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 P2P网贷 网贷财经 安全平台 互联网金融 跑路平台
首页 美股动态 美股要闻 中国概念股 美股研究分析
美股动态
中美两国斗法 高通两面讨好之路走得步步惊心
发布时间:2018-03-16 04:54 来源:路透中文网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顾虑为由,叫停了博通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的收购。高通本来就已经像是在太平洋上走钢索,一方面,它揽下了美国政府和国防合约,另一方面该公司三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

  新加坡芯片生产商博通以1,170亿美元收购高通的计划遭到特朗普的阻挠,他认为这可能会让中国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占得上风,迫使博通放弃收购。

  这显示出高通的尴尬处境。高通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手中掌握美国政府和国防合约,被视为是一家可以信赖的供应商。而在中国,苹果、三星和小米等智能手机供应商让其赚取了丰厚的专利授权费。

  除此之外,中国、美国和欧洲都在竞相研发用于手机和其他联网设备的下一代无线数据网络,无论谁掌握了这项技术都将获得潜在的战略优势,美国政府当然不希望以后必须依赖中国生产的设备。

  这样的结果就是,高通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才能安然走出中美之间充斥着贸易纠纷和政治紧张的雷区;稍有不慎,将激怒两边的决策官员和监管机构,使业务和交易受到打击。

  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中国半导体系统的一部分,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在1月北京的一场活动中对路透表示。很显然,5G对美国很重要,对中国也很重要。

  高通仍在等待中国当局批准其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并在2015年因反竞争做法而被罚款近10亿美元后,努力修补与中国客户的关系。

  高通正在帮助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开发5G技术,并在参与中国5G标准的开发试验。它在欧美也有类似的合作。

  **获得优势**

  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称,博通收购案有可能削弱高通,这将提高中国在5G竞备赛中的优势。CFIUS负责审查外资企业对美国公司的收购事宜。

  官员及分析师称,博通收购案可能促使该公司削减高通的研发支出,或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业务出售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其他买家。

  随着这类疑虑浮现,博通立即展开行动,声称将对高通的5G通讯技术进行投资,并加速迁往美国。但这项计划并未被CFIUS所接受。

  这起冲突导致博通颜面扫地;博通执行长陈福阳去年受特朗普邀请前去白宫,还在白宫宣布将公司总部迁回美国的计划。当时特朗普称博通是极为伟大的公司之一。

  陈福阳为马来西亚裔华人,曾于就读哈佛大学,博通在他的领导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并购来实现增长。陈福阳做交易相当积极,公司规模在2009年仅35亿美元,到如今已经成了市值千亿美元的芯片业巨头。

  在提出收购高通之前,其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以安华高科技发起370亿美元的博通收购案,收购完成后公司名称改为博通。

  **关系复杂**

  高通的高管坦承,该公司在中国的关系相当复杂,特别是和也正在推动中国5G技术的华为等本地公司间的关系。

  我们和华为的关系复杂,我不知道怎么样形容,Amon今年1月份在北京表示。他称高通是华为的一个大供应商,但同时又是华为半导体业务的竞争对手。

  虽然华为在向除美国外很多大市场供应5G网络设备方面占据领先,但一些技术仍需要得到高通的专利许可。高通在全球企业中拥有最多的5G专利数量。

  将与中国的关系维持在正常轨道上对高通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国产智能手机生产商OPPo、Vivo和小米等陆续崛起,而与此同时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却在加剧。

  两位曾与美国政府讨论过相关议题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总统特朗普正在寻求对最多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将把目标锁定在科技和电信行业。

  我会想象高通在中国的关系,可能是共生关系,这将在中国监管层如何看待高通的未来发展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Amon在1月份时表示。

  博通收购案被封杀,突显出美国企业在中国所面临的风险增加。

  这是个进退维谷的处境,这些企业相当依赖于中国,风险咨询公司Control Risks的中国和北亚市场分析部主管Andrew Gilholm在提到高通交易时说道。

  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从全面的国家安全角度看,越来越多的领域实际上被认为是战略领域,越来越多的公司陷入这种被夹在美中之间的艰难处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全世界最糟糕的雇主”:特朗普白宫

上一篇: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将宣誓就职 迈向第四个总理任期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