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近日丹东港再爆两只债券违约,至此,丹东港半年内连续发生4次债券实质性违约。
半年四次违约,累计违约本金金额34亿元
丹东港集团近日公告称,截至兑付日日终,尚不能按照约定将15丹东港MTN001、13丹东港MTN1本金和利息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违约。
加上此前14丹东港MTN001、15丹东港PPN001两次违约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丹东港已经发生了四次债券实质性违约,违约本金金额累计超34亿元。
另外,还有一只本金20亿元的债券 16丹港01 在今年1月27日没有按时支付1.1亿元利息。
根据 16丹港01 、 16丹港02 2018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本次违约将导致 16丹港01 和 16丹港02 两期债券启动加速清偿,于2018年1月30日提前到期。
丹东港评级遭评级机构下调
据中国经营网,在去年10月30日10亿元14MTN001违约后,联合信用评级将丹东港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骤然下调至C,该机构认为公司所处东北地区经济下滑、东北腹地内港口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债务负担重、短期支付压力加大、资产流动性弱以及对外担保金额增加等因素对公司信用水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丹东银行发起47亿仲裁案、丹东港49亿元资产被查封
3月6日,丹东港发布公告表示,丹东银行向丹东市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请求丹东市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解除丹东银行同丹东港之间的《综合授信合同》及《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丹东银行认为丹东港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还款义务,丹东银行宣布借款全部到期,诉至丹东市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仲裁申请涉及本金47.4亿元人民币,利息1.05亿元人民币,追索费用4844万元人民币。丹东市仲裁委员会已受理该仲裁申请。
3月15日, 丹东港集团 发布公告称,公司于3月8日收到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 丹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的申请复核法律规定,依法裁定:共计查封公司价值48.93亿元财产。申请人认为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还款义务。
债券密集违约,丹东港不断被债权人喊话施压。3月14日,违约债券在 15丹东港MTN001 、 13丹东港MTN1 主承销商 中信证券 和 中信银行 发布公告称,将及时召开持有人会议,组织发行人与投资人就违约事件进行沟通,并将督促发行人尽快筹措偿债资金,保持与投资者及相关中介结构密切沟通,持续披露进展。
丹东港资金已经断裂
丹东港的债务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债券发行两个渠道。截止2017年三季度, 丹东港集团 净利润5.39亿元,总资产601.79亿元,负债合计464.5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2%,期末现金余额不足0.5亿元。
自2010年公司第一次在公开市场发债以来,截至当前, 丹东港集团 共计发行了28只债券,募集资金334.1亿元。Wind数据显示,除已到期债券外,丹东港还剩余3只债券共约45.5亿的债券待偿,相对丹东港目前的颓靡形式来看,仍将面临着巨大的兑付压力。
除面临巨额兑付债务外,丹东港因屡次违约、主体评级一路下调、资金链断裂,再发行新债补旧债窟窿的老路数已完全失去可能。
债券违约风险加大今年已超60亿,中介商发行人临考
统计发现,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川煤集团4家发行人在2018年3个多月内出现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超60亿元。
债券违约频现的情况下,中介机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已有 中山证券 、 中信证券 、 国开证券 、 万联证券 相继起诉债券发行人; 东海证券 作为受托管理人未能尽责,被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作为 16丹港01 16丹港02 受托管理人, 万联证券 公告称,公司同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代表两期公司债券全体持有人已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书》及书面证据材料,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接收了材料并向公词出具了接收证明。
《民事诉讼书》中的原告为 万联证券 ,被告为 丹东港集团 ,诉讼请求为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本息共26.86亿元,上述两期债券逾期加计利息最终按实际兑付日计算等。
一位大型券商债务融资部负责人认为,债券市场出现违约是正常的市场情况,不管是主管机关、承销商还是投资者都需正视。主管机关要审核,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合理规范这个市场;承销机构也要负责任,信息披露要到位;投资者也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投资,不能仅看行业和评级。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固收人士表示:2018年债券违约风险加大,券商风控加强是肯定的,应在项目承揽、尽调等过程中做好风险控制。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