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财经 财经 科技 投资 创新 基金 互联网金融
首页 期货资讯/动态 金融资讯 能源化工资讯 农产品资讯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棉花:棉市众“声”相
发布时间:2018-03-21 10:20 来源:永安期货

  前言:

  春节长假、美棉3-5主力合约换月、抛储启动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棉花市场的重要事件一个个在发生。行情呢,又来到了一个纠结的时点。ICE美棉在1月下旬至2月上半月期间是下跌回调行情,2月下半月至今则重回涨势,但是目前主力05合约在84美分处呈现滞涨转弱的局面。国内郑棉在此期间亦经历了回调再上涨的行情,目前05合约在15000下方震荡整理,市场对行情预判的分歧再次加大。所谓理不辨不明,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商品市场交易的是价格,其实背后的线是市场参与者的思想与情绪。值上周末棉花圈众人齐聚北京,召开了CNCE棉花发展年会。除此之外,各种会前会、沙龙大大小小也有几场。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因此将最近所听到的信息,整理成棉市众声相,以飨读者。随文附笔者一些微末看法。另近期的基本面信息和数据可参照近期相关报告。

  一、总览:

  价格均衡理论有个前提是完全市场,虽然棉花市场的数据已经很透明,但显然离完全市场尚远。宏观调控手段也非完美。就是这种一瓶不满的状态,形成了棉花市场在谈论观点的时候,形成了较强的一致性,即外强内弱,美棉相对看好、近期有底,但看不涨,远期看好,可能有大行情。回头望,这种一致性竟已持续一年多。当然了,也有细节上的不同处。比如对于近期看不涨这一点,和此前更多的人看14800铁底不同,国内开始正视商业库存大+抛储启动这个事实,再加上仓单量很大,于是暂时的抛开远期看涨,对1805先跌到哪展开预期,从低到高大体是14000-14600-14800这几个区位。目前1805的震荡区间已不断缩窄,因此不同的低位预期,其实预示了该考虑短空还是低多,套保头寸是持有还是减持等不同思路。涉及到现货,所影响的操作也是更加不同。分歧点在哪?所持依据为甚?且听笔者继续啰嗦。

  二、多空观点集锦:

  多空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转换也是很快。不过为了写和看的方便,将两种逻辑分作两边来描述,并糅杂多人观点。但实际上,往往对于个体,经常是多空交织的。

  1、先说长期观点,长期看涨棉价仍是棉花市场的主流。保守的人看涨郑棉高点在17000/18000元/吨,激进的看涨至20000元/吨甚至更高。逻辑如下:1)中国即将于2018/19年度进入后抛储时代,在继续增产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200万吨左右的缺口需要进口补充。2)美国棉花展望论坛上,对2018/19的展望是产量下降而消费上升,致库存消费比将继续下降。3)也有人从时间周期和技术上,认为棉花的大涨行情即将到来。

  同时也有不认同的观点:1)棉花做多一直是靠梦想支撑。即使美棉走出了一波像样的上涨,也是在市场年度初期即7-9月份先跌下去后才发生的。18/19年除中国外市场增产了200多万吨,产大于需近300万吨,在除中国进口之后,库存同比增加187万吨。。因此在目前棉花较其他作物有优势的情况下,不排除中国的抛储缺口逐渐被弥补而最终缺席。2)对于国内,是否存在安全库存一说?毕竟棉花已失去早年战略物资储备的关键性,且如果最终将彻底市场化,那么国家在留安全库存的意义也确实不大了,毕竟目前针对商品的改革方针还处于去库存阶段。3)国内粘胶投产较大,对棉花形成替代。

  2、再说对美棉的预判。大多数人认为美棉不好跌了,因为美棉上涨有美棉销售良好、东南亚需求很好等现实作为支撑,且美棉截至3月初的签约量就很高了,装运也逐渐跟上了。 3月月报已经上调了美棉出口,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上调出口数据,即美棉基本面将继续有支撑。至于会不会新高,笃定的人也不少,支撑依据包括了基金持仓量比较大,而oncall量仍在高位,存在资金逼仓可能、德州干旱还未有效缓解,天气炒作敏感性增强等。另有部分人则觉得得不太容易新高,即使新高,高度也不会太大,比如78-88之间震荡。一方面是觉得今年的年度涨幅差不多了,另一方面是高度和去年高度也差不多了,今年美国毕竟是增加了大量库存,远月又逐渐被买起来了。

  3、对郑棉的预判分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个是长期看涨,短期看震荡,依然是看前低为底部。思路如下:1)美棉偏强,将支撑国内。2)棉花都是有成本的。多个产业内的人士认为1805在15000以下就失去套保利润和套保意愿了,所以该位置将缺乏主动打压。3)消费很好,应该是超此前市场预期的。市场不能只看到商业库存同比增加很多,而忽略同期消费掉了更多的棉花。4)国内长周期看就是继续去化库存过程。国储库存作为库存压力的效应一直在递减,而行情的爆发只需要不多的缺口就可以达成,且价格上涨过程中,社会囤库需求会增加。仓单压力在上涨行情下将转变为有利资源。

  第二个维度则是长期也是看涨的,但是却认为短期需要消化压力,棉价需要一个明显的下跌来反映压力,低点将有望突破之前长期震荡低点区。短期的压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仓单:目前仓单量已至历史新高,仓单加预报量为30余万吨。且如果算上送至仓库可交割量量,可能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出来50-60万仓单都是可能的。再者,仓单较现货的性价比不高,接货需要盘面给出贴水,或者5-9价差走出合适价位。总之,实盘太重了。

  2)阶段性压力很大,其中2月底的商业库存同比高出120万吨,同比增幅近50%。工业库存同比仅微降,影响可忽略。由于抛储供应也很快跟上,因此新花的销售压力是非常大的。

  3)中国进口棉花的量就是配额的量,基本固定,进口纱因渠道稳定,数量变动也不大,因此进口数量可看着比较恒定。这种情况下,外棉对国内的指引就小了。

  第三个维度是目前美棉价格不好涨了,而长期看涨棉价也是有问题的。就基本面看,压力是很大的。

  1)应该不论远期上涨,先度过眼前。

  2)消费好也罢,国内纺织企业日子好过也罢,依赖于低面价和国内抛储的高性价比棉花。一旦棉价高了,这些也就失去凭依了。

  3)仓单不好接,一是有巨量压制,二是现货稳定的前提下需要盘面给出一定贴水。

  4)棉花交割基准地变成新疆后,盘面定价体系改变,基差应该扩大。

  5)纺织品涨价困难,纺纱利润同比环比均下降。

  三、其他一些点:

  1、美国装运率低是有有一定原因的,前期是因为意外遭受低马值影响而需要先组织货源,后面则受到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2、印度棉最近因升贴水报价偏低,在出口市场占据优势。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轧花厂资金紧张影响。持续时间不确定,如果持续,对美棉会有影响。

  3、部分人在讨论棉花轮储的可能性。部分人则认为在贸易环境变得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进口美棉,建议以增发配额的形式。部分人认为美棉价格太高,国储库存量还不少,可暂时不考虑。

  4、下游32支纱好卖,40支反而不好卖,因此认为抛储棉开始的时候集中有中低端补库的需求,随着该需求释放,后面成交可能会有问题。而且从资金支付要求上,抛储要求更加严格,新花有一定优势,确实不排除后面流拍会增加。5、仓单问题确实是关键。对于805,两个维度,一是大约有10万吨会交割,这么大的量,首先要看企业愿意什么价位上去接。二是看价差,

  5、9价差很窄了,如果预期不转差,靠59价差也可以吸引正套进入,这就需要59价差进一步去扩大。5、盘面打预期打的带足,9月升水5月500点,但实际上,现货能否在4个月的时间内给出500涨幅,这是个问题。

  6、宏观上,看涨的人是寄希望于通胀,但是看跌的人注意到的是流动性紧缩风险。

  7、国内要关注有没有结构性问题。目前看,不缺新疆棉。现货上新疆棉和内地面价差远大于盘面的200的价差。这也是压力。。

  8、抛储以一个均匀速度在投放,从社会库存角度讲,是均衡的,压力是一直在的,压力不仅在5月也在9月。因此从预期的角度看多9月,从现实的角度反而不看好。

  9、看空的人的视角更多是在眼前。实际上,把所有库存放一个池子里,确实是一直再减,就看情绪会什么时候发生转变。消费一直不差的,但是因为供应压力最近集中,很多人看消费反而不明朗。

  10、抛储还是新疆棉受青睐,因为一些配棉已习惯新疆棉,所以可以重点关注抛储新疆棉和新花价差,这个很关键。

  四、个人一些浅见:

  目前,个人给棉市的定义是:上涨中继,压力仍存。

  1、基本面角度没有出现改变供需结构的因素前,棉花市场依然是供需平衡,预期偏强的结构,底部有支撑仍是大概率。而仓单问题如果有59价差兜底,那么其压力可暂时忽略。而能不能兜底,就看1)预期及市场结构会不会转变;2)9月上多头是否会超过5、9正套带来的空头压力。

  2、阶段性看,美棉出现滞涨,有继续新高的希望,只是遇到技术卖压及恐高情绪,需要观察。国内则需要时间或事件消化利空,在缺乏有效利多因素下缺乏资金加持,短期不利。

  3、未来看,更容易出现一些利多变数,包括1)美棉软逼仓;2)天气因素发酵;3)抛储逐渐上量或出现一些变故。这些因素一旦出现就可能会致价格向上。而如果基本面真的平平,等到9月移仓时,才有爆发仓单压力的可能,到时候再考虑空的可能。当然了,种植期的天气和面积预估需特别关注。操作上,建议趁下跌行情去抓逢低多的机会,而追多在暂时的震荡市里是不建议的。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利率期市数据】美联储三月加息在即,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九年高位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