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开启入摩倒计时模式。3月14日,指数编排公司MSCI公布推出12个指数,从而进一步扩大MSCI中国指数产品,为中国A股纳入指数做好准备。《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出于入摩后增量资金入场对成份股利好的预期,公募基金于近期竞相布局相关指数产品。从产品申报的排队情况来看,未来这类产品或将继续扩容。
中小盘指数成亮点
按照去年10月公布的入摩时间表,今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比例,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9月3日,A股的纳入比例将提高到5%。从结构上看,早在2017年6月20日,MSCI宣布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ACWI指数中引入部分大市值的中国A股。而今年3月14日,推出的12个指数包括了MSCI中国A股中盘股指数、MSCI中国全部股票中盘股指数、MSCI中国全部股票中小盘股指数等,中小盘指数成为亮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大盘风格、价值风格的股票似乎受提振更为明显。3月15日早盘,上证50指数震荡走高涨近1%,家电、白酒、保险等权重板块表现强势,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个股均涨超2%。午盘A股开始跳水,上证50指数仍然保持正收益,而创业板指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近期创业板涨势较大,出现回调也是在意料之中。
不过就机构主流观点来看,部分观点认为入摩后将吸引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这将推动优质蓝畴股上涨。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分析表示,配置性的资金需求偏好沪深300,尤其是纳入MSCI的A股中金融占比达46%。而公募基金2017年四季报显示,基金重仓股中银行市值占比6.6%,较沪深300低配10.3个百分点;券商占比为0.5%,低配7.8个百分点,是低配最明显的两个行业。也有观点认为,未来A股的龙马行情有望由漂亮50向二线蓝筹、中盘蓝筹、创蓝筹集中,但总体来说对于外资而言,他们认为A股的吸引力是在不断提升的,尤其是在外围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
指数产品或将扩容
与之相对,国内机构也开始布局相关指数。公开资料显示,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已有相关产品获批。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已于3月13日首发,预计4月10日结束募集,该基金以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为标的指数,采用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该指数是唯一一只及时跟踪了A股被纳入MSCI进度的指数。
南方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及联接基金已获批,其中南方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则将于3月19日开始发行,预计发行截止日期为3月28日。从计划的截止募集日期来看,如果不提前截止认购,南方旗下产品有可能率先成立。
此外,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截至3月2日,共计24只MSCI相关指数基金产品已获受理,目前已有华夏、华安、易方达、平安大华、景顺长城、创金合信、华泰柏瑞、太平、建信、前海开源等12家公募上报了共计23只MSCI系列指数基金产品。从产品种类来看,各基金公司更为青睐利用指数型产品进行布局,目前上报的多属这一类型;且跟踪的指数主要是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共达到12只。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这类产品会随着入摩的推进而进一步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市场共有已成立的两只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指数型公募基金,但两只基金规模都不大。或许这主要是因为该指数主要是为国内投资者编制,并没有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名单,不同于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与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但首批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相关产品能否受到投资者喜爱,也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