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佳兆业命悬百亿美元债,债权人喊话郭英成:钱摆面前了,别躺平!
发布时间:2021-12-03 18:30 来源:棱镜

北京时间12月3日零点,是佳兆业(01638.HK)一笔4亿美元债寻求债券人同意展期的最后截止时点。

不过,这一请求并未得到多数海外债券人的支持。尽管深陷债务危机的佳兆业此前曾表示,此举“可能无法偿付于12月7日到期的美元债,或考虑进行替代的债务重组”。

“这个展期方案行不通,治标不治本,如果没有全方位具体解决公司长期债务危机的方案,12月这笔债券展期后,明年3月份还有到期债券,公司可能还会用同样的工具压迫其他债券人。”12月2日,这笔美元债的债券人代表对作者表示。

12月3日早间,佳兆业公告证实称,由于收到有效交回的票据低于最低接纳同意金额,交换要约方案自动失效,“公司正在评估并检察财务及现金状况,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不限于重续、延长借款及出售资产。若未能到期偿债或与债权人达成替代协议,将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美元债属于信用债,一旦躺平违约引爆地雷,会直接击碎开发商的行业信用。此前,新力控股(02103.HK)一笔美元债到期未付,导致多家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股价一日跌幅近9成,引发公司全面危机。

为规避高息美元债务违约,提前赎回或寻求债务展期,是眼下多数开发商展开自救、避免躺平的选择。不过,由于美元债并无抵押物或实控人担保,偿债顺序也处于劣后级位置,海外债券人亦不希望开发商违约。因此,寻求债务展期或要约交换,以时间换空间,往往不可避免。

近期,多轮博弈后,阳光城、奥园等房企与债券人就美元债展期达成一致,代价则是,包括追加抵押物、实控人信用担保、提高票息等更具诚意的和解条款。

不过,佳兆业提供的这份交换要约方案并未包含上述条款。其在11月25日公告称,公司希望用等额新债券置换原债券,年利率仍为6.5%,延期18个月至2023年6月,同时需要不低于95%的债券人的同意,征求同意截止日期为12月2日16时(伦敦时间)。

这份交换要约方案甫一推出,多数债券人便投下否决票。

与此同时,他们表示,愿意提供宽限缓冲期,并拿出了一份约20亿美元的融资方案,试图帮助佳兆业走出短期流动性危机。

《棱镜》作者获悉,这份新的注资方案具体有7个选项,包括为佳兆业旧改项目提供贷款、为购买资产的买家提供贷款,以及发行公司可交换债券,用以交换比如佳兆业美好、星岛新闻集团等关联上市公司股权等。

对此,上述债权人代表告诉作者,发行海外债券的内地开发商有50多家,目前债权人仅对佳兆业这一家公司提供再融资的机会,这在于债权人认为公司资产质量非常好,长期价值有信心,所以才愿意拿出钱和时间,目的是协助盘活公司,恢复造血功能,“目前具有条件不躺平的就是佳兆业。”

该债权人并未透露自身所属投资机构。据FT中文网报道,这个债券持有人团体中包括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和安石(Ashmore)等大型投资者。

作为仅次于恒大的美元债大户,目前,佳兆业尚未到期的美元债还有18笔,合计存续规模为115.74亿美元,未来一年到期规模为32亿美元,其中就包括即将于12月7日到期的这笔4亿美元债。此外,其11月到期的两笔美元债利息未能如约兑付,合计约为8838万美元,目前尚处30天的宽限期内。

除了寻求债务展期、降价卖房回款外,佳兆业董事局主席、实控人郭英成也在兜售资产自救。此前,在沟通理财产品违约兑付沟通会上,集团总裁麦帆称,资产处置由18个增加至25个,其中包括10个深圳旧改项目。一周前,包括香港两处住宅项目在内的三笔资产脱手成功,《财新》称,佳兆业累计套现总额已超过15亿元。

下为部分对话实录(有删减):

希望为佳兆业做新的融资方案

《棱镜》:截止12月2号,你们和佳兆业有过几轮沟通?

债权人:我们进行过两轮探讨,包括郭主席的高级财务顾问、公司联席首席财务官。

11月23日第一场沟通会上,我们就详细介绍了新的融资方案,对方希望我们提供方案的具体细节,我们跟进之后,对方有一段时间并没有积极的、实质性回应探讨。所以我们就在11月30日,委托财务顾问公司Lazard给郭主席正式发函,一是表明不愿意支持公司在25日提出的交换要约方案,二是基于公司长期价值和很好的资产,愿意给一个展期的时间,并提供了诸多融资选项,能够配合我们做一个量身定做的考量,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债务根本不需要违约。

发函之后,12月1日,双方第二次再沟通,感觉比上一次热情多了,也没有那么务虚,很有诚意地谈了一个多小时,又跟公司过了一遍方案的可行性,并且也跟公司讲,我们非常欢迎拿到更多的公司财务信息,然后量身做出可具操作性的、新的融资解决方案。现在不能说是对方拒绝这个方案,这是一个渐进性的方式。

《棱镜》:这个新的融资方案具体包括什么?

债券人:融资方案并非像市场部分声音误解的那样,以为就是一个抵押贷款的融资方案。实际这里边有一些需要有抵押物的,有一些是不需要有抵押物的,所以选项有充分的灵活性的。具体包括7个选项,比如佳兆业的城市旧改项目,可以直接提供贷款融资。

比如佳兆业公开提出的处置资产大概有18-25个,大部分在大湾区,资产质量非常高,市场估算超过130亿美元,我们希望第三方来收购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资产顺利交割。

比如说可交换债券,比如说拿一些公司的股权发行可交换,比如佳兆业美好、星岛报的股权。还包括发可转债,可以转成佳兆业股权的债券,再有新的优先股级的债票据,另外还有在股本市场可以去做供股,注入新的资本给公司等。

“目前具有条件不躺平的就是佳兆业”

《棱镜》:你们为什么愿意提供这样的方案?

债权人:我们在做了基本面的分析,包括风险点的把控、资产的认知,才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50多家在海外发债的内地开发商,唯有佳兆业的债权人说愿意给债务人提供再融资、再造血。公司不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否则债权人也不可能拿出20多亿美金的新钱来救公司的,大家作为机构投资人,都非常理智。

所以7个选项里面,每个选项愿意出的资有多少,在公司谈判的时候,心里非常有底。承销的过程中,大概知道达成一个具体资金量会是多少的,在每个选项的基础上会达到多少的一个总数,然后再给公司提供一个可实操的方案。这不能是虚的,已经承诺说有这一笔过桥贷或者购置融资的话,后面兑现不了的话,大家都很难。

大家本质上是看重公司资产,现在处置资产可能有市无价,而且在议价的环节上,公司处于弱势。怎么去解这个套,我们就给买方做融资,为市场造势,让市场知道都知道我们是支持他的,他不用去贱卖资产,因为我们给他一个缓冲期,三个月也好,只要是公司有诚意的话,这个是能够双赢的,也希望提振银行一端的信心。

目前具有条件不躺平的就是佳兆业。这个东西就也存在一个道德风险,有些人觉得这是在企业逼迫面对现实,或者说是我们雪中送炭,我觉得这个也不要去揣测。

为何强调过半数不同意?

《棱镜》:为什么要强调超过半数的债权人不同意此次展期方案?

债权人:按照95%的最低要求,其实超过6%的债权人不同意,就足以推翻佳兆业提出的要约交换方案。

我们之所以强调超过半数,是有特别用意——如果佳兆业12月7日违约的话,境外债权人就有权去申请保全,但是要通过受托人推进,而只有超过25%的债权人同意,才能主导受托人帮债权人行使权利。所以我们这些超过半数的债权人,完全能够控制得住。这一点和国内不一样,国内做不良资产,只要有债权就能行使权利。

我们债券契约里面有一个条款,50%以上的债权人如果指令受托人的话,剩余债权人必须无条件听从。所以即使有部分债权人想去保全诉讼,也无效。假设现在有一部分激进的债权人,说公司走向破产重组,这和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我们需要止血,不是逼迫公司断臂求生,所以现在从法律层面基本上是阻止了他们,也给佳兆业释放我们的诚意,是一个定心丸。

如果公司到头来还是不领情的话,也真没办法,我们也只能靠一边,让一些可能比较激进的债权人去推进行权的计划。

《棱镜》:11月25号的公告里边,除了谋求要约交换之外,还有一项是向持有人征求同意,希望对于即将到期的美元债进行豁免或修订,移除原有债券的限制性的条款,需要满足50%以上的债权人的同意,这个怎么解释?

债权人:这些条件更多的是从一个增信还有失信的角度,希望这笔债券能轮后于其他的债券。一般在债务重组的时候,新的债券是优先于其他的债券,你才有足够的动力来吸引其他的这些债券人来投你一票。现在这一方案与此类重组计划是倒挂的。它在修订这些条款的时候不但没增信,我们还轮后于现有的这些债券。这样的操作在市场上是笑话了。

《棱镜》:佳兆业提出的展期方案里通过率需要超过95%,这个门槛和业界其他的相比是否较高?

债权人:业界普遍是80%到90%。所以市场觉得很奇怪。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债权人已经达到一个共识,想给公司一个缓冲期。但公司接不接受、领不领情,我们拭目以待。

能否死里逃生取决于老板自己

《棱镜》:港媒报道称,其中一个选项包括,提供至多10亿美元、票面利率为12.5%的旧改项目贷款。这个利率是否偏高?

债权人:现在还处在双方讨价还价的阶段,对方认为我们要求的一些利率,或者可转债价格太低,他们让利太多,现在就存在这些问题 。

作为买方,我们看重的是综合回报率。之前雅居乐与雅生活也发了可交换债券,它的利率才6-7%,为什么它那么低?因为它转到雅生活的行使价是停盘前上浮20%。

假设佳兆业可交换债券对应的旧改项目股权,行使价也类似地上浮20%,我估计利率也能从12%降至6%-7% 。当然前提在于旧改项目是以什么可转价格跟我们谈,因为旧改项目流动性也不是特别大,而雅生活的股票流通性高。

佳兆业此前在业绩会上表示,旧改项目货值有2万亿人民币,但现在账面只有250亿,完全不成对比。旧改项目利率远比普通的招拍挂项目高,即使按照招拍挂10%净利率来算,公司也有2000亿元。旧改开发周期长,即使算是10年折现,也得有1000亿元。

郭老板心里觉得低于1000亿元的转换价,可能都亏了,所以怎么谈呢?我们也需要给对方一些压力,看看公司是自救,还是在躺平。

《棱镜》:就目前形势来看,佳兆业能否像2015年那次死里逃生吗?

债权人:公司拿我们的新钱就等于自救了。所以最终还是基本上取决于老板他自己,他下一步棋怎么走,最终想要达到的是什么一个效果。钱已经摆在他前面了,不太理解他现在的想法。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