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除了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车辆商业险并没有强制一说。
想买车?要打包带上个保险才可以!
您若是在本店内购买产品,第一年的车险一定要在本店上。3月19日,当《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上海天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询问买车事宜时,该4S店销售人员如是说。
而事实上,这并非个例。《国际金融报》记者又采访了北京现代、浙江吉利等北京、上海多家4S店后发现,均得到了类似的答案。
但是,这种强制性的捆绑销售,合规吗?
据记者了解,除了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车辆商业险并没有强制一说。而且,对于交强险也并未有购买渠道的强制限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毫无疑问,强制购买,就违背了市场交易的自愿原则。
买车搭售保险成汽车消费痛点
强制捆绑销售车险已成为汽车服务业顽疾。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揭露了被投诉的主要问题,其中强制保险榜上有名。
《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北京、上海等地多家汽车品牌4S店进行咨询,了解到多数4S店都强制要求客户在店内上交强险和商车险,极少数对车险不做强制要求。由于交强险的保费由国家统一规定,所以只有商车险具有升值空间。
北京庞大豪庭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在电话中称,第一年强制店内上保险。谈及价格,该销售人员称,电话里不方便报价,具体价格、较保险公司优惠多少,都要去店里谈。
另外,记者还采访了数名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据消费者反映,4S店内的强制保险偏贵,捆绑销售会给自己造成困扰。
我去4S店内消费购车,店内销售竟说,不上‘咱家’的保险,车就不卖你。一位有过不愉快经历的购车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无奈地称。
车险生态变化,谁是收利的渔翁?
为何4S店要顶风作案?
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4S店为了可以长期和保险公司合作拿佣金,必须达到所合作保险公司的业绩指标,因此会以此销售手段来保证业绩。
对大型保险公司来说,4S店内的保险中介可以与公司内部销售业务人员形成激烈竞争,有助于刺激销售业绩增长。对于小规模保险公司来说,4S店的存在可以促进销售并营销品牌。该业内人士补充说。
就在车险生态趋近平衡状态时,汽车厂商们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打破了这个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拥有了自己的保险代理牌照,如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浙江吉利等均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保险代理公司。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汽车厂商有了自己的保险代理公司,就可以跳过中介,直接与保险公司合作,自己来赚车险的钱。
在这桩生意中,汽车厂商、中介、保险公司,谁才是收利的渔翁?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中国的车险市场,是被中介所控制。这既包括4S店内的兼业中介,也包括车厂保险代理公司的专业中介。而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病态竞争,市场还能不能好了?
由于4S店控制了很大一部分汽车的车险资源,保险公司为了争夺这部分保险资源,不得不竞相提高佣金。同时,保险公司还要在直销业务上争夺客户,只好以 ‘返点’的手段来‘自保’。庹国柱说,保监会三令五申不许这么干,但实际上无济于事。
《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中国人保财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险业务员咨询车险相关问题时,业务员对记者说,交强险您在店里上,因为4s店基本都是强制的。但商业险您到我这来上,我可以给您打八五折再返加油卡,1000元返300元,比店里合适。
而事实上,卖车险送油卡等属于违规行为。去年7月,保监会曾下发《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其中就包括产险公司、中介公司、及个人不得通过返还或赠送现金、预付卡、有价证券给予投保人合同以外的利益。
竞争环境日趋病态,为了争夺保险资源,车险市场的手续费高达40%。朱俊生说。
因此,4S店的兼业保险中介拿到保险公司的高比例佣金,除了可以给员工福利外,还可以给买车的人补贴。
病态竞争,市场还能不能好了?
对此,庹国柱说,要从根本上治理车险市场的无序竞争,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市场放开,给所有的公司自主定价权。同时,要有退出机制,每年破产几家公司,公司才会理智,才不会宁可赔钱也要高成本抢业务。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