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力圈小,能看懂的东西太少了,这些年确实没发现什么能让我用苹果或茅台去换的公司。
享受公司成长远好过心随股动。
去年,茅台股价不断创出新高,有人问一直坚定看好茅台的段永平,有没有发现什么新标的,他回复了上面的话。
段永平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
2006年,他用62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为第一个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人。
之前,聪明投资者分享过一些段永平做投资的理念和方法论,其实段永平对于一些行业和个股也有颇多独到的个人见解,尤其是对于他的心头好公司——茅台和苹果。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段永平对一些行业和个股的评价,跟他的经典语录一起看,理论联系实践,效果更好~
段永平品酒
茅台的生意模式刚刚的
1,茅台如果能够做到让消费者放心地买到绝对的真酒,投个十个八个亿都是极为合算的。
2,白酒的牌子是蛮值钱的,不信你可以想想这些年你见过新的白酒品牌吗?
3,茅台还是茅台,生意模式刚刚的,10年后人们还是会说10年前那个价格真不贵。
4,
价格会被炒高的内在原因是真实的需求,作为股东没啥好担心的,就算价格掉下来也是会再回去的。万一这一幕重演那一天真来了,请翻到这一页,想想内在原因,然后再多买点股票以及53度飞天,就像上次那样哈。
5,
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 加快推出的速度,五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十年后,茅台的地位就应该彻底不一样了。
茅台应该学学法国红酒的做法
6,红酒是个特别个性化的产品,世界上大概有10万个红酒品牌。红酒受原材料的影响是无法保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的,所以无法大量生产。能大量生产的酒也许就不该叫红酒。
好红酒上来的时候,喜欢喝红酒的人往往会先喝红酒。不过,好的红酒实在太贵,远不如茅台来的实惠。茅台的质量文化不错,这也是茅台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季克良功不可没。
7,茅台应该学学法国红酒的做法,让每一瓶酒都成为年份酒——每一瓶酒上都写明出厂年份。以后大家喝53度茅台前会说今天喝的是哪年哪年的茅台,而不仅仅是茅台。现在的年份在酒瓶上实在是不起眼。
8,
没看过公司,但酒确实不是我愿意喝的那种,所以我不会有任何兴趣去了解这家公司的。
茅台与老白干:大公司与小公司
9,
一般而言大公司公开资料多,历史长。
我曾经关注过一下老白干,但总觉得在当时的价钱下用茅台换老白干不太合适。这是个典型的大公司容易了解而小公司相对难的例子。
大公司就一定业务复杂吗?乔布斯笑了哈!苹果非常简单,茅台也是。小公司业务简单吗?贾布斯也笑了。
对茅台管理层的经营战略的评价
10,
茅台的品质文化已经形成,相当长时间里大概没人敢动的。做大做强是果不是因,这话像说给领导听的?
11,
增加股东风险的有效办法。希望只是有限的很小的风险。
12,茅台的生意模式不错,但对赚到的钱的处理方式不尽如人意,苹果在这方面则是完美的。从这两年两个公司出现回购机会时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点。
茅台甚至有些滑稽的地方是分红居然还因为股价掉了而下降了。苹果对分红和回购的策略的阐述是非常清晰的,作为股东基本可预期,而茅台则会受到非股东因素影响。
比出来的苹果公司
买GE不如买苹果
13,
如果放到今天来看,我大概不会买GE,而是应该那个时候就买苹果。因为回过头来想,我对GE的理解并不是很透,但苹果却是我能真的理解的公司。不过,当时我认为GE的文化很好,公司应该可以转危为安的。
14,
GE产品太复杂,现金流也不好,居然还一直分红,不容易搞懂。虽然现在价钱已经回到我几年前卖掉时的价钱了,我依然不太有兴趣,但作为基本文化不错的一家公司,还是可以关注一下的。
15,最近偶尔有人会问我GE掉下来了,是否值得关注。GE以前的文化我是喜欢的,前些年我也曾经买过不少GE的股票。
后来卖掉GE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天我去GE的公司主页看了一眼,发现根本找不到我在杰克·韦尔奇书上看到的他对GE文化的描述。
后来发现当时的CEO居然有去韦尔奇化的倾向,加上这家公司的生意实在是太复杂,所以我就统统卖了。现在价格已经显著低过我当时卖的价格,但我还是没提起兴趣来。
不选IBM、飞利浦,选苹果
16,IBM在企业市场上是有特色的,客户的转换成本很高。我曾经花过一点时间去想IBM的生意,觉得比较不容易想明白10年以后的IBM会是什么样子。
17,IBM看不太懂,不觉得便宜。不太喜欢IBM借钱回购股票的办法。不是很明白老巴看不懂苹果却能看懂IBM。对我而言,苹果比IBM容易懂,即使在现在,苹果依然比IBM便宜啊。
也许老巴觉得IBM的护城河比较宽,而苹果则属于变化快的行业。在我眼里,苹果的护城河甚至宽过IBM,而且商业模式也更强大。
18,
飞利浦是老牌公司了,但我没花过功夫研究。这类公司很难好的过苹果吧?
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企业文化的经典
19,理解苹果确实不容易,我似乎从来就没让不明白的任何人明白过,所以也不可能在这里几句话说明白。我的建议就是把Tim Cook说过的东西都拿出来看一下,包括每一次发布会都认真看一下,哪怕不是为了投资苹果,至少也可以看到一家好公司应该是啥样子。如果看完这些还是看不明白的话,我确实也是没办法让人明白的。
20,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的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21,让我2011年1月下旬决定买苹果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Tim Cook会是个更好的CEO,启用他绝对是Jobs的最大发明,不是之一哈。有了Tim Cook, 苹果的文化至少可以向前延伸50年。
22,
苹果不太做推销式广告,做的基本上都是功能性或场景式广告。苹果广告见效慢点,但影响深,长期的潜移默化力量很大。
段永平眼中的好生意与好公司
从产品差异化看家电、光伏、航空公司
23,
应该是商业模式造成的。彩电非常难有差异化,白电和厨电产品的差异化显然是要高些的。
24,光伏行业的产品差异化很小,企业日子会很难过。
25,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比如太阳能组件公司。
所谓差异化指的就是客户需要但别人未能满足的东西。没有差异化的敢为天下后是无法生存的。
26,
很难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
房地产、自来水公司算好生意吗?
27,
负债率高并不一定就是商业模式不好吧?银行的负债率就很高啊,但有的银行就不错。
房地产行业这个说法太泛了,就像说电子消费品这个行业生意模式好不好一样,没办法得出结论的。电子消费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苹果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而其他的企业就非常不容易。
投资很难找到充要条件的,不然就有公式可用了?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是我喜欢的投资目标,如果再有好的价钱就完美了。市场有时候可以非常疯狂,有机会时,对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的公司的投资在一定时期内是有可能有不错的回报的。
但是,长期而言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28,
自来水公司的垄断是在很多限制条件下的垄断,多有关民生,属于公共事业,不被允许赚大钱。
在长长的坡上滚厚厚雪的好公司
29,腾讯确实不错,我一直没买的原因主要是懒得调钱去香港,再就是老想等个更好的价钱。如果你已经买了,那就拿着吧,不要轻易卖掉。
30,什么公司是在长长的坡上滚着厚厚的雪呢?我举几个我看着像的。
苹果是吧?苹果是在一个长长的坡上,似乎雪也是厚厚的。三星、OPPO和vivo以及华为这类公司?似乎也都在长长的坡上,但雪没那么厚。不过这些公司还是要感谢苹果的,因为苹果,所以长长的坡上有时候雪也不薄。当然,那些追求性价比的公司恐怕是既没有长长的坡也更没有厚厚的雪的。
茅台当然是吧?!长长的坡,厚厚的雪,虽然偶尔会损失一点点雪。
网易也应该算吧?游戏做成这个样子?!有谁不玩游戏呢?大家玩不同游戏而已。
腾讯应该也算吧? 有疑问吗?
Google应该也算吧?绝对是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amazon?当然是长长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啊,不然人家怎么能坚持亏20年?京东不会比amazon好的。
阿胶、片仔黄之类有点像?
阿里应该也算吧?虽然我很钦佩马云,也觉得他们怎么看都有些在长长的坡上,但有些业务已经超出我这种早已退出江湖的人的理解范围了。
Facebook?微博?yy?陌陌?我看这些公司时偶尔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特斯拉?曾经以为是的,买了他们的产品后就不再这么认为了。
这里长长的坡其实不光指的是行业,而是包括企业本身能否长跑的,所以企业文化很重要。
坡长不长不太知道了,雪似乎也不太厚的样子。
我没仔细看过这家公司,只是看到这么多年他们都能一直提价且产品并没有不好卖。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