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陈俊杰
3月20日,光颉科技发出涨价通知,表示由于厚膜电阻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对部分产品的价格再次进行调整。这是今年来光颉科技第三次调涨电阻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除电阻外,MLCC制造大厂也在酝酿再度调涨,部分固态电容厂商已启动调涨机制……被动组件产业第二季度或迎接最齐全涨价阵容。
于燮康表示:“尽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每年都在两位数的增长,但是进口额还在提高,这是因为市场在增大,国家增大的份额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事实上,我们现在整个技术含量水平和主芯片还不行,对中国的芯片制造来说,我们在存储器领域还没有完善;而对封装测试来说,虽然所有的封装技术都具备了,但我们在产业中间占的比例还不大,装备和材料方面的差距就更大。”
的确如此,目前我国集成电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对存储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微控制单元等半导体元器件来说,依旧垄断在他人手中。
当前,MLCC市场前五大厂商分别是村田、三星电机、国巨、太阳诱电和TDK,这五家厂商合计占据85%的市场份额。2月初,日本大厂京瓷宣布将于2月底停产0402、0603尺寸的104、105规格MLCC,而这些均为市场涨幅最大、市场最缺、用量最大的规格。
随后不久,即3月2日,村田宣布将资源集中于市场需求高、生产难度大的小尺寸先端产品和高性能产品,对于已经存在小型化替代品的“旧产品群”,不得不将生产能力下调至2017年的50%,并且今后也会持续缩小其产能。
事实上,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MLCC由于供应紧张而导致开始暴涨,但即便如此,市场上依然是供不应求。在村田中国总裁丸山英毅看来,MLCC缺货情况要到2018年底才能有所缓解。
从表面上看,内存涨价的原因也无非是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巨大变化。从供应端看,目前全球范围内从事NAND闪存颗粒的厂商有很多,但能够有市场定价能力的只有六家,他们分别是三星、东芝、英特尔、海力士、美光和闪迪,这些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大部分闪存市场;而在需求端,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无人机市场,以及服务器等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造成了闪存颗粒需求的猛增。
虽然市场方面认为内存大幅上涨的原因无非就是供需失衡,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轮涨价背后并非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也不排除部分NANDFlash供应商有意为之的可能。
事实上,由于闪存颗粒这一存储元器件的核心技术和生产都控制在三星等国际大厂手中,在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上游厂家坐地起价,赚得盆盈钵满。根据2018年1月9日三星电子发布的初步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3.8%,达15.1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销售额也同比增长23.8%,达66万亿韩元。不仅如此,三星电子2017年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大增83.3%,达53.6万亿韩元,首次突破50万亿韩元大关;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7%,达239.6万亿韩元,也创历史新高。
对于三星电子业绩的飙升,一些分析师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三星旗下的芯片业务。“虽然三星电子Note7的爆炸事件对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构成极大影响,不过凭借着内存芯片业务,三星电子在利润上却出现了大涨。”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