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概览】上周期货市场下跌打破横盘局面,销售进度北强南弱,南方甘蔗糖未来仍有发力空间,3、4月郑糖偏空格局依然存在。
上周期货市场白糖价格放量下跌,打破之前盘整已久的5730-5850的震荡区间,这次下跌动力主要来自于现货市场价格压力。目前已处于销糖淡季,但南方只有少数糖厂已经收榨,大部分仍处于压榨阶段,加上本榨季广西糖厂推迟开榨,后续供应生产端依然会带来不小压力。
从上周出炉的2月产销数据来看,全国产糖仍然保持着一定生产速度,同时销糖率略高于去年同期,也说明下游需求较为稳定。具体到省份来看,南北差异则巨大。目前处于收榨尾声的北方甜菜糖销售良好,黑龙江、新疆甜菜糖销糖率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南方甘蔗糖销售不尽人意,两广及云南产区销糖率有一定程度走低。
未来郑糖期货行情仍主要由国内生产消费来主导,往年这个时期,跌跌不休的糖价随着收榨糖厂数量增加,逐渐得到支撑稳定,但今年可能难以复制往年价格走势。首先,南方甘蔗糖受甜菜糖排挤,前期销售情况不及往年,加上本榨季广西产区开榨延期,销售及生产双管齐下使得未来后续供应带来的压力不减。第二,今年受糖厂需及时偿付蔗款的行政规定影响,在库存量达到顶部的情况下,广西糖厂资金面也已经达到最紧张的时刻,现货价格继续走低概率极大。第三,处于低位震荡的国际糖价,依然会通过走私的途径冲击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利空。
结论:基本面上,广西受开榨延期及销售不畅影响,3、4月份在生产供应端上仍有发力空间,同时,广西糖厂资金面吃紧也使得价格有继续向下的可能,国外廉价走私糖仍值得注意。
操作建议:技术面上1805合约有小幅反弹可能。前期空单可逢低止盈离场; 价格走高可以继续逢高沽空,关注5700压力位。
一、供需平衡表
国家农业部3月预测我国17/18榨季受糖料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影响,食糖产量出现大约100万吨以上的增加,预测该榨季产量突破1000万吨,国内糖市增产周期加剧;而食糖消费量小幅回升,达1500万吨。
3月农业部对17/18榨季食糖供需平衡表作出些许调整。甜菜糖产量下调5万吨,为115万吨;国际食糖价格也下调至13-16美分/磅。此外,对甘蔗糖产量未作调整,2月广西冻害的影响仍待观察。
国内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食糖量为3万吨,同比减少37.97万吨,环比减少10万吨。保障措施税及前期国际糖市价格高位运行局面吞噬着配额外进口利润,进口量走低有些超预期,郑糖前期价格一度反弹至5800位置上。
二、基差分析
前期基差大幅走弱后近期开始以期货价格下跌形式开始重回250。5-9价差继续走弱,已为负值。809合约受夏季需求旺季支撑保持强势,形成近弱远强格局。
三、进口分析
通过提高乙醇产量,巴西的糖厂可以在保障生产利润的同时控制着巴西食糖供给量,但随着印度、泰国等北半球主要产糖国开榨进程逐步进入高峰,未来几年全球糖市供应量宽松的局面无法避免,ICE原糖期货大概率继续维持低位运行。上周原糖期货低位震荡,以目前价位国际低价糖对国内糖市有一定冲击。若印度取消食糖出口关税,原糖价格将会进一步下挫。
根据国家农业部3月供需平衡表预测,配额外的进口量在明年保障措施税下降5%后有望回升。但目前市场也对是否会有相关政策规定出台削减配额外进口量议论纷纷,已知的市场传言是政府已经确定150万吨配额外进口量,较去年的100万吨有所提高,但低于预期的190万吨。走私方面,在国家海关日益严厉的打私铁拳下,高额的进口利润能否继续引诱着走私者铤而走险,仍有待观察。
四、走私分析
根据泰国海关数据,1月台湾共从泰国进口食糖3.74万吨,进口量较前期高值有所减少,但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巨大的内外价差继续通过走私冲击国内低效的糖市。
12月泰国压榨进程顺利,新榨季增产势头明显。根据泰国食糖产业惯例,榨季初期泰国糖厂主要生产原糖,而我国蔗糖生产以一步法榨糖为主,对原糖需求有限;但随着压榨接近尾声,即18年4月左右,泰国糖厂开始以产出的原糖生产白糖为主。所以还需继续关注打私进程,未来不排除走私量回升的可能,从进口及走私渠道利空1805合约。
五、国内现货价格
上周国内主产区白糖售价跌跌不休,预计在接下来的需求淡季还是以下跌为主。
六、库存变化
之前公布的2月产销显示,库存量为436.16万吨,较17年同期略有减少,但依然处于近几年来高值,将会进一步在接下来的需求淡季制约糖价上涨幅度。库存也反映出资金面问题,本榨季广西出台政策规定要求糖厂需提早兑付蔗款,从往年库存走势看出,三四月份销糖艰难,库存保持高位,这也使得糖厂资金面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现货市场价格承压明显。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