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3日电随着智能支付、无人驾驶、医疗辅助诊断等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AI成为新一轮投资风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以及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展会观众在体验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对话。中新经纬 常涛 摄
对此,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在23日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整体来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这两年发展的比较快,首先国家比较重视,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从应用方面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在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上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有些滞后。
近期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人工智能技术上来说,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在有些技术,比如像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刷脸这些方面,我们局部上可能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从应用上来说,中国的应用肯定会走在发达国家之前。
针对人工智能行业存在的人才缺口问题,李春平认为,从人才培养上来说,目前人工智能只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学科部分,短期内人才培养要达到行业需求还有一段距离。他同时也指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正在加大培养力度,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工程能力也很不错。
据了解,多省高校新增专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热门专业。仅以江苏省为例,在2018年江苏高校新增的专业中,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最多,有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淮阴工学院、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13所高校。其他增设较多的专业有机器人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淮阴工学院、南通大学等10所高校新增了这一本科专业。
对于当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李春平认为,仅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而言就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目前一些应用已经落地,但还是局限于某些特定的任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一些领域中对精准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些领域的应用对失误是零容忍的。李春平说。近期Uber被曝发生了一起无人驾驶死亡事故,就引起了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外,在技术的应用上,也面临一些挑战。他举例说,在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不能简单取决于技术,还涉及到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伦理关系、社会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未来如何融合也将是一个大的挑战。
此外,他还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较为紧密,涉及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在这些领域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予以约束,确保技术能够得以正确利用。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