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 P2P网贷 网贷财经 安全平台 互联网金融 跑路平台
首页 港股动态 操盘必读 公司新闻 研究分析 专家股评 机构研报 香港市场 全球市场 港股异动
港股动态
招银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剑指何方
发布时间:2018-03-16 14:51 来源:中金在线香港特约

  金融监管改革尘埃落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原有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能,组建国务院直属的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和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

  金融监管缘何而变?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个过于简单化的结论。由于事关重大,我们应当抽丝剥茧,深入地分析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因由,从而把握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方向。

  改革因由:金融控股和混业经营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活动实践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监管架构乃基于分业经营的格局,但近年来金融子行业之间的壁垒逐渐消融,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发展迅猛,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金融乱象和金融风险也由此滋长。金融监管改革已形成共识,如若坐视不理,行业野蛮生长所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很有可能吞噬中国经济发展来之不易的果实。去年10 月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金融监管改革成为防风险的必然要求。

  但是,就如何改的问题此前各界仍然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继续分业经营,筑起严厉的监管壁垒是隔离和阻断风险的良方。回过头看,上世纪90 年代中国金融业处于发展初期,朱镕基总理当时所确立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无疑是正确的选择。然而事易时移,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当前中国的金融控股混业经营趋势事实上源于对效率的追求,是金融发展难以阻挡的内生趋势。

  从国际经验看,重回分业画地为牢,难以隔绝风险。1929-1933 年大萧条后,美国政府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美国金融业在其后半个世纪的分业监管格局。但是,这一法案不仅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抑制了美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使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银行业被蓬勃发展的日本银行业所超越。九十年代末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摈弃了严格的分业管制体系。事实上,允许金融业开展混业经营本质上是尊重市场的选择。

  改革特点:普适要求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那么,此次金融监管改革体现了哪些特点呢?首先,新监管框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最新理论发展与主流的监管实践,既体现了宏观审慎的普适特征,又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原有体系的特定弊端。

  次贷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原有的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程度不一的修补和改革。其中主要强化了宏观审慎监管,以之作为连接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桥梁。简而言之,微观审慎监管的假设是独立性,即个体的安全意味着整体的安全,因此注重的是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这一假设已经被次贷危机的爆发所证伪,系统性风险这一命题独立于微观审慎之外,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当前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之外的另一项任务。这就是所谓双支柱: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此次监管改革强化了央行的角色,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此外,次贷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改革体现了功能监管的趋势。相对于基于分业经营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主要是适应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以求更好地解决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问题。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合并银监会与保监会就是为了适应功能监管的要求。

  激进的双峰模式仍有争议

  金融监管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成本。纵观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有着不同的演化路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本方面的原因。简单来说,好房子人人想住,但并不是谁都负担得起。例如,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头监管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联邦和州分权的政治体系下,美国整合金融监管的成本过高,难以落实,因此采取了打补丁的修补方式。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形成对制度的成本约束。对中国而言,现阶段的监管架构改革,相较于更为激进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双峰模式需要将原有监管框架彻底拆散、颠覆与重构,不论是对政府部门还是对市场机构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去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一行三会之上设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对原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升级。此次整合银监会和保监会的改革举措,完美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真谛。

  万众期待的金融监管框架已然落地,中国的金融发展将拥有更为优越的制度环境。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准备,拥抱变革。总体来看,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方面吸收了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最新进展的精华;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动态发展和金融监管的现有弊端。但是,金融行业是动态发展的,金融监管也应是动态发展的,双峰监管模式虽然过于激进,但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此次改革,或许并不意味着金融监管改革的完结。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随着形势的发展还有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的空间。

  免责说明:

  本报告包含的任何信息由招银证券编写,仅为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的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数据。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皆不可作为或被视为证券出售要约或证券买卖的邀请,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我们不对因依赖本报告所载资料采取任何行动而引致之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错误、疏忽、违约、不谨慎或各类损失或损害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任何使用本报告信息所作的投资决定完全由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大行评级]大和:特步国际(01368.HK)派上市十周年特别息 目标4.1港元

上一篇:[公告摘要]盛业资本(08469.HK):盛鹏订立第二份补充保理协议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