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受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程度、参加者素质及投资顾问体系完善程度等因素差异影响,海外补充养老金产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般产品模式和专设产品模式,分别以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和香港为代表。养老型基金包括两类,一是配置型产品,主要是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二是工具型产品,即由股票、混合、债券等类别基金组合而成,并根据投资者年龄进行一定产品匹配。同时结合养老型基金长期属性,应该在投资范围上适度扩大,包括一定比例投资海外资产、另类资产等。基于此,《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对我国的养老型基金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养老型基金国际经验、本土实践与发展思路的课题成果。本课题分为五部分:养老型基金概述;海外养老型基金的国别经验;我国目前养老型基金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机遇与障碍;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思路。
作 者
孙 博: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助理,供职于华夏基金养老金管理部
相关阅读:
养老型基金国际经验、本土实践与发展思路之二——海外养老型基金的国别经验
养老型基金国际经验、本土实践与发展思路之二——海外养老型基金的国别经验
2000年,香港开始实施强制退休保障计划——强积金制度,强积金属于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计划,采取完全积累制,政府立法强制实施并给予税收优惠,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
在强积金制度下,受托人在强积金计划管理局注册强积金计划,雇主从核准的计划中选择。受雇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从雇主选定的强积金计划中,自行选择不同的成分基金。参加人最终的养老金待遇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情况。积金局对参加人进行广泛的投资者教育和宣传,以便参加人更好的管理个人账户,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为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受托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降低管理收费,积金局于2012年推行了雇员自选安排,允许雇员每年有一次重新选择受托人及强积金计划的机会。
1.产品形式
香港强积金也采取了专设产品模式。强积金产品须是经香港积金局批准设立的新设基金产品或者是符合条件并通过申请获得强积金基金资格的共同基金。在强积金制度下,每个受托人向参与者提供一个或以上的强积金计划。强积金计划在类型上可以分为集成信托计划、雇主营办计划、行业计划。
表9 香港强积金计划不同类型
为了匹配参加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每个强积金计划都包含多个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核准成分基金。法律规定,每个强积金计划必须提供至少一个强积金保守基金,同时所有强积金计划中均提供其他成分基金供成员选择,包括低风险稳定增长型、高风险潜在增长型等类型的基金。截至2016年底,市场上共有36个强积金计划,总共包含了484个核准成分基金。
表10 强积金计划核准成分基金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于强积金官网。
截至2016年年末,香港强积金的核准成分基金共计484个,运作规模达6463.42亿港元。其中,股票基金规模最大达2623亿元港元,占比超过40%;混合资产基金其次,规模达2386亿港元,占比36%;强积金保守基金、保证基金等风险等级较低的成分基金产品数量及规模占比均不超过10%。
图2 核准成分基金的资产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香港强积金局,截至2016年12月31日。
2.资产配置
截至2016年9月30日,香港强积金中有60%的资产投向香港市场,40%则投向了国际市场。从资产类别来看,权益资产投资处于主导地位,其中香港地区权益投资占强积金总规模的36%,国际市场权益投资占比30%,债券和货币类资产则主要以提供流动性和稳定性为主,配置比例较低。资产配置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1 强积金计划资产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香港强积金局,截至2016年9月30日。
3.投资收益
受2002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强积金计划分别发生了两次最大年度亏损,其他年份则表现较为良好,自强积金制度实施以来,实现了年均2.8%的投资收益,期间实现1175.89亿港元的净投资收益,帮助参加者抵御了通货膨胀,实现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
从核准成分基金分类来看,股票基金的历史投资收益最高,自2000年以来的年化收益达3.9%;其次为混合资产基金、债券基金、保证基金、保守基金,基金自运作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6%、2.6%、1.1%、0.8%。可见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能够有效抗击通货膨胀风险,而保证基金、强积金保守基金作为强积金的安全收益保障,在抵御通胀方面不及股票基金等基金。
表12 强积金计划核准成分基金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统计摘要,截至2016年12月31日。
作 者
孙 博: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助理,供职于华夏基金养老金管理部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