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证监会没有被合并?
1
当市场没有预期的时候,变化却出现了,这就是超预期。
2017 年 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宣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关于一行三会合并的议论暂告一段落。
令市场意外的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打破惯例提前数月召开,而且核心议题就是机构改革。
之所以提前,现在看来逻辑非常简单:为了赶在2018年两会就批准生效,否则还要拖延一年。这一细节足见中央改革决心之迫切。
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缩减机构数量、减少审批权是核心。不过,在复杂的部委合并中,市场最关心的还是一行三会。
符合预期的是,央行职能得到了强化,银行业与保险业重要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归央行。在强化依法治国的当下,这显然意味着央行对银行、保险业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这也符合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潮流。
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鉴于银行业重要性远远大于保险业,这实质上相当于银监会吃掉了保监会。
此次改革,证监会基本未被触及。
2
为什么银监会保监会合并,而证监会却能独善其身?
保监会被合并早有迹象:2017 年 4 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后,保监会主席职位空缺至今。当然,这只是合并的迹象,而非合并的原因。
笔者认为,银保合并而证监独立的原因是:
银监会与保监会的主要监管对象都是金融机构,在金融混业日趋明显的情况下,两类机构的监管合并是顺应趋势。
证监会则不同:
1)证监会的监管对象不仅有金融机构,还有上市公司、投资者;
2)券商虽然也是金融机构,但基本上都不属于系统重要性机构,这是与银行、保险的主要区别;
3)证监会的监管核心是信息披露,这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机构监管有很大区别。
这一推理也得到了楼继伟发言的印证:
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证监会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消费者保护范畴,它对证券公司没有资本金要求。银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证监会不一样。
这是理论分析,那么实践呢?
3
从国际上看,证监会独立与不独立的模式都有。英国目前的超级央行模式之下,没有独立的证监会;美国则在强化美联储职能的同时,保留了证监会。
为什么中国学的是美国而非英国?笔者认为:
英国属于小国金融,中、美都是大国金融,金融市场规模和复杂性更高。
英国的资本市场属于外向型,英国本身的经济体量并不是英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支撑因素;美国和中国则不同,美国资本市场虽然也是开放型的,但其根基还是美国强大的经济。中国要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该学习美国而非英国。
另外,银监会保监会合并不代表金融监管改革的落定。
下一步的金融监管改革依然有颇多看点:
金稳委与央行、两会的关系:金稳委凌驾于央行与两会之上,显然具有更大的能动空间。金稳委会具有多大的职能、人力配备?做实还是做虚?
金融修法:各个监管部门的权力,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法律的赋能。例如《证券法》争论激烈的问题之一就是证券的定义,这一定义直接触及各个监管部委的权力与职责划分。
人事安排:事在人为。虽然各个机构的职责是中央确定的,但在监管动态变革的大局中,博弈与争论是常态,因为各个机构一把手的个性、格局和能力,都会成为影响监管改革的因素。特别是围绕周小川的继任者,引发了空前的全球猜测,这本身就凸显人的重要性。
人大财经委:要实现宏观审慎、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的新型监管框架,现行的金融法律亟需修改,而操刀者是人大财经委。未来人大财经委谁会成为一线操刀者也是看点。
来源: 微信公众号刘胜军微财经
作者:刘胜军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 亟待严监管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