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易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这意味着,时年70岁的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即将正式退休。
这位执掌中国央行十五余年的中国经济、金融界长者的退休,也宣告着中国央行整整一个时代的结束。
3月9日,全国人大主题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记者会,是周小川最后一次以央行行长的身份现身公开场合。
整场发布会近两个小时,十八个提问。周小川就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数字货币监管等问题一一作答。依然思维敏捷,回答提问言语层次清晰。
在回答关于其十五年央行行长生涯的提问时,他称,经过多年在金融系统的工作,事情太多。所以很难挑出哪件事说是重要,哪件不重要。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方面做工作,向前推进,就是很有幸的一件事。
诚然,如同周小川自己所言,从2002年冬天至今,漫长的十五余载春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未有过的、独特的辉煌时代。这种背景,给这位大国央行行长提供的彰显职业理想大展拳脚的平台和机遇也是亘古未有。
这十五余年间,他做出的关乎整个国家经济、金融走向的重大决策、案例,比任何经典的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教材所著都要丰富、生动的多。
他致力于在国内外多种力量博弈的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利率、汇率改革;推动资本项目账户、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并试图倒逼国内结构性的改革。
周小川曾两次拿到中国最高经济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他的思想轨迹也伴随他工作内容的不同,而有迹可循明显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体改委工作期间,其思想聚焦于经济体制建设方面;九十年代,随着先后出任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副行长、行长,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有突出理论建树;二十一世纪初期,周小川进入中国央行工作,由此,在汇率改革、人民币利率、国际化等方面有深入思考;而在2010年开始,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著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相关论文。并于近两年,正式在央行推动实现宏观审慎功能的建设。
在工作中,他也非常有想法。比如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周小川提出,趁机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这个提法在国际金融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多个国家、经济学家中引起共识。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他也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十五年来,中国央行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完善职能,在为宏观经济保驾护航,推进人民币双改、国际化等方面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
十五载赞誉路
1948年出生的周小川,青春岁月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1968年至1972年,20岁的他到黑龙江某农场插队,度过了4年的、知青生活。 1972年,作为第二届工农兵学员,周小川被送到北京化工学院读书。
1985年,周小川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
国家体改委由当时的青年学者组成,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诸多思考,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同期,周小川还担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此期间的周小川,一直给外界以激进改革学者的印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周小川开始进入金融系统工作。1991年9月至1995年9月出任中国银行副行长;此后,先后出任外管局局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证监会主席等职位。直至2002年12月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至今。
2002年至今,中国GDP总值从12万亿元,增长至80万亿元;GDP从增速最高11.9%,进入7.3%的新常态;M2从18万亿元,增长至168万亿元。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等数次周期的洗礼。如此高速增长的经济、金融背景,构成这位大国行长施展才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周小川2013年位列全国政协副主席,延迟到70岁退休的年龄,于2018年正式到限。
周行长干这么多年,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央对他的肯定,说明他的地位是很难替代的。一位接近高层的智库学者对3F新品表示。
从全球看,周小川15年的任期仅次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全球各国央行行长的任期限定不一,以美联储为例,十多年也有,一任也有。艾伦·格林斯潘是美联储任职最长的主席,其从1987年至2006年,整整在任20年。任期跨越6届美国总统。许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
中国的金融学界和业界都对周小川给予很高评价。一位跟踪研究多年货币政策、银行业的机构人士向3F新品提及对周小川行长这么多年总体感觉是什么时,他认为,专业、国际化、不太亲政治。
一位基金公司总裁对3F新品称,周小川是一位契而不舍而充满智慧的改革者。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原会长余永定看来,周小川为人非常谦和、待人诚恳、没有官僚气、愿意倾听不同意见。
一个央行的行长,能做到非常谦和。而且他愿意倾听别人的声音,哪怕是不同意见,也会跟你非常耐心地讨论问题。同时,也不回避谈一些敏感问题。他对人是很诚恳的,这对他这样一个领导是很不容易的。一般人都有官气。他作为中央银行行长,我感觉他并没有官气。余永定如此对3F新品描述他对周小川的看法。
周小川在海外也获得颇高声望。2016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获选《环球市场》2016年度东亚地区的年度央行行长。 就像空气和重力,你可能很少注意到周小川对中国的影响。——《环球市场》评价道。
彭博2016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周小川排名第14位。同期,英国央行行长Mark Carney排名第28位。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排在了第30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则向3F新品表示,总体来讲,周行长是一个非常专业,技术化官员。而且他的市场化导向色彩非常鲜明。他致力于推动利率、汇率、资本账户、金融市场的开放,并试图倒逼国内结构性的改革,总体而言,这十五年工作成绩非常显著。
周小川对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理解深刻,自身专业能力很强,他任内领导中国央行不断向前。
从容智者:笑中斡旋
身材高大,面容和蔼,极少见到他脸色凝重的神情。肢体语言丰富,充满智慧,总是用修长的手指,手势辅助表达观点。这是周小川的特点。有时候,还可以见到这位年近七十的大国央行行长毫无掩饰,笑的像个孩子。
在出席诸如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两会新闻发布会、某些财经峰会这样的公众场合,媒体长短焦距镜头里捕捉到的周小川,总是满脸笑容,展现出他内心有一种笃定,这是一份发自心底的从容。
在国内外的金融官员中,甚少像他一样如此的平和,这既不是一种圆滑,又不是一种对立。他有看透了、超越了游戏规则,又能推动和争取他致力于的事业的神奇的张力。除了时间阅历必然给他带来的累积,更多是他自身的修炼和追求。
他能在现实和理想,政治与专业之间取得完美平衡。既能跨国界的交朋友,又各为各自服务机构和国家争取利益。
就算是在和各国谈判,争取中国的利益时,也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丝毫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2016年4月,周小川在美国华盛顿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及基金组织春季例会系列会议,会议期间会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双方主要就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扩大SDR的使用等议题交换意见时,留下一张他一脸笑容和拉加德握手,拉加德眼里盛满赞赏的注视着他的照片。
周行长非常有个人魅力,尤其体现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一位外资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对3F新品表示。周小川流利的英语,和其他国家央行行长、财长没有障碍的沟通为其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了便利。
周小川换了一块手表,G20论坛上露出的一小截秋裤,打羽毛球、网球的轶事,关于他呈现出来的生活细节,都被人们津津乐道。是媒体喜于写作他的素材,写者乐写,观者乐读。充分表明了这位央行行长受尊重、受喜爱的程度。 上一页123下一页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