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财经 财经 科技 投资 创新 基金 互联网金融
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经济 国际经济 宏观经济 产经新闻
财经资讯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发布时间:2018-03-23 00:2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谢欣

  由于IPO上会审核的进一步严格,IPO审核过会率持续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也让不少正在排队的企业及保荐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一些企业干脆选择了知难而退,终止审查。截至3月15日,今年已有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仅2月下旬后迄今就有26家企业,占到今年终止审查企业家数的五成多。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终止审查的企业中,来自新三板的企业达14家,经营业绩下滑是大多数新三板企业选择撤退的主因。

  终止审查的新三板公司陡增

  在目前较低的IPO过会率情况下,不少拟IPO正在排队等待上会审核的企业及保荐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有不少企业选择了知难而退。

  据证监会披露,2017年共有146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从2017年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至2017年年底的2个多月就有64家终止审查,占比逾四成。

  而进入2018年,这一现象仍在持续而且呈现加速的趋势。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共有48家企业终止审查,而去年同期仅有8家。这48家终止审查的企业拟登陆创业板的有28家,占比近六成。拟登陆上交所主板的有14家,拟登陆中小板的有6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这48家终止审查的企业中,来自新三板的公司达到14家,占比近三成,而去年全年新三板拟IPO终止审查的企业总数才19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业绩下滑是大部分新三板公司撤回材料终止审查的主要原因。从记者统计情况来看,在今年终止审查的新三板企业中,至少有6家企业在2017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下滑,占比逾四成。另如天津天堰科技、湖南湘佳牧业等企业的业绩下滑比达100%以上。

  过去许多新三板挂牌企业自身缺乏判断力,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随波逐流,纷纷开展上市辅导,这一现象难以理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大量新三板企业蜂拥参与IPO,势必造成IPO排队拥堵,加大IPO的排队时间成本,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这样认为。

  而广证恒生则表示,建议拟IPO的新三板企业要根据发审委要求,借鉴其他企业上会所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重点关注发审委审核的七类热点问题,切实解决自身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瑕疵。尤其是带有三类股东的企业,在三类股东审核口径明确后,要按照新规要求整改规范并进行披露,以便顺利通过发审委审核。

  2月下旬至今26家企业撤退

  除上述情况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前述48家终止审查的企业终止审查决定时间大多集中在今年2月下旬及以后。

  2月23日,证监会在监管问答中明确提出,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其中,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重组交易,证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紧接着在3月9日,证监会公示了2017年IPO保荐机构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结合审核和日常监管情况,有针对地加大对保荐机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坚决处理,严格问责。

  这两则重磅消息,对拟IPO企业和保荐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月23日后至3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26家企业选择终止审查,占到今年以来迄今终止审查企业数量的五成多。

  相比发审会上被否,主动撤回材料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影响都将更小,未完全准备好的企业终止审核是理性的选择,东北证券在策略日报中进一步分析称:拟上市公司终止原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持续成长能力不够,涉及到公司基本面,主营业务等;二是规范性,包括财务规范性、公司治理性等。

  责编 祝裕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全球品牌在天猫国际的创新三部曲:品牌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