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听个课就能复制成功,那么李嘉诚也不用勤勤恳恳工作整整78年才退休了。
1
早上打开朋友圈,一波新世相营销课程刷屏了。早些天被网易、咪蒙的课程刷屏之后,这次算是吃了一颗免疫药丸,冷眼旁观这场狂欢后的精彩。
学习课程可以得到什么好处?
学员福利:
1、邀请好友报名营销课程,每邀请一位好友,即可获得40%佣金返现,多邀多得,上不封顶。如果你邀请的好友的好友也报名了此课程,那么,你也可以获得10%的佣金返现。佣金会立即打到你的微信零钱;
2、销售影响力第一名,可以获得价值50万的新世相定制广告推送。收益排行榜前10学员最高可得万元现金奖学金。
3、开课后,坚持完成每日作业可得新世相读书会月卡一张。
想要听课+分享赚钱?你得按照以下操作:
关注公众号生成海报——进群——下载APP后才可以听课——分享海报赚钱
当转发热浪还在急剧发酵的时候,早上11点,该刷屏活动被微信官方查封。
购买课程的人们开始要求退款:
一波参与分销的自媒体大V们的收益榜单:
有人戏称,这是趁微信工作人员还没上班之前趁机进行推广。这种病毒式刷屏,早些天在网易推出的类似课程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后,后来者诸如宇宙第一网红大V咪蒙等也跟风操作了一波。
强大的资金注入+极广的KOL人脉+各路渠道资源辅助=病毒式刷屏
一场刷屏活动下来,人们发现,别人都是花钱做推广的,他们是收钱做推广。也难怪有人吐槽:
根本不是卖课的。这次课程只在APP上才能听,别人都是付费推广,他们家赚钱推广,佩服啊!
2
是什么人在买这些课程?他们最终赚到钱了吗?
这倒是让我想起一部电影——《让子弹飞》,里面有一段话颇为经典、深刻:
要收税,乡绅土豪带有交,然后穷百姓不得不交,但是税收完了,乡绅土豪的钱原路退还,大家分一分穷百姓上交来的税。
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贩卖知识,知识变现俨然成为自媒体大V们趋之若鹜的香饽饽。圈内大V互相扶持,纷纷往各自朋友圈一发,往自家公众号一甩,坐等粉丝红利变现。下次某大V再推出课程,其他大V也掺和一波,如此类推,你好我好大家好。
有人售卖知识,有人愿意掏钱包。知识焦虑症患者们眼看大V们踩着内容创业暴富的风口赚得盘满钵满,既羡慕嫉妒恨,又恨不得扒皮研究其成功案例,这下大V们无私奉献,自发推出干货课程,告诉你如何像他一样成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顺便赚钱,这样的好事儿,你会怎么看?
让我们来扒一扒这波众生相。
老板要我学习系列
C在群里吐槽,公司内部买了这门课程,老大要求全员学习,不但要学习,还得写学习心得分享。
我内心其实并不期待这个课程。
C的内心真实写照也只敢在别的群里发泄一下了。身在职场身不由己呀!
买了但没学系列
L每年都会花费一笔钱在学习上,这大概是因为知识焦虑。尤其是在互联网工作,行业日新月异,不但要求快速学习能力,还要求快速迭代自己。
L的观念是:
不同时间段有不同时间的知识架构。买这些课程没什么,但你要说一个刚刚毕业的学什么马化腾的书那就不能当真了。
冷眼旁观系列
据Z透露,她每年花在学习上面就有五位数。但是随着职位的晋升、知识和能力架构的升级,她信奉边学习边消化,切记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这些都是被人造出来的内容,何必跟风呢?难道买课程就是被洗脑的那个?没那么简单,千万不要把看似傻子一样的人真当成傻子了。
我要赚钱系列
他是19.9元的时候买的,现在赚了1千多了。
很快,S朋友圈一位朋友通过她分享的海报,买了一份课程,她因此得到了22.45元。
这投资变现够快啊!
坚守底线系列
W是难得的一股清流:
这些大V有很多追随者的粉丝,是时候割韭菜了。传销为什么那么吸引人,是有道理的~
内容变现,说白了就是价值观变现。po主通过内容输出价值观,让认同该价值观的粉丝自动成为自己的营销员。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纷纷diss这波营销刷屏事件也是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上次这么热闹的时刻,记得还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被骂得越狠越出名,被diss得越多搞不好还能唤起别人的同情。
一位日本的漫画家かずみ義幸以社交网站照片的真相为题做了一张图,获得了无数网友的认同,道出了无数网友的朋友圈真相。
是什么人在买这些课程?正如漫画所展示的一样,人有多面性。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往往倾向于表达自己美好的一面。正如我们无法一一细数他们的消费心理,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营销号们精准地掐住了人们向往精英的人设,不断地通过贩卖人们的知识焦虑感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3
知识付费是针对功利型学习者的骗局,功利型学习者是被割韭菜的人群,是智商税的缴纳者。
何为功利型学习者?功利型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如何快速变现或实现某种目标。比如,30天减肥30斤,一招搞定人际关系等等。
po主们在你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碗鸡汤的美味,不但一碗鸡汤喂百种人,还不给你勺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感慨:
道理我都明白,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乎有个关于知识付费的问题,知乎红人轮子哥的答案拿到了最高票:
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因为在美帝,大家喜闻乐见的知识都是这样的:
如何给自己的房子拉电线;
如何造篱笆;
如何修车;
这些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如何变强如何成功这些抽象的东西。
显然哪个更容易付费,哪个更容易取得成果,显而易见。谁让中国人民都喜欢抽象的东西呢。
如果每个人都去造篱笆、拉电线和修车,那知识产业早就发达了。美帝遍布全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系列收费免费教程培训班,也都是建立在大家都喜欢造篱笆、拉电线和修车的国情上的。
有位朋友是理财小白,最近刚报名了一个理财自媒体的课程。刚开始朋友兴致嫣然,每天憧憬着哪天学有所成之后,银行卡里的数字可以翻一番。
在听了一些列课程之后,朋友某天突然觉得索然无味,因为一些核心的方法老师总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因为是线上课程,课程时间有限,学员众多,又不能跟老师深入探讨,遂退出了课程。
朋友这样的遭遇并非偶然,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一门技能,从入门到精通,往往是一个人耗费数年乃至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为该领域小有建树的专家。这些学有所成的人们在知识付费时代,各种各种的平台上活跃,更像是知识的表演者。
马东的合伙人黄执中曾经谈过知识的表演者这个概念:
演这个知识的过程当中需要两种人,一种是知识的生产者,一种是知识的表演者,在学校里我们得同时身兼两个角色,你这堂课才能吸引别人。
既然是知识的表演者,那么,遵从一个表演者的自我修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最近流行的一个段子《暴富指南》:
向青少年卖娱乐;
向少妇卖仁波切;
向老人卖青春;
向屌丝卖性暗示;
向纯屌丝卖小贷;
向中老年人卖油腻;
向老年人卖续命;
向家长卖焦虑感;
向资本家卖移民;
向中产卖生活方式;
向无聊者卖短视频;
向伪勤奋者卖付费知识;
向所有人卖区块链空气币;
你看,所有人群都有弱点,就看你能否面对诱惑守脑如玉,有清晰的判断力。
有人说,付费知识的刷屏分销,以及其分销返利的规则和微商并无二致。和微商不同的是,微商一般出售的是产品,而知识付费课程售卖的是无形的产品,购买课程学习,需要付出的不单是金钱还有宝贵的时间。
你一定听过某某某做了微商之后,一夜之间暴富,一年买车,两年买房,三年结婚,四年生娃的新闻。如果微商这种暴富、人生赢家模式甚为寻常的话,那么最近微商提高铁的新闻也不失为茶余饭后一大笑谈。
人们可以清醒地辨别这其中的猫腻,却很少会留意到时间其实也是商品。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真的有人愿意把致富干货用白菜价卖给你吗?
学完之后,你有几百、几千万精准粉丝平台进行实践吗?
如果听个课就能复制成功,那么李嘉诚也不用勤勤恳恳工作整整78年才退休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