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财经 财经 科技 投资 创新 基金 互联网金融
首页 基金动态 社保基金QDII QFII 基金研究
QDII
哪些“长跑”基金穿越牛熊收获10倍收益?
发布时间:2018-03-20 13:46 来源:金羊网

  1998年3月27日,南方开元基金和国泰金泰基金同时宣告成立,中国内地的公募基金正式启程。本月,公募基金迎来20岁生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达到4906只。算上2月以来,市场新成立基金28只,市场上正在募集的109只基金,公募基金的数量已经突破5000只,管理规模超过12万亿,基金管理机构达到131家。

  货币基金规模暴增至7万亿

  1998年,新成立的南方基金和国泰基金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封闭式基金,开始了公募基金试点的序幕。随后,华夏、嘉实、博时、富国、鹏华、华安、大成、长盛等基金公司相继成立,成为我国首批获准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老十家。

  在2006年至2007年,A股市场迎来繁荣的牛市,公募基金规模也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元,公募基金产品突破300只,当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更是高达121.45%。

  2008年以后,公募基金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QDII基金、结构分级基金、各类ETF产品、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场内货币市场基金等一批基金创新产品也逐步受到市场关注。

  同时,互联网金融和基金业大力融合,由此开启了货币基金规模暴涨的历程。2013年末,货币基金的规模仅有8000多亿元,而到了2014年末,货币基金规模就突破2万亿。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货币基金市场共有近400只产品,合计规模超过7.13万亿元,占了全部公募基金规模的大半壁江山。

  整体规模排在货币基金之后的是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94万亿,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主,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64万亿和7000多亿元。

  长跑基金年化收益率约14%

  回顾公募基金20年的历程,有哪些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能穿越市场波动,保持较为稳健的收益?记者据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市场上共有343只公募基金产品存续超过10年以上,超过半数都是偏股混合型基金,还有50只货币基金。而基金管理公司中,以老十家的华夏基金、博时、大成、南方、嘉实以及实力雄厚的易方达基金拥有最多长跑基金产品。

  整体来看,上述老牌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81%,221只基金成立以来实现了超过100%的收益率,接近总数的2/3。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博时主题行业混合、国泰金鹰、嘉实增长混合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华夏回报混合A嘉实成长收益混合A、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华夏收入混合富国天益价值混合10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已经超过10倍,而2004年末成立的华夏大盘精选混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高达2332.16%。上述11只成立以来收益率超10倍的基金,除了华夏回报混合A外,其余都是偏股混合型基金。

  从这些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上看,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45%,有113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华夏大盘精选混合依然一枝独秀以42.13%的年化收益率位居冠军,兴全趋势、博时主题、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银华价值优选混合等12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超过30%。

  这些基金业绩长期稳定,也多匹配了基金公司内较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比如华夏大盘精选混合,成立以来经历过9任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陈伟彦从去年5月开始掌舵这只基金,这只基金履历上还有原公募一哥王亚伟和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蔡向阳的印记,王亚伟更是掌管这只基金长达7年。此外,兴全趋势投资基金经理董承非、华夏回报混合A基金经理蔡向阳、富国天惠精选基金基金经理朱少醒、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混合基金经理刘彦春等都在公司担任重要部门负责人。

  不过,也有些长跑基金的成立时间长,但业绩表现不佳,甚至有些成立以来鲜有正收益的时候。比如,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上摩根亚太优势混合、南方隆元产业主题混合、益民创新优势混合、国泰沪深300指数、泰达宏利市值优选混合等9只基金成立超过10年,但成立以来收益率跌至负值,还有鹏华治理、工银红利混合招商核心价值混合、益民创新优势混合、中海能源策略混合等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低于4%,甚至跑不赢部分货币基金。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九鼎系在私募圈火了 7年前投资鸭脖回报超10亿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