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公佈的最新港股通名单,中教控股、睿见教育和新高教集团进入港股通標的池。自此港股7家內地民办教育上市企业,已有6家进入选港股通。
受欧美股市影响,A股与港股均遭受到重创。然而受此消息的影响,港股民办教育板块却在处於震盪阶段的港股市场一举突破,在上周创出歷史新高。
数据来源:通达信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民办教育赴港IPO正热。3月1日位於河南的中国春来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於2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书。自此,在港交所排队上市的教育企业达5家,其他4家为天立教育、新华教育、21世纪教育、华立大学集团。
数据显示,2016年7月,民办教育港股上市潮掀起。2017年,睿见教育、宇华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以及中教控股这五家教育集团於2017年先后登陆港股市场,引发资本对教育股的密切关注。而这一切与资本市场、整体环境条件的催化关係密切。
《民促法》助力民办高校进入“中兴时代”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的总规模截至2016年估计为160亿美元,按收入计算,仅占总体教育市场的10%。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料将继续增长,到2020年将扩大至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
数据来源:中商產业研究院
更为重要的是,2017年9月1日,最新修改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在新《民促法》中,强调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更加明確,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扶持和监督管理职责更加清晰明確,综合协调与综合治理机制将形成新的格局。
对於民办高校来说,由於2017年9月生效的《民促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将业务投向幼稚园、高中、高校以及职业学校成为企业获利的主要选择。去年港股上市的五家民办教育公司裏,中教控股、民生教育以及新高教集团均主打高等教育。另外,宇华教育还将触角伸到了学前教育部分。只有睿见教育和宇华教育以小学到高中教育为主营业务。
数据来源:港交所披露易
为何A股、港股遭遇大不同?
一直以来,虽然民办教育企业前景广阔,但受其“公益性”的限制,民办学校在境內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面临一定障碍。修法之前,学歷类民办学校在国內仍然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於公司性质的经营性资產,无法通过IPO的形式登陆资本市场。
新的《民促法》实施以后,虽然强调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更加明確。然而早期投资教育行业的多是外资风投,而《外商投资產业指导目录》中对教育行业设立了禁入规定,对已经投入的资本在上市过程中将要如何自处做出了规定,使得內地民办教育公司在A股上市难度加大。
此外,今年2月,证监会发佈资讯,股票发行註册制延期两年,IPO被否企业三年內不得借壳上市,这无异於给原本希望通过营利性变更推进上市的民办教育类企业,泼了一盆冷水。因此港股市场成为民办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的优先选择。
广证恒生分析师指出,近期港股上市的教育资產所需平均时间週期为156天,短於A股目前上市申请平均排队时间536天。
还有一点是,民办教育类企业其固有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强的特徵。数据显示,从其他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民办学校类资產净利润率一般在30%-50%之间,高於非学歷培训机构的10%-25%净利润率及幼稚园资產的15%-30%净利润率。
不过儘管有著政策和资本双重因素的推动,民办教育企业的发展也並非一条坦途。
首先,业绩增长与学费收入息息相关,但是根据《民办教育收费暂行管理办法》,提供学歷教育的民办学校的收费种类与金额须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提供非学歷教育的民办学校则须报相关政府部门备案。而隨著越来越多竞爭者加入,下调价格吸引生源似乎成了更大概率的事件。
其次,扩建校舍则可能面临土地使用不合规、权属不清等问题。例如上市前民生教育位於重庆和內蒙古的三所高校就都存在学校楼宇的產权瑕疵。
再次,相比之下外延式並购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7年以来,港股民办学校上市企业共发生12起並购案例,涉及金额超33亿元。其中,睿见教育、宇华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四家公司上市后宣佈7项並购事件,枫叶教育在2017年完成的5项学校並购事项。而在业內人士看来,未来2-3年也将是民办学校並购高峰年。
但是整合收购学校的业务时,企业又将面临管理理念、人才流失以及重塑品牌等多个方面的挑战。外延式並购最终仍然需要內生式增长来提供持续动力。
■ 作者|邢莉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想转载请关註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码,留言获取授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