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妹 来源:杠杆游戏
这两天,作为中产和准中产女性,应该感到美好未来可期了吧。毕竟利好消息不少。
这样一些内容出现在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个税要提高起征点了;教育部陈部长说,要给年轻父母发大红包,解决孩子三点半放学的问题。
中产和准中产女性们,今天你幸福吗?
01
没房,敢单身?没房,敢结婚?
对照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的最低值2.5万元人民币的标准,国家统计局告诉我们月入2083元就算中等收入群体。
去年底吴晓波频道联合功夫财经做的《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中,将新中产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在20万至300万元,可投资资产在10万至100万元的人群,且30%以上人群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
关于中产,我们找不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但对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80后、90后女性们,我们自己挣钱,不仅仅要养活自己,还要买车养家养娃消费升级。
蜜妹身边大龄单身的女性不少,尤其是博士朋友。
高学历、高收入、颜值也不错,这些单身的朋友真不是嫁不出去。而是不愿将就。
但单身,真的需要你成为贵族。长期来看,得让自己有钱看病、养老,有地方住。
有自己的房子,成为了中产女性保持单身的必备保障。
有自己的房子,也是中产女性坚持不将就的底气。
再说,自己不买房,中产女性如何敢结婚。
新婚姻法让我们不敢放弃独立挣钱的能力。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婚前买个房基本成为了中产女性结婚的必备条件。
毕竟以前女方买个车的做法没啥意义了。车的折旧率高不说,万一离婚了,不想滚回娘家,难道天天睡车里?指望以车养老?!
02
上早教、买学区房、带孩子去旅行,我想她/他跟我不一样
蜜妹时常听到一些人嘲讽现在手握一点钱的中产女性带娃太矫情。
动不动就是要报上万的早教班,买上万一平米的学区房,还要带孩子到处去旅行。
最近,蜜妹一同学,写了带两岁儿子去美国玩的游记。
她说自己和老公来自三线城市,平时夫妻俩经常是你加班完来我加班,辛苦挣钱为了啥。
她不想孩子和自己小时候一样,世界那么大,就该早点去看看。
再说一个月上万的早教,让孩子有个地方可去,比起一个月花五千左右请育儿嫂单独在家照顾孩子,早教机构更让人放心。
最近和媒体朋友的一次聚会上,一桌5个80后女性热烈地讨论着学区房,别人根本插不上话。
谁也不想活得那么辛苦,只是学区房有价,孩子的未来无价。这样一看,你就能理解为啥北京能产生每平米46万的天价学区房了。
自己挣钱养娃养家,蜜妹也不是很懂为啥中产女性要各种被嘲讽矫情。
或许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彼此鄙视才能找到自己的优越感吧。
03
挣钱、健身、学习、理财,根本不敢停下来
据去年美美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高达68%,赶英超美,称霸全球。能挣钱的中产女性更是养家养娃的中流砥柱。
图1 根据性别计算的主要国家劳动参与率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汉化:今日话题|感谢
女性微商、代购为啥这么多,需要挣钱啊。毕竟大多数人不是三十出头就能升职加薪,坐上中层、高管的位置。
于是斜杠青年也火了。白天搬砖,下班搞兼职,月入万元就不是梦。
累死累活,又怕生病白给医院打工。于是健身房晒照、跑半马的女性是越来越多。
我们真不是矫情,爱财惜命而已。
但要碰到个癌症神马的,孩子、爸妈又咋办?于是曾经视为骗子的保险行业,基本已婚已孕的中产女性都格外关心起来。
手里有点存款,不学点理财,总担心财富缩水。
股市风险大如何投才靠谱,要不要投资买套房,买啥基金好,中产女性的学习动机强,自然也是学习中的战斗机。
毕竟,现实就摆在那儿:物价上涨,父母要养老,孩子还得培养点兴趣爱好尽量上好点学校,自己以后不想拖累孩子,还想着消费要升级,中产女性是一刻不敢停。
当然,回头看看,结婚后养肥的老公,我们还是颇感欣慰,毕竟他这样,没啥年轻妹子能看上了。至少这事儿暂时不用太焦虑。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上一篇:金融世界 那些呼风唤雨的女人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