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财经 财经 科技 投资 创新 基金 互联网金融
首页 基金动态 社保基金 QDII QFII 基金研究
基金动态
汉嘉设计IPO:营业收入“打白条” 分红、增减资诡异
发布时间:2018-03-22 08:14 来源:号外财经网

  几经周折,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终于在今年过会,该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装饰景观市政设计及EPC总承包等业务。该公司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526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1040万股,保荐机构是浙商证券

  《号外财经》分析汉嘉设计的招股书发现,该公司近年来的营收和盈利水平呈现出原地踏步的节奏,而最近报告期的应收账款却超过了营业收入,经营上进入打白条模式。该公司在之前的IPO申请之际,曾出现负债分红、短时间增减资等诡异行为。

  应收账款激增已超营收

  汉嘉设计主营业务为从事建筑设计、装饰景观市政设计,2017年开始开展EPC总承包业务,但在业绩方面,近5年营收基本在5亿左右的天花板水平,净利润也并无明显增长。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从2014年到2017年,汉嘉设计实现营业收入5.43亿、4.95亿、5.02亿、2.69亿,同期净利润为5397.02万元、4834.43万元、4835.97万元和2206.26万元。

  对此,汉嘉设计解释称,下游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若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未来持续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而在营收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汉嘉设计的应收账款则呈现出逐年快速提升的态势。从2014年到2016年,汉嘉设计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32亿、2.55亿、2.91亿。2017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快速激增至2.82亿,甚至超出了当期营收1300万。可以说2017年上半年汉嘉设计的营业收入全是白条。

  汉嘉设计称,由于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较大,如果未来出现由于客户财务状况不佳而拖延支付设计款或者由于客户破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不顺利等原因导致应收账款发生大额坏账的情形,将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过度依赖本地业务盈利能力存疑

  汉嘉设计还存在业务区域相对集中的问题。尽管公司自2003年起就开始实施连锁化发展战略,在上海、北京、成都、厦门、南京、济南、重庆、昆明、西安等地设立分支机构,通过设计技术和服务的复制实现了业务区域扩张。

  但对外扩张的效果并不明显2014年-2016年,汉嘉设计来自于浙江省内的业务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反而逐年升高,分别为2.8亿、2.74亿及2.57亿,占公司档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1.52%、55.29%、51.19%。

  未来如果浙江经济出现区域性衰退,导致当地商品住宅、公共建筑等市场表现不佳,或导致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整体收入规模下滑。而跨域经营虽然能推动公司快速扩张,但分支机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组织团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文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作为设计公司其设计作品能否被当地接受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分支机构的增加也导致经营管理日趋发展,中间关节增多,都会影响汉嘉设计未来的盈利能力。

  PE低价入股涉嫌利益输送

  其实汉嘉设计的上市之路可以说一波三折。早前汉嘉设计因为实际控制人岑政平、欧薇舟夫妇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过高、PE低价入股等问题引发市场高度关注。2012年先被暂缓表决到后来直接出局,此次重新申报,汉嘉设计干脆同步提交了一份股本演变情况说明。

  在这份股本演变情况说明书中, 《号外财经》发现汉嘉设计曾在2010年3月18日以10000万股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总计付出了3000万元现金。

  这对于2009年底还背负着11000万元短期借款和5800万元长期借款的汉嘉设计来说,绝对堪称慷慨了。这是否表明了该公司一贯重视股东利益回报、极具现金分红的意识?恐怕不尽然,毕竟针对2010年实现的4593.58万元净利润,该公司并未再次进行大比例现金分红。

  此外,汉嘉设计于2011年12月增资4000万,但诡异的是时隔半年,也就是2012年6月,又减资4000万。经过此番操作之后,岑政平和沈小萍共同持有汉嘉设计股权比例由85.65%增至88.88%。据了解,此次的减资程序虽然履行了公告义务,但是未向债权人履行通知义务,减资程序存在瑕疵。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汇安丰利混合增聘陈欣为基金经理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