上,股权代持行为往往较为隐蔽,只有股东之间爆发矛盾才有可能曝光,2021年百亿级量化私募鸣石投资便是如此。2021年10月13日,业内传出了鸣石投资高级合伙人袁宇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称袁宇前期因公司控制权问题与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硕产生了纠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李硕解除公司职位。13日下午,鸣石投资公众号便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暂停袁宇策略技术部负责人的职务。就在业界认为鸣石投资的人事动荡将以袁宇被撤职收场时,袁宇冒着违规风险再次发文,曝出股权代持协议。直至10月17日,鸣石投资的这次“内讧”才以袁宇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办理工商变更手续收场。值得一提的是,私募的股权代持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出资人不得有代持、循环出资、交叉出资、层级过多、结构复杂等情形,不得隐瞒关联关系或者将关联关系非关联化。”此前青岛证监局还曾对一家名为“青岛鼎和硕投资有限公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警示函,警示函显示该机构因存在股权代持等相关问题,从而遭到监管出具警示函的处罚。广州某律师事务所律师透露,一般股权代持主要源于三方面情况:一是真实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身份;二是为了规避经营中的关联交易,由别人代持股权;三是监管或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别要求,而不符合要求的人通过股权代持成为隐性股东。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私募的股权代持行为存在巨大风险,公司股东的动荡极有可能损害投资人利益,因此私募管理人需要严守合规底线。私募治理水平亟待提升近年来,伴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高速发展,很多私募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包括股东纠纷、人事纠纷在内的公司治理风险也频频暴露。比如,今年以来,量化私募人才纠纷层出不穷。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李女士原是私募北京天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演资本”)的首席人力资源官,但天演资本称其存在多项失职,因此2020年与其解约,但是李女士回应称所谓“失职”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矛盾所致,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最终法院判决,天演资本支付李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92,030元。近日,锐天投资与前核心员工杨某浩的劳动纠纷二审判决书披露。根据判决书可知,2017年10月9日,杨某浩入职锐天投资,担任量化研究员,并逐渐成长为公司高频策略组的核心人物。杨某浩认为,2020年杨某浩带领团队为锐天投资创收超过5亿元,根据锐天投资向杨某浩承诺的年终奖按照创造收益的5%计算之比例,杨某浩2020年度的年终奖应为税前2200万元,但锐天投资却仅发放税后250万元,双方由此产生矛盾。“在私募机构管理规模较小时,私募的主要目标在于亮眼业绩,人才管理、合规风控在内的公司治理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伴随着公司团队和规模的扩充,管理人的公司治理风险便逐渐显露,这也是很多近年快速成长起来的私募需要反思的问题。”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坦言。监管也在助推私募提高公司治理水平。5月1日,《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正式生效,对出资人诚信水平、公司治理健全性、股权架构稳定性、人员配备专业性和履职能力持续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连续发布三份涉及“打新违规”的公告,36个配售对象被列入“黑名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其中出现了百亿量化私募珠海致诚卓远。除此之外,多个被限制的公司账户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前列。多家上市公司股东进入打新“黑名单”6月以来,中证协连发三份公告,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和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配售对象限制名单,个人投资者账户、私募基金、公司账户共36名配售对象因在打新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协会限制半年或一年内参与打新。中证协明确指出,配售对象被列入限制名单期间,该配售对象不得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项目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的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打新“黑名单”中,共有23个个人投资者账户、5只私募基金和8个公司账户。其中,杭州大策投资有限公司、厦门科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信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禁半年;杭州信雅达电子有限公司、光线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南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华旭化工有限公司被禁一年。值得注意的是,被禁打新的黑名单中,多个公司账户为知名上市公司“大股东”。例如,厦门科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华数据(SZ002335,股价36.51元,市值168.5亿元)第一大股东,持有19.73%的股份;被禁一年的光线控股有限公司在光线传媒(SZ300251,股价8.92元,市值261.7亿元)十大股东中占首位,持股比例为37.4%;杭州大策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华策影视(SZ300133,股价7.74元,市值147.1亿元)17.12%的股份,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百亿量化私募珠海致诚卓远“榜上有名”记者注意到,因对主板“中信金属”等项目网下询价和配售过程中违规,《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配售对象限制名单(2023年第2号)》中的六个配售对象中,有四个为致诚卓远(珠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致诚卓远”)旗下产品,被禁时长均为半年。珠海致诚卓远曾和幻方、九坤、锐天并称为量化私募“四大天王”,专注于以量化投资为主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的量化产品主要分为股票阿尔法对冲型和指数加强型两类。据中基协备案信息,珠海致诚卓远成立于2017年6月,同年10月登记备案,业务类型主要聚焦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目前共有201只产品正在运行中,管理规模已超过百亿。私募排排网显示,截至2023年5月,珠海致诚卓远累计收益为173.69%,年化收益为16.99%。除了百亿量化私募珠海致诚卓远之外,被禁的还有上海香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香柏”)旗下的产品“香柏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据悉,该产品是上海香柏旗下唯一1支产品,成立于2016年8月,管理规模区间在0-5亿元,基金托管人为华泰证券。金斧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10日,香柏1期累计收益告负,为-32.41%,年化收益为-9.89%。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最近高考了,深感学子们寒窗苦读不易。不如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书就是为了即使看到不熟悉的事物,我们能有个基本判断。然而,近期有人伪造的“财政部金融债券”图片及信息在网上传播。对此,财政部在线打假,郑重声明没有发行过金融债券。那财政部到底可以发行什么债券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债券。隔壁老王问你借钱,并约定了利息和还款时间,为此老王写了张欠条。这张欠条就相当于老王发行的债券。但在金融世界里,我们通常所说的债券,借款主体是指政府、企业、银行等机构组织,它们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债券的分类有多种多样,我们根据借款主体的信用状况,可以把债券分为信用债和利率债。你知道两者最大区别是啥?哦,也对,那还有呢?好了,我们简单说一下吧。两者的最大区别是看背后有没有人!糟糕!放错图了。应该是这样:一、利率债利率债背后有国家信用做背书。这里说的“背书”不是这个意思!字面上是指在背面书写。哦,不不不,背书也不是这个意思。背书原意是指在票据背面书写签字,是转让票据权利的手续,引申为担保、保证的意思。这就好像:这里老妈就相当于背书人,若小明不履行偿还义务,则背书人必须承担偿付责任。利率债有国家信用做背书,就相当于有国家做担保,所以一般不用担心这类债券到期不还钱,不存在信用风险。利率债的发行人基本都是国家或有中央政府信用做背书、信用等级与国家相同的机构。狭义的利率债主要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而且财政部只发行国债。可见,财政部并不发行金融债券。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如果是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基本相当于国家信用,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也可以算利率债。总之,广义的利率债是指直接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或者以政府提供偿债支持为基础而发行的。二、信用债信用债就是背后没有国家信用做背书。信用债是以企业的商业信用为基础发行的。信用债的发行人可以是城投公司、商业银行等各类企业。比如,由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就属于信用债。根据发行主体不同,我们可以将信用债分成2大类:与利率债不同,由于没有国家信用做担保,信用债会受到发行人自身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到期可能会还不出钱,就会存在信用风险。风险是多样的,除了信用风险,还有市场风险等等。虽然投资利率债基本没有信用风险,但其价格会受利率变动影响,包括长短期利率、通胀率、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流通中的货币量等。一般情况下,由于信用债风险高于利率债,因此需要对信用债在收益上进行补偿,信用债的利率就要高于利率债的利率。两者之间利息差距就是“信用利差”。这正说明了收益高的,风险也相对会高。你要这样记得住,就按照这个来记吧好了,今天就说到这。最后还是祝高考学子们金榜题名!老规矩,以下为彩蛋时间:这些国家“公鸡”都下蛋了,说明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信用债都没有一丁点信用风险。风险高低也是相对的嘛。...
“不用500万,也不用400万,互联网医院牌照亏本转。”“保质期”仅剩两年的互联网医院牌照,挂网转让,报价410万;一家代办理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官网上,多个牌照信息循环滚动播放,这些牌照多批准于2020年,大部分来自当年互联网医院发展最为火热的宁夏、海南……近半年来,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各种转卖信息,正频繁出现在互联网医疗圈里。多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说,疫情催生下的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九成呈“僵尸”状态,如今这种情况更甚;而之前第三方机构办的互联网医院,早就运营成了“掌上惠民自助机”;以卖药为主营业务的一些企业,却在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后,明确了卖药路线,悄悄砍掉了“互医业务”。当互联网医院从概念落地、走进现实后,一切并不如想象。而今互联网医院牌照如烫手山芋一般被四处转卖、兜售,这一切始于过去3年的狂热。论互联网医院的元年,要追溯到2015年,乌镇互联网医院启动上线;随后2016年,好大夫在线在宁夏拿到第一张互联网医院牌照,截至2019年10月,全国互联网医院有269家。3年疫情,这个赛道突然加速。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大多数人足不出户,线上完成诊疗过程成了就医刚需。多位业内人士回忆,2020年2月之后,企业去各地拜山头、拿牌照;各地直接点名三级公立医院,必须上线互联网医院问诊,一批互联网医院奔涌而出。多地互联网医疗产业园拔地而起,为拿牌照,企业蜂拥而至,有的不惜花重金委托中介机构拿下牌照;政府为招商、政绩、地方税收与带动产业发展,“甚至一家医院批十几张牌照,全部交由企业运营”。八点健闻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2月,全国已出台180余条互联网医院相关政策。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有互联网医院牌照2700余张。短短3年多,全国互联网医院牌照从不到300张,激增到2700张,是过去的9倍。狂飙之下,计划中“多赚钱和广运营”的神话破灭。在宁夏、海南两地,不少企业在拿到牌照后,出现“零运营”。当时几百万血拼拿下的牌照,因没有赚钱的实体业务,逐渐变成了企业们的负担。昔日,要拜山头、找关系才能得到的互联网医院牌照,而今成了不少局内人急于转手、又转不掉的累赘。一、狂热的牌照疫情那三年,做过互联网医院的人都知道,那阵子是“企业扎堆办牌照,政府大量批牌照”。在一二三数字医疗联合创始人毕佳看来,2018年25号文《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加之2020以来三年疫情的席卷,是互联网医院扎堆出现、互联网医院牌照大量批出的关键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向八点健闻描述当时的场景,25号文后,多地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因为有法可依”;2020年初多地疫情突袭,有的省里、市里开始点名,把三级医院的名字画出来,要求必须建立互联网医院问诊制度;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直接出面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卫生院以医联体的形式都挂到互联网医院上,在审批流程上,可以“先上车后补票”。宽松的环境,鼓励的政策,一批互联网医院被火速批准上线。2020年1月29日,武汉某医院紧急开通互联网医院问诊通道,医院1月31日提出资质申请,2月3日即被批复同意,仅仅用了不到4天;2020年2月5日,天津某互联网医院申请增加呼吸内科。当天16:14正式受理后,16:25就已办结,耗时仅仅11分钟。动脉网数据显示,单在2020年2月这一个月,全国新批准的互联网医院就多达65家。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的神速获批,几乎没有门槛。但对于医疗信息化的企业和民营医院来说,即使拿牌照有难度,也一定要挤进去。“拿一个省级的牌照,就可以打通全省医疗资源,包括医生多点执业,能够真正从官方合规的角度去做互联网医院。”卓健科技前高级副总裁、医立方科技创始人翟雪连告诉八点健闻。医疗信息化公司去拿互联网医院牌照,除去跟风之外,也与这类公司的服务属性有关系。一般多年服务医院信息化的企业,无论是专注于院内系统还是互联网服务的连接,一方面有部分医生、药品等医疗资源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有切入诊疗服务的核心业务的心愿,再加上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的天然互联网基因。“三者碰撞,拿一张互联网医院的牌照仿佛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一位医疗信息化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称。2019年,翟雪连就为了拿下互联网医院的牌照,不惜拿着项目书、背着PPT,一次次去找当地主管部门的人士。“尽管我们是专业医生团队组成的公司,但没有线下医疗机构运营背景,需要反复解释才能证明能力、获得信任。”拿到许可后,翟雪连火速租办公场地、搞装修、做各类线下医疗机构开业必需的人员及软硬件准备。那时,一张互联网医院牌照,对医疗信息化公司来说,意味着在资本市场有价值,或者是可以延伸合作意愿的业务。这类公司往往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成本更低,而且院内合作的基础也更好。“互联网医院牌照的本质,其实是一个线上合规地提供有限医疗服务的资格而已,只要不涉及诊断后处方,院前延伸业务其实不需要互医资质。”毕佳表示。但一些“信徒们”甚至手里攥着好几张牌照。互联网医院“牌照热”愈演愈烈,甚至在一些地方衍生出一批互联网医疗园区,出现代办牌照的“攒局者”,甚至有地方开始拿互联网医院牌照进行招商引资。互联网医院从业者赵鑫(化名)回忆,2022年,一家医疗信息化公司的董事长跑到西部某省,当地想招商引资,发展中医药产业,当时政府觉得单独靠中医药产业,全国类似地方不少,没有特色。为了提升优势,当地相关部门开始批互联网医院牌照,互联网+中医的形式,政府既有政绩,又好讲故事,一个牌照能为当地引来几十万的收入。据知情人士透露,曾有一度,甚至有地方把审批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变成了一条发展地方经济的渠道,一方面是申请牌照,给当地带来不少招商引资的机会;另一方面还会有年审,企业需要一定的花费。而实体医院只是被挂靠。“一个公立医院批十几张牌照,但跟医院没关系,企业运营,医院纯粹是接了个任务。”赵鑫表示。一时间,互联网医疗产业园在全国遍地开花。企业争相入驻,入驻的企业可以优先拿到牌照,还有政策支持、投融资对接、甚至是租金减免的优惠。面对这些支持与优惠,尽管某些地方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中介费用高昂,买家们仍止不住狂热。二、牌照没人要了喧嚣骤停,短短两年,互联网医院牌照就没人要了,冷寂比想象来得更早。一则转让牌照的消息,在一家代办理牌照的企业官网滚动播放。滚动许久,无人问津。当年花钱耗时费力取得的一张牌照,如今对于企业已变为了“成本项”。“只有牌照,没有实际赚钱的业务,还是不行。”经过了两年的“市场教育”,多位当年争抢拿牌照的相关人士,纷纷醒悟。长期从事AI医疗服务的李硕(化名),最近也接触到一些想要转让牌照的企业,这些企业,起初因优惠政策,企业扎堆去各地拿牌照。有些企业根据业务条线或不同地域,往往会申请好几张牌照。但实际上,很多拿到牌照的企业,因为疫情,很少去牌照所在地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据某省2021年对外公布的社会办互联网医院的服务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1月,58家互联网医院中,仅少数几家产生了有效的运营数据;20家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数为0,47家的诊疗量为0,以及51家的处方量为0。企业拿完牌照,但并不在本地发展,这让地方园区及政府很头疼。“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年以来准备出台一些促进招商的利好政策。”李硕称。李硕公司所在的园区,今年还对入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纳税考核,“签署的协议里, 必须三年内达到一定纳税额度,不然企业需要返还当初的减免费用”。此前,很多公司拿了牌照后去其他地方开展业务,并没有把营收留在牌照签发地。“从今年开始,我们公司所在的产业园,他们开始有这样的要求”。李硕回忆,其多次参与的政府会议上,会对当地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通报,一批业务量大、纳税额高的企业会被表扬,纳税为零的企业名单也会被公布。这种情况,在企业刚开始匆匆入局之时,是完全没想到的,也更没想到拿了牌照后,业务跑不通。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牌照在各地园区养着,还不如卖掉。除了营收和纳税,有些地方还要求在当地获批牌照的企业,必须租用当地的政务云服务器,并购买相应的网络安全服务,一年成本至少10多万。此外还有场地费、系统开发和运维的费用等,“一年下来最少四五十万”。还有些地方,要求获批互联网医院的企业必须搭建有两套系统,一个是线下实体医疗机构系统依托的远程会诊中心,另一个是线上的互联网医院。除了线下实体的运营成本外,还有线上线下两套系统的搭建与维护,成本自然高,总成本达500多万,购置设备等费用达200多万。除了第三方申办的互联网医院,公立医院举办互联网医院也动力不足。医生属于公共资源,调配是个问题。“有些科室没有太多经费,一旦科室提要求,让医院配置护士、疗程管理师、技师,很难得到支持,更不用说院后全病程管理和真正意义的随访了。”毕佳表示。“除非是一些中医科室,比如,院内开中药配方颗粒加成15%;互联网医院开出来的中药配方颗粒加成25%。”一位企业人士表示。之前在医院做互联网医院的赵鑫,现在已出来自己创业,谈起医院型互联网医院,其表示,“第三方帮医院代运营的业务更浅薄了,活活把互联网医院变成了掌上惠民自助机。”赵鑫进一步补充,之所以做得浅,一是因为商业方面的拓展,在医院型互联网医院上,受政策限制会比较大;二是互联网医院风口慢慢过去。“医院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上更多是把一些业务的拓展变成了便民服务上的拓展,所以也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掌上自助机。”有医院想把自家院内制剂放在互联网医院上销售,行不通;一些医院科室想把洗牙套餐放在互联网医院上,患者购买服务后,去线下实体医院核销也不行。九成处于“僵尸”状态的互联网医院,几年过去了,还是复诊、开药。医疗领域里,“互联网医院”这个概念,有局内人感到真的玩不动了。三、“围城”一般的互联网医院“我认为牌照转让也很正常,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毕佳说。2014年,被业内称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元年,如今进入第9个年头,行业洗牌把懵懂入局的企业淘汰,这也符合商业规律。只不过,过往的成功模版吸引着一些没有加入赛道的人,试图乘风而起。2015年12月,微医与浙江桐乡携手创办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拿到了第一张互联网牌照;2016年4月,好大夫拿到了银川互联网医院牌照,“银川模式”一度成为行业标杆。此后,各地互联网医院爆发式落地,宁夏、海南、成都等成为互联网医院聚集地……这些都是“梦想”的原点。但未料运营成本之高,只好及时止损。这场“转让潮”里的大多数,正是那批匆匆入局的民营机构。有人跑出成绩,有人惨淡退场。但在“转让潮”背后,如围城般的互联网医院,还是有人想要入局,只不过现在进场的人比以前更“务实”了。“现在需要互医牌照的人,一般都是已有适配的业务场景,需要资质来满足合规的需求。不会有外行买牌照,期望以后变现。”一名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以宁夏为例,当地“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建设已有4年,今年5月29日通过国家验收。成熟的示范区,加上优惠税收减免政策,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据李硕观察,2022年,有一波人在申请。而在2022年、2023年,这批申请牌照的互联网医院朝着细分领域专业化发展,以垂类的专科医院居多。专科,是互联网医院瞄准的一个方向。在翟雪连看来,专科化选择合理,是互联网医院能够运营出利润的重点。特定病种的线上问诊精准瞄准患者群体,以私域流量方式把患者管理起来,只服务该病种的患者群。目前专科互联网医院以依从度较高的病患为主,比如慢性病、妇科、儿科、皮肤科等,除了问诊,后续还有随访、健康管理、处方开具等诊疗行为,能支撑起民营机构的营收。除了专科,发展成医药电商是另一种方向。互联网医院铺设售药渠道有其技术优势,而获批互联网医院牌照,就相当于为医药电商找到了卖处方药的合法化途径。不过微妙的是,医药电商又不希望互联网医院发展得太好,一旦发展好,互联网医院背后强大的实体会把患者从线上吸引到线下,这又与互联网医药电商初衷背道而驰。对医疗机构而言,发展互联网医院的最终目的,自然还是希望把患者引到线下,毕竟检查、手术、住院等诊疗手段才是医疗的核心,也是主要营收来源。“互联网医院作用是提高用户黏性,提高患者线下到诊几率。”上述行业资深从业者分析。如果患者到医院来了,那么线上的互联网医院意义何在?回过头看,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曾救公立医院于水火。比如曾负债20亿的黑龙江省医院,2019年上线掌上医院后,门诊量翻倍,医院因此走出囹圄。如今,仍有公立医院在延续这样的“理想故事”。他们大多有坚定的领导班子,下定决心重塑流程,到现在仍运营良好。成绩突出的以华西二院和北京肿瘤医院为例,前者打通了线上就医全流程业务,后者通过“北肿云病历”,在疫情期间无法开诊时,将肿瘤患者全部转至线上诊疗。而今,互联网医院的那股狂热风口已过,概念不再有疯狂的张力,但想象的底色依旧吸引着“围城”内外的人。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最近的楼市有点魔幻,北京也在内。怎么魔幻呢?土地市场冰火两重天,既有45抢1的局面,也有央企兜底的收场;新房市场都在宣传热销,但基本上都在降价卖;二手房市场成交下降,挂牌量却创造了新高。这显然已经不是海水和火焰的问题了,北京天气越来越热,人心也越来越浮躁,人们眼前看到的世界也越来越不真实。今天,楼Sir通过数据,来聊一聊最近北京市场的这些魔幻现象,希望能够透过现象,触碰到那些本质的东西,虽然这很难。土地市场冰火两重先来说说上周北京的土拍吧,最吸睛的莫过于顺义后沙峪69地块:45抢1那可是真真,创造了北京土拍的历史。◎后沙峪地块土拍现场(图源凤凰网房产北京站直播)这45家房企中,既有中海、越秀、金茂、龙湖这样的老朋友,也有福建雄旺、芜湖康润、如皋润皋这样的生面孔。后沙峪69地块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为什么仍被群雄逐鹿?楼Sir总结了几点原因:首先在于69地块素质不错,地块比较纯粹,1.8的容积率、36米的控高要求,妥妥的洋房和小高层的配置。◎69地块建设要求再就是,69地块位于顺义区发展最好的后沙峪地区,地块附近医院、学校、交通、商业配套齐全。◎19街区69地块、20街区6001地块位置最重要的原因,楼Sir认为是,只要拿下69地块就能赚钱。69地块的成交价是16.56亿元,这在北京,算是一个低总价地块,也在一些房企的承受范围之内。此外,69地块的楼面价为2.91万/平,地块指导价为期房5.8万/平,现房6万/平。售价与楼面价的缝差在2.89万/平—3.09万/平之间,利润空间充足。这次土拍虽然只有4块地,可依然将房企们的“势利眼”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后沙峪两地块吸引80多家房企争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景山衙门口713地块则显得异常落寞。◎衙门口713地块具体位置713地块最终被中海以28.3亿底价获得。这个结果,在楼Sir看来,意料之中。原因是,713地块不好算账。首先这块地不是纯宅地,是1宗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30%接近2.4万平的公建配套,对开发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再就是,713地块起始价28.3亿元,楼面价约5.1万/平,销售指导价7.95万/平,利润空间尚可。但这块地一旦有房企往上叫价,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如果拍到底价上限,楼面价和销售价的缝差就只有1.6万/平,会坑死开发商。◎713地块信息面对越来越精打细算的开发商,石景山713地块,就只有底价成交的命运。就一句话,你能让我挣钱,我就考虑拿地。你看,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虽然有45抢1的史诗级场面出现,但也有底价拿地的爆冷结局,你能说北京土地市场是真的火热吗?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二手房挂牌突破12万再来聊聊北京的二手房市场,截至楼Sir发稿前,链家现在的二手房挂牌数量已经达到:12万◎图源北京链家官网楼Sir用链家官网的筛选条件做了筛选,得出了一组数据:去除商业类、车位等,链家官网二手住宅挂牌量为:11.21万;权属是商品房性质的二手房挂牌量为:9.31万;有电梯的二手房挂牌量为7.01万;楼龄在20年以上的二手房挂牌量为5.71万;楼龄在10年以内的二手房挂牌量为1.26万。去年的11月份,#北京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0万套#的话题冲上热搜时,楼Sir也做过分析。和如今的12万相比,咱们来看看,有哪些变化。去年11月4日,北京链家挂牌的10.1万套二手房中,楼龄20年以上的房源,有4.2万套,占比41.58%。今年6月6日,北京链家挂牌的12.1万套二手房中,楼龄20年以上的房源,有5.71万套,占比47.19%。◎老破小示意还有一个数字,值得注意。去年11月份的统计中,北京链家挂牌的10.1万二手房源,10年以内的次新房源有1.6万套,占比15.84%。而如今(6月6日),12.1万套二手房中,10年以内的次新房减少到1.26万,占比也降至1成左右。这意味着,打算出售的二手房中,“老破小”的占比越来越高,“次新房”占比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北京二手房挂牌量越来越多,但优质的房源却变得更为稀少。◎次新房示意我们再来结合成交看。上周一周(5月29日—6月4日),北京二手房网签套数连续四周下降,跌破3000套,只有2970套,环比下降2%。而近一周,链家平台二手房挂牌量达到4086套。按照趋势,挂牌量如果一直大于成交量,北京二手房市场挂牌量还会再往上增长。再看月度成交量,北京在今年的2、3月份经历了一波小阳春,2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达到1.53万套,3月份更是突破两万套,达到2.22万套。着实是经历了一波小高潮。◎图源链家官网但好景不长,疫情后积压的购买力在这两个月得到充分释放。4、5月份二手房市场开始回归正常,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降至1.39万套,5月份再降到1.3万套。每月1万多套的成交量,在北京算是正常现象,也不能说明北京二手房市场遇冷。但挂牌量越来越多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尤其是优质次新房变少、老破小越来越多,加之北京学区房政策频繁出台,以及房产证上必须出现房龄的要求下,那些楼龄偏大,周边又没有好的配套的房子,只会更难卖。我们等着看,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会不会出现新高?新房都在降价卖?最后,说说新房。先看成交数据,整个5月,北京新房市场无论从供应量、成交数量、成交面积还是成交单价来看,都是:下降具体来看,北京2023年5月份:新增供应1391套,环比下降6%;新增成交5830套,环比下降25%;成交面积73.19万平,环比下降25%;成交均价5.32万/平,环比持平;成交金额389.3亿元,环比下降25%。这组数据说明,在北京,二手房市场不好过,新房市场也不咋样,整个行业仍然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除了整体的成交数据,还要拿什么来探讨一下北京新房市场呢?楼Sir想了想北京最近热销的一些项目,那就做做项目指导价和网签价之间的价差吧。◎北京部分新房网签价、指导价对比在楼Sir统计的26个新房项目中,只有4个项目的网签均价高于销售指导价,而且高的不多。也就是说,目前北京大部分的新房项目,其实都在:降价卖其中价差最大的,是房山的北京建工揽星宸,竟超过了1万/平。房山的新房项目已经内卷出了新高度,包括比揽星宸近几个地铁站的学府印悦二期,也是在降价卖,指导价网签价价差达到5365.96元/平。没办法,房山新房不好卖,不降价更不好卖。楼Sir还发现了两个项目,就是指导价都为9.5万/平,而且紧挨着的两个项目—中海和瑞叁号院和永定金茂府,实际售价却不一样。从网签均价来看,永定金茂府的网签均价为9.35万/平,与9.5万/平的指导价相差不大。而中海和瑞叁号院的网签均价只有8.91万/平,与9.5万/平的指导价相差6089元/平。当然,虽然是在北京,也逃不出“性价比”这个词。实际成交套数来看,截至6月6日,永定金茂府成交78套,而更“便宜”的中海和瑞叁号院成交了258套,是永定金茂府总成交的3倍还多。◎永定金茂府网签信息◎中海和瑞叁号院网签信息在没有降价卖的4个项目中,咱们来说说栖海云颂。栖海云颂在海淀,就在中海富华里汇园的南边,汇园的实际网签均价是8.26万/平,与栖海云颂的网签均价一样。但在指导价方面,汇园是8.5万/平,栖海云颂却是8.2万/平,位置一样的情况下,栖海云颂完全可以顶着汇园的价格卖,不用刻意降价。综上,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土地要看不太好的地会不会有人争抢,二手房要看老破小好不好卖,新房则要看有多少在顶着指导价在卖?如果,冷门地块都出现争抢,二手房新成交大于新挂牌,新房大部分售价高于指导价,再来谈北京市场转暖了。如果不是,那还是要淡定,不要人为制造焦虑和恐慌。...
一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虚增了利润,它会不会虚增费用?你估计会觉得困惑,不是从常识上讲,虚增利润需要虚减费用吗?为什么会虚增费用呢?如果你在虚增利润的同时不适当地虚增费用,那么过高的利润率可能引起关注,再加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一般也要随着销售收入的增长而适当增长,以保持适当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另外,虚增费用还有两个“好处”:1、在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适度虚增费用,可以起到减少应交税费的作用,减轻税收上的压力。2、将虚增费用转移到关联方,还能套收资金,掩盖真实资金流向的作用。曾经就有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已经退市)为了虚增费用,虚构了销售代理合同、管理服务合同,虚增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占其总费用的比例超过30%。二由集团公司承担费用的造假方式:在虚构企业的收入时,上市公司往往会相应虚增成本和费用,否则就会因为收入和成本费用不匹配而被审计人员发现。投资者一般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但是“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收入和成本费用都增加了,利润并没有增加多少,照样不能吸引投资者。在被曝光前,瑞幸咖啡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把虚增的收入计入门店的名下,而虚增的费用(主要是广告费用)则由集团公司承担。门店的利润=收入-单位成本-门店租金-员工工资,虚增收入之后,门店利润增加了,说明门店经营前景很好,公司成长潜力很大,具有投资价值。至于集团层面的亏损,投资者可能并不在意,因为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花钱的地方多,暂时不盈利是正常的。等到以后瑞幸布局完成,形成了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开店和广告的费用自然会慢慢下降,现金流自然就滚滚而来。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投资者纷纷买进瑞幸的股票,股价也快速上涨。三母公司通过少数股东权益进行利润操纵:假设母公司持子公司70%的股权,本来母公司盈利2亿元,子公司也盈利2亿元。合并利润表当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应该是3.4亿元(2+2×70%)。这时候母公司与子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做了笔买卖,让母公司赚了2亿元,子公司亏了2亿元,这样母公司的盈利变成了4亿元,子公司盈利为0元,合并报表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成了4亿元,白白多出了6000万元。另外,母子公司之间的利润可以通过转移费用的方式进行调节,想要多些归母的利润,则让母公司少承担些费用,把费用大量集中到子公司,让其盈利很少甚至大额亏损。这样,母公司因为承担费用少了,利润自然就高。把利润留给上市公司,能做高股价,反过来补贴子公司的亏损或者低盈利。因为公司经营亏损一块钱就是一块钱,而上市公司的股价一块钱盈利能套出几十块钱来,在疯狂时一块钱盈利甚至能套出几百块钱来。四我认为,费用资本化处理其实是一场错误的游戏。费用就是费用,费用怎么能够记为资产呢?费用资本化显然是为美化“利润”准备的,本来要以费用去减少利润,却将费用记入到资产负债表中。可以通过资本化比例的调整任性地对财务数据耍流氓。费用资本化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要说有道理,那只能说是有做假账的道理。比如乐视网2011年至201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快速、稳健的增长,这中间主要的功臣就是因为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如果公司把这块花的钱全部费用化,那么,公司的净利润则在2011年之后一年不如一年,到最后几年已经出现大幅的亏损。没有费用资本化的话,是不是可以避免出现“贾跃亭事件”。再说,最近的“商誉雷暴事件”,不就是将收购时多花出去的钱,还作为“商誉”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招展吗?它好看吗?其实全是披着资产外衣的费用。除了基础性的央行数字法币外,全球数字币未来与方向是能创造和提供正能量价值的真正价值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财经贝EHZ,八年老牌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价值型驱动!数年时间持续性做出贡献,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取得成果!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正能量,价值型驱动,符合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社会与人民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所稀缺的;财经贝EHZ带去的都是对他们有利/有益的价值,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财经贝EHZ可以顺利扩展到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市场非常广阔,财经贝EHZ未来的价值非常大!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EHZ White Paper (Detailed Description):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ip邮箱:ehz@cjz.vip...
蓝光发展、泰禾.... 房企们排队退市。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知名房企们没想到,过去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狼狈。这场史诗级的大撤退里,最终留下的是什么?2023年6月2日,泰禾被强制退市。2019年,第一颗债务逾期的雷被引爆时,董事长黄其森还能看似轻松地对媒体说:哪个房企负债不高?四年过去,行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下行周期。回头再看,人们才发现,万科的“活下去”喊得有点早了。轰轰烈烈的行业性降负债大潮过后,泰禾成了被丢下的那一批。事实上,泰禾并不是A股市场最先被强制退市的知名房企。高歌猛进直至爆雷的蓝光发展;与明天系相关联,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天金融等,都走在泰禾之前。如今,A股里股价跌破1元,徘徊在退市边缘的房企超过10家,包括阳光城、美好置业等。港股那边,新力控股和佳源国际已经宣告退市,目前一直处于停牌状态的中国恒大、中国奥园、当代置业、花样年等名噪一时的房企,究竟选择复牌还是退市,也将在今年9月见分晓。粗放的时代过去了,政策的潮水拍打在岸边,只有看得清海浪轮廓的渔人才能撑过风暴。退市之后,还剩什么中天金融的创始人是贵州人罗玉平,早年做建筑承包业务,靠房地产发家。坊间传闻,罗玉平曾经被当地人称为“罗半城”:巅峰时期,贵阳一半的房产项目都是他的。近年来,中天金融最出名的项目还是在老巢贵州,叫未来方舟,开发十余年来,这个项目仍有一块总建筑面积超过18万平米的地块未开发。公司爆雷之后,未来方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最新一期的年报显示,12年前开工的未来方舟河西商住房项目,目前工程进度仅有84%;开工于2019年的河东商住房项目完成度更低,只有10%左右。令人咋舌的是,仅仅是开发这两个项目,中天金融已经花掉了448.52亿元。花费如此之巨,这两个项目的销售状况却不理想,2022年,河西、河东项目已经建成的部分预售金额加起来也只有29亿元。针对这个项目,中天金融公布销售数据只能追溯到2019年,至今合计预售金额约为110.6亿元,回款率不到25%。这还是预售金额,如果要看结算金额,只会更低。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后,5月19日中天金融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豹变》梳理发现,中天金融目前全部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存货,价值接近382亿元。但这其中有将近143亿元的存货已经被公司拿去做抵押,实际可供处置的资产还要再打一个六折。中天金融的辉煌出现在2016年。彼时,政策面仍将“去库存”作为首要任务。数据显示,2016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库存实现连续9个月下降,前11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十万亿元,从中国有“楼市”算起,这还是头一回。楼市一派火热的境况下,中天金融的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不过,这家公司并不是那个疯狂年代的最好佐证:房企回款周期较长,净利润峰值往往滞后于销售额峰值1到3年。泰禾和蓝光发展都符合这个规律,前者的净利润峰值出现在2018年,后者则在2019年。从深耕北京豪宅领域的“匠人”到专坑京城有钱人的无良开发商,泰禾过山车般的风评转变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泰禾被媒体曝出,现金短债比低于0.3,随后出现了23.31亿元的银行贷款逾期,紧接着是诸多豪宅项目的停工烂尾。刚刚爆雷时,泰禾董事长黄其森曾自信地对外表示,公司本身问题不大。但窟窿越来越大。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泰禾一年内将到期的负债超过632亿元,现金几乎只剩了零头,只有15.4亿元。与此同时,2022全年,公司绝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如果细看泰禾公布的项目建设进度表格,会发现,他们的主要精力被放在了北京区域的保交付上,虽然收效甚微。2022年末,泰禾在北京的14个项目中,仍未完工的只有始建于2015和2018年的西府大院和北京院子二期。讽刺的是,北京院子一期曾经是2014上半年北京的别墅销售冠军。2022年3月,泰禾曾经放出消息,北京院子二期将在11月底前完成全部叠拼别墅的封顶。如果泰禾这次说话算数,那些花了1000多万,渴望在北京圆一个“院子梦”的业主,或将在2023年末等来他们期望已久的竣工消息。与泰禾不同,蓝光发展的烂尾楼分布更广,建设进度也更让人揪心。2022年报显示,目前蓝光发展旗下仍有93个项目在建,但一整年,只有22个项目出现了新的竣工面积,年内有新开工动作的只有一个项目,其他都处于进度不明的状态。这些项目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成都、西安、咸阳、长沙、天津、福州等。拖的时间越长,这些在建项目就越不值钱:2022年末,蓝光发展原本价值超过1134亿元的存货,跌去了将近十分之一。资本市场是残酷的,2016年以来,蓝光发展的市值一路走低。巅峰时,公司总市值超过218亿元,现在却只剩12亿元。中天金融也一样,2015年超过744亿元的市值,跌到现在只剩28亿元。大厦倾倒之前中天金融的陨落,或许从股票简称上就可以窥见端倪。中天金融原名中天城投,2015年,公司开始了多元化布局,这在当年的房企战略中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房企依然选择在地产产业链上延展。中指研究院曾对50家典型房企进行多元化业务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房企的多元化业务方向为物业管理、商业办公,也有不少房企选择涉足养老、教育等。而中天城投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全新的公司战略中,将“大金融”放在了第一位,随即开始加码:利用全资子公司设立基金;收购海际证券控股权;收购中融人寿20%的股权,成为其并列第一大股东;持有贵阳银行及贵州银行的部分股权。这还仅仅是被确认落地的交易,有动作但未实际成行的布局,还有更多。2017年,在基金、保险、银行等领域皆有涉猎的中天城投正式改名为“中天金融”。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金融行业正式进入了强监管周期,监管层明确表态:引导“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这里的隐含意义是,包含地产公司在内的民营企业,尝试操控金融机构为自身输血,又或是迅速谋求转型的做法,都走不通了。2017年11月,中天金融尝试收购“明天系”公司华夏人寿20%的股权。这个标的本身的资产体量是中天金融的四倍以上,为了筹集资金,中天金融甚至尝试卖掉地产板块,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一场著名的收购案,也将中天金融推向了流动性不足的艰难境地,至今未能翻身。同样是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海啸,泰禾这边则是一个典型的地产故事。坊间传闻,2002年,福建人黄其森看准了通州大片的待开发土地,决定北上。后来,泰禾的确在通州开发了几个豪宅项目,业务还进一步拓展到南城。2013年,黄其森曾对媒体说,泰禾将全力深耕北京市场,在福建和北京设立双总部。《豹变》梳理泰禾近十年的年报,发现泰禾大力布局北京市场的时期为2014到2019年。2017全年,泰禾开启了疯狂拿地模式:全年共获取36个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达到552.4亿元。2018年,泰禾未公布全年拿地总支出,一个隐晦但有力的佐证是,因为土地使用权的增加,泰禾的无形资产在这一年暴增1750.09%。2018年1月,泰禾还斥资108.62亿元,从央企华侨城手中接下了当时北京历史上总价第三高的地块。这样的壮举如果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赶在“去库存”的尾声,又好像情有可原。这样激进的布局风格,也拉高了泰禾的融资成本。地产行业有一条至今仍在实行的融资潜规则:拿地需要前融,前融要借非银机构的钱,非银机构的钱更贵。2018年,泰禾来自非银机构的贷款比例占到60%以上,这类融资成本达到9%以上。事实上,从泰禾疯狂拿地的2017年算起,北京市场正经历着史上最长的一次横盘,北京周边则经历了相当程度的跌幅。这恐怕是当年重仓京津冀的泰禾,拿着水晶球也没能预测的未来。蓝光发展的跌落,或许可以用盲目扩张来解释。2012年,它凭借破百亿的销售额被行业内部称为“黑马”,2018年,销售额又翻了10倍。“黑马”辉煌的背后,全行业的隐忧已经越来越明显。万科正是在这一年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宇宙房企碧桂园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着手降负债。但蓝光发展的飞奔,却持续到了2020年三条红线落地之后。Wind数据显示,这一年,蓝光发展在全国各地拿了54宗地,不少地块溢价率超过100%。当年10月,蓝光发展一笔超过10亿元的债务违约,第一声警报被拉响。化债难,重组也难债务危机被引爆后,蓝光开始尝试卖资产自救。旗下物业公司被首先处理,紧接着市场上不断传出消息,万科接盘了一些蓝光旗下的项目。当时,不少出险房企旗下的土储和项目都在市场上打折甩卖,曾有资深房企内部人士对《豹变》表示,几乎每天都要到处跑(看项目),但合适的并不多。市场已经处于下行周期,即便是还有余粮的买方,也几乎只考虑位于位置好,股债结构都简单的项目。不仅如此,现在的土地市场环境,似乎也越来越不支持在建项目的甩卖了。楼市下行,土地市场也一样,政府设定的土地出让价格比之前更合理。不止一位京城房企投拓人士对《豹变》表示,相比2020年,现在企业拿地的利润空间大了不少。这还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招拍挂市场地价低了,股债结构又简单,这时候选择接盘其他房企留下的烂尾楼,就显得太不划算了。这样一来,泰禾、蓝光这种企业,通过出售项目化债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2021年12月,蓝光发展以1块钱的价格,把旗下三个位于重庆和天津的房地产项目卖给了金科,为的是化解超过90亿元的负债。目前,蓝光发展旗下仍有零散的项目被债权人申请拍卖,但重组还没有确切消息。泰禾和中天金融的重组目前也都处于停滞状态。2020年7月,有消息说万科可能会收购泰禾19.9%的股权,但至今未落地。除了交易先决条件未达成以外,还有一点,万科和泰禾当时谈的交易对价是24.3亿元,收购将近20%的股份,但到目前为止泰禾的总市值只剩12.2亿元。中天金融那边,不是找不到接盘方,而是原本的接盘方也爆雷了。2023年3月,中天金融宣布终止旗下中天城投的出售交易,这笔交易的周期之长,持续了近两年。接盘方名为佳源创盛,属于贵州商人实控的佳源系,和中天金融一样,也是贵州“地头蛇”。三个月间,这笔交易的对价从180亿元掉到了89亿元。2021年9月,佳源创盛付了第一笔15.8亿元的定金,但第二笔钱却迟迟未能付清,直至交易作罢。佳源创盛为什么没有付钱外人不好揣测,一个已知的信息是,2022到2023年,他们有多笔债券寻求展期,流动性同样出了问题。而佳源系旗下的另一家企业佳源国际,5月刚刚被港交所勒令清盘。泥菩萨还没能过江。蓝光发展、中天金融、泰禾都只是走出交易所大门的又一家房企,而不是最后一家。前述以1元价格接盘蓝光发展三个项目的金科地产,现在也正因为股价跌破1元,在退市边缘徘徊。房地产淘金的时代已经完整落幕,前几个周期留下的经验,还有几条能够参考?或许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有:下行周期,行业出清。过度乐观和悲观都不必要,真正值得思索的是,这些企业除了一地鸡毛之外还留下了什么?...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香港保费总额达到1472亿港元,同比下降7%,但内地访客购买个人人寿产品数量大增。数据显示,1~3月,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达96.13亿港元,大幅上升2686.4%,占个人业务总额20.5%;新造保单数目为34506份,去年同期为1029份,增幅达3253.4%。业界认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加之投保需求的释放,是今年一季度该数据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不过,多位受访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投保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有较大不同,消费者还需结合自身需求谨慎选择,避免相关风险。低基数下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激增对于一季度内地赴港投保激增,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解释为:“跨境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压抑多时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2019年一季度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达128亿港元相比,现阶段内地保单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超七成水平。2022年数据显示,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为21亿港元,同比上升200.3%,因个别保单及2021年基数较低而显著回升,占个人业务总额1.5%。从保险业务结构来看,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在香港地区购买的保单中,终身寿险、重疾险及医疗保险分别占已发出保单份额的56%、33%和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保费增长情况看,按保单数计,终身寿险的增长势头最猛,同比增长65倍;按保费计,年金、储蓄寿险增势亮眼,分别同比增长89倍、67倍。图片来源: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一位保诚保险代理人曾告诉记者:“全面通关后确实有销售激增的情况,今年开的单很多是这几年的累积客户。”“内地赴港买保险主要是储蓄险和重疾险两大类,今年增长较快的是理财属性的终身人寿保险,与内地同类型产品不同,香港储蓄类产品设计为保底利率低、预期收益率高的形态吸引消费者。”一位保险经纪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某款港澳热销的“XX多元化货币计划”为例,账户价值包含保证(现金价值)和非保证(分红)两块,通过测算,可得第8个保单年度回本,投保30年的年化复利为6.01%。奥纬咨询在3月发布调查报告称,72%的内地受访者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来港旅游,47%的消费者有兴趣在旅行期间购买香港的人寿保险产品,后者比例在大湾区受访者中更高达65%。5月22日,保诚宣布,正计划在港再聘请4000名理财顾问,以满足香港及内地客户对保障产品不断上升的需求。目前,保诚香港代理团队有近2万名理财顾问。今年一季度,保诚保险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按年大增80倍,该公司预期第二季度的增长趋势仍会向好,但升幅未必有首季度高。长期收益率演示更有吸引力港险为何受到内地访客青睐?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买港险的以理财险比较多,主要是分红险,相对于内地的理财险产品,其最大优势在于长期分红看起来比较乐观——虽然保证的部分比较低,只有1%左右,但加上预期分红,长期收益率可达到6%至7%水平,这主要与投资策略和历史投资表现有关。记者选取友邦、安盛、保诚、宏利四家保险公司的港险,以同样情况下(0岁男孩,5年期交费,年交5万美元)投保为例,对比发现,港险普遍支持多种货币转换、红利锁定、双重货币账户,以及更改受保人、保单分拆等功能。按其演示的收益率来看,30年的复利在5.88%~6.01%;到100年的复利在6.92%~7.15%。相比投资更为进取的港险,内地保险则以保证收益为主。记者以某款内地增额终身寿险作对比,投保10年内,内地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率高于港险;若投保20年以上,上述几款港险储蓄险收益率更有吸引力。实际上,原中国保监会曾发布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属于投资属性较强的理财险。值得一提的是,有投保人在2019年曾爆料,他们从不同中介公司购买的安盛香港某投连险产品,在2018年年中净值一夜归零。该产品投资品种中有一只基金,出现了严重的“违约”,致使选择了该基金的客户账户价值一夜暴跌了95%。约200名投保人的总损失高达4亿港币。彼时,保险公司在发布的声明中认为,清盘基金的责任方在于基金的管理公司、以及宣传误导的保险经纪公司。由于文字、条款表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内地居民对香港保单的相关内容难以深入了解,主要依赖代理人的讲解,而代理人讲解的全面性、准确性难以保证,加上代理人本身的流动性,这些都是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面临的潜在隐患。存在理赔款汇回银行账户等问题从投保流程看,徐昱琛认为,内地消费者投保内地保险,无论是线上投保还是线下签单都更为便利,而投保港险需亲赴香港签单。一位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告诉记者:“购买港险还需要在香港的银行开户,一般需要过港开户。”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还提示道,若未来出险理赔,汇款回来还需要有一些手续,这也是内地消费者需要特别关注的。在我国,每人每年的结汇额度是5万美金,超额需要消费者提供保险合同及保险经营机构的付款证明。据悉,对于在香港投保而居住在内地的香港人或内地居民,无论是保单到期或中止保单时取回保单现金总值,或是遭遇危重疾病、意外、死亡时办理理赔而取得的赔偿款项,只能悉数存入香港的银行账户,难以汇入他们在内地银行的个人账户,使投保人或受益人在内地生活时,难以有效应用在香港取得的保单现金总值或理赔款项。全国政协委员、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今年两会时带来一份提案,建议确立让香港保单现金总值/理赔款项有效汇回内地银行个人账户的机制。容永祺在提案中提及,如今,投保了港险的内地人士,因未能把保单现金总值或理赔款项汇入内地以响应生活应急需求,他们的保障形同虚设。他建议,在香港寿险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与运作之前,应当先确立让香港保单现金总值或理赔款项有效汇回内地银行个人账户的机制,以增强社会保障与减少外汇流失。购买港险目前还面临哪些风险?对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监管部门曾发文表示,赴港购买保险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据了解,现实中,部分消费者购买香港保单并未直接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而是通过代理人转交等非正规渠道缴费,从而带来资金损失的风险。“购买小额、不超过5万美元的保单不受限制;若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超过5万美元的额度,也可以找亲戚朋友或者代理人帮忙汇款。”有代理人在记者问及保单超额的操作时如此表示。近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也面向内地投资者发布重要提醒:直接向保险人支付保费,而不是向保险代理支付;不要参与香港人寿保险在内地的任何销售活动;不要与销售保险的无牌人士接洽。此外,内地居民投保港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泽娟在受访时对消费者建议,购买香港保险尽量选择在内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制造内地法院管辖连接点,促成在内地法院立案,促使香港保险公司答辩,制造和解机会,降低诉讼成本。港险可能涉及哪些理赔纠纷?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告诉记者:“港险的健康告知遵循无限告知原则,即所有的相关情况全部都要告知,尤其对于健康险,告知的追诉期无限长。”徐昱琛也表示,以重疾险为例,内地重疾险健康告知只需告知概括性列示的几种,而港险的健康告知比较宽泛,对于年纪大些或者看病多些的消费者而言,要事先跟保险公司沟通,把一些健康告知里面的异常情况答清楚。此外“两年不可抗辩”在港险中增加了一条“除恶意欺诈”,这也是与内地保险的差异。还有一些差异为理赔纠纷埋下隐患。杨帆还指出,港险认可的医院有限。虽然港险支持全球理赔,大部分香港保单认可的医院主要是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私立医院+部分二甲医院,部分偏远地区的市级或县级地区没有认可医院。...
不用工作,每个人都能领。编者按:“全民基本收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每位合法居民都按月领取一份足以保障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之上的生活补贴,我们可以把这称为维持‘基本的体面生活水平’。补贴不以任何形式的工作表现或其他贡献为条件,而是普遍提供——不论贫富,每个人都能获得这个补贴。补贴以个人为单位发放,不以家庭为单位。未成年儿童的补贴可以少于成年人的数额,由父母代为监管。”近年来,随着疫情发生、技术飞速发展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全民基本收入在很多国家都被提上了日程并有试点实验。畅销书《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作者大卫·格雷伯也是“全民基本收入”理念的推崇者,将其视为应对“狗屁工作”的一个解决方案。如今,英格兰也将首次在两个地方试点推行每月 1600 英镑的全民基本收入计划,该计划将持续两年,并对参与者进行监测,以了解其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本文来自编译。英格兰将首次试点每月 1600 英镑(约合人民币 14132.87 元)的全民基本收入计划。这一试点项目将向 30 人每月发放一笔无条件的一次性支付款项,为期两年,并将观察其对领取人生活的影响。“全民基本收入将为每个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过上安全的生活,而不用再为一切担心。”,大曼彻斯特市市长安迪·伯纳姆(Andy Burnham)如是说。英格兰选择了两个地方来进行这项小规模试点计划:位于英格兰东北部的贾罗(central Jarrow)和位于伦敦北部的东芬奇利(East Finchley)。支持该计划的智库 Autonomy 的研究主任威尔·斯特朗奇(Will Stronge)在谈到 1600 英镑的数额时表示:“这是一笔相当大的金额。全民基本收入通常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我们想要看看这笔无条件的款项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无论他们是否选择继续工作。”“鉴于未来几年气候变化、技术颠覆和产业转型所带来的动荡,我们的社会将需要某种形式的基本收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建立证据基础和公众参与非常重要,以便为全国实施做好充分准备。”支持者认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可以为每个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它被视为解决劳动力市场不安全性的潜在解决方案,但也有人认为它费用高昂,而援助支持应该有针对性。去年,大曼彻斯特市市长安迪·伯纳姆(Andy Burnham)在谈到生活成本危机时表示,全民基本收入是一个“时机成熟”的想法。伯纳姆说:“全民基本收入将为每个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过上安全的生活,而不用再为一切担心。”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始类似的试点计划。在威尔士,地方政府正在实施一个计划,为离开福利机构的年轻人每月支付 1600 英镑,为期两年。该计划表示将在试点结束后报告结果。2020 年,超过 170 名议员敦促英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引入全民基本收入,以“为每个人提供他们所需的经济支持,以供养自己和家人”。倡议组织 Basic Income Conversation 的联合创始人克莱奥·古德曼(Cleo Goodman)表示:“我们希望这个计划将成为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实施的基本收入试点计划。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没有人应该陷入贫困、不得不在供暖和进食之间做选择。基本收入具备简化福利体系的潜力,并有望解决英国的贫困问题。”该实验还将同时招募一个对照组,在同一时期内,对照组的参与者不领取基本收入,但实验也会同步监测他们的这段经历。对照组的参与者将从志愿者中随机选择,其中 20% 的名额将分配给残障人士。智库 Autonomy 的研究主任斯特朗奇说:“所有证据都表明,全民基本收入将直接减轻贫困,提升数百万人的福祉:它的潜在好处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到了无法被忽视的地步。在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和新形式的自动化带来的经济冲击将会非常大,全民基本收入将成为确保人们生计的关键一部分。”...
此前监管方认为“跳码”属于“灰色地带”,但从前年开始,调查组陆续进驻各个支付公司,认为“跳码”业务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自4月底以来,连续多家支付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自曝”违规业务。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300773.SZ)”率先发布关于重大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公司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公司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本次重大事项以及后续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这是第一次由支付公司自曝存在隐匿多年的违规“跳码”乱象。随后,翠微股份(603123.SH)、新大陆(000997.SZ)、新国都(300130.SZ)等企业连续发布类似公告,并承认已经“退还资金”。受此影响,上述公司的2022年经营业绩受到大幅拖累,净利润大幅下降。1、拉卡拉:2022年亏损14.37亿元,扣非后亏损约1.21亿元。其在营业外支出“其他”项中列支了13.79亿元,计入当期非经营性损益。2、翠微股份:2022年亏损4.3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约2500万元。其在营业外支出“其他”项中列支了5.11亿元,计入当期非经营性损益。3、新大陆:2022年亏损约3.8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58亿元。其营业外支出“其他”项中列支了7.14亿元,计入当期非经营性损益。4、新国都:2022年净利润4478.0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84亿元。其营业外支出“其他”项中列支了2.18亿元,计入当期非经营性损益。究竟何为“跳码”,经过此次严厉整肃之后,这些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将受到怎样程度的影响?“国内只要做收单的,不可能不做跳码”目前我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发卡行服务费(发卡银行收取)、网络服务费(清算机构收取)和收单服务费(收单机构收取)。后者在向商户提供支付服务时,会向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笔费用除自留一部分外,还要按比例给发卡行、以及清算机构即银联或网联分成。2016年9月6日,央行开始实施《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银行卡特约商户统一被分为三类并编码——餐饮、酒店、百货等标准类商户费率为0.6%左右;家电、超市、加油站等民生相关优惠类商户费率为0.38%~0.48%;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慈善机构等公益类商户0费率。各收单机构在该标准基础上进行市场化定价。所谓的“跳码”,就是指支付机构把优惠费率给予了并不该享有优惠的商户。举例来说,支付机构对外以0.6%的手续费向商户结算,对内则以0.38%、甚至是0手续费向银联报送,中间的这部分则被收单机构收入囊中。遭遇“跳码”的消费者会发现,账单中的商户名称和实际消费的商户并不一致。一位支付企业高管向钛媒体App表示,“国内只要做收单的,不可能不做‘跳码’。”这背后有两点原因,一方面, 从技术上可以通过编造地址和交易实现“跳码”,银行或者银联、网联很难发现;另一方面,商户、持卡人的直接利益并没有受损,也就往往默认了“跳码”。上述人士表示,此前监管方认为“跳码”属于“灰色地带”,但从前年开始,调查组陆续进驻各个支付公司,认为“跳码”业务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近年来,针对“跳码”,监管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强了对商户的规范化管理。今年5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加强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规范管理的意见》要求,收单机构的外包机构应当业务真实合法,杜绝为跳码套现提供支持服务。2021年10月13日,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明确指出,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受理终端序列号,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即一机一户,一户一码。后续影响有多大?这四家公司由“跳码”产生的退还资金总和接近28亿元。而这一部分收入被彻底堵住,未来将会对支付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从一季度报数据来看,拉卡拉、翠微股份、新大陆、新国都等四家支付公司利润已实现转正。2023年第一季度,上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是2.58亿元、0.19亿元、2.99亿元、1.33亿元。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公司是拉卡拉,作为第三方传统POS支付机构中的龙头,收单业务一直以来是拉卡拉的营收支柱。一位非银行业证券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此次退还的不到14亿元是16年以来的通过“跳码”业务获得违规收入的总和,堵住“跳单”一定会导致拉卡拉毛利率的进一步降低,但总体业务影响并不大。可以作为参考的是,经钛媒体App的计算,从2016年至2022年,拉卡拉的收单/支付业务总营收超过了280亿元。上述分析师表示,收单市场是一个逐渐萎缩的市场,虽然拉卡拉是最头部的企业,但也必将受制于整体市场的增量不足。在他看来,一方面,未来全行业刷卡手续费率可能有所提升。公开资料显示,部分三方支付机构(如星驿付、海科融通)已主动将费率由原来的 0.6%提至0.8%-1.0%不等,最高甚至达到了2%。从全球来看,中国的收单费率也处于最低水平,国外费率大概在2%-3%。国金证券研究所对费率提升对业绩影响进行测算后提出,费率提升0.01%,每万亿元交易量能带来1亿元收入增量,约0.285亿元毛利润增量。另一方面,多元化布局——“支付+”、数字人民币、人工智能以及盘活大数据资产等似乎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同的方向。以拉卡拉为例,该公司近年来业务分布从收单、支付终端扩展到科技服务,并正式提出“支付+”行业数字解决方案业务,提供“云收单”SaaS 产品、垂直行业数字解决方案、拓客SaaS平台等业务的模式,同时布局数字人民币业务。但对于拉卡拉而言,这一转型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从2019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支付业务营收即使一度出现缩水,但营收占比始终还维持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